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3、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宜长期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期 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同时,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逐渐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如何缓解失眠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缓解失眠:
1、音乐疗法: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舒缓身心,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从而促进 睡眠。患者可以选择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如海浪声、风声等。
一、急诊诊断
1、症状及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腹痛通常表 现为左上腹或右上腹的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和呕吐通常伴有腹痛, 但也可单独出现。发热通常为中度发热,但也可出现高热。此外,患者可能出 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病情。
在体格检查中,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 激征象。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血性腹水、胸腔积液等表现。
4、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注意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都可能表现出与急性胰腺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在急诊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
1、初始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始治疗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止痛、抗生素应用等。液体复苏可 以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状态,给予适当的止痛可以缓解患者的 疼痛症状,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五、结论
失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本次演示介绍了失眠的定义、诊断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并 提出了多种缓解失眠的方法。
参考内容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复杂,且具有较高 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详细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 治疗方法。
最新: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全文)
最新: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全文)相比于2017版指南,2023版指南的主要变化包括:(1)更新了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2)更新了失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推荐意见;(3)新增了失眠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推荐意见;(4)新增了青少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伴有或共病其他疾病人群失眠的治疗推荐意见。
新版指南在内容上更丰富,且科学性和实用性更强,更具临床指导价值。
以下简要介绍部分章节的核心内容。
失眠的临床评估1、失眠定义:指南中指出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
2、失眠临床评估内容:指南中指出临床评估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等手段。
对于每一例患者都应仔细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可以纳入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包括:失眠表现形式、失眠程度、病程、失眠诱发和加重-缓解因素、睡眠觉醒节律、治疗情况、其他;体格检查:了解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的晤谈;主观评估包括:睡眠日记、量表测评;客观评估包括: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体动记录仪(actigraph)、可穿戴设备(含远程监测设备)、神经影像、实验室检查。
失眠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推荐意见1、失眠治疗的总体目标:(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防止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3)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症状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4)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2、失眠的药物治疗:指南中指出失眠的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BZRAs)、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H1受体药物、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及麻醉类药物。
失眠诊断与治疗
患者组睡眠潜伏期时间 (min)
-2.0
*
-2.5 -3.0 8 15 30 45 60 75 90 治疗天数(日)
*与三唑仑相比P<0.05
李素芳,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5): 303-305.
氟硝西泮 唑吡坦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行养玲,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 2002; 11(2): 186.
S TSUTSUI, et al.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2001; 29: 163-177.
患者比例(%)
P=0.005
● 系统回顾明确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躯体疾病 ● 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 ● 药物或物质应用史
● 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
● 进行睡眠质量评估 ● 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排除其他损害日间功能的疾病 ● 对日间思睡患者进行评估,筛查睡眠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的临床评估——量表测评
Dujardin K, et al. Pharmacopsychiat. 1998; 31: 14-18.
唑吡坦治疗失眠不易形成依赖
根据2003-2012年间FDA报告进行的研究显示,在纳入研究的 22338名服用唑吡坦的患者中,仅有21名患者(0.09%)产生依赖
Available at: /ds/zolpidem/dependence
内容
• 失眠的定义及分类 • 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 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治疗目标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通常包括11大类,共88类型。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之首。
失眠1.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1)入睡性失眠:就寝后经30分钟,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睡眠维持性失眠: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不能再度入睡,每晚觉醒期占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
(3)早醒性失眠:表现为时常觉醒、晨醒过早,离晨起时间还有2小时或更多时间就觉醒,且再次入睡困难或不能再次入睡。
2.按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1)一过性失眠:指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周。
(3)长期失眠:失眠存在时间超过3周。
3.按病因可分为五类(1)躯体原因:过度疲劳、疼痛、咳嗽、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等均可导致失眠。
