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1人口分布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中图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含解析
[学考合格练]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5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1~2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解析: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
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
北京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
答案:1.B 2.B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
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a)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b),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A.文化教育B.自然环境C.移民政策D.经济水平4.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A.高端制造业B.电子商务业C.低端服务业D.教育培训业解析:第3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日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4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答案:3.D 4.C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解析:第5题,从图中判断,该地20~34岁的人口迁移比重最大,主要为劳动力输出,经济因素是促使青壮年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5)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1)全球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20°N~60°N地带最为集中。
(2)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拔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①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
②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2.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等。
(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1.人口分布通常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但人口密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还要看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2.人口稀疏区的分布人口稀疏区多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度干旱区、极度寒冷区(两极地区)、气候湿热区(热带雨林区)、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等。
3.热带地区的高原、山地多为人口密集区热带高原、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降水适中,排水条件好,蚊虫等害虫较少,适宜人口居住。
江苏专版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分层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江苏专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二节人口迁移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苏州中学期中]人口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读图,回答1~3题。
甲乙1.图甲是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号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表示无关的因素。
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老龄化2.图乙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A.原始社会阶段B.农业社会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阶段3.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2023天津市宝坻区期中]读蒙古国某年人口国际迁移迁入国统计图,回答4~5题。
4.蒙古国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往的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B.中国、韩国C.中国、捷克D.美国、捷克5.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将( )A.促使蒙古国人口数量减少B.缓解捷克和中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C.促进蒙古国社会经济发展D.促进韩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2023扬州高二学业考试]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也成为新一线城市。
下图为2017—2021年三类城市中高端人才流入百分比示意图。
据此回答6~7题。
6.吸引中高端人才流入一线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对外开放程度B.交通便捷度C.经济发展水平D.生活舒适度7.新一线城市对中高端人才需求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缺乏B.人口素质下降C.老龄化严重D.产业转型升级[2023镇江丹阳期末]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20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为1618.65万人,分布在11个地级市。
下图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省外流入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与丽水相比,杭州省外流入人口的特点是( )A.文化程度较高B.平均年龄较低C.男女比例差异小D.农村人口占比大9.浙江省吸引大量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水平高B.环境优美C.就业机会多D.环境容量大10.[2023南菁高中期中]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世博园。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B[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
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上海旅游、出差、购物,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性或永久性变更,而乙是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A.①③⑦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⑦3.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2.C 3.C[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第2题,关键在审题,提取重要信息“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
第3题,目前我国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迁移的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有助于缓解人口迁入区人口老龄化现象,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调节地区间人才余缺,但可能造成人口迁入区交通压力增大。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4~6题。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该国可能是( )A.中国B.巴西C.德国D.泰国4.D 5.D 6.C[第4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020高中地理 课时分层作业 人口分布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人口分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以下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B.西亚环波斯湾沿岸C.南亚恒河平原D.南美亚马孙平原C[人类集中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
所以南亚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西亚环波斯湾沿岸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南美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
]2.读厄瓜多尔示意图,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平B.降水丰富C.气候凉爽D.河网稠密C[由图可知,赤道横穿厄瓜多尔北部,位于热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中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所以厄瓜多尔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降水不是主要因素,中部河网密度小。
]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4.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3.D4.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海拔1 000~1 500米之间,东非高原与刚果盆地的过渡地带,因位于赤道附近,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1 500米之间的东非高原上。
四川盆地海拔在200~500米左右,恒河平原在200米以下,巴西高原低于1 000米。
