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公共课)
初中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公共课复习提纲
一、公共理论部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提纲
第一章1,认识职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个体,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从事社会生产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获取合理的个人报酬,以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持续性活动。
2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职业者的素质要求3认识教师职业教师的定义:广义的教师等同于教育者,而狭义的教师则指学校专职人员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集体性5、教师劳动的繁重性6、教师劳动的主体性7、教师劳动的长效性与隐效性8、教师劳动形式的个体性与协作性教师职业的特征(1)专业性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2)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征(3)复杂性是教师职业的过程性特征(4)自我发展性是教师职业的派生性特征第二章教师的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化:既指教师团体的专业化,简称为“教师职业专业化”也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即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业理念:(1)教书育人(2)热爱专业(3)终身发展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专业知识:(1)教育知识(2)学科知识(3)学科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1)教育教学设计能力(2)组织实施能力(3)激励评价能力(4)沟通合作能力(5)口头语言表达能力(6)教学组织管理能力(7)反思发展能力(8)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1、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前提和基础2、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3、专业发展的情景性4、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师专业发展的三观:教育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重点(完整版)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重点2015年7月4日教师专业发展(起源于美国)第一章绪论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探究,建构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意,拥有专业自助,具备专业发展意识,从而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学校的具体情景,发生在人际网络及情境之中,着眼于教师健全人格和教师实践智慧的成长,是教师经验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并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
2.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关系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非专业人员转变为专业人员的过程,由新手教师转变为专辑型教师的过程,强调立足于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以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
而教师专业化是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要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意识和水平。
第二章教师与社会1.教师的社会地位——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与职业声望(经济收入处于中下,职业声望处于中上)2.教师在社会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要参与者,即是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又在学校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社会阶层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1)教师以社会赋予的合法权力分配文化资本2)教师以学校教育代理人身份促进学生社会化3)教师以权威者角色引领学生职业取向4)教师以引导者身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文化资本: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提出,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比如词语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育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
4.学生社会化:意味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社会规范和信念体系内化到学生的人格形成之中,向学生提供为准备承担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个体能够适应并融入社会。
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4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理性取向教师理性:即为教师在其具体的教育教学专业生活中持有的生存态度、思考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
1.教师专业人格的内涵: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包括诚实正
直、善良宽容、公正严格等。 2.教师专业人格的内容:
良好的个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积极健康的态度。 3.作为人类个体文明的典范,教育者的个性品质表现在:(思考题 1) (1)好学的人。 (2)乐教的人。 (3)执著的人。 (4)懂得同情的人。 (5)爱憎分明的人。 (6)从善如流的人。 (7)严于律己的人。 (8)虚心谦让的人。 4.如何培养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思考题 1)(来自网络) (1)处处留心,小事做起。 (2)自我克制,磨练意志。 (3)勤奋学习,以智养心。 (4)自我评价,扬长避短。 (5)加强性格的自我修养。 5.教师的态度: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 理品质和人格特征。 6.学生的“向师性”:(思考题 3)
学生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它是学生的本质属性,表现在: (1)凡是学生都有一种“学生感”:都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 教导和指挥。 (2)学生的再一个共同心理是: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老师;不论 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 (3)学生还有一种共同心理: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 7.教师对学生态度的核心:
对学生的关爱、尊重。 8.教师对学生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言语方式、动作方式、眼神方式。
第四章 教师专业精神
1.三种专业精神: 敬业精神(核心)、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2.教师职业观的三个层次:(思考题 1) (1)谋生型教师:小我,为物质所驱,庸俗的人生观。 (2)良心型教师:大我,凭良心教书,超越个人功利,尽份的人生观。 (3)事业型教师:忘我,无私奉献,为事业理想奋斗,崇高的人生观。 3.对教师职业观的认识强调以下两点: (1)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生存的手段,应放低标准进行评价。 (2)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 4.教师敬业精神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重点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重点一、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1.教师的职业道德概念、特点和要求。
2.乐观正向、诚信守法、奉献精神、严谨科学等师德要求。
3.以身作则、注重修养的师风要求。
4.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与社会责任。
二、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学说。
2.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
3.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学派。
4.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实施模式。
4.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特点与策略。
四、教育评价与课程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师生互动中的教育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4.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1.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2.参加教育培训和研修的机会与方式。
3.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4.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队伍管理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
3.教师队伍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4.教师职称评定与培训发展。
七、教育科研与教师创新1.教育科研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教师教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
3.教师创新的内涵和要素。
4.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经验。
八、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示范课1.分析教学案例的目的和方法。
2.利用教学案例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
3.教师示范课的设计与实施要点。
4.教师示范课的观摩和反思。
