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管理优秀PPT讲义
概略
具体 详细
长期计划: 产品与市场发展规划;资源发展计划;生产战略计划;和 财务计划
中期计划: 生产大纲和主生产计划
短期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能力需求计划;总装配计划以及实施 过程中的作业进度计划和控制工作
八 主生产计划的概念;如何制定与实施
概念:
P268
MPSmaster product scheme将总体计划中的系列 产品分解为每一个具体时段的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 实 质上是产品的出产进度安排
核心思想:
供应链管理
十二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P277
1 库存标志 库存总量:总量+用户配送后的库存量<配送前的各用户
库存量之和 库存周转:库存周转总是快于各的库存周转 2 资金标志 资金总量:占用资金总量减少为合理 资金周转:快为合理 资金投向的改变:分散改为集中为合理 3 成本和效益
成本降低而效益增高为合理
MPS所需要的信息:主生产计划大纲;预计的需求;可 用的原材料和配件;制造/采购提前期;生产准备/更换时 间;原则是利用最少的项目数进行排产;只列出相关的重 大项目;如财务;生产能力等
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步骤:
1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定单;配件预测;订货政策及 批量;制定出主生产计划
2粗能力计划RCCP—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对能 力和需求进行平衡
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 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
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就是要将顾客所需要的正 确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 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 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 总成本最小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物流配送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企业物流配送活动的管理措施,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保障配送质量。
本文将从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目的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的货物能够准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同时,通过实施该制度,企业能够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风险。
三、适用范围物流配送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所有物流配送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配送、成品出库配送以及售后服务配送等。
无论是内部配送还是外部配送,都应遵循该制度的规定。
四、工作流程1. 配送计划制定: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包括配送时间、路线、运输工具等。
2. 车辆调度:根据配送计划,进行车辆的调度安排,确保车辆能够按时出发并载满货物。
3. 货物装载:货物装载前,需要检查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并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 配送过程:在配送过程中,司机需要按照指定的路线行驶,并注意货物的安全和保护。
同时,配送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配送完成确认:配送到达目的地后,客户需要对货物进行验收确认,以确保货物的完好无损。
6. 配送数据分析与反馈:根据配送过程中的数据统计,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反馈和改进,以提高配送管理的效果。
五、责任分工1. 配送部门负责制定配送计划,并安排车辆和司机进行配送任务。
2. 货物管理部门负责货物的装载、包装和标识工作,并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3. 司机负责按照配送计划和路线进行配送,并对货物进行妥善保管。
4. 售后服务部门负责配送完成后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和问题处理工作。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扣除绩效奖金、记过处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等,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物流管理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物流管理的定义、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流通顺畅、成本最优、服务高效的目标。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1. 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物流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使得产品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从厂商到达消费者手中,提高流通速度和效率。
2. 降低成本:物流管理可以通过减少库存、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提高服务质量:物流管理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仓储设施、提供及时的配送服务等方式,提高产品的交付速度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4. 降低风险:物流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机制,降低物流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如库存过剩、运输延误等,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物流管理的实施过程1. 供应链规划:物流管理的实施应从供应链规划开始,包括确定物流网络、仓库位置、运输路线等,以确保物流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2. 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管理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准时性和可靠性。
3. 仓储管理:物流管理需要合理进行库存管理,包括对库存量、交接与储存的控制,确保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安全、储存合理。
4. 运输管理:物流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物流运输计划,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以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5. 订单处理与配送:物流管理需要对客户的订单进行及时处理和配送,确保产品能够按要求送达客户手中。
