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论文:以诗入画——诗歌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
学形式和方法。
将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
这种教学探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的发展。
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旨在通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具有
个人风格和表现力的水墨画作品。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诗意的艺术世界中自由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图像和情感元素,通过观察、分析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继续
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转化为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选取适合的
素材、色彩和构图方式,将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艺术创作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和困难。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
艺术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的展览和评比活动,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交流彼此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他人的启发和借鉴,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和
鉴赏能力。
畅谈美术中诗境与画境的结合应用
文艺理论89摘要: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诗境与画境充分结合,共同来体现出作品的审美意象。
诗境和画境作为中国艺术美的两种主要体现形式,是中国艺术魅力的主要展现形式之一,诗境与画境相融合的美术教学,能够共同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认知水平。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山水画和苏州园林中的诗境与画境的融合,全面阐述了在初中开展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诗境画境;初中美术;教学形式引言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上,诗与画之间是相互结合的,诗与画的艺术本质对于美的欣赏来说具有相同的根源性,它们之间的内容是相通的,只有将诗境与画境相结合,做到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够促进初中美术课程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自古以来,就有“诗画互补”一说,将诗与画共同融入一幅美术作品中,然后将诗中的意境与画中的意境相融合,能够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魅力,更加耐人寻味。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诗境画境众所周知,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水平,在山水画中主要有诗境和画境。
山水画对中国绘画形式和艺术形式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山水画中,诗境的阐述体现了一定的情感,表达了一定的美感,在山水画中由于画境又产生了一种人生的情怀。
在山水画中,往往以诗入画,以画写诗。
[1]通过美术作品的表达,表现出了诗境的内在含义,通过对景物的绘画,又体现了诗句的内在含义。
画中能够将诗境的情感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让诗境和画境情景交融,共同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和第3课时的《水墨交融写青山》和《笔情墨意抒胸臆》这两个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就要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融情于景,将诗境和画境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学习当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体会淡泊、虚无、洒脱等情绪,给学生展示相应的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在创作时,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所要追求的境界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对画作中的诗境进行观察。
“诗画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诗画结合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 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不仅包括绘画技巧和作品分析,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次,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 学、讨论式教学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现代主义绘画时, 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来了解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和特点。教师还可以组 织学生进行小
诗歌和绘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和相互影 响。首先,诗歌和绘画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 都需要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观众能够从中获得共鸣和启示。
三、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关系
其次,诗歌和绘画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诗歌和绘画都是有着悠久历史 的文化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 和绘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 化。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组讨论或个人创作等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可 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展览或文化活动等来拓宽他们的视野并提高他们的 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实施诗画结合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美术教学解决当前存在 的一些问题提高
2、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拓宽他们的视野从而更 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诗歌与绘画的不同点
其次,诗歌和绘画的受众不同。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主要受众是具有 一定文化素养的人,而绘画则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主要受众是对色彩、构图、 造型等方面有一定认识的人。这种不同的受众使得诗歌和绘画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也有所不同。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对象。
接着,正文部分分析了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共同点,探讨了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水墨画与诗歌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美术、水墨画、诗歌、融合、教学探究、教学方法、实践案例、教学效果评价、启示、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墨画与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艺术形式,历来以其独特韵味和深远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墨画以其简约深邃的意境和意味深长的笔墨,在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上与诗歌有着相似之处。
而诗歌作为文字的艺术,其表达方式与水墨画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氛围。
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更加丰富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初中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而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教学则成为了美术教学中的一种新探索和实践。
通过将传统的水墨画和诗歌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对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水墨画与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艺术形式,其融合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创作技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通过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思维和能力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艺术鉴赏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成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诗画合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审美思想,在现代美术鉴赏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讲解绘画技法和作品内在含义,更需要引导学生从作品自身的表现和艺术规律出发,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这就是“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核心。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将诗歌与绘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仅看到作品的表面形象,更能透彻地理解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经典诗歌和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理解,同时,诗歌也可以成为学生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的一种途径。