以上是教师专业发展复习的完整版重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育评价与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队伍管理、教育科研与教师创新、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示范课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们在备考教师专业发展时,可以结合这些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纲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的章节结构第一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万)一,教师职业与专业1,教育职业是一种专业吗2,教师工作的特点(警察,保姆,雇佣者,代理父母?)(教师所感受的压力与幸福感)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1,教师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国际比较2,1949年以来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变迁过程3,教师群体的特点(教师所来自的社会阶层,大众刻板印象中的教师,教师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三,教师的权利1,学术自由(惩戒权,对学生的评价权)2,教师的其他权利四,教师的义务1,保护学生的义务2,教书育人的义务第二章教师的培养和资格认证制度(2万)一、教师教育制度1,外国教师教育的机构、方式与课程2,中国教师教育方式与课程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1,国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2,中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1,培养方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2,培养经费从收费走向免费3,培养层次从本科阶段推向研究生阶段第三章教师的知识技能素养和道德规范;(2万)一,教师的知识技能1,知识结构(显性知识)2,教育信念(缄默知识)二,教师的人格特征1,什么样的初中教师最受欢迎2,什么样的高中教师最受欢迎3,教师是否还需要权威三、教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1,国外教师的伦理要求2,中国教师所应遵循的核心价值准则(自由,民主,公平)3,中国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附——某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量表)第四章新教师进入学校面对的挑战之一(3万)一,教师成为学生的管理者1,教师的学生观2,教师如何管理班级(班级制度如何建立,如何奖励与惩罚(体罚?),如何组织课外活动)3,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4,教师如何应对学生青春期问题二,教师成为有效的交流者1,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沟通2,教师与同事的沟通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4,教师与社区的沟通第五章新教师进入学校面对的挑战之二(3万)一,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1,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评课表)2,教师如何组织讨论课3,教师如何促进合作学习二,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1,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3,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第六章教师的专业生涯与终身学习(2万)一,教师的成长周期二,教师的终身发展规划三,成功教师的案例教材编写体例:1,每一章中每一个大的知识点(即二级标题)前应有一个教育实例(或者结合实际的思考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引起他们的思考例如第四章的第二个大点,教师成为有效的交流者,前面应有摘取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这个例子不属于正文,可以用小字加框框把它们与正文区分开来。
教师业务考试公共部分复习提纲
教师业务考试公共部分复习提纲1、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2、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3、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4、班主任应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班主任应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6、班主任应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7、班主任应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8、班主任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0、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1、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12、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3、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师专业发展英文名称: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5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6学分: 3先修课程: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清楚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掌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在实践中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二、教学任务➢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清楚教师的角色地位➢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教师专业意识,具备教学反思能力➢初步形成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学生主要进行三大模块学习,模块一教师专业论,即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模块二教师发展论,即如何理解教师的发展;模块三教师实践论,即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四、教学方法1.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模式突破已有的导学-讲解-自学的传统模式,融课程调整、方式革新、评价更新为一体的复合活动形式。
有教师理论讲述、有学生自主陈述、有学生群体讨论;有课堂观察、教学活动等等,通过综合性手段的运用,兼顾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主题特点,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兼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中实证性知识和思辨性知识的不同特点,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2.开展专题讨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生展示和课堂讨论,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某一知识点的研讨,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主题的确立一般围绕真实案例和教学录像展开。
通过聚焦某一主题,把丰富而生动的实践活动案例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使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通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反思能力。
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
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承,还突出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纲要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纲要●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1.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3.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4.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种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反思教学活动,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逐步形成的一类知识。
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5.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三个方面。
6.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7.教师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并将显著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心理倾向。
9.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专业道德、专业认同、敬业奉献、专业责任、专业追求、专业创新、专业合作。
专业认同: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活动的态度或价值倾向性。
10.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000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11.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研究者。
●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与模式1.学术界把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
专业发展理智趋向的观点是: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过程。
它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建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并最终形成可测量、易操作的指标体系。