6. 信息管理:物流管理需要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和共享相关信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总之,物流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降低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
2、共同配送
所谓共同配送就是为了提高车辆装载率有效地进行配送,对多个企业共同进行配送。例如多个进货业主设立共同配送中心,并从该中心进货,然后配送中心将所进商品汇总、分类后统一进行配送。 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
微观效益 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COREBUSINESS),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 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
二、配送中心分类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地理区域划分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企业配送中心 社会(专业)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来分 销售配送中心 供应配送中心 按专业化程度来分 柔性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
第六章: 物流管理(第三、第四节)
第六章:物流管理(第三、第四节)1.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有()。
*A.统一性目标B.适应性目标(正确答案)C.经济性目标(正确答案)D.效率性目标(正确答案)E.前瞻性目标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包括:效率性目标、经济性目标、适用性目标,故选 BCD。
2.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物料装运的频率和缩短搬运的距离,这体现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
[单选题] *A.组织性B.经济性(正确答案)C.计划性D.适应性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
根据题意,减少物流装运的频率和距离,降低企业的生产物流的成本和费用,属于生产物流的经济性目标。
故选B。
3.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为产品提供通畅的物料流转渠道,以保证生产物流的连续性,这体现了生产物流管理的()。
[单选题] *A.开放性目标B.适应性目标C.效率性目标(正确答案)D.稳定性目标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企业生产物流的目标。
效率性目标是指为产品提供通畅的物料流转渠道,以保证生产物流的连续性,故选 C。
4. 将企业生产物流划分为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三种类型的依据是()。
[单选题] *A.生产专业化的程度(正确答案)B.工艺过程的特点C.生产方式D.物料流经的区域答案解析:本题考点为企业生产物流的分类。
按照生产专业化程度,可以分为大量生产、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
故选 A。
5. 根据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流动特点企业生产物流可以分为() [单选题] *A.工厂间物流和工序间物流B.单件生产物流和成批生产物流C.连续型生产物流和离散型生产物流(正确答案)D.大量生产物流和单件生产物流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
按照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流动特点,企业生产物流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种类型,故选 C。
6. 关于企业生产物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企业生产物流按工艺过程特点可分为连续型生产物流和离散型生产物流B.工序间物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物流C.离散型生产物流指物料离散地运动,最后形成产品D.企业生产物流按物料流经的区域可分为车间物流和工序间物流。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教案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教案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3 物流管理的基本环节1.4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企业物流系统设计2.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要素2.2 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2.3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2.4 企业物流系统案例分析第三章:供应链管理3.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3.2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3.3 供应链合作关系建立与维护3.4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与运输管理的重要性4.2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评价4.3 运输规划与调度4.4 运输管理案例分析第五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5.1 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与目标5.2 仓库设计与布局5.3 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5.4 仓储管理案例分析第六章:物流包装与配送管理6.1 物流包装的作用与要求6.2 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6.3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6.4 配送流程与配送策略第七章: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7.1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7.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与方法7.3 物流绩效评估指标与体系7.4 物流绩效改进与优化第八章: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8.1 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8.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8.3 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8.4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第九章: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9.