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星空》教育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
2024年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5课《神秘星空》。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掌握星座的识别方法,探索星空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了解星空的分布规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星座的识别方法,星空的分布规律。
难点:理解星座的形成原理,掌握星空的观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星空投影仪、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学具:学生用星空观察记录表、彩色笔、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星空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美丽的星空,激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观察星空的经历,讨论星空的奥秘。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地球仪和星座图,讲解星座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认识星座。
(2)以大熊座为例,讲解星座的识别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星空。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星座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2)各小组分享观察成果,交流识别星座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基本知识2. 星座的识别方法3. 星空的分布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绘制一幅星座图。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星座,绘制星座图,标注星座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星座识别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天文观测活动,提高学生的观测能力。
(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星座知识,拓展视野。
(3)开展星空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星空探索的心得体会。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星座的识别方法2. 星空的分布规律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一、星座的识别方法1.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星座的基本概念,如星座是由哪些恒星组成的、星座的名称及其背后的故事。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科学领域教材《神秘星空》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夜空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星座,探索星空的奥秘,以及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夜空的基本构成,如星星、月亮、行星等。
2. 培养幼儿识别并命名几种常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3. 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星空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星座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夜空的构成,认识常见的星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空投影仪、星座图、星星卡片、故事书《神秘星空》。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星空投影仪,为幼儿营造一个浪漫的星空氛围,引导幼儿观察星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故事书《神秘星空》,讲解夜空的构成,让幼儿了解星星、月亮、行星等基本元素。
(2)展示星座图,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3)教幼儿用星星卡片拼出不同的星座,巩固星座的识别方法。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星座。
(2)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提高识别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夜空的构成:星星、月亮、行星等。
2. 常见星座: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3. 星座识别方法:观察、联想、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认识的星座。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画出至少两种认识的星座,并标注星座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在星座识别方面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星空,探索更多天文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星空知识竞赛、制作星空手工作品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天文探索》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神秘星空”,内容包括星座的起源、星座的识别与分类、以及星空观测的基本方法。
详细内容涉及星座的历史文化背景、星座图的认识、星座运动规律以及观测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星座的起源,理解星座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2. 学会识别常见星座,掌握星座分类的基本方法。
3. 掌握星空观测的基本技巧,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星空观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运动规律及观测技巧。
教学重点:星座的识别与分类、星空观测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天文望远镜、星图软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星空的神秘之处,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星座的起源,讲解星座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星座的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星座故事,增强课堂互动。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星座图的认识、星座分类及运动规律,使学生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星图,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识别常见星座,加深对星座的认识。
6. 观测技巧讲解(10分钟)介绍星空观测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指南针、望远镜等工具进行观测。
7. 实践操作(20分钟)组织学生前往操场,实地观测星空,指导学生识别星座,体验星空之美。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起源与文化意义2. 星座识别与分类3. 星空观测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北半球常见星座图,标注星座名称。
(2)简述星座运动规律及其产生原因。
2. 答案:(1)见附件。
(2)星座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公转导致星座位置发生变化。
产生原因:地球运动使观测者视角发生变化。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实践环节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星座运动规律的理解仍有困难,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2024年[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神秘星空》精品教案
2024年[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神秘星空》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神秘星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星空的构成、星座的认识、恒星与行星的区别、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星空的影响以及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区分恒星与行星。
2.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
3. 通过学习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星座的认识与恒星、行星的区分。
重点:星空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星空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地球仪、手电筒。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地球自转与公转,引导学生观察星空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认识星座。
(2)通过对比,讲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3)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星空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星座。
(2)区分恒星与行星,并将它们归类。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星空的构成2. 星座的认识3. 恒星与行星的区别4. 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星空的影响5. 人类探索星空的历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记录自己喜欢的星座,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简述恒星与行星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星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星空的科普书籍,观看星空探索的纪录片,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拟。
2. 例题讲解中对星座的认识和恒星、行星的区分。
3. 作业设计中观察星空的实践作业。