以时常觉醒为主。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如上、下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寝室中的噪声或亮光均可影响睡眠。
一般短时间内能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焦虑或恐惧等常易造成短期的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患者睡眠中易醒、早醒。
24小时脑电图发现睡眠中可见觉醒期明显延长。
(4)药源性:有些兴奋剂如咖啡、茶、酒、麻黄碱、氨茶碱等均能引起失眠。
(5)特发性失眠:是指于儿童期起病的失眠,患者终生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定义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有两个基本因素:①正常睡眠被扰乱;②睡眠扰乱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
其中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多见。
入睡困难多见于青壮年,而早醒则多见于老年人,睡眠维持性失眠则多见于躯体疾病。
失眠的病因1.躯体因素①脑部疾患累及与调节控制睡眠各期有关的脑部结构,如下丘脑前部、丘脑、脑桥和中缝核等,影响了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发生而引起失眠;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脑炎特别是脑退行性病变等脑部疾患;②其它躯体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经期、更年期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引发的各种症状:疼痛、瘙痒、耳鸣、心悸、气短、尿频等均可引起失眠;③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失眠症状。
失眠的诊断及处理
失眠的诊断及处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詹淑琴写在课前的话由于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心理行为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没有任何一种药是治疗失眠的“特效药”,也没有适合所有失眠患者的“万能药”,因此医生应避免形成单纯依靠药物调整来治疗失眠的思路。
另外,对失眠患者尤其是病程比较短的患者,医生应注意避免简单强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性或严重后果,以免不必要地加重患者对失眠的焦虑和过分关注。
长期失眠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但也可能是健康损害的结果。
一、前言睡眠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它大概占人一生1/3 的时间。
所以大文豪莎士比亚把睡眠比作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只有睡眠是我们不需要花钱又能享受到的滋补品。
睡眠对人类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在人群当中却非常高,失眠在全球发生的比例非常高,各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全球失眠的发病率接近25% 。
2006年中国五大城市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中国主要的城市的失眠发生率大概在45% 。
(一)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一个正常人到底需要睡多长时间才合适?80 %正常成人睡眠时间为7 ~9 小时,存在个体差异 1 ~ 2 %短睡者为 4 ~ 5 小时,长睡者为11 ~12 小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的需求也逐渐减少,比如大于60 岁的人对睡眠的要求是 6 个小时。
如果成人的睡眠满足了7 ~9 个小时就是一个正常的睡眠时间。
如果不足 6 个小时,就是睡眠减少,甚至称为失眠。
(二)睡眠的生理功能及调节睡眠的生理功能:睡眠能促进脑功能发育;巩固记忆;充足的睡眠能促进体力与精力恢复;促进生长,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睡眠是怎么调节的?人的睡眠有两个调节系统,一,生物钟调节系统,生物钟是在人脑里有一个部位通过外界光源调节睡眠中枢,如果白天光线比较强时,视觉就能接受到光源达到生物钟的调节系统,刺激生物钟分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时褪黑素分泌减少,人就处于一种清醒的状态。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失眠症,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本文将介绍失眠症的定义、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一些自我管理的建议。
1. 定义: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早醒或睡眠时间过短,导致白天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的睡眠障碍。
2. 症状:失眠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和白天疲劳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3. 原因:失眠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药物或酒精滥用、环境噪音、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4. 诊断:失眠症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描述和医生的临床评估。
医生可能会询问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白天的疲劳程度等问题。
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睡眠监测或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5. 治疗方法: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处方药物和非处方药物,如安眠药和镇静剂。
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卫生教育、放松技巧和睡前习惯的调整等。
6. 自我管理建议:除了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措施来改善失眠症。
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
- 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的卧室。
- 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和辛辣食物。
- 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和激烈的情绪激动。
- 建立放松的睡前习惯,如泡热水澡、听轻柔的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
- 避免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如看电视、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 如果无法入睡,不要强迫自己躺在床上,而是起床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直到感到困倦为止。
总结: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失眠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自我管理措施。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一)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一)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一)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患有失眠症。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失眠症,制定一套科学的指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的指南进行介绍。
一、诊断标准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失眠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失眠症持续时间:持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
2. 失眠症频率:每周发生三次或更多次。
3. 失眠症影响:导致个体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情绪波动等问题。
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例如心理疾病、医学疾病等。
二、失眠症的分类根据失眠症发生的原因和持续时间,可以将失眠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短期失眠症: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通常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应激事件等导致的暂时性睡眠问题。
2. 慢性失眠症: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通常是由于长期心理或生理问题导致的。
