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和学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doc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一、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訴,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内容:1、洋务派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一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局限性(消极作用)一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兴起: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1898年6月一9月开始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意义:既是一次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简介: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3、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其后各省纷纷独立,后称为“辛亥革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docx
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莄复习目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羂1、知识与能力:蚁(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羀(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肆(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羅(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螁2、过程与方法: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螇(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螄(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袁3、情感态度价值观:蒇(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芅(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羁重点与难点:袈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羇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芁授课过程:肁导课:1840 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艿知识梳理:蒅教师出示幻灯片“复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莄屏幕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思路设计学校:活道中学授课教师:梁海斌复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列举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一、复习导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抽查第六讲列强侵略的几个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事件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讲授新内容:教师根据《中考解读》P36页的考点分析,向学生简单讲述《近代化的探索》在中考中的比重,指导其明确本讲内容是中考重点关注的内容,要认真把握。
屏幕展示“近代化”的含义,以让学生对该讲内容有初步概念,继续出示幻灯片“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考点一:洋务运动1、出示洋务运动基础知识表格,第一大组同学用接龙的方法迅速完成相关内容。
2、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开启了是中国的近代化。
并组织学生齐读重点内容,速记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然后找二三个学生检验速记情况。
3、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统治制度。
4、展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图片。
5、实战演练。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提纲》中的中考选择题,并简单评讲。
考点二、戊戌变法1、展示幻灯片的戊戌变法表格,第二大组同学用接龙的方法迅速完成相关内容。
2、完成之后,教师简单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并组织学生齐读重点内容,并布置学生用2分钟时间识记其影响。
3、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课学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学案【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________阶级的探索活动(时间)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
2、指导思想:。
3、代表人物:中央:地方:、、、。
4、主要内容前期:口号“_________”,创办工业,主要代表、、______________ 。
后期:口号“_________”,创办工业,主要代表、、。
中期:筹建、、三支海军。
兴办,第一所新式学堂建立的时间和名称:年,。
5、结果:破产。
破产的标志:。
破产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制度。
6、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的自救运动。
(2)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积极性: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使中国出现第一批。
②为中国__________ 积累了___________,培养了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________ 阶级 ______ 派的探索活动(1895—1898)1、序幕: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春,的签订。
(2)经过:、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_________。
(3)影响:揭开了的序幕。
2、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活动(1)领导公车上书(2)创办后改名为《中外记闻》。
(3)成立的政治团体: _。
3、爆发:百日维新(103天)——变法高潮(1)时间:年6~9月,历时103天。
(2)指导思想:(3)内容:①政治:改革,裁撤冗官,任用。
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
③思想文化:开办培养人才(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翻译,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军事:训练等。
(4)结果:变法触动了的利益,发动政变,囚禁,杀害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4、评价: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
5、失败原因: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_16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一.自主复习
1.速读考点汇编P12—15
2.浏览课本八上第6—9课正文部分(P28-42)
3.关注图片材料等
4.有疑问的,可以组内交流
二.自我检测
1.中国近代化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今年是农历什么年?
两个甲子之前跟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一事件有关?
3.新文化运动中对当时普通民众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内容?
