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经典阅读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论文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对初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经典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
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沉重,学习压力很大,对经典阅读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对此,本文通过探讨初中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措施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教学就处于课程繁多,学习任务量大,升学压力大等困难,经典阅读逐步被忽视。
而且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典阅读教法和方式都比较单一,教师在阅读中没有具体的指导和交流反馈,在阅读量上就存在差距,直接影响了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但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经典阅读冲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国人阅读量,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经典阅读的有效性。
1.开发阅读资源,为经典阅读提供条件在目前的初中教学,经典阅读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经典书目较为困难,经典阅读的书在数量上不足,形成一定的资源缺口。
而且,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巨大,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有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中没有抓住重点。
因而,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地整合资源,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和学校的资源,在学校组织图书交流会,使学生进行图书的交换阅读,创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办理借书证,从而为学生阅读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
对于经典阅读的缺乏,很多人的理由是时间不够,精力不足。
但实际的生活阅读中,根据书店的畅销榜可以看出,孩子沉迷于漫画,年轻人热衷于穿越和盗墓,世界各地的名著基本很少有人问津,而且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经典阅读的困境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需要加大对经典阅读的时间投入。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自由式的阅读;也可以组织统一主题性的阅读交流会,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性的讲座,介绍好的阅读方法,推荐好的书目给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将经典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将经典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
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经过文化塑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语文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的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的方法,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
那么,经典应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呢?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诵读经典,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
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教师可抄录高鼎的《村居》,指导学生朗诵,领会意境。
教学《劝学》时,教师可抄录乐府诗《长歌行》,体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喜爱之情。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的语文知识以及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
识字的本质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工具,以便学习者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识字教学是先学6周的拼音,再随文识字。
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但比现代人更擅长作诗赋辞,这是为什么呢?传统的启蒙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古人仅用一年的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识2000多个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而现在的学生小学6年才能识2540个字。
仔细分析《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三是以韵文的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
三、补充内容,加深理解利用经典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教师可适时补充教学内容,作为课文的补充,加深理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经典阅读教学
起学生高度 的重视 , 学 生 势 必 会 在 课 下 进
小 学生 的可塑性 非常 的强 , 教 师 通 过 友 情 ” 等主 题 性 的 活 动 , 通 过学 生 在 课 下 积 行充足的准 备 , 反 复 的 对要 参 赛 的 作 品 进 采 用 有 效 的 教 学 策 略 , 能 够 不 断 的 提 高 学 极 的寻 找 与 主 题 相 关 的 经 典 文 章 , 通 过 阅 行 诵读 , 进 而 在 诵 读 的过 程 中 , 有 利 于 学 生 生 的学 习能 力 。 小 学 生所 处 的人 生 阶 段 , 是 读 , 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的素养 。 阅读能力的提高 。 记 忆 力最 强 的 阶 段 , 因此 , 教 师 通过 进 行 经 典 阅读 教 学 , 能 够提 高 学 生的 记 忆 力 , 掌 握 3结语
摘 要: 在 小学语 文教 学中, 教 师需要采 用有效 的教 学方式 , 进行经典 阅读的教 学, 进 而提高 学生的 阅读水平 , 饭 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促进 学 生的 发展 。 因此 , 本文重点探讨 了 在 小学语 文教 学 中, 教师 如何进行 经典 阅读 。 希 望通过本文 的探 讨, 能够为相关 方 面的研 究提供理论性 的
美 的 诗歌 , 学 生 通过 对这 些 诗 歌 进 行 阅读 , 能 够 进 一 步 陶 冶 自身 的 情 操 , 培 养 学 生 的
教师通 过进行 经典 阅读教学 , 能 够 进 人 文 素 养 。 古 诗 文 中 有 很 多 的非 常 形 象 的
1 经典阅读教学 方法分析
教师可 以组织 朗读 比赛 , 让 学 生 可 以 选择课本上 或者课外 的经典名作 , 进 行 有
教学 , 学 生 在 小 学阶 段 , 需 要 掌 握 大 概3 0 0 0 感, 感受到阅读诗歌 的美好[ 6 ] 。 通 过 进 行 经 多个生字 。 教 师 通 过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经 典 诵 典 诵 读 , 学 生在 平 时 的学 习生 活 中 , 往往 会 感情的朗读 , 并 且 在 比 赛 之 后 给 予 学 生 适 读 , 能 够 进 一 步 对 生 字 进 行 更 好 的掌 握 。 不 经意 的吟 诵 几 句 古 诗 。 另外 , 教 师 还 可 以 当 的鼓 励 …。 组 织 比 赛 的 优势 在 于 , 能 够 引 2. 2 有 利 于提 高学生 的 学习 能力 积 极 的 开展 相 关 的 主题 活 动 , 例如 , “ 亲情、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共5篇)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共5篇〕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1我自认为是个比较爱学习的人,毕竟不管从年龄上说还是从教龄上算自己都是比较年轻的,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学习时机。
这次也不例外,当校长告诉我有一个出去听课学习的名额打算给我时,我毫不犹豫的欣然承受了。
我参加的是“山东省第五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现场会”,五天我的任务就是听课,一天八节课,那可真叫一个过瘾啊!回来后,本学期刚领的一本听课记录已被我密密麻麻地记满了。
