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优秀8篇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优秀8篇教材说明:《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教学时间:50分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
(分别展示概念图、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1、自读课文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
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三、网络探究,自主学习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
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密切”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学会用“不但……而且……”和“不是……而是……”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月球的神秘感,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密切”造句。
3.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不但……而且……”和“不是……而是……”造句。
2. 激发学生对月球的神秘感,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月球资料。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字问题。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学生跟读。
(3)学生用生字造句,教师点评。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月球的基本情况。
(2)教师补充讲解月球的相关知识。
(3)学生讨论月球的神秘之处。
5. 练习说话(1)学生用“不但……而且……”和“不是……而是……”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句子。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收获,激发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查阅更多关于月球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用“不但……而且……”和“不是……而是……”各写一个句子。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分析课文中描述的月球表面特征及其对人类探索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通过多媒体展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动画,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两个概念。
三 年级下册第 22 课《 月球之谜 》教学设计陆霞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月球之谜》是一篇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入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景象,然后列举了一些月球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
②指导要点:(幕字不要写的太瘦长;藻字注意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龄字左右基本均衡;登字属于半包围结构,豆字要能托住上边部分。):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夜幕降临、夜空、悬挂、奥秘、努力、一旦、曾经、估计、年龄、探索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运用:
体会方法:抓重点词“奇异”,观图对比。
重点词句(3)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体会方法:抓住标点符号进行想象。
5.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
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解之谜,仿照课文3-6段短的方法,“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介绍你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②第二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重点词语有:奇异的景色、黑沉沉、灿烂的阳光,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3)、组间评价。
识
字
学
词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幕撒龄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句子意思深刻?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在文中做好标记。
人教版小学语文《月球之谜》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月球之谜》课文原文及赏析《月球之谜》课文原文:
月亮,那个挂在天空的银色圆盘,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无尽遐想。
它有时像一把明亮的镰刀,有时又像一个圆圆的大玉盘。
然而,月球的真实面貌是什么呢?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月球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的天体。
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这些都是由流星撞击形成的。
月球的一面总是面向地球,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同步自转”。
但是,月球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例如,月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月球的背面有什么秘密?月球上的岩石为什么比地球上的岩石古老得多?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答。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从古代的望远镜观测,到现代的月球探测器登陆,我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未来,也许我们能亲自踏上月球,揭开那些神秘的面纱,让月球的谜团一一揭晓。
赏析:
《月球之谜》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形象,引发了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课文首先介绍了人们对月球的传统认知和形象描述,然后引出科学家们对月球的科学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到月球的基本特征和特性。
课文重点突出了月球的未解之谜,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通过提出一系列关于月球内部结构、背面秘密和岩石年龄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最后,课文展望了人类对月球的未来探索,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科学探索的行列,为揭示月球的秘密和推动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内容丰富有趣,既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是一篇优秀的科普课文。
22《 月球之谜》优质课精心制作ppt

笔画
结构
11
上下
扩词
运用
悬崖 悬挂 悬赏 明镜高悬
知道洪水退去,县长悬着的 心终于放下了。
d ēn g
音序 部首
D 豆
英语 字义
land ①(人)由低处到高处。②刊 登或记载。③登场。④踩, 踏。 登山 登场 登高 攀登 登山累了,你可以坐在路边 的石凳上休息。 tell a lie/lie ①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 出去;散布(东西)。②散落, 洒。
语言积累
与“月”有关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 有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泊秦淮》
3、第⑥段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答案:作比较、列数字。 点拨: “46亿年”和“40亿年”具体点明月球岩 石和地球岩石的年龄,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表明 这又是月球上的一个谜。
4、最后一段中的关键词是_______、 _______。这两个词分别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秘、继续。对上面提 到的月球之谜的概括以及人类 将坚持不懈地探索。
读了课文,我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和大家 讨论: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 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 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未解开的谜:①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 本领?②为什么水藻放进月球尘土里,就长 得特别鲜嫩青绿?③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 年龄还大?④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月亮之谜
激趣导入
“太阳下山冈,月亮升天上,太阳 和月亮,天天捉迷藏。”我们已经在上 一课学习了关于太阳的一些知识,知道 它并不完全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美 丽的月亮又有哪些谜题等待我们去解答 呢?
