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学

合集下载

湿地生态学讲义讲解

湿地生态学讲义讲解

湿地⽣态学讲义讲解湿地与森林和海洋⼀同并称为地球上三⼤最重要的⽣态系统。

湿地是陆地和⽔体间的⽣态过渡带。

湿地被称为“⽣物超市”、“地球之肾”、“⼆氧化碳接收器”、“⽓候稳定器”。

湿地⽣态学是研究湿地⽣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湿地⽣态学产⽣的必然性:(1)湿地具有⽬前⽣态范例和领域如湖沼学、河⼝⽣态学所⽆法充分涵盖的特征特性。

(2)湿地研究已经开始致⼒于貌似迥然不同类型的湿地共同特征的探索和验证。

(3)湿地调查⽅法涉及多领域多学科,不能按常规⽅法进⾏或结合到⼤学现有学科分类中去。

(4)制定湿地调控和管理的政策需要湿地⽣态科学的强有⼒⽀持。

2.湿地⽣态学的主要研究⽅向:湿地资源学湿地⽣物⽣态学湿地⽔⽂学湿地⼟壤学湿地保护与管理2、美国渔业和野⽣⽣物署定义3、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定义* 最早的全球环境公约,唯⼀的关于某⼀种⽣态系统的全球性的公约。

涵盖范围⼴——从珊瑚礁到⼭地。

该公约是1971年2⽉2⽇于伊朗的拉姆萨尔由18个国家共同签署的。

* 此后,每年2⽉2⽇被称为世界湿地⽇。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域地带、带有或静⽌或流动,或为淡⽔、半咸⽔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深的海域”。

从这⼀定义来看,湿地范围很⼴,湖泊、河流、6⽶以内的浅海⽔域乃⾄⽔库、⽔稻⽥,都称为湿地,后者称湿地是陆地和⽔体间过渡的⼟地(⾃然综合体),其⽔位通常与地表持平或近于地表,抑或被浅⽔淹没。

湿地应⾄少具有下述中属性之⼀:1)常年或周期性的有⽔⽣植物⽣长;2)⼟壤以⽆排⽔的⽔成⼟为主;湿地是指⽔饱和程度⾜以发⽣湿⽣化或⽔⽣化过程的⼟地,其特征为⼟壤排⽔不畅,⽣长⽔⽣植被,⽣活着适应于湿润环境的多种⽣物。

1. 湿地⾯积估计全球湿地⾯积为7-9百万平⽅公⾥,占地球陆地⾯积的4 %-6 %。

Maltby 和Turner(1983)根据俄罗斯地理学家的著作,估计全球湿地⾯积约860万平⽅公⾥,约占全球陆地⾯积的6.4%。

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

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

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学研究引言: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环境,它们不仅为众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链的起点,还具有调节水文水质、净化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黄河兰州段湿地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其植被生态学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该湿地资源。

一、黄河兰州段湿地概况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拥有广阔的湿地区域。

黄河兰州段湿地包括河滩湿地、泉水湿地、荒漠湿地等多种类型。

这些湿地类型各有特点,例如河滩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泉水湿地丰富的水源补给和乌桃林的森林群落等。

黄河兰州段湿地丰富的湿地类型为研究植被生态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类型与组成黄河兰州段湿地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可分为河滩植被、湖泊植被和荒漠植被等。

河滩植被主要由杨树、柳树和芦苇等组成,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能够在水环境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生长。

湖泊植被主要由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这些植物在水体中长期生长,对维护水体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荒漠植被则以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干旱条件有较强适应性,维护荒漠地区生态稳定。

三、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功能黄河兰州段湿地的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它们能够净化水质,吸收和固定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其次,湿地植被能够调节水文,吸收大量雨水和融雪,降低洪峰流量,减缓洪水的危害。

此外,植被生长能够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供应。

最后,湿地植被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

四、影响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的因素黄河兰州段湿地植被生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水文条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水的供给与排除直接影响着湿地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土壤质量和盐碱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不同的区域,湿地植被生态也会有明显差异。

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影响,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的分布和物种组成有直接的影响。