翻看着这几天沉甸甸的收获,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又浮如今眼前……最令人震撼的是那节《军神》,文字与录像的结合再加上老师那动情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在座听课的老师也被带入了文中,带到了伯承将军的手术台边。
《麻雀》中老师屡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麻雀或老麻雀设身处地的去体会当时情形的危机和老麻雀的英勇伟大。
《从如今开场》一课,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课文,老师对字词的训练非常扎实,形式灵敏多样。
同时老师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指导。
课堂上老师语言生动亲切,创设情境使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小动物。
尤其是在问到猫头鹰当上大王后小动物们的感受时,老师直接亲切地问:“小动物们,这一个星期下来,说说你们的感受好吗?梅花鹿呢?美丽的孔雀呢?小斑马呢?”老师直接与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进展对话来体会猫头鹰和袋鼠当大王时他们的叫苦连天,以及小猴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去年的树》是一篇小童话,课文篇幅短小但非常感人,老师屡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使童话中的人物在学生眼中生动起来,更让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内容。
比方:在这茫茫的追寻路上,小鸟可能遇见什么?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此时她会想些什么?在灯火没有完全熄灭前,帮大树写写他的心里话向小鸟讲述分别后的经历,写写曾经的往事或表达对小鸟的思念……像这样的几个环节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此外还有《狼和小羊》《地震中的父与子》《白鹅》《狐狸和乌鸦》《猫》等精彩的课。
经典阅读重要性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改交流会上曾说过:“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也可以看出阅读与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所以很少有人能花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即使有时间不是上网,就是看一些快餐文学,比如漫画书,幽默故事书等。
而真正的可以充实我们大脑的有益的课外阅读,则少之又少。
那么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做一些经典阅读。
首先,陶冶了一代代人精神的文学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对青少年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接受文化传承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眼下青年人,尤其是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并不那么浓厚。
这有多方面原因。
由于时代的间隔,对经典名著缺乏认识了解,应该是主要原因。
此外,当今文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且快捷,还有那些“文化快餐”的冲击,不能说不是重要的原因。
如今怎样看待文学经典著作的价值问题,以及怎样引导中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怎样真正读得有成效等问题,都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大凡称得上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多是出自那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非常成熟的前辈“大家”之手,这些名著主要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
因而,文学名著的价值,多在于历史认识和审美意义方面。
至于教育意义当然有,但远比不上“时文”来得切近、现实。
由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经典著作,即便是书中那些被称之为“永恒”的,能穿越时代的,后辈人也必须能读出时代的新意来,读出个性来,这样才能从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这些著作描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复杂的人性,其中包涵许多历史、人类的睿智。
我们在阅读中去经历前人的、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丰富的生活;去认识、了解各种人物的复杂经历、情感和个性,借以扩充自己的“心灵空间”。
无论《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还是《阿q正传》,其深刻寓意,其对生活的洞见,至今仍能给人们许多启迪,仍能使我们增长见识。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不断得到了加强和改善。
在课程设置上,经典阅读已经被纳入到小学语文课程中。
但是如何让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更好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实现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梳理经典阅读的知识体系经典阅读是通过文化交流而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体系。
因此要在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经典阅读,就必须先了解经典阅读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经典阅读。
以“红楼梦”为例,梳理出其知识体系如下:1.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叙事节奏,对比不同叙述方式,掌握小说的叙事技巧。
2.人物形象:认真分析小说里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命运和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3.文学鉴赏:从文学角度出发,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历史背景:了解《红楼梦》所处的历史背景,理解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层次内涵。
通过对经典阅读知识体系的梳理,可以为后续的小学语文教学融合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1.循序渐进地设置经典阅读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因此,在融合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适当选择和安排经典阅读相关的作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经典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采用多元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强烈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采用多元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
例如,可以采用“课堂朗读”、“PPT讲解”、“小组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了解和体验经典阅读的魅力。
3.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在融合经典阅读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参考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经典阅读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内涵。
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限制,教师很少花费时间在课堂游戏教学上,致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枯燥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灵活掌控教学课堂的时间,将游戏与学习融合起来㊂具体的操作要求教师首先确保有很好的课堂把控能力,能控制游戏的规则和开放程度,能将知识与游戏结合,能把控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㊂其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消化并吸收教材中的知识,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户外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和感知万物,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㊁理解能力㊁情感共情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教学项目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接受新思想和新技能的能力,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㊂参考文献[1] 王俊清.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2] 江亚强.