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_10.家人的爱(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10.家人的爱(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活动主题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想等探索活动,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能把家人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除了疼爱,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

3.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4.初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教学重点:懂得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能把家人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除了疼爱,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

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采用体验式和交流式等学习方式,从学生的亲身生活切入,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提前了解班里学生有无父母离异的现象和留守的情况,课上做好引导。

2.搜集有关的视频、歌曲、照片、资料等;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她可是有着神奇的魔力,住到谁的心里谁就会变得让大家喜欢她,去到谁的家里,那个家庭就会变得格外幸福。

大家想不想知道她是谁?生:想!跟老师一起来看,她来了:爱。

让我们再一起喊一喊她的名字:爱!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家里一般都住着哪些人呀?她们都是我们的家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家人的爱。

(在副板书上跟随孩子的回答完成“家人的爱”板书)家人的爱因为平常也因为始终存在,因而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家人的爱究竟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引出课题)二、走进生活实际,感受家人的温暖和爱。

1.孩子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决定给大家一个惊喜。

10. 家人的爱教案及反思

10. 家人的爱教案及反思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二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三是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在细节中发现家人的爱,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理解家人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由于我国曾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一年级学生容易得到来自家人的过多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而对有些单亲、留守、再组的家庭,一些孩子又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而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

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进而产生关爱家人之情,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懂得爱的表现方式多样。

3.知识与技能:感受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使学生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爱,进而产生关爱家人之情。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感受家人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使学生体会到家人对自己的爱,进而产生关爱家人之情。

难点:1.懂得爱的表现方式多样。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有关爱的歌曲、视频等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歌曲引入课题。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

2.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一开始采用歌曲导入,让学感受家的可爱和温暖,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爱的发现。

1.找一找家人的爱都藏在哪里?2.逐图出示,生自由说。

出示图一, 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

图二: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图三:爸爸照顾生病的女儿,是对家人的爱。

图四:妈妈给奶奶梳头发,我给奶奶捶腿。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通用7篇)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通用7篇)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通用7篇)《家人的爱》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录像、感恩孝心卡等。

学生:调查表、照片、亲情故事等。

[活动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是谁?(出示课件: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女儿,这是我们一起在游乐场照的合影,看我们脸上的笑容,你们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授课老师和这个孩子的合影。

)师: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快乐的事情,感受大家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吧!引导学生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讲讲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可以用自己的画、照片,把自己和家人的快乐跟同学分享。

10家人的爱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情感认同: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课文,他们更加珍惜家人,愿意为家人付出更多的关爱。
-课后,许多学生主动向家人表达感谢,并表示要努力学习,回报家人的期望。
2.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出家庭结构、成员关系等基本概念,并能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他们学会了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感受到家人的爱,如:妈妈做的饭菜、爸爸的关心等。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认真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收获更多。同时,我也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家庭结构与成员关系
-家人爱的表达方式
-感恩与回应家人的爱
②关键词:
-家
-爱心
-感恩
-回应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首先,关于教学设计方面,我意识到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互动性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家庭情景剧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故事时,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情感描述、故事复述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增设口语表达训练,如情感描述、故事复述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感受家人的爱。
4.在课堂小结环节,加强对学生情感认同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珍惜家人的爱,并用自己的行动回应家人的关爱。
5.在课后作业中,增加家庭实践作业,如帮助家人做家务、关心家人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家人的爱教案【优秀15篇】

家人的爱教案【优秀15篇】

家人的爱教案【优秀15篇】教学过程:篇一导课:师询问: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辫子谁给梳的?早饭谁给做的?今天谁送你上的学?家人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人的爱》(板书:家人的爱)。

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经历1、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照片,还有家人送给你们的礼物。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

生:自己介绍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

(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故事,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当学生讲到时平时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

