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历史2018高中地理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1909b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5.png)
中生代的生物演化历程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至6 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前后横跨1.8亿年, 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中生代初期,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级 大陆,后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南部大陆分 裂为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等。中生代气候非常温暖,对生物的演化产生重要影 响。植物中,以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裸子植 物仍占据着重要地位。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天下,中后期,早期鸟类、 小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当时90% 到96%的海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灭绝,这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物种灭绝 事件之一。物种大灭绝让繁盛一时的爬行动物走向了衰落,新的物种开始占据爬行 动物留下来的生态位。
问题 1.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有何不同?
提示:联合古陆的分解。 2.除海陆变迁外,地理环境在地质历史时期还有哪些变化? 提示:大气成分、气候、植物、动物等方面。 3.人类活动能否造成海陆变迁?请举例说明。
提示:可以。例如,近百年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 速增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2 |人们为什么通过化石来研究地球环境的演化?
对于现代人类而言,恐龙是一种既神秘又陌生的物种,我们只能通过古老的化石 了解恐龙及其生活的环境。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省自 贡市,是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目前已发掘出包括 恐龙、鱼类、两栖类、鳄类等上万件骨骼化石。恐龙化石中有长达20米的食草性 长颈蜥脚龙、凶猛的食肉恐龙,也有仅1.4米长的鸟脚龙,而且有目前世界上时代最 早,保存完整的原始剑龙及其伴生的我国首次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翼龙。该遗 址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中侏罗世恐龙化石材料的空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化 石遗址之一。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1配套PPT课件第1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1配套PPT课件第1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06080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4.png)
末期,物种大灭绝
化出鸟类;小型哺乳动 极度兴盛
代 三叠纪 252 物出现
二叠纪 石炭纪 古 泥盆纪 显生宙 生 代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太古宙 前寒武纪 冥古宙
299 359
419
444 485 541 2 500 4 000 4 600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晚古生代蕨类
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 植物繁盛;晚
3.地质年代表: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阶段性 ,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 、 代 、 纪 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填写下表:
古生
中生
新生
判断
PANDUAN
1 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 2 各类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地质年代: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冥古宙、 太古宙 和元古宙,约占地 球历史的90%。 (2)演变历程 ①海陆格局: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 ②生物演化:
跟踪训练
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
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3~4题。
3.白垩纪属于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解析 中生代主要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晚期,故选D。
4.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
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生物演化呈现明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资源《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资源《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1fee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3.png)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月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的落点是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但前置条件是“运用地质年月表”。
为了引导学生使用地质年月表,先要讲明“地质年月”划分的依据,即通过岩石信息建立有时间序列的地球历史资料。
这里的岩石信息主要包括地层的生成挨次和相对老关系、古生物化石种类以及大地构造运动信息等。
地质学正是从化石和地层的角度来构建地球历史进展阶段划分的方案——地质年月表。
在地质年月表的构建过程中,地球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渐渐被科学家所生疏。
“描述”是指运用文字或言语说出,教学中需要为学生供给“描述”的时机。
“地球演化过程”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的年份、地球的根本面貌、地壳运动的状况、古生物状况等。
描述“演化”,需要学生在描述中既突出各个年月的特征,又留意动态进展的内容和年月间的转变,最终获得对地球演化整体上的生疏。
教学目标:1.据图说明沉积岩地层构造特点、古生物化石分布和地质年月表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不同地质年月的地球环境及其古生物特点。
3.运用地质年月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
4.通过描述、填绘活动,体会地球的演化的阶段性和整体性。
教学重难点:说明编制地质年月表的依据。
运用地质年月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梁龙,最简洁识别的恐龙之一,拥有巨大的体型、长长的颈部、尾巴和强壮的四肢,生活在1.5亿年前的北美洲西部,称雄地球上亿年,但现在只能通过化石骨架来生疏它。
【设问】1.身材这么浩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来呢?2.今日的北美洲大平原还跟当时遍布梁龙时一样吗?3.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过渡】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就是地球的历史,而历史必需依据时间挨次来分析才有意义。
一、化石和地质年月表【提问】地球的历史有多长?科学家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地球的经受?【学生答复】略【自主学习】多媒体呈现图1.2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
高中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历史 课件(共18张PPT)
![高中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历史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888b74dd36a32d73758188.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be80f4dd88d0d233d46ab3.png)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小提醒①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 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②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 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 运动剧烈。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 为恐龙的乐园,恐龙自相残杀,人们亦死
描述地球不同地质年代 难无数。你知道恐龙为什么没有在地球
的演化历史。(综合思维) 上生存下来吗?你知道它们主要生活在
什么年代吗?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历史: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 (1)含义: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
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
础
解析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有关系;具有光合作
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改变了地球大
气组成;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是生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结果;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
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D.蕨类植物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解析第2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中期 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3 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 叶虫化石。第4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 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 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教学课件(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573ce6960590c69ec376d3.png)
生代由此告终。
19
• 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
•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2)地球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 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3)生物演化: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 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 位。
②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 晚期,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 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 密的森林。
(4)矿产: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5)物种灭绝: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
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
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层序规律是 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 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 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 ,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 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11
• 若岩层出现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 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 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 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 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3)生物演化:在此期间,地球也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 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冥古宙时期,只有一些有 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时期,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 物。
《地球的历史(第1课时)》教学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
![《地球的历史(第1课时)》教学PPT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3cbb8630b4c2e3f5627632c.png)
C
来,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B
• A-E-H、B-F、C-G-I、D-J 属于同一地层。
• 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化石。
A
地点1
G F E
地点2
J I
H
地点3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思考:
2.为什么C - G - I 地层海拔高度不
D
同?
