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影响深远,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一,孔子教学弟子。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子路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的这番话表明了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应该因材施教,因此他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比如,对于好色的学生,他会用好色的事情来教育他,让他明白好色是不好的。
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二,孔子与颜回。
在《论语》中,还有一则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聪明好学,但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有一次,孔子问颜回,“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治。
”颜回听后不明白,孔子就用比喻的方式给他讲解,让他明白了“无为而治”的含义。
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他根据颜回的性格特点,用适合他的方式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三,孔子与子路。
还有一则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的故事。
子路是一个性格直爽的学生,他有时候说话比较冲动,容易得罪人。
有一次,他得罪了一个官员,官员要杀他,孔子听说后就去劝解官员,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育,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通过以上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他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我们现代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第一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同样是一个“仁”。
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
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
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
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
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
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
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
”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
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
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
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
《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
孔子英才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孔子因材施教的那些事儿。
孔子有众多弟子,他对每个弟子的教导方式都不一样。
就说子路和冉有吧,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可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行动。
”公西华就纳闷啦,问孔子为啥回答不一样。
孔子说:“子路性急,做事冲动,所以让他多想想;冉有性格犹豫,做事迟缓,所以鼓励他果断行动。
”您瞧瞧,孔子多了解他的学生啊!
还有颜回,孔子知道他聪明好学,就给他传授更深奥的学问;而对于资质稍差的学生,孔子就从基础开始,耐心教导。
孔子就像一位智慧的园丁,根据每朵花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滋养,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他的因材施教,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真是了不起!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朋友们,咱们今儿个好好聊聊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那可是形形色色,性格、天赋都各不相同。
比如说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没有一味地责骂他,而是根据他的情况,教导他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再看子贡,能言善辩,孔子就引导他在言辞表达上更加精准、有深度。
而曾参,性格憨厚老实,孔子就着重培养他的品德和恒心。
孔子对学生的了解那叫一个透彻,就像医生了解病人的病症一样。
他知道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对症下药。
这种教育方式,就好比给不同的鸟儿准备了适合它们的食物,让它们都能飞得高远。
正因为孔子因材施教,他的弟子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材。
孔子的这种智慧,真是值得咱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啊!。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开创了儒家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有一次,孔子遇到一个学生,他十分聪明,但是缺乏刻苦和毅力。
孔子看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后,决定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教育他。
他安排了一个严格的课程,帮助学生克服懒惰和缺乏毅力的问题。
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帮助,这个学生终于变得勤奋好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学生。
另一次,孔子遇到另一个学生,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孔子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不强迫他说话,而是注重培养他的理解力和思考能力。
最终,这个学生也成为了一名聪明懂事的人。
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认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和潜力,只有顺应学生的天性,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教育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真正的人才。
孔子因材施教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故事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其中一个相关的故事: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随后,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但孔子却回答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对孔子的回答感到困惑,于是请教孔子原因。
孔子解释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他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缺点,给出不同的建议和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此外,故事中还表现了孔子的公正和关心学生的态度。
他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或者其他因素而偏袒或者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相反,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
情况,给出最合适的建议和指导。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表现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公正态度。
这些品质都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名字叫孔子。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而且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有一天,孔子的门徒们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和兴趣爱好,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孔子听了这个问题,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孔子的门徒们听了这个回答,都感到非常惊讶。
