第九章 冶金动力学研究
冶金动力学

冶金动力学 概述
五 冶金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 的方法)
◆建立动力学模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立动力学模型的通用规则。
冶金动力学 概述
六 冶金动力学的数据库的应用
◆国外:
KINDAS
◆国内:IDMSKM
( Intelledualige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on kinetics of metallurgy ) 化学》P358-372
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
核心内容: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主要内容:各级反应速率方程,阿氏方程,有关计算 1.反应速率定义和反应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定义 dnB νB B 化学反应:0 ,反应进度:dξ
B
νB
转化速率:单位时间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的变化:
dξ 1 dnB ξ dt ν dt B
H 2 1 2O2 H 2O( l ) 点火,加温或催化剂
C + O2 = CO2(g)
点火,加温
冶金动力学 概述
•扩散与传质过程比化学反应慢,往往构成 冶金反应的限制环节。因此,冶金动力学 研究必然涉及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 传递等问题。 •目的:找出影响反应速率因素,选择合适 的反应条件,控制反应使之按照人们期望 的速率进行。
微分法
cA
cA
t
由
c A t 图求反应速率 dc A / dt
t
有时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有影响,为了排除产物的 干扰,常采用初始浓度法(上右图)。
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范特霍夫(van’t Hoff)规则 范特霍夫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一条 经验规律:温度每升高10 K,反应速率近似增 加2∽4倍。这个经验规律可以用来估计温度对 kT 反应速率的影响。 10K
冶金过程动力学导论

冶金过程动力学导论
冶金过程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冶金过程中反应动力学规律与机理的学科,它涉及多种领域,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热力学等。
冶金过程动力学主要关注的是控制金属在冶炼过程中的变化过程,从而实现冶炼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在冶金过程中,反应动力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影响。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速率,其大小决定了反应的快慢。
而反应机理则是指反应过程中各个步骤和反应产物的形成路径,了解反应机理和速率对于冶金工艺优化和炉料控制极为重要。
常见的冶金过程动力学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固态反应以及气相反应等。
在冶金过程中,重要的反应有铁矿石还原、碳酸钙分解、焦炭氧化等。
掌握这些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对于调节炉料组分、掌握反应动力学规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冶金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为冶金工艺提供基础支撑和科学指导。
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控制,离不开对反应动力学规律和机理的深入研究。
冶金动力学

绪论
•氧化物(球团)还原过程动力学; •冶金反应器中的混合、流动和传质。
化学反应动力学
§1 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
1.1基元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仅仅表示反应的初态和末态,即只表明反应的 原始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以及反应的计量系数。至于反应的机理如 何,由反应物变为产物的过程中,要经过什么步骤,这从反应式是看 不出来的。 事实上,化学反应一般多是由若干个简单步骤-基元反应组成的。
n 1
半衰期公式
t1/ 2
2 n 1 1 n 1 (n 1)kCA 0
n 1
注意:k量纲与反应级数有关, mol(1n ) m3( n 1) s 1
化学反应动力学
§2 反应级数的测定
反应级数要由实验确定。首先应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测出一系列 浓度和时间关系的实验数据,然后再按以下方法处理。 1)积分法 将几组实验数据分别代入零级、一级、二级、…等反应的积分式 中,计算出k值。如某公式计算得到的k值基本守常,则该公式的 级数就是反应级数。 如果不论哪一公式计算得到的k值都不守常,则该反应一定是不 能用整数级数表示的复杂反应。
k物理意义:单位反应物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 k与浓度无关;但是温度的函数。
1/k:化学反应的阻力。
a b C 推动力 a b AC B r kCACB 1/ k 阻力
化学反应动力学
质量作用定律只能用于基元反应。而实际发生的大部分反应为非基元 反应,或不能确定为基元反应,怎么办? 处理方法:外推法(借助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形式) 对一般反应 可写成通式 化学反应级数: aA + bB gG
CA
CA
C A0
CA0 kt
特征1 t
钢铁冶金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钢铁冶金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钢铁冶金是很多重工业的基础。
无论是兵器制造、机械制造,还是建筑业等重工业都离不开钢铁工业,而反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则是这一产业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钢铁冶金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并探讨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探讨钢铁是将矿石经过一系列的加热、冷却等反应后得到的。
这些反应都是化学反应,根据反应动力学理论,化学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与否等因素。
因此,钢铁冶金中的反应动力学问题,就在于研究这些环节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意义。
