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破坏性行为
什么是暴力?
什么是暴力?暴力是一种人类行为,通常指通过肢体或武器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
暴力可以是以社会、家庭、政治或经济等形式出现,它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更会给其带来心理上的创伤。
暴力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残害受害者的同时也摧毁了广泛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探究什么是暴力,并从个人、社会层面对其进行防范和治理。
一、暴力的种类1.身体暴力:在肉体上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打、踢、摔、拍、拳击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
2.言语暴力:包括语言歧视、人身攻击、暴力恐吓等不尊重他人的言论行为,这些行为会使受害者承受精神上的创伤。
3.心理暴力:指一方以某种方式挑战及试图威胁另一方,例如虐待、威胁、霸凌等,使受害者非常害怕。
4.家庭暴力:包括在家庭关系中出现的身体暴力、言语暴力、心理暴力等多种形式,通常施暴人是家庭成员。
二、暴力的影响暴力行为的影响不只是对受害人的损害,它还会引起诸如社会撕裂、恐惧、弱化社会道德规范等问题,让整个社会都承受了沉重的压力。
1.对个人的影响:暴力行为会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副作用,使其承受着长期的伤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外伤、PTSD等心理疾病。
2.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暴力犯罪的发生,会使社会犯罪率持续上升,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不安。
3.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暴力,雨夜残酷,不但会对家庭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拆散家庭,破坏社会的基本单位。
三、暴力的预防和治理作为个人或社会的一员,应该积极参与暴力预防和治理。
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面对陌生人或人数不足时保持警惕。
其次,我们要制定消除暴力的政策,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推行事先预防政策,如家暴、校园暴力等案例的妥善处理。
最后,我们应该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变革,提倡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加强公共教育,教育人们尊重他人,拥抱多元化和平共处。
总之,暴力行为是一种不能被容忍的社会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防范和预防,在社会层面上要落实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推动暴力的治理和预防工作,维护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是指在种族或个体受到威胁,或者荣誉尊严和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所发生的防御性行为,它对于个体的生物适应和社会适应,以及种族生存与繁衍具有积极意义;第二类是恶意攻击行为,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所禁戒的侵害性行为,在客观上导致物品的损坏、肉体的伤害和心灵的痛苦,具有一定残忍性和破坏性。
就积极方面说,攻击是儿童成长期发展社会性所不可缺少的。
儿童受到干扰,需求和利益受到侵犯时就会发生攻击行为。
儿童经过打架而学会区别自己与他人,学会克制、谦让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态度。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三种:自卫性攻击,是儿童对同伴的攻击所做出的自卫方式的反应;非自卫性攻击,是儿童为了达到支配或打扰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打架、咆哮等行为;强迫性攻击,无法自控的攻击性行为。
年幼儿童常见侵犯行为,表现为受挫折时出现焦虑不安、暴怒伤人、毁物,特别是对父母蛮横无理。
此种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常常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物品损害。
侵犯行为男孩多见,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高发年龄段。
这类不良行为如在年幼不能克服,成年后会构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交往不良或斗殴等不良的行为。
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会导致遭受挫折的个性体现出攻击反应,攻击行为还和生活历程中的直接与简介经验有关,通过阳性强化和模仿习得,并被某种环境因素所激发。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
例如,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经常教育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
”如果孩子别打而又未还手时,有的家长就骂孩子,当别人上门告状说他孩子在外面打人时,不但不批评自己的孩子,反而还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家的孩子是有点调皮,如果人家不先动手打他,他是不会先打人家的。
由于家长这种不正当的教育和偏袒,很容易使儿童产生了一种随时可以攻击别人的合理感,特别是在攻击行为中占了“便宜”、得到了“好处”的儿童,更是攻击欲增强,行为加重。
浅谈儿童的破坏性行为
浅谈儿童的破坏性行为作者:王琳丽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7期摘要: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常常“闯祸”,打碎教室玻璃以及损坏他人财物等,经常有邻居和老师上门告状,父母常为此用棍棒教训一顿,可孩子过一阶段又旧病复发,总使父母烦恼不已。
关键词:儿童;破坏性行为;纠正对于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只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是完全可以矫正的。
首先,应认识到儿童出现破坏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学会区别对待,才能对症下药。
一是因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
当儿童受到欺侮或讥笑讽刺时,自己又缺乏说理、辩解的能力,于是悄悄地采取破坏性行为进行报复。
如果儿童经常受到批评而得不到鼓励或表扬,他也会破罐子破摔地采取严重的破坏性行为,以求得内心暂时平衡。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耐心教育,让他们懂得搞破坏并不能表示自己强大,只会更加失去别人的尊重。
二是发泄不愉快的情绪。
有些好发脾气的孩子感到心烦意乱时,就容易把情绪付之于客体,如踢门、乱扔东西、打碎玻璃等。
有些孩子在受到挫折、处于极度烦恼、不愉快时,也会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发泄怒气,使自己感到痛快。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态度要和蔼可亲,及时给予安慰,缓解他的不愉快情绪。
其次,要严肃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指出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发泄怒气是不对的,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没有好处。
