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师的问题意识增强 了, 会做出深刻的思考 , 才能实现 与学
生的有效交流 . 2 创 设 良好 的 交 流 氛 围 .
我 国的教 育长 期受 传 统 的儒 家文 化影 响, 师 道尊 “
严” 将我 们的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 于农村 学校的教师与 对
析, 强调数学语言的形式与表达内容的正确联 系.
交 流 的实 效 .
意识是行动 的先 导 , 数学 交流 活动 的开展 必须 首先 提 高师生的数学交流意识. 实际教学 中可以发现 , 从 数学 成 绩相对差 的学生数 学 交流意 识相 对要弱 一些 , 于农 对
数学语 言是一 种 由数 学符号 、 学术语 和经过 改造 数 的 自然语 言组成 的科 学语 言 , 它是数学 思维 的载体 和表 现形式 , 是表达工具 , 也是 交流工 具 , 根据数学 语言 的特 点, 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数学语 言的训练 . ①加强数学词 汇意 义的理解教 学 , 由于 数学语 言具 有准确性 的特点 , 在数学 语言教学 中, 一定要注 意词汇 内 涵的揭示 , 当学生 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文字 如一个概念 、 定 理或证 明时, 必须了解其 中出现的每个 数学术 语和 符号
尊 。 锈 . j 囊 ≮ _ | i 搿
簿 |鹱 菇 嚣 _ | _ 罄 。 劳
黪 。 。嚣 ≯ ∥黪 | 黪 》 喾
番
浅谈农村 初中学圭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苏 州市 吴 中区横 泾 中学 ( 1 1 3 ) ◇ 顾 2 5 0 6
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课程 改革 的 目的之一. 在数学教学 中, 培养 学生 数学交 流能 力可 以从 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
模 就是最好的练习项 目. ③ 注意分析数学句法 特点 和语 言表达训 练 , 数学语 言的简约性可能会给学生学习理解和转换 为形式化语 言 或式 子带来困难 , 以初步学 习 时教师应 使用 自然语 言 所 作出相应的补充 、 解释 , 基本数学语 言和句式应进行规 范 训练, 在表达容易 出错 的地方 应该 注 意强化 , , 2 如 “ 。平
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浅谈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刚 开 始 做 这 个课 题 时 , 中 总 是 想 要如 和终 身的需要 , 脯 从而最终达到幼儿全面健 康 、 和
何结合 £题创 没丰富的立体的环境来激发孩子 谐快乐地成长 。情境教学法 的精髓在于情境的 f 的游戏兴趣 、 『 J 理解学习内容、 激发幼儿情感等 创设 , 虽然上述 列出 了若= 创 没情境 的手 段 , } =
倡 在真 实情 景 中 主 建 佝 知 识 。
参与的氛周 同伴的合作 、 协商的愉悦 , 从而增
’
教师要根据 音乐 活动的需要 , 不断地变化 强了孩子们探索 、 实践 的兴趣 和 自己寻求解决
自己的行为和角色 , 幼儿在感受 、 理解音乐时教 各 种 问题 的 能力 。
在活动过程 中教 师孽 更多地和幼 建构 主义情景此 教学提 出了“・ 学 交 流 数
浅谈数 学交流佻 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浙江 省 海 宁 市 实验 小 学 徐晓 良 二 、 学 交 流 实施 的策 略 数
数学课程建 没是数学教 育改 革的关键 , 它
倡 导 课堂 教 学 中 的 数学 交 流 亦是 一 种 历 史
体现 着 一 个 国 家特 定 时期 的数 学 教 育 目标 和教 的必然 “ 学会数学交 流” 不仪仪 是数学教育 目
相信 , 这种与时俱进 的音 乐游戏活动不仪
一起唱 、 一起跳成 为参 0者 ; 教师还 可 以 熏 陶 孩 子 们 的 美 感 , 重 要 的 是 能 够 培 更 型”借助这一模型证 明 , , 在实 际情景 中学生可 儿一起玩 、
活 开 为 以通 过“ 法性 的边 缘性 参 ” 默会 ” “ 应 当运用 自己富有表情的形 体动作来创 没音乐 养 孩 子 健 康 、 泼 、 朗的 性 格 , 立 足 于 现今 合 j“ 或 偷 取 ” 目的有 重 要 意 义 的知 识 与技 能 , 证 实 在 游戏中的人 文环境 , 对 并 在幼 儿游戏 中成为孩子 f 社 会 打 下扎 实 的 基 础 。 f J
浅谈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模型是一种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模型的定义和意义、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策略以及小学数学模型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模型的定义和意义小学数学模型是指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使用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预测的过程。
它可以把无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和总结等环节中,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模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和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模型需要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策略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展示一些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提问和形成问题。
2.引导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3.提供适当的模型工具。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模型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4.组织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浅谈学生数学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题情 境 , 通 过解决 问题 , 逐 步上升到理 论 , 通 过知识 的应 用 , 实