3. 自主神经失眠症: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相关,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夜间醒来频繁等。
4. 心理生理性失眠症:与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共同作用导致的失眠症,常见于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
三、治疗原则在制定中国失眠症治疗指南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针对失眠症原因的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
2. 综合治疗:失眠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宜只采用单一的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睡眠环境调整等。
3. 应用非药物治疗为主:在治疗失眠症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睡眠卫生指导等。
药物治疗应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和依赖。
四、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症,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短期失眠症:在外界环境逐渐稳定后,大多数患者会自愈。
可以采取一些舒缓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
1.原发性失眠:指睡眠问题不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情况。
它可能是由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并独立存在。
常见原因包括焦虑、压力、抑郁、心理创伤、不良的睡眠习惯、生活方式不良(如过度使用荧光屏幕和咖啡因的摄入)、环境噪音等。
2.继发性失眠:指失眠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比如心理疾病、躯体疾病、药物使用、嗜酒或嗜烟等。
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病因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失眠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睡眠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频率和相关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情况、药物使用史、昼夜节律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2.睡眠记录:病人可通过记录睡眠和觉醒时间、睡眠质量、不能入睡的时间以及睡前所做的活动等来帮助医生评估睡眠问题。
3.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体格状态来确定是否存在躯体或神经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失眠有关。
4.实验室检查: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检查、睡眠多导睡眠图(PSG)等,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突变环境条件、改善睡眠环境、杜绝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以及睡觉时避免活动。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在临时或短期使用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催眠药物。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医生可能会尽力控制用药的持续时间和剂量。
3.康复治疗:对于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原因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焦虑和抑郁症引起的失眠,可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和诊断。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可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文)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仅增加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风险,而且带来沉重的社会卫生经济学负担。
基层医疗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我国三级医疗制度的基础,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对失眠症的诊疗手段相对有限,而且国内缺乏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因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领域的专家,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国内现状,经过反复讨论,制订本专家共识,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失眠症诊疗提供规范化参考和依据。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的制订方法(略)第二部分失眠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失眠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假说简述如下:一、三因素假说该假说从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促发因素(p recipitating factors)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s)三方面因素探讨失眠的心理学机制,也称3P假说。
易感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及性格特征等,可影响个体的失眠易感性;促发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及应激等,可诱发短期失眠;维持因素是失眠得以持续的行为和信念,包括应对短期失眠的不良行为(如延长在床时间)及对失眠本身的焦虑和恐惧等,进而发展为慢性失眠。
二、过度觉醒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
这种过度觉醒呈持续性,横跨24h日周期,既包括担心、紧张、反刍等认知觉醒水平升高,也包括躯体、皮质等生理水平升高。
失眠患者表现为睡眠期觉醒增多、日间小睡潜伏期延长、24 h代谢率增加,以及清醒期更多B波活动、睡眠期的频繁a波和B波、自主神经功能活性增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及炎症因子释放增加等。
三、情绪应对假说该假说提出,在快速眼动睡眠(r apid eyes movement, REM)期间,健康人的大脑蓝斑停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医学中的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睡眠是人体的一种生理需求,通过睡眠可以恢复身体机能,提高认知能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睡眠障碍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睡眠障碍不仅会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因此,临床医学中的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中的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一、睡眠障碍的分类睡眠障碍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症、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这些障碍的表现形式各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病因进行分类和诊断。
1. 失眠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
它可分为入睡困难型、睡眠维持型和早醒型。
入睡困难型表现为难以入睡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入睡;睡眠维持型表现为夜间多次醒来,难以重新入睡;早醒型则表现为早上提前醒来,无法再次入睡。
2. 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暂停综合症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或明显减弱,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在睡眠中频繁醒来,影响睡眠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脏病等并发症。
3. 睡行症、夜惊和梦魇睡行症是指在睡眠中出现起身行走、做出一些不合理动作的行为。
夜惊则是指在睡眠中突然发出一声尖叫,伴有明显惊恐的表情。
梦魇则是指在梦境中遭遇到极度恐怖的情境,常常伴有强烈的悲伤和绝望情绪。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过程对于临床医学中的睡眠障碍,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睡眠障碍的诊断过程。
