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社会调研报告农村彩礼
社会调研报告农村彩礼农村彩礼是指新婚男方家庭在结婚时向女方家庭的一种财物或礼金。
在农村地区,彩礼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彩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农村彩礼背后的现象和问题。
彩礼的意义和价值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有所不同。
在农村社会中,彩礼被视为是婚姻安定和家庭幸福的象征,也是男方家庭表达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的方式。
彩礼的款项通常由婚姻双方的家庭商定,但在某些地区,男方家庭会根据女方家庭的要求支付高额的彩礼,以显示他们的财力和社会地位。
这些彩礼通常包括金钱、礼品和家具等财物,数量和价值因地区和家庭之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然而,农村彩礼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高额的彩礼要求可能给男方家庭造成负担。
许多农村家庭本身就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中,支付高昂的彩礼可能导致家庭陷入债务困境。
其次,彩礼的存在也加重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
女方家庭要求高额的彩礼意味着婚姻成本增加,这可能导致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地位下降,甚至使其成为商品化的对象。
此外,彩礼也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婚姻纠纷、家庭暴力和婚外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彩礼的金额和形式。
例如,有的地方制定了法律规定,规定彩礼金额不得超过一定限额。
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彩礼问题的认识,并倡导理性婚姻观念。
这些措施虽然有效地减少了彩礼的负面影响,但目前仍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支持。
总之,农村彩礼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其文化和传统的意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通过限制彩礼金额和形式、加强教育宣传等措施,可以逐步改变人们对彩礼的认知和行为,促进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农村彩礼”问题备受关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推行“无彩礼婚礼”,企图消除群众对于婚礼彩礼的不良风气。
那么,农村彩礼到底如何情况呢?本文将从社会必要性、当前状况、因素分析三个方面对农村彩礼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对解决农村彩礼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社会必要性彩礼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与婚姻制度紧密相连,可以促进和维护家庭稳定,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但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开销巨大,不仅对男方造成财务压力,女方也容易为彩礼问题而饱受各种眼光。
因此,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农村彩礼问题的解决则变得更加必要。
二、当前状况1. 彩礼金额逐渐上涨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彩礼金额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
在某些地方,彩礼数量多至直接影响到家庭财产,也不乏因此发生家庭矛盾的情况。
随着彩礼金额上涨,对婚礼费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一些新人甚至需要通过借贷等渠道来凑齐这些开销。
2. 彩礼种类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金银首饰和现金之外,一些地方还兴起了奇奇怪怪的彩礼,如车、房、电器等。
这些物品的升值空间远远高于现金,故不少男方通过多次抵押来达到“彩礼目的”。
3. 彩礼中存在暴力和欺诈一些地方的彩礼风气十分险恶,甚至出现了“恶意彩礼”。
在此种状况下,新女方遭到家暴或男方家庭欺诈的情况并不少见。
三、因素分析1. 社会心态问题一些地区的社会文化中看重“彩礼”这样的传统,将它视为男人成家立业的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彩礼成为了一种教育性的语言,充斥着“钱面子是社会需要的标准”这样的信念。
2. 消费主义引导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电视、电影、广告等介质广泛宣传了奢侈品、消费主义等内容。
这些宣传引导了人们对于高消费风气的追逐,使得一些消费行为不再关注实际需要,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消费升级的手段。
3. 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许多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
因此,在婚姻问题上,一些人认为女儿是自己的“财产”,不如在嫁娶时将彩礼抵消一部分的经济损失。
农村结婚彩礼的社会影响与问题
农村结婚彩礼的社会影响与问题在中国农村地区,结婚彩礼是一项重要传统,是连接两个家庭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结婚彩礼的社会影响和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探讨农村结婚彩礼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一、经济影响农村结婚彩礼在经济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彩礼的高涨导致农民负担沉重,许多年轻人因为无力承担彩礼的压力而推迟婚姻。
这不仅延缓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变革,还影响了农村家庭的发展。
其次,彩礼的不断攀升也诞生了许多附加费用,如婚宴、婚车等,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这种高昂的彩礼开支往往超出了农民收入的数倍,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社会问题农村结婚彩礼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彩礼是一种为了两个家庭的融洽关系而进行的交流方式,但在一些地区,彩礼已经演变成了攀比的工具。
有些家庭出于面子和攀比的心态,不惜倾家荡产地举办奢华的婚礼,并大肆炫耀。
这种攀比现象不仅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还带来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农村结婚彩礼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携带行贿礼金、赠送假货、被迫堕胎等。
这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序良俗,并给农村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文化冲击农村结婚彩礼的发展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结婚彩礼更多的是体现两家亲密关系、增进感情的象征。
然而,近年来,由于彩礼的商业化趋势,一些人开始追求物质化的婚礼,而忽略了原本的文化内涵。
这种商业化的商品婚礼滥觞于社会,使得农村传统文化逐渐被商业化价值观所冲击和侵蚀。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结婚彩礼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社会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法律可以加强对彩礼的监管,明确规定最高限额,减轻经济压力。
其次,政府可以推出相关扶助政策,提供经济支持给有需要的家庭,帮助解决彩礼过高的问题。
此外,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工作,提倡节俭文化,提高全社会对彩礼的认知。
