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复习过程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一、名解: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与内隐,外显是行为变化,内隐是心理过程,就目前应用而言,是外显为主,内隐从属的地位。
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异常行为: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也就是偏离年龄相仿、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群的平均值。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行为应予限制:是指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它发生在不该表现的环境中,因此应将其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行为应予发展:是指当事人目前还不会操作目标行为,需要教会他如何动作来表现这一目标行为。
逐变标准设计:指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处理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以逐步形成目标行为的方法。
交替治疗设计:又叫同时治疗设计或多元素实验设计,指常被用来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或干预措施对单一行为效果的方法。
概括性条件强化物:当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多种多样的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这一条件性强化物就叫概括性条件强化物,简称概括性强化物。
正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所尾随的事件造成反应概率提高的现象。
负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立刻除去的厌恶刺激,可以增加该反应的发生概率。
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差别强化:就是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
刺激控制:指某一特定行为跟某一特定刺激而不是其他刺激的出现而出现。
刺激促进:就是在辨别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在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之中所增加的刺激。
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渐隐:就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实验2复习
实验2复习名词解释:1、部分报告法:部分报告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2、全部报告法:呈现完刺激刺激之后让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识记的内容。
3内隐记忆:其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4、间接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指导语不要求被试做有意识提取直接测量:指导语明确要求被试做有意识回忆,而是通过被试在一定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其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
5、元记忆: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包括对记忆系统的内容、功能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记忆过程的监控。
6、FOK:人们相信某信息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但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发生在记忆提取失败之后。
7、系列再生:先让被试1再生出先前所记忆的材料,然后让被试2看被试1所再生的材料,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此进行再生,而被试3又在被试2再生的基础上进行回忆,这样依次进行下去,就得出了一条”记忆链”。
8、重复再生:让同一个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对学习材料作多次回忆,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退和变化的情形;9、词语遮蔽效应: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词语化有助于记忆,但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错误记忆发生。
10、前瞻记忆:是指对于预定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
11、TAP效应:即迁移恰当加工,是指进行中任务和靶事件加工类型一致时,前瞻记忆的表现好于不一致时的现象。
12、一致性编码效应:识记时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被试记住了更多的消极的材料,而处于愉快情绪状态的被试记住了更多令人愉快的内容。
13、共作效应:即如果有进行相同活动的其他人在场,当事人的作业效绩会有所提高。
14、观众效应他人对于相对受控的旁观者发生了促进效应。
15、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
犯罪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犯罪心理学导论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
其目的在于为警察、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罪犯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1)犯罪心理学相关概念1、犯罪心理学定义:广义说认为,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科学。
2、犯罪的定义:是刑法学的概念,一般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犯罪人定义:是指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人。
4、犯罪三要素(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二)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犯罪行为: 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两者的关系两者的区别:a、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而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特征b、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密切联系性:a、先有犯罪心理,才有犯罪行为。
b、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c、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两者关系错综复杂。
A、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有什么样的犯罪心理就会发生什么样的犯罪行为;B、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是相一致的,但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也存在着两者不一致的情况。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1、犯罪心理总是在一定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
它在形成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一定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发展变化。
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2、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性的科学。
(四)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1、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要点
