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平衡研究分析与改善
线平衡改善及案例分析
![线平衡改善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40d7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d.png)
提升生产速度﹐维持人手不变
缩短生产节拍
工
将工序2里一
作 时 间
改
改 善
善 前
后
部分可抽调的 时间转至工序 3里﹐以缩减 整体的生产节
拍
工序 1 2 3 4 5
生产线平衡-例2﹕减少人手(1人) 减少人员,维持生产速度不变
工 作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减少人手(1)
將工序3里的工作时 间分配至工序2﹑4及 5之內﹐从而工序3里 的人手可调配其它生 产线去
18
1
打室内外线10
2 打线2 打电源线 16
16
1
打室内外线
插室 PCB外观 15
3
温管 插室温管温7
温 打胶水
2
24
1
4
插线 插变压器线7
37
1
插线
30
插线
20
5
功能 功能检验 16
检 拆线
5
45
2
贴断电标贴4
外观检验 8
6
外观 检 贴条码
2
包装
6
16
1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实例
电子电装7人柔性线,改善前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如下所示:
降低线体速度,减少生产产量
工 作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减少人手(2)
因生产需求量降低而 可降低线体速度
将工序3﹑4的工作时 间分配至工序 1﹑2﹑5里﹐从而工 序3﹑4工作岗位的人 手可调配至其它生产 线去。
降低线体速度,减少生产产量
工 作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减少人手(2)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线的改善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线的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7b691cbfba1aa8114531d96a.png)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线”的改善一、善于平衡的叙述:1.管理是平衡的艺术;2.生产部主管(经理)负责的是各车间之间的平衡;3.生产车间主管(主任)负责的是各班组长之间的平衡;4.生产组长(带线干部)负责的是各工序之间的平衡.分级管理,在任何组织中都是最重要的管理实践!二、生产线平衡的四个度量指标1.平衡率=总标准工时÷(排线人数×瓶颈工时);2.损失率=1-平衡率;3.每线每小时产能=每小时秒数÷瓶颈工时秒数;4.每人每小时产能=每线每小时产能÷排线人数.建立量度指标是任何管理改善的基础!三、生产线平衡四项指标演算(自然状态下)平衡率=320÷12×60=44.44%损失率=1-44.44%=55.56%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60=60(PCS/每线每小时)每人每小时产能=60÷12=5(PCS/每人每小时)四、生产线平衡四项指标演算(大线)平衡率=320÷21×18=84.65%损失率=1-84.65%=15.35%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18=200(PCS/每线每小时) 每人每小时产能=200÷21=9.5(PCS/每人每小时)五、生产线平衡四项指标演算(小线)平衡率=320÷5×74=86.48%损失率=1-86.48%=13.52%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74=48.65(PCS/每线每小时) 每人每小时产能=48.65÷5=9.73(PCS/每人每小时)六、产品订单与产线契合程度论证分析(1)1.订单数量及瓶颈工时分布工时:订单数量级分析,找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瓶颈工时是多少?2.设定合理的假设条件做为计算基础:4H换线一次?还是8H换线一次?瓶颈工时以多少作为计算依据?3.模拟分析与计算长/中/短线的最适当订单量:长.中.短线的产能区间划分?4.根据订单分布情况,计算所需的三种生产线数量:长线多少条?中线多少条?短线多少条?5.选择代表款产品进行长/中/短线预排:只有经过实际预排才能论证长.中.短的可行性?6.论证假设条件与模拟分析的正确性:假设的论证条件与模拟分析的结果吻合吗?7.生产线状态与订单形态配备论证结论:方案可行性验状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117325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c.png)
2023/12/24
8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线生产的分类
➢单人单产品式 ➢单产品固定式 ➢多产品固定式 ➢自由流水式 ➢连续传动流水式 ➢ 间歇传动流水式 ➢分组式
设某一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A、B、C、D四个工序,其基本标 准工时(秒/个)及相关生产效率、良率、投入机台/人员数分别见表11: 可以求各工序每小时产量为: A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6.90)×90%×95%×1=470.87个 B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5.1)×80%×99.5%×1=470.87个 C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4.40)×100%×99.9%×2=209.09个 D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0.40)×100%×99.5%×2=238.8个 。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主讲: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2023/12/24
2
1.概念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生产线平衡即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 负荷,以使各作业的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它 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平衡 生产线使现场真正实施生产同步化,从而达到“一个流”的 理想。
2023/12/24
。
28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2、平衡率改善的图示。
2023/12/24
29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生产线平衡改进
![生产线平衡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8f2f434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生产线平衡改进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线平衡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生产线优化与平衡的研究
![生产线优化与平衡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6212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7.png)
生产线优化与平衡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对生产线的优化和平衡需求日益迫切。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生产线优化与平衡的研究,讨论优化生产线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平衡生产线的策略和实践。
一、生产线优化的重要性1.1 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生产线布局和流程优化,企业可以加速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输出量,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优化生产线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有效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提升企业的产能。
1.2 保障产品质量生产线的优化还能够减少因人为操作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产品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通过优化生产线并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保证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3 增加企业灵活性通过优化生产线,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灵活的生产线布局可以使企业能够快速切换生产线产品或调整生产节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少因需求波动而引起的库存积压和成本浪费。