农村结婚彩礼的社会影响与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议题。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倡导节俭,才能减少农村结婚彩礼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的农村婚姻文化。
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参考内容
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 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农村人口的高彩礼婚姻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过高的彩礼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产生了不 良影响。本次演示从经济学视角对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的高彩礼婚姻现象进行深 入研究,旨在揭示其现状、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然而,从经济学视角对高彩礼婚姻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 在彩礼的经济学解释、婚姻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彩礼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高彩礼婚姻现象进行 更为深入的分析。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已有 研究中关于高彩礼婚姻的观点和理论。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以转型期中国农 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关于高彩礼婚姻现象的第一手数据。最后,运用统计分 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高彩礼婚姻现象的实际情况及其影响因 素。
1、彩礼金额逐年上升,尤其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涨幅更为明显。
2、彩礼金额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彩礼 金额往往越高。
3、婚姻稳定程度与彩礼金额呈负相关关系,即彩礼金额越高,婚后矛盾发 生率也相应升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现象主要受到性别失衡、攀比心理和经济因素等影响。其次, 高彩礼婚姻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并对性别平等观念和婚姻稳定性产生负面 影响。最后,经济发展水平与彩礼金额呈正相关关系,而彩礼金额与婚姻稳定程 度呈负相关关系。
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 婚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
究
高价彩礼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
高价彩礼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彩礼,作为传统婚姻文化的一部分,是许多社会群体中的重要习俗。
然而,在某些地区,彩礼金额不断攀升,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这种高价彩礼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动因,这些动因导致了彩礼现象的扩大和恶化。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探讨高价彩礼的出现,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农村地区的彩礼习俗在农村地区,彩礼被视为一种经济补偿的手段,是婚姻家庭建立不可或缺的一环。
彩礼的支付通常考虑到女方在婚姻中将失去的潜在劳动力,因此男方必须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
这一习俗在农村地区尤为普遍,彩礼金额的确定也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有时需要面对不合理、高额的要求。
二、男性性别偏好和权力结构的影响高价彩礼现象与男性性别偏好密切相关。
社会文化环境中对男性权力的崇拜和对男孩子的偏爱使得男方家庭认为支付高价彩礼是展示自身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男方家庭愿意支付高额彩礼来满足社会期望,甚至为了追求面子、炫耀财富而加大了经济压力。
三、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彩礼现象的扩大和商业化也是导致高价彩礼的动因之一。
近年来,彩礼已被商家视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商家们通过推销各种“必备”的彩礼产品,进一步推动了彩礼金额的攀升。
商业利益诱导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被引导,让新人和家庭认为支付高额彩礼是必要的。
这种商业化的影响使得高价彩礼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
四、人口问题对彩礼的影响人口问题在一些地区也对高价彩礼现象发挥了影响。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社会中,女性供求关系失衡,导致了彩礼作为交易的加剧。
此外,一些地区的户籍政策对彩礼的攀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支付高昂的彩礼,男方可以更容易地迎娶外地或城市的女方,从而获得更好的户籍以及经济上的利益。
高价彩礼背后的社会经济动因不仅对双方的家庭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高价彩礼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穷人难以支付高额彩礼,从而导致了婚姻市场的扭曲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一、引言近年来,关于中国农村社区的彩礼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彩礼,作为一种传统的婚姻习俗,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农村社区的彩礼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经济视角下的彩礼1、彩礼的性质与功能彩礼,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交换媒介,用于平衡婚姻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在传统社会中,彩礼的大小往往与女方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技能等有关,它代表了男方对女方家庭的补偿,也是对女方家庭“嫁女”这一社会行为的认可。
2、彩礼与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区的彩礼也逐渐水涨船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农村社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彩礼作为一种补偿和认可的形式被强化。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彩礼的上涨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农村社区的攀比心理和面子文化有关。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彩礼1、彩礼与社会地位在农村社区,彩礼的高低往往被认为是男方社会地位的象征。
一些男方家庭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会尽可能地提高彩礼的金额。
这种情况下,彩礼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交换,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竞争。
2、彩礼与家庭关系彩礼的高低也反映了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程度。
一些男方家庭认为,通过支付高额的彩礼可以显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从而加强了两家之间的。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过高的彩礼可能会导致女方家庭对男方家庭的过度依赖,影响了两家的平等关系。