实践——反思取向的观点:强调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强调教师个人生活与其专业生活的关联。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提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学习提纲Establish noble character.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2, 202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提纲第一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内涵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知识经济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也必然地对教师提出了职业专业化的期待;一教育变革与创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是学校教育变革与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2.教师的创新素质决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3.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要求教师由知识传递型向改革创新型转变;二校本发展必须实现教师专业发展1.校本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并逐渐流行的一种学校发展理念和发展策略;校本发展的主体是承担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师;2.要真正使学校成为自行设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自组织系统,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必须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职业的专业性要求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如何不断提升其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这是教育变革与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2.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科研以及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以满足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四提高教育教学绩效要求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承担教书育人责任、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的基础,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引领者、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绩效的高低;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各个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这些理解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为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另一类理解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关注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一种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其内涵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教师专业特性;教师专业发展在于专业特性或内部专业结构的成长与改进,而不是教师职业阶梯上的前进;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不仅仅是技能的纯熟,而是包括一切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结果是指教师达到专业成熟的水平;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种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于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它包括了多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第三,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拥有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权;教师需要对专业发展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学习、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第二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无疑,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研究中开始较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迄今为止,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不同的认识;在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中,较具影响的当首推舒尔曼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框架;舒尔曼持有教师要强调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省这一教学理念,他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他所掌握的知识转换为学生能理解的表征形式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在这一理念支配下,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4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5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6有关教育脉络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7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舒尔曼认为在上述知识范畴中,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确定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知识群,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师的不同的一个知识领域; 斯腾伯格和霍瓦斯通过建立教学专长的模型来分析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知识;①他们认为,专家和新手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量上的差异,更在于知识在他们记忆中组织方式上的差异;作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组织的内容的教学法知识,即专家型教师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式的形式出现,比新教师的知识整合得更完整;此外,专家型教师还需要具备教学得以发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的知识,需要具备有助于达到有价值的目的,但环境一般不予支持其传递的缄默知识;对教师知识研究的另外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在70年代初期,一些研究明确提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据此主张,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程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说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虽然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体系具有多样化特点;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个大的方面,而且三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一普通文化知识一方面,教学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成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在拉丁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的本义就是“培养”cultivation;在今天,广义的文化也许已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反映在教师应具备的普通文化知识上,广博的要求也是顺理成章了;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传授知识,因此教师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够:1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2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3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4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如学习教育哲学就需要思维哲学、伦理学、社会哲学、认识论等学科的知识基础;5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教师知识越多,他在家长及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二所教学科知识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雷诺兹认为所教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1内容知识,即各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2实质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的主要诠释架构与概念架构;3章法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里新知被引入的方式及研究者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究的标准或思考方式等;4有关学科的信念;5有关学科的发展——最新的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这样,“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因此,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学者,是所教学科的专家,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三教育学科知识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以所教学科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师的专业领域毕竟是教学而不是其任教的学科;虽然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所依赖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还不完全具备“一种公开的、经得起公众考察和批判的方法,以便能够形成代表它这一专业的一系列独特的观念、步骤和概念,并能对它作出检验”;但目前确实已存在着可以作为教学工作基础的“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系列新颖的关于教学的概念”,在教学法知识方面新近也有‘‘无数成就”,关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知识也“从容地发展起来”,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教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工作;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关于教师技能和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的概念表述,如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学才能等;这些概念有的在意义上非常接近,有的则在层次上有所差异;教学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在心理学中,技能一般被分为狭义的技能和广义的技能;狭义的技能指技能的初级阶段或初级水平,即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达到“会做”某件事或“能够”完成某种工作的水平;广义的技能则是指技能的高级阶段或高级水平,即在掌握初级技能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使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教师基本功可以看作是属于狭义的教学技能的范畴,一般泛指教师具有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称“三字”和用普通话说话、讲课、朗读简称“一话’,的本领,以及会制作教具、教学挂图,会编写教案、编排板书、画教学示意图,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广义的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technical