三是逞能。
有些孩子想在别人面前“逞能”。
错误地认为当众敢打碎玻璃、踢门、乱扔东西等表示自己“能干”、“英雄”。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分清“能干”和“强人”、“野蛮’’的界限,使他们懂得损坏他人财物是一种粗暴行为,只会受到人们的厌恶和唾弃。
总之,通过家长和老师热情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尽量减少对他们的压制和惩罚,他们会逐渐认识到这种破坏性行为的害处,并加以克服,以避免由破罐子破摔,发展成更为严重的行为。
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大致可分为有意的破坏性行为和无意的破坏性行为。
有意的破坏性行为是因为没有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的实施的破坏,其表现为毁坏玩具、撕毁图书、损坏花木等,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学前儿童破坏性行为2(教育类别)
,因为打工长期居住在城市,最初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现在逐渐好转。父 母觉得为了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很少,也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致使孩 子内心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被人关注。
培训类
15
由模仿带来的破坏性行为问题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都在开心的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
2、缺乏经验,认知有限。
“ 这些无意破坏性行为在学前儿童 中比比皆是,做为成人应了解幼 儿的年龄特点,思索这些行为是 否出自幼儿的初衷,是否源于真 正的破坏性动机。诚然他们的行 为正是源自对丰富多彩世界的好 奇,对新生事物的探索,那么做 为教育者对学前儿童的无意性破 坏行为应持何种态度呢? ”
培训类
,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其为所欲为,以致养成孩子独占、
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调查表明,很多孩子主要由爷爷、
奶奶带大,作为隔辈儿人,他们更加宠爱孙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了“隔
辈溺”,导致了孙辈的任性、骄横、恶打恶要等不良行为。
2、家长过分限制幼儿。 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
学前儿童破坏性行为
学前2班第四组: 汪倩 李晨 刘子璇 徐扬 陈献颖 向思璇 翟佳鑫
培训类
1
是什么?
定 所谓破坏性行为是儿童心理现象的一种 义 是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
题。
培训类
2
表现
1 开始阶段:
在孩子好象开始躁动不安时(表现为 自言自语、孤立、深度呼吸等),要 继续进行活动,但对其适当的反应要 持续不断地进行言语强化和实际的强 化。
福利院儿童特点
福利院儿童特点、分析及应对1、行为特点进入福利院生活的儿童,一些基本的道德是非标准逐渐建立起来,一些生活技巧也逐渐掌握。
但由于从小在福利院的大环境长大,自信心通常比较低,安全感弱,对别人缺乏信任,又未能掌握足够的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和表达自己心里话的方式。
他们常常以很多不合适的行为来表达自己被忽略的不满,以引起他人的关注。
福利院儿童突出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破坏性行为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特殊儿童的破坏性行为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撕书本、往电器里浇水、砸东西……破坏性行为则常常表现为:当儿童看到其他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或者得到他人的夸奖时,部分儿童的“妒忌”心理会滋生,他们会想要去破坏那些被称赞的行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就往往会表现为推倒小朋友的玩具或者踢走玩具。
这是一种儿童“妒忌”心理引起的破坏性行为。
类家庭儿童会通过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程度有关,也与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
(2)依赖性行为依赖性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
婴儿出生后与妈妈(或看护人)亲密接触,依赖妈妈无微不至的精心抚养,才发展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
这是每个儿童必须经历的正常发育程序。
“成长天地”的类家庭儿童有些过分依赖父母,如已能独立行走了,还总喜欢让妈妈抱着,站立时则紧紧抱住母亲不放,或紧紧依偎其身旁,不愿与小朋友玩耍。
年龄稍大一些,则表现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遇事总想依赖他人,如生活上依赖社工的安排,学习上依赖老师或同学的提醒和帮助。
(3)“合理化”行为合理化是指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
如当儿童某些不合理的行为受到社工或者类家长的提醒时,他们很喜欢用“***他都这样子,是他/她先弄我的”这类句子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明自己是跟着大家做的,以求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避免受到他人的指责。
如何处理学生的破坏性行为
如何处理学生的破坏性行为
教师在课堂上会时不时遇到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教师对之采取什么措施,除了依据学校的相关明确规定外,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破坏行为的判断和他的专业准备。
学生在课堂上轻微的破坏性行为包括故意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无故大声讲话,对教师和同学出言不逊,阻碍合作,骚扰、威胁同学,等等。
比较严重的破坏性行为不仅会破坏课堂的学习环境,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威胁性,会给课堂带来紧张气氛或危机。
引发学生破坏性行为的,有可能是学生跟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冲突,也可能是课程本身或学生的个人问题,也可能是课程本身或学生的个人问题。
无论是什么情况,教师都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跟学生通情达理地谈话。
了解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是他自己的问题,还是跟教师直接相关。
通常,教师跟学生单独谈话要比当众训斥和警告更能解决问题。
第二步,如果教师通情达理,但学生在课堂上的破坏性行为依旧,教师可以和学生签订一个行为协议,明确规定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以及相应的结果。
教师还可跟学校主管学生纪律的部门反映,由专门人员找学生谈话,观察他在课堂上的行为,或出面协调学生和教师的沟通。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了严重的破坏性行为,师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时,确保师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首先,教师要保持冷静,让当事学生离开教室,避免干扰升级。
如果该学生不离开,且破坏行为还在继续,而身边又没有电话可打,教师可以考虑和其他同学撤离教室,立即寻求保安和警方的帮助。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刑法认定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第104号指导性案例表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难题是破坏行为认定。