四、结论中国农村社区的彩礼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社会观念,降低彩礼对农村社区造成的负面影响。
农村天价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结婚给付彩礼的习俗历史悠久。
彩礼原本是婚姻礼仪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天价彩礼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天价彩礼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家庭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中国农村社区彩礼,是指男方在与女方结婚时,向女方家庭支付的一定财物或礼金。
彩礼的形式和数额因地域、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而异,但通常涉及现金、黄金、家具电器等。
彩礼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如今因其高额和不合理的现象,引发社会和经济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和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农村社区彩礼进行分析。
其次,彩礼对于家庭的经济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上,彩礼被认为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赔偿和感谢。
但在实践中,彩礼制度逐渐演变成一种经济交换。
女方家庭会将彩礼作为评估男方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指标,彩礼越高,说明男方越有能力养家糊口。
这导致了彩礼的价格膨胀和追求高额彩礼的现象。
长期以来,彩礼不仅成为男方家庭入赘的必备条件,也使得一些女性选择结婚时更加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而忽视其他的品质和价值观。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婚姻关系的平等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社区彩礼在经济和社会学上都存在一系列问题。
在经济方面,彩礼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对家庭和社区的经济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社会学方面,彩礼制度使得女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限制,同时也加剧了社会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因此,需要从法律、教育和社会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以减少彩礼现象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平等发展。
彩礼的经济学分析市场供需的影响
彩礼的经济学分析市场供需的影响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一直以来都在中国的婚姻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彩礼的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家庭、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彩礼的市场供需关系进行分析,以展示彩礼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
一、彩礼的定义与背景彩礼,指在婚姻仪式中由男方家族向女方家族支付的一定金额或物品。
在中国,彩礼的习俗历史悠久,并且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和规定。
彩礼通常包括金钱、首饰、红包等形式,其具体金额和内容常常因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彩礼风俗的存在源远流长,其起源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
其中,彩礼往往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补偿。
尽管彩礼的背景和意义有所变化,但其在中国的婚姻市场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彩礼的市场供需关系1. 彩礼的需求需求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基础,彩礼在婚姻市场中的需求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经济实力:彩礼的支付往往与男方家族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更容易支付高额的彩礼。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彩礼的需求逐渐与女方家族的经济实力关联紧密。
社会地位:彩礼作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往往会受到家族社会地位的影响。
当男方家族社会地位较高时,女方家族通常会提出更高的彩礼要求。
文化传统:彩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对于一些家族而言,彩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
因此,这些家族往往会更加注重彩礼的支付,并提出较高的要求。
2. 彩礼的供给除了需求方面的因素,彩礼的供给也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家族财力:支付彩礼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男方家族的财力状况对彩礼的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家族财力较强的情况下,男方家族更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彩礼。
市场竞争:婚姻市场上,男方家族要争取到心仪的女方,除了个人条件外,支付适当的彩礼也是一种竞争策略。
如果周围男方家族支付的彩礼较高,那么该家族可能会被迫提高彩礼的支付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农村婚礼彩礼婚姻的经济学
农村婚礼彩礼婚姻的经济学在农村地区,婚礼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它不仅仅是两个家庭的联姻,更涉及到婚姻的经济学。
彩礼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农村婚礼彩礼与婚姻的关系,并对其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首先,彩礼作为农村婚姻的一项传统习俗,承载了双方家庭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经济现实。
彩礼的支付,往往由男方居多,包括现金、物品和礼金等。
男方作为彩礼的支付方,承担了经济的压力,需要提前筹备资金。
另一方面,女方家庭作为彩礼的收取方,也从中受益。
这种互惠互利的机制,使得彩礼在农村婚姻中得以延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彩礼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很多人认为彩礼的存在加重了农村贫困问题,使得一些低收入家庭承担不起高昂的婚礼费用。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婚礼彩礼也存在滥发、过度竞争的问题,助长了攀比心理,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之道。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彩礼的支付和接受,避免过度竞争和滥发彩礼的情况发生。
此外,应鼓励男方提前进行理财规划,储蓄和投资,以减轻婚礼支出对家庭经济的冲击。
另一方面,加强婚姻教育和婚姻观念的正确认知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教育的引导,让人们了解到婚姻的本质,明确彩礼并不是婚姻幸福的唯一保证,正确看待彩礼与爱情之间的关系。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减少农村婚礼彩礼问题对婚姻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除了对农村婚礼彩礼的问题进行解析外,婚姻的经济学还涉及到其他方面。
比如,农村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与彩礼支付之间的关系。