二、生产线优化的方法和过程2.1 数据收集和分析生产线优化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通过监测和记录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如生产周期、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产品质量等数据,可以获取对生产线的全面了解。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和问题所在,为后续的优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2 指标设定和目标确定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设定一些关键的指标和目标,如生产效率提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产品缺陷等。
这些指标和目标应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市场需求相匹配,并能够实现可量化的目标追踪。
2.3 流程优化和自动化流程优化是生产线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优化生产线的流程,消除无效的操作和步骤,简化和标准化生产过程,可以减少生产线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
此外,引入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灵活性。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及其调整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及其调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4af7ca4028915f804dc27c.png)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及其调整方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我们首先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分配好,落实好人、机、料、法、环各项工作能协调衔接起来,这只是现场工作或作业的基本要求而已。
生产线的平衡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一、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1、把握各工序所需时间,调查编制工序整体时间的平衡程度。
2、抓住瓶颈(长时间)工序进行改进。
缩短整机生产时间、减少工序在制品、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二、何为需要平衡的生产线在构成生产线的各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需要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要达到操作者各自所持工序的加工时间均一化、减少由于等待作业或半成品增加所造成的损失,形成顺畅运行的生产线。
三、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分析生产线是否平衡1、要缩短生产时间为要提高现状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首先要掌握瓶颈工序(各工序作业中,所需时间最长的工序)在哪里?通过改善瓶颈工序,来提高效率。
2、随着生产数量的变动决定生产线内适宜的操作者的人数在生产期间,订货量增加或减少之时,研究在哪一个工序配备多少人员为妥之后进行再配置。
3、新产品转产,编制生产线时,采取单件生产流程,今后在生产线生产始动时,可以活用有关最适宜的工序分担为起点进行安排。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1、找到着眼点与现状相比,谋求更高的生产效率,着眼于“瓶颈工程”。
瓶颈工序的下一道工序的作业者即使正常作业,也会发生等待作业,在瓶颈作业者处出现半成品堆积。
最明显的瓶颈工序处,一般会有后援者补充。
对第2、第3的瓶颈工序作为管理人员也要充分把握。
2、对于瓶颈工序的改善。
1)研究构成瓶颈工序的各作业要素和作业方法,合并、简化作业,以缩短所需时间。
2)将瓶颈工序的各要素作业,再分配于加工时间净值少的前后工序。
3)进行动作分析,进而改善作业。
4)改善设备条件、使用缝制辅助设施以达到缩短工作时间的目的。
5)改变手工作业为机械作业。
6)调整人员的配置。
7)将援助作业规范化、制度化。
五、生产线平衡改善过程中需留意的事项1)确认原材料、辅料的投入时间值对生产线的影响大小。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f27a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6.png)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引言生产线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分配各个工序的工作量,使得各个工序的产能能够实现平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介绍生产线平衡分析和改善的具体过程。
案例背景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拥有一条生产线,生产一种电子产品,该产品的组装工序分为A、B、C、D四个子工序。
在目前的生产线上,工序A的生产能力远超其他三个工序,导致A工序成为瓶颈工序,无法满足后续工序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和产量。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并制定改善方案,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度。
生产线平衡分析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工序A、B、C、D的工作时间数据,包括每个工序的加工时间、准备时间和等待时间。
这些数据将作为分析的基础。
2. 流程图绘制根据数据收集到的各个工序的时间,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可以绘制出生产线的流程图。
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和流程顺序,有助于进一步分析。
3. 生产线平衡计算根据流程图,可以计算出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总和。
然后,根据目标产量,计算出每个工序的标准工作时间,即每个工序应该占用的时间比例。
通过比较实际工作时间和标准工作时间,可以评估生产线的平衡度。
4. 分析结果根据生产线平衡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工序A的工作时间远超其他工序,导致生产线的不平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工序成为瓶颈工序。
改善方案1. 调整工序A的产能由于工序A是瓶颈工序,可以考虑通过增加设备或优化工艺,提高工序A的产能,以满足后续工序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增加工序A的设备数量、提高工段效率或优化工艺流程等手段实现。
2. 优化其他工序除了调整工序A的产能外,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他工序的流程,减少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
例如,可以通过流程改进、工艺优化、培训员工等方式,提高其他工序的效率,从而平衡整个生产线。
3. 调整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结果,可以对生产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答案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820f380722192e4536f6b0.png)
2020/3/2
14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2020/3/2
15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由表一可知A、B、C、D四个工序每小时产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整体生产线的产量受限于C工序,每小时只能产出209.09个,其 他的工序的产出高于209.09个,只会堆积在生产线上而造成半成 品库存积压,而D工序更将因为C工序的产量,而形成时间的等 候。
若对C工序进行动作分析研究,将部分工作分配给闲置的B、D两工序, 则将有助于一产平衡率由64.17%提高至96.25%。产能比30分钟生产一 个成品,提高到20分钟生产一个成品,产能提高50% .