刍议新课改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才智.2018(18)[3] 胡春红.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王玉莲(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岑河小学 湖北 荆州 434010)ʌ摘要ɔ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社会各界纷纷开始关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㊂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字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与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既能够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整体价值,同时又能够为更多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㊂本文详细阐述阅读经典对小学生的重要价值,同时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有效策略㊂ʌ关键词ɔ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探究ʌ中图分类号ɔG 622.4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1-0298-01引言国学经典是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能够让小学生更早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更加良好的精神品质㊂语文是现代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有着工具性特点,同时也充满了人文性与教育性㊂教师只有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为小学生带来一个更加优质的语文课堂㊂1 阅读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1.1 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要以基础人文教育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类型的文学知识㊂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就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文学资源,这些文学著作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学的魅力所在,这样学生才能对语文学科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高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㊂1.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现代人们获取新的方式,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㊁电脑来接触外面的广阔世界,但他们相对较为稚嫩的思维方式,往往无法在良莠不齐的网络平台上发现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信息,这就导致小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点,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不良信息的侵蚀㊂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愈加贫瘠,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增长,而国学经典的出现,为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来洗涤自身的思想,进而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形成更加健康的道德品质㊂2 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有效策略2.1 创设教学情境降低学生阅读难度 国学经典中大多蕴含着十分深厚的处世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理解能力较为不足的客观现实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来有效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国学经典中的文字内容㊂就以‘三字经“中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一句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到这部分内容之前,先为学生讲解 孟母三迁 的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意,这样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自然而然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㊂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一些稍微复杂的国学经典概念㊂例如在带领学生阅读‘增广贤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名言警句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时事要闻,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同时也能掌握这些名言警句的用法,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㊂2.2 结合学生能力科学制定阅读计划 不同阶段的学生自然有着截然不同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习需求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的汉字还相对较少,如果教师推荐给他们一些较为复杂的国学经典,他们很难坚持阅读下去,这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带有拼音插图的‘三字经“㊁‘弟子规“㊁‘千字文“等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韵律,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更加轻松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㊂而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储备,这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较为复杂的国学经典作品,例如‘论语“㊁‘诗经“中一些容易理解的篇章㊂如‘诗经“中的‘静女“㊁‘桃夭“㊁‘谷风“㊁‘伯兮“等,都适合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㊂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考虑到他们个性化思维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历史名篇,例如‘陋室铭“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升华㊂为了能够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就国学阅读展开交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㊂3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自身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小学生的成长需求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推荐更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更加良好的道德品质㊂参考文献[1] 马洪亮,杨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路径[J ].汉字文化,2019(04):135-137.[2] 毛婷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5.[3] 刘天翔.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54. 892。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作用分析