由于彩礼支付的存在,一些农村女性在婚后选择在家务农或是照顾家庭,而不愿意外出工作。
这导致了农村女性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增加,限制了她们的自我发展和经济独立。
针对这个问题,应当鼓励农村女性积极参与劳动市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增加她们的经济自主权。
此外,还需加强对农村女性权益的保护和宣传教育,让她们了解到经济独立对于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提高她们的意识和能力。
彩礼的经济学分析市场供需与价格的决定
彩礼的经济学分析市场供需与价格的决定彩礼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一种经济交易方式,作为新娘方家庭向新郎方家庭支付的财物,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特征。
本文将从市场供需、价格决定等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探讨彩礼市场的运作机制。
一、彩礼市场的供需关系1.供给:彩礼的供给主体是新娘方家庭,他们根据社会价值观、家庭财力等因素来决定彩礼的数额。
而且,供给方对于彩礼的定价也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如对于某些高薪职业或名门望族的新郎,供给方可能会提高彩礼的数额。
2.需求:彩礼的需求主体是新郎方家庭。
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社会身份等因素来确定对彩礼的需求程度。
在传统观念中,高彩礼代表了新娘方的贤良淑德和家族的社会地位,因此在一些地区,新郎方家庭的需求会非常高。
彩礼的供需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市场上的买卖行为。
新娘方家庭作为供应方,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和新郎的条件,确定彩礼的供给量和价格。
而新郎方家庭则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对新娘的要求,决定对于彩礼的需求程度和愿意支付的价格。
二、彩礼价格的决定因素彩礼价格的决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新娘方家庭的供给大于新郎方家庭的需求,那么彩礼的价格可能会下降;相反,如果新郎方家庭的需求大于新娘方家庭的供给,彩礼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2.家庭财力:新娘方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彩礼价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新娘方家庭经济富裕,他们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彩礼价格;反之,如果新娘方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彩礼的要求。
3.社会观念:社会观念对彩礼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地区,彩礼被视为显示新娘家族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新郎方家庭可能会愿意支付更高的彩礼价格。
而在一些地区,彩礼被看作是经济负担,因此新郎方家庭可能会更加谨慎地对待彩礼的支付。
彩礼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和其他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化传统、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彩礼的经济性质和影响,避免过度消费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彩礼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群体行为的驱动力
彩礼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群体行为的驱动力彩礼,作为一种婚俗现象,在中国的传统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彩礼作为婚礼过程中的一项经济负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旨在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彩礼的起源、发展以及背后的群体行为驱动力,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
一、彩礼的起源和定义彩礼,亦称为嫁妆、聘金等,是指新郎一方在婚礼前向新娘一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的财物。
彩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当时的彩礼更多是一种经济交换的方式,既体现了新郎家庭的经济实力,也为新娘家庭提供了婚嫁后的经济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习俗,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一种必须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彩礼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彩礼的数量和种类繁多,有些地方则较为简单。
不论形式如何,彩礼都成为了社会信仰和群体行为的一部分。
二、彩礼现象背后的心理驱动力1. 社会认同需求彩礼的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新郎家庭的经济实力,传递了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人们往往希望被社会接受和认同,因此愿意为了满足这一社会需求而支付高额的彩礼。
2. 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人们心理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模式。
当亲戚朋友间开始讨论彩礼时,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家的彩礼数额能够超过他人,以显示家庭的经济能力和地位。
这种竞争和攀比的心理驱动力,使得彩礼的数额和规格逐渐增长。
3. 家族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姻。
对于新郎一方来说,支付高额彩礼不仅是对新娘家庭的尊重,也是家族面子和尊严的体现。
这种家族压力让一些新郎不得不支付高额的彩礼,以遵循传统和维护家族的声誉。
4. 未来婚姻稳定性的保障一些人认为,彩礼的支付可以增加婚姻稳定性。
他们认为,新娘一方家庭通过彩礼的支付,表达了对新婚夫妻未来婚姻的重视,从而增加了双方婚姻的稳定性。
这种心理驱动力使得一些人认为支付高额彩礼是为了保障自己未来婚姻的幸福。
5. 社会期望和社会压力社会期望和社会压力也是影响彩礼行为的重要因素。
彩礼的社会心理学
彩礼的社会心理学彩礼,是指新娘婚前由新郎或其家人提供给新娘家庭的一定财物和礼品。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彩礼作为一种社会习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彩礼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认同、权力和控制、经济因素以及性别角色等方面,分析彩礼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社会认同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很多地区,没有彩礼就被视为缺乏诚意和尊重。
因此,在婚姻准备中,很多人会选择按照传统规定支付彩礼,以显示自己对传统的尊重和认同。
社会认同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确认和接受,而彩礼作为一种传统标志,被视为维持社会认同的一种手段。
二、权力和控制彩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和婚姻关系中的权力和控制。
传统上,新娘的家庭需要接收彩礼,这被视为对其家族的尊重和承认。
通过支付彩礼,新郎一方也能够在婚姻关系中获得一定的权力地位。
此外,彩礼的多寡和质量也可能影响到新娘在婚后的地位和待遇,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家庭关系中的权力和控制问题。
三、经济因素彩礼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支出。
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彩礼数额可能相当高昂,甚至造成了一些家庭无法承担的经济负担。
