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示范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2.使学生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
2.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
12×4=26×3=14×5=15×7=120×4=260×3=140×5=150×7=师:每组上下两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能看出每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比第一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末尾多了1个0;且明确每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的积是在第一个算式的积的末尾添1个0。
2.判一判。
反馈: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出示160×30=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观察这个算式,与上节课所学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160×30的两个因数末尾都有1个0。
师:按照已有的经验,你能独立解决吗?2.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全班交流算法。
展示算法:如果用口算得出结果的,说出口算过程:16×3=48,160×30=4800。
如果用笔算得出结果的,可展示学生的竖式,预计会有如下两种呈现方式:比较两种竖式的写法,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师:对于这些算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问题:①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0”与160相乘的这一步可以省略吗?②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①30个位上的0乘16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且0加任何数也还得原数,所以这一步运算就显得多余,可以省略。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含试卷)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梁雯姬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出示预习单:1、看书自学p67的例5和例6,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04×8(2)280×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比较这两组题在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尝试用简便方法算一算1500×6=4、你有什么疑问?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检查一。
(1)试算604×8=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同伴交流后反馈。
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一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试着用竖式计算280×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同伴交流后反馈。
师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第一种: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第二种: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0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师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3)比较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注意什么?师:相同点: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2、相同数位要对齐3、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运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理解不透彻,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2.能够熟练地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200×30,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子,如400×50、60×30等,让学生观察和总结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进行计算,并相互检查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并讲解运算过程,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是这样的?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206×40、320×50等。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25×40、125×80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拓展:总结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进行拓展练习。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练习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运用数线图或计数器辅助展示乘法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题型,包括口算、笔算和实际应用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分享他们的解题策略,增强集体智慧。
4. 适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含清晰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准备练习纸和答案模板,方便学生练习和自我检查。
3. 准备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购物场景中的计算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或个人练习的形式。
6《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6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2.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子,如“200乘以50等于多少?”2. 讲解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如“20乘以5等于100,可以看作2乘以5等于10,再乘以10等于100”。
3. 演示讲解:教师通过黑板演示,讲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如“300乘以4等于1200,可以看作3乘以4等于12,再乘以100等于1200”。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1. 先算没有0的因数的乘积;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几个0,最终的积就有几个0。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二、目标解析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都要与第二个因数相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了两种写法,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更简便,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的算理。
因为算理相同,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
123×3= 368×3=2.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
3.汇报,说说两道题的不同,需要注意什么?第1小题不进位,第2小题需要连续进位。
计算时要注意:哪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因数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乘法与一般乘法的算法是一样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更顺利地借助旧知进行有效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问题:(2)列式:604×8(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604接近600,600×8=4800,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点。
(4)课件指名上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尝试解决。
①说说这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因数中间有0。
)②以前因数中间没有0,是怎么计算的?现在因数中间有0,要不要分别相乘呢?如果不乘,会出现什么情况?③小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 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0的个数及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a. 示例讲解:展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子,如206×30。
b.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计算规律。
c. 讲解计算方法:将0前面的数字相乘,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加上0。
3.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a. 示例讲解:展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子,如250×4。
b.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计算规律。
c. 讲解计算方法:将0前面的数字相乘,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
4. 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能否独立完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目。
b. 学生能否理解并解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2课时_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之前,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和发现,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4.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并进行讲解。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第四单元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重点讲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正确计算相关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
2.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特点,总结计算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规律,互相学习、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点评、讲解,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2. 板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注意事项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找零等。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存在共性问题。
3. 教学方法、手段的适用性,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例2)【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和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乘法(例1),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说,本课的内容,虽然说是新知,但也可以算做旧知。
所不同的,仅仅是要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探求更简便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写法,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优化的必要,并为学生理解和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做进一步的铺垫。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学可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设计理念】1、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
既可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来源于生活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2、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利用旧知迁移出新知。
3、注重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简便化,但又不拘泥于让学生使用一种算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0×3= 40×22= 18×3=20×20= 53×30= 13×6=600×30= 30×23= 280×3=400×50= 350×2= 30×23=学生开火车回答。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提高拓展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以下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请计算以下各题,并思考如何简化计算过程:
102 × 205
400 × 500
600 × 800
-探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
3.实践应用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讲解计算法则,如:先将非0的数相乘,然后根据因数中0的个数,在结果后面添加相应数量的0。
2.演示: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计算,如:20 × 30,40 × 50等,并解释每一步的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
2.讨论主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涉及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家的客厅长10米,宽6米,现在要在客厅铺上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瓷砖,请计算需要多少块瓷砖。
4.小组合作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以下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请各小组讨论并计算以下题目,然后分享你们的计算方法和心得: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因数中间、末尾有0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中的特性。
2、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末尾有0乘法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乘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一)谈话引入
得出结论:因数末尾的0可以不乘,因数中间的0必须乘,中间的0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乘就缺少了数位。
2.总结因数中间、末尾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
(1)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完全可以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2)因数末尾的0先不看,只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补几个0。
老师布置任务: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这两个算式。
学生交流各题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老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交流,其实末尾有0的乘法,我们计算时把因数看成“几个十”或者“几个百”,本质上是改变了数的计数单位,虚线左边表示的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虚线右边表示的是计数单位的运算,而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计算的结果。
二、总结计算方法
(一)解决问题
王老师又去为学校买体育用品,他买了40个排球,每个排球
120元,又买了30个篮球,每个篮球106元,王老师买排球和篮球各共花多少钱?