一、人类行为(一)定义:1.广义:个体对环境所做的一切反应。
2.狭义:直接观察到的表现、动作、活动。
(二)特征:1.适应性2.复合性3.变化性 4.多样性5.累积性(三)类型:1.依范围,分为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2.依行为和后天,分为本能或遗传行为,习得或适应行为3.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心理行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是整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4.依行为内容分:①摄食行为(生存)②睡眠行为(生养)③游戏行为(生趣)④认知行为(生智)⑤著作行为(生产)⑥繁殖行为(生殖)⑦皈依行为(生息)5.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正常行为、异常行为。
(四)正常和异常一般有以下划分标准:①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②要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③行为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
二、(一)自然环境1.定义:指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地球表层各个自然因子的总和,即人们通常所泛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最根本的条件。
(二)社会环境1.定义:是指由人类自身能动行为作用外化而成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总和。
2.特征:①社会环境的易变性②无序的地域差异性③社会环境的变迁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机性④社会环境还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区别(三)经济环境1.定义: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形成的决定性原因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群体性。
2.特征:①稳定性②制约作用③没有绝对的联系④经济全球化(四)政治环境1.定义:主要指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目标、方法、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治文明程度。
2.特征:政治环境具有权威和强制性,是一个严密有序的系统,运行机制具有鲜明的强力性和等级性特征。
(五)文化环境1.定义:包括了一切非自然产生和存在的人类精神活动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侵犯一、侵犯的实质(一)侵犯的概念1.侵犯的定义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1)敌意的多种含义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
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
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1.主要观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
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
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题源专题解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题源专题解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对接教材:溯本追源,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1.(新情境)(2023•凉山州)如图甲是关节示意图,图乙是通过关节置换治疗相应关节疾病的示意图。
图乙中的“置换部分”对应图甲中的()A.①关节头B.②关节囊C.③关节腔D.④关节窝【答案】A【解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置换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手段,如图是置换部分相当于①关节头。
故选:A。
2.(新情境)(2023•长春)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答案】C【解析】A、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错误。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头、关节窝称为关节面,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正确。
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错误。
故选:C。
3.(新设问)(2023•晋中)观察如图所示蓝脚鲣(jian)鸟的形态,你推测其很可能善于()A.飞行和游泳B.飞行和爬行C.跳跃和游泳D.奔跑和爬行【答案】A【解析】图中的蓝脚鲢属于鸟类,具有大型的两翼,因此善于飞行;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因此推测其很可能善于飞行和游泳。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课
主题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课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1. 视频中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说,属于 行为。
这种行为是建立 的基础上,通过 获得。
这种行为的特点是 (会消退/不会消退)2.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是否就能完成视频中的一系列灌篮动作?原因是什么?3.运动的产生神经冲动――→刺激 ――→收缩 ――→围绕 ――→产生运动【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分类按功能分类有哪些行为?请举例说明如何区分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骨骼肌】1.完成一组动作至少需要 组骨骼肌。
2.在投篮的过程中,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在投篮后双手抓住篮筐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3.剧烈的篮球比赛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
【骨】1.有资料表明,成人的股骨大约能承受1吨的重量,这主要与骨成分中的________有关。
正常成人约占骨的________。
2.乔治骨折后在恢复过程中,四肢骨按形态结构分类属于长骨,因为中有骨髓腔所以呈________ 状。
原本骨髓腔中的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恢复________功能。
骨膜中的________细胞经过不断地__________形成新的骨密质。
一块完整的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器官,组织)。
【关节】1.脱臼受伤的运动员和前两种受伤类型的运动员不同,凭借运动员的意志力,他们可以很快重返赛场继续比赛,原因是________。
2.关节的特点是既________又________。
分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些结构有关。
3.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承重最大的关节,不正确的运动方式,经常会损害“半月板”,而常说的半月板就是附着在________上的________,损坏后就会影响关节的________,从而影响正常运动。
【学以致用】【动物的行为】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互不相关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D.只有哺乳动物才有社会行为2.动物的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_PPT
这样几方面的内容: 1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 5、交学性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实验只能有一 个变量,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变量:探究的因素) 3、重复性原则:通过重复,减少实 验误差,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 4、对照原则:通过设置实验对照,排 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5、可行性原则