一、实践情景引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拟是帮助学生理解星空变化的重要环节。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神秘星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星空,了解夜空中的常见星座,学习简单的天文知识,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夜空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夜空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片、星座卡片、教学PPT、星形贴纸等。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星空,激发幼儿对神秘星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夜空中的常见星座,如北斗七星、猎户座等,让幼儿初步了解星空知识。
3. 实践: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的星座画出来,并制作成星座卡片。
4. 互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星空知识:夜空、星座、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2. 绘画与手工制作:星座卡片、星形贴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空,和家人一起找一找夜空中的星座,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下所找到的星座名称和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夜空,探索更多的天文知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参观天文馆、开展亲子观星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星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夜空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神秘星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星空的基本知识、星星的形状与分类、星座的识别以及夜空探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识别星座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星座的识别和夜空探索。
重点:星空基本知识、星星的分类和形状、星座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星星模型、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星空图,引导幼儿观察星空,激发他们对神秘星空的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星空的了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星空的基本知识,如星星的形状、分类和星座的识别。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各种星星和星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典型的星座,如北斗七星,讲解其特点,引导幼儿学会识别。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星座卡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说出星座的名称。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星座的识别任务。
5.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星座作品。
(2)鼓励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星空基本知识2. 星星形状与分类3. 星座识别4. 夜空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空,尝试找出并描绘一个你喜欢的星座。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一个神秘的天文现象。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夜空,探索更多有趣的星空知识。
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书籍和资源,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神秘星空》,主要讲述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包括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伽利略和开普勒的贡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现代宇宙学的发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3.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重要科学成就。
难点: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贡献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星空图片、宇宙探索历程资料。
学具:笔记本、文具、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重点阐述他们的发现和理论。
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宇宙探索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宇宙探索历程中的重要人物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宇宙探索历程:1. 古代宇宙观2. 伽利略:观测宇宙,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3.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5. 现代宇宙学: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等七、作业设计答案:1. 古代宇宙观:地心说、天圆地方等2. 伽利略:观测宇宙,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提出地心说破产3.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揭示行星运动的规律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解释行星运动的原因5. 现代宇宙学: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研究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深入了解宇宙探索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神秘星空一、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性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间的关系。
2、注重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
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解释与结论。
二、教学重点: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性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图片:银河侧视图、河外星系的三种形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牛郎织女》。
导入到对于银河的学习。
(二)新授1:走进神秘的银河系1)、认识银河系的形状。
出示银河系的图片)讲解:银河系从侧面看像一个盘子,他的中心恒星云集,称为银核,两边被称为旋臂。
而太阳并不在银河系的中心。
而他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2.3万光年的地方。
2)、认识银河系的组成讲解: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3)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大约1000亿——2000亿颗恒星,光的速度是一秒钟30万千米,1光年约9.5万亿千米,以光的速度从银河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7万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银河系的直径是7万光年。
厚约2000光年。
而太阳并不在银河系的中心。
而他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2.3万光年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2、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1)讲述: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天体系统,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系统中。
2)认识河外星系讲解:目前科学家采用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了10亿个像银河系这样大的恒星集团,人们把这些恒兴集团叫做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已经看到了100亿光年以外,仍然没有发现宇宙的边缘。
提问:现在你能将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下吗?小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宇宙。
讲解:现在的条件下,人类对河外星系的了解还不是很多,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河外星系大致可以氛围椭圆星系、车轮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三种形状。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激发学生对宇宙和星空的探索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天文望远镜、星图和投影仪等。
材料:学生的练习册或作品纸。
教学步骤
步骤一:介绍星空
教师向学生介绍星空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星空的兴趣。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展示美丽的星空景观,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和壮丽。
步骤二:观察星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星星的观察活动,使用天文望远镜或投影仪等工具。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发现不同的星座和星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位置。
步骤三:学习星图
教师教导学生如何使用星图,帮助他们理解星座和星体的排列。
学生可以根据星图进行自主观察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天文知识和技能。
步骤四:讨论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结果,分享自己对星空的感受和发现。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拓宽自己的视野。
步骤五:创作和表演
教师鼓励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与星空相关的作品。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星空的理解和想象。
步骤六:总结和展示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收获,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用语言和表演方式表达自己对星空的喜爱和想象。