现理论指导实践 。 2 . 以 学 生 为主 体 、 教 师 为 主 导 的 原 则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人 ,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 以学生 为主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 充
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 的中心 , 教师 、 教材
创新 的学 习能 力 。
2 0 1 3 1 三 8月
总第 2 8 8 期
教学 实践
浅谈学生数学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王 清秀
( 徐州市贾汪 区耿集 中学 , 江苏 徐州 2 2 1 1 2 6 )
摘
要: 学生是 数学 学习的主人 , 而教 师则是数 学学 习的
利时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 利用 书 上每节的开头部分 , 创设情境 , 开展竞赛 , 巧设 问题 , 激励成功 ,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 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 , 在上课
原则 :
1 . 理 论 联 系实 际 的 原 则 。教 师 要 从 实 际 问题 出 发 , 创 设 问
是关 于方法 的知识 。 ” 首先 , 培 养学生 的 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教 学中渗透和指 导学 习方法 , 提 高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为其终身学 习打下基础 , 形成 学会 学习的习惯 。笔者在教学 中根据 教学 内 容, 经常传授一些学习方法 , 如怎样进行课 前预习 、 怎样 听教 师 讲解题 目、 如何进行复 习等 , 使所教 学生逐步掌握 了学习方法
之间 的情感 沟通和信息交流 , 并实现多 向信息交 流 , 使学生 在
检查别人的过程 中学会检查 自己, 在评价 对方 的过程 中学会评 价 自己, 在信息交流 中学会 学习 、 学 会合作 、 学会尊重别人 , 在 小组交流讨论 中不断提高 自己的语 言和思维能力 。 4 . 鼓励 学生探 新求异。爱 因斯 坦说过 : “ 提 出一个 问题 , 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本文将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培养观察与发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试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
例如,在学习直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直尺观察周围的直线,帮助学生发现直线的特征,从而促使学生对直线的概念形成初步认识。
2.培养推理与判断能力推理与判断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推理题,帮助学生培养推理与判断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字的顺序排列时,可以设计一些数字的排列题,让学生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计算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数学操作能力的培养1.培养算术运算能力算术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算术运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可以进行口算训练、填空训练等,提高学生的算术计算速度与准确性。
2.培养几何操作能力几何操作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何形状的剪辑、拼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可以使用纸板、图案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拼接操作,培养学生的几何操作能力。
3.培养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例如,在学习图表时,可以设计一些带有数据的图表,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说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说题”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教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种观点: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培养一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问题过程的能力。
任何学习方式都需要语言作为媒介进行探讨,而数学语言就是学好小学数学的敲门砖。
在培养学生高效交流的同时,授予孩子数学语言,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从根源上提升学生在数学领域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因而在小学的教育阶段我们要正向引导学生“说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客观内容,从而更好的理解所需所学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题;能力培养引言在课堂上让孩子用言语来呈现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现代教育中很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一过程会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便于他们理解的思维逻辑。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让小学数学课堂在学生“能说会道”中充满精彩与活力。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将“看”和“说”两者结合,更能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形成自身思维习惯。