2、肌肉:主要是骨骼肌
肌腱
肌腱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
(1)组成
肌腹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2)特性: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3)作用:
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关节头 关 节 面
关节软骨
(表面光滑,可以 减少运动时的摩 擦和缓冲运动时 的震动)
关节腔
(有少量由关节囊 分泌的滑液)
关节囊
关节窝
(为坚韧的结缔组织, 可将上下的骨块牢固 地联结起来,分泌滑 液)
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1、接受变量处理的或人为改变条件的 2、未知结果的 对照组(作为衬托)
1、处于自然状态或理想状态的
2、不接受变量的或未经处理的 3、已知结果的
一.从获得的途径看: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 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二.通过目的: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 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 三.社会行为: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 生活的行为,叫社会行为。 特征:1.一定的组织 2.明确的分工 3.有的还形成等级
关节的结构 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适于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1、两种研究传统:心理学性质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性质的社会心理学。
前者以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文脉和思路;后者以社会要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主线,研究作为社会过程或群体心理基础的社会学文脉和思路。
2、两种研究倾向:一是从行为理论向认知理论的变化;二是理论的微观化倾向。
3、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发表的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4、1908年前后,在社会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都出现了心理学分析,这使心理学与社会学在实践上走到了一起,揭示出社会心理学的原始形态出自对群体生活的深层解剖。
5、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
(照明强度增加,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但当照明强度减弱时,工人的生产效率不但为降低反而有所增加,照明条件变差但生产效率提高了是因为工人们知道自己参加市实验而塔高了生产积极性,这就是霍桑效应)。
6、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有多方面的表现,人的心理犹豫认得存在状态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因生存状态的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群体类型,因地域文化、信仰与习俗、语言与象征的不同,使民族群体具有裙带性和纽带特性。
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群体心理寓于个体心理之中。
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出层级性,有不同的层面。
他与民族心理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的横断面上,民族心理更多表现在纵向方面,带有社会记忆性质。
二者是分不开的。
社会心理更能显露出人的群体性、社会性的心理本源。
但是。
群体的单位是个体,个体心理及表达能力的成熟时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越来越不容忽视。
7、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三因素: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第二节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教材分析:《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是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6章《动物的行为》的第二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学习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认识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实验设计,教育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六种主要的动物行为类型。
其中,首先介绍了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的斗争产生攻击行为;不同种动物之间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是防御行为。
这是动物的最基本的生存行为方式,是本节的重点。
2.观察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是本课难点。
在第一节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后,教师若能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安排一些观察活动,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如安排此项活动,则难点在于就近选择适于进行观察的动物;安排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观察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观察活动和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等。
教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作用。
学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帮助每位学生都能按自己思维发展的特点去探索新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安排:本节课时为1课时二、教学过程1.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讲评小组观察计划和实验设计:可以将学生小组所画的概念图用投影片打在屏幕上,请该组学生介绍他们画概念图的思路,通过交流概念图的绘制情况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
对有些小组进行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进行讲评,主要表扬小组对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说明学习科学必须注重观察和实验,建议小组继续完善本组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并帮助小组尽量实施其计划。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重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2.心理的年龄特征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3.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4.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能力就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6.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7.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8.现代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学科”。