先以炼铁为例,炼铁的主要原料来自铁矿石,而矿石中的铁元素一般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
炼铁反应过程一般包括热解、还原、熔融和渗碳等环节,其中的反应速率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研究炼铁反应动力学,不仅有利于提高炼铁的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控制炉温和化学反应过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还会涉及到高炉煤气的利用、冶金渣的处理、连续铸造过程的优化等众多方面。
这些方面在反应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都有建立自己的模型和理论框架的必要。
应用实践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问题,同时也与实践息息相关。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提高钢铁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例如,在钢铁冶金过程中,大量煤气会产生,这些煤气中含有很多高能物质,包括一氧化碳、甲烷等。
通过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这些高能物质对其它反应过程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从而实现超高炉煤气的高效利用,节约资源。
另外,钢铁铸造过程也是反应动力学的实践应用之一。
具体来说,连铸是钢铁厂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
研究熔体的凝固过程,对于提高钢铁的成品率、规格精度,以及钢铁结晶器的设计优化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铁冶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钢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冶金原理(9.3)--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

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用气体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属于气—固多相反应体系。
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还原热力学公研究反应过程达到平衡时的热力学条件。
而动力学则研究还原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
即研究影响反应速度大小有关的条件。
其目的在于:查明在冶炼条件下反应速度最慢的步骤(即限制性环节)是什么?以便针对该环李的影响因素,改变冶炼条件,加快反应速度,从而提高生产率。
具体要求如下:1.通过实验说明还原反应的有关机理。
加深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
2.研究还原温度,气体性质及流量,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还原速度的影响。
3.验证用气体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纯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和纯扩散控制模型。
4.学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操作技术。
分析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原理用气体还原原氧化物是多相反应机理最完整的,如及H2气还原金属氧化物(MeO)的反应式如下:MeO+H2=Me+H2O其反应模型如图9—1所示,在反应物(MeO)外层,生成一层产物层(Me),Me外表存在一边界层,(又称为气膜),最外面为包括反应气体(H2)和生成物气体(H2O)的气流。
反应机理包括以下环节:(1)H2的外扩散;(2)H2的内扩散;(3)结晶化学反应;(4)H2O穿过Me层的内扩散;(5)气体H2O穿过界层的外扩散。
还原反应是由上述各环节完成的。
然而各环节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总的速度取决于最慢的一个环节。
即限制环节。
而影响限制性环节的主要因素是:还原温度、矿石孔隙度、矿石粒度、还原气体的性质及流量等。
如果氧化矿结构很致密,还原反应将是自外向内逐渐深入的,存在开头规整的连续反应相界面,对于球形或立方体颗粒而言,这样的反应界面通常是平行于外表面,同时随时间的延续,反应界面将不断向固体内部推进,金属(MeO)内核逐渐缩小。
还原反应遵循结晶化学反应和阻力相似的收缩核模型。
因为H2气需通过生成物层扩散。
以及在MeO、Me 界面上的结晶化学反应。
高温冶金原理-冶金反应过程的动力学

1.0
C0 lnC0 t0.5 lnt0.5
2.0 0.6931 2.5 0.9163
5.0 1.6094 1 0
斜率=-1=-(n-1),n=2
lnt 0.5
0.8
0.6
0.4
Y=A+B*X
Parameter Value Error
0.2
----------------------------------------------
研究冶金动力学的目的
在于了解反应在各种条件下组成环节及其速率 表达式;导出总反应的速率方程,确定反应过程限制 环节;讨论反应的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以便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达到强 化冶炼过程,缩短冶炼时间及提高反应器生产效率的 目的。
§ 4.1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度式
计算硫在熔铁中的传质系数及边界层的厚度。
分析: ln w [ S ] w [ S ]e Ds t t
w [ S ]0 w [ S ]e L
L
作ln(w[S]-w[S]e)-t图,
斜率=
L
解:计算ln(w[S]-w[S]e)
时间/min w[s]
w[s]-w[s]e ln(w[s]-w[s]e)
A
A A
未占据的面积分数:
1A
A
吸附平衡常数:
KA
A P A(1 A
)
A
K A PA 1 KAPA
吸附反应的速率正比于θA:
v
k A A
k A K A PA 1 KAPA
如发生溶解组分A吸附:
v kAK AaA 1 K Aa A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当KPA或KaA>>1时,
冶金原理 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冶金热力学基础1.基本概念: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自由能及生成焓,活度、活度系数和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分解压和分解温度,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非活性物质,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超电势和超电压。