那该如何培养学生去正确地“说”就成了需要我们讨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说题”的原因21世纪的新式课堂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跳出传统授课听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行探索与小组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充满趣味性与合作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上,上好课程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听讲和回答问题两个点来评判。
对于今天的教学模式来说,有效高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种设备和授课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
这个过程之中要避开所谓的“题海战术”,避免孩子在不恰当的年龄段去接触过多的练习题,导致孩子对于做题产生排斥和厌恶感。
这一过程之中,不仅会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正向的憧憬,改善了教学质量。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从古至今教师都把主题角色代到了自己身上。
而如何将学生引导为课堂的主体,避免教师占用过多的时间、占据过大的空间,把时间空间归还给学生是未来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发表时间:2020-12-16T13:29:12.1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作者:王建新[导读]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王建新厦门市同安区五显中心小学福建省厦门市 361100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不再只集中于学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上,对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说理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在近年来的课改要求中所占有的比例逐渐增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精力放在培养生说理能力上,通过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条例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说理能力前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变化而逐步更新,在很多教材版本中增加了更多的思维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其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培养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指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世界万物的关系,明辨事物原理。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意义在小学数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基本成长需求,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说理能力培养的重要节点其实就是通过问题探讨,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逻辑性,让学生在做事学习中可以富有条例性。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语言能力发展不完善,对于数学中具有争论性的问题难以表述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却又不知道从哪里了说起,在进行问题探讨时,只能默默的关注探讨过程,却得不到提升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教师常常组织的数学问题探索,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通过渗透教学,学生可以用于表达,逐渐的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1]。
数学学科逻辑性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严谨的思维,小学生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当教师组织探讨后,指导学生在逐步的将思维性的数学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后,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从而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浅谈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无论多么荒谬 ,教师都不应断然否定 ,而要引导学生说 出理 由 ,
共 同探讨问题的答案.我经常以学生的身份参 与到学生小组的学
五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应 注意 的问题 第一 ,教师要及 时 了解并 尊重每一个 学生 的个性 差异 ,满
交流学 习是新课标 倡导 的重要学 习方式 ,其形式 较多 ,诸 如小
流 的中介 和纽带 ,使合作学 习成为群体 互动 、彼 此影响 的社 会 交往情境 ,使学生感受这种学习的体验是快乐 的,幸福的. 组合作讨 论 、小 组协作 实验 、小组 协作 调查 、小 组协作 整理资 第八 ,要做好 阶段 总结 ,以便及 时修正 、补 充 、完善 学习 料等 . 不 同的教学 内容要 选择不 同的合 作方式 ,必 须有针对性 , 方案 ,使学习效果更高效 ,步步落在实处. 体现 为相互学 习而合作 ,为促进 各 自进 步而合作 ,为探 索未知 教学 实践使 我体会 到 :学生是 活生 生 的人 ,是具有独 立思 而合作.只要操作科学 ,运用得当 ,讲究方式方法 ,就可 以有效 想和认识 潜能 的实 践者 ,而教学过程本 身是 以学 生的 认识 为归 地提高合作学 习的效率. 宿 的特殊认识过程.因此 ,教 师做 为教学 的主导者 ,要充分发挥 四 、合 作 学 习必 须 正 确 引导 学生 的主体地位 ,千方 百计 地为学 生创设 主动参 与教学 活动的
学生 自主探究式 地学 习数学 ,最 重要 的是让学生 了解数 学的学 思维得 到发展 、思 路得到开 拓 ,对数 学的感受也 是真实 的 、亲 科魅力 . 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认为 ,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 ,它们 切 的、 自信 的.