《刑法》第286条三款规定的破坏行为按本质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删除、修改、增加、干扰行为与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行为。
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评估要求,对破坏行为应以可用性和完整性作为判断标准。
第286条第1款和第2款行为分别损害可用性与完整性,第3款行为则因破坏性程序设计不同而分别或同时对可用性与完整性造成损害。
与其他破坏型犯罪中的破坏行为不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益为集体法益,即承载着具体用户合法权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秩序,法益保护更为前置。
关键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行为可用性完整性破坏型犯罪一、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李森、何利民、张锋勃等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以下简称104号案例)中,行为人多次进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国控长安子站点内,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干扰子站内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造成监测数据异常,多个时间段内监测数据严重失真。
法院认为各被告人的行为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均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本案中行为对象,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认定是争议焦点之一,不过实行行为的认定更具有争议性及代表性。
因为破坏行为是刑法中重要的实行行为类型,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典型的纯正网络犯罪。
行为人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行为被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理由是什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本质特征如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破坏行为与其他破坏型犯罪的实行行为是否具有差异性?对前述问题有必要进行刑法教义学阐释。
104号案例中破坏行为的认定是争议核心。
104号案例指出,采样器是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行为人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行为人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并未造成监测系统损坏,甚至棉纱所起到的过滤作用,间接保护了采样系统,其“破坏性”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286条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采取概括式列举立法体例,列举了三款破坏行为,但司法实践中对三款破坏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仍缺乏统一认识。
学前教育-幼儿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及有效控制
摘要幼儿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身体与心理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会导致在青少年以及成年期产生反社会和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幼儿破坏性行为发生频率较高,深入分析破坏性行为的成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幼儿破坏性行为是当今学前教育大的重点内容。
本研究以西安市Y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观察幼儿破坏性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行为特点,利用观察所得记录以及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幼儿破坏性行为成因,从幼儿自身以及教师教育方面对幼儿在教室,操场等场所以及各个活动环节中幼儿的破坏性行为提出有效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破坏行为,成因,有效控制,影响因素一、引言目前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近五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在13.97%~19%之间①。
幼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和认识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儿童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②。
这一时期产生的破坏性行为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发展,青少年和成年以后出现的行为问题都与幼儿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及时总结幼儿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并采取及时的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发生率,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将来的生活、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徐晓英认为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儿童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
儿童因认知有限或好奇心的驱动经常做出破坏性行为③。
龙路英在《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箱庭干预研究》中把幼儿的破坏性行为和喜欢发脾气、好打架、争吵、爱说慌、喜欢嫉妒、好强欺弱小、搞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幼儿友好相处、偷窃等幼儿的行为都一同列为我国幼儿在社会行为方面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④。
夏君认为幼儿破坏性行为是幼儿对物品有意或无意的一种发泄行为⑤。
莫书亮等人的研究表明攻①宗金莎,李雪平.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3(02).②Brandburg N.A.et.al.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psychiatric disorders, prevalence finding from recent studies, J.Am.Child Adolesc[J].Psychia-try,1990(12).③徐晓英.浅析幼儿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9(09).④龙路英.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箱庭干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⑤夏君.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分析与矫正[J].当代学前教育,2014(02).击-破坏行为与心理理论存在一定的关系①。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精选文档】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一)个案举例乐乐,男,5岁,上幼儿园大班。