然而,这种经济压力并非单纯源于个人追求,更多地是受到社会期望和压力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评论往往会对个体产生强烈的影响力,使得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认同而努力支付高额彩礼。
四、性别角色彩礼现象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视为家中的继承者和负责人,而女性则认为是依附于他人的一方。
因此,彩礼往往是新郎一方向新娘家庭支付,这传递了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再次确认。
这种性别角色观念的存在,使得彩礼成为了婚姻中权力和控制的一个象征,也限制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和自主权。
彩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彩礼的合理性和影响,呼吁彩礼制度的改革。
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彩礼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也为改变社会观念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彩礼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
彩礼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彩礼是指在中国传统婚姻中,新郎方向新娘方支付的一定金额或一定价值的财物,作为对新娘方家庭的表示尊重和感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彩礼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普遍化,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本文将探讨彩礼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首先,彩礼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不平等现象。
在传统观念中,嫁女儿是家庭的负担,婚姻则是女方离开父家加入新家的过程。
因此,传统上,新娘方会期待得到经济补偿,以帮助家庭缓解负担。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被过度夸大和滥用,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高昂的彩礼成本意味着他们通过婚姻无法改善生活质量,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阶级固化;另一方面,富有家庭在面对彩礼时,可能更倾向于将彩礼视为炫耀财富的手段,而忽视了婚姻的真正目的。
其次,彩礼现象也对婚姻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彩礼金额过高会使得很多年轻人无法承担起结婚的经济压力,从而导致了婚龄的上升和婚姻率的下降。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些家庭对于彩礼的苛求使得年轻人更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偶,进而导致了更多的单身和未婚现象。
这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单身青年的经济压力,也削弱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性。
此外,彩礼现象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在家庭中更被看重,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视为家庭的负担。
这种观念在婚姻中延续,并进一步导致了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为了能够给女方家庭支付彩礼,很多男性不得不通过加班或者借贷来筹集资金,这不仅增加了男性的负担,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作为家庭经济支出的一部分,彩礼减少了家庭可支配收入,限制了消费和积累,降低了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潜力。
为了解决彩礼现象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社会教育,宣传平等和尊重的婚姻观念,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偏见和压力。
同时,政府应加强法律监管和执法,严禁超过一定金额的彩礼给予,从根本上减少了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农村彩礼传统习俗的底线与社会进步的体现
农村彩礼传统习俗的底线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彩礼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的一部分,尤其在农村地区,彩礼是新娘家庭从新郎家庭索要的一项经济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彩礼习俗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彩礼传统习俗的底线,并从中分析社会进步的体现。
首先,彩礼的底线应当大致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彩礼的金额应当合理,并符合双方经济情况。
彩礼的目的是为了新婚夫妇的生活提供基本的支持,而不是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其次,彩礼的形式应当符合道德和社会风俗,避免出现过分奢华、浪费或落后的现象。
最后,彩礼的索要方式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避免出现强迫或压迫的情况。
然而,现实中农村彩礼习俗往往存在底线侵害的问题。
一方面,过高的彩礼要求给新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在一些贫困地区,新婚夫妇要为了支付彩礼的高额费用而四处借债,甚至卖掉家产。
这不仅给新婚夫妇的未来生活造成了困难,也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彩礼习俗也暴露出了道德问题。
一些私下交易的彩礼往往背离了风俗习惯,并易导致腐败和贪污问题的出现。
社会进步的体现在于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首先,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限制彩礼的范围和金额,确保彩礼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政府可以设立监督机构,对彩礼交易进行监管,保障彩礼交易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
其次,教育机构和社会媒体可以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宣传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彩礼习俗的弊端,改变传统观念,推动习俗的进步与改变。
此外,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勇敢地反对不合理的彩礼要求,从而改变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彩礼习俗。
农村彩礼传统习俗的底线与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包括政府、家庭、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合作。
通过合理的法律政策、正确的宣传教育以及个人的积极行动,我们可以逐渐改变彩礼习俗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分析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彩礼的功能逐渐异化,由原先的婚姻缔结必备的经济担保手段,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功能。
如今,一个新人的婚礼成本已远超过了所谓的“一百杯酒”,不仅成为了经济负担,还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彩礼功能的异化现象。
经济方面分析,农村彩礼本源是婚姻的一个经济保证,是为了向女方家庭证明男方有能力就此婚姻负责。
但是,目前农村彩礼已经演变成了一项各种附加费用的凝聚,如婚房的购买、装修、新车的购置、丰盛的婚宴、各项礼品等,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负担。