2020/3/2
24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③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
若评估上述两方案,对瓶颈工序C进行动作分析的生产线平 衡改善方案较增加作业资源的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案的效果为 佳(无须增加一个工位)
2、 流水线平衡设计的准备工作
● 进行产品和零件的分类 ● 改进产品和零件的结构,使之适合流水生产 ● 审查和修改工艺规程 ● 收集整理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资料
2020/3/2
11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① 确定流水生产的节拍 当流水线的运输批量等于1的情况下,节拍按下式计算: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2020/3/2
2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917bee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5.png)
最全面的IE分 析生产线平衡 案例分析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生A产R线T平2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
性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定义
定义:生产线平衡分析是指对生产线上的各个工 序进行平衡,使各工序的工作时间尽可能相近,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
目的:通过对生产线平衡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生 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跨部门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实施和监控工作。
PIEA分R析T在5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IE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IE分析的定义:工业工程分析, 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 本。
IE分析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应 用:通过分析生产线上的瓶颈、 浪费和不合理之处,提出改善方 案。
注意事项3:考虑人机配合 和作业节拍
注意事项1:分析前要明确 目标和范围
注意事项4:注意设备维护 和保养
PART 4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策略和措施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目标和原则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和作业分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降低不良品率:通过平衡生产线上的作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异常,降低不良品率。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合理分配工作量和减轻员工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作业分析:确定每个作业步骤的时间和顺序,识别瓶颈和浪费。 工艺流程图:可视化生产线流程,找出潜在的改进点。 动作分析:研究工人操作,优化动作,提高效率。 生产计划与调度: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线的平衡。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2:充分了解生产 流程和工艺要求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e0f8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d.png)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介绍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是现代生产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因此,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生产管理人员必备的培训项目。
课程目标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旨在帮助学员理解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学会如何识别和消除生产线中的瓶颈,以提高生产线的总体效能。
课程将向学员提供相关工具和技术,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课程内容1.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概念-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和重要性- 生产线平衡的目标和原则- 生产线平衡和产能计划的关系2. 生产线平衡方法- 产能评估和需求预测- 工序时间测量和工序分析- 均衡方法和工作站平衡- 循序平衡线和非循序平衡线3. 瓶颈和瓶颈理论- 瓶颈的概念和特征- 瓶颈对生产线的影响- 瓶颈理论的原理和运用4. 瓶颈分析和瓶颈改善- 识别和分析瓶颈- 瓶颈改善的策略和方法- 瓶颈的管理和控制5. 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的实际案例- 学员将参与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形式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练习和工厂参观等。
通过这些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学员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并实践所学内容。
受益人群这门课程适用于企业管理者、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对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感兴趣的人士。
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行业,都可以从课程中受益。
课程对参与者的角色与职务没有特定要求,只要对生产线平衡和瓶颈改善有兴趣,并且希望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都可以报名参加。
结语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课程旨在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线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通过研究和实践,学员将掌握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方案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85f35f5335a8102d220af.png)