C
地点3与BF同时期地层缺失因此地
B
点3处的I地层海拔较低。
3.为什么会存在地层的缺失?
科罗拉多大峡谷 被称为“活的地质史 教科书”,从谷底到 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 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 地层,层次清晰,色 调各异,并且含有各 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 生物化石。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3 地质年代表
1.纵坐标上的时间单位是多少?自下往 上各个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地质年代表中时间的表述单位为宙、代、纪。自 下往上的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是百万年。
恐龙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23:58:40
人类出现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冥太元
宙
古古古
宙宙宙
显生宙
代
前寒武纪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奥志泥石二三侏白古新第
纪
武陶留盆炭叠叠罗垩近近四
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纪
距今大约年 代(亿年)
5.41亿年前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显生宙的开端以哪个时期为界?距今 大约多长时间?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第1课时)
课程引入
恐龙作为大家最为熟悉的地球史前生命,它们的形象一直活跃在我们的各种电影、 漫画、书籍中,它们是虚构的吗?如果它们真正存在过,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怎么知 道它们的样子、种类和生存的年代呢?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73518828ea81c759f57850.png)
一
章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起源
地球起源
地层
地 球约 有 46 亿 年 的 历 史 , 在 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 火山爆发、板块碰撞等,要了解 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 途径
年轻
古老
新 1、地层
地层:地质历 史上一定地质 时期形成的各 种成层岩石和 堆积物。 具有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有明显的层理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中生代,爬行动物 的时代。 裸子植物繁盛。
太古宙,原核生物出现。蓝藻能 制造氧气。
前寒武纪,大气成分中氧气增多。
晚古生代,依次进化 出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蕨类植物繁盛。
早古生代,海洋中 无脊椎动物繁盛。
古生代,联合古陆形成。
练习
1.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
新生代
(最新的生物时代)
第四纪时期 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很多生物向低纬度迁移;
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沿海低洼地区。 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电影《疯狂原始人》,展示 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
新生代
(最新的生物时代)
猛犸象 剑齿虎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
老 结构。
地层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特点: 1. 具有层理构造 2. 岩层上新下老 3.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 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 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 的化石,地层中生物化石上部 海环境
页岩——形成于 静水环境
玄武岩——火山 活动的产物
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新教材地理1《地球的历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新教材地理1《地球的历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cf877246c175f0e7cd137ae.png)
新教材地理1《地球的历史》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作者:蔡志山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6期【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材也有了新的变化,无论在地理教学内容还是在章节安排顺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教材更加突出对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在教学中一些地理教师由于没有及时适应这些方方面面的变化,导致地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高中地理《地球的历史》进行教材分析,并给出教学建议,期望给教师的教学一些思路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球的历史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42-01随着新教材的逐渐投入使用,教师在应用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也突出的表现出来,包括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对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等,这需要引起地理教学的总结和反思,积极适应教材的编排和理念上的变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地球的历史》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的第三小节内容,是新版教材新增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地球的历史及其演化过程,之所以将其安排在第三小节,主要是其上可承接《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两节对地球地理环境的描述内容,下可开启学生学习地球的地质构成等内容,将不同章节的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可见该章节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地球的历史》共包含两大板块知识内容,分别为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等,以下将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该节首先通过对梁龙介绍的案例来引出本节所要探讨的内容,然后对地层展开了分析,包括地层对研究地球的重要性、地层的形成,之后对化石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其对了解地球生命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地质年代表》示意图,引出了地质年代表的概念。
该小节主要是对一些概念和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以引导学生为后续学习地球的演化历程知识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1.3《地球的历史》课件(共20张PPT) (1)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1.3《地球的历史》课件(共20张PPT) (1)](https://img.taocdn.com/s3/m/2183abb5b8f67c1cfad6b8c3.png)
2
地球的演化历程
太古宙、元古宙
距今40-5.41亿年。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到元 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地球 的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冥古宙
距今46亿年。
地球诞生,只有一些有机质, 未有任何生命迹象。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晚古生代)
距今4.19-2.52亿年。
脊椎动物时代,鱼类大量繁衍, 并随着时间推移进化成两栖类和 爬行类动物。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
鱼类化石
三叶虫化石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 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 石。
1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化 2 越古老的地层含化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石
石
3 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 和古地理环境。
地质年代表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 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裸子植物繁盛,同时也是地质历 史上主要的成煤期。
三叠纪(中生代)
距今2.52-2.01亿年。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出现历史上 最早的恐龙,但并不占主导地位。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 在的位置开始漂移。
第四纪(新生代)
2600万年至今。
地质时代最新的一个纪,出现了 人类。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经历了4个 冰河期,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学习目标