他们知道孔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的回答似乎有些含糊不清。
于是,孔子开始讲述一个故事,来解释他的回答。
故事中,有一个叫做张三的人,他非常喜欢音乐。
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弹琴,而且他的音乐天赋非常出色。
但是,他的父母却认为音乐是一种无用的东西,他们希望张三能够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农业或者手工艺。
于是,张三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个农村学校,让他学习农业知识。
但是,张三并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觉得自己的才能被浪费了。
后来,张三的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决定让张三去学习音乐。
张三非常高兴,他开始学习唱歌和弹琴,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孔子讲完了这个故事,他的门徒们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孔子的门徒们听了这个故事,都感到非常受益。
他们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从此以后,孔子的门徒们都开始注重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他们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材施教孔子的故事
因材施教孔子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和子路的。
话说有一天孔子走在街头,看到有一个年轻人头插着公鸡的毛,身披着野猪的皮,带着一个长剑,非常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这个人就是子路。
孔子对子路说,你何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为什么要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地好,砍下来直接可以做箭射穿牛皮。
这意思就是说我自己资质很好,做什么事都能做得很漂亮,不需要学习。
孔子摇摇头说,你想一想,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装上箭头后边插上羽毛,它岂不是可以射得更远,穿得更深吗?孔子这是在告诉子路,天赋很重要,不过如果在天赋好的基础上再加强学习,那就能表现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
听了孔子的劝告以后,子路就拜孔子为师。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天赋有优势了,就要在这方面多花精力、时间去加强学习,让自己的优势更突出,让自己的特长更加冒尖,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成为顺势学习。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的。
话说有一次子夏就问孔子,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学生都要拜到您的门下跟您学习?孔子就告诉子夏,颜回懂得仁义,但是他不知道变通。
所以仁义心很强的人就要学习变通。
子贡口才很好、很聪明,但是不够谦虚,所以像他这种才辩之士要学习谦虚。
子路这个人非常地勇敢,但是不懂得避让。
所以像他这种勇敢的人要学习如何避让,如何回避。
而子张这个人为人庄重,但是他不太合群。
所以像他这种庄重的人应该学习如何跟别人沟通交流。
以上这些学生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能看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帮助他们发掘优点,改善缺点。
这个就是这么多优秀的人要跟着我学习的原因所在。
通过孔子这段话,我们能得到一个结论。
就是每个优点都会对应着一个缺点,一个优点特别明显的人,往往缺点也会特别地明显。
所以每一个优秀的人恐怕都要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漏洞,这样才能防止在前进路上出现巨大的问题,这种学习模式我们可以称为逆势学习。
孔子教学生实践事例(3篇)
第1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有许多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其教育思想的精髓。
一、孔子教育学生的实践事例1. 因材施教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以下是一个因材施教的实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和同,而不流过,动而敬,静而德,以临民,不惧乎?”曰:“然则赐也何如?”子曰:“赐也,女器也,而不流过,动而敬,静而德,以临民,而不惧乎?”(《论语·公冶长》)这段对话中,子贡询问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根据子贡的个性特点,称赞他是“器和同”,即和谐而不失个性,行动有礼,静思有德。
孔子认为子贡具有“器和同”的品质,适合担任国家官员,因此给予他高度评价。
2. 知行合一孔子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以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实例: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这段对话中,子路和冉有询问孔子关于听闻善事是否立即行动的问题。
孔子针对两位弟子的不同性格,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子路勇敢果断,孔子鼓励他“闻斯行之”;冉有过于谨慎,孔子则建议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这体现了孔子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知行合一。
3. 重视道德教育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以下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实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这段对话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遵守。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源自《论语》,其中有一则关于孔子教育弟子子路的故事。
有一天,子路向孔子请教,“我应该怎样教育我的学生呢?”孔子回答说,“你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他的特点来施教。
”孔子还告诉子路,要“不违他的志”,“教他所好”,“谁知其不可也,教他所不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制定教育方案。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施教,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因材施教的思想。
比如,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你好像是一个泉源,我只需打开泉源的泄水口就行了。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子贡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的,他认为子贡的潜力就像是一股泉水,只需引导和开发,就能发挥出来。
另外一个例子是孔子对待颜回和子路的教育。
颜回是一个聪明而又好学的学生,而子路则比较迟钝。
对待颜回,孔子采取了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给予他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对待子路,孔子则采取了更多的直接教导和引导。
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使得颜回和子路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施教,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现代教育实践中,为培养更多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出贡献。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
孔子的因材施教故事介绍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才能和特点,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发展。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在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上。
他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兴趣,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故事一:孔子与颜回颜回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聪明才华出众,但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深入,让自己很苦恼。
一天,颜回向孔子请教:“我总是陷入困惑,苦于思考问题。
老师,我该如何改变呢?”孔子听完后,深思熟虑地回答道:“你的才智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人。