此外,“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一幅山水画可以启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想象和表达,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绘画来表达对山水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实现艺术鉴赏教学与创意实践的有机结合。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在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时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价值和内涵。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就是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诗歌的表现和绘画的表现来呈现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鉴赏绘画作品的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通过诗歌的表现来感受绘画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情趣。
通过诗歌与绘画的结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感悟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升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和内心的感悟,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到艺术作品中去。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往往以解读绘画作品为主,而忽略了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而通过“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可以将文学与美术结合起来,拓展鉴赏对象的范围,丰富鉴赏内容的多样性。
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鉴赏方式和角度,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歌和绘画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欣赏和比较。
通过诗歌和绘画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诗画合一的创作任务,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创作和绘画作品的制作来感受诗歌与绘画的结合之美。
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画合一的意义,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层面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诗画结合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认知层面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诗画合一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艺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丰富教学的多样性。
《以诗入画》美术教育论文
以诗入画——诗歌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内容提要】进行学科整合是我国义务阶段美术教育现状决定的,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诗词引入创情境诗画同源赏与评巧用诗境促联想巧编歌诀教技能【正文】以诗入画的课堂教学尝试,是以美术教学为主体,采用诗歌为辅助手段,利用诗歌创设课堂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而展开的一种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是实现美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部分:以诗入画的理论出发点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在综合与探索领域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新课程理念也认为:“人类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与绘画同属艺术的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曾经说过: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美术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其中融合诗歌与水墨画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
水墨画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诗歌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两者的结合可以展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和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究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式。
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水墨画和欣赏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和价值。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和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解读和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内涵和精神。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通过绘画和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念。
水墨画和诗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两者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和诗歌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经典水墨画作品和诗歌的解读和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标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美术与诗歌是两种表达方式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同样共同追求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将美术与诗歌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究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美术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强调意境和内在表达,追求的是让人们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视觉元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而诗歌则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形象的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美术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使学生的艺术表现更加生动、丰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水墨画与诗歌的经典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鉴赏。
1. 提供素材和鉴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水墨画作品和诗歌,让学生先进行欣赏和感受,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创作联想:学生可以选择一幅水墨画进行观察和感受,然后联想到其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双向转换:学生也可以选择一首诗歌作为素材,通过诗歌的表达、意境和形象感受来创作水墨画作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
4. 合作创作: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幅水墨画和一首诗歌,进行合作创作。
可以是诗歌与水墨画形成呼应,也可以是互补和补充,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创作的品质。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组织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的体验和收获,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和诗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选择《清明上河图》和《将进酒》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进行联想与创作,通过绘制水墨画和写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和文化艺术展览,观摩优秀的水墨画和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导语:美术鉴赏教学一直是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从“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一、“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它强调诗与画的相互关联与共通之处。
在古代,中国绘画与诗歌是密切联系的,诗人往往也是画家,画家也常常以诗来点题作品,诗画二者相得益彰。
这种“诗画合一”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1. 增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通过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意义与内涵,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艺术作品往往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现,通过“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一幅画作的了解与之相关的诗歌背景、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联想和发挥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