18《神秘星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8《神秘星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天文探秘》第四章第一节《神秘星空》,内容包括星座的起源、星座的分类与识别、恒星与星云的基础知识,以及夜空观测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星座的起源,掌握星座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2. 掌握恒星与星云的基本知识,了解夜空观测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星座的识别及恒星与星云的区分。
2. 教学重点:星座的起源、分类与识别方法,以及夜空观测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空图、星座挂图、恒星与星云模型、天文望远镜。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星座图、指南针、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谈论对星空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星座的起源,讲解星座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利用星座图和指南针,在教室内模拟寻找星座。
4. 例题讲解:讲解恒星与星云的区别,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星空图,识别星座并区分恒星与星云。
六、板书设计1. 星座起源2. 星座分类与识别3. 恒星与星云4. 夜空观测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知道的五个星座,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简述恒星与星云的区别。
2. 答案:(1)略(2)恒星是宇宙中的一种天体,由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发热;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不能自身发光发热,但可以反射附近恒星的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但部分学生对星座的识别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夜空观测活动,亲身体验寻找星座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更多关于星空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科学21神秘星空教案
小学科学21神秘星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1课《神秘星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掌握星座的辨认方法,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主要的星座,掌握观察星空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星座的辨认方法,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的影响。
难点: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地球仪、星空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讲解星座的辨认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星座图,认识主要的星座。
3. 随堂练习:发放星座图,让学生尝试独立辨认星座,并进行小组交流。
4. 讲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的影响,结合地球仪进行演示。
5.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星空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星座辨认方法:a. 连接法b. 对比法c. 位置法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的影响:a. 时间变化b. 地理位置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星空,记录下自己认识的星座,并画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观察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星空,了解更多的星座知识,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2. 星座辨认方法的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观测星空影响的讲解和演示。
4. 学生动手实践的设计和组织。
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
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5课《神秘星空》。
内容包括:认识星空,了解星座,探索星空的奥秘。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三节《神秘的星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
2.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星座,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星空,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座图、星空视频、天文望远镜。
学具:星空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星空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星空,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星座图,讲解星座的命名、特点及故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星座图,找出并认识常见的星座。
4. 探索星空奥秘(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记录观察到的星座。
5. 小组交流分享(15分钟)各小组展示观察成果,交流观察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星座图:展示常见的星座及其特点。
2. 星空观察记录表:记录学生观察到的星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自己喜爱的星座。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绘制出喜爱的星座。
2. 作业题目:查阅资料,了解一个神秘的天文现象。
答案: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一个神秘的天文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星空的观察和探索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天文知识竞赛,参观天文馆,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探索星空奥秘的环节。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认识星座,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
2024年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星座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了解恒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2. 培养学生观测星空的能力,学会使用星图、望远镜等工具进行天体观测。
3.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识别、恒星亮度的测定、星云的类型与特征。
教学重点:星座知识、恒星的形成与演化、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图、望远镜、天文科普视频、教学PPT。
学具:星图、望远镜、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星空,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星座的奥秘吗?恒星是如何形成的?”2. 讲解星座知识(1)介绍星座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展示星座图,指导学生识别常见的星座。
3. 恒星的形成与演化(1)讲解恒星的形成过程,结合动画演示。
(2)介绍恒星的演化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生命周期。
4. 星云的认识(1)介绍星云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展示星云图片,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星云。
5. 宇宙探索历程(1)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
(2)播放科普视频,介绍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使用星图,识别星座。
(2)测定恒星的亮度,分析恒星演化的规律。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知识2. 恒星的形成与演化3. 星云的认识4. 宇宙探索历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你熟悉的星座图,并简要介绍该星座的特点。
(2)简述恒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2. 答案:(1)星座图及特点(以猎户座为例):猎户座是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形状呈矩形,中间有三颗排列成一直线的亮星,分别为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
(2)恒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恒星的形成主要经历引力坍缩、原恒星、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等阶段。
2024年[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神秘星空》精品教案
2024年[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神秘星空》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三节《神秘星空》。
详细内容包括:星空的构成,星座的认识,恒星与行星的区别,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星座,并学会区分恒星与行星。
2. 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3. 通过对宇宙探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星座的认识与区分恒星与行星。
重点:星空的构成,恒星与行星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恒星与行星模型。
学具:望远镜、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星空图和实际星空照片,展示美丽的星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星座。
2. 例题讲解(1)介绍星空的构成,讲解恒星、行星、星云等概念。
(2)展示星座卡片,讲解星座的由来和识别方法。
(3)通过比较恒星与行星模型,引导学生区分两者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己观察星空图,找出其中的星座。
(2)小组合作,用望远镜观察真实的星空,记录观察到的星座和行星。
4. 知识巩固(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星空构成、星座识别、恒星与行星区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观察星空的心得,交流学习经验。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星空的构成恒星、行星、星云2. 星座的认识猎户座、北斗七星等3. 恒星与行星的区别亮度、颜色、运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夜晚的星空,记录自己认识的星座。