你可以试试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下你的问题和观点,通过这种方式整理思路,或许能够减少你的困惑。
”颜回听从了孔子的建议,并开始做笔记。
通过整理观点和问题,他逐渐养成了更加系统和清晰的思考方式。
他的思维变得更加有条理,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终,颜回在学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
故事二:孔子与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另一位学生,他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口才和辩论。
一天,子路向孔子请教:“老师,我喜欢辩论和表达观点,但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争论过于激烈。
请问我该如何改进呢?”孔子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你天生具有辩才,这是你的优势。
但争论是需要技巧和分寸的。
你可以尝试在平时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情绪,使辩论更加和谐和有效。
”子路虚心接受了孔子的教导,并开始与他人多交流和辩论。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他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且能够更加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逐渐地,子路在辩论方面的能力提升了许多,他成为了一个懂得与人沟通的谦虚而聪明的思想家。
孔子因材施教的启示和意义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
育理念,即因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一理念在当今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他的弟子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性格刚烈,爱好武艺,但对经典文化并不感兴趣。
孔子了解到子路的性格特点后,并没有强求他去学习经典文化,而是让他专心练习武艺。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应该因材施教,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个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是关于子贡。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聪明好学,但性格有些急躁。
孔子对待子贡的教育方法是耐心启发,他不断给予子贡指导和鼓励,让他在学习中逐渐成长和进步。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体现在他对子贡的个性化教育上,他充分尊重并激发了子贡的学习潜能。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并不是简单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而是要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曾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给我们启示,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健康、全面地成长。
因材施教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是一种普适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借鉴。
要因材施教的典故
要因材施教的典故如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
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典故。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来说,很多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可使后人借鉴。
他教起学生来,从来看对象,因人而异,即因材施教。
例如同是一个“仁”字,对不同弟子给予不同回答。
颜回问仁,对这个水平最高的弟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
冉雍问仁,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水平较低,当他问起“仁”时,孔子很简单明确地说“爱人”。
有个爱说话,说出话来有时不负责任的弟子司马牛也向孔子问“仁”时,孔子回答“其言也訒”。
就是说:一个仁者,别乱说话。
《论语·先进篇》还记载了一则孔子因材施教最典型的故事。
有一天,子路向孔子问:“我听到一件事,能不能马上去办?”孔子摇摇头说:“不行!不行!有你父亲和兄长在,为什么不和他们商量商量再办呢?”子路听后走了出去,接着冉有又来问孔子:“我听到一件事,能不能马上去办?”孔子不假思索地说:“能,能,你马上去办吧。
”两个人向孔子问话时,都叫年轻的弟子公西华听到了。
他马上找到孔子,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刚才子路问听到一件事能不能办,你叫他问问父兄。
冉有问起同样的问题,你却叫他马上去办。
为什么对一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呢?”孔子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但我这么回答却有道理:冉有这个弟子生性畏缩,遇事往往不敢决断,决断了又往往不敢实行,所以我鼓励他能马上大胆地去办。
而子路呢?他生性鲁莽,考虑起事来往往不周到。
我叫他与父兄商量一下,正是要叫他冷静一下,使他考虑事情更周密一些。
”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大凡一个精通自己工作的人,对自己工作的对象都有充分的理解。
作为教师来说,对学生也应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对每个人的教育方式,这便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一个好教师能在每个学生的基础上让他提高,而不是千人一面,一致要求。
这是一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这也体现孔子教学时的高明之举。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对学生子路说,“子为恶,焉用矣?”孔子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他对因材施教的理念。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育,而不是一概而论。
这也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核心思想。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有一则关于因材施教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和子路性格截然不同。
颜回聪慧敏锐,但性情内向,善于思考;而子路则性格豪爽,喜欢直言不讳。
面对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生,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于颜回,孔子采取了温和的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他鼓励颜回多思考,多提出问题,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颜回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孔子还经常与颜回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引导他思考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等问题。
在孔子的精心教导下,颜回逐渐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
而对于子路,孔子则采取了严格的督促和规范式的教学方法。
他对子路要求严格,经常指出子路的过失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批评和教育。
孔子还教导子路要坚守道德规范,要有礼貌,要言行一致。
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子路逐渐成为了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多么的贴近实际、富有启发性。
他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培养。
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都有其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
因此,教育者应该像孔子一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教育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话说春秋那会儿,有个大教育家,名叫孔子,他的学问啊,那真是比海还深,比天还高。
他不仅自己懂得多,还特别会教人,讲究一个“因材施教”,这词儿听起来文绉绉的,说白了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他们。
那时候,孔子的学生多得数不清,有聪明的,有迟钝的,有调皮捣蛋的,也有老实巴交的。
但孔子从不嫌烦,对每个学生都耐心十足,就像园丁对待每一朵花一样,细心呵护,精心培育。