三、“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方法1. 选取经典作品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如唐诗宋词、古代山水画、花鸟画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欣赏绘画作品,从中感受诗画的完美结合。
2.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创作: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诗歌与绘画作品进行联想,写下自己的感悟与创作,或者进行绘画创作,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与画面相结合。
3. 导入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全面地感受诗歌与绘画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强学生的感知与体验。
4. 开展诗歌朗诵与绘画展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亲自感受诗歌的美好,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展示,让学生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诠释。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是指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理
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审美水平。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采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
绍“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通过朗诵诗歌开展教学。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诵读有关美
术作品的诗歌,例如《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
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将相关诗歌搭配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配合相关的诗歌
进行解说,并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形式和技巧进行分析。
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时,可以引用《黄鹤楼》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来表现作品中的黄鹤形象。
再次,通过绘画作品赏析与诗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跨学科教学。
在美术鉴赏课
堂中,可以将诗歌与绘画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了解一些
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深入教学。
学生可以对看到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论
并解释它的含义,此外,还可以试着创作自己的画作和诗歌来赏析美术作品,并与其他同
学进行分享和讨论。
总之,“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提高了他
们的美术素养,同时也促进了跨学科教学的融合和交流。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概述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引出了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然后详细介绍了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诗画合一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并对其优势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诗画合一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为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合诗歌与绘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实例分析,优势分析,应用前景,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美术鉴赏教学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常常是通过解读作品的构成要素、艺术风格和历史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诗画合一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种教学模式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诗歌的表现形式来解读、感受和赏析艺术作品,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介绍其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其优势和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效果,最后展望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正文2.1 美术鉴赏教学概述美术鉴赏教学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看和研究各种艺术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情趣。
2.2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介绍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诗歌和绘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诗歌的表达和绘画的视觉艺术来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诗画合一”是一种将诗意与画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诗词和绘画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中,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诗词知识。
在美术鉴赏中,许多作品都与诗词有关,学生了解一些经典的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以及诗意,帮助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读,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能够联想到诗词的意境和感受。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作品。
在欣赏作品时,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意境来观察作品的线条、颜色、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如果作品描述的是山水,学生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描绘来观察山水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作品中的细节,比如人物形象、物象等,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主题。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学生不仅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在“诗画合一”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诗画,可以获得一定的艺术启发和创作灵感。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诗词创作一幅画,或者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写一首诗词。
这样的创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诗画的艺术魅力。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往往存在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随着文学与艺术之间的深度融合,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诗画合一的教学模式将文学与美术相结合,通过诗歌的表达来解读和理解绘画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美术鉴赏的思路和视野,还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能力。
目前对于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评价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有必要对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美术鉴赏教学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加深对艺术内涵的理解。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通过诗意与画意的结合,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促进他们自身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升华。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的融合和交流,在诗歌和绘画之间建立起互通的桥梁,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研究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完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诗画合一教学模式的概念诗画合一教学模式是指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将诗歌和绘画结合起来,通过诗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诗画合一的理念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强调诗与画之间的共通性和互动性。
诗歌和绘画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诗歌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而通过绘画可以展现作品的形式美和视觉效果。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而诗歌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将水墨画与诗歌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效果。
一、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瑰宝,它以墨石为主要材料,强调用水墨表现意境,追求“气韵生动”、“以意传情”的审美境界。
而诗歌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多情怀抒发、意境悠远、情感充沛。