2.△H 、△S 和△G 之间有何关系,它们的求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化合物生成反应的ΔG °-T 关系有何用途?试根据PbO 、NiO 、SiO2、CO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分析这些氧化物还原的难易。
4.化学反应等温式方程联系了化学反应的哪些状态?如何应用等温方程的热力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及各种 因素对平衡的影响?5.试谈谈你对活度标准态的认识。
活度标准态选择的不同,会影响到哪些热力学函数的取值?哪些不会受到影响?6.如何判断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析出趋势的大小?7.试根据Kelvin 公式推导不同尺寸金属液滴(半径分别为r1、r2)的蒸汽压之间的关系。
8.已知AlF 3和NaF 的标准生成焓变为ΔH °298K,AlF3(S)=-1489.50kJ ·mol -1, ΔH °298K,NaF(S)=-573.60kJ ·mol -1,又知反应AlF 3(S)+3NaF (S)=Na 3AlF 6(S)的标准焓变为ΔH °298K=-95.06kJ ·mol -1,求Na 3AlF 6(S)的标准生成焓为多少?(-3305.36 kJ ·mol -1)9.已知炼钢温度下:(1)Ti (S)+O 2=TiO 2(S) ΔH 1=-943.5kJ ·mol -1(2)[Ti]+O 2=TiO 2(S) ΔH 2=-922.1kJ ·mol -1 (3)Ti (S)=Ti(l) ΔH 3=-18.8kJ ·mol -1求炼钢温度下,液态钛溶于铁液反应Ti(l)=[Ti]的溶解焓。
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根据热力学分析,在还原性气 氛中,铁氧化物将逐级还原: Fe2O3→Fe3O4→FeO→ Fe
区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特征
一、收缩未反应核模型
◇ 完整的气(液)—固反应通式:
◇
aA(s) + bB(g, l) = eE(s) + dD(g, l)
◇ 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图13-1)
◇ 反应物A为致密的固体;
二、水模型模拟研究方法
1.混匀时间的测定
(混匀时间的研究分为冷态和热态两类,冷态研究通常在水模型中进行,热态研究是在冶金容器 内的钢液中加入示踪剂来测量混匀情况。) (1)电导法 将KCl溶液瞬时注入水模型容器内的水中,连续测量水中的电导率变化,直至电导率稳定时即为 完全混匀时间。 (2)PH法 试验时在水中加入H2SO4做示踪剂,以确定混匀时间。
➢ 冶金过程速率及机 理的研究要求在化 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上,研究流体的流 动特性、传质和传 热的特点等对过程 速率的影响,这部 分内容又称为宏观 动力学。
3
反应阻力
◆ 冶金反应通常由一系列步骤组成。 ◆ 每一步骤都有一定的阻力。 ◆ 对于传质步骤,传质系数的倒数1/kd相当于这一步骤的
阻力。 ◆ 对于界面化学反应步骤,反应速率常数的倒数l/k,相当
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冶金反应动力学基础
研究方法
1
动 力 学
1
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探讨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2
冶金动力学研究的目的:找出冶金传输问题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控
制反应,使之按照人们的期望进行。
2
冶金动力学包括:微观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
微观动力学
宏观动力学
➢ 研究冶金动力学首先 要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 基础,如化学反应速率 与浓度的关系、与温度 的关系等。这种在理想 条件下(例如温度恒定)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 度和机理的内容称为化 学反应动力学或称为微 观动力学
炼铁过程中的冶金反应动力学

炼铁过程中的冶金反应动力学炼铁是一项复杂的冶金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和化学反应。
在这些过程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形成了矿物和纯金属。
由于这些反应涉及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等多个因素,因此需要深入理解炼铁过程中的冶金反应动力学。
炼铁过程中最基本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这个过程把铁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纯铁。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氧化物会和还原剂,如焦炭,反应生成金属和水蒸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反应过程,涉及到多个物质和中间产物的转化。
由于还原反应是炼铁中的关键环节,它对整个过程的控制极其重要。
还原反应的速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反应温度、初始氧化物的浓度、还原剂的浓度和接触面积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反应过程中物质的传输速率和化学反应速率。
研究这些动力学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反应。
此外,在炼铁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反应。
例如,燃烧反应是焦炭燃烧时发生的一个重要反应。
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如果焦炭燃烧不充分,会导致还原反应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精确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以确保总体反应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炼铁过程中的反应过程极其复杂,因此需要掌握许多化学和物理的知识。
例如,炼铁过程中必须控制反应炉的温度、氧气流量和反应物质的流动速率等。
这些参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来精确预测反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
在炼铁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产品的化学成分和量。
例如,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气态烃类化合物。
这些气体产品对必要设备的设计和精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会直接影响气体处理系统的成本和效率。