9.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10.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计划和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11.个体心理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活动或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12.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景的反应,它是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的。
13.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4.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过程15.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或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1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17.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1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9.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20.挫折是一个人的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21.青少年是指11、12岁~18、19岁这个年龄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2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在青少年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青少年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23.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2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二、选择、填空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初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初二生物知识点: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实验设计,教育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六种主要的动物行为类型。
其中,首先介绍了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的斗争产生攻击行为;不同种动物之间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是防御行为。
这是动物的最基本的生存行为方式,是本节的重点。
2.若不安排观察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本课无难点。
在第一节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后,教师若能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安排一些观察活动,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如安排此项活动,则难点在于就近选择适于进行观察的动物;安排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观察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观察活动和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等。
建议教师压缩第二~第五节关于动物行为的类型介绍的课时,如第二节、第三节用1课时;第四节、第五节用1课时,节约2课时,再动用机动课时,组织一些观察活动。
城近郊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参观,观察动物的多种行为;农村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安排到动物养殖厂、猪栏牛舍、养鸡场、养鸭场、林区田间等处,观察一种或几种动物的行为。
对于学生来说,毕竟”读”科学不如“做”科学收获大,因而教师有时需要知难而进,给没有难点的教学内容“制造”难点。
如果安排观察活动条件不允许,确实很困难,建议教师尽量将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物录像片精心进行节选,上课时能给学生播放,尽量使本课教学直观化,避免空洞说教。
班杜拉模仿理论
班杜拉模仿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模仿理论是他将模仿学习分为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
如果人们对示范行动的重要特征不注意,或不正确地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
所以,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
在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识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
在影响注意的诸因素中,班杜拉认为,观察者与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
因为这些人的行为类型会被学习者多次地观察到。
这样的事实,早在中国古代的学习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中就被注意到了。
班杜拉还注意到,以前,观察学习明显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而现在由于有先进的信息交流媒介,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视观察到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不同行为类型。
这为观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便条件。
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还部分地决定于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特征。
榜样个人的魅力是吸引人的一个因素。
有些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引人注目。
那些具备吸引人的特征的榜样被人们所注目,而缺乏迷人之处的榜样则易被人们所忽视。
榜样所表现出的不同机能价值的行为,也决定着哪些行为将受到观察,哪些将受到忽视。
另外,示范行为的明确性和复杂性也是影响注意的因素。
一般来说,示范行为越明确,越容易被注意;示范行为越复杂,越不易被模仿。
影响观察学习注意过程的第三方面的因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
观察者自身的感觉能力、注意的唤醒水平、知觉的定势和强化的经验等都直接影响着对示范行为的注意和观察水平。
(2)保持过程: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
如果观察者记不住示范行为,观察就会失去意义。
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还给观察者以影响。
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1、行为的特征:(1)行为就是人们的所说所做和所思所想(2)行为可以被他人或自己所观察和测量(3)行为和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2、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3、问题行为的类型:(1)行为不足,人们所期待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2)行为过度,不良行为发生太多(3)行为不当,期望行为在不适宜情景下发生在适宜的情景下却不发生4、行为矫正的目的:在帮助人们增加期望的良性行为、减少不期待的过度行为,并改变不适当行为,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5、什么是行为矫正?主要含义(1)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经由条件作用过程,改变个提议由的不当行为或矫治不良的习惯,而令个体获致健康生活(2)采用认知学习理论,用以改变个体的态度、观念、思想等较复杂的心理历程,从而达到改变某种不良行为的目的6、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1)问题行为是习得的(2)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3)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4)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7、经典型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1)行为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分化律(3)恐怖性条件作用律(4)高级条件作用律8、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刺激的出现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2)负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刺激的消失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并且结果也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