水墨画与诗歌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擅长诗画双绝,他们在创作中常常将自己的诗作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诗画一体”的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强调了诗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作品更富有情感和意境。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水墨画与诗歌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通过学习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艺术,学生可以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境,同时也可以在诗歌中找到灵感与表现方式,从而达到艺术与情感的双重滋养。
1.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取一些简单易学且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作品和诗歌名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实践性的创作。
还可以介绍一些诗画合一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教学方法步骤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和诗歌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欲望。
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和诗歌名篇,帮助他们理解诗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表现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可以针对特定主题或情感,设计一些创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性的操作,体验诗画融合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教学材料选择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学科 教学 与成 才研究
美术教学中“ 古诗配画 " 教学探微
陈 爱 华
(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 学 , 江苏
摘
南通
2 2 6 0 0 1 )
要: 诗与画都具 色彩美、 结构美、 韵律 美、 意境 美。文章从 导入与揭题、 示范与讲授 、 创作 与展评三个方面把握诗歌
与 绘 画 共 同 审 美特 性 , 强调 要 精 心 设 计教 学流 程 , 创 设 诗情 画意 、 情 景 交 融 的 艺术 氛 围 , 提 高学 生 审 美情 趣 。
中传递 的其 他信息 , 相机补 充进杨柳 、 池水 、 小鱼 , 构成一幅完
整 的画 。
整个示范、 讲授 的过程 , 做到画不离诗、 诗不离画, 在读中品, 在品中思 , 在思中悟 。 诗歌丰富传神的语言艺术 , 被线条、 色彩、 形 了出来 , 可谓诗画合璧, 相得益彰。
三、 创作与展评 : 从诗 的意境 美中挖掘
地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J I 哽 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 的节奏 庙 。 虽然绘画技巧都很不错 , 但仍觉 得不满意 。 而有一个考生的 美。 教师可以以赛诗的方式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 古诗是我国 画却让人眼前一亮 : 一 个和 尚在 山下的河边挑水 , 一条石板 小
文学艺术 的瑰宝 , 你们学过哪些古诗 ?一石激起 千层浪 , 或独立 背诵 , 或男 女对诵 , 或师生 对诵 , 李 白的《 静夜 思》 、 杜 甫的《 绝 句》 、 李绅的《 悯农》 、 杨万里的《 小池》 等等脍炙人 口的诗句便脱 路伸人深山……” 同学们若有所思 。 教师问 : “ 皇帝 录取 了谁 ? 为
一
、
导 入 与 揭题 : 从 诗 的 韵 律 美 中 激趣
诗情画意――浅谈诗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诗情画意――浅谈诗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幼儿游戏、教育资料、幼儿管理、计划总结、家园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nursery school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gam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hild management, plan summary, home educa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诗情画意――浅谈诗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摘要:诗画应用于美术教学之中,将绘画所用的花纹、图形按步骤、要求,编成生动形象、简短易懂的儿歌,边说边画,或边说边做,既能引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操作活动,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与古诗词融合教学探究
初中美术教学与古诗词融合教学探究摘要:古诗词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发展,能够借助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的精神文明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古诗词教学内容有其独特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古诗词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古诗词的价值和效能,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来助力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初中美术教学与古诗词融合教学探究为主题,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美术;古诗词;融合;策略引言: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学科,美术教学深受初中教师以及学生的欢迎,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能力。
而对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来讲,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影响,将美术教学活动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结合,已成为相关教育部门的教学倡导,也是美术教学活动发展的趋势。
就语文学科的古诗词而言,其具备诗情画意、文学素养价值高的优势,和美术教学的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思维。
在本文中,笔者从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角色出发,立足于美术教学和古诗词教学相融合的积极价值,提出了促进美术教学和古诗词融合教学的积极策略,希望能够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高质量美术学生。
一、初中美术教学和古诗词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探究1、美术教学和古诗词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探究众所周知,在新时代下,我国教育领域内产生了新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学科和教学活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美术教学活动为例,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美术理论技能的教导,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会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绘画,但是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过多的美术课堂时间,来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美术实践。
这使得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停滞不前。
而在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活动开始关注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人文素养的有机培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诗入画——诗歌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内容提要】进行学科整合是我国义务阶段美术教育现状决定的,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诗词引入创情境诗画同源赏与评巧用诗境促联想巧编歌诀教技能【正文】以诗入画的课堂教学尝试,是以美术教学为主体,采用诗歌为辅助手段,利用诗歌创设课堂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而展开的一种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是实现美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部分:以诗入画的理论出发点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在综合与探索领域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指出: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新课程理念也认为:“人类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与绘画同属艺术的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曾经说过: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在美术课堂中,巧妙的运用诗歌,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诗情画意的课堂情境;把诗歌与美术欣赏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巧用诗歌意境进行绘画,促进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编写诗歌式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造型用色的方法,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教学实践,均能体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巧妙融合,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以诗入画的实践探索经过本人几年的实践探索,认为诗歌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基本有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做法:一、诗词引入创情境——用诗词创设教育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调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迅速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无限乐趣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堂美术课拥有一个良好开端的重要保证。