身高略高于同龄孩子,动作敏捷,迅速。
但是,近几个月来突然变成了“破坏大王”,什么玩具、什么东西一旦到了他的手里就不要想完整的还回来,就连衣服也是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要遭到破坏;也喜欢在别人活动时搞破坏。
给他一本画册,他会一页一页地撕破,给他一个玩具,他玩一阵便将其拆开或砸坏,颇令人苦恼。
在和同伴一同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将同伴刚做好的东西推倒或者弄坏,被人发现或指责之后,破坏行为有所收敛.但很快又会重复其破坏行为,继续有意无意的摘花、撕书、摔东西。
为此,小朋友们越来越不喜欢和他玩了,家长和教师对此都很头疼,也很担忧其以后的发展。
与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乐乐的父母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也都不高,因为打工长期居住在城市,最初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现在逐渐好转.父母觉得为了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很少,也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致使孩子内心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被人关注。
(二)行为分析乐乐的这些行为属于幼儿破坏行为。
幼儿破坏行为是一种由于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行为(如:你撕了我的书,我也要撕了你的书)或是为了发泄不满而表现出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你惹我不高兴,我就要弄坏你的东西),又或是年龄小,幼儿尚未形成爱护公物、爱护他人财产的意识而产生的一种无意性行为(经常在墙壁上或桌子上画字、打破别人的玻璃窗、损坏他人财物等等).破坏行为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它虽然没有对他人的生命造成损伤,但其负面影响十分恶劣,能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灭.一般情况下,儿童一旦具有某种破坏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的评价,也会直接导致幼儿同伴关系的恶化。
幼儿一旦缺乏正常的交往活动与经验,势必要影响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而且破坏行为的危害仅次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如若不及早进行对其干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转化为暴力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重视幼儿的破坏行为。
破坏性行为
减少小班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对策研究日期:2009-04-27访问次数:113减少小班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同时该行为给他人和自身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造成“破坏性”的一般原因:1.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
比如孩子有不愉快的情趣体验,情绪不稳定,而又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的表达时,就有可能以一种破坏性行为作为不良情绪的突破口。
2.孩子正常的探索行为。
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出现超乎寻常的探索行为。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或进行自己的游戏,孩子会进行一些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活动。
3.孩子对失败的手足无措。
孩子出现破坏行为也可能是孩子较长时间的探索不成功,其行为已停留在无意义的反复摆弄和操作上,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信心,此时的行为是情绪烦躁引起的,或者是一种对不成功行为的破坏放弃。
4.模仿能力强、控制行为的能力差。
孩子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心里想什么就去做什么,明知是不对的事仍会模仿别人去做,就会出现一些破坏性行为的表面现象,这主要是由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如:爱哭不是好孩子,可达不到目的还是哭;明知幼儿园的玩具要大家玩,可忍不住还要去抢别人手中的玩具……孩子往往只顾满足自己一时的愿望而忘记必须遵守的规则等等。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我们在看到“破坏性”问题的时候,可以也应该有不同角度和立场。
如果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分析和理解幼儿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态度。
小班幼儿好奇心开始逐渐增强,对所有的物品都很感兴趣,在我们班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好好地在玩的,不一会把玩具筐中的玩具全撒地上;看图书就把本子撕烂,一学期下来崭新的图书都“面目全非”了;就拿孩子最爱的娃娃家来说,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但在玩的时候,锅、碗、小床等等能分解开来的物品孩子们绝不让其留下“全尸”,很多孩子十分喜爱的东西就再也回不来了;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时,孩子们会出现不良模仿行为从而导致活动氛围被破坏。
浅析幼儿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幼儿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作者:徐晓英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09期摘要:破坏性行为是一种儿童因心理偏差而产生的经常性的行为问题。
儿童或因认知有限,或好奇心的驱动,自主意识的萌芽,或任性、爱发脾气等原因,经常会做出破坏性行为。
成人在看到幼儿的破坏性问题时,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和理解幼儿的行为,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及亲子关系,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注意合理引导幼儿进行情绪宣泄,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破坏性行为;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170-01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9.09.157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幼儿玩着玩着就把玩具扔到地上,图书看着看着就撕烂了,一学期下来崭新的图书和玩具就“面目全非”了。
尚处神经发育旺盛期的幼儿,求知欲、独立意识快速发展,有的行为并不是由破坏动机支配的。
而带有主观破坏的有意破坏行为,通常与一些其他问题行为相关联,也可能是由于情感上的困扰或焦虑引起的情绪发泄。