息 的 经 典 阅 读 作 品 具 有 人 文 性 的特 点 , 而 且 也 具 有 工 具 性 。 这 些 优 秀 的 作 品是 学 生 在 学 习 写 作 的范 本 ,学 生 通 过 借鉴 作 品 中的 优 秀 词句 、 独 特 的 文 章结 构进 行 仿 写 、 续 写 和 改 写 。 例 如在学了《 小马过河》 这篇文章之后 , 学 生 可 以进 行 相 关 续 写 . 在 小 马 长 大 之后 与 它 的 孩 子之 间发 生 的 故 事 等 。 在学 了《 拔 苗 助长》 这篇文章之后 , 学 生 可 以写 一 些 读 后 感 . 各 抒 己见 . 联 想 自己的 学 习 、 生活等 , 不断 提 高 写 作 水 平 。学 生 阅 读 到 的经 典 诗 文 应 用 到 自己 的写 作 当 中 , 为 自己 的文 章 添 光 添 彩 。 4 . 树 立正 确 的 观 念 。 形 成 正确 的人 生观 、 世界观、 价 值 观 经 典 的 文学 作 品是 思 想 性 与 艺 术 性 的 结 合 体 。对 于小 学 生来说 , 读 起 来 朗 朗上 口 , 学 习 起 来 兴 趣 盎 然 。培 根 曾经 说 : “ 读 书在 于造 成 完 美 的人 格 。 ” 通 过对 经典 作 品 的 阅读 . 通过 作 品 中 正 确 的思 想 、 健 康 观念 的 引导 , 进 而 帮 助 小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世 界 观 和 价 值 观 。 陶 冶学 生 的情 操 . 塑 造健 全 的人 格。 通过经典阅读 , 能 够 让小 学 生 懂 得 人 生 的 很多 道 理 以及 1 3 常 生 活 中应 有 的礼 仪 。在 小 学语 文 课 本 中 , 有 很 多 能 够培 养 学 生 正 确 价 值 观念 的作 品 。 例 如 : 《 为 中华 之 崛 起 而 读 书 》 一 文, 学 生 通 过 学 习和 阅读 , 能 够 树 立 爱 祖 国 的 正 确 人 生观 , 从 而好好学习, 日后 报效 祖 国 。在 《 囚歌》 中, 学 生 通 过 阅读 能 够 学 习 到 不 屈 不挠 的 品格 , 在 敌人 面前 永 不 屈 服 的精 神 。 在 《 亲 情》 一文 中, 学 生 能 够 了解 亲情 的可 贵 。 在《 晏 子使 楚 》 一文中 , 学 生 能 够 了解 到在 国家 与 国家 之 间 ,要 时 刻 保 持 自己 国家 的 尊严 。 进 而 引 导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在 学 习《 七 子之 歌 》 一 文时 , 学 生 能 够 学 习 到 维 护 国 家领 土 的完 整 是 每 个 公 民责 任 在《 信任》 一文中, 学 生 能 学 习 到有 关 真 诚 和信 任 的美 好 品 质 。 在《 企 盼 世 界 和 平 的孩 子》 一文 中 , 学 生 能认 识 到 每 个 人 都 需 要 维 护 世界 和平 , 地球 上 的 居 民是 一 家 人 的观 念 . 等 等 。通 过 对 于 经 典 文 学作 品 的 阅读 ,能 进 一 步 引 导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人 生观 、 世 界 观 和 价 值观 , 促 进学 生 的 健 康 成 长 。典 阅 读 的 作 用 分 析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研究贾玲玲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研究贾玲玲发布时间:2021-10-19T07:56:38.291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1月下作者:贾玲玲[导读] 大家都知道,语言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中心小学贾玲玲引言:大家都知道,语言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
语文科目的学习非常重要,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最基本的科目。
因此,老师和学生应该足够重视,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学生语文教材对学生的阅读素质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多文本阅读和经典阅读是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一种方法,因此具有很有作用和有所突破,主要是指语文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些分散的适合的文章组合起来供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换句话说,多文本阅读和历史文本阅读是有效的结合。
教师应将同一主题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融合,使学生能够单独阅读,并对文章讲述的内容进行总结。
老师应在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主要的作用。
一、有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的简要分析集体文本学习是指在同一单元内阅读许多具有相同意思或相同文化知识的文章,以及阅读与课本有关的其他文章,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学生加深对语文阅读的理解,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组别课文阅读和经典背诵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育需求下,语文科目群内文阅读对教育有着很高的要求。
阅读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小学语文学习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因此,老师在小学语文引领中,必须强调阅读教学和经典背诵学习,特别是更新之后的小学语文课本,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以引领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的能力和老师的教学能力,老师应注重组合内部之间的阅读与经典背读的结合。
二、注重通过组织多种活动进行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小组文本阅读和古典背诵,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教学。
例如:通过组织相关活动,通过小组文本阅读和古典阅读相结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一些历史相关的书本,然后通过在上课前、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与其他经典内容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探究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存在,许多语文教师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经典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小学生高分低能。
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上一条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道路,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阅读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含义、内容及意义1.何为经典所谓经典,指的是那些穿越具体时代的美学观念、价值观念,在美学与价值的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遍适用性的文学作品。
经典体现了文学文本作为一定的历史事件对当前生存主题在美学的维度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体现了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对当时历史的穿越。
经典是具有权威性、根本性、神圣性和典范性的文学文本。
经典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会其文化内涵。
经典作品是文化的化石,是文学史的支架。
经典还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经典阅读的魅力在于直接品读原汁原味的文本,从中领悟道理,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有老师用《某某心得》《品读某某》来代替原著进行教学,这是大错特错的。
2.经典阅读的内容经典阅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阅读书面读物,即进行独立的、宁静的、个性化方式的阅读,同时通过阅读进行联想、想象以及再创造。
就像大学者朱熹所说的那样,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心。
(2)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升华。
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阅读,只能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阅读。
就像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的,优秀的书籍所给予我们的东西,并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所必备的能力和勇气——书籍也并不是把外在的东西赋予给我们,而是让我们内在的东西喷薄而出。
3.经典阅读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经典阅读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作品认识和理解的能力,为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其次,经典阅读有利于形成他们对自己和外在事物的正确认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踏上人生路提供有益指导;再次,经典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优秀人物、优秀事迹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阅读的整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阅读的整合策略如何将国学经典阅读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整合策略,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阅读的有效融合。