第4题,该地区500米以下地区位于刚果盆地,因位于赤道附近,加上海拔低,气候过于湿热,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6.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5.B6.A[第5题,图示信息显示我国人口主要集中于人口密度高值区,这些地区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复习:1.1人口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复习:1.1人口分布一、选择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圈中A、B、C、D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B.都濒临海洋C.都是平原 D.年降水量都在1 000毫米以上2.图中人口稠密区人口较多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A.种植业历史悠久 B.矿产资源丰富C.现代工业起步早 D.经济发展条件好3.热带地区的居民主要生活在高原地区,是因为高原上( )A.气候凉爽 B.降水较多C.河流较多 D.土壤肥沃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悠久C.气候条件优越 D.资源丰富加蓬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西海岸(如下图),锰、铀、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加蓬共和国人口密度较低的原因是()A.高寒缺氧B.气候湿热C.沙漠广布D.生态环境脆弱7.图示港口输往中国的货物可能为()A.原木和矿石B.钢材和机电产品C.热带经济作物与乳制品D.小麦和纺织品8.加蓬共和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是()A.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B.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C.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自然景观垂直地域差异明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下图为亚洲、欧洲出现的人类大陆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A、B两个人类大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整个大陆开发最早,商业贸易频繁B.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展较早C.文化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优越D.终年温和湿润,灌溉水源充足10.C处形成一个孤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 B.地形 C.人类活动D.土壤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5
方法
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 横轴表示人口死亡率,左纵轴表示人口出生 率,右纵轴和上面的横轴同时表示人口人口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按常 规的直角坐标判读,判读人口自然增长率则 需要画一条通过该点平行于图上斜线的直线, 此直线在右纵轴和上面的横轴截得的相应数 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8
经典例题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其中阴影代表各纬度人口数量。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6
名师指导
低平地区人口分布多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平地区,开阔平坦的地形易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7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土壤肥沃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该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晚,②④错。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3.图中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13
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如北半球温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历史的长短等。
特点
区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东亚 中国东部、朝鮮半岛、日本中南部等 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②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
4.南纬40°~60°人口占比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历史的长短等。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第一节-人口分布-含解析
本章概述明要求〔课标导航〕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地理实践力)。
描述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说明影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不同因素对人口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形成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法点拨〕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二节主要运用相关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在学习这两节时,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是比较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不同: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人口分布、民工潮、民工荒、移民就业等现实问题,分析英影响因素。
第三节,注意对比区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主要掌握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项目专业或髙校(排名不分先后)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社会学类专业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淸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Yl ZHANG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
2.世界人口分布(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
〜60°地带。
(2)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平地区。
(3)从距海洋远近来看:近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 km以内的沿海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四部和北美东部。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因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因素: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而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020春(新教材)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练习含答案
2020春(新教材)⼈教地理必修第⼆册第⼀章⼈⼝练习含答案2020春(新教材)⼈教地理必修第⼆册第⼀章⼈⼝练习含答案*新版必修第⼆册第⼀章⼈⼝*⼀、选择题(⼀)下图为世界⼈⼝纬度分布图,阴影⽰意各纬度⼈⼝数量多少。
据此完成问题。
1、世界⼈⼝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B.北半球中⾼纬地区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D.南半球中⾼纬地区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世界⼈⼝主要分布在北纬15°~45°之间,即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2、下列地区中,位于⼈⼝密集的纬度带,但⼈⼝稀疏的是()①东亚地区②中亚地区③南欧地区④西亚地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D解析东亚地区和南欧地区⼈⼝稠密,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稀疏。
3、40°S~60°S地区⼈⼝稀少,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候因素C.海陆分布D.经济因素答案 C解析40°S~60°S地区,以海洋为主,造成⼈⼝稀少,故C项正确。
(⼆)读某⼤洲沿30°纬线⼈⼝密度图,回答问题。
1、①地区⼈⼝密度较⼤的原因是()A.现代⼯业发展早B.经济⾼度发达C.灌溉农业发展早D.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C解析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洲为亚洲,①地位于印度河流域,⾃然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因此现在⼈⼝众多,⼈⼝密度⼤,C项正确;该地现代⼯业发展较晚,经济较为落后,不属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地区,A、B、D三项错误。
2、②地区⼈⼝稀疏的原因是()A.针叶林⼴布B.未开发的⾬林地区C.⼲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峻的⾼原答案 D解析②地区位于青藏⾼原。
海拔⾼,⾼寒、缺氧、⽣态环境脆弱,D项正确。
(三)清朝乾隆年间,约16.4万⼈迁移到新疆。
以民户(主要从事粮⾷⽣产)为主,兼有商户、遣户(流放罪犯)、兵眷等,政府给予官⽅资(遣)送、租给农具、划拨⼟地、提供籽种、⼝粮等。
下图⽰意该⼈⼝迁移的主要路径。
新教材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作业提升 人口分布 含解析
课后作业提升1人口分布【基础演练】1.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解析: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和沿海平原地带,A错误;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少,B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
答案:D[2019·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期末]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示信息显示()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3.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B.地形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非常明显,A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B错;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C对;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D错。