1 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2 熟练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 熟悉地球的演化历史,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1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9f0cf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3.png)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节地球的历史知识清单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1)概念: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岩地层特点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
①一般先沉积的岩层在下,后沉积的岩层在上。
②层内可能含有化石。
③同一时代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2.地质年代表(1)划分依据: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
(2)时间单位:宙、代、纪。
(3)地质年代知识清单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1)时间: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生命演化①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②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③元古宙: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如铁、金、镍、铬等矿藏。
2.古生代(1)时间: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2)海陆演化:早期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形成联合古陆。
(3)生命演化①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②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③古生代末期: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3.中生代(1)时间: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大陆漂移。
(3)生命演化①爬行动物时代。
②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③裸子植物在陆地上占主要地位。
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
恐龙消失,标志着中生代结束(4)矿产: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1)时间: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人类出现(2)海陆演化:联合古陆最终解体,板块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3)生命演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4)气候变化: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提示一般而言,各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如同历史的“书页”一样,记录着岩层下老、上新顺序排列的地球发展历史。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b3135df90f76c660371a11.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历史》。
第一章讲述宇宙中的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太阳的惠泽使它生机盎然。
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地球上诞生了生物,生物不断进化,并出现了人类;地球具有类似同心圈层的结构,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本章内容包括四节: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3节《地球的历史》和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节课主要阐述地球的历史,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节。
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
接着教材以图表和案例分析阐述了地层、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概念及重要地理意义。
最后教材以图片和探究活动形式阐释地球的演化历程。
本节内容分为“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和“地球的演化历程”两部分。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层、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概念,理解地层和化石的地理意义。
2.比较地球不同地质时代的距今时间、地表演化、生物演化和矿产形成等方面的情况。
(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地层、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概念,理解地层和化石的地理意义及地球的演化史,运用这些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共42张PPT)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4132e68762caaedc33d42f.png)
三叠纪(中生代)
距今2.52-2.01亿年。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出现历史上 最早的恐龙,但并不占主导地位。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 在的位置开始漂移。
26
第四纪(新生代)
2600万年至今。
地质时代最新的一个纪,出现了 人类。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新近纪(新生代)
距今6600-2600万年年。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漂移 到现在的位置。地壳运动剧烈, 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 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27
地质年代表
28
活动探究 ①蓝藻
大气层、海洋和
陆地形成,大气
成分__④____增多
②无脊椎动物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
鱼化石 鱼化石8
地质年代表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 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9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时间表述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地层表述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带
10
鱼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
动物23 演化
太古宙、元古宙
距今40-5.41亿年。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到元 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地球 的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冥古宙
距今46亿年。 地球诞生,只有一些有机质, 未有任何生命迹象。
24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晚古生代)
距今4.19-2.52亿年。
脊椎动物时代,鱼类大量繁衍, 并随着时间推移进化成两栖类和 爬行类动物。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0a94f7e83d049649a6658b1.png)
新教材高中地理学案: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化石:(1)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岩地层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3)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2.地质年代:(1)概念: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层次。
(3)地质年代。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2)演变特点角度特点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生物演化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机质,无生命迹象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地质矿产重要的成矿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2.古生代:(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2)演化特点。
角度特点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生物演化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开始出现陆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3.中生代:(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
(2)演化特点。
角度内容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生物演化爬行动物时代,恐龙繁盛,中后期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地质矿产主要的成煤期4.新生代:(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
(2)演化特点。