湿地生态学 第三章 肥力

湿地生态学  第三章  肥力
(2)在冰期后,由于大陆冰原消退而遗留的沙原(sand plain) (3)由于气候变化而消失的古湖泊的湖滨 (4)泥炭沼泽积累的泥碳会固存养分,并且阻碍了植物的根系到达矿
质土壤。 (5)在经常火烧或者降雨量达的地区,土壤养分匮乏 (6)主要水分来源是雨水的湿地 (7)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岸侵蚀和沉积形成的沙洲。
第3章 肥力
本章内容
3.1 肥力和植物 3.2 贫瘠湿地受到低养分水平的限制 3.3 与肥力相关的其他问题 3.4 动物和肥力 3.5 富营养化:过犹不及 3.6 泥炭沼泽中钙与肥力的相互作用 3.7资源就能决定生物的生产力。 ★生物主要由六种元素构成:碳氢氧氮磷硫。其中N和P通常是 动植物的两种最重要的限制性元素,因此可以利用N和P的可利 用性(肥力)判断生境的适应性。 ●肥力决定了初级生产力。 ●自然界中的N和P供应常常不足,从而限制植物生长。
5、N还是P限制?用实验评估养分限制
养分添加实验
沙丘洼地(dune slack),Willis在不同小区中分别添 加N、P、K肥和氮磷钾肥。
结果:
三种肥料都增加的小区,群落生物量增加了3倍左右。 其中,植物最为缺乏的元素是N,其次是P。
温室处理实验得到相似结果。
结论:沙丘洼地的植被稀疏主要是因为沙子的N和P含 量较低。
的平行进化(evolutionery parallel)。
养分过多(富营养化)会有什么影响?
1、人类活动常常增加湿地的养分水平
工业文明的主要后果之一是土壤侵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重 度施肥。在雨水和地表径流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增 加。
湿地富集养分的4种可能后果
在草本沼泽和湿草甸,施肥会减缓养分限制,因而会导致生 物量增加,从而减少物种数。个体小的、食虫的、常绿的植 物物种可能会消失。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许多生态学家致力于研究如何恢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链,从而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

本文将介绍几种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并探讨其优缺点。

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一: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指通过人类的干预,利用基于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技术来改善水质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手段。

人工湿地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建设或改建的,大部分是采用农田、浅坑泻鲁、绿地等的改造。

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各类有害物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农田、坑塘等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区域,从而提升地方的综合效益和环境质量。

但是,人工湿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人工湿地规划与建设成本较高,维护管理也比较困难,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同时,这种技术所能承载的水量有限,有可能会对全局环境的变化产生一些影响。

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二:沉积物深度调控深度调控可以有效降低湿地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扩散速度。

深度调控依靠控制湿地底质沉积物的深度,改变湿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加速鸟类和水生生物进驻湿地,促进湿地生态恢复。

中国南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沉积物深度调控依旧是恢复湿地和管理湿地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深度调控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操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参与,不充分运用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且损害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分布。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湿地生态环境以及湿地的物理性质进行合理调控,从而保证湿地生态平衡。

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三:湿地湿化法湿地湿化法是指通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植被、湿地土壤、水体等),使湿地具备吸附、分解、生物转化等生态功能,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物的目的。

湿地湿化法是一种绿色技术,同时,这种修复技术对环境污染的响应速度也非常快。

湿地湿化法的缺点是其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一定的初期摸索与调整;同时,一些湿地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湿地湿化法的运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生态学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拥有独特生态学特征的自然环境,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湿地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改变。

生态学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热门话题。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被广泛定义为一种富含水分、植物与动物的生态系统,如沼泽、河口、河流以及淡水湖泊等。

湿地生态系统同样也受到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威胁,其遭受的破坏和改变将对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以下的功能:1. 水源涵养湿地具有出色的水源涵养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并且通过植物的先进水分利用技术保持水质,是地区性水资源的重要保障。

2. 生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生态保护作用,它能够吸收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促进生态环境的垂直调节以及营养循环。

3. 气候平衡湿地能够吸收温室气体,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可以对全球气候平衡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需要正确认识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功能,以及采取正确科学的修复和保护方式。

1. 制定保护政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国际上和国内政府合力协作、制定政策来实现。

同时,保护和修复工作需要具备系统化和开放性,包括与有关方面协调沟通,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2. 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离不开科学管理,需要通过科学调研和表层恢复来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塑造和重建,植被的恢复是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植被密度的控制以及湿地的排水以及水源涵养方面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3. 尊重生态规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但开展工作的过程应该始终遵循生态规律。

必须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演替,不能过度干扰自然演替过程,避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稳健的自我调节机制。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湿地生态学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评价、管理和恢复的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生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主要结构特点和湿地生物的适应、水文过程和水量预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植被演替和系统发育、生态服务评价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和工程湿地的营造等。

三、先修课程生态学基础,自然地理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评估和湿地生态修复和重建教学难点: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评估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2学时)1.教学内容(1) 滨海湿地(2) 内陆湿地(3) 人工湿地2.重、难点提示(1) 红树林湿地和湖泊湿地(2) 人工湿地第二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4学时)1.教学内容(1)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2) 湿地生物的生态适应2.重、难点提示(1)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 维管束植物的适应性。