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家人对自己沉厚的爱)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快乐吗?(板书:在爱中快乐成长)二、“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师:对呀,从你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快乐地生长着,(课件图片)妈妈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师:那老师想了解一下,在生活中,你的家人还为你做过哪些事呢?这里有一张调查表,我们来看一下。

请在相对应的事情后面画“☆”生:自由发言师小结过渡:家人为你们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数也数不清,他们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就是对你们的爱,这是一种“疼爱”(板书:疼爱的爱)。

那么我们是不只需要这一种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奶奶的对话吧。

(课件)三、“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爱生:观察图片。

师:明明希望奶奶怎样做?奶奶又是怎样说的?师小结:明明希望奶奶帮他做一切事情,包括背书包。

奶奶虽然很爱明明,但并没有一味地溺爱他,而是鼓励他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独立,才能更好地成长。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生举例:如:和奶奶顶嘴,妈妈会严厉地批评;作业写不工事爸爸要求重写;非要买玩具,妈妈不同意师小结:家人对我们的这种爱是一种“严厉的爱”。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2、寻找爱
家人的爱都藏在哪里,出示课本图,一起找找家人的爱都藏在哪里?。
活动二:感受爱
1、我来当鸡爸爸鸡妈妈,通过照顾但宝宝,评选优秀的鸡爸爸鸡妈妈。
2、小组活动,小组长统计蛋宝宝的情况,分别为完好、损坏、丢失三种。教师讲解过程为他们奖励星星。
爱在行动...搜集学生平时为家人所做的事。如:拖地,洗菜刷碗、帮爸妈洗头洗脚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家人。
测评反馈(1分41秒)分
课件出示《家人的爱》,师生共同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感受家人浓浓的爱
小结拓展(10秒)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人深厚的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宽广。
板书设计
10、家思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打开”课堂,让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走出”教科书,让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又较好地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审批者:授课时间:2022年5月9日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共(一)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0、家人的爱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2.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重点
回忆与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快乐的。
难点
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
导 学 流 程
检测导入(1分40)分
歌曲导入,唤醒思考:
播放小朋友朗诵写给爸爸妈妈的诗歌

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优质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优质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人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中第10课《家人爱》。

内容主要包括:解家人关爱和付出,学会关爱家人,以及如何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家人对自己关爱和付出,学会珍惜和感激。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意识,懂得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家人爱,并将关爱家人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家庭和睦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习卡片、彩笔、便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人关爱孩子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家人关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展开:(1)观看视频《家人爱》,让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关爱和付出。

(2)小组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人爱?(3)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家人实际行动。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小明妈妈每天早晨都会为他准备早餐,小明应该怎做?(2)引导学生分析:小明应该感激妈妈付出,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爱。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自己感受到家人关爱,并思考如何回报。

(2)小组合作,设计关爱家人行动计划。

六、板书设计主题:《家人爱》板书内容:1. 家人关爱和付出2. 学会关爱家人3. 用行动表达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家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描述自己感受到家人关爱,表达对家人感激之情,并提出自己关爱家人行动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关爱家人方面表现有哪些进步?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为家人做一件小事,将关爱家人行动落到实处。

同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家庭表现,促进家校共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从心底理解和感受到家人爱。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理解“家人的爱”的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家人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4.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懂得为家庭付出是爱的表现。

5.初步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并理解家人对自己的爱。

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家人爱的无私和伟大。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家人关爱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学生家人的照片或相关物品,用于触发学生的情感记忆。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围裙、领带等,用于模拟家庭场景。

绘画材料,供学生制作感恩卡或家庭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展示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关爱。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家人的爱。

(二)新课讲解1.家人爱的表现(1)讲述家人爱的故事。

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中的图片或视频,讲述一些家人为孩子付出的小故事,如妈妈深夜为孩子缝补衣物、爸爸冒雨接送孩子等。

(2)学生分享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这些故事后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家人爱的伟大和无私。

(3)列举生活实例。

请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生活中感受到家人爱的实例,可以是细微的关怀,也可以是重大的支持。

