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与磁 磁现象磁场 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2 电生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电生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但很多年都没发现。
直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一个实验开始,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的发展史。
(二)新课教学1、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演示: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
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分析:①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②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③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即通电直导线产生了磁场。
结论: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2)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问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没有关系呢?猜想:有或没有。
演示: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
结论: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电流方向变了,其磁场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
(3)电流的磁效应结论: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问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较弱,怎样才能将这种较弱的磁场能够明显地显示出来,供我们加以应用呢?猜想:①增大电流;②让直导线集中起来绕成管状,这就是螺线管。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1磁现象——磁场。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等。
2.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等。
3. 磁场的产生: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
4. 磁场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能够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产生原理,能够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磁场的产生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产生原理,磁场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铁、铁屑、小磁针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周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
2. 知识讲解:(1) 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磁感线、磁极等。
(2) 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的方向、强度和分布等。
(3) 讲解磁场的产生原理,包括电流的磁效应和磁体的磁效应。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实例题目。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磁场的基本性质和产生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
5.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磁场的实际应用,如电机、扬声器等,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磁场1. 基本概念磁场磁感线磁极2. 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分布3. 产生原理电流的磁效应磁体的磁效应4. 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磁场的基本性质,并解释电流和磁体的磁效应。
2. 答案: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具有方向、强度和分布等基本性质。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一)磁现象:师:在初中我们已接触了一些磁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
(因课前有准备,学生相对比较活跃,要充分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表述出来)师:对磁的认识和应用,早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多媒体投影补充说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1、天然磁石(成分:Fe3O4 )2、司南的照片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3、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加速到平稳运行之后,速度是430公里/小时。
这个速度超过了F1赛事的最高时速,车厢里上下颠簸很小,左右摇摆得相对还大一些。
4、飞鸽依靠地磁场识路等从学生最熟悉的磁知识着手,引出磁的一些概念:1、磁铁吸引铁质物质2、实物投影指南针的指向磁性:磁体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第1课时磁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123.磁化。
(难点)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19-120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现象和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
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习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练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磁体磁极的特点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答: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体上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有什么特点?答:不一样。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的物质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探究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请各小组同学相互合作,尝试完成下列实验:实验1如图所示,把一条形磁体悬挂起来,用另一个磁体接近它,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师生共同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当相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当不同名称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探究三:物体的磁化小组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两个问题:(磁化的2种方法)1.靠近或接触磁化法:实验2如图所示,让磁体去靠近或接触物体,使其获得磁性,被磁化。
用此种方法磁化的物体,靠近磁体的一端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远离的一端被磁化成同名磁极。
2.摩擦磁化法:【师生互动归纳总结】1.定义: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2.磁化现象既有利又有弊。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

《磁现象磁场》♦教材分析本节《电与磁》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本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磁现象和磁场是初中物理为以是磁知识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是磁知识的预备阶段,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后学习电磁知识提供铺垫。
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
L 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2、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了解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知道磁场的方向;3、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及磁感线。
【教学难点】磁感线去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前准备各种磁体、硬币等铁磁性物质、磁针、小车、玻璃板、铁屑、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都看过《郑和下西洋》的电视剧吗?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茫茫大海,一望无际,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远航的船只怎样掌握航向,顺利抵达目的地?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罗盘(指南针)在航海中指示方向,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二、知识讲解:士.十(一)磁现象展示图片:形形色色的磁体。