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运作模式9.2 物流联盟的构建与管理9.3 物流联盟的合作机制与风险管理9.4 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案例分析第十章: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与流程10.2 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与选择10.3 海关法规与贸易壁垒10.4 供应链全球化与协同管理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的主要实践与策略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1.4 绿色物流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应急物流管理12.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征12.2 应急物流的策划与组织12.3 应急物流资源管理与调度12.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安全管理13.1 物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3.2 物流安全管理的任务与内容13.3 物流安全技术与管理策略13.4 物流安全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电子商务与物流14.1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4.2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与服务14.3 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与案例14.4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未来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15.1 工业4.0与智能物流15.2 自动化与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5.3 物流管理创新与变革15.4 未来物流管理的发展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覆盖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再到未来发展趋势,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
仓库物资运输配送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仓库物资运输配送的规范、高效、安全,提高物资周转率,降低物流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物资的运输配送工作。
第三条运输配送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2. 高效快捷,提高物资配送速度,满足生产需求;3. 节约成本,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降低运输费用;4. 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配送服务。
第二章运输配送流程第四条物资运输配送流程如下:1. 订单处理:接到客户订单后,及时进行订单审核,确认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收货地址等信息。
2. 物资准备:根据订单信息,从仓库领取所需物资,并核对物资数量、质量、包装等。
3. 配送计划:根据客户需求、物资特性、运输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包括运输方式、运输路线、配送时间等。
4. 物资装载:将准备好的物资按照运输要求进行装载,确保物资安全。
5. 运输过程:严格按照配送计划执行运输任务,途中注意物资安全,防止损坏、丢失。
6. 配送送达:将物资送达客户指定地点,并协助客户验收物资。
7. 配送反馈:配送完成后,及时向客户反馈配送情况,了解客户满意度。
第三章运输工具及设备第八条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运输工具及设备:1. 货车:适用于大宗物资运输,可装载多种规格的物资。
2. 集装箱:适用于标准规格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3. 专用车辆:适用于特殊物资的运输,如危险品、易损品等。
4. 仓储设备:如货架、托盘、叉车等,用于物资的存储和搬运。
第九条运输工具及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运输成本控制第十条运输成本控制措施如下:1.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费用。
2.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3. 加强物资装载管理,提高装载率,降低空驶率。
4. 优化运输计划,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第五章运输安全及事故处理第十一条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输安全。
第六章 配送基本知识
第二节 配送制的形式 与发展
一、配送制形成的必然性 1、自营配送造成自备车辆多、道路拥挤、 配送效率低下。 2、流通结构分散和物流费用不断上升,严 重阻碍了生产发展和企业利润提高
二、配送的近代发展 (一)萌芽阶段 物流活动中由一般性送货开始向备货、送 货一体化方向转化,配送主要以促销目的 为主(20世纪60年代初期)。
(三)共同配送 (1)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 (2)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 在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 运送到各接货点。 (3)集中协作配送:在核心企业的统筹安排和统一 调度下,各个配送企业分工协作,联合行动,共 同对某一地区某些用户进行配送。 ●优势:有利于节省运力,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 实载率。
二、我国配送的现状及具体表现。 (一)发展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 1、市场供求关系已发展重大变化:供过于 求,买方市场。 2、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配送的发展培育 了必要的微观基础。 3、配送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4、政府对配送的政策支持
三、发达国家的配送 (一)发达国家对配送的认识 ●配送就是送货:将货物从物流据点送交收货人,“配” 是完善“送的经济行为” ●稍详尽的解释,反映了对配送范围、性质、作用的认识。 ①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 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的运输,称之为“配送”。 ②生产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运输”,从 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配送”。
三、配送的类别 (一)按配送组织者不同来分类 1、配送中心配送 ●规模大、专业性强,与用户之间存在固 定的配送关系 ●灵活机动性差,投资较高。
2024中级经济师工商三色笔记-第6章物流管理
第六章物流管理高频考点:物流管理的概念定义: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从物流全过程出发,对相关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理解:(1)客户满意是物流管理的出发点。