1. 详细病史询问医生首先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睡眠时间、入睡和醒来的情况、睡眠质量、是否有呼吸暂停等症状。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日常作息、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以帮助确定潜在的睡眠障碍。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些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和体温等。
这些检查可以排除一些潜在的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可能引起睡眠障碍。
3. 睡眠观察和监测睡眠观察和监测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多晚的睡眠监测,通过记录患者的睡眠状态、呼吸状况等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是否存在异常。
4,睡眠知识--睡眠诊治
睡眠知识(四):失眠的诊断与治疗本文是《睡眠知识》系列的最后一篇,介绍了失眠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视角下的治疗原则,并公布了“如梦金方”的组成。
一、诊断一切睡眠问题,均可称为睡眠功能障碍,而原发的、单纯的睡眠功能障碍,在临床上称为“失眠”。
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1],失眠的症状包括:(1)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醒后难以入睡;(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乏力等;病程短于3个月,称为短期失眠;病程等于或长于3个月,称为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的诊断标准如下(必须同时符合1~6项):滑动阅览诊断标准❤1.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睡眠异常症状:(1)入睡困难;(2)睡眠维持障碍;(3)比期望的起床时间更早醒来;(4)在适当的时间不愿意上床睡觉。
2.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1)疲劳或全身不适感,如头昏、等;(2)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4)情绪易烦躁或易激动;(5)日间思睡;(6)行为异常,比如多动、冲动或攻击性等;(7)精力和体力下降;(8)易发生错误事故;(9)过度关注睡眠问题,或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3.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单纯用没有合适的睡眠时间或不恰当的睡眠环境来解释。
4.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5.睡眠异常症状和相关的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6.睡觉和觉醒困难不能被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比如脑部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抑郁症、呼吸系统疾病等)。
如果符合慢性失眠的1、2、3、6条标准,但病程不足3个月,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3次,可诊断为短期失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做一下自我评估。
二、治疗在第三篇中,我们介绍了通过放松快速睡眠的具体方法,也提到:对于身体瘀滞、气血虚弱、脏腑紊乱比较明显的患者,除了“自我放松”外,还可以喝点中药,内调一番。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失眠的治疗
失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长期严重的失 眠易可能导致: 高血压 血糖控制受影响 增加感染发炎机会 干扰体内正常的痊愈机制 导致脑部日常的功能变化
失眠的治疗
慢性失眠患者应该使用催眠药 失眠患者社会交往受损或减退,人际交
往减少 误工和缺勤增加 工作表现下降,易烦躁不安难以完成工
会和职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失眠的流行情况和诊断率
有过失眠的经历:30-48% 每周至少3个晚上失眠:16-21% 严重至非常严重的失眠:10-28% 有失眠症状,并对白天的工作、学习有
一定影响:9-15% 对睡眠的质或量感觉不满意的:8-18% 诊断为失眠6%
失眠的诊断困惑
失眠是一种原发或继发性疾病。该病易 被漏诊,仅5%的失眠患者就该问题求医, 有 70%的患者甚至未向医师提及症状。 这就迫切要求临床医师提高失眠的诊疗 水平。
失眠的治疗
非笨二氮卓类催眠药 扎来普隆:次日残留效应轻微,不良反
应少头痛头晕恶心困倦,剂量增加会出 现失眠反弹 佐比克隆:不良反应少头痛、恶心等
失眠的治疗
失眠治疗小结 了解潜在的失眠原因与病程,对选择有
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和行为矫正治疗 选择安眠药物治疗原则-短期间断最小剂
糊、尿储留、锥体外系症状、心律失常 其他类
失眠的治疗
笨二氮卓类催眠药 具有镇静、肌松和抗痉挛作用 通过改变睡眠结构,延长总体睡眠时间,
缩短睡眠潜伏期 不良反应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受
损、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 长期大量使用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失眠的治疗
安眠药有那么可怕吗? 早期安眠药缺点导致社会大众排斥安眠药 错误信息形成对药物毒性和成瘾性的误解 医疗人员疏忽对睡眠障碍的评估诊断治疗 安眠药被视为纯粹安抚或惩罚等镇静作用 求助者难以得知如何正确使用安眠药物
失眠诊断治疗护理课件
情绪调节
学会调节情绪,如通过冥想、 呼吸练习、身体放松等方法来
缓解焦虑和压力。
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 的感受和困扰,获得情感支持
和理解。
专业心理咨询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
05
失眠患者的自我管理与教育
自我监测与记录
总结词
自我监测与记录是失眠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找出失眠的原因,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过度饮食和饮水
避免在睡前大量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睡眠 。
睡前放松活动
进行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 ,避免刺激性行为如看手机或电视。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避免在睡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心理护理与支持
01
02
03
04
认知行为疗法
学习放松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 法,调整不合理的睡眠期望和
观念。
非药物治疗
睡眠环境改善
放松训练
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室 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刺激性气味和光 线等。
进行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放松、 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身 体不适,促进睡眠。
睡眠习惯调整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使用 电子产品、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以 及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治疗
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
尽量减少噪音,如使用 耳塞或白噪音机器。
控制室内温度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一般在18-24摄氏度之
间。
调整卧室光线
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 避免强光干扰。
舒适的床铺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曲线 的床垫和枕头,保持床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眠问题。
失眠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针对成人失眠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失眠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
1. 失眠问题的定义和范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失眠问题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失眠是指在夜间无法获得足够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