总之,炼铁过程中的冶金反应动力学对整个炼铁过程的成败都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这些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和控制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精细化炼铁工艺,并提升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因此,在炼铁工业中,研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
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应具有可重复性,以便验证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 定性。
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
• 经济性原则:实验设计应考虑成本效益,尽量降低实验成 本,提高实验效率。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明确实验目的
确定实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
制定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设备和技术手段。
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
热力学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
冶金反应的热效应
计算冶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为工艺优化提 供理论依据。
相平衡与相图
分析冶金过程中的相变行为,预测合金的组织和 性能。
热力学数据库
建立冶金热力学数据库,为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 提供数据支持。
热力学计算与模拟方法
01
热力学计算方法
包括热化学计算、相图计算等, 用于预测冶金过程中的热力学性 质。
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
结合冶金动力学分析,研究废弃电子电器产品中金属的回收和再利 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常用实验设备与技术手段
• 真空设备:提供真空环境,用于研究物质在真空 条件下的反应和性能变化。
常用实验设备与技术手段
热力学计算
01
通过热力学计算,预测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质和相变
行为。
动力学模拟
02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的动态行为,揭
示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规律。
微观结构分析
03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数据间的内在规律和 联系。
机理探讨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规律,为冶金过程优化和控制提 供理论依据。
金属冶炼中的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

优化资源利用
动力学模型有助于合理利用原材料、 能源和其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提高金属回收率
通过优化冶金反应过程,可以更有效地提取和回收金属,降 低资源浪费。
降低副产品处理成本
动力学模型有助于优化副产品的处理和利用,降低处理成本 和提高经济效益。
05
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减少能耗和排放
动力学模型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耗和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降低生产过程中的 环境污染。
过程控制
实时监测
利用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冶金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 整。
自动化控制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算法可以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冶金过程的自动优化控制 。
新工艺开发
探索新反应路径
通过模拟冶金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可 以探索新的反应路径和工艺条件,为 新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参数。
02
在冶金反应中,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级数可以了解反应
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03
根据反应级数,可以进一步分析反应机理和优化反应
条件,例如通过改变原料配比来提高冶炼效率。
阿累尼乌斯方程
01
阿累尼乌斯方程是一个用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数 学模型。
02
在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中,阿累尼乌斯方程可以用来预测不同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化。
02
冶金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核心 概念
反应速率
1
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通常用单 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来表示。
2
在冶金反应中,反应速率决定了冶炼过程的速度 和效率,是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的重要内容。
冶金动力学绪论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讨论冶金生产中的某些类型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主要是多相反应动力学。
但不局限于冶金方面,只是更多的以冶金为例。例 如:很多材料的制备(效能品质的改善)。 与冶金不同的是材料更强调性能,化学品则强 调纯度。 球形Ni(OH)2:NiSO4+NaOH→Ni(OH)2↓ 要达到Ni(OH)2的结构,主要是制备过程,而 制备过程与动力学有关。
③课程内容:
基元反应动力学(简)→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 →传质和非均相反应 不局限于某一方程的求解及推导,而是怎样建立方程,为什么建立方 程?