(3)惩罚: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4)消退: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9、艾里斯理性情绪行为理论(ABC理论):(A)诱发事件(B)不合理信念(C)情绪及行为反应10、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1)绝对化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11、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1)任意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引申(4)夸大或缩小(5)“全或无”思想12、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13、功能评估的含义:功能评估是一种搜集行为资料并分析其行为功能的过程,也是收集和分析与问题行为发生的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一章中的第二节内容.教材列举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社群行为等,说明动物的大多数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性.本节安排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繁殖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这些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上节课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关动物行为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和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同学们辨别动物大多数行为,认识动物行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知识水平:学生通过对上节课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的学习,对动物行为并不陌生,而没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这个专题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2,能力水平: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生物课程学习,已具备一定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生物学知识,对研究动物行为有浓厚的兴趣,为顺利地进行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三、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二)学习方法1.直观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提问教学法.4.讨论教学法.5.比较教学法.6.练习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平等互动,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复习提问,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学习逐渐形成的新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观看图片,设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2、学生活动一,取食行为举例:蟒蛇吞蛋,狮子捕获斑马,黑猩猩用工具挖取白蚁等.意义:对动物度过食物稀少的时期,维持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十分有利. 二,领域行为(狗撒尿做标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三,攻击行为(两只雄盘羊的相互攻击行为)1,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2,举例:雄赤鹿争斗,河马争头,雄盘羊争斗.四.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如:乌贼释放墨汁,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螯肢,螳螂的保护色.五、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3、指导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4、课堂总结动物行为主要类型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节律行为繁殖行为5、巩固提升一,连线1,黑猩猩将草棍伸入白蚁窝中,待草棍上爬满白蚁,再取出美餐领域行为2,狗撒尿做标记攻击行为3,公鸡争斗取食行为4,螳螂的保护色防御行为二,下列哪项不是攻击行为( )A,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撕咬;B,两只公猫在繁殖季节的吼叫和格斗; C,一条雌鱼吞食自己的受精卵;D,一只猫正向一只老鼠发起攻击.《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说课稿三河六中闫立华。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行为》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行为》复习提
纲(人教版)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
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
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6、探究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会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上边问题。
本4页、22页、34页、3页、39页、41页。
【西南●最新版】[0557]《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557]《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第二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问题行为2、学前儿童问题行为3、攻击性行为4、破坏行为5、感觉统合失调6、儿童缄默症7、系统脱敏法8、模仿法9、正强化10、惩罚法11、行为塑造法参考答案:1、问题行为实际上就是行为问题,也称为行为困扰、不良行为等,主要指儿童偏离社会正常要求或个人正常发展的行为。
2、学前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学前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行为表现的不适当。
3、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侵犯性是指身体上的进攻(打、踢、咬)、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的行为。
4、破坏行为是指经常故意损坏家里、学校或邻居的物品如玻璃窗、灯泡等,或故意搞脏别人晾晒的衣服、床单等,并以损坏他人的财物为乐的行为。
5、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的现象。
6、儿童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言语交际退缩反应,选择性保持沉默不语,经常无故一言不发或少言寡语。
7、系统脱敏法是指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儿童逐渐地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地提高儿童所恐惧的有关刺激的强度,让儿童对惧怕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特别适宜儿童焦虑、恐怖等症的治疗。