第三章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5学时)1.教学内容(1) 湿地水文周期(2) 湿地水量预算(3) 水文过程对湿地的影响(4) 湿地生物对水文过程的影响2.重、难点提示(1) 湿地水量预算。

(2) 水文过程对湿地的影响。

第四章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学时)1.教学内容(1) 湿地土壤(2)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转化(3) 湿地物质的输入及其平衡2.重、难点提示(1) 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和氮的转化(2) 湿地的物质平衡第五章湿地生态系统的能流(4学时)1.教学内容(1) 能流基本模式(2) 初级生产及其分解与消费(3) 能流(4) 能流与熵流理论2.重、难点提示(1) 初级生产的限制因子(2) 能流与能流预算第六章湿地的生态演替(4学时)1.教学内容(1) 生态演替的概念与机制(2) 湿地生物群落的演替(3) 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特征(4) 湿地的系统发育和生态演替对策2.重、难点提示(1) 生态演替的机制——内因与外因(2) 湿地的系统发育和生态演替对策第七章湿地评价与管理(4学时)1.教学内容(1)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2) 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评估(3) 湿地的管理2.重、难点提示(1) 核心服务、理论服务价值与现实服务价值(2) 湿地几项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3) 湿地的多目标管理第八章湿地生态修复和重建(5学时)1.教学内容(1) 湿地的生态恢复(2) 生态修复的原则与目标(3) 生态修复的措施(4) 生态修复评价(5) 工程湿地的营造2.重、难点提示(1)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措施(2) 工程湿地的设计、实施和管理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开卷2.成绩构成:总成绩=70%期末+30%平时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湿地生态学》,陆健健编,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06年;[2]《湿地生态需水机理,模型和配置》,杨志峰编,科学出版社,2012年;[3]《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评价》,马广仁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湿地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不仅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全球水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湿地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湿地,我们需要依靠生态学原理来制定科学的规划。

首先,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深入了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提供了我们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

通过生态学原理,我们可以了解湿地中不同物种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对于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湿地。

其次,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湿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多样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湿地的生态系统也是动态变化的,受到季节、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复杂性和动态性。

例如,我们需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调整湿地管理措施,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第三,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湿地是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它们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保护区、限制开发和破坏性活动等措施来实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物种来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以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第四,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湿地不仅仅是生态系统,它们还与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在制定湿地保护与修复规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例如,我们需要评估湿地保护和修复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湿地旅游和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社会经济效益。

湿地生态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湿地生态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湿地生态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自然保护区都是用来保护濒危动植物资源的,因此要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境内必须有至少1种濒危动植物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

参考答案:错误2.湿地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包括()参考答案:恢复湿地植被_恢复湿地关键生态因子_恢复湿地水文条件3.湿地公园是一类新型湿地保护形式,其完全可以取代自然保护区行使湿地保护职责。

参考答案:错误4.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中国湿地类型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的湿地类型。

参考答案:正确5.某些湿地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污染,我们应尽量选取食物链顶端的食材,以降低自身被污染风险参考答案:错误6.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水稻田因人为干扰太多,不能称之为湿地。

参考答案:错误7.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凡地球上所有积水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湿地。

参考答案:错误8.下列属于湿地的气候调节功能的是()参考答案:湿地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加速全球变暖_湿地有机质可以充当碳汇_湿地湿润的空气可以缓减昼夜温差9.下列体现湿地水源涵养和洪涝调蓄功能的有()参考答案:森林水分蒸腾增加区域的降雨量_河漫滩湿地可作为洪水的调蓄库_湿地泥炭层可以蓄积水分,减缓其下渗的速度_地表径流汇集到河流、湖泊中10.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包括()参考答案:降解残留的有机农药_吸收农田尾水中的氮磷营养盐_沉淀泥沙_净化畜禽养殖废水11.湿地元素的输出除了随水流流出以外,还可以是以气态形式挥发、沉积于深层沉积物中等。

参考答案:正确12.湿地底泥的氧化层可能只有几个毫米的厚度,但对于整个湿地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13.下列过程中有微生物参与的是参考答案:湿地硫循环_湿地碳循环_湿地氮循环_湿地磷循环14.下列哪些措施理论上可以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参考答案:深耕虽然可以增加土壤含氧量,但对CH4排放的抑制没好处_稻田间歇性控水,减少水淹时间15.以下过程中可以在厌氧层底泥中发生的有()参考答案:CH4 的形成_NO3-的还原_H2S的释放16.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浮游藻类对于水质安全一般都具有副作用,所以我们要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就必须尽量将这些浮游藻类清除干净。