(2)了解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并介绍他的贡献。
2. 答案(1)星座记录答案因人而异,只要正确即可。
(2)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星空的兴趣明显提高,但对星座的认识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
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
小学科学25神秘星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神秘星空”章节,内容包括:认识星空,了解星座,探究星空的奥秘,以及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主要的星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星空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星座,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星空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文望远镜、星空图、星座卡片。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画笔、画纸、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星空视频,让学生感受星空的美丽和神秘。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星空的经历。
2. 例题讲解介绍星座的概念,讲解星座的划分和命名。
展示星空图,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的星座。
3. 随堂练习分组让学生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认识的星座。
用指南针判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4. 观察星空组织学生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指导学生寻找星座。
学生观察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5. 探究星空的奥秘讲解星空的形成、恒星和行星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星空的奥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星座的概念、划分和命名。
2. 主要星座的名称和特点。
3. 星空的形成和恒星、行星的区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认识的星座,并标注其在天空中的位置。
2. 答案:学生作品,正确标注星座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星空时表现出浓厚兴趣。
但在讲解星座知识时,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星空,了解更多的星座知识。
组织天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在引入星空话题时,应选择高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星空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星空的美丽和神秘。
2024年小学科学21神秘星空教案
2024年小学科学21神秘星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第二章“神秘星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星空,了解星座,探索宇宙的奥秘,以及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
2. 培养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星座的识别和记忆。
教学重点:了解星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星座,了解我国航天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星座卡片、多媒体课件、天文望远镜(可选)。
学具:笔记本、笔、星座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星空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星空的基本知识,讲解星座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星空。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星座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提高识别星座的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星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我国航天成就介绍:展示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星空的基本知识2. 星座的概念与识别3. 我国航天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星空,记录自己认识的星座,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星座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星座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星座和航天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户外观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星空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星座的识别和记忆。
2.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星座观察。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 作业设计:观察星空,记录自己认识的星座。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星球和宇宙知识,能够感性理解星空之美,提高对自然探究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利用实际案例及观察工具(天文望远镜、计算机程序等)来了解天体和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在讲解天文学中的科学概念和宇宙运行的动态规律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性理解和学习如何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课程的开头,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本次天文学课的课程主题。
通过对天体的描述、观察和记录,以及对信息的汇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天体和宇宙的奥秘,引发学生对星空之美的关注。
2. 概念解释环节通过相关图表的介绍,对有关行星、小行星、衍射天文望远镜等天文物体和器材进行介绍。
学生认真听讲,并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举一反三的理解天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 手工制作天文模型环节三至十年级学生分组,运用材料如废纸板、黄泥、金属布等物制作三个天文体模型,分别制作出太阳系、恒星系和星云模型,让学生亲自感受手工制作的律动之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4. 天象观测环节将所制作的太阳系、恒星系和星云模型在实地进行展示,学生们通过望远镜进行星空观测,记录所有观测到的天象,分析记载的观测数据,了解规律和自然现象等,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天文知识。
5. 视频播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有关天文学科学知识的相关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带领学生进行探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于天文学知识的了解和认知。
6. 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通过所制作模型的展示、天象观测及视频播放,进行总结和回顾,对所学习的天文学知识等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教学评价在课程的结束环节,通过问题提问、手工制作天文模型成果的展示及讲解、天象观测记录、视频观看等方式进行评价。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教案】学科:地理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星空的特点、形成原因、常见星座和行星的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星空的构成和特点,理解星星的形成原因;2. 掌握常见星座和行星的名称及位置;3. 培养学生对星空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星空的形成原因及常见星座和行星的名称及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星星形成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星空的观察和辨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星空图片、地理教辅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星空的视频或展示星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星空的兴趣;2. 提问:“你们平时有观察到星空吗?你觉得星空是什么构成的?”学生回答。
二、学习和探究(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星空的构成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星星的形成原因;2. 简要介绍常见的星座和行星,包括它们的名称和位置;3. 教师展示星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星座和行星,并解释其表达的含义;4. 学生分组观察星空图片,尝试辨认出熟悉的星座和行星,并向全班进行介绍。
三、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学生自主制作星空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星星、星座和行星,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2.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星空日记,和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夜间星空观察活动,指导学生辨认星座和行星。
四、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星空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观察和了解,撰写一篇星空观察日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星星、星座和行星,并简单解释其含义。
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星空的构成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到星星形成的原因,并学会辨认一些常见的星座和行星。
同时,通过观察和记录星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通过夜间星空观察活动,让学生能够实地运用所学知识,更深入地了解星空。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教育神秘星空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科学领域教材《探索神秘星空》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星空,了解夜空中的常见星座,如北斗七星、猎户座等;学习简单的天文知识,如星星为什么会闪烁;通过观察星空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夜空中的常见星座,知道星星为什么会闪烁。