2019/7/14
5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生产的原理
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作业标准化”的原理 上发
展起来的 流水生产方式的诞生 必须依赖加工技术的支撑 流水生产方式的基础是流水生产线
2019/7/14
6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生产的特点
比较B、C两个工作站,将可发现B工作站的产能为C工作站的 2.69倍,B、C两个工作站将积压大量的半成品。若以传统追求 各工作站提升效率的方式进行管理,B工作站的效率提升,只会 恶化B、C站的半成品积压的浪费,而无助于整体产量的提高 (假设B工作站经训练生产效率达100%,则B工作站每小时产量 将达702.35个,产量为C工作站的3.36倍)。
2019/7/14
14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2019/7/14
15
三、流水生产线平衡的设计方法
3、 单品种流水线平衡方法
● 案例:生产线平衡分析案例
由表一可知A、B、C、D四个工序每小时产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整体生产线的产量受限于C工序,每小时只能产出209.09个,其 他的工序的产出高于209.09个,只会堆积在生产线上而造成半成 品库存积压,而D工序更将因为C工序的产量,而形成时间的等 候。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及瓶颈改善
![生产线平衡分析及瓶颈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d2af3230312b3169a451a4ed.png)
现场案例某企业某条生产线每月的工作天数为22天,正常工作时间每天为8小时,该生产线做A产品有5个工序,第1个工序(装配1)为28秒,第2个工序(装配2)为34秒,第3个工序(测试)为31秒,第4个工序(总装)为40秒,第4个工序(包装)为24秒),现在客户给了18000个/月的A产品订单,该生产线要如何完成任务?因为每天完不成819台的任务,该生产线的组长找人事部招了1个新员工,让这个新员工在生产线上5个工序来回帮忙,哪里做不过来就到哪里帮忙做。
生产部经理不接受生产线组长这种增加人手的做法,要求进行改善,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运作思路及具体工作第一步:明确改善目的和对象是否因生产量变动(增产或减产)而进行改善;是否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改善针对某条生产线、某段工序还是整个流程。
第二步:测量对象各工序的时间秒表法(正常的作业速度,测试20个以上工序时间,取平均值)第三步:衡量生产线平衡情况1、生产线平衡率水准平衡率<85%,水准差,90%>平衡率≥85%,良好;平衡率≥90%,属于优秀2、客户需求节拍:生产线瓶颈工时要小于客户需求节拍A产品平衡率=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瓶颈工时*人员数)=(28+34+31+40+24)/(40*5)=78.5%客户需求节拍=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1+不良率)]=22*8*3600/18000=35.2秒注:瓶颈工时40,客户需求节拍35.2s第四步:明确增值和非增值时间增值时间:物料加工、产品组装,质量控制及对产品有利包装。
非增值时间:包括取料距离大于60厘米,弯腰,走动,物料的质量造成的过程返工缺料的等待,停机,工装夹具的维修时间,物料和半成品的运输等。
(非增值时间:指工作中没有能改变产品特性,但目前又是不可获缺的工作,即工序中没有必要或是由于现有设备和工艺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而设置的工作。
)第五步:通过ECRS法则改善平衡在确保人员和物料正常后,采用ECRS法则改善案例中ECRS运用符号名称说明E取消Eliminate总装中,物料放在员工身后的地上,员工弯腰取料浪费3秒时间。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b127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0.png)
生产线平衡分析范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线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量,达到生产线各工作站的负荷均衡,从而提高生产线整体效率的过程。
生产线平衡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汽车生产线为例,对生产线平衡进行分析。
一、问题描述汽车生产线通常由多个工作站组成,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生产任务。
生产线平衡问题是要使得每个工作站的工作量尽量均衡,即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相对平衡,从而避免一些工作站的负荷过大或者过小。
在汽车生产线中,工作站间的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生产线停滞、产品积压或者产品缺货等问题,从而降低生产线效率。
二、分析方法生产线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平衡指数方法进行分析。
平衡指数是指工作站负荷与最大负荷之间的比值,用来衡量工作站的负荷程度。
当平衡指数为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是最大负荷的100%,即负荷均衡;当平衡指数小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没有利用好,存在空闲时间;当平衡指数大于1时,表示工作站的负荷超过了最大负荷,存在过负荷现象。
三、实际案例以汽车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由五个工作站组成,分别是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安装座椅、安装电子设备和检测工作站。
下表是各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装配车身,12,15安装发动机,10,15安装座椅,8,15安装电子设备,12,15检测工作站,10,15根据上表,可以计算出各个工作站的平衡指数,如下表所示:工作站,工作时间(分钟),标准工时(分钟),平衡指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装配车身,12,15,0.8安装发动机,10,15,0.67安装座椅,8,15,0.53安装电子设备,12,15,0.8检测工作站,10,15,0.67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装配座椅和安装电子设备的工作站负荷较轻,平衡指数较低,存在空闲时间;而装配车身、安装发动机和检测工作站的平衡指数较高,负荷较重。
制造业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
![制造业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44cb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c.png)