涉及的参考书: 1. 莫鼎诚,冶金动力学(教材)(本讲义主要参考 书)。 2. 哈巴斯,冶金原理丛书
3. Wadsworth:Rate Phenomene
4. 北京钢铁学院,韩其勇,冶金过程动力学 5. Sohn H.Y.著,郑蒂基译,提取冶金速率过程 6. J Szekely Sohn H.Y. Gas-Solid Reaction
目的:高效实现冶金反应(强化冶金过程)
提高产品品质
Hale Waihona Puke ②分类:i.微观反应动力学 对象:原子 分子 手段:建立在理论基础行的统计力学、量子力学 实验研究:创造最理想条件(均相、充分接触、T、P、C 均 匀) ii.宏观反应动力学(多相反应动力学、工业反应动力学) 对象:多相的物质+反应器 手段:“三传(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
金属冶炼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案例三
要点一
总结词
新兴金属冶炼工艺包括钛、锆、铪等稀有金属的冶炼。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钛冶炼中,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对于了解四氯化钛制备 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速率至关重要。锆、铪等稀有金属的 冶炼工艺中,研究重点在于探索高效分离和提纯方法,以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新兴金属冶炼工艺中的 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还涉及环境友好型工艺的开发,以降 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PART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钢铁冶炼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钢铁冶炼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高炉炼铁、平炉炼钢和电弧炉炼钢等工艺过程。
详细描述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铁矿石还原反应的机理和速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铁产量 和降低能耗。平炉炼钢和电弧炉炼钢中,研究重点在于熔池中元素迁移、相变和夹杂物形成等过程,以实现高效 、低耗和环保的冶炼目标。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加原理,表示自发反 应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 进行,即熵是反应自发性 的度量。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熵的概念,表示在绝 对零度时,系统的熵为零 。
金属冶炼过程中的热力学原理
1 2 3
熔化与凝固
热力学原理可以解释金属的熔化凝固过程,以 及这些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和能量变化。
氧化与还原
热力学原理可以预测金属在冶炼过程中是否容易 被氧化或还原,以及如何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所 需的产物。
定义
金属冶炼是指通过一系列物理和 化学过程,从矿石或其他含金属 原料中提取和纯化金属的过程。
目的
金属冶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纯 度、高质量的金属,以满足工业 、科技和日常生活等领域的需要 。
金属冶炼的基本流程
动力学理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动力学理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冶金工程中,动力学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冶金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动力学理论的本质是通过对物料系统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一系列数学模型,以此为依据来指导各种工程实践。