角度内容海陆演化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强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生物演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气候演化第四纪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温暖期【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地球上最老岩石的年龄约有46亿年。
(√)②沉积地层一般是老的在上,新的在下。
(×)③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实践探索】2017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加拿大魁北克发现的一块化石,至少已存在43亿年,记录了地球刚刚形成的时期,最早诞生的生命形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6110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8.png)
景区时,在崤山石林的石壁上发现很多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完成1~2题。
2.众多此类海洋生物化石的形成,证明了杭州市富阳区胥口镇当时
A.草原植被茂密
√C.是温暖的浅海
B.裸子植被繁盛 D.处于深海环境
根据材料“在崤山石林的石壁上发现很多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可知, 当时该地应为温暖的浅海环境,所以选C。
多细胞生物
期,形成铁、
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
金、镍、铬
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等金属矿产
方法技巧
(1)时间线: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生物演化
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海洋向陆地扩展;伴随着生物的衰 演化规律
退和灭亡,出现新生物的诞生和兴盛 生物孕育、萌芽和发展(前寒武纪)→海生无脊椎动物(早古生代)→鱼类 动物繁盛 (晚古生代)→两栖动物(晚古生代)→爬行动物(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 代)→人类时代(新生代) 海生藻类(早古生代)→蕨类植物(晚古生代)→裸子植物(中生代)→被子 植物繁荣 植物(新生代) 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动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恐龙灭绝 生物灭绝 (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
课时对点练
基础过关
(2023·山东威海月考)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某次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5个地 表观测点信息。依据表中信息完成1~2题。
观测点 海拔(米) 地层中的化石
① 541 恐龙蛋
② 492 三叶虫
③ 683 被子植物
④ 645 被子植物
⑤ 572 裸子植物
1.考察路线中各观测点出露的地层属于新生代的是
损的猛犸象化石。参与发掘工作的某生物学家描述了这只小象的样子,它的脚指甲、
皮、毛、躯干和内脏都完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据此完成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251d064eff9aef8941e06cd.png)
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地质历史的年代划分。(重点)2.理解地层
与化石研究对地球历史认识的主要作用。(重点)3.能结合地质年代表,
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重难点)
栏目导航
自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历史)教育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历史)教育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9f44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1.png)
A
2.原始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新生代第四纪
C.中生代 D.新生代第三纪
B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3~5题。3.水平地层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4.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生成顺序 B.新老关系 C.发展阶段 D.时间长短5.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2
01234
01234567890
0123456789
0123456789
:
:
2
01234
0123450
01234567890
0123456789
0123456789
:
:
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考古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化石以藻类、软体动物的遗迹为主,生命形态简单,显生宙动物化石数量和种类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出现大量硬体生物,因此,将其划分为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此前漫长时期,称为前寒武纪。
早期鱼类大量繁衍,海洋面积缩小;中期鱼类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晚期,气候变干旱,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物种大灭绝,95%的物种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晚古生代:
3、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板块碰撞等。
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图122)。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图123)。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路印。
通过研充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图1.24)。
地球的演化历程
(一)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的这段时间,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在此期间,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地球也从一个亳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到了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藻(图1.25)等原核生物。
蓝藻能够通过光作用制造氧气。
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二)古生代
古生代(距今541亿年一2.52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其中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图1.26)。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图1.27)。
早期,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到了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但海洋仍是无脊椎动物的世界。
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随着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到了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
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三)中生代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因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而得名,分为三叠纪、休罗纪和白垩纪。
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图1.28)。
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图1.29);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
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四)新生代
新生代(距今600万年至今)是“最近的生物时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图130)。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活动
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际的演化历史
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图131中的文字空白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的描述。
①蓝藻②无脊椎动物③蕨类④氧气⑤联合古陆⑥爬行动物⑦两栖动物⑧哺乳动物
1.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中增多。
原核生物出现能制造氧气。
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 形成。
早古生代,海洋中繁盛,出现低等陆生植物。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衍,依次进化出、爬行动物。
植物繁盛。
3. 联合古陆解体。
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
裸子植物繁盛。
4.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
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快速发展,人类出现。
被子植物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