湿地生态学 第11章 湿地服务和功能

湿地生态学 第11章 湿地服务和功能
因此,湿地甲烷的排放量最终取决于局域环境如何影响上述两类微生物的相对组成和活性。 (2)在一些情况下,植物通气组织给甲烷扩散到大气提供了通道。如冰沼草、苔草、箭叶芋、
香蒲等。 (3)当甲烷进入大气层,它会在与羟基自由基(OH-)的反应中被降解, OH- 产生自大气的
光化学作用。 案例:1992年曾发生过一次大气甲烷浓度升高的速率剧烈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在1991
第十一章 服务和功能
湿地的服务功能有多大的价值? 一项研究认为:内陆湿地每年产生的价值为14785美元/公顷,而沿海河口 湿地每年产生的价值为22832美元/公顷。 另一个研究计算全球湿地总价值为每年18万亿美元。 一些人反对给自然定价,因为不是所有对人类重要的东西都有价格。然而, 运用货币评估自然服务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发展迅速。 也许你对这类研究不以为然,但是你至少应该明白它们是怎么做的。 在本章中,我们会用许多例子来说明湿地提供的服务,并且主要关注三个方 面的服务:食物生产、大气调节、文化和娱乐。
景观尺度的N转化
在景观尺度上,氮进入湿地的途径包括固定、径流和降水。输出途径 包括径流和反硝化作用生成的气态氮。
氮库 氮源
湿地既可以
增加又可以
降低水体中 的N 湿地是N源 还是N库取 决于固氮和
反硝化的相 对速率
11.3.3 通过固氮提高N浓度
在N缺乏的区域,蓝细菌能够固定N,并且增加生产力。这是水稻土壤 及其他养分缺乏的自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水生植物较低的生产力可能是因为CO2和光供应不足。 泥炭沼泽的生产力也很低,可能是因为养分水平较低和生长季
较短。北方一些湿地厚厚的泥炭层是上千年积累的结果。
11.2 湿地调节气候
湿地在气候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碳储存、CH4的产 生和历史上的煤炭形成

湿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湿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湿地生态学CH1 总论1.湿地之神——丹顶鹤。

2.中国“荷都”——微山湖红荷湿地。

3.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4.湿地: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5水是湿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6.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

7.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一)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湿地生产力最高:(1)高生产力(食物、药材、工业原料);(2)水资源丰富(居民、工业、农业用水来源);(3)泥炭(燃料、泥炭浴疗、生物肥)。

(二)社会效益:(光观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三)生态效益:(1)大气(调节气候、调节空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泥炭起着碳库的作用)(2)水——“自然之肾”,“地球之肾”功能。

(污水处理、水体净化,平衡补给地下水、调蓄水量、保岸护堤)(3)防止土壤酸化(4)生物(物种的基因库)8.湿地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垦和改造(2)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3)泥沙淤积(4)污染(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5)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的破坏给依托湿地的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9.保护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2)制定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3)加强湿地的研究(4)完善湿地法规(5)建立自然保护区(6)湿地公园(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为“湿地公园”。

)CH2 湿地类型拉姆萨(Ramsar)公约分类系统中湿地类型:滨海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1.滨海湿地的类型: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湿地,红树林沼泽,海岸咸水湖,海岸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

⑴红树林:红树植物的树皮内大多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空气容易氧化成红色。

湿地概论、湿地生态学

湿地概论、湿地生态学

湿地生态学1.1湿地的定义目前已统计到的湿地定义有近60种,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为:S 从生态学角度,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兼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S 从资源学的角度,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 m)都可视为地,不管它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S 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湿地是区别于其它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S 从系统论的观点,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56)被浅水和有时为暂时性或间歇性积水所覆盖的低地。

S 美国军人工程师协会(1977)指那些地表水和地面积水浸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很充分,能够供养那些适应于潮土壤的植被的区域。

通常包括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苔藓泥炭沼泽、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79)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区,通常其地下水位达到或接近地表,或者处于浅水覆状态,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之一:(1)至少是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生长为优势;(2)地层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3)土层为非土质化土壤,并且在每年生长季的部分时间被水浸或水。

S 湿地公约(1971):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

(1982)还包括邻接湿地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体。

? 基本要素:多水(季节性或永久积水)、水成土(非土质土壤)、水生植物?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我国湿地面积~6594万hm 。

中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2%左右。

凡符合下列基本条件和《湿地公约》标之一的,可提出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生态学-湿地保护