第3题,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澜沧江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人口稀少。
选B。
答案:2.C 3.B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4~5题。
4.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5.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第4题,亚马孙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因而人口稀疏。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地理学研究人口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探讨人口现象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分布是人口的空间表现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面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无时无地不受自然和人文诸因素制约。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而影响人口分布。
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这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是全章的基础知识。
因此安排在第一节讲授。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教材分析本节以一个“卫星影响世界地图”这一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以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在讲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时,教材采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本节共有两个标题:“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一个标题聚焦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材先安排图 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接着从纬度、距海岸远近、海拔三个方面,利用数据进一步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在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之后,本节第二个标题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制约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诸多影响因素。
这样层层深入,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掌掘比较完整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节人口分布探究一世界人口的分布考向1 世界人口分布的整体特点读下面两则人口分布资料,回答1~2题。
表一世界人口的纬度分布纬度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60°N0.4%40°N~60°N22.0%20°N~40°N45.6%0°~20°N20.5%0°~20°S7.8%20°S~40°S 3.5%>40°S0.1%表二世界人口垂直分布海拔(米)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200 56.5%200~500 24.0%500~1 000 11.6%1 000~1 500 4.4%1 500~2 000 2.3%>2 000 1.2%1.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是( )A.0°~20°N B.0°~20°SC.20°N~40°N D.40°N~60°N答案 C解析读表一可知,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是20°N~40°N地区。
2.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A.平原地区B.高原地区C.南半球D.西半球答案 A解析读表二可知,世界人口的56.5%分布在海拔小于200米的地区,即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
考向2 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亚马孙平原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西西伯利亚地区D.欧洲西部地区答案 D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区、撒哈拉沙漠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欧洲西部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
4.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区的是( )A.中亚地区B.南亚地区C.东南亚地区D.北美东部地区答案 A解析中亚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北美东部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
考向3 我国的人口分布读2018年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5~6题。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二人口迁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分层作业(二)人口迁移A级·学考达标练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已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
近年来,多个大城市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
下图为2012~2017年某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2012~2017年,该城市( )A.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户籍人口增速持续升高C.常住人口增速波动下降D.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2013年之前,该城市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户籍政策严格,户口迁入较少C.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迁出较多D.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少3.据图推断该城市落户门槛放宽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A.2013~2014年B.2014~2015年C.2015~2016年 D.2016~2017年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领土面积7 692.024万km2,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两南”沿海地区,即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
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口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内陆迁移呈增多趋势。
如图为澳大利亚各州人口数量(单位:人)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两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温暖C.森林广布 D.日照较长5.推测近年来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内陆地区( )A.社会经济发达 B.交通运输便利C.矿产资源开发 D.人口政策开放6.澳大利亚东部人口迁入内陆地区将会导致东部地区( )A.幼儿人口减少B.女性占比下降C.青年学生增加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5年9月,欧洲正面临二战后最大难民潮。
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局势动荡地区。
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
1.1人口分布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5.反思与评价的贯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分布问题,帮助其拓展思路。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其巩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明确后续学习方向。
2.以我国的人口分布为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口分布的奥秘。
4.结合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如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等,让学生体会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及意义,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新知导入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 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 他们主要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为什么?
新知讲解
一、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
异。一般以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作为衡量指标。
地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
新知讲解
总结归纳:人口稀疏地区及原因。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 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
高山、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北美洲、亚洲高山和寒冷地区;南极洲由 于极度寒冷至今无人定居。
湿热热带雨林地区: 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
新知讲解
结合课本插图,分析各大洲中 哪个洲人口最多?
