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0文言文基础知识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课件解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课件解析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 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3.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
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陋室铭
文学常识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 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 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1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 菊花 和 牡丹 正衬 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 ,牡丹属于 ( ) 反衬。
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 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 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 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1、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 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课件
•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 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解析: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A.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则突出其水势大。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三峡的万千气 象尽收笔底。
• B.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 肃杀气氛。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 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自学指导及检测二(5分钟) 探究课文内容
齐读课文,思考: 作者笔下的山川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围绕这个特点,具 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到哪些观察角度和写景顺序?
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 用“美”字来概括它的特点,这个字所在的这句 话在全文起统领作用。
八年级新题型特训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甚,很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
项( D )
A.绝.山献多生怪柏/沿溯阻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 C.隐天蔽日./意与日.去 D.每至晴初霜旦./旦.辞爷娘去
解析:A.极高的/阻断;B.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己; C.太阳/岁月;D.早晨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 人教版 (共81张PPT)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 人教版 (共81张PPT)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 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 与世隔绝)
一词多义
(放弃、舍弃,动词)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①处处志之 (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 ①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 (随即、不久,副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那) ②既出,得其船 (他的,代渔人的)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 (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
为业:靠……谋生。 缘: 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 别的。 异: 对……感到诧异。 穷: 穷尽;走到尽头。
开朗: 开通、敞亮的样子。 平旷: 平坦开阔。 属: 类。 悉: 都。 怡然自乐: 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 从哪儿来。 咸: 全。
先世: 祖先。 邑人: 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 于此,从这里。 遂: 就
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 室 不 陋 景——环境优美 人——交友高雅 事——生活闲适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周 敦 颐
爱 莲 说
试一试:你能找 到出自本文的几 个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

电子阅读的优点主要有信息存储量大;有网络功能;有 良好的娱乐休闲型;便于携带等。但是也有很多缺点,如辐 射较多,对读者的视力有不良影响;记忆效果不够好;以浅 阅读为主,不能深层次阅读;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依赖较多的操作技术;价格较高;缺乏阅读的韵味。
由此可见,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很多的缺点和不 足,所以,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但是,如果能 够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学 习与阅读的需要。
• 9.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 译文:
• 10.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5分)
•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 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山。 •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
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
什么不同?(3分)
•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 10.C •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 蜀地边疆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 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普陀山)去, 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 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 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 (普陀山),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 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四川距离 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到达 了。一个人立志求学,反倒还不如蜀地边远之处的一个

《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

《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

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描写,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 点和形象特征。
详细描述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把握 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同时,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理解人物在 故事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握主旨
总结词
把握文言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是阅读理解的最终目的。
”。
被动句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式,如“他 被打了”。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些成分的句式, 如“见(之)笑了”。
倒装句
句子成分倒置的句式,如“甚 矣(汝之不惠)!”。
02
文言文阅读理解
理解文意
总结词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详细描述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 主题和要点。同时,要注意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等,以及特殊的句式和语法结构。
副词
表示程度、时间、范围的词, 如“很”、“正在”。
虚词
代词
代替名词的词,如“之 ”、“其”。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 象或起止时间、地点的 词,如“在”、“从”

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 语以及句与句的词,如
“和”、“或者”。
助词
表示语气的词,如“啊 ”、“呢”。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用“者”、“也”等词来表示 判断的句式,如“人是动物也
《文言文复习专题》 ppt课件
目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理解 • 文言文翻译技巧 • 文言文写作实践 • 文言文复习测试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课件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4.“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 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 ,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 (朝代) 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文言词语
陋室铭 【名】 出名 【灵】 显灵 。【斯】 这 。【馨(xīn)】 。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rú)】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 调弄。 【素琴】 【金经】 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因?
1、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 对平等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
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课ppt课件

22、素湍绿潭 白色的激流
23、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24、晓雾将歇 消散 25、夕日欲颓 坠落 26、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27、但少闲人 悠闲的人 28、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29、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30、仅如银线 几乎,将近 31、人物略不相睹 一点点 32、披发文身 画着文采 33、溯迎而上 指逆流迎着潮水 34、僦赁看幕 租用
如:1、“青青园中葵,朝露 待日晞。〞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野望》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野望》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12、左手倚一衡木 同“横〞,横着。
13、罔不因势象形 无不,全都。
14、神情与苏黄不属
类似。
15、大道之行也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16、男有分,女有归 指职业、职守
17、略无阙处 同“缺〞,豁口,空 18、不见曦月 隙日光,此指太阳
19、夏水襄陵 20、飞漱其间
上 急流冲荡
21、属引凄异 连续; 延长〞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为: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 个人,〔于是〕都来打听消息。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 面出去。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 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
沿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并到处都作 了记号。
1、切不可望字生义;2、区别古今 词义不同;3、掌握通假字;4、词 类活用现象;5、多音字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