生态学-湿地保护

沼泽、低湿地草甸资源
东北地区湿地资源
d.滨海芦苇沼泽湿地 滨海芦苇沼泽湿地位于辽东湾北岸及辽东 半岛沿海。目前尚有120多万亩,主要分布于 杠家台河以西的羊圈子,双台子河以西的东郭, 东部的赵圈河和辽河口的辽滨围场。丹东附近 的东沟、大孤山,另外部分地区分布有苔草, 伴生植物有香蒲、水葱等沼生植物的苔草沼泽。
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鄱阳湖一景 鄱 阳 湖 干 旱
鄱阳湖鞋山
鄱阳湖石钟山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平水位时湖面高於长江水面,
湖水北洩长江。经鄱阳湖调节,赣江等河流的洪峰可减弱
15∼30%,减轻了长江洪峰对沿岸的威胁。鄱阳湖及其 周围的青山湖、象湖、军山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湖水温暖, 水草丰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产鱼类100馀种,以鲤 鱼为主,其次为青、草、鲢、鱅。贝、螺产量也较丰。滨
富,约有鱼类1500种,淡水鱼类资源共计33种
209属709种和58亚科。中国的动植物种类总数
占世界总数的10%,共有高等植物460种3664
属29250种,其中约有200个属特有。
中国湿地的分布

中国主要沼泽类型有泥炭沼泽、潜育沼泽
和沿湖沿海滩涂,泥炭沼泽和沿湖沿海滩
涂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境类型。在中
湖平原盛产水稻、黄麻、大豆、小麦,是江西省主要农业
区。
长良好的珍稀动物栖息地
湿地生态环境复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它适于各类生物,如甲壳类、鱼、两栖 类、爬 行类、兽类及植物在这里繁衍,当然也特别适 于珍稀鸟类的生栖。在我国湿地生活、繁殖的 鸟类有3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1/3左右。40 多种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在湿地 生活。
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水位经常在或接近地表 或为浅水所覆盖的土地,以水成 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 征。”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和温室气体的重要吸收和存储地。

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本文将就此做详细介绍。

一、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是水体、陆地和生物之间的过渡区域,包括沼泽、湿草地、泥炭沼地、水草丛、芦苇地和浅水区等。

湿地不仅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而且具有一些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比如:1.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是许多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它们为不同物种提供栖息及繁殖地,所以湿地被认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环境。

2.水文循环调节:湿地在水文循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有助于降低洪水的风险,并在干旱期储存水分。

此外,湿地在过滤和净化水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水的质量。

3.碳汇和温室气体调控:湿地是重要的碳汇和温室气体吸收和存储地,能够起到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4.经济价值:湿地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贡献。

湿地可以提供众多资源,如捕鱼、养殖、狩猎、药用植物等。

此外,湿地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如旅游、环保和贸易等。

二、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生态学在湿地保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它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生境监测与评估: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生境监测和评估来了解湿地的生境状况。

他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采样、标注动物或植物,跟踪和记录生态系统状况等。

监测与评估结果可以用于设计湿地的保护计划。

2.物种保护与恢复: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物种调查和保护计划来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种植生态修复植物和恰当管理湿地来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湿地部分。

3.湿地管理与修复:湿地的管理和修复也是生态学家的研究重点。

他们可以通过植被恢复、土壤保护和恢复濒危动植物等手段来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的生态学特征和保护策略

滨海湿地的生态学特征和保护策略

滨海湿地的生态学特征和保护策略滨海湿地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带,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滨海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是渔业、旅游业、能源产业等行业的重要生态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日益加剧,湿地面积和质量不断减少。

本文将从生态学特征和保护策略两方面,阐述滨海湿地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保护滨海湿地。

一、滨海湿地的生态学特征1.生物多样性滨海湿地是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自然的生物宝库。

在滨海湿地中,生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鱼类、贝类、甲壳类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在此过冬。

同时,滨海湿地还是众多珍稀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例如草地等。

2.生态功能滨海湿地是自然的过滤器,能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

同时,滨海湿地还能缓解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对沿岸区域的影响。

此外,滨海湿地还能够促进土壤形成和水文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3.经济价值滨海湿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

滨海湿地的鱼类、贝类等海产品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视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此外,滨海湿地还是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和探险。

二、滨海湿地保护的策略1.完善法律法规应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控制滨海湿地开发的过度和不合理。

同时,强化环境执法,加大对滨海湿地生态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滨海湿地公众环保意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公众生态保护的意识和动力。

2.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应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方式,使滨海湿地的面积和质量得到恢复。