浅谈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爵 @
…1 . 2 ( 第1 期) 2 … _ 期… … 4… 0 年第1 总 一 0 一… 4
浅谈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 中职数学教学 中的作用
曾 钦 从 化 市职 业技 术 学校 , 广 东 从 化
随着 社会的信息化 、 数字化、 学习化 的程度越来越高 ,
合 作 与交 流 将 是信 息 时代 的 主要 特 征 , 何 培养 出能 适 应 如 现 代 社会 的创 新 型人 才 , 职 业 教 育界 普 遍 关心 的 问题 。 是 5 00 l9 0
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和方法, 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 的发 展, 数学能力的提高 。本人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交流能力 的培养在 中职数学教学中作用:
颖 性 。 学 学 习上 的 创 新性 主 要 指 学 生对 人 类 已有 的数 学 数
知识的“ 再发现” 再创造” 独创性” “ 或“ 的运用, 其实质是学
创立 口语形 成 性评 价 模式 。正 因为 我们 缺 少一 种对 口
语 的形成性 评价 , 因此 , 学生对 此不 重视 , 不联 系 , 而学 习 的
增 强学 生 的 自信心 。教师 应 帮助 学生 寻 找适 合 自己的 学习方法 , 意识 找 出他 们 的积极 因素 , 有 当他们 取得 成绩 或
取 得一 点进 步 时 , 给予表 扬会 在他们 的心理上 产 生一种 快 要 感 和成就 感 , 使他们 信心 加倍 。这 需要 教师 对 学生理 解 、 体 谅和 尊重 。教 学不仅 仅 是教 与学 , 同时也 是师 生感 情与 思维
、
数 学 交 流 有助 于 促 进 学生 发 展 创 造性 思 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是素质教育对数学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或讲 述 , 后 , 内交 流 然 组 检查
由于 国家教 育部颁布 的全 日制义务教育 《 学课程 数
标准 ( 实验稿 ) 的“ 》 基本理念” 明确指 出, 合作交流是学 生 学 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 ,学习 内容要有 利于学生进行数 学
1 数 学 学 习 需要 数 学 交流 .
组 评 分
教师 出示 巩 固练 习 , 各 学习小组成员先独 立解
答
教师抽取 组号 , 随机确定 各 小成 员 黑 板 前 台板 演
为, 数学交 流是指在数 学教学 与学 习中 , 运用数 学语言 、 数学思想方法 , 以听 、 、 、 说 读 写等方式接受 和表达主体对 数学知识 ( 括概念 、 系、 包 关 规律 、 应用等 ) 的认识 、 感受及 体验 的一种活动 . 这种活 动贯穿在 小组合作 学 习的各个
学模式 ” 的一堂课 , 该节课时 间长度为 5 分钟 , 0 主要流程
如下 :
教师公布预 习指南 ( 预
学 生 预 习时 间 1 钟 , O分
习的内容 和要求 )学 生 ,
预 习
( 有信号 提示 )这个环 节 , 教师只要维持 小组 秩序 小组组 内交 流约 3分钟 , ( 无信号提示 , 教师 自己把 握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 ,
维普资讯
窿 褪电喜耋 熙譬 澹纛 蟒
,
口 何德 海
( 句容市茅山中学, 江苏句容 2 24 ) 14 6
前不 久 , 在镇江 市“ 推进 初 中课 堂教学 模式改 革” 的
后数学 交流 能力 的培养. 在学 生的合作学 习过 程中 ,学生 的数学交 流能力直 接影响合作学习 的效果 ,如当学生对老师 布置的一些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教学的热点。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正确开展合作学习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活动力不足,不愿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
(2)学生交流力度不够。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部分学生交流能力较差,可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3)合作学习组织不当。
有的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组织安排不当,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1)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2)运用适当的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地学习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对策探讨1.提高学生参与度(1)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2)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3)进行师生互动。
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师生互动,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鼓励学生表达意见。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学生敢于表达,不怕犯错。
3.合作学习组织不当(1)科学设置小组。
学前儿童的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前儿童的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数学是一门普及广泛且日益重要的学科,学前儿童的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对他们日后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方法。
一、数学交流的重要性数学交流是指学前儿童通过语言、符号、手势等方式进行数学思维的表达和交流。
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数学交流有助于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与他人讨论、分享和解释数学问题,儿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思考数学,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其次,数学交流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数学交流中,学前儿童需要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解释。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儿童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数学交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交流中,儿童需要通过推理、归纳和总结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二、数学合作的重要性数学合作是指学前儿童与他人共同完成数学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数学合作,儿童能够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数学合作能够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数学合作中,儿童需要与他人协商、讨论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这种合作过程能够让儿童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其次,数学合作有助于拓宽儿童的数学思维方式。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儿童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数学思维视野。