我常常用诗歌语言来引入。
如在进行《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一课的教学时,我在背景音乐中,带着学生们一起轻轻地朗诵着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营造出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
而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的第一课时《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的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自己写出了一首小诗《春天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在《找春天》这一环节中,在《春天在哪里》的轻快儿歌声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幅春天的画面,让孩子们用“春天在……”各说一句话,我将他们顺次写在黑板上,然后带着孩子们读,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那样轻而易举地就写出了一首诗:春天在冰雪的消融中,春天在小溪的欢唱里。
春天在花儿的绽放中,春天在小草的绿意里。
春天在枝头新绽的嫩芽中,春天在杨柳飘飞的柔风里。
春天在蜂蝶的飞舞中,春天在鸟儿的啁啾里。
春天在孩子们的眼中,春天在我们的心里。
初一的孩子们还有一颗非常纯净的童心,他们读着从自己嘴中诞生的“新诗”心中满满都是骄傲和自信,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对春天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季节充满着欣喜热爱。
自然而然地,在接下来的关于春天的古今中外的名画欣赏中,他们热情高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精彩纷呈的观点、异想天开的想象,天马行空的创造,让整堂课精彩不断、笑声连连。
因此,用诗歌导入课堂情境,对于营造平等互动、交流共享、快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诗画同源赏与评——把诗词引入美术欣赏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教学时,我常常把诗歌引入美术欣赏。
这种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绘画欣赏的水平,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1、结合题画诗,理解题诗画的意境。
早在唐朝,李白、杜甫都有精彩的题画诗流行于世上,这是题画诗的雏形。
而据史料记载,真正将诗题在画的空白处,并让诗成为画的构成元素之一,是始于宋徽宗时,而宋元以后的画作,多题有诗词。
题画诗对于说明绘画背景,加深画的意境,拓展画的内容,增强画的表现力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较为有名的题画诗主要有苏东坡《题惠崇<春江晚景>》、徐文长的《题墨葡萄》、《题榴实图》,更广为人知的是郑板桥的《咏竹》,真正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因此对此一类画,可以借助题画诗来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化对绘画意境的欣赏。
2、借助诗句内容理解“诗意画”。
诗意画的出现,往往是画家取用诗的题材,着意将诗中意境加深创作而成的一个画种。
宋代画院常以诗句为题,如“野渡无人舟自横”、“十里蛙声出山泉”、“深山藏古寺”、“白云深处有人家”、“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等,难倒了不少考生,也出现过许多的画坛佳话。
古渡荒舟上意态悠闲的小鸟无声的传达出“无人”的意境,溪中几只嬉戏的蝌蚪画出十里蛙声,马蹄翻飞处彩蝶的飞舞带出“香”的情味……因此诗意画的创作,由于绘画语言的介入,诗的意境显得更加悠远,也给人无穷的创意。
因此诗意画的欣赏,往往要与诗句互为依托,互相对照,才能真正地领会到诗意画中无处不在的蓬勃想象力。
3、借助诗歌欣赏技巧,体会中国画的意境。
诗歌是具有高度艺术境界的文学作品,绘画是经过提炼的表现艺术,把两者融为一体,完美地进行结合,把高度的境界通过形象的艺术体现出来,将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相得益彰的艺术感受,就不得不提到兼有画家与诗人双重身份的王维了,苏东坡曾经评曰“咏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画作虽多已散佚,但其诗中强烈的画面感我们依然可以从字里行间深深地感受到。
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的线条、色彩也自有其内在的节律美。
诗歌与绘画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但是创作者与读者或观者的交流,却都同样来源于创作者的精神世界,共鸣来自于一次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在这一点上,这两种交流方式却是同理的。
因此,作为诗歌与绘画的共通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在进行中国画的欣赏时,我们常常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传统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独特的意境。
而中国画是一种文人画,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中国画,其意境营造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这一点要让初中的学生深入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这一点,我常常借助古诗这一相对熟悉的素材来帮助学生降低难度,用古诗意境欣赏的方法,来体会中国画的意境。
如引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画中线之美,在曲线与直线的有机融合中,去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意境之美。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引入,却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色彩之美,黄、翠、白、青,明丽和谐的色彩组合,让学生感悟到中国画的用色之妙,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跃然纸上。
而广为人称道的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近景、中景、远景,构图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简单的意象排列,无言的风景语言,猎猎西风中,牵着疲惫的瘦马,行走在美丽恬静的江南黄昏中的孤独的旅人,满腹乡愁,寂寞荒凉,思乡之情在画面中充盈,情与景完美融合,使人不知不觉间陷入一片伤感的氛围之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呼之欲出。
这就是造境的高手。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悠然、物我两忘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相得益彰,创作者的情感都隐入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片“无我之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与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异曲同工,均采用“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画面简洁,意境深远。
通过诗与画的对比与联系,借助诗词的意境欣赏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绘画的意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中国画的欣赏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学会从诗歌和绘画的整体气息上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华美。
三、巧用诗境促联想——诗歌配画的创作举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适当选用形象生动的诗词佳句作为绘画的题材,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诗意画的创作,对于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增加他们的艺术感受,加强他们的构图训练,培养他们绘画的想象力,都有显著的效果。
很多美术老师和语文老师都这样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有两个:付洪良老师的《诗歌题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刘道颖老师的《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
《诗歌题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诗配画创作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是:一、形象感受,抓住题材。
二、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三、着色协调,体现诗意。
四、画面简洁,境界突出。
五、精思巧彩,完整境界。
《融诗寓画美术教学初探》中提到一些诗歌配画的具体做法。
另外,方城小学毛雪燕老师在《浅议融古诗寓画提高学生绘画综合能力》提到了诗歌配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而本人认为诗歌配画的创作应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要选好一个合适的绘画题材。
进行诗意画的创作中,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适合绘画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诗歌题材,甚至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改编诗歌中那些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来准确地表现。
选择的诗句最好是形象鲜明、色彩丰富、造型简洁、意境深远的,这样既容易勾起学生的艺术感受,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便于学生把握绘画内容;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形象鲜明可感,容易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等诗句就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容易出新、出彩。
所以作为绘画题材的诗句的选择极其关键。
其次,构思设色与构图的方案。
一幅画,构图应该饱满、灵活而不能失之于单调死板。
例如取骆宾王的《咏鹅》为例,色彩是丰富了,但构图相对单调,如果能在远处添画几抹远山,近处添画一只游船,构图就很容易达到匀称、和谐而不会失于单调死板。
而着色协调,也是一幅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调色不适当,就会破坏原有的诗意,更不要说突出诗歌意境了。
如白居易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是一句生动传神的描写早春景色的名句,也是一个很好的绘画题材。
如果从诗词的炼字角度来讲,它的诗情画意就体现在一个“暖”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