同时,加强海岸线的管护,控制滨海湿地对沙滩的侵蚀,保护海水沉积作用。

同时,应加大对滨海湿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对生态修复、植被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障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和稳定。

3.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生态学:第一章湿地概念与类型

湿地生态学:第一章湿地概念与类型

2生态学角度资源学的角度动力地貌学的角度系统论的观点鸟定义areas of marsh, fen, peatland or water, whether natural or artificial, permanent or temporary, with water that is static or flowing, fresh, brackish or salt, including areas of marine water the depth of which at low tide does not exceed six metres.鸟定义61982湿地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体。

6植物定义•美国鱼类和水禽动物保护协会:•加拿大:•英国:•日本:•《中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湿地的解释是:1234•陆健健(华东师范大学):606265942管理定义19923•待补充43大类34种类型深海和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浅海区域水区域海床珊瑚礁岩石性海岸砂砾海岸河口水域潮间带湿地咸水沼泽红树林/潮间带森林海岸带咸水湖三角洲河流/溪流/小河:长期性河流/溪流/小河:间歇性淡水湖:长期性淡水湖:季节性或间歇性咸水湖或沼泽:长期性咸水湖或沼泽:季节性或间歇性淡水沼泽/池塘:长期性淡水沼泽/池塘:季节性或间歇性泥炭苔藓沼泽苔藓/高山湿地灌木为主的湿地树木为主的湿地淡水泉(包括绿洲)地热湿地鱼 /虾池塘农场里的池塘灌溉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盐田水库拦河坝 /坝区污水土地处理场运河表1Ramsar公约定义的湿地类型1珊瑚礁岩石性海岸三角洲砂砾海岸2海草滨海盐沼红树林河流湖泊沼泽溪流泥炭苔藓沼泽灌丛为主的湿地树木为主的湿地高山湿地稻田坝区盐田鱼塘12711(2848)90864210025100021500 4.21051197211 150030。

湿地生态学表面流名词解释

湿地生态学表面流名词解释

湿地生态学表面流名词解释
表面流型人工湿地(FWS)是各类型人工湿地中最接近自然湿地的
一种类型,由于不需要砂和砾石作为基质,只要将现有的河道、低洼地稍加改造即可形成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改造后也不影响原有河网的防洪、泄洪功能以及低洼地的土地功能。

污水在表面流型人工湿地基质表面漫流,水面暴露于空气中,氧通过水面扩散补给,通常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是利用天然沼泽,废弃河道等洼地或渠道间设隔墙分隔,有时底部亦铺设防水材料(如HDPE膜等)以防止污水下渗,保护地下水。

池中一般填有土壤、砂、煤渣或者其他基质材料,供水生植物固定根系。

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水位较浅,水流缓慢,通常以水平流的流态流经各个处理单元。

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由生长在植物水下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

表面流型人工湿地的水面位于人工湿地基质以上,其水深一般多为0.20-0.40m。

在这种类型人工湿地中,污水从进口以一定深度缓
慢流过人工湿地表面,部分污水蒸发或渗入人工湿地,出水经溢流堰流出。

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接近水面的部分为好氧层,较深部分及底部通常为厌氧层,因此具有某些与兼性塘相似的性质。

但是,由于湿地植物(尤其是挺水植物)对阳光的遮挡,一般不会存在像兼性塘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情况。

可以种植芦苇、水葱、香蒲、灯心草等挺水植物,凤眼莲、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以及伊乐藻、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
物。

还可以种植慈姑、雨久花、千屈菜、泽泻等水生花卉类的观赏植物,即可以处理污水,也可以美化环境。

湿地生态学复习题

湿地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1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水文: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运动、循环的状态与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学科体系就是水文学。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回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的过程。

4碳通量(CARBON FLUX):是碳循环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表述生态系统通过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的总量。

5能量转换率: 单位能量或物质具有的体现能。

6生物群落演替:指某一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是质的变化过程。

7异发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8人工湿地: 是一种为了达到污水处理效果,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地层生态结构,包括基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主要组成部分。

9红树林(mangrove):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这类群落的主要种类是由红树科组成,故称红树林。

10盐生植物:生长环境盐浓度>70mmol/L的植物并能正常完成生活史的称为盐生植物。

11植物枯落物分解:通过淋溶、微生物降解、以及破解作用三个过程将植物残体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

12 孔隙率:指土中的孔隙的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填充题:1.1997年,亚洲太平洋地区通过湿地国际组织将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2.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签署了《拉姆萨公约》,截至2000年6月已有121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27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8000多万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5个名词解释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盐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生态交错区。