农村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家庭甚至不得不负债求婚,卖掉自己的农田或房子,这不仅对于家庭的经济运转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社会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村彩礼的昂贵和逐渐变相强制性,使得很多家庭面临无法嫁出的困境。
这一现象对社会和个人均存在不良影响。
农村里的男青年普遍选择到城市打工,他们三五年回到家乡才凑齐婚礼费用,不少女青年因此错过了婚姻的年龄。
也有的女孩因家庭条件不好嫁不出去,被嘲笑称“剩女”,这对她们的心理和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因为不能承受昂贵的彩礼,很多农村青年选择了“光棍”,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压力和不稳定因素。
文化方面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农村彩礼的昂贵和逐渐增加的礼数,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传统文化中,彩礼是双方父母交接的善意;但是现在,彩礼成了一种商业行为。
传统的家风、家教也在婚姻焦虑的影响下逐渐式微,许多人为了满足“婚姻大业”而违背传统尊长的能动性,商量婚事简直成了生意的聊天。
这无疑对传统的家风、家教和家族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综合来看,农村彩礼功能的异化现象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是需要和应该引起关注的。
笔者认为,彩礼功能的异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演变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共同作用,努力扭转目前的困境。
关于农村高价彩礼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高价彩礼的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彩礼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的一部分,但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彩礼费用上升趋势明显,给农民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也引发了社会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农村高价彩礼背后的原因和社会影响。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江苏省南京市周边地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访谈对象包括农民家庭和传媒专家。
三、调查结果3.1彩礼费用上升的原因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彩礼费用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3.1.1社会文化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彩礼费用的高低代表了家庭的地位和面子,农村社会重视面子文化。
因此,为了追求彩礼费用的磨洋工程,许多家庭都不顾经济负担。
3.1.2婚姻市场竞争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婚姻市场竞争激烈。
男性家庭为了能找到对象,常常不得不提高彩礼费用以增加吸引力。
3.1.3买方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婚姻市场上,婚姻配对的选择更多依赖于男方家庭。
一些女性家庭希望能通过高价彩礼来改善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彩礼拼命贵”的现象日益普遍。
3.2彩礼费用过高造成的社会问题3.2.1家庭经济负担沉重高价彩礼给农民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许多家庭因此陷入贫困,长期影响家庭发展。
3.2.2影响性别平等高价彩礼加重了家庭对女性的经济依赖,婚姻市场出现“买卖女人”的现象,不尊重女性的自主权利。
3.2.3婚姻不确定性增加高价彩礼给婚姻增加了金钱元素,一些婚姻不稳定,婚后争执也增加。
四、访谈结果4.1农民家庭观点大多数农民家庭认为高价彩礼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一种体面和尊重。
不过,他们也承认高价彩礼给家庭带来负担。
一些农民表示,他们对彩礼费用没有硬性要求,只要能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即可。
4.2传媒专家观点传媒专家认为,农村高价彩礼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一些问题,包括资源分配不均和家族地位竞争等。
他们呼吁通过加强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减少彩礼费用的压力,并推广平等婚姻观念。
彩礼 社会学
彩礼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彩礼的存在可能与古代女性的从属地位有关。
在古代,父亲在女儿出嫁时要收取一定的钱物,用以偿还父母对女儿的养育费用。
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彩礼。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彩礼的存在与社会结构、人口流动、婚姻观念等因素有关。
例如,“男多女少”的社会结构可能导致适龄男性不易找到结婚对象,而适龄女性则有着更多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彩礼可能成为男方获取婚姻机会的一种手段。
另外,很多地区的乡土社会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人口流动量大,解除婚约的情况越来越多,女性普遍要求男方提供信用担保,也就是说把彩礼当成了“婚姻保障金”。
然而,社会学教授认为,不给彩礼不符合习俗。
他们认为,提倡“零彩礼”结婚的带头人——两会代表石炳启,就是对彩礼有着正面的认识。
在他的带领下,石炳启所在的村子出现了“低彩礼”和“零彩礼”的现象。
因此,他成为了网友热议的现象。
石炳启认为高价彩礼既不能代表爱情,又不能维持婚姻的长久,反而会让许多男方家庭成员承受严重的生活压力。
在他看来,这种现象如果长久存在是会腐化人心的,所以他决定为国家起带头作用。
总的来说,彩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角度,都需要对彩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彩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分析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分析彩礼是中国传统婚姻制度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一般指男方向女方家庭给予的财物或礼金。
在现实生活中,彩礼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
本文将对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与影响。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彩礼金额越来越高,逐渐超出了一般婚姻之间互赠礼物的范畴,成为一种经济负担。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彩礼甚至成为了家庭生活的重要支出,女方家庭对彩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以金钱为中心的婚姻观念导致了彩礼功能的异化,使得某些家庭在婚姻中追求经济利益而非感情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婚姻市场的失衡也是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农村劳动力外流等原因,导致了男方在婚姻市场上的相对稀缺。
为了在婚姻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地位,男方不得不通过高额彩礼来吸引女方的注意。
这种市场失衡导致了彩礼功能的异化,使得彩礼成为了一种交易的工具,缺乏真正的情感和婚姻的基础。
文化观念的传统束缚也是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男方向女方家庭给予财物是一种体现尊重和对女方家庭的报答。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一些家庭开始将彩礼视为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手段,而非婚姻的象征。