8、模仿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9、正强化是指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立即得到一种强化物。
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并使这种行为以后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出现的几率增加。
10、惩罚法是指儿童在某一不良行为后,立即给予某种惩罚物(又称厌恶刺激),或使之失去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使儿童在以后类似情景中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8.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教案
18.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使学生了解动物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动物攻击行为的概念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述法结合谈话法。
教学准备“鸟的占区炫耀”(自绘);“动物的拟态”挂图;雄百灵鸟两只;甲虫若干只。
教学建议电化教学手段完备的学校,可在课前录辑教材中需要的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录象带。
但未经选择、编排的一般野生动物内容的录象带不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以免冲击本节课的正规教学内容。
没有电化教学设备时,除尽量利用教材中的彩图、插图、现有的挂图、模型、标本外、可尽量利用校园内外的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以及其他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得更生动的感性认识。
百灵鸟是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的野生留鸟,在其他地区是常见的笼养鸟。
可准备两只雄百灵鸟,分别养在两个笼子里。
雄百灵鸟在发情期有互相攻击的行为,在春季,两只雄百灵鸟隔着笼子便会发生攻击行为,课堂演示效果较好。
本节教学进度如果在6月下旬,百灵鸟的攻击行为稍差,若两笼靠近没有发生攻击行为,可以把两只雄鸟放进一个笼子,攻击行为仍然可以发生。
昆虫的假死现象是动物防御行为的一种方式,是直观教学简单易行的方法,可相继把甲虫从高处摔到玻璃水槽中,效果很明显。
使用谈话法教学,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走题,教师应积极引导,使谈话的内容始终围绕课堂教学。
学生不熟悉或答不出的内容由教师讲述。
同种动物之间的攻击行为在生物学上有着积极意义,教材中没有涉及,老师可以简要地讲述一些。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2.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什么?讲述新课:引言:上节课布置了观察动物行为的作业,哪位同学观察到了有趣的动物行为,举一例向大家说说。
只要求两三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观察,时间约用三四分钟。
同学们观察的现象都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多种,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是指在种族或个体受到威胁,或者荣誉尊严和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所发生的防御性行为,它对于个体的生物适应和社会适应,以及种族生存与繁衍具有积极意义;第二类是恶意攻击行为,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及法律制度所禁戒的侵害性行为,在客观上导致物品的损坏、肉体的伤害和心灵的痛苦,具有一定残忍性和破坏性。
就积极方面说,攻击是儿童成长期发展社会性所不可缺少的。
儿童受到干扰,需求和利益受到侵犯时就会发生攻击行为。
儿童经过打架而学会区别自己与他人,学会克制、谦让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态度。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三种:自卫性攻击,是儿童对同伴的攻击所做出的自卫方式的反应;非自卫性攻击,是儿童为了达到支配或打扰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打架、咆哮等行为;强迫性攻击,无法自控的攻击性行为。
年幼儿童常见侵犯行为,表现为受挫折时出现焦虑不安、暴怒伤人、毁物,特别是对父母蛮横无理。
此种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常常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物品损害。
侵犯行为男孩多见,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高发年龄段。
这类不良行为如在年幼不能克服,成年后会构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交往不良或斗殴等不良的行为。
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会导致遭受挫折的个性体现出攻击反应,攻击行为还和生活历程中的直接与简介经验有关,通过阳性强化和模仿习得,并被某种环境因素所激发。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
例如,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经常教育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次他就不敢打你了。
”如果孩子别打而又未还手时,有的家长就骂孩子,当别人上门告状说他孩子在外面打人时,不但不批评自己的孩子,反而还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家的孩子是有点调皮,如果人家不先动手打他,他是不会先打人家的。
由于家长这种不正当的教育和偏袒,很容易使儿童产生了一种随时可以攻击别人的合理感,特别是在攻击行为中占了“便宜”、得到了“好处”的儿童,更是攻击欲增强,行为加重。
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性强,许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父母、同伴等周围人那里或从电影、电视中模仿学习而来的。
例如,有的家长惯用打骂等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儿童,结果儿童也学着用父母的这种方式来“征服”其他儿童;当儿童看到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玩具,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获得玩具。
还有资料表明,电影、电视中攻击性行为和打斗场景对儿童有较大的消极影响,儿童的许多新奇古怪的打人动作都是从电影、电视中模仿而来的,特别是那些受赞扬的攻击行为,更容易被儿童模仿。
因此,常看那些暴力、武打影片的儿童易出现打人等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经过适当的干预可以减少。
干预方法有家庭治疗、学校教育、示范等等。
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家长和教师特别要提供和谐环境,易避免争执、冲突等不协调关系的存在。
由于挫折是产生攻击行为的关键,应设法减少挫折因素,特别是那些是儿童觉得专横、不公平或自我贬值的挫折,可以降低攻击倾向。
同时也要引导儿童练习使用建设性方式来应付挫折,以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
角色扮演是校正攻击行为的主要方式。
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多数容易冲动,碰到挫折、遇到不满就无法忍耐。
可以通过特殊的小组活动,训练和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忍受性。
小组活动时,每人轮流当被嘲笑者,这种方法可以使儿童学习在被嘲弄的气氛中仍能保持自己放松的心情。
若能学会这种处世态度,争吵、攻击就不易发生。
有些攻击的发生是因为情绪无处发泄。
每逢儿童出现攻击行为时,可以使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例如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儿童的手腕上,自己用手拉橡皮筋,使其感到疼痛,让这种刺激强烈对抗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反复训练,使不良行为与不愉快体验建立条件反射,从而促使不良行为消退。
此外,要对儿童注意心理疏导,使其失去平衡的心理及时得到调整,在集体中给这些儿童分配社当的事情,并指导其完成。