(2)物流管理以物流整体最优为目的(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4)物流管理以信息为核心高频考点:包装1.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2)方便功能(3)销售功能2.分类(1)按包装目的不同可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2)按包装使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3)按照包装使用次数不同可分为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和周转用包装3.包装材料的分类及优缺点。
(1)纸包装材料仇点:在于成型性和折叠性优良,易于加工,容易达到卫生要求,易于印刷,价格较低,本身重量轻,可以降低运输费用。
缺点:料受潮后强度下降.气密性、防¥朝生、明t牛车交O(2)塑料包装材a优点:塑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耐摩性、抗震动、防潮和气体阻漏等性能,化学稳定性较好.防锈蚀;塑料属于轻质材料,加工成型简单。
缺点:容易产生公害,造成白色污染。
(3)玻璃包装材料优点:不透气、不透湿,有一定强度,透明性较好,易于塑型和加工,具有特殊的真实展现商品的效果;玻璃包装容器易于复用、回收,便于洗刷、消毒、灭菌,一般不会造成公害;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稳定。
缺点:耐冲击强度低、碰撞时易破碎,自身重量大,运输成本高、能耗大。
(4)木材包装材料优点:木材具有优良的强度/重量比,有一定的弹性,能承受冲击振动、重压等;木材加下方便不需要复杂的加工机械设备。
缺点:木材容易吸收水分,容易变形开裂,容易被蛀蚀容易腐朽等加上受资源限制、价格高等因素影响限制了木材在包装中的应用。
(5)复合包装材料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复合在一起以改进单一材料的性能,复合包装材料在包装领域有广泛应用3.包装技术和方法(1)包装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对内装物合理罚放、固定和加固,以缩小体积、节省包装材料、减少损失②对松泡产品进①行体积压缩③合理选择包装的形状尺寸,避免过高、过扁、过大、过重,内包装形状尺寸与外包装相匹配。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流配送操作,提升工作效率,确保配送质量,以满足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物流配送管理。
第三条物流配送定义为将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的活动。
物流配送管理涉及对配送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制定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配送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五条物流配送管理涵盖物流配送计划制定、资源管理、过程控制、质量保证及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
第二章物流配送计划制定第六条物流配送计划涉及对配送时间、路线、数量等要素的规划和安排。
第七条制定配送计划的依据包括客户需求、货物数量、货物特性、运输距离、交通状况等因素。
第八条计划制定的流程包括收集需求信息、确定货物数量、确定运输距离、评估交通状况、制定配送路线及时间等步骤。
第九条物流配送计划由配送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第十条配送计划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突发情况和客户需求变化的调整。
第三章物流配送资源管理第十一条物流配送资源涵盖人力资源、车辆资源、仓储资源等。
第十二条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十三条资源管理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车辆资源、仓储资源的管理。
第十四条资源管理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和安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五条资源配置应考虑货物特性、运输距离、交通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配送过程的安全和顺畅。
第四章物流配送过程控制第十六条物流配送过程控制涉及对运输、装卸、仓储、配送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第十七条过程控制的目标是确保配送过程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货物装载控制、车辆行驶控制、卸货控制、仓储管理及配送过程监控等。
第十九条过程控制应遵循配送计划执行,并及时反馈配送信息。
第二十条控制过程应确保安全,防止货物丢失、损坏和配送错误。
第五章物流配送质量保证第二十一条物流配送质量保证旨在保障配送过程中的品质、准时性、安全性。
配送基础知识
第六章配送基础知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配送 2.销售配送 3.共同配送 4.综合配送 5.定量配送重点问题:1.配送的特点2.配送的主要类别3.配送的三种业务模式4.制约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因素一般掌握1.配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2.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了解1.配送制的形成与发展2.发达国家的配送【本章结构】一、配送的概念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对配送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 配送是最终资源配置配送是接近顾客的配置,是从物流节点至用户的终端运输,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是“最终资源配置”。
(二) 配送是特殊送货形式配送的实质是从物流节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是一种“中转”形式。
配送是一种固定的形态,甚至是一种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套装备和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体制形式,是高水平的送货形式。
(三)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所以,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
(四) 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
在满足用户利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不能利用配送损害或控制用户,更不能利用配送作为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割据市场的手段。
二、配送的主要类别在以上各种配送分类中,重点掌握按配送组织者不同所划分的四种配送方式:(一)配送中心配送1.特点: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专职配送中心,规模比较大,专业性比较强,与用户之间存在固定的配送关系。
配送中心一般情况下都实行计划配送,需要配送的商品有一定的库存量,很少超越自己的经营范围。
配送中心中的设施及工艺流程一般是根据配送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所以配送能力强,配送距离较远,配送的品种多,配送的数量大,可以承担工业生产用主要物资的配送以及向配送商店实行补充性配送等。
物流成本管理教案第六章配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管理教案第六章配送成本核算配送成本核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运输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介绍配送成本的核算方法和相关的管理措施。