教师介绍磁体的大致分类。
2实验1 :利用磁体去靠近各种物体,观察磁体可以吸引哪些物体?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一1、磁铁能吸引铁、钻、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第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定义,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互相作用的规律。
3.知道什么是磁化,举例说明磁性资料的应用。
相关知识,解说简单的磁现象。
四周存在磁场。
描绘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四周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知道磁感线能够用来形象地描绘磁场,会用磁感线描绘磁体四周磁场散布状况。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加强民族骄傲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互相作用的规律。
四周存在磁场。
【教课难点】描绘磁场。
怎样规定的。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放飞的信鸽一般都能飞回本来的驻地,可是在信鸽身上绑一小块磁铁,它就找不到家了,你知道为何吗?二、教课步骤研究点1磁现象[阅读课本]P119“磁现象”[思虑]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利用什么资料制作的?[提示]司南就是此刻的指南针,它主假如利用了磁铁。
[展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铁块。
[思虑]经过实验,你能概括出不一样形状的磁体的共性吗?[提示]能吸引铁(钴、镍)之类的物质。
[思虑]磁体能够吸引铜、铝、木头、砖块等物质吗?[提示]不可以吸引铜、铝,也不可以吸引木头、砖块。
[概括提高]磁体拥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该性质称为磁性;拥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思虑]用磁铁的不一样部分吸引大头针,你能察看到哪些现象?[提示]两头吸引的最多,中间部分几乎不吸引大头针。
[思虑]转动小磁针,记录小磁针静止时的地点,有什么特色?[提示]小磁针静止时,老是指向南北方向。
[概括提高]磁体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叫做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极;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老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人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 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极)。
[思虑]如图,在小车上放一条形磁铁,手拿另一条形磁体凑近,会发生什么现象?[提示]两磁体的磁极同样时,小车向远离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两磁体的磁极不一样时,小车向凑近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1.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和磁化。
三、教学难点1.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2.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学器材条形、蹄形磁体,铁、钴、镍片,铁屑,钢针,投影仪,投影片,挂图,微机,大头针,铁架台,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有些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小磁针。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这是一个朋友在瑞典北部城市科罗娜(KIRUNA)旅游时拍到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现象吗?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光,它是绚丽的、多变的、神秘的。
长久以来、人们除了感叹极光的美丽,也在不停的寻找极光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也有很多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才研究发现,这钟现象是和地球的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磁现象。
(二)新课进行1.磁现象在小学的时候中,我们就了解了简单的磁现象,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现象?学生发言,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例如磁铁能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小磁针指南北;两磁铁可以相吸,其中一个换另一头就相斥等等。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

20.1 磁现象磁场【目标确定的依据】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浅显,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学生即熟悉,又陌生,即好奇,又害怕,求知欲极高,学习热情一触即发。
学生的思维能力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初中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体的,对事物的认识仍要感性材料来辅助,因此,学生对磁现象磁场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
本节课是人教版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的第一节,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育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磁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古代开始,很多人们就致力于对磁现象的研究,例如司南的发明,就为当时的航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司南就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形状,另一部分是水平光滑的“地盘”,静止的时候勺子的长柄就会指向南方。
【教学目标】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磁化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4.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铁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自学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
评价实施:表现性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的画法,熟悉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
附:板书设计第一节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磁体2.磁极(南极、北极);3.磁体的指向性;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三、磁场【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认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认识磁化.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平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应用.3.知道存在地磁场.4.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5.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会依照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6.知道电磁铁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7.认识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8.认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认识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9.知道电磁感觉现象,知道发电机的原理.本章主要表达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觉现象及其应用.本章从生活中常有的磁现象出发,介绍磁的一些基本知识,经过活动感知特其他物质“磁场”的存在.在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关系,本章知识在技术上有着宽泛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电磁继电器”等工具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章学习过程中需掌握十六个主要看法、一条规律、一个定则、一个性质、一个规定、两个基本特点、六个基本源理、三个研究实验.十六个主要看法:磁性、磁极、磁化、磁体、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磁偏角、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换向器、线圈平衡地址、电磁感觉现象、交流电、直流电;一条规律:磁极间互相作用规律;一个定则:安培定则;一个性质:磁体拥有指向性.一个规定;磁极方向的规定.两个基本特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电磁铁的特点,六个基本源理:电磁铁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原理、电动机工作原理、电动体系作原理、发电体系作原理;三个研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研究电磁铁、什么情况下磁能够生电.