(2)务工潮都流向什么地方?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更好的就业机会(经济)-----人文因素
新知讲解
结合课本p3~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影响人口分布的自 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人口分 布的?填下表进行对比。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 展水平,历史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温带、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多,寒带、热带,降水稀少或过多的 地区人口少; (2)地形:人口大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3)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大多集中于水资源丰富和土壤肥沃的地区;
新知讲解 举例说明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因素
影响(举例说明)
生产力发展水平(主 因)
经济发展水平
回答6~7题。
6.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 )
A.长江流域
(新教材)2020学年新课程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时跟踪检测:(一) 人口分布
课时跟踪检测(一)人口分布A级—学考过关达标练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西亚B.北非C.大洋洲D.东亚解析:选D东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2.至今无人定居的大洲是()A.大洋洲B.非洲C.南美洲D.南极洲解析:选D南极洲因自然环境恶劣至今无人定居。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3~4题。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3.B 4.D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由于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闷热潮湿,且雨林茂密,不利于人类生存,故人口分布稀疏。
第4题,巴西高原东部为沿海平原地区,由于纬度略高,则气候适宜,故适宜人类生存;而该地区为主要的移民地区,文化多样,水力资源与人口分布关系不大。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5~6题。
5.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6.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开发历史的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解析:5.D 6.A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
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7~8题。
7.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河流8.下列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利解析:7.B8.A第7题,由图中河流的形状可以判断出,该图中虚线段显示的人口地理界线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大部分和东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重合,故影响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提升1 人口分布【基础演练】1.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解析: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和沿海平原地带,A错误;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少,B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
答案:D[2019·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期末]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完成2~3题。
2.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3.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 B.地形C.水能资源 D.年降水量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非常明显,A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B错;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C对;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D错。
第3题,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澜沧江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人口稀少。
选B。
答案:2.C 3.B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4~5题。
4.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5.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解析:第4题,亚马孙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因而人口稀疏。
第5题,巴西高原东部因为地处高原,气候相对凉爽干燥,属热带草原气候,再加上巴西高原为古老的高原,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地势相对低缓平坦,适宜人类居住。
答案:4.B 5.D6.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
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藏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为东多西少。
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在500人/km2以上,这是因为江苏省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第(3)题,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导致人口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势。
答案:(1)东多西少(2)>500人/km2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3)地势【能力提升】[2019·湖北襄阳市五中高一期末]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
读图,回答7~8题。
7.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平原比山区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欧洲比亚洲多8.关于①地区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气候适宜,雨热同期B.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C.日照充足,河湖密布D.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解析:第7题,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中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主要是美洲),选B。
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东亚和东南亚,②为南亚,③为欧洲,④为北美东部,①地区形成人口稠密区是因为该地自然条件优越,但是该地区绝大部分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选D。
答案:7.B 8.D[2019·陕西省西安市高一检测]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下表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
据此完成9~10题。
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加拿大 3 35埃及70 3 503印度313 559中国129 9349.“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埃及C.印度 D.中国10.对比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可知(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C.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解析:第9题,“地广人稀”说明人口算术密度小,耕地资源缺少会导致人口生理密度大,由表中资料可知是埃及。
选B。
第10题,中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小于印度,但人口生理密度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耕地资源较印度少,人口压力比印度大。
选C。
答案:9.B 10.C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11~12题。
1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1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解析:第11题,依据题目信息,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是最大值。
第12题,40°S~50°S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答案:11.B 12.C13.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但热带宜居地则分布在高原和山区,试分析原因。
(2)根据图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南半球同纬度为何人口较少?(3)根据图3,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解析:由图1可知:在垂直方向上,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
由图2可知:人口集中分布在强度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区。
由图3可知:距离海底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
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往往集中于高原和山区。
①在热带多雨地区:山区和高原由于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且高于疟蚊的分布线,适合人类居住。
②在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适合人类居住。
(2)20°N~60°N。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故人口较少。
(3)非洲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更适合人类居住。
(4)低平中低沿海(5)ACEH1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2 000 2 000~4 000总人口数量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万)占总人口比例64.8 17.2 7.7 8.9 1.4(%)面积数量(万144.5 97.2 162.5 39.9 315.9 km2)占总面积比重15.0 10.2 16.9 25.0 32.9(%)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一反映出1990年~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图示可以看出: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西部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第(2)题,材料二反映出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第(3)题,云、贵地区贫困人口多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较慢造成的。
答案:(1)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西部地区略有下降,东西部人口分布更加不均。
(2)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3)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