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

合集下载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师版)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师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选修一
模块4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点,高考常考】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总结:
1. 风化作用:在温度、大气、生物、水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岩石碎裂崩解【不一定有风的参与】
风蚀作用:风力的侵蚀作用【一定有风的参与】
2.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严重,常见我国西北地区丹霞地貌:流水侵蚀形成,常见我国南方
3. 搬运过程的分选性
(1)分选性的概念:颗粒物直径的大小、岩石的磨圆程度,先沉积大颗粒,再沉积小颗粒颗粒物越小,河流在此处分选性越好;颗粒物越大,河流在此处分选性越差
(2)分选性只存在于风力、河流和海浪三种形式的搬运中
4. 沙丘与风力堆积:沙丘较缓一侧为迎风坡,沙丘较陡一侧为背风坡,沙丘凸出方向即为
该地盛行风向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主要岩石种类
(2)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每条指向箭头上写出作用名称)
岩浆 岩
变质
岩 沉积 岩
岩 浆
冷却
凝固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做题技巧】 一进三出:岩浆岩 三进一出:岩浆
两进两出:变质岩、沉积岩 变质作用指向变质岩 沉积作用指向沉积岩 沉积物指向沉积岩
【参考答案】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
D. 岩浆岩(侵入)
E. 岩浆岩(喷出)
(1)冷却凝固 (2)外力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大峡谷,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谷坡陡峭,
蔚为壮观。据此回答7~8题。
7. 虎跳峡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A )
A.地壳抬升
B.岩浆活动
C.地壳下沉
D.变质作用
[解析] 虎跳峡是在地面抬升过程中,金沙江强烈下切形成的。
8. 虎跳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D )
A.流水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01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启东中学期中]为解释某地理景观的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下图 的演示。据此回答1~2题。
1. 学生演示了( A )
A.岩层水平挤压
B.板块挤压碰撞
C.岩块断裂上升
D.外力侵蚀、搬运
D.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山西黑为侵入岩,应是岩浆上升后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
成岩浆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受到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02 B级 关键能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练
[2023·南通一中期中]下图为虎跳峡景观图,
峡长约17千米,落差约213米,是万里长江第
5. 山西黑属于图中的( B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由材料可知,山西黑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岩;读图可知,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
为沉积岩,乙为侵入岩,丁为喷出岩,丙为变质岩。
6. 山西黑的形成过程是( A )
A.岩浆侵入、地壳运动、风化剥蚀
B.地壳运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优秀课件