与他人的合作还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最后,数学合作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合作中,儿童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解决难题和克服困难,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浅谈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像、 列举 , 等等。学生的智力 、 学习基础都
是有差 异的 ,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带着 自 己的知识、 经验 ,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
二 、 学 中落 实 “ 数 学 ” 教 说
活 动
“ 数学 ”是在交 流 中以 口语 为载 说
体 ,把 自己的对问题 的思考和解法说给
民主和谐 、 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 。 首先引
导学 生在 交流中澄清概 念 ,明确得到结 论的依据 。 : 如 几何题 中每一步推理要说 出其是根据哪个定义或 哪个定理 、 公理 。
法用数学语言表述传递信息 与情感 的过 程, 其交流方 法有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数学 交流 有助 于 学生 对所 学知 识 的巩 固、 消化 、 完善和提升 ; 助 于学 生对思 有 维活动 的组织 。可 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 的直觉观念 与抽象 的数学语言符号 之间 建立联系。
富数学活动经验 , 发展空间观念。
四、 拓展视 野 , 提供学生交
流 的途 径
数学课外活动是发展学生数学交 流
他人听 。学生在说的过程 中将不断地修
正 自己的思路 、 表达方式 , 也促使他多角 度地去认识 探究问题 ,从而在他的大脑 中形成明晰的有关知识网络。听别人的
互 交流中辨析概念 , 构建知识 网络 ; 在交 流 中开放思维 , 提高能力 , 而获得 终身 从 受用 的数学知识和创造才能。
批判性 。例如 , 已知 : 等腰 三角形的两边
五、 精心 引导 , 会数 学交 体
流 的方法
数学交流 必须 体现数学课 的特点 , 让学生找准重点 、 点。如我 在执 教“ 难 变 化的鱼” , 时 本节课的 目的就是让学生说 清楚图形是 怎样变化 的,对于大部分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与思考

生 阅读 能 力 , 分 析 问题 、 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 加 强 生 生 交流 增 强 合作 能 力
、
加强师生交流
增 强 交 流 意识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活动 的丰阵地 ,我们在教学 活动
巾首 先 要 加 强 学 生 与 教 师 之 间 的情 感 交 流 。教 育 的对 象是
供学生合作交流和展示个性 的机会 。老师在教学中要敢于 变革传统的教学 形式 ,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 充分发挥
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 准 ,而是针对 回答问题 的每一个 步骤 , 积极肯定好 的步骤 , 指 出不 足 的 地 方 ; 对匣 I 答 错 误 的 同学 , 也不完全否定 , 而是要肯 定其 中哪怕一点点正确 的地 方; 再提出改进 。这样评价学生 , 不仅保护了学生 , 帮助他们 树立 了 自尊 、 自信 , 同时也培养 了以进 步为乐 的精神。
观 点 争 鸣
X U E S H E N G Z H l Y 0 U
浅谈小学 生数学合作交流能 力培养与思考
江 苏省 淮安 市洪泽 县朱坝 中心 小 学
【 摘 要】 数 学学科教 学应立足学生的发展 , 因此 , 培养
严翠 芬
的, 老师在教学 中, 要 重视教材作用 , 培养学生 的阅渎能力。
法。
一
数学课 堂教 学中 ,学生之 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学生之 间的合 作交流 , 评价交流 , 思想交 流等方面。首先是学生之
间的合作交流 。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 。 因为_ 尤 论是 数学 知识 的获取 , 数学问题 的解 决 , 只要改变思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关注数学语言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注重数学语言的基础知识积累。
小学数学学科涉及到的数学语言主要包括术语、符号、公式等。
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数学语言的含义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当天课程中已学的数学语言和概念,以及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来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数学语言。
二、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题目,并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数学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看数学故事书、数学杂志或者与数学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看懂数学定义和定理,让学生在熟悉阅读数学语言的同时,能够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三、强化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重要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中,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及交流能力。
要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如何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四、通过写作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在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写作来进行表达。
因此,写作能力也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进行数学题目的写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通过书写表达出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日记或者作文中,写出和数学有关的话题,通过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关注。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基本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方面,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书写作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语言,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说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说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就形式而言,可以分为“说数学”和“做数学”。