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电学的相关知识,为本章学习电流的磁效应,研究“电生磁”与“磁生电”的关系确定了基础.磁现象是很宽泛的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电动机、发电机的相关知识与学平生常生活比较贴近,这让学生有了较强的研究欲望,但由于本章的理论性强、专用术语多,加之平常生活中只对其有表面的浅易认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必然的困难,特别是关于磁场、地磁场、磁感线及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知识比较抽象,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1.本章的物理看法、规律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最幸好授课过程中都让学生经过亲自着手实验概括得出,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悟.并让学生自己经过实验、观察、概括概括出规律.2.本章知识在技术上有着宽泛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电磁继电器等工具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解说本章知识时,应多加联系.3.本章在知识深度要求上诚然难度有所下降,但多数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应让学生注意看法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第 1节磁现象磁场知识与技术1.知道磁体、磁极的看法;2.知道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规律;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能够使一些物体获取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4.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的南北极.过程与方法经过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观察磁体间的互相作用,从而感知磁场的存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认识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所获取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1.知道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规律.2.知道磁场的存在.难点怎样认识磁场的存在.教师: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多媒体;学生:条形磁体、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片、大头针、铁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妄图一、情境引入播放图文资料:历史上的磁现象1.《晋书·马隆传》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世纪时,智勇双全的马隆在一次战斗中,将敌军引至一条狭窄的山谷中,身穿铁甲的敌军个个都被吸住,动弹不得,而马隆的兵将身穿犀甲,行动如常.敌军以为马的兵是神兵,故而大败.观看、思虑.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奇异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是由一种大青石组成的,来往的船只只要一凑近它,不仅指南针失灵,而且船还下沉并向大青石撞去,造成触礁吞没.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会理解其中的原因了.二、新课授课( 一 ) 简单的磁现象1.磁体听讲.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磁体能吸引铁,故教师直接给出其定义.表达:有一种物体,拥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物体叫做磁体.学生实验:试一试你桌面上的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亲自领悟,增强兴趣.学以致用,让学生领悟到成功的欢喜,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变换法的思想.提出问题:你现在能够解说前面的现象了吗?学生回答.2.磁极提问:磁铁的不一样部位,对铁的吸引力是相同的吗?怎样用实验来考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磁铁的磁性强弱?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依照实验结果简要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看法:①研究磁体不一样部位的磁性强弱②磁体的指南性③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课堂练习1.用一根铁钉凑近小磁针的N 极,它们互相吸引,由此可回答:①不一样样②看磁铁各个部位吸引大头针或铁屑的多少③能够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磁性越强实验,教师引导得出结论:①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叫磁极.②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一极叫“南极”,指北的一极叫“北极” .③磁体间的互相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互相吸引.实验都十分简单,但是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研究概括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着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及时牢固所学知识.判断( ) A.铁钉有磁性经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磁化现象有直观地认识B.铁钉无磁性C.铁钉可能有磁性,可能无磁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钢条凑近磁针的某个磁极时,发现该磁极被排斥,则这钢条( )A.必然拥有磁性 B .必然没有磁性回答.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实验,回答以下问题,领悟磁化现象.C.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有两根外形相同的钢棒,甲凑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凑近甲的中间则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二)磁化1.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提问学生:(1)用一般的铁钉凑近大头针,可否吸起大头针?(2)用磁体向同一方向摩擦铁钉,凑近大头针,看到什么现象?(3)介绍这种现象叫做磁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妄图2. 引导学生依照现象得 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方法 出结论后,分组做磁化实验, 不唯一,能够让学生自己尝 掌握用磁体磁化铁钉的技巧. 试,找出一些磁化的方法. 3.介绍其他磁化的方法、软 磁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应磁体和生活中应用到磁化的 该有所认识,让学生积极发学生着手实验, 加深对磁 例子:磁带, IC 卡等. 言. 化的理解和应用.4.简单介绍磁化的利与弊, 观察.让学生依照自己的认识连续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质生 补充说明磁化的利与弊. 活相联系, 激发对磁知识的求我们已经知道, 磁体拥有指南知欲.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经过精心设计的实验, 在提高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有 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 回答。
初中部九年级物理全册 20.1 电与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体的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磁化现象。
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方向。
4、知道地磁场的南北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磁方面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生观察和探究实验,增强学习磁的物理兴趣●教学过程一、预习1、磁体具有和具有的性质,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个磁极,即极和极。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异名磁极。
3、磁体周围存在着。
它的基本性质是对它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磁场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规定为。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出发回到磁体的。
5、一些磁体在或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这种现象叫做磁性。
其中物质最容易被磁化。
6、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周围空间也存在着,它的磁场类似于的磁场,则地磁两极跟地理两极。
(选填“一致”或“相反”)二、探究精导教学点一:探究磁现象小组讨论1、磁体能够吸引什么物质?2、磁体上磁体强弱处处一样吗?有什么物理?3、“指南针”这一名称如何得来?4、磁体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5、物体在什么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钢针磁化后为何能制作指南针?教学点二:探究磁场小组讨论1、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什么?它是否真实存在?2、由实验可知获得的信息如何?3、磁场的方向可以用什么来描述?它是否真实存在?4、由实验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什么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教学点三:地磁场小组讨论:1、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个磁场属于地磁场。
