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3加热和冷却-附知识点梳理(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3.加热和冷却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

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

教学材料:

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铜球。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探索和调查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

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

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实验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5.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把制作的蜡画展示前面的黑板上(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记录

6.教师点拨: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作出假设、并实验

7.观看教学光盘中巧克力受热后的变化。

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

1.谈话: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大家发现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可真不小。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这个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2.究竟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3.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现象科学上叫热胀冷缩,其实是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产生了影响。

探究水和空气在加热、冷却后的变化

1.刚才的两个实验使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将水和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会和前面的物体一样都发生变化吗?

3.学生预测。

4.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5.汇报实验设计,修改完善。

6.动手实验。

7.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形成的结论。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认识加热、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顾和解释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受到冷和热的影响?

大组交流:铺水泥地时要夹木条、自来水管会冻裂、夏天电线变长……

2.讲解: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和北京至太原铁轨伸长的事例。

3.立交桥、铁轨在建造时应注意些什么?协和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什么会长胖25厘米?

学生大组交流、汇报

了解温度计

1.阅读有关温度计发明的内容。

思考:

(1)温度计的发明者是谁?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温度计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总结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你对物体经过加热或冷却后,有了怎样的认识?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所做的事情。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空气

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 、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冷空气会(下降↓ )。

5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 、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 )、(华氏度)作单位。

2 、(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 、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9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再提起一次重盖。

10 、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1 、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