1.通过交流,列出算式。
120×40=106×30=
学生进行计算,既复习因数末尾有0乘法计算方法,又把数中间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索。
(二)练习
我们知道了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了,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自己编一道计算题。
学生交流:204×60= 2400×80=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这类乘法运算,并能够根据运算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知这类乘法运算的特点和难点。
例如:(1) 20× 3= 60;(2) 25× 4= 100;(3) 50× 6= 300;(4) 12× 70= 840;(5) 40× 60= 2400。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这类乘法运算,引出课题。
2. 探究新知(1)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因数末尾有0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到乘法运算中。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将其中的几个因数末尾的0移到结果后面。
例如,在算式(1)中,先把2× 3=6,再把其中2末尾的0移到结果60的末尾。
(2)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思考,总结出这类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先把所有的因数都乘同一个数(一般为整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在算式(5)中,可以先将所有因数都乘4,再将所得的积相加,得到结果2400。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这类乘法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难度要逐渐增加,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4.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计算一段路程中,每段路程的长度和时间,求总时间;计算水库的水位变化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乘法计算。
但是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练习题:教师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20乘以5等于100,40乘以5等于200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二、目标解析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都要与第二个因数相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了两种写法,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更简便,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的算理。
因为算理相同,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
1233= 3683=
2.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
3.汇报,说说两道题的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第1小题不进位,第2小题需要连续进位。
计算时要注意:哪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因数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乘法与一般乘法的算法是一样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更顺利地借助旧知进行有效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问题:
(2)列式:6048
(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604接近600,6008=4800,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点。
(4)课件指名上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尝试解决。
①说说这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因数中间有0。
)
②以前因数中间没有0,是怎么计算的?现在因数中间有0,要不要分别相乘呢?如果不乘,会出现什么情况?
③小结: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5)小练习:1023(不进位) 1093(一次进位) 4093(两次进位)
【设计意图】算前估一估,既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因为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同前面学习过的算理相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最后的小练习提供了三种由易到难
的计算,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的方法。
2.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问题: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求的是什么问题?(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
(3)列式:2803
(4)你能估一估吗?
280接近300,3003=900,需要的钱数比900少一些。
(5)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6)汇报。
(7)说说对方法二的理解。
(借助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28个十乘3等于84个十。
)你更喜欢哪一种?
(8)说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简写时需要注意什么?(一是一位数书写的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9)小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估算是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在任何不能口算的计算前都要有所体现,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继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索因数末尾是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两种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选择较方便的方法二。
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小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练习提高
1.练习十四第1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十四第6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计算。
3.练习十四第5题。
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说说理由。
4.练习十四第3题。
(1)独立完成比较大小。
(2)说说你是怎么快速判断的。
【设计意图】第(一)题和第(二)题是分别有关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继续巩固有关计算的法则。
第(三)题通过有关0的乘法计算的规律快速进行得数大小的判断,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运用。
第(四)题综合运用有关0的四则运算,达到快速区分的目的。
(四)谈收获
说一说您今天学习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