整合策略一:以课程为载体,提高阅读经典的意识和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增设古诗词、古文阅读等课程,让学生接触各种文学经典,增强对古典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对照、对比等方式,与现代文化进行对话,使学生体会到古典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整合策略二:立足学科本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文化载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其学科本质,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同时,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尤其是与历史、哲学、文化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整合策略三:注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对国学经典阅读缺乏兴趣,这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通过整理古诗词的思维导图,制作国学经典的展板等方式,让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
此外,还可以尝试跨学科教学,与化学、地理、音乐等学科的内容相结合,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阅读的整合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学科本质、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调整。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尝试,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阅读的有效结合,培养立德树人的人才。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语文老师工作总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既要教授学生基础的阅读、写作技能,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一、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并引导他们慢慢体验不同文体的魅力。
其次,要定期组织书法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二、打造深入浅出的经典名著解读课堂经典名著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优秀教材,也是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晦涩性,很多学生往往对经典名著望而却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解读的方法和技巧,尽量将复杂的内容变得深入浅出。
可以采用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人物心理、讲解故事情节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名著中的深刻内涵。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引导他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可以请来作家或文学评论家为学生进行读书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研讨会,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激发兴趣的火花。
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阅读经典名著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字,更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破解难点,并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在思考和表达方面不断成长。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打造深入浅出的解读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
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
然而我们优秀的文化正在消失,我们的学生很少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断层。
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光是知识辅导,更是成长的营养。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使我们获得成长,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
反之,如果缺乏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缺乏健康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
我们不能漠视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阅读。
从诵读中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恰当的表达,优美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
基于以上认识,我尝试以语文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真正把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我提出“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的实践探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所谓“经典诵读”,即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
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
也谈经典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也谈经典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
也谈经典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也谈经典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一、经典的涵义和阅读经典意义(一)“经典”的涵义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这样表述:“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博尔赫斯在《论经典》中谈道:“经典不是指一本书拥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
经典是指一本被世世代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原因的推动,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所阅读的书。
”钱理群教授在谈他对经典作品语文教学的看法时说,经典就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经典”作为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种解释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不难看出,以上说法存在共同之处。
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的作品也就是“我正重读的书”,也就是“被世世代代所阅读的书”,也就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结晶”,也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这说明,“经典”是典籍,而且具有传承性,具有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二)中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首先,“经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阅读“经典”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吸收多元文化营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促进中学生人格心理健康、健全地发展。
“经典”展示的是社会生活层面和思想逻辑层面的挣扎、分歧,选择和归属。
通过阅读“经典”,中学生能够更深入认识社会和自身,并不断的走向人性的自觉。
再次,阅读“经典”,可以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从而不断地促进思维的成熟。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阅读“经典”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二、“经典”的选择钱理群教授认为,“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还要读外国经典;不经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经典;不读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
”我很赞同这个看法。
虽然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经典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提倡经典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我们的眼中不能只有语文。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策略,并评估其实施效果。