通过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2.家人爱的传递(1)情境模拟。

设置一个家庭情境,如孩子生病时家人的照顾,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模拟照顾孩子的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家人间的关爱和付出。

(2)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传递家人的爱。

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爱的传递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3.表达对家人的爱(1)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让学生明白感恩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
举例: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关爱家人,表达感激: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意识,学会用行动和言语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举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如帮忙做家务、为家人准备礼物等。
(4)孝敬父母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品质。
此外,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阐述家人爱的概念和重要性。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难点知识点的理解仍有所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程,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家人的爱,学会关爱家人。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帮助他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举例:通过讲述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家人爱的内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关爱,难以体会到家人的爱是无私的,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受。
举例:让学生分享生活中感受到家人关爱的瞬间,引导他们认识到家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2)家庭关系的平等与互助:学生可能对家庭关系中的平等与互助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家庭关系中的相互尊重和支持。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题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讨论过程的引导,确保学生们能够紧扣主题展开讨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10)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10)

《家人的爱》教案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包括“家人的爱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三个教学版块。

课标指出,儿童应该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家人之爱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

本课教学设计就力求将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家庭意识缺失的部分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补充提升。

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使很多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男孩子们容易得到来自家人的过多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单亲、留守、再组家庭,一些孩子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因此让学生了解家庭类型的不同,就会感受来自父母家人的爱,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孩子们生活急需的。

2、学生年段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让学生理解这些,是这堂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知识、能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1、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2、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课前准备:1、制作课堂填写的图表。

2、跟家长联系,了解孩子们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情况,发现典型事例用于课程推进。

教学方法:1、激趣导入,把握教学先机。

2、活动体会,突破教学重难点。

3、调查问卷,找准教学契机。

4、故事讲述、视频激趣。

教学环节:1、激趣导入,回忆“爱”2、回忆“爱”感受“爱”3、感受“爱”,辨析“爱”4、辨析“爱”表达“爱”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回忆“爱”1、(出示运动会上“亲子运动”组图)上课前,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组图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家人的爱”,详细内容为: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学会感恩家人,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爱,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家人、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家庭成员,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1)观看视频《家人的爱》,让学生体会家人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

(2)小组讨论:你感受到了家人的哪些爱?你是如何回报家人的?(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信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绘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一幅表达对家人感激之情的画或写一封感谢信。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互动。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家人的爱2. 内容:(1)家人的关爱与付出(2)学会感恩家人(3)珍惜家庭温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人”为主题,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

2.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

我知道,你们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很感激。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回报你们的辛勤付出。

爱你们的:(学生姓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绘画、写信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家人的爱,并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0 家人的爱》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并学会珍惜和回报。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人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家人之间的爱,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并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培养学生珍惜家人、回报家人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爱,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2.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2.讨论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理解家人之间的爱。

3.手工制作:通过制作手工,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

2.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照片或视频。

3.准备一些关于家人之间爱的故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可以模拟一些场景,如父母为孩子准备早餐、孩子为父母捶背等。

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家人之间的爱。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家人之间爱的故事,进行讨论和表演。

通过讨论和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人之间的爱。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和表演过程中的感受,通过分享,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小礼物,如手工卡片、折纸等,将自己的爱意表达给家人。

10《家人的爱》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下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是什么,家庭中有哪些人物;
2.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
3.学习如何关心爱护家庭成员。

教学重点
1.家庭的概念和家人的角色;
2.家人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关心爱护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
1.家庭的概念和家人的角色的认识;
2.家人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关心爱护家庭成员的了解。

教学方式
问答式、讲解式、互动式。

教学内容
1.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家庭的概念是什么?
•家庭中有哪些人物?
2.讲解家庭的概念和家人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家庭是什么,家中有哪些人物,每个人物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

3.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了解如何关心爱护家庭成员,例如:
•爱护年幼的弟弟妹妹;
•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等。