skills of teaching,是教学技能的高级阶段,是“教学行为专业性”的重要方面,反映了教师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所组成,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现,这种展现是可以观察到的、外现的行为,因此,对教学能力的评价需要借助于对教学行为的观察;在这里,教学行为泛指一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所有的教师的行动,例如教师讲话、写板书、问问题、控制课堂秩序等行为;上述教师顺利完成复杂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完备结合则被称为教学才能;一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技能的研究关于教学技能的研究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能力本位师范教育”、“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都是强调教师教育中发展教师教学技能和能力的产物;美国佛罗里达州在70年代开展了一项教师能力的研究,提出教师的1 276项能力表现;其主要方面包括:①量度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②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③教学演作的能力;④负担行政职责的能力;⑤沟通能力;⑥发展个人技巧;⑦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美国托莱多大学初等和学前教育教授吉比尼、教育研究和测量教授威尔玛用个人能力测验图分析评定实习教师的能力;评定条目共49条,分列在五个主题之下:①计划教学材料/设备和评估;②教学策略、技巧方法;③和学习者的交流;④使学习者专注于学习、对学习者施行强化;⑤职业准则;1992年9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形成独立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五个方面:①教学设计技能;②应用教学媒体技能;③课堂教学技能;④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⑤教学研究技能;1990年吉林师院开始进行题为“师魂、师德、师能教育系统工程”的研究与改革,提出了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师能”的范畴:①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②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③一般科技文化知识和能力;④教师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能力;⑤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基本知识和能力;其中教师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能力又分为共同的教师基本功、职业技能、能力和专业基本功、职业技能、能力两方面;共同的教师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能力包括:①教学基本功和能力;②教育基本功和能力;③科研基本功和能力;④阅读、说讲、汉字书写、应用写作基本功和能力;⑤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基本功和能力;⑥运用电化教育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学科专业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能力则指从事中学某学科专业教学特殊需要的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能力;如化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包括:①解答中学化学习题技能;②化学实验技能;③化学实验仪器及装置的绘制技能;④分析处理中学化学教材技能;⑤模拟课堂教学能力;⑥综合教育实践能力;⑦化学教学研究能力等;澳大利亚的特尼等人通过研究把教学技巧分为七大类;这一分类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简述如下;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多样化刺激、入门、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感受,表达温暖热情以及认识并满足学生的需求;②讲授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沉默,鼓励学生反馈,澄清、表情、速度以及有计划的重复;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高难问题、歧异性与多样性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主动性;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如组织小型小组工作,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咨询,鼓励合作活动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如鼓励探索性学习,指导发明,制定概念,使用刺激手法,使用角色和游戏刺激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进步,确定学习困难,提出补救办法,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与纪律:包括认识专心与不专心行为,监督课堂小组工作,鼓励以任务为目标的行为,给予指导并解决多重问题;二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构成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1.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技巧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控制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需要的教学技巧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导入的技巧: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强化的技巧:适时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给予奖赏;③变化刺激的技巧:变换感觉的途径,变换交流的模式,变换语言的声调;④发问的技巧:训练、改善学生的反应,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⑤分组活动的技巧:组织小型的学生小组,指导咨询,鼓励协作;⑥教学媒体运用技巧: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⑦沟通与表达的技巧: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的表达,体态语言的运用;⑧结束的技巧:总结学习的表现,提出问题的要点,复述学习的重点;⑨补救教学的技巧:学生的个别辅导,学生作业的指导;2.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认为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年度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来说,这方面的能力有: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等;②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也是多种具体能力的综合,如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和教学机智等;③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教学检查评价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判定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如设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能力,收集评价资料的能力,选择和运用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能力,分析或解释评价资料与结果的能力以及反馈矫正的能力等;三、教师的专业态度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一专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他们致力于改善教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师专业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努力维护专业的荣誉、团结、形象等;二专业情操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即由于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三专业自我与传统上强调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倾向相反,在教师专业素质的态度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意识或自我价值;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一书就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凯尔克特曼Kelchtermans则进一步用“专业自我” professional self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问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境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我意象self-image: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可从一般的自我描述中推断出来;②自我尊重self-esteem:与自我意象紧密交织在一起,是一种“评价性”自我体验,即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行为和素质作出的个人评价;③工作动机job motivation:是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④工作满意感job satisfaction:指教师对他们工作境况的满意度;⑤任务知觉task perception:指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⑥未来前景future perspective: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显然,在凯尔克特曼的专业自我中,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抱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是专业自我的重要部分;对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着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四、教师的专业智慧一内容类的智慧1、深刻教师的教育智慧首先就表现在能够独立地钻研、分析教材,并把教材编写意图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对于教材,该注意分析哪些方面是教材中的知识主线,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不同栏目的编写意图,教材是经典,内容确实太丰富;在通过对教育思想的学习,感觉更加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师与生的交流,这应当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材、认识学生;同时,这也提醒自己还要再认真看看教学参考书;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它就像一个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过程,走钢丝较之于走马路,其精俗巧拙之异显而易见;教书匠常常就不是把课上得简单,而是上得复杂了,把学生弄得无所适从,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2、独到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的教育智慧常常表现在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从心理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具有首创性、独创性;有智慧的教师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独到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平庸的特征是从众;平庸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3、广博名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名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与广博相对立的是单薄、干瘪,知识贫乏的教师讲起课来干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枯燥乏味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初中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公共课复习提纲