就说子路吧,这小子性格直爽,爱冲动,整天跟打了鸡血似的。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我要是听到什么好事儿,是不是该立马去做呢?”孔子一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子路这脾气,容易冲动坏事,就慢悠悠地说:“你先别急着行动,得好好想想,这事儿该不该做,怎么做才合适。
”这话一出,子路虽然有点不乐意,但心里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后做事果然多了几分沉稳。
再瞧瞧冉有,他和子路正好相反,性格内向,做事总是犹豫不决。
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笑眯眯地说:“哎呀,冉有啊,你听到好事儿,就得赶紧去做,别磨磨蹭蹭的。
”冉有一听,心里那个暖啊,感觉老师真是懂他,知道他需要鼓励和支持。
这事儿要是搁现在,有人可能会说孔子偏心,怎么同样的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呢?其实啊,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处。
他知道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和处境都不一样,所以不能用一套标准去衡量他们,更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他们。
他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最适合他们的建议和指导。
还有个小故事,说的是公西华,他特别会说话,口才一流。
有次他来找孔子聊天,问了很多关于礼仪和治国的问题。
孔子看公西华这么上进,就跟他深入探讨了很多深奥的道理。
而另一边,有个叫曾参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非常勤奋好学。
孔子就经常鼓励他多读书,多思考,还亲自给他讲解书中的难点和要点。
你看,孔子就是这么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好老师。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点亮了学生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至今仍被我们所称颂和学习。
因材施教孔子的故事
因材施教孔子的故事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的天赋特长不同,所以在教育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灵活的施教。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的最典型的例子。
他曾经说过:“君子之道,贵以专可也。
如可,践之;如不可,践之。
一朝之忿,忘之以七十载,可也。
”这句话体现了他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特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他注重了与学生的个体差异。
孔子有很多学生,其中最有名的是孟子。
尽管孟子是优秀的学生,但孔子并没有对他过分的要求。
相反,他尊重孟子的思维方式,并根据他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来教育他。
他常常鼓励和引导孟子去发现和探索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培养了孟子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另一个例子是孔子对待陈子的教育。
陈子是一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学生,但孔子并没有对他灰心或疏远。
相反,孔子对他的教育更加耐心和细致。
他根据陈子的潜力制定了一套适合他的学习计划,并给予他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最终,陈子在孔子的教育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证明了因材施教的有效性。
此外,孔子还很重视诗词教育。
他认为诗词是塑造人格和培养情感的重要工具。
孔子经常引用中国传统的经典诗词来教育学生。
在诗词教育中,他也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感兴趣的领域来因材施教。
其中一个例子是孔子的学生子贡。
子贡对音乐和舞蹈很感兴趣,所以孔子会邀请他一起欣赏和学习音乐。
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子贡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热情,并激发了他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所以在教育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灵活的施教。
孔子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个体差异的尊重,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并为后世的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来设计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孔子注重教学实践的故事(2篇)
第1篇春秋时期,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注重教学实践,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是一则关于孔子注重教学实践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孔子晚年,当时孔子已经年过七旬,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
这一天,孔子和弟子们来到了一个名叫曲阜的小镇。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的百姓对孔子非常尊敬,纷纷前来请教。
一天,一位名叫孟子的年轻人来到孔子面前,他请教道:“孔子先生,我一直听说您注重教学实践,能否请您给我讲一个关于教学实践的故事呢?”孔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那我就给你讲一个关于我年轻时教学实践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孔子年轻时,当时他在鲁国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
这所小学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学生们来自各个家庭,家庭背景各异。
孔子深知,要想让这些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必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有一天,孔子发现,班上的学生们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聪明伶俐,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则愚笨迟钝,学习困难。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孔子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
首先,孔子从了解学生入手。
他深入到每个学生家庭,与他们的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
通过深入了解,孔子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于是,孔子开始尝试因材施教。
对于聪明伶俐的学生,孔子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愚笨迟钝的学生,孔子则耐心引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进步。
此外,孔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他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孔子还创新了教学方法。
他提倡“问答法”,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
同时,孔子还注重实践教学,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参观名胜古迹,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睡前故事《孔子的育人传奇》
《孔子的育人传奇》在古老的春秋时代,孔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教。
他的教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
有一个名叫曾参的学生,他勤奋好学,但性格较为内向。
有一天,曾参在田里劳作时,不小心锄断了一棵瓜苗。
他的父亲曾皙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木棍就打向曾参。
曾参没有躲避,硬生生地挨了这一顿打,直到被打得昏死过去。
当曾参苏醒过来后,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担心父亲因为生气而伤了身体。
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强撑着走到父亲面前,恭恭敬敬地向父亲请罪。
孔子得知这件事后,并没有表扬曾参的孝顺行为,反而非常生气。
他把曾参叫到面前,严厉地说:“曾参啊,你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父亲在盛怒之下用大木棍打你,如果把你打死了,那不是让你的父亲背负上不义之名吗?真正的孝顺不是盲目地顺从,而是要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父母,避免他们做出错误的事情。