制造业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在制造业中,生产线的平衡和优化是确保生产过程高效运行和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生产线的平衡是指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而优化则是通过改进生产线的布置、工序安排和资源利用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制造业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生产线的平衡对于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平衡的生产线可以有效降低物料和工序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一个环节的生产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环节,就会导致物料的积压和工序的堆积,从而浪费资源和时间。
而如果一个环节的生产速度远远低于其他环节,就会导致其他环节的等待,也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因此,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顺畅,避免浪费和瓶颈。
其次,平衡的生产线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某个环节的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生产线产生负面影响。
而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使每个环节都保持一定的生产速度和质量标准,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平衡的生产线有助于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
如果某个环节的生产速度远高于其他环节,就会导致该环节的人员和设备过剩;反之,则会导致该环节的人员和设备闲置。
而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使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二、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实现生产线的平衡,制造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
1. 流程分析和优化通过对生产线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改善生产线的瓶颈环节;通过改变工序的顺序和组合,减少物料和工序的等待时间;通过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
2.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管理人力资源是生产线平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制造业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安排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时间,避免因为人员过剩或闲置而影响生产线的平衡。
其次,制造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线的平衡性。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cbf7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5.png)
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1. 引言在现代生产制造中,生产线平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生产过程。
然而,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一些生产线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混乱等情况。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如何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和改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案例描述某制造企业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是汽车轮胎。
该生产线包括橡胶混炼、轮胎成型、胶带裁剪等多个工序。
然而,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差异较大:每个工序的生产能力不同,导致生产线产能受限,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工序间存在瓶颈工序:某些工序的产能远低于其他工序,成为生产线的瓶颈,导致生产线的平衡性差。
•产品在不同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过长:由于工序间生产能力不均衡,产品在某些工序中等待的时间过长,浪费了人力和资源。
3. 生产线平衡分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以找出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和工序之间的不平衡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3.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每个工序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在各个工序中的等待时间数据。
通过收集足够的数据,可以客观地分析生产线的瓶颈和不平衡情况。
3.2 生产线平衡度计算我们使用平衡度指数来衡量生产线的平衡情况。
平衡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平衡度指数 = (最大生产时间 - 实际生产时间) / 最大生产时间通过计算每个工序的平衡度指数,我们可以得出整个生产线的平衡度情况。
3.3 瓶颈工序分析根据生产能力数据和平衡度指数,我们可以确定哪个工序是生产线的瓶颈。
通常来说,平衡度较低的工序往往是瓶颈。
通过瓶颈工序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生产线中的瓶颈,为后续的改善提供依据。
3.4 工序间平衡分析除了找出瓶颈工序外,我们还需要进行工序间的平衡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工序的生产能力和等待时间,我们可以确定哪些工序之间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并制定合理的改善方案。
工艺流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调整
![工艺流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92a949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c.png)
工艺流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调整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最终转化为成品的生产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常常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平衡与调整。