初中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公共课复习提纲初中教师业务考试复习提纲一、公共理论部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b5E2RGbCAP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p1EanqFDPw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DXDiTa9E3d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RTCrpUDGiT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PCzVD7HxA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师专业发展_复习提纲(2011.1226)
教师专业发展_复习提纲(2011.1226)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教师概论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具有多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一种社会职业。
一种以培养人、教育人为主要工作的职业。
教师专业化概念中的“教师”主要是就职业而言的。
第二种涵义是指一类人,是指教师职业的从业者。
可以界定为:教师是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人。
另外,教师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或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别分为职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等等。
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功能、素质要求、劳动特点和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变化和发展。
在中国,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教育官。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师多为各种学派的学者。
秦朝主张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推行吏师制度。
汉代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中央和地方设有官学,私学亦同时并存,教师的基本职责均为“传道、授业、解惑”。
西方古代社会的官学亦有官师。
在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僧侣、神父、牧师为师;民间教育以商员为师。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制度化教育理论和实践日益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的社会功能得以扩大。
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进行指导;同时对社会团体、学生家庭成员有联络、辅导、咨询和服务的责任,成为促进社会民主化、平等化和教育社会化的积极力量,受到国家的承认和社会的尊重。
(一)长者为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教育还没有从生长劳动中脱离出来;教育是与各种生产活动其它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
一般性的教育是与养老联系在一起的(如庠的词源解释),所以主要是以“长者为师”。
另一类教育与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如祭祠仪式结合在一起的,主要是由氏族首领、巫师等来承担的。
(完整word版)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用于合并
2016级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职业道德)题型:填空名词解释辨析论述案例分析1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师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化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3教师专业化的特点丰富性,发展性,多主体性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内容:遵守职业道德,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构建专业人格,形成专业思想,发展专业自我5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6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7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及特征,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培养策略(概括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包括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发展阶段。
)8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富勒的四阶段理论,卡茨的四阶段理论,伯顿的三阶段理论,费斯勒的八阶段理论,伯林纳的五阶段理论,司德菲的五阶段理论,叶澜的五阶段理论(在综合考虑教龄、职称和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界定为:教龄在0-5年、职称三级(包括三级)以下的青年教师属于新手教师;介于新手与专家之间、教龄在6—14年、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定为熟手型教师;把教龄15年以上且具有特级教师资格或高级职称的教师定为专家教师。
9教师专业性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10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与测定,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的动态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王夫军)一.名词解释:1.专业: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地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2.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3.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4.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5.专业自我: 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并将显著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心理倾向6.专业认同: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最重要部分是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活动的态度或价值倾向性7.教师职业承诺:是基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情感依恋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和对教师规范的内化程度而形成的是否忠于职守的态度8. 职业高原: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专业发展上的一个停滞期。
9.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10.校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11.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为选题范围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和教育研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者积极参与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12.专业对话:指教师在专业领域里对教学活动涉及的各种问题,与同事们或专家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13.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解释,使教师在各种评价活动中,不断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
一.职业概念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方式。
二.专业概念专业是在社会分工、职业分化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是指一群人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科学或高深的知识技能,并以此进行专业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专业性职业。
三.专业与职业区别(1)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
(2)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而且这种训练是在大学里进行,以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为标志;而一般的从业人员无须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主要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而积累经验。
(3)专业与职业相比,更多的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
(4)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一旦掌握,即不断重复,无须创新。
而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不断地面对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掌握新工具和新方法。
(5)专业与职业相比,更难获得从业资格。