一、配送成本的核算方法1.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将配送成本按照直接与运输活动相关的费用进行核算,包括燃料费、驾驶员工资、维修费等。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个配送活动的成本,但无法反映运输过程中的间接费用。
2.非直接成本法非直接成本法将配送成本按照运输活动所占据的资源成本进行核算,包括车辆折旧、车辆保险、车辆停放费用等。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考虑所有与运输活动相关的费用,但对于每个具体的配送活动的成本计算比较困难。
3.随机成本法随机成本法将配送成本按照随机变动的方式核算,以便更好地适应运输活动的不确定性。
通过对运输活动中的不同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随机因素造成的成本,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配送成本核算的管理措施1.运输成本控制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燃料消耗和人工成本。
采用交通管理系统、车载导航设备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准时率,减少运输成本。
2.仓储成本控制合理布局仓库,减少仓库租金和设备投资。
采用先进的仓储设备和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仓储能力和货物周转率,减少仓储成本。
3.库存成本控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优化订货周期和安全库存水平,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造成的成本损失。
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减少库存风险和资金占用。
4.客户服务成本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客户服务,减少客户服务成本。
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和CRM系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因错误或延迟交货而带来的成本损失。
5.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奖励制度和晋升通道,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发展。
三、配送成本核算的作用和意义1.提高运输效率通过配送成本核算,可以找出造成运输成本增加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运输效率和准时率,降低运输成本。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实务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实务复习大纲第一章运输管理概述1.运输产业的特性1)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2)运输业的产品是服务3)运输具有社会公共事业的特性2、物流运输的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1)运输与其他物流环节的关系2)运输与装卸的关系3)运输与包装的关系4)运输与存储的关系5)运输与配送的关系4、运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的内容)(1)物流运输的对象:物流运输对象统称为货物,根据货物对运输、装卸和储存的环境和技术要求,货物可以分为成件物品、液态物品、散装物品、集装箱、危险物品、易腐物品、超长超重物品等大类。
(2)物流运输的参与者1)货主:是货物的所有者,包括委托人和收货人。
2)承运人:是运输活动的承担着,他们可能是运输企业或个体运输业者。
3)货运代理人:是根据客户的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不是承运人。
4)运输经纪人:是替托运人、收货人和承运人协调运输安排的中间商,协调的内容包括装运装载、费率谈判、结账和跟踪管理等。
(3)运输手段1)运输工具2)运输线路3)运输站点及配套设施4)其他资源要素(还有信息、资金和时间等要素,运输管理就是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满足用户要求。
5、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1)物流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3)运输是“第三利润泉”6.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就无法连接。
2)运输作为社会物资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一活动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联结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区。
7.合理运输的标志1)运输成本2)运输速度3)运输一致性8.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1)返程或起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9.影响运输合理化的要素10.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掌握要点就OK了)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2)减少运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配载运输7)“四就”直拨运输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第二章物流运输规划11.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本章小结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 作用、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物流配送对现代生产 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活 动。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谢谢!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2、精细生产与配送
精细生产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是 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合理地配置资源,科学地 安排生产过程,保证质量,消除一切不能增加 效用价值的活动。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3、敏捷制造与配送
敏捷制造是指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不 同要求而作出快速、灵敏和有效反应的一种生 产方式。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三、简答题: 1、物流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生产企业物流中的企业废物与回收 物流?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3、海尔集团依靠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 支持实现什么同步流程?并在采购配送、销售 配送中取得怎样的成绩? 4、案例中连邦公司在“配发货”时,对代销产 品、配货产品和订购产品在配送管理上有什么 不同?