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

2.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

是一类生物海岸类型,由珊瑚虫的遗骸夹杂其他各种造礁和附礁生物遗体,经过地质年代的作用形成的3.湿地的水文周期:是地形与邻近水体影响下水流的输入与输出过程的综合表征。

4.沼泽:地表多年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着沼生植物,其下有泥炭的堆积,或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层。

5.水文周期:湿地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格局。

内陆湿地水文特征通常受气候条件及地下水位的影响。

6.淹水频度。

对于非潮下或永久性淹水湿地,湿地处于静水的持续时间叫作淹水持续时间,湿地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淹水次数7.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基质、微生物及动植物群落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去除的复杂生态系统。

8.湿地恢复:是指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使之自然恢复的过程,也包括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湿地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9.湖泊湿地:是湖泊的一部分,但两者并不等同。

是发育在湖泊边缘,也就是在枯水期水深2m以浅的部分,并且总面积不低于8hm2 。

10.满岸流量:当河水开始漫进泛滥平原,这时的河川径流气体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大气化学成分产生的效应,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调蓄水量: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二、填空,选择一类1.中国最大的湿地——西藏拉鲁湿地国家级保护区,中国荷都——山东微山湖红荷湿地,“湿地之神”——丹顶鹤2.拉姆萨尔公约分类系统中湿地类型:滨海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3.滨海湿地的类型: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湿地,红树林沼泽,海岸咸水湖,海岸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

4.河口沙洲湿地:是一类特殊的盐沼湿地,主要在大河高浊度河口,凭借径流的大量水沙输出,于海岸潮汐能较小的区域发育而成。

5.岩石离岛:海岛四周被海水包围,高潮时露出海面的陆地.6.内陆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泥炭湿地,淡水林泽,湿草甸7.湿地水文周期或湿地的水文状态,主要取决于:进水与出水之间的平衡;地表景观外形;地下土壤、地质和地下水条件。

其中第一个条件定义了湿地的水量预算,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限定了相应的湿地蓄水能力8.周期性的潮汐淹水是海岸湿地的重要水文特征。

8.湿地水文周期随着气候变化和区域先前的条件发生改变。

9.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两部分: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转化过程,湿地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10.土壤形成的潜育过程——它是铁化学还原的结果。

某些矿质土壤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氧化根周的存在。

11.矿质土壤的还原层呈现灰蓝、灰绿色;氧化层呈现棕色、红棕色。

12.湿地氮的输入途径:大气氮沉降, 径流氮输入,生物固氮和人类活动13.碳的转化:在湿地缺氧条件下,主要以厌氧过程为主,能量转化效率略低于有氧过程。

其中发酵和甲烷生成是两个最主要的厌氧过程。

14.湿地物质的输入途径:物质通过底质、生物和水文途径输入湿地。

影响输入的原因:地下水影响,气候,地理条件,河川径流,人为影响15.人工湿地的组成:植物、基质、微生物、水体组成。

16.人工湿地类型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17.在表面流湿地系统中,根据大型水生植物种类的不同可以将人工湿地分为: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和复合流人工湿地18.世界湿地日:2.219.湿地状况20.湿地特点:面积大、类型多样,分布广。

生物多样性丰富21.湿地存在的问题:人类盲目开垦、改造,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泥沙淤积,河流的污染2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3.湿地生物的生态适应性:细胞水平,维管束水平,动物水平,互惠共生适应的机制,食物链食物链:牧食性食物链、碎屑性食物链7.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机理:还原、沉淀、过滤、络合、吸附;2)植物对金属的富集。

8.湿地恢复的原则:地域性原则、生态学原则、可行性原则、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9. 人工湿地由植物、基质、微生物、水体组成。

10. 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1)适地适种;2)耐污能力强;3)净化能力强;4)根系发达5)经济和观赏价值高;6)重视物种间的合理搭配11.湿地的分类:滨海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12.我国的湿地分类: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海岸湿地,人工湿地13.湿地水量运算要满足的条件:进水与出水之间的平衡;地表景观外形;地下土壤、地质和地下水条件。

其中第一个条件定义了湿地的水量预算,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限定了相应的湿地蓄水能力。

三、简答,论述1.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⑴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湿地生产力最高:高生产力,水资源丰富,泥炭。

⑵社会效应: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⑶生态效益:大气(调节气候,空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水处理,水体净化,平衡补给地下水,调蓄水量,保岸护堤),防止土壤酸化,生物——物种基因库。

2.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3.我国湿地的特点:(1)面积大(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2)类型多—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

(3)分布广,(4)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生境类型众多,不仅物种数量多,且许多为中国特有)4.目前湿地存在的问题:①盲目开垦和改造②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③泥沙淤积(泥沙越积越多,地势越积越来越高,湿地面积缩小。