2. 培养幼儿观察星空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星星闪烁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星座,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星空图片、星座卡片、天文望远镜模型、星星闪烁实验器材。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星座,讨论夜空中的星星为什么会闪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星星闪烁的原因,并用实验器材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星座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星座的名称,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4. 课堂互动(15分钟)教师组织“我是小小天文学家”活动,让幼儿用画纸、水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自己的星座卡片,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星空观察记录表2. 星座卡片3. 星星闪烁原因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空,画出自己认识的星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星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周末带幼儿去户外观察星空,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可在下节课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星星闪烁原因的理解。
3. 作业设计:观察夜空,画出自己认识的星座。
一、教学难点解析:星星闪烁原因的理解1. 实验演示:使用天文望远镜模型和星星闪烁实验器材,直观地展示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现象,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星星闪烁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1光年、2000光年及10万光年的距离
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由此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光年约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2.5亿圈。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也就是说沿银河系直径要走10万年,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00年。1光年的距离要绕地球2.5亿圈,2000光年,就是绕地球5000亿圈,那么10万光年就是绕地球25万亿圈。如果我们从地球上以光速飞行的话,到银河系的中心还需要约2.8万年呢。
难点: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宇宙的构成及其关系,以及用光速来计算距离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好相应准备:相关太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图片、资料课件。
六、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直观教学、讨论法、讲授法等-------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直接讲。
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是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经历学习活动,使学生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探索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
3.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形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之间的关系;了解宇宙的构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形状特点及大小;了解宇宙的构成及相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科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学习知识经验,他们对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领悟新的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欲望更强烈。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更加显性探究方法的培养。学生对神秘星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一定量的知识积累。学生对宇宙有一种执著探索的精神,有一种坚定的理性的思考与情感,能用发展的、辩证的、充满兴趣的眼光看待科学,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入手,开门见山式的引入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
(二)、小组自主探究
活动一:走进神秘的银河系
1、教师放映银河系的相关图片,认识银河系的形状。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查阅有关银河系的资料,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现在分小组进行整理,把你们认为最重要有关星空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采用主动接受式学习,利用资料是关键。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并不会深入地运用资料,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交流一下而已。本课不仅组织学生交流资料,还要对资料中的信息进行有侧重的提取与整理,这能培养学生利用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活动学生能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学会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或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并积极参与评议。
学生汇报。我们查到的资料上说,银河系在宇宙中看,是一个漩涡状的星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师:为什么银河系在地球上看上去是条光带,而在宇宙中看像旋转的大铁饼、像织布的梭子呢?
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
在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是因为我们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成员,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中还有很多的星星。当我们抬头看银河系的时候,因为置身其中,所以看到的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就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光带,而当我们在宇宙中,位于银河系的上方或者是下面的时候,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而当我们站到它的侧面看的时候,它就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了。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 作者:
———————————————————————————————— 日期:
ﻩ
《神秘星空》教学设计
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及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
《神秘星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部分的第二课《神秘星空》的内容。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四课组成,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建构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引领学生认识宇宙空间,了解太阳系与银河系、宇宙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研究活动了解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空间的相关内容;形成对宇宙中星体的整体认识,宇宙空间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人类进一步去探索、去认识。意识到地球才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她。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有没有在夜晚数过星星或者观赏过夜晚的星空?看见“银河”了吗?描述你看见的“银河”的样子?
生:…………
师:播放一组星空、银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赏,在晴朗的夜晚,美丽的星空更加灿烂,仰望星空,我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由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它就像给天空戴上了一条神秘的纱巾,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茫茫的宇宙里,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个奇异星空,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近这个神秘的星空。板书:神秘星空。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银河系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银河系中众多星体的光形成了环绕夜空的、外形不规则的发光带,而从我们地球的角度看,刚好在银河系的侧面,所以看上去象一条白色的带子。
3、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银河系的直径约有7万光年,太阳系位于距银核2.3万光年的旋臂上。银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很多,大约1000亿──2000亿颗恒星。那么这么多的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到底有多大呢?
【设计意图】 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积极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分析、整理搜集的资料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知识的互补,教师补充相关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对银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像一条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