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这一节我们又该怎样读
5.有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理解“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四、拓展延伸
1.你想对共产党说什么
2.学唱歌曲。
学生自由畅谈
学唱歌曲
五、及时反馈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升华。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北海的美丽,孩子的快乐。
2.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儿童诗歌,这些诗歌为学生们展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令人陶醉的画面,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但是,学生学习了诗歌之后虽然能读、能背,但学生对诗歌的结构、特点尚不能了解。进入中高年级,每册教材都为安排了诗歌教学,意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的形式美、独特的写作方法。《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是诗歌,又有别于其它的诗歌,它还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著名的词作家乔羽先生作的这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第二小节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同时又充满童趣。第三小节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学情分析:
1.有什么:
(1)预习: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联系自己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能反复诵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情感面:三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容易进入想象的情景中区,能够“披情入文”。
(3)课堂互助交流的能力:这个互助体现在师生、生生两个层面上。教师讲解时,学生能仔细听,可以适时地提出想法和意见;学生交流时,说者能基本发表自己或组类的意见,听着要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3.通过预习及初读课文,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
1.学生认读词语。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愉快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安排 红墙 洒水
2.说说哪些字难记,交流方法,巧记生字。
3.指名分段读。
4.小组合作检查。(齐读、个别读、或推荐读)
生字记忆有了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上多大提高了效率,只在个别重点字上做强调。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呢我做了一些设想:教学伊始,借助课件,情境导入,边放歌曲,边欣赏图片 ,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然后简单介绍歌曲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精读课文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弄清楚诗歌每一小节所写内容,然后把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在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童年的美好生活,最后再通过朗读把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对歌词中反复出现了三次的句子:“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教师应作以指导,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2.缺什么:
诗歌的内容通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加上学生对诗歌形式的不熟悉,对诗歌这种独特的体裁表达手法的不了解,所以,学生在品读诗歌内容时,有时会不理解意思,也就达不到品读诗歌内涵的目的。因此,就本文来说,如何利用辅助资料和诗歌文字来理解文张主题,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3.给什么:
课堂上要读好诗歌,抓住关键词体悟句段的方法与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汇、句式,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提升语言能力。借助教材本身的特点,利用歌曲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充分发挥小组竞争的作用,促进学生快速学唱歌曲,从而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利用文中的特殊句式感受共产党的伟大。通过课件内容的再现和感染,通过语言文字学习的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去追溯历史,了解历史,抚今追昔,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升腾起与诗歌作者相呼应的爱国热情。这一美的育人价值在课堂上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它渗透在教师的课件设计中,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
3.全班交流。
4.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重点理解“红领巾”“太阳”的含义。
3.体会修辞。(拟人)
4.指导朗读。
倾听同学的朗读。
交流自己的感受。
根据课前预习,小组合作,理解词语意思。
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北海的美丽。
给能力强的孩子展示的机会,给较弱孩子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
学校:
年级: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
学科:语文
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时:2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把握诗歌的段落结构和特点。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8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倒映”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歌词贴近儿童生活,深受少年少年儿童的喜爱,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内容。诗歌中“荡”“倒映”、“环绕”“凉爽”等词语,借助插图,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理解应不是困难,因此对本课教材来说,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应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是本课结构上的一个特色,学生可作简单了解。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是本课的重点句,理解了这一关键句,歌词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也就自然把握住了,对这一重难点,该如何突破在精读环节,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可能会浅层次的认识到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教学时可通过介绍影片《祖国的花朵》进行引导:你们知道“花朵”是指什么吗(花朵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温暖,党就是太阳,有了党的关怀,我们少年儿童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如果学生理解得不深入,也不强求,因为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三、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同学们,学贵在疑,有了问题,我们就要到文中去找。大声读课文,找找答案。
2.文章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小组内讨论一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3.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
小组交流。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习惯。
四、深入文本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课文。
2.这段写了什么景物作者是怎么写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对应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诗歌”类课文的需要,预设以下提升点:
(1)通过聚焦关键词句,练习上下文,提升对词句、文章中心的感悟能力。
(2)在小组学习中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和互助意识。
(3)初步掌握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
第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有效导入
1.师: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六、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七、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
2.朗读背诵课文。
3.读读其它赞美祖国的诗歌。
八、反思重建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1.学生感情朗读
2.学生体会,把握文眼。
把握文章重点,找准切入点。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文章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
回顾已学知识,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三、深入文本
一、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是什么意思
2.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
3.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不是谁安排的,是我们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没有祖国的安定团结,当然不会有我们小朋友的幸福生活。
五、及时反馈
1.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收获
3.学习生字。
学生自愿到黑板听写,其他同学在里习本上写,完成后互相纠错,集中订正。
六、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
七、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背诵课文。百度文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3.介绍作者
学生回答
指名读课题。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兴趣。
二、预习检查
1.生字检查。
2.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