一、物流配送 1、配送的内涵 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 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 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 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 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 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 商品的需求。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第六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基础知识 2.货架配网格层板,提高作业安全。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三篇)
物流配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流配送管理工作,提高配送效率,保障配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物流配送业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物流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货物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配送组织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物流配送部门,负责物流配送工作。
部门下设调度组、仓储组、运输组等。
第五条物流配送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合理组织配送人员,调度车辆,确保订单按时发货。
第六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货物的收发情况,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配送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第三章车辆管理第八条公司的运输车辆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符合运输要求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公司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条驾驶员要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具备一定驾驶经验,且要经过公司的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十一条车辆使用过程中,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的干净整洁,定期检查车况。
第四章仓储管理第十二条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储区域,分区存放货物,并按照货物的特性和存储要求进行分类。
第十三条仓库负责人要对每批货物进行验收和入库操作,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仓库要建立货物存储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清晰标识,方便查找和管理。
第十五条仓库要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并及时报告上级,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五章配送流程管理第十六条公司要建立完整的配送流程,包括订单处理、货物装车、路线选择、配送跟踪等环节。
第十七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及时处理客户的订单,安排合适的车辆和配送员进行货物装车和配送。
第十八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合理选择配送路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配送路径和运输方式。
第十九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实时跟踪货物的配送情况,及时与客户沟通,解决配送中的问题。
第六章服务质量管理第二十条物流配送部门要制定客户服务标准,明确配送质量要求和服务承诺。
工厂代工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厂代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代工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品质检验、物流配送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化: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权限和流程;2. 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3. 专业化: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4. 优化成本: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工厂设立代工管理部,负责代工业务的统筹、协调、监督和考核。
第五条代工管理部下设以下部门:1. 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供应商管理;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产品质量的控制;3.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分析和改进;4. 物流部:负责产品的仓储、配送和客户服务。
第三章原材料采购管理第六条采购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第七条采购部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第八条采购部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
第九条采购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淘汰,提高原材料采购质量。
第四章生产加工管理第十条生产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效率。
第十一条生产部应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第十二条生产部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生产部应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生产部应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第五章品质检验管理第十五条品质部应制定严格的品质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第十六条品质部应设立专门的检验人员,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
第十七条品质部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检验水平。
第十八条品质部应建立健全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分析、整改和追踪。
县级物流中心管理制度范文
县级物流中心管理制度范文县级物流中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物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县级物流中心是指县级以上政府组织或批准设立,集中管理物流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功能的综合性物流设施。
第三条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县级物流中心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物流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具备一定的管理和业务能力,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管理。
第六条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物流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分拣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
第七条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准确、及时、高效传递。
第八条县级物流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定期进行物流管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物流管理制度,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第三章运输管理第九条县级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原则。
第十条县级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应建立健全货物运输信息管理制度,实现运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第十一条县级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应建立健全车辆调度制度,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使用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
第十二条县级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应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车辆维护和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仓储管理第十三条县级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应遵循安全、节约、高效、可持续的原则。
第十四条县级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应合理规划仓储空间,科学布局仓库内部结构,提高仓储物流效率。
第十五条县级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货物进出库的准确与及时。
第十六条县级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应加强货物防损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货物检查,防止货物损失或丢失。
第五章分拣管理第十七条县级物流中心的分拣管理应遵循准确、快速、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十八条县级物流中心的分拣管理应建立健全分拣作业流程,明确分拣作业的工作时间、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