2、小磁针静止时N、S的指向跟地理两极相同,跟地磁的两极相反。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磁现象磁场》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磁体。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和方法.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条形磁体,铜片,铁片,玻璃片,镍片,铝片,大头针,铁钉。
演示实验: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提问学生对“磁”的认识,让学生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发言,把自己所认识的与“磁”有关的生活知识表达出来。
说明培养学生善于联系实际生活的习惯,同时帮助学生尽快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求知欲,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给以纠正。
新课一、简单的磁现象提问:什么是磁体?为了让学生纠正错误想法,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老师的问题: 1.磁体能吸引什么物质? 2.磁体上什么地方磁性最强?什么地方最弱? 3.磁体上的“南极”和“北极”是如何得来的? 4.磁极之间互相靠近,有何现象发生?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逐一解决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想法,最终能简练的概括出磁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
物理全册《《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新版) 新新人教版

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
2.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磁化概念。
3.知道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二、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磁极间作用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探究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条形磁铁2支,蹄形磁体1支,小磁针(带座)若干,大头针一盒,铜片,铁屑若干,玻璃板一块,铅笔,白纸等学生合作组器材:磁珠、磁棒等不同形状的磁体、条形磁铁1支,钢针1支,泡沫块一块,带有适量水的烧杯1个。
多媒体课件:磁感线分布动画演示。
设计思路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简单地磁现象知识,在生活中也体验了一些磁体间吸引、排斥的过程,所以“磁现象”的教学多放手于学生操作实验,教师重在助其形成科学的感念,点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要“靠近”,不要“接触”。
对于“磁场、磁感线”的教学,可这样安排:⑴用“转化法”认识磁场的存在;⑵用“探究法”感受磁场的特点;⑶用“模型法”描述磁场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故事: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自己逍遥作乐,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由于秦始皇曾经有几次遇刺,虽都侥幸脱险,但仍使他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再遇刺,因此在建造阿房宫时,他命令工匠在大门上安装“机关”使得身披铁甲,怀揣利刃的刺客休想进入,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问题:你们一定能说出许多关于磁现象的知识吧,那就说说吧。
学生讨论回答后,激励学生探究新内容,磁体上的磁性分布有什么规律?磁体间不接触为什么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二、探究性活动一该探究活动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相应的结论。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万磁王的电影片段,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二、进行新课探究点一认识磁现象活动1:如图所示为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铜棒,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活动2: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方案的加以补充。
总结:将它们分别靠近磁铁,看能否被吸引,能够被吸引的为铁棒,不能够被吸引的为铜棒。
归纳总结: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这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活动3:让学生将磁铁靠近玻璃板上的铁屑,说出你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并阐明这个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
活动4:如图甲所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归纳总结:(1)磁体上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为磁极。
磁体上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为北极(N极)、指南的为南极(S极)。
(3)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
知识拓宽: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活动5:教师按照如图所示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交流、讨论所阐明的物理问题。
归纳总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典例剖析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标的是()A B C D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自主解答】【方法归纳】(1)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为了判断这个特点,可以用两端和中间部分吸引其它磁性材料进行判断。
(2)磁铁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要通过磁铁对磁性材料的作用来反映,这是一种转换法。
探究点二磁化演示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铁钉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时,两铁钉的一端被吸引,让学生观察两个铁钉的排列情况,试解释这一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定义,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什么是磁化,举例说明磁性材料的应用。
4.会用磁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的磁现象。
5.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6.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7.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难点】
1.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2.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放飞的信鸽一般都能飞回原来的驻地,但是在信鸽身上绑一小块磁铁,它就找不到家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磁现象
[阅读课本]P119“磁现象”
[思考]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提示]司南就是现在的指南针,它主要是利用了磁铁。
[展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铁块。
[思考]通过实验,你能归纳出不同形状的磁体的共性吗?
[提示]能吸引铁(钴、镍)之类的物质。
[思考]磁体能够吸引铜、铝、木头、砖块等物质吗?
[提示]不能吸引铜、铝,也不能吸引木头、砖块。
[归纳提升]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该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思考]用磁铁的不同部分吸引大头针,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
[提示]两端吸引的最多,中间部分几乎不吸引大头针。
[思考]转动小磁针,记录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提示]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归纳提升]磁体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叫做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极;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人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极)。
[思考]如图,在小车上放一条形磁铁,手拿另一条形磁体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提示]两磁体的磁极相同时,小车向远离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两磁体的磁极不同时,小车向靠近条形磁铁的方向运动。
[归纳提升]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思考]没有磁性的物质可以获得磁性吗?