本文将就工艺流程中的生产线平衡与调整进行探讨。
一、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生产线上的所有工位在产能、数量和工作强度上达到平衡状态。
生产线平衡的实现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生产线平衡,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生产线上出现任务积压或空闲的情况,从而减少非生产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线平衡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运转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安排生产线上的工作任务,避免资源的过度投入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减少资源浪费生产线平衡的实现可以避免生产线上出现供需失衡现象,减少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和优化,能够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二、生产线平衡的方法与技巧为了实现生产线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产线平衡方法。
1. 任务分配与安排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根据不同工位的工作性质和难易程度,将任务安排到相应的工位上。
同时,还要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使得各工位的工作内容能够适应生产需求。
2. 产能均衡调整根据生产线上各工位的产能,合理分配工作量,避免某个环节过度负荷或者产能过剩。
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增加设备投入或者改进工艺等方式,来实现产能均衡的调整。
3. 生产节拍的控制在生产线平衡中,需要控制生产节拍,使得上下游工位之间的工作节奏保持一致。
可以通过控制节拍时间、设置合理的工作速度和工作时间等方式,来实现生产节奏的控制。
4. 工作环境改善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实现生产线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优化工位布局、降低噪音、改善照明等,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线的平衡性。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d515d1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9.png)
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为了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课题。
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生产线平衡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能够帮助企业找出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不平衡因素。
通过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工序耗时过长、生产速度过慢,进而找到瓶颈所在。
只有找到瓶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在生产线平衡分析中,除了要对生产速度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测量外,还需要对工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工序,只有通过良好的协调和协作,才能使整个生产线实现平衡和高效。
二、瓶颈改善培训瓶颈改善培训是为了提高生产线效率而进行的一种专门培训。
在这个培训中,首先需要对生产线的瓶颈进行识别和分析。
然后,针对不同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善计划。
瓶颈改善培训的目标是让员工认识到瓶颈对生产线的影响,并通过培训的方式提供他们解决瓶颈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岗位和工序在整个生产线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协作和配合。
在瓶颈改善培训中,除了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学到如何发现和解决瓶颈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改善能力。
三、瓶颈改善的成果通过生产线平衡分析和瓶颈改善培训,企业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收益:1. 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通过瓶颈改善,可以减少瓶颈环节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2.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分析和改善生产线的瓶颈,可以找到生产流程中存在的不平衡因素,并通过改进措施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3. 提高产品质量。
瓶颈环节的改善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的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4. 增强员工的解决问题和改善能力。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改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生产线平衡改善报告
![生产线平衡改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653d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4.png)
生产线平衡改善报告1. 前言本文档旨在分析和改善生产线的平衡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评估和改进,我们希望能够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和浪费,提高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背景2.1 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合理分配工序和工作量,使每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荷均衡,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生产线平衡的好处包括:•减少工作站之间的浮动时间,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均衡工作负荷,避免某个工作站过载或闲置。