〔1〕下沉运动。因为石柱上被火山灰覆盖局部看 不见了,在海平面下了。
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 什么?
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 上面了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2〕上升运动。因为石柱上有海洋生物钻孔局部 痕迹,火山灰痕迹均在海平面以上。
〔3〕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周期性 特征。
形成地形:褶皱山、断裂带
受力范围内:褶皱山 受力范围外 :断层
形成地形:裂谷、海洋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外表方向的运动,有 上升、下降之别。
地堑
渭河平原
华山
地 垒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独立存在的吗?二者之间 有什么关系吗?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变质作用 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最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
01 式,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02 岩浆活动
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
03
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塑造地
表形态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外表的方向运动。
相向运动
碰撞挤压形成高地貌
相背运动
拉张断裂形成 裂谷或低地貌
课堂小结
一、地表形态的概念
指地球外表的 起伏状态,又 称地形或地貌, 是我们可以直 接感知的地球 外表特征
二、内力作用作用在地表形成
地壳运动 相向:褶皱山、断层 了大陆与洋底、山脉
相反:裂谷、大洋 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垂直运动 变质作用 上升:隆起
与盆地等,奠定了地 表形态的根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2年山东潍坊期末)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东缘地质构造与地貌。
早期,随着板块挤压,现今乌兰盆地地区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开始形成,
并向东流入现今共和盆地的低洼地带。之后因鄂拉山的隆升,水系逐渐
分离。据此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
2.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部的利帕里群岛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小岛。岛上
有一座斯特龙博利火山,海拔926米,火山口直径约580米。
数百年来,这座火山每隔两三分钟就响起一阵轰隆声,随即喷发出
巨大的烟柱、蒸汽和碎屑,升到数百米的天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烟柱,
黑夜里被沸腾的熔岩的深红色回光映得通红,一明一暗,在离火山100
多千米的海上都能看到,成了过往船只明辨方向的标志,被人们誉为
“地中海的天然灯塔”。
想一想1: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相同吗?
【答案】不同。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沟
壑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画一画:
在图中添画箭头,描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之
间的关系。
常见岩石
花岗
玄武
(2)沉积岩。
①形成过程。
流水
压实、固结
砾岩
页岩
②常见类型:按照颗粒大小分为 _______、砂岩、
______等。
石灰
③特殊类型: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 _______岩。
(3)变质岩。
高温、高压
①概念: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____________等
概念
表面的方向运动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 湖泊、原始次生林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试描述下图怪石的形成过程。 提示:结合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风化作用 (1)概念: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 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
压实、固 砾岩、砂岩、页岩等
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形成
石灰岩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 高温、高压 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 成。如页岩变质成为板岩,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岩浆
4.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 质处于循环转化中。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 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过程。
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 变质岩的形成 成分、结构发生改变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3.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⑤ 高低不平 。
|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⑥ 太阳辐射能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① 热能 。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概念
对地形影响举例
地壳运动 (构造运动)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上升,侵入③ 岩 火山爆发 石圈 或喷出地面
第1讲 描述运动的第基二本章概念地表形态的塑造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搬运作用与堆积作用
•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 川等的搬运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 另一个地方。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 育输送了大量的物质。 • 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 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 堆积地貌。
搬 运 与 堆 积

石柱
石钟乳
石 笋
流水化学沉积地貌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1、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 、 产生的热能。 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表现 、
——主要方式
地壳运动 ——只有在喷出地表的时候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貌 只有在喷出地表的时候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貌 岩浆活动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 一般发生在地27厘米。 二、褶皱山系是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吗?
1.地壳的水平运动 2.地壳的水平运动 3.地壳的垂直运动
答案:不是。是水平运动的结果。 世界上许多高大的褶皱山系都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比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等。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 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师,不断地把“粗毛坯” 作用就像一位雕塑师,不断地把“粗毛坯” 塑造成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塑造成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地表的起 伏状况趋于平缓。 伏状况趋于平缓。 风化、侵蚀、搬运、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 用是五种主要的雕塑手法 。
思考: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相对高度的影响。
总结: 总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 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 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 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ppt课件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ppt课件

