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十一高中历史单元知识梳理 必修1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长春市十一高中历史单元知识梳理 必修1目录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7届历史高考必备】必修1 政治史——目 录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知识点一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 2【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解读、皇帝制度建立、中央官制演变】知识点三 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中央集权的发展) 3知识点四 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4【选官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作用】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6知识点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6【形成条件、发展历程、雅典民主的主要特点、实质、评价】知识点二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8【罗马法的起源、发展、完善、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0知识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 10【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原则、特点、意义】知识点二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联邦政府的建立 11【形成背景、宪法制定】知识点三 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 13【确立过程、政治前提、权力标志、权力构成、影响】知识点四 德意志不完善不彻底的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4【政治前提、确定的法律依据、特点】知识点五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比较 16第四单元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7知识点一 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战争 17【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二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 2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历史背景、重要经过、结局、功绩、启示)】知识点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3【五四运动(背景、经过、结果、意义)、中共诞生(历史条件、诞生、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背景、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历史背景、重要经过、胜利意义)】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1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意义】知识点二 巴黎公社 31【历史背景、巴黎公社成立、革命措施、评价、失败原因】知识点三 俄国十月革命 33【历史背景、重要经过、伟大的开端】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5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5【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法律制度的健全】知识点二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38【提出构想、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9知识点三 新中国的外交 39【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奠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重大建树】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44知识点一 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 44【美苏之间的冷战】知识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46【欧洲崛起、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崛起】知识点三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5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后的世界格局】附:各单元复习方法指导 5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1917年3月,“二月革命”。
2、列宁的《四月提纲》(1917年4月),提出把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十月革命”的意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标志无产阶级已经作为 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了历史舞台。
政府军在里昂 镇压工人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发达阶段才能向社会主 义过渡,而列宁却成功探索出在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联 系《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以判断C项是继承的内容,B项是中国革命中的 发展,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所以A项正确。
3、俄国十月革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导致两国革命道路
考点1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
课程标准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 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考向瞭望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2.巴黎公社的建立及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社会基础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
4、 “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 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
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自身力
量弱小而失败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009·福建卷)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 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 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 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总结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革命(一)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时间:1848年2、主要内容:(1)阐明社会发展规律: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进步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2)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①理论上: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②实践上: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三)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
2、成立: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
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拓展】1、巴黎公社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了解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⑴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⑵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共产党宣言》时,教师可以提出:“《共产党宣言》为何能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作?”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将培养出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将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艰辛过程,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教师还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制度,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
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将学会关注社会问题,以社会主义视角分析现实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学生将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关心民生,关注社会进步。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如撰写小论文、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等。这种作业小结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新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完《共产党宣言》后,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共产党宣言》中的哪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高考历史单元复习课件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 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 议会,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 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结果: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
7.经验教训: ⑴经验:
①最主要经验是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等国家机 器,以无产阶级专政取而代之 。 ②公社在对国家实行民主改造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 验,它实行的公社委员会及主要工作人员经选举产生 的制度、公职人员工资不能超过熟练工人工资及公社 委员受人民监督和罢免等都是无产阶级民主的重要体 现。 ③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义务教育、发扬国际主义精 神等方面的创举和改革,也为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 验。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①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普军直逼 巴黎城下,民族矛盾尖锐。 (2)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共和国;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德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 除巴黎人民武装,阶级矛盾激化。 2.过程: (1)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群众发动起义, 临时政府逃出巴黎。 (2)3月28日,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宣告 成立。 (3)5月下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洗巴黎,巴黎 公社失败。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实践
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
(1)课程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 意义。 考纲:《共产党宣言》 (2)课程标准: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 的经验教训。 考纲:巴黎公社 (3)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课程标准: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十八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点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条件)1.背景:(1)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增长,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工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人政治权利有限)(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1842-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普鲁士王国纺织工人的起义。
三大工人虽然失败,但表明工人运动觉醒。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欧文--合作组织(4)个人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时间:1848年(2)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巴黎公社(2021甲卷考点)(1)历史背景:①民族矛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②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政权性质:无产阶级(工人)政权。
(4)革命措施:①政治: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学习小结

单元学习小结(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因此这一革命的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