失眠问题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十分普遍,给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2. 失眠问题的诊断标准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失眠问题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指南内容,失眠问题主要通过个体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或睡眠质量不佳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来确定。
这些诊断标准的提出,有助于医生和个体更准确地认识和诊断失眠问题,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基础。
3. 失眠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失眠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睡眠障碍,它还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长期的失眠问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甚至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重视失眠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失眠问题的治疗方法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行为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提出,为个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工具,以应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失眠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长久之计,应该综合运用其他治疗方法。
5.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失眠问题,我个人认为除了治疗方法之外,更应该注重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调整。
如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积极的心态等,都对改善失眠问题有积极作用。
也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失眠问题。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解读,我们对失眠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共病精神障碍患者 CBT-I治疗失眠的同时应用具有催眠作用 的抗抑郁剂 抗抑郁剂加镇静催眠药物 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失眠时,以抗焦虑药 物为主,必要时在睡前加用镇静催眠药 物 精分患者失眠,应选择抗精分药物治疗 为主,必要时辅助镇静催眠药治疗失眠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松弛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
睡眠限制疗法
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CBT-I)
睡眠卫生教育
纠正不良睡眠习惯 不推荐将睡眠卫生教育作为孤立的干预方式进 行 睡眠卫生教育的内容:
– 睡前几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 – 睡前不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 – 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 睡前不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 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
Step 6
Step 7
Step 8
失眠的治疗目标
建立对睡眠正确认识
缓解症状
重建较“正常”的睡眠模式 提高生活质量
失眠的治疗原则
确定失眠原因 完成2周的记录或日记 填写睡眠量表 治疗失眠的原发疾病 重视睡眠卫生 选择中、短效的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 催眠药不能治疗引起失眠的疾病,如果在2-3 周催眠药治疗后,短期失眠仍存在,则应对病 人重新作出诊断分类 不能同时使用2种以上催眠药
右佐匹克隆
↑ ↑ ↑ - - -
唑吡坦
↑ ↑ ↑ - 剂量增加轻 度↓ - 长期使用有
反跳,2期睡眠 长期使用无 减少,总睡眠 时间和REM反 跳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不良反应包括日渐困倦、头昏、肌张力 减退、跌倒、认知功能减退等 反跳性失眠,戒断症状 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 用和跌倒风险 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 损害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 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
失眠鉴别诊断程序-I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病史和躯体检查提示有躯体疾病? Yes-查出躯体疾病原因 有无明显的焦虑、惊恐发作、抑郁或其它 精神症状? Yes-评估与精神科相关障碍的失眠 患者有无经常或超量使用镇静、催眠、酒 精或药物滥用? Yes-评估药物相关的失眠 如果睡眠正常,但发生在错误时间? Yes-评估昼夜生物节律障碍
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
嘉兴市康慈医院心身科
失眠的定义
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 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的临床表现 1.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3. 早醒 4. 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少于6小时) 5. 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的分类
根据病程分为 一时性失眠(病程小于1周) 急性失眠(病程小于1月) 亚急性失眠(病程等于或大于1月, 小于6个月) 慢性失眠(病程等于或大于6个月)
失眠的分类
按病因划分 原发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特发性失眠 主观性失眠 继发性失眠 共病性失眠(comorbid
概念
insomnia)的
抗抑郁药物
SNR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不良反应 同SSRIs
其他抗抑郁药物: 小剂量米氮平 药方式 疗程 变更药物
终止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
给药方式
药物连续治疗 非苯二氮卓药物间歇治疗 推荐间歇给药的频率为每周3-5次 由患者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用 按需服用的具体决策(II级推荐) 预期入睡困难时 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 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 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
失眠的治疗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综合干预
传统中国医学治疗
失眠的干预措施
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
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 的同时应当辅助心理行为治疗 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 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失眠的药物治疗
镇静催眠药 抑郁剂 抗精神病药
终止治疗
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时 其他疾病或生活事件去除后 停药原则 1. 避免突然终止药物治疗,减少失眠反弹 2. 逐步减少夜间用药量和/或变更连续治疗 为间歇治疗 3. 如在停药过程中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精神 症状,应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
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
药物治疗无效 1.部分失眠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有限
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 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心理行为治疗
松弛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 睡眠限制疗法
认知疗法
改变对睡眠的错误认知
–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失眠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
意图 –不要过分关注睡眠 –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不作为失眠的首选药物:缩短睡眠 潜伏期,减少睡眠中觉醒减少慢波睡眠,不 同程度减少REM睡眠不良反应多小剂量的 2. 多塞平:专一性抗组胺机制临床耐受性良好, 无戒断效应的特点改善成年和老年慢性失眠 患者的睡眠状况
1.