问题:汤加—克马德克群岛火山弧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岛弧, 其东侧相伴有因板块运动形成的海沟。2022年1月15日,位于 该火山弧上的汤加王国境内一座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导 致附近海域产生1-2米的海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地区中最不可能发布海啸预警的 是( B ) A. 太平洋东部沿岸 B. 南亚南部沿岸 C. 南美洲西岸 D. 亚洲东南群岛沿岸
火山地貌
火山口湖:由于火山剧烈喷发,导致火山口附近火山锥体塌陷,形成火 山口。雨水、冰雪融水汇入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如吉林省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部的天池,是我最大的火山口湖,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喷发物堆积,高出海平面,形成火山岛。著名 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我国的火山岛有涠洲岛、黄 尾屿、赤尾屿、钓鱼岛等
实验 火山活动塑造地表
实验目的
① 学习火山活动塑造地表知识 ② 培养设计和操作实验的技能
实验原理
地球内部处于高温和高压的状态,当上覆岩层发生破裂或地壳背斜褶皱升起 时地下炙热岩浆将沿地层的破裂面或背斜轴部喷出地表,形成火山,本实验 用气球代表地壳背斜褶皱升起,沙子代表岩浆模拟火山地貌形成。
实验器材
概念 类型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 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 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 发。 根据喷发状况,可分为 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 发两种类型。
பைடு நூலகம்
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
VS
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 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 部高原等。
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 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 貌,如富士山、长白山主峰等。
火山口湖:由于火山剧烈喷发,导致火山口附近火山锥体塌陷,形成火 山口。雨水、冰雪融水汇入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如吉林省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部的天池,是我最大的火山口湖,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960 年,基拉韦厄 火山大爆发,熔岩 流从高处奔腾而下, 注入大海,迅速在 海边填造了一块约2 万平方千米的新陆 地。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大约4000万年 前,喜马拉雅 山开始隆起, 当时它的年平 均上升速度只 有0.05厘米。 20世纪最后30 年,喜马拉雅 山的年平均上 升速度达到了 最大,也只有5 厘米。
变质岩
6、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意义:
1)形成丰富的矿物质资源; 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自然景观; 3)实现各圈层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迁移,从而 改变了地表环境。
四、岩石圈物质循环
例题:岩石循环过程变式图 变质岩
岩浆岩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_____ B _____ C ______ D ______
(3)长期性、周期性。
思考: 1、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 海,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 什么? 答案:渤海海底的地壳同时也在不断下降,并且下沉 的速度与泥沙堆填的速度相当。
2、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是地壳下降后,海水入侵所形成的。
二、外 力 作 用
表现形式 :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项目 类别
分类
示意图
运动 岩层变化 对应变化 方向
水平 运动
相向 相离
平行于 弯曲变形 褶皱山脉 地球表
面 水平位移 断裂带
垂直表

隆起 凹陷
引起地势 起伏、海 陆变迁
东 非 大 裂 谷
一、内 力 作 用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之间关系:
其产生的松散物质堆积在原地。
二、外 力 作 用
3、外力作用主要形式 :①风化
花岗岩球状风化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质作用:使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1)概念: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能够引起地表形态、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

(2)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3)各种内力作用的差异: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有的内力作用则进行的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2.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②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的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称为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的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地下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形成其他岩石的过程。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示意图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庐山、华山、泰山(地壳上升);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下降)相互关系①相伴发生②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①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挤压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 山系; 水平断裂,形成 裂谷或海洋。
关系 水平运动 和垂直运 动相伴发 生,主要 以水平运 动为主, 垂直运动 为辅。
垂直运动
地表高低起 伏和海陆变 迁
地中海面积正不断缩小 欧 洲 亚 非 洲 洲
珠穆朗玛峰
红海每年以2—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 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27厘米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和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 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本身 内部的热能等
表 现 形 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等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能
共 同 作 用
二、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的大理石柱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比 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背离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与形成的地形
①、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生长边界
②、板块碰撞-
山脉、海沟、岛弧等
消亡边界
Ⅰ.两个大陆板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 )和( )碰撞产生。
Ⅱ.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1、阿拉伯半岛属于 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 邻的非洲板快向什 么方向运动? 3、 红海是怎样形 成的?
褶皱山

海边石柱话沧桑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波佐奥利城附近浅海边,至今还残存着 三根高大的大理石柱。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 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是什么道理 呢?原来,这三根柱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留 下的遗迹。柱高十二点三米。那时候,这一带的地壳在缓慢 上升中。到公元七九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建筑物被震毁, 只残留着三根大理石柱,基部被火山灰埋没了三点六米,剩 下的八点七米一段露在外面。 公元四世纪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地壳慢慢下沉,海水淹没了 附近土地,石柱的大部分也被浸淹,露出海面只有六米了。 那浸泡在海水中的一截,长约二点七米,在海水中被牡蛎等 剥蚀得面孔千疮;它下面的一截由于火山灰的掩护,没有受 到剥蚀。 后来,这里的地壳又开始徐徐上升,到十八世纪中期全柱升 出海面。二十世纪初,地壳又开始下沉,平均每年下沉七毫 米。二十世纪末,下沉速度加快了,平均每年下沉两厘米以 上。 两千多年来,这三根石柱经历了几度沧桑。上升、下降;再 上升,再下降。它成了地质史中海岸沧桑多变的活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