[提示]被吸引的大头针能吸引其他大头针,说明没有磁性的物质可以获得磁性。
[思考]我们身边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被磁化吗?
[提示]只有铁、钴、镍之类的磁性物质可以被磁化。
[思考]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磁化现象?磁化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及危害?
[提示]磁化的应用:如广泛应用的磁卡、利用钢针磁化后做指南针;磁化的危害:银行卡不能靠近磁体、机械手表靠近磁体后走时不准等。
探究点2磁场
[阅读课本]P120“如果把磁针拿到一个磁体附近……所以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
[思考]两个不接触的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提示]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例如:两块磁铁、磁铁与铁类制品等。
[思考]不接触的两磁体间产生了相互作用,是不是存在某种物质与磁体接触?
[提示]可能也存在某种物质,只不过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
[归纳提升]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人们将其称为磁场。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正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阅读课本]P121“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回到S极的。
”
[思考]观察P121“图20.1—5”,小磁针有规律地排列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据此我们能够知道磁场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思考]观察P121“图20.1—6”,撒在磁场中的铁屑能看作小磁针吗?
[提示]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小铁屑就相当于小磁针。
[思考]铁屑有规律地分布,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铁屑有规律地分布,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磁体的周围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可以通过放入其中的铁屑的受力情况显示出来。
[思考]为了显示磁场,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有什么优点呢?
[提示]小磁针方向发生改变是由于受到磁体磁场的作用,在磁体周围放置的小磁针越多、越小,就能越清晰地看出磁场的分布,铁屑被磁化后相当于小磁针,数量多,能够更清晰地显
示磁场。
[思考]不同磁体的周围,铁屑的分布图像为何不相同?
[提示]不同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不同。
[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铁屑分布的密,有些地方铁屑分布的疏?
[提示]磁场的强弱不同,铁屑分布密的地方磁场强,铁屑分布疏的地方磁场弱。
[思考]有没有办法来形象、直观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提示]可以在磁场中沿着铁屑的痕迹画出曲线,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归纳提升]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思考]磁感线的疏密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靠近磁极部分的磁感线密,远离磁极部分的磁感线疏。
[小结]磁场强的地方,磁感线密;磁场弱的地方,磁感线疏。
[思考]磁感线的箭头有什么特点?
[提示]磁感线箭头指向该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的N极指向一致。
[归纳提升]磁感线形象地描述了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箭头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思考]磁感线和磁场一样真实存在吗?
[提示]磁感线并不存在,只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组曲线,就像我们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一样。
[思考]磁感线会相交吗?
[提示]磁体周围某一位置的磁场只有一个方向,如果磁感线在此处相交,则该点就可以表示出两个不同方向的磁场,所以磁感线不能相交。
[归纳提升]磁感线是用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一种“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磁感线不是只在一个平面内,而是立体分布在磁体周围的空间。
探究点3地磁场
[阅读课本]P122“地磁场”
[思考]悬挂着的条形磁体,静止时,为什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而不是指向其他方向?
[提示]地球的本身是一个大的磁体。
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由地磁的N极指向地磁的S极;悬挂的磁体相当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地磁场的方向一致。
[思考]地理的南极是地磁的南极吗?
[提示]地理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地磁的南极是地理的北极。
[思考]悬挂的磁体静止时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完全重合吗?
[提示]悬挂的磁体静止时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这一现象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归纳提升]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思考]你知道这一规律有哪些应用吗?
[提示]我国古代就利用司南来识别方向,在航海、探险、军事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思考]为什么信鸽身上绑一块磁铁它就找不到方向了呢?
[提示]信鸽利用地磁场来定位,绑上的磁铁干扰了信鸽的判断。
[思考]你知道地磁场还有哪些作用吗?
[提示]宇宙中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射向地球,遇到地磁场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从而避免了高能粒子破坏大气层、威胁生命,因此地磁场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习题]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
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
( )
A.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B.地理南极,地磁南极
C.地理北极,地磁北极
D.地理北极,地磁南极
[分析]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地理的南极;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磁北极,地理南极。
[答案]A
三、板书设计
第1节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
(1)磁性
(2)磁极
(3)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4)磁化
2.磁场
(1)磁场的方向
(2)磁场的强弱
3.磁感线
(1)磁感线的箭头
(2)磁感线的疏密
4.地磁场
◇教学反思◇
磁场的存在,我们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间接地认识磁场,感知磁场的存在。
因此,采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