而数学说题正是“说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说题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生内在的、具有一定个性化的数学思维过程。
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思维正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说数学”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的提升。
因此,培养学生说题能力非常重要。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不会说题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1.读题随意。
学生获取信息不精,抓不住重点。
2.知识经验不足。
学生不能理解题目情境,与其认知经验、生活情境脱节。
3.表达能力欠缺、专业术语缺乏。
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局限,表达能力差,不敢说,不会说。
4.展示平台不多。
学生在学校“说”的机会不多。
一、四类型制定说题流程说题总体来说可以分四步进行:说题目、说思维过程、说解法、说反思。
但不同的题型,说题侧重点也不同。
不同的题目类型该重点说什么应该要让学生了然于心,只有这样,学生说题才会简洁、准确而有条理。
(一)概念类型,重视说本质。
概念类型的说题在第四环节说反思时,要重视说内在本质联系。
现在的每课时教学基本是各自为政的,但概念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需要教师去深挖,带领学生去沟通其内在本质。
基本说题流程是:说题目→说思维过程→说解法→说内在本质联系。
例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的练习十一中有这样一道题,如下:将两张长方形纸随意交叉摆放,或将长方形纸和三角形纸随意交叉摆放,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图形?这是一道典型的概念类型题目,学生根据图形形状,很容易判断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
但如何做到题尽其用,需要教师去引导,具体可以这样说题:1.先说题目。
2.说思维过程。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是梯形。
3.说解法。
判断是什么图形。
4.说内在本质联系。
说清四边形分类本质:四边形分类的本质就是是否有对边平行,有几组对边平行。
在四边形中,有且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是梯形,有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是平行四边形,没有对边互相平行的是最普通的四边形,也可以借助集合图来说明。
浅谈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多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同学间的融洽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策略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达到以下几点目的:1、增强学习兴趣学习数学需要面对大量抽象的公式和符号,学生往往会因此感到单调乏味,缺乏兴趣。
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团队活动中,让学生互相帮助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学会倾听和沟通,理解和尊重他人,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3、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相互引导,相互督促,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小组组建在组建小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匹配,以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默契度。
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小组的人数,以控制小组内部的讨论时间和效率。
2、小组任务在确定小组任务时,需要考虑小组成员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问题。
任务的设置要具有挑战性,同时又不能过于困难,以避免给学生过分的压力。
3、学习环境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例如,提供一张大桌子和充足的靠椅,以便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
另外,还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工具,展示出小组成员的任务进展情况和解题思路,以及让大家进行讨论。
4、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明确各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职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摘要:数学交流是指通过语言、符号、图像等方式传递数学思想和知识的过程。
数学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数学交流,学生可以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表达中获取新的想法和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数学交流能力的方法,以期为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交流;提高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数学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改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学生的友好交流,要理解数学交流的形式,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打破数学沉默课堂,让学生开口交流。
一.数学交流的形式数学交流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
口头表达是指通过口语的方式传递数学思想和知识,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人演讲等。
在口头表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路等方式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书面表达是指通过书面文字的方式传递数学思想和知识,包括作业、笔记、论文等。