因此,教师在看到破坏性问题的同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和理解幼儿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幼儿今后良好个性的塑造。
一、站在幼儿的背后,了解破坏性行为的成因(一)好奇心的驱动有的幼儿在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是有一万个“为什么”出现,而出现“为什么”时,就想动手去探索。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常会把录音机等小家电拆开,对其内部构造充满好奇。
从心理学角度,这些行为正是幼儿求知欲、独立性的表现。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是独立性、自主性迅速发展的时候,步入“以自我为中心”阶段的幼儿总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尝试自己想做的事。
(二)认知经验的匮乏幼儿不懂得某一行为的社会效应,不懂得某一物品的价值,甚至不能正确判断什么是破坏,什么是建设。
幼儿机体控制能力较差,协调性不良,使得行为更倾向于破坏性。
行为心理学与反社会行为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破坏性行为
行为心理学与反社会行为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破坏性行为行为心理学与反社会行为: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破坏性行为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它探讨了在何种情况下人们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
破坏性行为指的是一种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他人或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
尽管大多数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遵守社会规则,但有些人却展示出反社会行为,这引发了人们对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的探究。
本文将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为什么有些人会有破坏性行为。
1. 社会认同与自我评价一个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评价对其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认同感是指个体与社会、集体或社区的认同程度。
当个体无法获得正面的社会认同感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以吸引注意或得到他人的关注。
此外,自我评价低的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因为他们可能缺乏内在的约束力量和对社会规范的尊重。
2. 环境因素环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长在破碎家庭或贫困环境中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破坏性行为。
这种环境可能导致他们在道德观念、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缺乏良好的培养。
此外,接触不良社会模型,如犯罪团伙、家暴等,也可能使个体形成破坏性行为的倾向。
3. 心理创伤与压力心理创伤和压力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可能导致破坏性行为的出现。
遭受过虐待、家庭暴力、性侵犯或其他严重创伤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这些创伤可能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模式,作为应对方式来面对内心的痛苦。
4. 社会影响和群体效应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影响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群体效应则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采取行动时的心理效应。
如果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反社会行为被广泛接受或者得到了奖励,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破坏性行为。
群体效应可能使个体感到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导致他们放弃道德约束。
5. 个体特质和心理状态一些个体具有更容易表现出破坏性行为的特质和心理状态。
例如,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可能更容易伤害他人而不感到内疚。
毁瘠逾制的古文意思
毁瘠逾制的古文意思
毁瘠逾制是一个古代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些行为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界限,导致了不良后果。
本文将介绍毁瘠逾制的古文意思,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毁瘠逾制是一个古代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些行为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界限,导致了不良后果。
在古代社会中,毁瘠逾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通常会被认为是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威胁。
毁瘠逾制的意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毁指的是毁灭、损坏、毁灭性的行为,是指那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比如纵火、抢劫、杀人等。
瘠指的是贫瘠、贫困、瘦弱的状态,是指那些造成贫困和不幸的行为,比如贪污、挥霍、浪费等。
逾制指的是超越法律规定的界限,是指那些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比如违法、违规、不道德等。
因此,毁瘠逾制指的是那些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具有破坏性和贫困性质的行为。
这些行为往往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社会动荡等。
在古代社会中,毁瘠逾制的行为通常会被认为是犯罪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举个例子来说明毁瘠逾制的用法。
在古代,有一个官员贪污了大量的公款,用于个人挥霍和行贿。
这种行为就属于毁瘠逾制,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具有破坏性和贫困性质。
如果这个官员被发现了,他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可能会被判处流放、囚禁、甚至死刑。
毁瘠逾制是一种古代词语,指的是那些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具有破坏性和贫困性质的行为。
【精品】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小编希望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父母在生活中就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立个好的榜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都很容易发脾气,那么孩子也会一样,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果。
那么在生活中要如何来看待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呢?