教学流程
1.问答引入: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2.讲解家庭的概念和家人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家庭是什么,家中有哪些人物,每个人物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

3.分角色互动:
•组织学生表演家庭中四个人物的日常活动和角色扮演,如父母教育子女、姐姐照顾弟弟妹妹等。

4.课内互动:
•让家庭成员互相表扬,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关爱,让学生在感受到家人的爱和温暖的同时,也更加了解到如何关爱家庭成员。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和家人的角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动和表演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对于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表扬,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家庭和谐、关爱是他们成长道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课堂导入:视频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爱的百宝箱,问问孩子们想不想打开?提出观看要求,打开百宝箱观看视频,想一想,百宝箱里都装了谁的爱?预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人等。

小结:百宝箱中装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爱,也就是我们家人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家人的爱》引出课题。

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二、初步感知家人的爱1.看了这么多画面,你回想一下,你的家人为你做了哪些事?预设:带我出去玩,帮我收拾房间,帮我洗衣服等。

从我们出生到现在,家人为我们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教我们说话,教我们学走路。

那今天我们就来角色体验一下,当当家长,教一教我们的孩子学走路。

活动一:角色体验,教孩子学走路(20分钟)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家人的爱,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个小场景:扶布娃娃走路。

请2个学生扮演家长弯腰扶着孩子走路2分钟。

同时请一组学生弯腰弓背体验2分钟,表演完,问: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很累,家人细心照顾我们成长很辛苦,我们应该感谢家人。

很开心,因为最终宝宝学会走路了。

2.想一想:这还是爱吗?出示明明与奶奶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奶奶不帮明明背书包也是对他的一种爱。

华华与妈妈在超市看到玩具,妈妈没给华华买,这也是对华华的爱。

如果买了,华华会变成怎样?让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华华妈妈是为了孩子,溺爱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让学生体会到温柔的爱是爱,严格要求的也是爱。

3.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上面两种爱,还有一种爱是伟大的爱。

活动二:为孩子讲述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妈妈为了救孩子,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种无私的伟大的爱。

三、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1.家人的爱无处不在,父母长辈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为了回报这份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活动三:小组讨论可以为家人做的事讨论5分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除了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记住重要日子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爱。

小结:家人对我们爱无处不在,我们对家人爱的回报也是多样的。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家人的爱是什么,能言简意赅地表达爱家人的方式;2.重温规矩的重要性,理解家规的意义;3.培养孩子对家人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家人的爱》;2.情景讨论:什么是家人的爱?如何表达爱家人的方式?3.角色扮演:假设你是小明,你不遵守家规,家人生气了,你怎么向家人道歉,并表达你对家人的感谢和爱;4.绘画活动:画出自己最爱的家人,写出文字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1.理解家人的爱的真正含义;2.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3.理解家规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表达对家人的感恩和爱;2.理解家规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书籍、绘画用品等教学工具。

2. 朗读课文《家人的爱》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家人的爱》,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朗读过程中寻找表达对家人感恩和爱的句子。

3. 情景讨论:什么是家人的爱?如何表达爱家人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家人的爱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们探讨如何表达我们对家人的感恩和爱,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和分享。

4. 角色扮演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明的父母,在班级面前上演一幕情景剧,内容是小明不遵守家规,家人生气了,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讨如何向家人道歉,并表达感恩和爱。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绘画用品,让学生画出自己最爱的家人,写出文字表达对家人的爱。

6.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爱家人的重要性、感恩家人的重要性和遵守家规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汇总学生们写的文字,制作家庭感恩板;2.家家户户做一件感恩家人的事情。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2.绘画作品;3.口头表达能力;4.板书记录。

学习反思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又进一步认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爱家人的意义和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十课《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录像、图片。

学生:照片、小玩具、小时候的一些物品。

教学过程:活动一感受家人的爱,揭示课题1.谈话:孩子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爱,家人陪伴着我们,关怀着我们。