在书面表达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格式,注重文字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注重逻辑性和语言的美感。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数学交流中常见的形式,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交流形式,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方法1.引导合作讨论,营造交流氛围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甘秀阳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1年第04期
【关键词】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策略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B).2011.04.031
“数学交流”是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思想方法的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情感的过程。
它作为学校教育目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1998年制订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与评价》。
现代数学艺术的创始人赫修特认为“如果善于用语言表达,即使他是一个二流的学者,也可以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我们不妨将其推广:一个善于交流自己想法的二流学生,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一流学生。
数学交流按内容分,可分为三大类: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体验的交流、解决问题的交流。
学生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交流自己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属于数学知识的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对数学美的欣赏,因认知障碍产生的厌烦、畏惧心理,对某类知识学习的偏爱,对他人思维灵活性、巧妙性的赞叹,均属于情感体验交流。
解决问题的交流是指学习者在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数学语言,采用合适的表述方式,对解决问题思路、解法和结果给予表述的过程。
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充分讨论,注意帮助后进学生
以上三大类数学交流,并不是独立分开的,在教学中它们相辅相成,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可以培养不同的数学交流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习研究某一数学知识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用不同观点去认识,这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对不同的意见都让其交流、发表。
如对圆与直线的关系,有的学生从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点数去确认,有的则从运动的角度去确认,有的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去确认,还有的认为直接从图中观察就行,教学时学生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应得到交流。
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时,对认知有障碍而产生厌学的学生,可采取一帮一的活动,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们交流学习体会。
另外,还可以用趣味的数学知识去吸引他们、感染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情感体验交流促进问题解决的交流。
二、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交流能力是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情绪感受、思想观念交流的能力。
因此,数学语言的掌握是顺利进行数学交流的基础。
一般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形式结构记忆较好,可是往往忽视对它们的理解与掌握。
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数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切实掌握。
例如全等三角形条件中的{符号的含义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符号有形状、大小一样的含义。
在进行几何证明时,应让学生明白每一步骤中符号表达的意图和作用。
当大部分学生掌握符号的含义后,可以将证明的过程提升到更为简洁的形式来表达,如
又如在讲授等式性质时,用等式a=b →a+c=b+c来表示,如果学生难于接受,可用“甲乙原有苹果个数相同,再给他们每人5个,他们的苹果个数一样多”这样的生活例子来引导他们。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进行专项训练。
如由一个教师或学生读题,其余学生写出相关的式子或画出相关的图,如“△ABC 中,AD是高,BE是中线,AD、BE相交于点O,求O到AB 的距离”等。
对于常见的、易混乱的表达式子应经常进行口头训练。
还可以根据图像回答问题,如下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想象一个合适的情境,情境中的数量大致符合图中刻画的关系。
三、创设讨论研究的氛围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的学生表现很踊跃,有的很内向。
师生的讨论,往往被活跃的同学的发言所掩盖,那些胆怯或自信不足的学生的表现常常被忽视。
尤其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学生学习有困难往往是因为没有理解、不会使用数学语言而造成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例题、问题,把发言机会多让给成绩一般的学生。
学生分组讨论时,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叙述证明思路后,让一般的学生重述,或启发他们把思考过程书写出来。
这样训练,能达到课堂上人人参与讨论的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感。
如新课程教材中“伴我学数学”的部分,可要求学生阅读,交流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交流,收集有关的数学资料,以板报、故事会的形式进行交流。
2. 组织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研究性学习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同时课改倡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可结合这些活动让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展示优秀题解,写学习总结、学后感、数学小论文。
组织小型数学作品展示会,会上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向家长、教师、同学进行解说,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交流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将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数学语言素质和组织交流的能力。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