包装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包装业务的管理,提高包装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包装业务,包括产品包装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物流配送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3.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 优化资源利用,保护环境。
第二章包装设计管理第四条包装设计应充分考虑产品特性、市场定位、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确保包装设计美观、实用、环保。
第五条包装设计需经过以下流程:1. 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进行初步设计;2. 设计稿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3. 审核通过后,进行批量生产。
第六条包装设计变更需经相关部门同意,并重新进行审核和批准。
第三章材料采购管理第七条材料采购应选择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环保性能好的供应商。
第八条材料采购需经过以下流程:1. 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2. 采购部门进行供应商评估和比价;3. 采购部门签订采购合同;4. 材料到货后,需进行验收。
第四章生产加工管理第九条生产加工过程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生产设备需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第五章质量控制管理第十二条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质量控制包括以下环节:1. 材料验收;2. 生产过程监控;3. 产品成品检验;4. 出厂检验。
第十四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分析、改进,确保产品质量。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第十五条物流配送应选择高效、安全的物流服务商。
第十六条物流配送过程需确保包装完整无损。
第十七条对物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第七章培训与考核第十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第十九条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考核,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配送的作用
完善输送和整个物流系统 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提高供应保证程度,降低缺货风险 有利于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三、配送的类型
1、配送组织者不同: (1)商店配送,(2)配送中心配送 (3)仓库配送,(4)生产企业配送:
学习目标
掌握配送和配送中心的基本知识 掌握配送中心建设和规划的原则 掌握不合理配送的形式 掌握实现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配送概述 第二节 配送中心 第三节 配送合理化
管理 第四节 配送中心的
规划与设计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第一节 配送概述
一、配送的概念及特征 二、配送的作用 三、配送的类型
3、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4、服务性供应、“门到门”服务 5、“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先配再送,
配好再送)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配送与运输的区别:
输送的性质不同:
运输一般是指干线上的输送活动。配送是支线上的 输送活动。
二者在供应链上的位置不同 运输距离不同 物流对象的特点不同 服务功能不同
由于采用了多项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集成一体化成为该 中心物流系统的突出特点,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 体化,图书、教材、音像、文教用品、退货一体化,图书到货、 翻理、编目、入库一体化,图书添配、直配拣选和打包复核一体 化,以及图书入库、直配、拣选、称重、分拣自动化。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系统共由5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 教材处理系 统; 一般图书处理系统; 一般图书销退处理系统; 音像处理系统; 文教用品处理系统。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新华传媒物流中心通过广泛应用电子标签和RF无线技术,结合自 动分拣与自动输送系统,实现了无纸化与部分自动化作业,大大 提高了作业效率与准确率。同时,物流中心特别强调了信息化建 设,采用了世界著名的仓储管理系统INFOR SSA 4000实现统一的 库存管理,该系统与企业ERP系统共同构成了新华传媒的信息系 统。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新华传媒 还进行了商流系统的建设。尽管难度很大,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上海新华传媒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位于物流中心的主机 房主要有4台高端小型机服务器和大容量磁盘柜,组成双机热备份 系统,负责商流和物流业务,目前在国内还是不多见。
配送中心是实现配送业务的现代化流通设施。配送中 的“货物配备”是配送中心主要的业务,是全部由它 完成的;而送货既可以完全由它承担,也可以利用社 会货运企业来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规定,从事配送 业务的物流场所和组织,应复合下列条件:1.主要为 特定的用户服务; 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 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 主,储存为辅。
2、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 (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2)多品种、小批量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3、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线路配送 (5)即时配送 4、加工程度不同: (1)加工配送 (2)集疏配送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配送的发展阶段
时间 1960年—1965年
阶段
内容
萌芽阶段 由普通送货转向备货、送货一体化
1965年—1980年 发育阶段 1980年—20世纪末 成熟阶段
设立配送中心,实行共同配送,建 立配送体系
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配送手段日 益先进,配送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配送方式日趋多样化
21世纪
现代化阶段 配
第二节 配送中心
一、概念 二、配送中心分类 三、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一、概念
配送中心(DC,Distribution Center)——接受并处理 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 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 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新华传媒物流中心位于上海市闸北区沪太路和汶水路 交汇处,紧邻中环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项目总 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其中物流中 心30000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其中物流系统及设 备投资4000万元。系统设计能力年配送40亿码洋, 其中,一般图书26亿码洋,一般图书退货4亿码洋, 教材4亿码洋,音像制品3亿码洋,文教用品3亿码洋。
第六章 物流配送管理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上海新华配送中心
2005年初,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 传媒”)决定建设新的图书物流配送中心,以满足不 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研,最终 选择了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系统集成商。 上海新华传媒物流中心自2006年8月正式开始动工, 到2007年10月22日建成并成功上线运行,仅用了14 个月,成为国内建设周期最短的图书配送中心项目。 该中心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可以达到年配送40亿 码洋的目标。物流系统采用高度信息化和适度自动化 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集成化的图书供应链一体化 管理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商流、物 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拣选、 输送和分拣系统,使物流中心的各个作业环节和作业 过程井然有序,高效流畅。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配送是从物流据点到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配,即根据用 户要求,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工作,使送 货达到一定规模,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成 本。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配送的特点:
1、从物流据点到用户的送货(中转型、需求 为导向)
2、二次运输、末端运输(直接面向并靠近用 户);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
一、配送的概念及特征
配送(Distribution)是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 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 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 流活动。
如何理解?
①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实现的是接近客户 的配置,在社会生产中处于接近客户的流通领域;
②实质是送货。但与一般送货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