抗抑郁药物
SSRIs 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而改善失眠症 状 部分SSRIs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 的觉醒,减少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减 少慢波睡眠,可能增加周期性肢体运动 和NREM睡眠期的眼活动 一般建议SSRIs在白天服用
2.或仅能获得一过性的睡眠改善 3.同时罹患多重疾病,多重药物同时
应用存在药物交互反应,干扰治疗 效果 推荐将认知行为干预作为添加或替 代的治疗手段(I级推荐)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失眠继发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
应同时治疗原发或伴发疾病 药物治疗开始后应监测并评估患 者的治疗反应,长期、难治性失 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帮助患者建 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WHO睡眠治疗指南
处于应激或患躯体疾病时常见暂时的睡眠问题 正常的睡眠量变异很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睡眠习惯的改善(不借助催眠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担心睡眠困难会加重失眠 酒精可能有助于入眠,但会导致睡眠不安及早醒 兴奋性物质(包括咖啡和茶)能够引起或加重失眠
失眠的常见原因
继发性失眠 1、习惯因素: 下午或晚上过多地饮用咖啡、浓茶 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等,晚上大量 抽烟; 就寝时间无规律或轮班睡前过于活 跃或从事易致兴奋的活动及高强度脑力 劳动等都会影响睡眠。
失眠的常见原因
2、环境因素。出差等更换就寝的环境, 时差的影响,卧室周围的噪声,气候突 然变暖或变冷,以及蚊叮、虫咬都会干 扰睡眠。 3、躯体因素。关节疼痛、胃部不适、肌 肉疼痛、感冒咳嗽、心悸气喘、饥饿或 过饱等躯体情况都会导致失眠。
非处方药(主要是抗组织胺药)
中药
?
有效和安全的 药是什么?
失眠的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
总睡眠时间 2期睡眠百分 比 3、4期睡眠 百分比 REM潜伏期 REM百分比 耐受性 戒断反应 ↑ ↑ ↓ ↑ ↓ 短作用药易耐 受 短作用药失眠 反跳,长作用 药后续作用, REM反跳(轻
巴比妥类
↑ ↑ ↓ ↑ ↓ 迅速产生耐受
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抑郁症状的失 眠患者( II级推荐) BZRAs或者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与 抗抑郁剂联合应用( II级推荐) 老年患者推荐应用非苯二氮卓类药 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II级推荐)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他辅助 睡眠的非处方药不宜用于慢性失眠的治 疗 对于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慢性失眠 患者 1. 不提倡药物连续治疗 2. 建议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服药方 式 3. 同时建议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
服药对付紧张情绪
药量、药物品种不断增加
紧张增加
失眠的诊断原则
要对所有失眠者都应作详细的体检及精神检查,以寻 找病因
生理或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脑电图、PSG、 K﹢等)
采用有关睡眠量表进行评估(睡眠质量指数) 可 参 考 ICD-10 或 睡 眠 障 碍 国 际 分 类 (intem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ICSD-II)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如具备条件,应在药物干预的同时
进行认知行为治疗(I级推荐) 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特 发性失眠)首选短效BZRAs (II级 推荐) 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 为另一种短-中效的BZRAs或者褪黑 素受体激动剂( II级推荐)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添加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 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
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 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 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 BZDs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征患者中慎用 2. 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限制性通 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 3. 非BZDs唑比坦和佐匹克隆可用于治疗稳定期的 轻中度COPD失眠患者 4.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尔通可用于治疗睡眠呼 吸障碍合并失眠的患者
其他(不宁腿症、睡眠呼吸暂停)
导致不同失眠模式的各种诱因
入睡困难 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差的睡眠环境 药物 焦虑 心理生理失眠 睡眠维持困难 疼痛、不适 环境因素 药物 医学问题 早醒 老年人 环境因素 药物 抑郁 躁狂
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PLMS)(PLMS) 痴呆 生理心理失眠
失眠者的心理
失眠鉴别诊断程序-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