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概念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五.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特征:(1)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六.教师专业素质(重点)概念: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景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
具备专业要求:1.专业知识:(1)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2)实践性知识【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3)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2.专业技能:(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3.专业情意:(1)专业信念【……】(2)专业情感【……】(3)专业性向【……】(4)专业自我【……】七.教师专业精神的结构1.专业道德【核心,是教师专业的基本规范,是教师最起码的专业精神】2.专业认同【最主要部分,指教师对自己从事专业活动的态度或价值倾向性】3.敬业奉献【是考察专业精神的重要指标是任何一门专业存在的基础】4.专业责任【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社会、学校、学生、同事、家长、文化继承与创造】5.专业追求【是教师专业精神的要求】6.专业创新【是教师专业精神的内在需求】7.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基本载体】八.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研究者九.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的三类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十.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师的职业承诺是基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与情感依恋,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和对教师规范的内化程度而形成的是否忠于职守的态度。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016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总学时:36学分:2适合专业:师范专业(本科)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18学时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的内容、过程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在课堂中、在学习中、在研究中、在合作中、在反思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通过18学时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行动研究、名师访谈、专业发展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以及自身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二)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认识。
(三)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过程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
(四)理解和掌握在实践中、在课堂中、在学习中、在研究中、在合作中、在反思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3.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4.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课堂、学习、研究、共同体、反思;5.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估。
(二)教学难点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选择;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的教学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以河南省基础教育中心、教师技能训练中心、26所专业发展学校、60多所中小学实验实习基地为依托,通过“观摩+见习+实习+实践操作+体验活动”等立体化的实践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案例讨论、微格教学、说课评课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教育理论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众多学生参加了案例的收集、整理,体验调查。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1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名词解释\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活动方案设计题第一章1.专业化的内涵简而言之,指职业专门化。
在状态上,分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动态角度来说,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特征、成为专门职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静态角度: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指一个职业专门化的静态发展程度或结果。
在内容上,可以具体分为关注整个职业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提升的群体专业化与关注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和服务质量改进的个体专业化2.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内容和途径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情意等的专业化途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学习第二章1.教师角色隐喻分析①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古诗中,蜡烛即被赋予了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精神。
以蜡烛喻教师,其含义非常明显:强调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可以说,蜡烛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独具文化内涵的教师形象写照。
将教师比作蜡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但另一方面它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地位。
其实,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也应追求自己的生活发展,在为人师表的同时也应该创造条件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提升。
过分地强调教师的顺从社会期望和无私奉献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期望,也是一种束缚其发展的巨大包袱。
因而,蜡烛论只能是对传统教师形象的生动刻画,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应该是“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地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
②教师是园丁:其一,认为学生像种子,有自己发展的胚胎和自然生长的可能性;其二,教师是园丁,能为学生的成长准备环境,通过浇水、培土等辅助其成长;其三,教育具有过程性、阶段性特征,教育学生好象是培育花朵,需要经常地浇水、施肥和呵护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园丁论”反映了认知主义的观点,承认学生有自己既定的认知结构,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提供适合儿童的知识结构和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学分:3总学时:60开课专业:小学教育*该课程获批为“2013年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预修课程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三、教学目的通过理论研讨和实践体验,学会独立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学会与一线名师、名校长分享其成功的教学经验,使学生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轨迹、各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瓶颈与趋势,促使学生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为其毕业后将来从事基础教育及教学工作提供自身发展领域的专门知识。
四、教学任务:(一)政策前沿——解读分析当前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二)理论前沿——展呈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三)实践前沿——反映海派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最新动态(四)教职体验----掌握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教学技能五、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总计54课时。
课堂教学:32课时(4课时见习)实践教学:18课时知识模块1:导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论,4课时;知识模块2: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4课时;知识模块3:国外教师专业发展(宏观及微观层面)比较,6课时;知识模块4: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8课时。
知识模块5: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困境,6课时;知识模块6: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改革的趋势,4课时。
实践模块1:小学教育实践1天=6课时。