)④污染(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⑤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制定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加强湿地的研究,完善湿地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5.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⑴湿地生产者——湿地植被类型:①从植物生活类型看,可以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②从生长环境看,可以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③从植物生长类型看,可以分为草本类、灌木类、乔木类。

·沼泽植物的生态学特性:①通气组织发达;②具有特殊的无性繁殖能力;③食虫习性;④旱生形态;⑤保水结构和贮水细胞⑵湿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有具飞翔能力的鸟类和昆虫,适应湿生环境的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动物,以及种类繁多的底栖无脊椎动物。

⑶湿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微生物6.湿地生物的生态适应:Ⅰ. 细胞水平的适应:⑴对缺氧的适应:①湿地缺氧环境的形成;②细菌的适应性(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⑵对盐的适应Ⅱ.维管束植物的适应性:⑴对缺氧的适应:通气组织,特殊器官,增压气流,氧化根周,水的摄取,营养吸收,呼吸作用;⑵对盐的适应:维管柬植物也发展出利用它们的复杂结构形成的适应性,包括阻止和控制盐进入的屏障和专门用来排泄盐的器官。

⑶光合作用的适应特征:许多植物在湿地中和其它胁迫环境,特别是干旱胁迫环境中的共同适应特征是光合作用的C4途径。

⑷植物整体策略:通过生活史进化出避让和逃避策略。

Ⅲ.动物的适应性:对缺氧的适应,对盐的适应,对觅食条件的适应,行为适应(繁殖策略、生活方式)Ⅳ.互惠与共生7..红树林:红树植物的树皮内大多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空气容易氧化成红色红树林的生态适应性:①叶片旱生形态结构:叶肥厚、革质化、有茸毛,表皮光亮。

②叶片高渗透压:细胞内渗透压通常达30-大气压(一般的陆生植物只有5-10个大气压)③泌盐现象: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④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

8.一般运算模式9.水文过程对湿地的影响:⑴物种组成与丰富度:水文过程对湿地物种丰富度影响具有两面性。

限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取决于水文周期和自然能量。

⑵初级生产力:湿地对水文通量的开放度是决定潜在初级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⑶有机物的累积和输出:湿地由于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或者分解和输出的降低而累积过剩的有机物质。

所有湿地泥炭累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这些过程作用的结果。

⑷营养物质的循环:营养物质随降水、河流洪水、潮汐、地表和地下径流输入湿地。

湿地营养物质的输出则主要受水流输出的控制。

10.湿地生物对水文过程的影响1.湿地植物。

大型维管束植物,是影响湿地水文过程的主要生物类群。

直接与水文过程发生作用,或就是水文过程进行的基本载体,如对减缓水流、持留降水、蒸腾蒸发作用等,进而对湿地水文过程具有重要的反馈控制作用。

2.湿地动物湿地中的动物通过营巢、摄食等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11.湿地消退机理:(1)引水消退效应:由于水资源的利用,使湿地补给水量减少,导致湿地由周边逐渐向湿地中心全面萎缩。

(2) 围垦消退效应:由于围垦,湿地被切割蚕食,湿地面积减少。

自然水域被压缩,连通性被切割,生境被分离,使得生物生存发展空间被限制,湿地面积迅速减小,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特有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3) 复合消退效应:在以上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合效应,使湿地加速消亡。

如果出现复合消退效应,将加速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崩解,直至消亡。

12.湿地水文过程物理过程:包括湿地植被降水截留、蒸发散径流和地下水等水文过程。

化学过程:指水文行为的化学方面,也就是水质性研究。

13.湿地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湿地植物:大型维管束植物,是影响湿地水文过程的主要生物类群。

它们往往直接与水文过程发生作用,或者本身就是水文过程进行的基本载体湿地动物:湿地中的动物通过营巢、摄食等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湿地微生物:微生物间接的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主要通过改变湿地营养条件、有机质累积等环境特征,与湿地植被、沉积物等共同作用,进而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14.我国湿地消退原因:⑴南方: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的湿地消退主要是围垦消退效应。

⑵北方: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如华北平原主要是引水消退效应,松花江流域湿地消退是两种因素导致的复合效应。

3.湿地微生物微生物间接的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主要通过改变湿地营养条件、有机质累积等环境特征,与湿地植被、沉积物等共同作用,进而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特别是水文过程输入湿地的营养盐的增加,会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分解过程,使湿地原有的沉积平衡发生改变,导致湿地地貌与高程变化,进而影响湿地水文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