在冶金工程中,动力学理论可应用于许多方面。
常见的领域包括材料的变形和变化、金属的腐蚀、矿物的粉碎和浮选、冶炼过程的热学和传质、以及在生产炉内的化学反应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冶金反应中的研究。
动力学理论能够描述化学反应、腐蚀等现象中物质的变化规律,确定反应的速率常数,并预测反应的发展趋势。
因此,它在研究冶金反应动力学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当我们需要控制钢的硫含量时,动力学就是必备工具之一。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建模,我们可以预测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来控制出钢中的硫含量。
另外,动力学理论还可以在材料力学中发挥作用。
在材料研究中,我们需要知道材料的强度和断裂特性等参数,以便进行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
通过动力学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对应变速率和力学应力反应的定量分析来研究这些参数,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质与构造状况之间的关系。
此外,动力学理论也可在热力学和传质领域中应用。
在冶炼过程中,热学和传质是至关重要的,两者都涉及到物料的流动、相变、传热等过程。
通过动力学理论,我们可以对这些过程做出一些定量化的分析和预测,以此来优化工艺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总体来说,动力学理论已经成为冶金工程研究及应用的必备手段之一。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论不断的完善,动力学理论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也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湿法冶金动力学

湿法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 过程速率的研究及测定
aA(s)bB(aq) pP (aq)
v ti
dC p d ti
湿法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切线的斜率)
湿法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 取样方法:间断、连续两种 ➢ 取样手段:自动化、人工
湿法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 各种因素对过程速率的影响 (1) 液固比: 液(L,ml):固(kg,g); (2) 固体物料的粒度: (目,μm); (3) 温度: (℃); (4) 搅拌速度:(r/min,m/min); (5) 溶液成分:酸度,反应物浓度(pH,g/L, mol/L)。
图6.3.3 温度对浸出速率的影 响关系图
Fig.6.3.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Zn leaching rate
湿法冶金动力学机理研究
➢ 建立数学模型。
固-液相反应的动力学的研究有多种方法,
F.Habash系统介绍了这一模型的推导与应用方
法。
在一固体反应物B(s)与一水溶物种A(aq)反应
生成的产物也是水溶物种P(aq)时,即
b B(s)+a A(aq)
p P(aq)
湿法冶金动力学机理研究
这一反应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
dN dW
dt Mdt
式中
—反应速率,mol/sec N—固体反应物的摩尔数,mol; t—反应时间,sec; W—固体反应物的质量,g; M—固体反应物的分子量,g。
湿法冶金动力学机理研究
湿法冶金动力学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 (1) 固定其它因素,改变变量之一进行试验; (2) 正交试验。
湿法冶金动力学机理研究
通过研究机理,找到控制步骤。从而可以采取有 效措施来促进反应的进行,以达到提高生产力, 降低成本。
第九章 浸出液的净化与沉积