•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如等待时间和加工时间过长导致的缺陷品。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2 生产线平衡的挑战生产线平衡的调整是一个复杂而挑战性的任务。
以下是常见的挑战:•工序和工作站之间的差异:每个工作站可能具有不同的加工时间和要求,导致工作站之间的负荷不均衡。
•不确定性的存在:生产线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如设备故障或材料供应问题,这会导致生产线的不均衡。
•对于手工作业,人类的差异性:由于人的差异性,一些工作站可能比其他工作站更容易受到影响,导致生产线不平衡。
3. 生产线评估在进行生产线平衡改善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生产线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便进一步改进。
3.1 收集数据要评估生产线的平衡性,首先需要收集一些关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和要求•运输和等待时间•每个工作站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指标3.2 分析数据收集完数据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生产线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Gantt图:用于可视化每个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和生产数量。
•输送带平衡计算:计算每个工作站的负荷,并比较其之间的差异。
•产量和质量指标分析:分析生产线的产量和质量指标,找出存在的问题。
3.3 发现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某些工作站的负荷过高或过低•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生产线效率低下•缺陷品较多,质量指标不达标4. 生产线改进在发现问题后,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生产线的平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作者:————————————————————————————————日期: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作者:汽运0903班罗武林 410100【摘要】:自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执行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汽车产销量、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均有显著进步。
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布置下,生产线设备或工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均按产品的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排列,产品顺次从一个工位流向另一个,直至生产线的最后一个,即被完成。
通常在每个工位至少有一个工人,重复地完成若干种作业,不同的工位之间很少有库存.产品一件件地流向下一个工位。
在这种布置之下生产线的产出速度等于作业速度最慢的工作地的产出速度。
因此,每个制造工厂都希望生产线的每个工位的工作任务都大致相等,减少或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达到以低成本、高节拍生产出优良品质产品的目的。
但对于生产线而言要想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优先解决生产线不平衡问题。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瓶颈、分析、改善绪论:生产线平衡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产平衡注重系统的整体效率而非系统个别环节的效率。
生产的不平衡只能造成浪费。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生产线平衡是高效生产的核心。
制造工厂想要解决生产线不平衡问题,首先,需要对生产线生产工时进行测定,计算出生产节拍,最少工位数,根据可靠数据绘制出作业顺序图,找出瓶颈工序位置,得出平衡率来判断生产线的平衡程度。
然后,在生产线平衡排程规则中,从5M入手对制造过程的作业工序进行调整,作业方法进行改善,以达到分到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大致相等,使得生产线上的闲置时间最少,提高工人和设备的利用率,生产线上各活动同步进行从而实现工人和设备的最大利用,工作流十分流畅的目标。
本论:1 生产线平衡的概述1.1 生产线平衡定义生产线平衡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均衡化,调整各工序或工位的作业负荷或工作量,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或相等,最终消除各种等待浪费现象,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
它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
1.2 木桶定律与生产线平衡1.2.1木桶定律一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木桶定律”。
图1(木桶定律图)1.2.2 木桶定律的三个推论A.只有桶壁上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B.所有木板高出最低木板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而且高出越多,浪费就越大C.提高木桶容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1.2.3 生产线平衡与木桶定律的关系“生产线平衡”与“木桶定律”非常相似:生产线的最大产能不是取决于作业速度最快的工位,而恰恰取决于作业速度最慢的工位,最快与最慢的差距越大,产能损失就越大。
制造现场,各个车间或小组之间,彼此的管理水平、产能等往往是不等的,企业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并不取决于最优秀的车间单位而是取决于最差的车间单位,同理,对一条生产线来言,其产量、效率高低也是如此。
1.3 生产线不平衡的影响与瓶颈工序1.3.1 生产线不平衡造成中间在库,降低整体效率图1.1项目工位1 工位2 工位3 工位4能力100件/H 125件/H 80件/H 100件/H达成率100% 125% 80% 80%效率个别效率合格个别效率高个别效率低个别效率低表11.3.2 瓶颈工序1.3.2.1瓶颈的定义:阻碍企业流程更大程度增加有效产出或减少库存和费用的环节谓之瓶颈,瓶颈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1.3.2.2瓶颈效应:是指瓶子颈部流量的大小限制了倒水时的水流图1.2生产系统的目标是平衡生产能力同时平衡物流,非瓶颈”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不能提高有效产出,而且还会使库存和搬运增加;瓶颈环节损失1小时,相当于整个系统损失1小时,而且是无法补救的;非瓶颈环节上节约1小时,毫无实际意义;瓶颈制约了生产系统的有效产出和库存。
图1.31.3 瓶颈的不良影响工序的先后关系,会影响后续工序进度:一些工序的半成品堆积过多(如B),而另一些则很少(如D、E);整体进度缓慢,生产效率下降(瓶颈工序C未完成作业影响D、E的进度)图1.4工序间的平行关系,则会影响产品配套:出现产品零部件不能配套的现象;一些工序加班赶货,而另一些则很轻松;个别工序在等材料、设备,其他工序进展正常;个别生产线流动停止,出现在制品滞留时间过长情况。