首先分析了经典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对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接着详细探讨了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策略,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融合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
本研究的结论总结了融合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经典阅读、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研究、作用、现状分析、探讨、实施效果评估、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取得,忽视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来促进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创新和提升,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
经典阅读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悟人生哲理、领悟语言之美,提升情感品味和思维能力。
将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效果。
探讨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策略,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提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而小学语文课内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将经典阅读融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分析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分析发表时间:2020-09-24T11:55:32.0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作者:汤晓俊[导读] 在进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时,语文阅读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汤晓俊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松林学校四川广汉市摘要:在进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时,语文阅读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而且在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重,相应的阅读题中不仅包含有较为常见的现代阅读,还包含有古诗词阅读以及经典阅读,使得学生无法对相应的知识做到有效掌握。
为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并理解文章自身相应的主题。
而培养学生自身经典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下阶段初中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故而,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初中阶段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有效性;分析引言在进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时,相应的教学内容包含有文字的音义形结构、短语的搭配、短文句子的理解以及写作教学等。
而在进行初中阶段阅读教学时,阅读理解占据非常重要的比重,并且在中考语文试卷的卷面成绩中有着明显展现。
为此,在进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语文阅读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阅读,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类型、阅读材料以及阅读作品,而且在学生进行阅读时,要予以学生一定程度的指导,使学生对相应的阅读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自身语文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提高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语文阅读能力属于一种交通与沟通的方式,其中主要包含有文字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接收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自身所需要获得的相应信息内容,使得阅读能力成为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相应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自身具备的阅读能力进行不断培养。
经典阅读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了语法学习的效率。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获得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文化的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与其他文化的辨别才能得以实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其他物的区别中才能得以确立,所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文章中所出现的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然后将它们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以纠正自己在思维表达上的汉语化。
例如,“个人主义”是美国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是个褒义词。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集体主义,体现集体价值,所以个人主义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违背的,是个贬义词。
教师先让学生弄清楚了中西方关于个人主义的文化内涵,就能正确的把握文章的内涵,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为了加深对所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设计情景对话,组织学生表演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的表达中,反复操练,直至纯熟。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图片和西方国家的物品、幻灯片、视频等教学工具,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艺术和风土人情,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四、结论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我们不仅要清除语言方面的障碍,还要清除文化方面的障碍。
将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为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及与作者的中心思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本文旨在揭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利于提高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率,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策略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内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重点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
让我们先来看看经典阅读和小学语文课内教学各自的特点。
经典阅读是指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和思想价值的名著和经典作品,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启发学生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而小学语文课内教学则是注重词汇、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以及对于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提高。
两者各有侧重,但也有着共同之处,比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有限,教师在选取经典作品时应慎重考虑。