孩子的情绪是极容易受到影响而且不容易控制的。
如果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没有及时疏导,就极容易暴躁。
而如果家长恰好也是一生气就摔门,摔杯子的,孩子就容易受到家长的耳濡目染,把这个光荣传统继承下来,把这种暴躁化为破坏性的行为。
一般来讲,大家都会非常反感孩子这样做,可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一边反封我们的孩子暴躁和破坏,一边却没有严格审视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桌子歪了,不要只是拍桌子面,要去看看桌子腿。
时不时地摸摸桌子腿,然后问问自己:我要求孩子做的,我做到了没有?有些东西,我们是不应当传染给自己的孩子的。
有的孩子则是通过破坏这种行为,去取得爸爸妈妈的注意或是同情。
如何界定和应对员工破坏性行为
如何界定和应对员工破坏性行为---------------------------------------如何界定和应对员工破坏性行为在乔迪福斯特(JodyFoster)看来,在从大型企业到健康中心等任何类型的组织中,破坏性人员都会破坏其工作环境。
福斯特说: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人总是人,他们会将自己的基本个性带到工作中。
当他们行为不当时,比如欺辱手下的人、强迫性地进行微观管理、表现出自恋倾向,便会对整个工作场所造成不利影响。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医院精神科主任福斯特创建并领导宾夕法尼亚医学院专业项目(PPPM),这个项目之所以诞生的部分原因是联合委员会(TheJointCommission)(原为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要求医院制定出针对破坏安全环境行为的政策。
医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福斯特治疗过企业和医疗保健行业中的破坏性人格。
在与沃顿知识在线的访谈中,她谈论了不同类型的不专业行为以及组织的应对方式。
沃顿知识在线:继医学博士之后,您还获得沃顿工商管理硕士,此后,您从事咨询工作,为风险投资公司评估创业团队。
您能解释下您所从事的工作吗?乔迪?福斯特:当然可以。
我与一名合作伙伴建立的评估项目旨在帮助风险投资公司,尤其是投资特定企业的公司,了解所投资企业中的主要人员、他们的团队如何协调运作、他们有着怎样的人格、以及在公司发展和风险投资增加过程中需要留意哪些人。
众所周知,管理不善的团队可能毁掉哪怕是最好的公司。
我的工作始于科技泡沫破裂前。
当时,我得到了成为精神科主任的升职机会,成为宾夕法尼亚州医院250年历史中首位就任医务科主任的女性。
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破坏性行为无处不在,并通常分为不同的类型。
沃顿知识在线:您所讲的破坏性行为指的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的表现?福斯特:破坏性行为实际上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为,如言语或身体上威胁他人、恐吓同事、盛气凌人的行为,让他人感到紧张且无法工作。
有人说,应对企业中的破坏性行为比应对医疗行业中的破坏性行为要容易,因为在公司中,你只需开除当事人。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喜欢破坏?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喜欢破坏?