这种传统观念的改变导致了彩礼功能的异化,使得婚姻变成了一个经济利益的交换。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对于社会和家庭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高额的彩礼使得一些家庭负债累累,甚至有些家庭因此陷入经济困境。
婚姻中的金钱冲突也使得夫妻关系和睦受损,增加了家庭矛盾和不和谐。
彩礼功能异化也导致了婚姻中心的转变,使得一些人开始将婚姻看作是一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忽视了婚姻中的感情和家庭价值。
农村彩礼功能异化现象主要来自于经济因素、婚姻市场的失衡以及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
彩礼功能的异化对于社会和家庭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应当加强对农村彩礼习俗的监管,倡导婚姻中的平等和互相尊重,促进婚姻制度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社区彩礼的案例分析一、案例:[个案1] 李某,男,30岁;赵某,女,31岁。
与赵某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两者在日常的劳动中相识并逐渐产生了好感,2004年5月,李某托媒向赵家提亲,女方家长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却向李家索要高达一万多元的彩礼。
由于宋家弟兄三个,有两个现正在读大学,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李家已举债8000多元,慑于巨额的彩礼,李某的父母本想回绝了这门亲事,但由于李某的执意要求,最后李家还是四处拼凑齐了一万多元的彩礼金,最终两者顺利完婚,但婚后李某与赵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现在七八年已过出去,两者的孩子已五岁,但因彩礼欠下的费用至今尚未还清,谈及此事时夫妻俩颇为犯愁。
[个案2] 陆某,男,25岁;李某,女,24岁。
陆某与李某与2001年经人介绍互相认识,并与2002年2月份正式定亲,因陆家家境比较宽裕,属于村中的富户,在订婚时李某便向陆某索要了18000元的彩礼金。
订婚后,李某在与陆某的交往中开始发现陆某的脾气比较暴躁,有暴力倾向,便产生了毁婚的意念,但慑于毁婚后的利益纠纷以及"张家长、李家短"的流言蜚语,便打消了毁婚的念头。
陆某与李某于2003年1月份正式结婚,婚后陆某不仅没有丝毫的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多次毒打李某,李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经多次协商无效后,两者于2003年5月份正式离婚。
离婚后,陆家要求李家偿还彩礼,但李家坚持认为两者已经结婚并且同居,并且自己的女儿在婚后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了摧残和折磨,是自家吃了亏,所以坚决反对退还彩礼。
在多次索要彩礼无果的情况下,陆某于2003年8月份将下班回家的李某截在半路上,两者发生口角后,陆某盛怒之下,持刀将李某捅死,现陆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二、案例分析所谓彩礼是指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男方向女方交付一定数量的聘财后,婚姻即可成立。
这实际有着明显的买卖婚姻性质。
改革开放后,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不论在品种上,还是在价值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阶段,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费用额度之高,增长速度之快,简直到了令人瞋目的境地。
这笔费用在城市工薪阶层中也是不小的数目,何况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多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伤透了脑筋。
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活于乡土社会的土壤之上,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的根源,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之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另一方面,彩礼作为一种事件性活动又有着不同于祭祖、吃户、基层选举等农村其它社会现象的特质,即它更直接的涉及到了人们的物质利益,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之进行阐释也离不开经济学的视角。
综合两者,试图用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彩礼涨价现象的原因进行阐释,对其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进行分析,以期达到较好的研究效果。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基础,探究其产生的社会土壤是对这种现象进行评价和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我们从经济社会学的资源交换、信息不对称等理论视角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之风盛行的原因进行一下分析。
1、资源的交换交换理论认为,社会行为归根结底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人们在交换过程中遵循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报酬。
在择偶领域中也流行着一种"资源交换论",即人们为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其所能够提供的资源所决定的。
并且在交换过程中,互惠标准和公平标准起着普遍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从互惠标准来看,在婚姻的缔结中,男方明显处在受惠一方,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仍是从夫居,女子出嫁后,到男方家里居住,成为男方家庭劳动力的一份子,对女方家庭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损失,女方向男方索要一定的彩礼聘金,以补偿养育女儿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也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公平标准来看,由于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在婚姻市场上女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而男方则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这就使得在婚姻的交换过程中,女性在性资源、情感资源上处于明显的优势,而男性要想获得这些资源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经济的或社会政治的代价,彩礼便是其中的一种。
2、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交易双方对对方的情况出于某种原因而了解不充分的现象,这种不对称会导致供求双方在交易中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意图。
媒人在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媒人的介入,往往使自由婚姻变了形,带来了信息的不对称。
首先媒人往往是由男方聘选的,一般是男方的邻居或近亲,在信息沟通方面是明显偏向男方的,向男方介绍的女方信息一般是真实可靠的,而向女方介绍的男方信息则添加了夸张和渲染的成分;媒人对于男方及其家庭的境况也难以做到知根知底。
因此,男方以及媒人的许诺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了一纸空谈,婚后根本难以实现。
在人品、素质、性格良莠不齐的群体里,女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宁肯以综合素质中等偏下的的男性个体来取代其对男性整体的客观评价,这也就是经济学上常讲得的"次品车"现象。
为了规避婚后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女性在婚前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3、婚姻的稳定器婚姻关系从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作为契约关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自订婚之日起,如无特殊原因,任何一方都不得任意毁婚。