三.活动一图说历史
图一图二
辨一辨:以上三幅图片是洋务
运动前期,在“自强”口号下
创办的军事工业。
图三
图四图五
说一说与上图相关的历史事件。
图四事件的时间、结果、影响。
图五事件的代表人物、地位
和作用。
四.巧学妙记五.表格归类
六.小结:。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
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本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如分析评价洋务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认识到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关头,由资产阶级推动,清政府实行的一次自救运动。
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④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几次运动的总趋势。
二、教法和学法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如近代化,洋务派等;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程去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中考复习8上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一、整体感知1、本单元所指“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2、据材料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可分为几期,具体的事件指什么3、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主要的学习目标有哪些?指南P114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请写出ABCD所代表的近代化事件A B C D(一)第一期: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洋务运动1、读一读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2、说一说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3、写一写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二)第二期:学习西方的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1、读一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2、说一说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3、写一写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三)第三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1、读一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2、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3、写一写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及其该事件的影响(四)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及其特点1、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_________,到学习西方的________,再到学习西方的________,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2、从整体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领导辛亥革命的是谁?列举他早期的革命活动。
4、小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特点(五)重难点突破1、世界近代化材料反映的世界近代化的是怎样的?与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一样吗?请再写出两个西方政治近代化的事件。
2、下图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图中所示这一主题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形成性测试构建知识网络。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推荐五篇)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表现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历史与现实在本单元中有很好的结合点,我们要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后,已经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几场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这些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产生的影响和特点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重构。
【复习目标】1、知道近代化的概念,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背景。
2、说出近代化探索的四场运动的名称、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内容,比较其异同点。
3、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四场运动的作用及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索的艰巨性,归纳出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从而得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一些启示。
4、通过绘制知识树或思维导图,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重难点】重点:四场运动的概况、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点:四场运动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和启示,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设计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复习。
利用时间轴、知识树等方式引导学生宏观的看待专题,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懂得把前后知识建立关联性,突出历史的时序性、变迁性和因果联系。
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课教案学案
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学案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指导】本单元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化运动。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认识中国的近代化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从而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念理解】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复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第一单元,知道了列强的一步步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我们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二、知识梳理:三、自主建构:运动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反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政治派别主张、内容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人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步知识分子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1.看课本概括中国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探索?分别说说这几次探索的实质、领导阶级、性质。
2.有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历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3. 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历程3. 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晚清社会变革的具体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初步尝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3.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 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3.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影响和启示的理解。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2.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
3. 分析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起步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1.3 教学活动观看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战争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2.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分析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掌握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化的进展及其主要问题。
2.2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贡献。
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洋务运动相关资料,了解运动过程。
小组讨论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化的进展及其主要问题。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中国的近代化改革3.1 教学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掌握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化的改革方向及其主要问题。
3.2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的起因和过程。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戊戌变法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变法过程。
小组讨论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化的改革方向及其主要问题。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4.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辛亥革命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及其主要问题。
4.2 教学内容辛亥革命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4.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
2.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近代化探索的原因、特点、启示等,形成单元内部知识体系。
3.知识整合,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知识框架,形成历史整体认识。
4.通过看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通过背诵加强知识记忆巩固。
复习重点记忆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复习难点理清单元知识联系、单元之间联系、中外历史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教学方法看书—讲解—背记—练习复习教具课本、课件、《说明检测》、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师首先明确近代化概念,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不同方面,明确近代化探索的体系(如下图)二.板书表格化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比较,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如图)三.教师串讲中国近代化探索单元知识体系1.单元重点内容点拨(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所阶级革命派)。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2.明确近代化探索的特点3.明确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共同点4.近代化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5.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代表事件6.中外近代化的区别7.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方面影响8.关于南京、上海9.明确推动近代化发展的原因、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启示四.教师讲解,知识整合,单元联系,中外联系,形成历史整体认识,形成历史知识框架1.侵略与反抗和近代化探索的联系2.近代化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3.近代化探索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联系4.近代化探索与近代科技、教育、思想文化联系5.近代化探索与新中国“一五”计划联系6.中外联系,近代化与世界的联系五.学生背诵记忆本单元知识六.试题练习略●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复习目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自主复习:(一)洋务运动1、背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2、目的:。
3、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4、代表:中央:地方:曾国藩、、、张之洞。