实践模块2:小学校长系列讲座4课时*3=12课时实践模块3: 微课程6课时实践模块4:学生微格教学4课时第一章导言(4课时)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价值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象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求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愿景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4课时)第一节教育兴起与教职诞生第二节我国师范教育的演变第三章国外教师专业发展(6课时)第一节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第二节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追求第二节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第三节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第五节国外教师专业标准比较与启示第六节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思想比较第四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8课时)第一节教师专业形象与养成第二节教师专业认知与教学第三节教师专业反思与成长第四节教师专业情感与学生第五章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改革的困境(6课时)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体制现状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体制特征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体制病理剖析第六章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趋势(4课时)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时代需求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重点课题拓展型实践性讲座及考察(18课时)其中拓展型讲座12课时,安排3讲(邀请一线的小学名校长、名师或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内容涉及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明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实践性考察6课时(到上海市重点小学---向阳小学考察1天)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微格教学实训,让学生根据所选主题进行微格教学,在教学中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第二,与一线的教育官员、名校长、名师直接对话,在系列讲座中让学生了解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第三,每学期安排学生1次赴基地小学参观考察,或对来校参加培训的校长进行访谈,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智慧。
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职业道德)考试复习提纲(5)(1)(1)(1)(1)
教师专业发展(含教师职业道德)期末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考试类型:闭卷考试(120分钟)考试知识点: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一、职业与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专业:泛指专门学业及教育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门类。
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一般以是否接受过高等专门教育为标志。
专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职业: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其建立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应体现从事该职业人员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
职业具有社会性、经济特性和技术特性。
联系:可以通过在专业中习得的技能和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可以获取合理报酬的职业。
从某个角度来说,一位化学老师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化学专业,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是一名化学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内涵: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特点:1.丰富性:2.发展性:3.多主体性: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角度加以界定,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联系: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内容:①遵守职业道德——道德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道德规范。
“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
如果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拓展专业知识——经验系统: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
③提升专业能力——核心因素: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发展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活动方案设计题
第一章
1.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动态上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静态上讲,专业化则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指一个职业专门化的静态发展程度或结果。
2. 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内容和途径
内容:教育知识技能的体系化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教师资格的制度化
教师活动的团体化
途径:1.职前教育2.入职教育3.在职学习
第二章
1. 教师角色隐喻分析
蜡烛: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
园丁:对自己的培育对象细心的爱护,辛勤耕耘,精心护理,使其茁壮成长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工作性质的隐喻,指的是“如何为人”的精神层面
一桶水的角色: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科知识要进行有效的传递
2.当代教师具有的多重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3.教师角色的含义!指的是在社会结构中对于教书育人这一特定职位者的一些期待与规范
第三章
1.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成:
1.普通文化知识
2.专业学科知识
3.教育科学知识
4.实践性知识
2.教师专业知识:又称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门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
缄默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难以对其进行清晰陈述和表达
3.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途径:1.坚持学习,善于学习 2.在实践中反思 3.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第四章
1.人文精神及如何应用:
侠义的人文精神主要指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时:1.情感的对象应广博宽泛。
2.情感的触发应敏感细腻 3.情感的内涵应浓烈厚重 4.情感的表露应该灵活生动 5.情感的形态应五味俱全
2.科学精神及如何应用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性精神,客观精神反应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求老师要避免科学性错误,教学要从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对于理性精神是在科学
研究和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各种客观现象的内部规律,教师要学会学和术并重,还要始终怀有理智好奇心和批判意识。
第五章
1.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基本关系:
3.教师专业人格: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品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
4.向师性:指学生都具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
第六章
1.内容类的智慧及应用:内容类的智慧包括深刻、独到、广博,应用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应表现在能独立钻研、分析教材,并把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对教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课堂上不仅只讲教程里的基础知识,要把知识扩展和深化增添课堂的有趣性。
2.方法类的智慧及应用:方法类的智慧包括:启发、机智、绝招,应用:在启发时要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做到游刃有余循循善诱,要学会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变换角度、以智取胜,在语言表达则是直话曲说,严话宽说。
3.教师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4.教师专业智慧
第七章
1.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1.有意义的认知模式
2.组织良好的知识
3.表征问题深入
4.较强的技能自动化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2.国外学者的新手-专家教师的比较
一、课前计划的差异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课时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二、课堂过程的差异
课堂规则制定与执行。
专家教师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教材呈现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并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课堂练习专家教师仅作为一种手段
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有规范化自动化的程序
教学策略应用,专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灵活应用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专家教师关注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以及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3.新手教师成长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从新手到熟手:常规水平的胜任
从熟手到专家:创新水平你的胜任
专家型教师的继续成长
第八章
1. 教师心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解决
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直接行动法:1找出职业压力的来源,减轻过多过重的职业压力
2调整个人期望水平,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
3 改变易增加压力的行为方式,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
4 扩展应对资源,善于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缓解职业压力的方法:积极认知,形成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
主动应对,提高抗压能力
掌握调控方法,缓解不良情绪
掌握所处的环境,寻求有用信息
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
4. 常见心理问题: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神经症、人际交往障碍
5. 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