图1.51.4提高生产线平衡效率的意义提高生产线平衡效率的意义在于缩短每一制品装配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减少现场场地的占用减少工程之间的预备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消除人员等待现象,提升员工士气;改变传统小批量作业模式,使其达到一个流生产;可以稳定和提升产品品质;提升整体生产线效率和降低生产现场的各种浪费。
2 生产线平衡的分析2.1 平衡分析用语节拍:节拍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产量,各工序完成单位成品所需的作业时间。
其计算公式:节拍=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X(1+不良率)] (式1)例:每月的工作天数为20天,正常工作时间每班次为480分钟,该企业实行每天2班制,如果该企业的月生产计划量为19200个,不良率为0%,请问该企业的生产节拍是多少?答:节拍时间=有效出勤时间/[生产计划量X(1+不良率)]=480X2X20/[19200X(1+0%)]=60秒/个2.瓶颈工时:指生产线所有工序中所用人均工时最长的工序,通常指一道工序,有时也指几道工序。
3.平衡率:计算公式=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瓶颈工时*人员数) ,一般制造生产线的效率不应低于0.75,以手工为主装配线应在0.85 ~ 0.9 以上。
2.2生产线平衡分析原则与步骤2.2.1分析原则(1)——5W1H原则项目问题为什么?改善方向Why 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去除不必要及目的不明确的工作。
Where 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位置和布局? When 什么时候做此事?为什么?有无其他更合适的的时间与顺序? Who 有谁来做?为什么?有无其他更合适的人?What 做什么?为什么?可否简化作业内容?How 如何做?为什么?有无其他更好的方法?表2.12.3分析的步骤2.3.1秒表法工时分析步骤:①明确分析目的,确定观测工序;②选定合适的操作者(被观测者);③观测准备(秒表、板、表格、用具等);④记录必要事项;⑤把作业分解成单元作业并记录在表格上;⑥确定观测次数;循环周期(分)≤0.10(6s)≤0.10(6s)≤0.5(30s)≤0.7(45s)≤1.0(60s)≤2.0(120s)观察次(次)100 60 40 20 20 10表2.2⑦实施观测;站在易观察作业内容的位置上不打扰作业者;合适的观察方向和距离;一般在作业者斜后方或前方2m 左右最适宜眼、秒表和作业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交替观察秒表和操作⑧观测完毕即时整理观测结果算出每次测量的单元作业的纯工时(纯作业时间);算出单元作业纯工时的平均值;算出每次测量的一个循环需要的时间异常值判断基准:一般把偏离相邻值、小于25%或大于30%以上的纯工时值判定为异常值(红色字体为异常值)。
5 8 9 9 9 10 11 12 12 19⑨ 研究观测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2.3.2 计算装配线上需要的理论上的最小工序数最小工序数≥∑t i /CT(∑t i =各作业时间之和)假设节拍是1.0分钟,各作业时间之和是2.5分钟,那么为最少所需要的工序数为:N min =[2.5/1.0]=3(个)2.3.3结合工时测定表绘制作业顺序图找出瓶颈 瓶颈瓶颈 图2.1表2.3作业工序 作业时间(分) 前项作业工序A 10 -B 11 AC 5 BD 4 BE 12 AF 3 C,DG 7 FH 11 EI 3 G,H 总时间662.3.4通过平衡率判断生产线平衡情况结合表2.3和图2.1计算出该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各工序时间总和/(瓶颈工时*人员数)= 66/[(11+12)*9]=0.32;根据平衡法则:一般制造生产线的效率不应低于0.75,以手工为主装配线应在0.85 ~ 0.9 以上,可得出该生产线不平衡。
3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方法与原则3.1平衡改善的排程规则主规则: 以其后跟随任务数目最多的秩序安排工位。
附加规则: 最长作业时间的任务先排3.2 作业工位内容分配条件作业工位内容分配条件: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基本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于节拍;各工位的作业时间之和应尽量相等或接近节拍;应使工位数目尽量少。
3.3 启发式分配作业的排程规则排程规则:作业分配按作业先后顺序图由左到右进行①确定当前有资格被分配的作业 (约束)(a) 该作业的所有先行作业都已被分配(b) 该作业时间不超过该工位的剩余时间(剩余时间:等于节拍减去工位上总的作业时间)②如果没有有资格被分配的作业,转向下个工作地的分配③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资格被分配的作业,可采用不同的规则加以选择,如:(a)先分配后续作业最多的作业(b)先分配加工时间最长的作业(c)先分配位置权数最大的作业(d)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业先分配3.4 消除瓶颈1)作业分割——将此作业的一部分分割出来移至工时较短的作业工序。
2)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将手工改为工具;或半自动或全自动机器;或在原有工具;夹具做改善;自可提升产量﹐缩短作业工时。
3)提高作业者的技能——运用工作教导,提升作业者的技能 4)调换作业者——调换效率较高或熟练作业人5)增加作业者——上面几项都做了﹐还未达到理想﹐可能就得考虑增加工序人手了。
3.5 5M 方法减少耗时最长工序作业时间5M :人员,机器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环境人员(Man):调换作业者;增加作业者;多能工训练;新手避免工作负荷过重,利用作业员熟练程度的差异性,平衡作业流程.机器设备(Machine):利用或改良工具、机器;人机比合理配置;人机同步作业;提高自动半自动化水平;人机工程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物料(Material):确保物料供应及时准确;物料摆放合理取用;物料包装合理减少拆卸作业.作业方法(Method):避免在同一工站使用太多工具;动作要合理化,尽量减少辅助动作:寻找.发现.选择.思考.预定位,取消无效动作:保持.延迟.放置.休息;遵循动作经济四原则:减少动作数量.双手同时作业.缩短动作的距离.轻松作业.作业环境(Mother Nature):保持整洁、清洁的作业环境;有适当的操作安全措施;适当的照明、空调和通风设备;桌椅和静电设备有适当的规格 3.6 作业方法的改善ECRS 原则: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合并微小的动作; 重排作业工序或动作;简化复杂的动作图3.1取消(Eliminate ) 重排(Rearrange)a) 何人、何处、何时简化(Simplify)a) 必要工作合并(Combine)3.7 平衡改善方法图解图3.2作业改善压缩图3.3作业分割转移图3.4并行作业,增加人员图3.5拆解去除图3.6作业改善后合并图3.7 重排结论:生产线平衡的核心就是----克服瓶颈!解除瓶颈生产工序:这是生产线平衡改善最简单的一招,但也是最厉害的一招,在汽车制造行业有句“名言”是“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至就是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