及时进行表扬,以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获得集体认同。
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
对攻击行为全面、系统的解释必须回答下列几个问题:第一,个体的攻击行为是怎样获得的——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第二,在某个具体情境中,是哪些因素引发了个体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第三,是哪些因素使个体将所获得的攻击行为方式保持下来,并在未来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攻击行为的保持机制;第四,个体内部是怎样实现对自己攻击行为的控制的——攻击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围绕以上四个问题进行。
(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社会学习理论主张,人类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亲历学习。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由于人具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使得个体不必事事通过亲身经历,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技能。
对人类而言,观察学习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通过观察学习,个体可以在较短时间掌握人类复杂的行为技能,不必重蹈前人在试误学习中经历的危险,节省生命资源和心理资源,避免错误和危险。
对于攻击行为的学习尤其如此。
攻击行为的本质在于其破坏性,这必然引起被攻击一方的强烈反抗,其结果可能导致攻击主体伤残,甚至一命呜呼。
所以,通过观察学习,个体既可以掌握攻击行为的技能,又能了解其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这对个体在将来的生活情境中是否采取攻击行为方式加以应对是有所帮助的。
班杜拉认为,个体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第一,注意过程。
这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环节。
个体要把学习的榜样从众多刺激中选择出来,以便集中观察吸取榜样的行为方式。
影响学习者注意的因素很多,从观察学习主体而言,观察者的唤醒水平、知识经验、认知能力、需要和兴趣、已形成的知觉定势和期待等都会影响主体对观察对象的选择。
就观察学习的客体而言,榜样的独特性、情感的诱发力、流行性、功能性价值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有的犯罪人对暴力影视剧打斗场面中的一个细节也不放过,予以充分的注意,与其犯罪需要和不良的兴趣等主观因素有密切关系。
第二,保持过程。
经历了注意过程之后,观察者通常以符号的形式把示范者的行为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保持过程主要依赖于两个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
有些攻击行为方式以表象的方式保存,大量的行为信息则以言语编码的方式储存。
第三,动作复现过程。
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过程。
个体把记忆中构成攻击行为的动作表象整合为一种新的反应模式,不断地悉心练习,进行自我修正的调整,熟练地掌握该行为技能。
第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将行为的获得过程与表现过程进行了区分。
经历以上三个过程之后,个体已习得攻击行为。
已习得的攻击行为可以表现出来,也可能不表现出来。
尤其是对攻击行为而言,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获得、保持并拥有攻击行为的技能,但如果攻击行为对个体不具有实际价值且可能遭受严厉的惩罚,那么个体就不会在行动中加以表现。
只有在环境中出现了适当的诱因时,个体才会表现出已学会的攻击行为。
班杜拉认为,个体攻击行为观察学习的榜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成员。
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攻击行为方式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儿童在接受父母惩罚的同时,也学会了惩罚的方式。
第二,社区成员。
社区的文化氛围对人影响很大。
在一个暴力行为泛滥的社区,青少年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并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第三,大众传播媒介。
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的传播,行为人可以学到很多攻击行为的方式,尤其是电视这种示范工具,能超越时空限制,扩大榜样范围,又具有丰富的形象性,对人的影响特别大。
近年来,学者们对电视节目中的暴力镜头对人的攻击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的影响至少在四个方面是很突出的:首先,直接教给了个体攻击行为的方式;其次,改变了个体对攻击行为的抑制;再次,使人们对暴力行为失去敏感性而变得习以为常;最后,使人们误以为攻击行为是生活中的必然行为。
以上影响足以提高暴力犯罪发生的比率。
2)亲历学习。
亲历学习是一种凭直接经验的学习,个体通过一系列试误过程掌握行为技能。
社会学习理论十分重视观察学习的研究,但也并不排斥亲历学习在行为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在个体获得行为技能过程中,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
由于攻击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因此心理学家很难设计精密的实验来研究个体习得攻击行为的试误过程,有学者采用对儿童人格发展变化的个案观察结果来分析儿童是如何通过试误学习过程获得攻击行为方式的。
帕特森等人(Patterson,Littman&&icher,1967)的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性情温顺的儿童往往被动地承受来自富于攻击性同伴的各种非礼待遇,但在某种特殊场合奋起反抗,并意外地获得成功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天长日久,这种偶然的,但却成功了的反抗经验,不仅增加了他们自卫性的反侵犯,而且也使他们主动地侵犯别人。
即是说,他们从被动地承受别人攻击到主动地对别人发动攻击,经历了一个试误的过程,偶然的成功强化了自己的攻击行为,而那些从未反抗或反抗失败一直逆来顺受的温顺儿童则不可能习得攻击行为,继续忍受同伴的非礼待遇。
班杜拉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过程同时受到通过榜样影响的观察学习和通过强化影响的亲历学习的制约。
“攻击性行为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并在实际操作结果的强化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改进。
”(Bandl-m.1983)(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个体通过学习获得了攻击行为,但不一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许多因素。
社会学习理论者通过研究发现,下列因素常常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1)厌恶性鼓动者。
这是指那些能够唤起攻击情绪、激起攻击行为的令人厌恶的外界刺激因素,它们包括:第一,暴力殴打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现象就是暴力殴打诱发个体攻击行为的典型表现。
第二,言语威胁和侮辱。
言语威胁与侮辱往往使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从而诱发暴力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国家、民族,为了保存名誉而诉诸武力、大动干戈的情况比比皆是。
第三,生活条件的恶化。
生活条件的恶化是诱发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
人们在解释集群性攻击行为时,通常把生活资源的匮乏和被剥夺等作为主要的原因因素。
但是,生活条件的恶化并不必然地引发攻击行为。
第四,目标行为的受阻。
目标行为受阻只是诱发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而非全部。
班杜拉强调,无根据或者故意的阻挠比那些情有可原的阻挠,更容易激起人们的攻击行为。
2)激励性鼓动者。
上述厌恶性刺激因素诱发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的防卫性攻击。
对主动攻击而言,更有效的诱发因素是主体对攻击行为结果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