不宜选取内容过于复杂、情节过于曲折的作品,否则可能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相反,应该选取内容简洁、情节生动的作品,如《儿童古代文学名著选》、《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等。
这些作品既保持了经典作品的特色,又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结合课内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经典作品作为额外的阅读材料,而是要把它与课内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选取一些与经典名著中诗词内容相关的片段进行解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
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
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内容。
在进行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融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巧妙融合林素心
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巧妙融合林素心发布时间:2023-06-28T04:30:10.27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8期作者:林素心[导读] 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大量的语言知识、表达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有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审美观念。
长乐区湖南中心小学 350000摘要:经典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大量的语言知识、表达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有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审美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融合引言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更加注重经典诵读教育教学工作。
一些教师对经典诵读存在认知偏差,教学中将文言文、古诗学习和经典诵读完全等同,并没有对经典诵读的内容和范围进行拓展,这也导致经典诵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了诵读的效果。
另外,经典诵读期间主要是教师来引导学生阅读,而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和行为,不利于经典诵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加强,同时也使得我们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时受到了不良文化的冲击,多元化的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的价值观让我国部分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有人对本国文化产生了怀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十分重要,而文化自信的底气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带来。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坚持文化自信是我国保持发展活力、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
(二)有助于增强写作能力小学生普遍反映写作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平时学习中的阅读量少,积累的文学素材不多,写作时没有依据和资料;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少,没有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写作时没有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
中国,一个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滚滚长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诗经楚辞、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
可是,中国这个曾向世界贡献过孔孟、老庄、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竟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了。
很多学生除了对日本卡通漫画、港台明星等了如指掌、津津乐道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灿烂历史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一问三不知。
只能从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妙,这,实在是我们的不幸!
作为老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担负起国学传承的任务。
虽然,国学的定义很广泛,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中所包含的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孝经》等著作,不仅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可以从中学习古人那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健全人格、培养美好的情操。
这样一来,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训练了思维能力,耳目濡染之中语文素养也会不断提高。
除了《诗经》、《论语》这些经典,还可以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
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受用。
当学生诵读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又可以整理哪些诗句是描写山的,哪些是描写水的;哪些是描绘春景的,哪些是描绘秋色的;哪些是写花草树木的哪些是写动物的,哪些是表现爱国情怀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既复习了诗句,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成语也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芭,大部分成语都有出处,相应的也有个故事。
对于每一篇课文中的成语,可以要求学生及时摘录并理解它的含义,如果有故事典故的还要讲明它的出处。
课外阅读中,学生也接触到不少成语,可以让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
一遇到成语就及时记录下来,要求他们能既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含义,又能运用好这些成语。
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
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通过集体地诵读,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越多了。
这样,出口成章就不是问题了。
当然,诵读不是泛泛而读,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力求读准、读畅、读情、读境。
古典文段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的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
诵读之余,还要鼓励学生多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经典语段的看法观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这思想,你和我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思想的不断充实完善,会加深他们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国学经典”的一个深入诵读、反复诵读的过程,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学生爱读书、才会主动地多读书,“语文素养”的目标就不再朦胧和遥远了。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不应止于此,万不可忽略学生的背功。
古代老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学生背书。
从《论语》从到《朱子集注》,无一不要求学生“背”字当头,熟读成诵。
有人说这种方法老套,其实不然。
“传统文化的精品,是酒,应该多背”,越背,味越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背来岂不是韵味无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气喝成,背来让人为之振奋。
数几篇美文,数几段经典熟记于胸,这样的成就,学生怎能不喜欢学语文?我们不难发现,“学国学”与“学语文”乃是相得益彰啊!
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等方法,在轻松地氛围中,学习国学,享用“国学大餐”,储备语文素养,了解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