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12大改革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古代12大改革(变法)与启示概述
一、子产改革:
夹在xx之间的xxxx寻找出路
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罪犯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公布,是中国法制史上首次(此前,上层认为刑律越隐蔽越有利于专制),开了中国古代成文法先例—政务公开。主持农业普查,重划全国田地和沟渠,对非法占地充公或没收;组织农民以若干家为互助合作单位。
不毁乡校:
父老乡亲爱在乡镇学校议论国家大事,子产不毁乡校——允许舆论监督。公元前522年去世,还掌大权,改革成遗训。
公元前594年,xx执行官梭伦改革。
二、xx变法
公元前359年—前350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提出“农、战”两字,一切为了成就霸业而战。主要内容:
①实行残酷的连坐制:
一人有罪,父母妻子连坐;5家互保,10家相连,分别为“伍”、“什”,一人有罪,伍什连坐,促使群众相互监视。②设立41县(31县)。③重定20级爵位。④对敌作战杀死敌人是一等战功,用最大力量奖励战功。⑤推崇农耕,打击商业和知识分子,商人为“游民”,“文学游说之士”为“未流”、“游民”。⑥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家,否则重罚。
改革之前,在陕西临潼南门立一根木棍,“能拿到北门者,得十两黄金”,并兑现。把反对变法的700多个贵族在渭水边斩首,太子老师公孙贾脸上剌字,公子虔被割鼻。随后,秦国打败魏国,使之国都迁到远离秦国的大梁(开封)。商鞅被赐为商君—20个级别最高的彻候。
公元338年,新君即位,商鞅被处于车裂大刑。
三、xx(名雍)xx:
改xx(穿“西服”)
赵国是三家分晋后成立的一个国家,是当时的“四战之国”—西南:
与xx摩擦不断;西边:
xx虎视眈眈;东边:
紧邻xx;xx:
xx、xx等xx部落,经常掠夺xx。
xx:
短衣长裤,上下吗灵活,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奔跑迅速;以骑兵为主,最多几十千骑。赵军:
长袍,甲靠笨重,结扎繁琐,中看不中用(战争);以步兵和兵车为主,动则几十万、上百万。
赵武灵王先找两位重臣商议达成共识,率先穿胡服上朝,引起争议,开展辩论。赵武灵王:
“传流那玩意儿,已不能适应目前的世界,你们怎么这样不通达?”迫使反对派退却。公元前306年,解决胡族侵扰问题,前305年向中山国开战后,灭之。
但公元前295年,因废太子赵章(后迫其自杀)引发叛乱;前228
年被xx所灭。
2500年后,xx凯未尔改革。
四、xx:
xx式的改革
汉武帝曾经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推恩令、“罢百家,独尊儒术”王是一个显贵外戚,其姑姑是汉文帝皇后。王莽五个叔叔同一天被封为候,打破历朝纪录;但王莽因父早世而被边缘化。小时候,他拜著名学者陈参为师,学识受人称道。因照顾大司马王风而被提升,37年任大司马,地位超过丞相,仍然节俭。其子希死奴隶,也被迫自杀赎罪,获得好评。
王莽辞掉皇上赏锡的新野田,有48.752万人上书请求受封(当时全国5000万人左右,识字者最多200万人)。公元8年,当皇帝,国号“新”成为“民选皇帝”。进行了系列改革:
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土地;一家8人内田超过900亩的,要把多余的田给本族和邻居的无田人;原无田人,按男口每人给田100亩(《周礼》提及井田制);下令民间奴婢改为“私属”,禁止所有奴隶买卖。随后,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五次币制改革,无端向周边小数民族开战。
公元23年,农民起义军攻入xx,被死。
五、北魏:
孝文帝改革(xx—xx宏)
公元前的商朝曾经6次迁都,盘庚最后从山东的曲父迁到今天的河南安阳。
429年,北魏统一北方,将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加速了鲜卑族和中原汉族融合。准备从草原文化过渡到农业文化,但首先是14岁的太子元恂为首的反对。493年,他采用以假乱真的办法,他率领20万大军南征。9月到了洛阳,秋雨绵绵,官兵冷得发抖,纷纷跪在马前哭难,请求不要再打南齐。元宏说:
如果不南征,那就迁都到这里,如何?赞成的,站在我这边;不赞成的站在另一边。
494年11月,迁都成功,并得到年青精英和中原人士的支持。随后,痛打了挑起事端的太子,废其为百姓,并囚禁之,次年下令其饮毒自杀。
主要改革:
改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北方人把土称为拓,把君主叫跋,拓跋改为元姓)。
499年,元宏病重去世,基继承者宣武帝及孝明帝宠用奸臣,荒淫贪婪,国势日衰。
六、xx,xx:
唐代中叶的改革“双星”
此两人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中国古代的“格林斯藩”),但两人均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杨炎整死刘晏一年零三个月后,自己也被别人阴谋构陷而死。
刘晏(715—780),比刘炎大12岁。725年,年仅8岁的刘晏在李隆基(玄宗)到泰山祭天时,直闯其驻地献赋《东封书》,得其赏识,被任命为秘书正字(皇室掌管图书的科汉官员)。49岁任宰相,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对漕运大米进行改革:
将全程运输改为分段运输,将散装米改为袋装。建10个船厂建造2000艘大船(100万钱创造时价50万元船,以保证质量—今天的刘汉希望小学)。废无偿劳役,改为工资雇佣制(劳务市场)。运米的几万亿文钱来自盐税改革——将官产、官运、官销改为民产、官收、商运和商销(间接专卖制)——直沿用到明清。在各地设立巡院为经济信息基地,并以高报酬招募大批善于奔走的信息员(“疾足”“驶足”),传递经济信息,在院和京师之间设立驿站按应。各地确定收粮数据,丰年收贮粮食,灾年贱价在灾区出售;免除了一些赋税。
杨炎(726-781),陕西风翔人,提倡“两税法”代租庸调法(以丁为本,不问资产)。两税法:
政府量出而入,不分原住民、移民一律按居住地立户籍,根据资产、土地多少分配“户税”;每年两次交税(夏税在6月前缴,秋税在11月前交);一律用钱,个别折收实物,严禁“两税”外有其他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