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按哪四步进行?
有余数的除法

试商
根据乘法口诀,用除 数去除被除数的最高 位或前几位,确定商 的首位数字。
减积
将试商结果与除数相 乘,得到积后从被除 数中减去,得到余数 。
调商
若余数比除数大,说 明商小了,需调大; 若余数比除数小,说 明商大了,需调小。
确定商和余数
经过试商和调商后, 最终确定商和余数。
估算策略在有余数除法中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教 学方法和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THANKS
感谢观看
近似估算法
将被除数和除数近似为接近的整十、 整百数进行估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数估算法
规律估算法
利用除法中的规律进行估算,如“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最 高位,最高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等。
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估算出商 的位数和大致范围。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商的定位问题
在列竖式计算时,需确保商与 被除数的数位对齐,避免错位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深入,有余数的 除法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如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与有余数除法相 关的数学竞赛和挑战,这将为学生提 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在实际应用中,有余数的除法可能会 涉及到更复杂的计算和问题,需要学 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余数性质
余数总是小于除数;余数是非负 的。
余数表示方法
在除法运算中,余数通常用“r” 表示,如“a ÷ b = c...r”表示a 除以b的商为c,余数为r。
与无余数除法对比分析
结果差异
无余数除法中,被除数能被除数 整除,结果为一个整数;而有余 数除法中,被除数无法被除数整 除,结果为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总结有余数的除法归纳总结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不够再分而剩余的数就是余数。
2.有余数的除法横式中有四个数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其中商和余数两部分是算式的结果。
3.除法竖式计算步骤:1 写竖式除号2 写被除数和除数3 写商4 写商与除数的积5 写余数4.竖式要注意数位对齐。
5.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6.余数一定都比除数小。
7.解应用题时,要注意“商”和“余数”两数的单位,余数的单位与被除数相同,最后要写回答问题。
8.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商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65课时:第六单元单元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结合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小黑板、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练习巩固: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7÷2= 31÷5=25÷6=19÷4= 27÷8=19÷5=2、用竖式计算56÷8= 37÷4=50÷7=、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整理复习,让我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看到课题你还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什么疑问吗?请你提出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练习题

2022年11月17日小学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算式中,余数是4的是()。
A.44÷7B.82÷9C.60÷82.为庆祝元宵佳节,学校门口挂起了一排彩灯,小明看见彩灯是按白、红、白、黄、白、绿、白、红、白、黄、白、绿……的顺序排列的。
第41盏灯是()灯。
A.绿B.黄C.红D.白3.〇÷8=4……☆,☆最大是()。
A.5B.7C.94.27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下边的竖式是小霞的计算方法,竖式中的“24”表示的含义是()。
A.可以搭成24个正方形。
B.搭4个正方形要用24根小棒。
C.搭6个正方形要用24根小棒。
〇〇〇〇〇〇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36个图形是()。
5.⋯⋯A .B.〇C.D.⋯⋯二、填空题6.看图回答问题。
(1)把这些梨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盘放( )个。
(2)把这些梨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还剩( )个。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308×( )<5065>( )×98.二年级有女生17人,男生13人,如果每5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 )组,列一个综合算式是( )。
9.在算式()÷()=4……7中,除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10.÷8=8……,余数最大填( ),这时被除数是( )。
11.在算式□□÷8=7……□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12.30个梨,装在5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________个;如果每7个装一盒,可以装________盒,还剩________个。
13.52÷6=( )……( )。
14.小林在网上购买了38个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卡通挂件,平均分给6个好朋友,每个朋友分( )个,还剩( )个。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的积用几×几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11、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直到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4、商不变性质: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几。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则商就除以(或乘)几。
7、有余除法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材,主要涵盖第页至第88页的“有余数的除法”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余数的除法,例如:“小明有1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2. 讲解概念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即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的余数和除法运算。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先进行整除运算,得到商,然后用被除数减去商乘以除数,得到余数。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例如:“13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引导学生一起计算,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6. 应用实例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7 ÷ 418 ÷ 519 ÷ 6答案:17 ÷ 4 = 4 118 ÷ 5 = 3 319 ÷ 6 = 3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第八讲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第八讲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练习:1. 填空。
(1)()×8=56()÷7=736÷5=()……()3×()=2481÷()=940÷9=()……()61÷()=8……525÷5=45÷()(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除数。
一个数除以4,商是9,余数可能是()。
3.判断题①9×()<68,括号里最大填8。
()②28÷5=5……3 。
()③33÷7=4……5 。
()④如果△÷6= ○…… □,那么□最大应是7。
( )⑤() ÷8=4……3,()里应填35。
()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60÷7=70÷9=67÷ 9=35÷8=52÷9=46÷6=38÷ 6=5.列式计算。
(1)把34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2)73除以8,商是几余几?基础练习:一、填空1、填空(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
=6......÷=6 (2)=6......÷=6 (2)(3……5)。
(4)39 31、()里最大能填几?()×8<27()×4<1726>()×411>2×()7×()<575×()<3150>()×919>()×3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2÷8=()......()()÷7=6 (3)()÷7=6......637÷()=6 (1)()÷4=4......328÷()=() (3)3、把11个☆平均分成3堆,每堆()个,还剩()个。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