任务驱动20 用置换沉淀法净化浸出液
冶金原理精品课程
上一章
目 录
任务要点
置换沉淀法净化
置换净化与置换沉积
一、置换过程的热力学
如果将负电性的金属加入到较正电性金属的盐溶液中, 则较负电性的金属将自溶液中取代出较正电性的金属,而 本身则进入溶液。例如将锌粉加入到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 便会有铜沉淀析出而锌则进入溶液中:
用锌粉置换镉时,若提高温度,虽可提高反应速 度,但由于氢的析出电位随温度升膏而降低,在置换 的同时析出的氢也增多,置换速度在一定温度后反而 会减慢,因此,一般除镉采用低温操作 (40℃~60℃),并使用2~3倍当量的锌粉。 从热力学分析,钴和镍比镉正电性,用锌粉置换 钴和镍好象应比镉容易,而实际上却较难,这是因为 钴和镍具有很高的金属析出超电位的缘故。
和钴的析出电位均往负的方向偏移,但两者的差 值逐渐缩小,这就是加锌置换钴为何难以彻底的 另一个原因。
研究表明,使用含锑的合金锌粉具有更大
的活性,既 Co2+在锑上沉积的电位比在锌上沉
积正得多,因而有利于锌对钴的置换。
对含铜0.5~15g·l-1的硫酸铜水溶液,以铁
屑作沉淀剂置换提铜。反应式为
1 2+ 2 Cl e→Cl
Au+,Au F2(g),FO2,OH
-
Au++e→Au 1 2 F2++e→F1 2 H2O+
O2+2e→2OH-
O2,H2O
O2+4H++e→2H2O
从表20-5可以看出,用负电性的金属锌去置换
正电性较大的铜比较容易,而要置换教锌正得不多
的镉就困难一些。在锌的湿法冶金中,用当量的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减差表示:
lg d dt 1 ( ) n lg( 1 ) 2 . 303 R T E
9
两边同除以 lg( 1 )
lg( d dt ) lg( 1 ) E 1
T n 2 . 303 RT lg( 1 ) . 1
体分析仪、红外分析仪... 液相:电导率、电解质成分变化采用电导仪和固体电解质 电池。 固相:质量变化采用热天平,热效应大的采用热分析技术 高温熔体:熔体淬冷法。
2
(3) 实验装置的确定和设计
间歇式反应器:只需少量反应物,通过一个实验就可以得到整个动力学 曲 线。其缺点就是得到数据是积分性质。
连续反应器:
lg( d dt ) lg( 1 )
对.
T lg( 1 )
作图为一直线。
根据斜率和截距求 E,n。 微分法的局限: a 不适用于试样温度和炉温偏差大的。 b 要求很精确的记录,
10
d dt
与试样量等因素有关
(2) 积分法
d dt A
e
E RT
(1 )
17
DTA曲线术语
典型的DTA曲线
18
基线:ΔT近似于0的区段(AB,DE 段)。 峰:离开基线后又返回基线的区 段(如BCD)。 吸热峰、放热峰 峰宽:离开基线后又返回基线之 间 的 温 度 间 隔 (或 时 间 间 隔)(B’D’)。 峰高:垂直于温度(或时间)轴的 峰顶到内切基线之距离(CF)。 峰面积:峰与内切基线所围之面 积(BCDB)。 外推起始点(出峰点):峰前沿最 大斜率点切线与基线延长线的交 点(G)。
13
§9.4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9.4.1 概述
差热分析(DTA):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 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T
参比物
试样
D B A 0 T C
t (时 ) 间
吸 热
放 热
I A B C D
温 T 度
BD峰宽,CI峰高。 差热分析优点:灵敏度高。
AE
T0
R
. ( x )
dT dt
11
x ( x ) 可以展开成 ( x ) e (1 2! 3! 4! ...) 2 2 3
x
x
x
x
取前两项进行近似,当20≤ x ≤60时,
lg ( x ) 2 .315 0 .4567 x
最后整理得
lg lg
14
T
S
'
S
''
0
T0 Tt
T
T
温差变化是由试样相对于参比物所产生热效应引起,即试样的热效 应与差热曲线的峰面积 S 成正比。
H KS
设 T0
T 的
"
DTA 曲线总面积为 S,T 0 反应变化率
S
“
T1 为 S ,
T0 T 为 S
H t H 总
S
‘
S
1
d dt
k 代入阿累尼乌斯公式:
Ea RT
kf ( )
Ae
则有, dt
d
Ae
E RT
f ( )
对于非等温条件,设升温速度恒定为
d dt A
E RT
dT dt
则有,
e
f ( )
7
9.3.3 等温法
设控制步骤为一级化学反应。 则
d dt kf ( ) k (1 )
lg T lg S
"
E 2 . 303 RT
( .