中国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它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1.2008年德国特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
……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一夜之间又变身为大明星。
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2.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
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
”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解放被压迫民族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3.《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B.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C.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4.《马赛曲》的歌词“前进,法兰西的儿女们,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公民们,武装起来!用敌人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野!……”歌词中的“敌人”是指( ) A.波帝王朝B.企图复辟的保王党势力C.普奥联军D.被拿破仑征服的封建势力5.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6.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复习课件

(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 播,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 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 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 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 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群众基础: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 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 产阶级有自己的同盟军——广大农民。
(3)革命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 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发动进攻,给敌 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 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 手软。
(4)革命结果: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革命影响:巴黎公社主要是为国际无产 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则开辟 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 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对巴黎公社的发展,巴黎
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暴力革命,而且都是以 城市为中心,这是其共性,故排除①③。
答案:D
三、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打破 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1、突出三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二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
2、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中国确立的方式、原因的共性和个性;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重难点突破: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教训: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
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线索:这个单元主要是讲马克思理论的诞生,巴黎公社对马克思理论的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对马克思理论的实践。
18课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发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3、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背景:(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19世纪法、英、德意志的工人运动,无产阶段力量壮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3)理论来源:古典哲学(德)古典政治经济学(英)空想社会主义(英法)(4)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投身革命运动。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3.4、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内容:①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②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③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三.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1871年)1.背景:(1)国内:第三共和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2)国际: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地赔款(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2.成立:1871年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3.措施:(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经济:8小时工作制,劳动立法,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4)其他:建立国民自卫军,新的司法机构。
4.结果:失败(1)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知识梳理卷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19世纪中期)
一、历史条件(历史背景):
1、社会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3、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
1、标志:《共产党宣言》(1842.2)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发表;
2、内容:(1)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特别强化:
1、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因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4、空想社会主义只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黑暗,而没有找到改造社会依靠的力量和正确途径,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而“空想”。
知识点二 巴黎公社
一、历史背景
1、国际: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成立;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投降,民族危机严重。
2、国内: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二、巴黎公社成立
1、3月18日革命,赶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高一历史组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2、3月28日公社成立,5月28日公社失败。
031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普选产生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公职人员选举产生,最高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
(2)经济建设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8小时工作制;
4、评价:
(1)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5、失败原因:
(1)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2)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络,没有发动农民,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3)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4)没有乘胜追击敌人;
(5)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而不具备铲除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
特别强化:
1、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发生的偶然性——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普法战争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是在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不具备铲除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
(3)意义的深远性——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经验的宝贵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型的无产阶级民主。
(5)教训的深刻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要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2、深刻理解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成立背景看,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公社的产生看,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和公职人员都是经过普选产生,并保障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公社的革命措施看,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切以维护人民利益为
出发点;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032
知识点三俄国十月革命
一、历史背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
1、客观条件: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2)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3)一战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革命爆发;
2、主观条件:
(1)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民阶级;
二、重要经过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已无可能。
4、十一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
三、伟大的开端:
1、建立政权: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内容: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
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推出一战;
经济上——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组织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公民代表苏维埃政府。
(2)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历史意义:
(1)对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卡皮道路;
(2)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创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特别强化:
1、俄国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革命。
2、二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与性质与十月革命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实际掌权的临时政府没有满足广大人民对和平与面包的要求,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
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033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联系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5、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道路看——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的革命道路;
(2)从理论角度看——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3)从革命阶段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6、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
(2)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欧亚诞生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5)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苏联模式、各国纷纷效仿;由于弊端及与各国国情不符,各国改革力图突破这一模式,出现南斯拉夫模式、中国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巨大成就;
(6)社会主义重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