22课 月球之谜

教材背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6组的第2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
教学课题:22、《月球之谜》教材分析:本文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学生通过了解与月球有关的知识,感受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查阅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2、播放关于月球的视频,引出课题。
3、鼓励学生在了解更多月球的知识的同时,提出更多的疑问。
二、初学课文(教师出示学习导航):1、小组内练习诵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词。
2、把自己预习了解到的词语在组内交流、分享。
3、记录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在班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一起读,也可以个人读,读时尽量避免重复读课文。
2、教师随机对课文里的词语进行提问,学生抢答,不明白的词语全班一起解决。
3、出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A、月球是什么样子的?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B、课文里提到了哪几个未解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你能解开这些谜底吗?四、拓展延伸:1、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同学们有那么多不明白的问题应该怎么办?2、你搜集到了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句?五、生字学习:1、指导学习“曾、奥、登、临”四字,让学生找出各个字在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给这些字组词。
教学反思:1、能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组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不多,课前没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
涉及到的资源:/11235838/16195321_s0p01 /view/a2a6876aa98271fe910ef9aa.html。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导语】《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语文教案:《月球之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
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
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解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使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
教材分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
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
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
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
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因为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从月球上采集一些标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月球之谜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月球之谜生字推荐文章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检阅生字热度:人教版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热度:优秀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热度: 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热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热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课文要求学生能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达到熟练并正确的读写。
店铺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月球之谜》课文生字,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月球之谜》课文生字1 【幕】读音:幕[mù]巧记:草原上(艹),“日”落下,“大”头“巾”。
字义:①帐,垂挂着的②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组词:①夜幕②幕府造字:形声法造句: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就亮了起来。
笔顺:“艹”“日”“大”都要写扁;“巾”竖要有力。
字歌:日落天已暮丝巾做幕布出力做募捐心中很敬慕2 【临】读音:临[lín]巧记:左短右长两根竖,半根竹子遮横日。
字义:①到,来②挨着,靠近③照着字、画模仿组词:①降临光临②临街③临帖造字:会意法造句:夜幕降临,马路上亮起了五颜六色的灯。
笔顺:左边两竖要直;右边上下分布均匀。
字谜:两竖左边站竹字取一半小日横过来到达不困难3 【悬】读音:悬[xuán]巧记:一“心”来到“县”,不怕距离远。
字义:①挂,吊在空中,引申为没有着落,没有结果②距离远组词:①悬挂悬案②悬隔造字:形声法造句: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
笔顺:上部下横要长;心字底重心平稳。
字谜:一县在上下有心字要问何意公开揭示4 【曾】读音:曾[céng]巧记:僧人走了。
字义:曾经,表示从前经历过组词:曾经未曾何曾曾经沧海造字:会意法造句:几年前,我曾经见过他一面。
笔顺:上部略扁;下边“日”呈长方形。
字歌:心中有爱憎宝贝来相赠曾经也美好有土产量增5 【奥】读音:奥[ào]巧记:向字留框,“米”字里头藏,“大”多含义深。
字义:含义深,不容易懂组词:奥秘深奥奥妙深奥莫测奥妙无穷造字:会意法造句:我们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0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0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引入(课件)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二、遐想引入第1段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2、不光是你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对这颗神秘的星球都充满了美好的遐想,人们会遐想些什么呢?和我们想的一样吗?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2段和资料袋1、引入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遐想,人类才会不断去探索。
1969年7月20日这一天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座“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2、指导朗读(1)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请大家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哪个地方在介绍?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抽读)你具体地说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2)刚才你汇报的时候说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异。
(3)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说——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吗?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说——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月球与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4)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5)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给地球上的人吧!(齐读)3、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挖掘月球的珍贵资源与潜力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挖掘月球的珍贵资源与潜力。