为了使这种契约关系得到维持和固化,人们便创造了种种的无形的或有形的保障机制。
首先,男女双方通过宴请亲朋等仪式性活动,向人们通报这门亲事,将婚姻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扩大到两个家庭、家族,甚至邻里,让人们对这门亲事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人们还通过结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维护婚姻的合法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彩礼实施以后,虚晃的形式背后涉入了更多实际的内容,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如要毁婚,便不得不考虑婚约解除后所要面对的复杂利益纠纷,严重的情况下,还往往要官司缠身。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面对毁婚便打了退堂鼓,望而却步了。
彩礼的涉入在物质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约关系,在无形中成为了婚姻的稳定器。
对此,费孝通教授在《生育制度》中有过生动地阐述"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及其所履行的各种责任其重要性是,把个人的婚姻关系扩大成许多人负责的事,同时使婚姻关系从个人间情感的爱好扩大为各种复杂的社会联系。
在这些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最受人注意的事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和相互送礼。
"4、社区记忆的复植与强化社区记忆即村庄过去的传统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途径。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日渐失去历史,失去过去。
彩礼作为一种习俗、惯常,在中国已经存活了几千年,在某种程度上说结婚送彩礼已经成为农民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
社区记忆越强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深,结婚送彩礼之风也就越盛行,彩礼额度也就越高。
改革开放后,农村社区记忆的复植乃至强化,就为彩礼的盛行和彩礼涨价现象提供了土壤。
5、资本能力的展示相对于城市社区来讲,农村社区是相对封闭、狭小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社会流动比较缓慢,人们在经常的互动、频繁的交往基础上,形成了"差序格局"式的关系网络。
在这个关系网络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作为两种重要的资源,在不断的传承和流动着,并决定了人们在网络中的地位,有的人拥有较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因此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成为精英人物,有的人拥有较少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因此在网络中被边缘化,成为了普通的群众。
农村居民展示自己所拥有的资本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另一种是婚丧嫁娶等事件性活动,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社区是一个整合度极高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人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知根知底,如果过多的通过日常生活显自己的优越性以及与主流社会群体的差异,不仅不会赢得赞许,还往往被指斥为奢侈、浪费,遭到人们的唾弃;而各种事件性活动就不同了,在各种事件性活动中炫耀性消费,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还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面子,并给当事人提供了展示自己雄厚资本的机会。
农村社区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静的社区,人们在这个社区中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各种事件行活动是少之又少的。
作为人生头等大事的结婚无疑是这些些许的事件行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件,同时也是展示自己资本能力的最好机会,通过在结婚过程中送高额彩礼,不仅彰显了家世、地位和能力,而且还为男方和女方赚足了面子。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彩礼的存在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彩礼的额度却由上百元增加到了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还多,收入的增长幅度与彩礼的增长幅度显然是不成正比,并且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减缓,高额的彩礼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农村中像个案中的那样,在婚后的数年仍还不起债务的可以说不在少数。
从某种角度上说,因索要巨额彩礼而导致男方家庭负债累累,影响了婚后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婚后家庭的幸福,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不合理的。
其次,彩礼的存在还不利于婚姻的自由的建立。
按照法律规定,在正式领取结婚证之前,男女双方在择偶上具有充分的自由,当事人可以在这个时期可以充分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
但彩礼涉入后,婚姻的自由受到限制,彩礼一旦交换完毕就意味着婚姻的正式确定,男女双方就可过同居的生活,任何一方不得任意解除婚约,这就使得当事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丧失了择偶的自由。
许多相处得并不融洽的对象,迫于家庭的利益、强大的舆论强行结合在了一起,但"强扭的瓜不甜",这样的家庭婚后一般不会幸福的。
再次,彩礼的存在腐化了农村社会风气。
农村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流动缓慢的社区,在这社区中,人们过着例行化的生活,缺乏刺激和激情,因此任何事件性活动的发生,都像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那样,泛起巨大的波澜,产生巨大的社会示范效应。
彩礼作为一种事件性活动,也具有这种特性。
并且彩礼作为一种炫耀性消费,直接涉及到人们的面子,因此也就最能激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你出一万的彩礼,我就出两万",因此彩礼一旦高上去,根本就降不下来,此风不止,将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
最后,彩礼的存在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纠纷,严重的已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在农村中有的男青年因支付不起高额的彩礼费用,便去偷盗甚至抢劫,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的男青年在因彩礼纠纷而导致婚姻失败的情况下,迁怒于女方或女方家庭,采取了种种报复性行动。
因彩礼的纠纷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结论与讨论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但不可置疑的是,在当代中国它是作为一种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不相协调的,轻者来讲它将影响到当事人婚后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满,重者来讲它可能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机制和措施,对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之风盛行的现象进行有效的介入和干涉,以扭转这种不良习气,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