1
)
T n " lg S
求出活化能 E 和反应级数 n 。
16
§9.5 静态法
在反应中如有气体的增加或者减少,通过测量气体体积或 压力随时间变化求反应速率,称为静态法。
§9.6 动态法
反应前后气相成分改变,可采用动态法,即向体系内连续 通入反应气体,于不同时刻测量排出尾气中气体含量求反应 速率 。
验。
3
§9.2 淬冷法
高温熔体成分的变化,一般采用间歇取样,得到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
将高温熔体取出的试样立即淬冷,使反应停止,尽可能使冷凝样品成 分变化减到最小。
§9.3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TG)
9.3.1 热重分析仪和热重曲线
①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构造是由精密天平和线性程序控温的加热炉,又称 热天平。 特点:精密度高,可以达到1 g 或0.1 g 对质量变化连续跟踪,反应快。
1
d
kdt
将各个温度下的一系列 ,t值代入上式求出k
k A exp( E RT )
lg k E 2 . 303 RT lg A
ln( 1 ) kt
1T
对 lg k 作图,求出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 难以将试样一开始就保持在所选温度。
等温法的缺点:
4
② 热重曲线
反应质量变化对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为TG曲线)
TG 曲 线
100
1
C
DTG 曲 线
m g / min
% / m in
mg / C
mg
50
0 .5
T
TG曲线 DTG曲线 平台:TG曲线上质量基本不变的部分。
反应终止温度:累积质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微分热重曲线:热重曲线对时间或温度的一阶微商,单位: mg 或 %/min,%/℃。
W0
W 0
W
W
dW d
W
W
W
分解速度:
dt
dt W W0
B( 固)
0
T (t )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d dt
k (1 )
n
其中 n 为反应级数。
对于非均相反应动力学,其速度控制环节可以是扩散、成核、界面反
6
对于非均相反应动力学,其速度控制环节可以是扩散、成核、界面反应, 其动力学速率各不相同,将上式右边写成一般式
AE RF ( )
2 . 315 0 . 4567
E RT
F ( ) 是常数,故 为常数时,
1 T 对 lg( ) 作图,求出活化能 。
12
9.3.5 反应机理的推断
Bagcui等提出微分法和积分法相结合的办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 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很一致,就足以判断反应机理。而且两种方法都适 合于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
19
n
分离变量后积分有,
0
d (1 )
n
A
T
e
E RT
dT
T0
上式左边
F ( )
d (1 )
n
0
ln( 1 ) (1 ) 1 n n 1
n 1 n 1
上式右边积分,设
A
x E RT
T
e
E RT
dt
S
15
d dT
d dT
d dT
(
S S
'
)
T S
1 dS S dT
'
1 d S dT
Tt
TdT
T0
根据动力学方程
T S A
E RT
d dt
A
e
E RT
(1 )
n
e
(
S
"
)
n
S
取对数
lg T 1 " ( ) n lg S 2 . 303 RT T E
(4)数据处理
a) 浓度C的变化是时间的函数: b) 浓度C的变化是浓度的函数:
dC dt kf (t )
dC dt kf (C )
c) 浓度是时间的函数:
C kf (t )
。
速率–时间关系由于广泛采用连续记录的仪器,比较普遍存在。 速率–浓度关系称为微分法。
C kf (t )
为动力学方程积分式,采用反应体积大的积分反应器进行实
8
9.3.4 非等温法
热重法研究动力学的主要方法。 优点:一条热重曲线就可获得有关动力学数据,且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可连 续测量。
(1)微分法
两边取对数,对
d lg d dt E
d dt
Ae
E RT
(1 )
n
d dt
1 , ,T微分
1 d ( ) nd lg( 1 ) 2 . 303 R T
5
% / C
min
,mg
0
C
9.3.2 基本原理
设有一热分解反应
W0
A( s ) B ( s ) C ( g )
,W , W 分别对应起始,T(℃)(或者t时刻)和最终质量;
W
, T(℃)(t时刻)失重和最大失重。 W
A( 固)
W
反应分数:
W0 W W0 W
第九章
§9.1 概述 §9.2 淬冷法 §9.3 热重分析法 §9.4 差热分析法 §9.5 静态法 §9.6 动态法
冶金动力学研究
1
§9.1 概述
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1) 目的反应物的研究:对目的反应物相分别进行研究。对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