5、主要内容:A以“”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最大的军工)B以“”为口号,创办民用企业:()C创建新式海军――、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5、局限:洋务运动没有使,作用:。
是中国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1、序幕: 1895年《》签订,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
2、代表: 康有为、、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3、发展: 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和组织。
4、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光绪皇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新式学堂(北京大学)5、结果: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镇压了变法运动。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6、作用:。
(三)、辛亥革命1、兴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
1905年创办(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机关刊物《》。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平均地权。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主义3、高潮:1911年10月10日起义1912年,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4、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5、评价:成功:推翻了,结束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
(四)、新文化运动1、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2、标志: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口号:、。
4、代表:陈独秀、、胡适、。
5、主要内容:前期:提倡反对专制;提倡反对迷信;提倡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6、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运动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doc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时计划:5课时主备:字学娟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近代化的探索,就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化社会转变的过程。
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批批为探索救国道路的探索者,从自己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救国方略,前仆后继英勇斗争。
但每次探索都未能实现目标,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他们对历史的推动仍然功不可没。
教学的重点是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
这是一个持续的、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过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目标及其分析1、目标定位(课程标准、中考考点)(1)识记洋务运动的概况;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2)识记戊戌变法的概况;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
(3)掌握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相关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并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
(4)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概况;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2、目标分析(1)识记洋务运动的概况;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就是要记住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口号、内容,并评价洋务运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案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案课题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备审阅1、学习目标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学习重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就有哪些?学习难点中国近代化探索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方法点拨、引导、当堂训练;自主、合作、当堂练习教学流程备注说明课堂实施过程:【一】预习反馈与讲评环节1、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难点问题,教师讲评;2、学生当堂掌握本课的预习问题。
【二】拓展深学,精讲点拨1、①中国近代化探索开始于哪一事件以后?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哪些运动?②中国近代化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③中国近代化探索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④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预示着中国人民在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发生了什么重大转变?2、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镇压中国人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开始了。
经历了三个阶段:学习西方生产技术阶段,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阶段,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如新文化运动。
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阻挠与破坏。
④中国人民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转向学习社会主义。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本课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路。
教师讲解点拨【三】系统建学,当堂训练:1、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A、学习西方科学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策略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2、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D、完全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3、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袁世凯的出卖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C、顽固派的强大D、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魏源写成《海国图志》B、严复译述《天演论》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陈独秀创办《新青年》6、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教案
单元课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单元重点、难点
单元重点: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等。
单元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意义、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等。
课时计划
本单元共4课。每课1课时。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
孙中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191年,新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本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化运动。
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3、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化运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的能力。
如分析评价洋务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认识到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关头,由资产阶级推动,清政府实行的一次自救运动。
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④认识到新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民主主义革命的到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化运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几次运动的总趋势。
二、教法和学法利用多媒体,图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如近代化,洋务派等;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程去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
导课: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运动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学案上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梳理表格。
做完之后,教师出示课件洋务运动的表格,学生同为之间交换学案,相互检查有无错误。
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学生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然后找三五个学生展示速记情况。
活动一: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统治制度。
二、戊戌变法
根据学案上设计的戊戌变法表格,学生采用口述的方式,自主完成。
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口述答案。
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辛亥革命
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相关内容,完成活动二:2010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5周年,请列举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我们应如何评价?你从孙中山的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教师总结:
评价: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功绩和革命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牢记。
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胸怀祖国、永不放弃、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四、新文化运动
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用学案设计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问题,同桌之间相互提问,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机会。
之后,教师找三组同桌站起来,现场展示提问过程。
归纳总结活动三:试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学生答出个人归纳的特点,教师总结完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活动四:感悟升华学生讨论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请写下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后练习: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板书设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附:《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学案
一、中考解读:
1、(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知识要点梳理:(快速浏览课文,完成知识要点梳理)
活动一: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1)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活动二:2010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5周年,请列举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我们应如何评价?你从孙中山的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①1894年。
②1905年。
③1911年。
④1912年。
⑤20世纪20年代,。
⑥1924年。
评价: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他领导了,创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功绩和革命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牢记。
我们应该学习他
的奋斗精神,树立
远大志向。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4、新文化运动
1、在方法上:(学习对象)。
2、在学习层面上:从学习西方,到学习西方的,再到学习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的历程,反映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
课后练习: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