1、什么是月球?在讲解月球的挖掘资源与潜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对象。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
月球的表面结构和地球的地表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月球的各种地貌特征,如陨石坑、山脉、峡谷、平原等,都与地球的地表特征相似。
2、月球的珍贵资源月球并不是一个贫瘠的星球,拥有很多珍贵的资源。
最为重要的资源是氦-3(He-3)的存在。
氦-3是一种超级稀有的等离子体,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能被发现,而月球上却储存了丰富的氦-3。
氦-3是用于核聚变反应的燃料之一,这将是一种非常安全而强大的热源,并且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放射性废料。
此外,月球上还蕴藏了其他的矿物质,包括铁、镁、铝、钛、铀、氧化物等。
这些矿物质的开采将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3、月球的潜力月球的珍贵资源给予了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可能性。
通过采掘氦-3和其他矿物质,地球上的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此外,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空间技术,特别是在宇航员的健康和生存问题上。
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的基地,必须依靠人类将基地和所有必需品从地球上运到月球上。
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开发一系列新的技术。
4、学习月球探索的意义通过学习月球之谜这个课文,孩子们将了解到人类在对月球的探索中发现的许多令人惊奇的事实。
月球不仅是一个可能拥有珍贵资源和潜力的星球,也展现了人类追求知识的精神。
毫无疑问,对月球的探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一部分,了解和探索月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对这颗星球的认识,以及发展对太空探索的技术和技巧。
在教授《月球之谜》这个课文时,应该侧重于挖掘月球的珍贵资源和潜力,以及探索月球的意义。
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各种资料和技术手段,通过学习和探索月球的方式,以了解如何开发这些资源,从而促进人类发展的前景。
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到,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新的东西,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贡献和促进大家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时,也是锻炼人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了解月球环境的探索之旅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了解月球环境的探索之旅。
一、了解探测器在月球探测中发挥的作用在月球探测中,人们发射了许多探测器,以获取月球各个方面的信息。
其中,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阿波罗任务可谓是一项振奋人心的探索之旅。
阿波罗任务派出的飞船将人类首次送上了月球表面,登陆地点在海危格陨石坑附近。
在这次任务中,宇航员向地球传回了许多珍贵的信息,包括地球之外最早的岩石样本,它们为了人类认识月球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证据。
此外,在阿波罗任务之后,人类又派出了“勘测者”探测器,它们利用激光测距、光学成像、岩石样品分析等技术手段,获取了许多有关月球的信息。
通过这些探测器,人类了解到了月球的大小、重量、自转周期、表面结构、地壳结构、月球磁场等重要信息,对月球环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探讨月球的地貌和岩石组成月球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许多地质现象也同样出现在月球上。
月球上的山脉、峡谷、陨石坑等地貌特征,表明了月球的各个时期具有明显的地质活动。
此外,在月球上还有蛋状小山丘、深谷、洼地等特殊地貌,揭示了月球内部可能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变化。
月球的岩石组成也是人们探索月球环境不可忽视的部分。
月球上的岩石样本和测量信息显示,月球地表的岩石主要由玄武岩、斜长岩和高基性长英岩等构成。
此外,月球表层还发现了大量玻璃珠、熔岩丝等熔岩成分,提示了月球表面曾经发生过熔融的现象,这也为人类对月球地质演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初步分析月球环境通过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人们初步认识到了月球的环境。
月球没有稠密的大气层,只有少量的挥发物质和气体,所以月球表面的气压极低。
月球日、夜温差较大,可能在同一区域内出现极端的温度差异。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稠密的大气层,人类在月球上进行深度探测的难度要远大于在地球上。
而月球表面的温度特点和地貌特征也增加了人类登陆月球的难度,需要我们在设备技术开发和人才选拔等方面都有更高水平的要求。
四、总结对月球环境进行探索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业,需要我们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 6 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我精心为您带来了《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凸显“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知识目标: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夜幕降临、悬挂、奥秘、估计、探索、遐想、令人费解”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2、能力目标:能够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掌握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积累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意识。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以读导学。
powerpoint 简易课件。
资料卡 (每小组 1 份) 。
1 课时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拼读课后一、二类字,并能口头组出文中词语,分析自己认为难写字的结构1 遍。
3、朗读“资料袋”内容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卡各 2 遍。
4、搜集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每人至少 3 个 (句) ,记在课本上。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句古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要读出诗的特有的味道) 。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到了什么景物?那么你能说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引生交流。
】揭示课题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课文,它的题目叫《月球之谜》 (板书,请大家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书空“球” 、“谜” ,重点指导该字的笔顺和第 8 笔名称。
) 请大家齐读课题。
引生质疑读贵有疑。
读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读出问题,就说明我们读得有深度,会思考。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课文

三年级语文书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课文
月球之谜
夜晚,天空中洒下了如镶在黑色天幕上的一粒粒明珠,美丽极了。
小明抬头仰望,他
好奇地问:“爸爸,那些明亮的小球是什么呀?”