1. 心理因素:有的人可能出于内心的不满、愤怒或焦虑情绪而倾向于破坏。
这些情绪可能源自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或社会压力等因素。
他们通过破坏来释放负面情绪或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喜欢破坏。
例如,生活在贫困、暴力或不稳定社区的人可能更容易接触到破坏行为,并将其视为一种正常或合理的行为方式。
3. 心理发展: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也会对其破坏倾向产生影响。
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或者缺乏对他人权利的尊重,都可能导致个体偏向于破坏行为。
4. 心理疾病:一些心理疾病,如反社会人格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也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出破坏倾向。
总的来说,人们喜欢破坏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破坏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理解破坏性行为
破坏性行为是一种进行沟通、影响环境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就此而言,它是种适应性行为。
旨在减少问题行为的行为干预可分为两大类:行为增强策略和行为缩减策略。
暂停、反应代价、消退等行为缩减策略,旨在通过提供紧随破坏性行为的消极环境后果来减少行为问题。
其他行为的差别性强化(DRO)、不相容行为的差别性强化(DRI)、或较低行为比率的差别性强化(DRL)等行为增强程序,旨在通过强化令人满意的行为和没有破坏性行为来降低破坏性行为的发生率。
课程常常将行为增强和行为缩减程序结合起来。
沟通技能、社交技能和自立技能有缺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为干预获得这些重要技能。
1.没能恰当地选择替代行为,常常是课程编制的首要困难。
必须确定具体的步骤,还要制订一个全面、详尽的计划。
2.缺乏耐心常常是妨碍成功编制课程的另一个困难。
常常必须采用系统、渐进的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的时间安排也是行为干预中常见的一种缺点。
要在可能的最佳条件下进行教学,这很重要。
不知不觉地表达压抑情绪的行为通常遵循一个可靠的升级模式。
破坏性行为的早期阶段,通常是轻微的躁动,可能会通过走动、示意动作或不规则的呼吸等非言语行为或嘀咕和争辩等言语行为表现出来。
如果情况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反应无效,破坏性行为就可能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如破坏财物或逃跑。
最后阶段,可能以攻击自己或他人而达到高潮。
在陷入危机情境之前,有必要采取一些必须有效的前摄性措施。
首先,就是要确定给孩子很多选择的机会。
这么做,他会更能接受那些无法进行选择的场合。
其次,持续、丰富的强化时间表至为重要。
开始阶段,在孩子好象开始躁动不安时(表现为自言自语、孤立、深度呼吸等),要继续进行活动,但对其适当的反应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言语强化和实际的强化。
第二阶段,有两种情境会加剧孩子的破坏性行为。
其一,孩子只是在进行操纵,只是希望这一较高水平的破坏性会让你相信必须让步。
在这里,你必须坚定而冷静。
另一种是情境要求太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调整。
第三阶段,在孩子极度躁动不安时,通常有必要十分坚定而有结构。
发出的指令要尽可能具体,语调要坚定,都应该由行为发生时对孩子进行训练的人执行。
最后,决不要用你实际上不准备执行的事或不恰当的事来进行威胁。
最后阶段,如果你认为孩子让自己或他人遭受危险,就必须使用攻击行为管理(MAB)或其他实际动手的程序,包括陪同或遏制。
当然,对攻击行为,要尽量不予注意,当孩子的行为开始逐步降级时,要密切监控,以便你能及时进行口头的强化或实际的强化。
实际动手的方法,只有在用尽其他所有方法之后,以及在情境具有潜在危险之时才能使用。
所有阶段,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孩子对受到表扬或强化如何反应保持敏感。
把教授适当的替代性行为、有效的强化程序和创设最佳环境结合起来,会使你大大地接近这一目标。
下面是具体的使行为干预效果最大化的指导方针:
1、不论破坏性行为何时表现出来,你都要给予最少量的、必需的注意,不要使破坏性行为的出现成为你加大强化的线索。
2、强化破坏性行为的逐步降级极其重要。
3、可能需要采用精妙的改方向程序。
改方向越精妙,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逃避了某事的可能性就越小。
4、反应制止是针对自我刺激、低水平攻击或手淫之类行为的常用程序。
5、引起“行为动力”是抵消破坏性行为或不注意的强有力策略。
6、采用压力管理和无差错服从训练课程,在减少破坏性行为和创设最佳环境方面是不
可或缺的。
这些课程放在后面论述。
7、牢记在破坏性行为出现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其发生。
关于正强化的预防性使用,有两条最有用的指导方针:
“发现孩子的好表现”“夸奖最好的,忽视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