你能讲一讲你与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

指名说。

2.师:老师了解到在生活当中,咱班同学和家人之间还有很多关于爱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让他们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与家人的合影,指名说。

3.揭示课题:听了这些故事,老师感受到了家人对你们浓浓的爱,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爱的话题。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4.师: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看到同学们手中都有精美的礼物,这些礼物背后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台交流。

5.老师发现要讲的同学太多啦,如果一个个讲这节课一定讲不完,怎么办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跟你周围的同学分享一下你与家人之间爱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6.一张小小的照片、一份贴心的礼物都渗透着家人浓浓的爱,请同学们结合这三幅图和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家人的爱都表现在哪儿?出示图片:指名有顺序地说。

活动二生活情景再现,辨析“爱”1.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

①师: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家人的爱,让我们来看一个绘本故事,课件出示《肩头上的爱》。

②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你是怎样理解奶奶的爱的?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奶奶的爱能让明明更独立更快成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要懂得理解和尊重,奶奶的这种做法,2.明理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指名说。

3.小结: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家人的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

(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啊?(2)当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叹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

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家人的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
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
一、我的成长
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

(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啊?
(2)当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叹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
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

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

在这个过程中,你除了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一定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了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弓l导学生利用自己儿时的一些物品,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二、我是幸福的孩子
1.谈话: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自己家人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视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与同学一同分享快乐。

2.学生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重点讲述家人是怎样表现爱自己的。

(2)集体交流:学生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家人是怎么爱护自己的,家人的爱表现在哪里?
3.学生在集体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

(1)当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和爸爸下棋时的照片时,教师问:爸爸什么时问陪你下棋?爸爸忙了一天了,回来后为什么不休息还要陪你下棋?你觉得爸爸爱你吗?有这么爱你的爸爸,你感觉幸福吗?21教育网
(2)当学生介绍自己小名的来历时,教师引导: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名字中是不是寄托着爸爸妈妈美好的祝愿呢?
(3)当同学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这是什么时候录制的,谁录制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感觉快乐吗?
(4)师:除此以外,请同学们想一想:妈妈每天上班回来,还要忙着做家务是为了什么?爸爸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爷爷奶奶接送我们,每天做出香喷喷的饭菜,又是为了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感情。

4.小结:家人做的这一切都源于爱,他们承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满满的爱,他们为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爱家人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为这样的家人骄傲,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唤起孩子的美好回忆,让学生在回顾这些快乐时光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三、相亲相爱一家人
1.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你们一家人平时是怎样相处的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家人平时怎样相互关爱的小故事跟同学们讲一讲呢?
2.学生在小组内跟同组的小朋友讲述自己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小故事或是感人的小画面。

3.小组内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在班内跟大家交流,当同学讲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幸福?
4.小结:一家人相互关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家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了解家人之间只有相互付出、相互关爱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同时,启发学生也要学会回报家人。


四、我的爱
1.师:同学们,我从你们的讲述中,感受到家人对你们浓浓的关爱,那我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有没有对他们表示过我们的爱,或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教师设置情境:
(1)爸爸妈妈在忙,我……
(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
(3)出门前,要……
3.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4.师:看来,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能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很有经验,有的同学没遇到过,但是,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希望你们都能够对家人表现出自己的爱。

5.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是怎样给你们过生El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
6.学生兴奋地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7.你们的生日都有人记得,但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送出自己的祝福的?21•世纪*教育网
8.教师引导学生回家从侧面了解家人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9.师:接下来,我们就为我们即将要过生日的,或是已经过完生日但是被我们遗忘的家人设计一份礼物,送给他们表达我们的祝福与心意。

10.学生制作贺卡等礼物。

11.师:想一想,除了记住家人的生日,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呢?
12.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懂得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

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

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

我们也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

这样,一家人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我的成长
我是幸福的孩子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