爸爸笑着回答:“那是我们的月亮呀!”
“月亮?可是它为什么总是变换形状呢?”小明疑惑地问。
爸爸坐到小明身边,耐心地解释道:“其实,月亮并不会真的变换形状。
月亮看起来
不同的形状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月亮不是一整个球体,而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球面。
这个球面的一半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只有部分处于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内。
所以,我们
看到的月亮会不断变化。
”
小明听明白了,接着问:“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看到圆圆的月亮,有时候会看到弯
弯的月亮呢?”
爸爸继续解释道:“月亮的形状是由它的位置和太阳的位置决定的。
当太阳、地球和
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圆的满月;而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不在
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就会弯弯的,不完整。
”
小明思考了片刻,然后追问:“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看到很亮的月亮,有时候又很
暗呢?”
爸爸微笑着回答:“这是因为月亮没有自己的光源,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当地球和
太阳之间的距离变远时,太阳的光照到月亮上的就会减少,我们看到的月亮就会变暗;
而当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变近时,太阳的光照到月亮上的就会增加,我们看到的月亮就会变亮。
”
小明心满意足地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月亮之谜。
此刻,他对这个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准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夜幕 降临 美好的遐想
自学目标:(学习想高效、目标不可少。)
1.学习课文,了解月球的奥秘。 2.了解课文介绍月球时所用的说明方 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自主反思:
(是否学会了,反思很重要。)
1.学习了本课我知道了月球的未解之 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本课运用了___、____、 ____等说明方法。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面对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作者提出了哪些 问题?这些问题的作用是什么?最后一句话的 作用是什么?
1.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2.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3.它跟地球一样吗?
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 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此句在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为下 文写人类所做的努力做铺垫。
当堂检测:
(成绩要想好,练笔不可少。)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 水藻(zǎo zhǎo) √ 撒在(sǎ sā) √
夜幕(mù mò)
•
•
•
√ 曾经(zēng céng ) √ 年龄(lín líng) √
努力(lǔ
•
nǔ)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 ( √ ) 2.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 ( √ ) 3.月球表面全是水。 ( × ) 4.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 火山活动。 ( × )
2.人们登上月球之后,看到 了什么景象?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 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 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 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 是一片荒漠。 作者写月球的荒漠,是为了与第 一自然段“皓月当空的美景”形成鲜 明对比,突出月球的神秘。
说明方法 : 作比较
变 得 很 轻 。
月球表 面的昼 夜温差 达300℃
在月球 上听不 到声音。
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难点剖析。) 教师点拨:
)
本文作者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 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月球的 奇异景象和未解之谜,并让我们了解到 与月球有关的知识,感受了月球的神秘 和魅力,激发了我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 趣。
阅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2.人们登上月球之后,看 到了什么景象?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 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 色:
这里的天空( 黑沉沉的 ),表面 却( 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 ( 尘土)、(岩石)和( 环形山), 没有(水 ),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 是( 一片荒漠 )。
自学内容:
(学习要高效,自主学习很重要。)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面对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作者 提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作用 是什么?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2.人们登上月球之后,看到了什么景 象?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 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 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 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 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 巨大的努力。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谜之一:月球上的 尘土有 杀菌的本领吗?
谜之二:为什么不同的植物种进月球尘土
里长得不一样? 谜之三:月球比地球的年龄大吗? 谜之四:月球的 火山活动比地球早吗?
这里的省略号 是什么作用? 表示还有很多 的未解之谜。
……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已解之谜
月 球 表 面 物 体 会
合作探究: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阅读3到6自然段,回答问题: 1.人们探索月球时做了什么实验? 有什么结果?
2.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1.人们探索月球时做了什么实验?有什么结果?
实
验
结 果 细菌都死了 没有明显不同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 回来的尘土上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 土里和地球的土壤里
水藻放进月球尘土里 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对从月球上采回的岩 估计有46亿年 石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