” 孔子深知曾参性格内向,便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他,让他明白孝顺的真正含义在于理性与关爱并重。
还有一个学生名叫宰予,他能言善辩,但有时候却比较懒惰。
有一次,宰予在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
孔子非常失望,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这句话的意思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用粪土垒成的墙壁无法粉刷。
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还能责备他什么呢?然而,孔子并没有放弃宰予。
他仔细观察宰予的特点,发现宰予虽然懒惰,但思维敏捷,口才出众。
于是,孔子找宰予单独谈话,耐心地教导他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不停地流逝,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和进步,而不是浪费光阴。
孔子根据宰予的优势,鼓励他多参与辩论,在辩论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他对学习的热情。
宰予被孔子的话深深触动,从此改掉了懒惰的毛病,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对于性格鲁莽的子路,孔子教导他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做事多思考;对于谦虚好学的颜回,孔子则给予他更多深入的学问探讨,引导他不断探索真理。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因材施教而且亲身实践。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
那孔子都对哪些弟子实施过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因材施教与子夏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
闲谈之中,子夏就把平时的疑问说了出来。
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的方面,比我还强呢!”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孔子回答说。
“那子路又怎么样呢?”子夏又问道。
孔子淡淡一笑,缓缓地说:“子路这人很勇敢啊,这方面我也不如他啊!”“那么,子张呢?”子夏问道。
孔子回答说:“子张在庄重的方面也是胜过我啊!”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呢,确实有很好的口才,可是往往又不够谦虚;子路的勇敢是没得说的,但他不懂得有时候需要退让;子张虽说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
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学习,来提高自己。
”子夏豁然开朗。
孔子为学生解惑时也是因材施教的,即使弟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他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因人而异。
孔子因材施教于颜渊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了。
颜渊又进一步问道:“老师,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就是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同样是一个“仁”。
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
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
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
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
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满意自己对颜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
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徒事高远,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
孔子教他应该从自身做起,可以说教给子贡一个“仁之方”。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
”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
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
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实际上是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罢了。
以上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具有其针对性的,所谓殊途而同归。
这种教育方式具体到学生自身也是可行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
《学记》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那种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必然单调,教学过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 冉有与子路二人,后来从政都有成就,多亏孔子的教育有方啊!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子路坦率莽撞,可能属于胆汁质;而冉有谦虚谨慎,可能属于粘液、抑郁质混合型。
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什么叫做仁?每次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弟子最缺少哪一样,他就告诉这位弟子仁的哪个方面。
这就造成整本论语处处说仁,处处又没说清楚。
仁在人们行为中的位置把仁字拆开,就是二人之意。
因此仁字的范围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因此,仁的含义应当从人们的交往中探询。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部分行为是由心灵所触动而后发出的,如喜而称赞人,怒而打骂人。
这与其他由意志支配的行为有迥然之别(如饿了要吃饭,冷要穿衣服,这些行为是由意志支配的,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
这就是论语中“道不远人”的意思。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只要人们想要仁,仁就会来。
这告诉人们,仁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
那么这个主观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论语里只有一处说到:仁者爱人。
只是单单一个爱字却并不能说清仁的全部含义。
如果仁只是爱,那么论语与其他那些上纲上线的道德文章就并无两样。
但除了爱人之外,孔子再也没有对仁做出综合性的论断,他所说的仁是“克己复礼”等等解释都是针对弟子们的弱项所做的宣教,并不是对仁字的哲学解释。
仁字的真正含义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一句话中窥测出来: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撇开不谈。
为什么我说这句话很重要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是论语的纲要。
它道出了孔子道德哲学体系的骨架。
从这句话的排序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孔子给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的位置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首先是知,这个知有两个意思,一是知道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仁,其次,这个知本身就是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仁的源头。
我们知道,道德是人独有的东西,它首先包含的是思维。
只有思维,才会有仁。
关于思维是仁的组成部分这个含义,孔子在论语中多处都有透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人通过思维得到仁还不过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上面说的仁能守之。
守仁即是说,将知道的仁保持在行动上。
孔子认为,人的境界是非常不稳定的,尤其是在行动上。
有的人有时很崇高,有时又很庸俗。
论语里孔子感叹:即使是颜回,也只是三月不违仁,其他的能保持个把月就算不错了。
这就是说仁是必须要守的,而且这个守要体现在行动上。
人通过思维知道了仁之后,要通过行动上的坚守保持住仁。
第三步是庄以莅之。
意思是仁体现在行动上时要与内心情感一致。
也就是说,行动要与内心的情感一致。
《中庸》上说,行动是情感的表现,“发而皆中谓之和”。
所谓的和就是悲伤的时候有悲伤的举止,高兴的时候有高兴的举止。
行动的表现要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一致。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即使内心充满了仁,也“民不敬”。
魏晋时期的阮籍等人就是如此,他们当然懂得儒家学说,也是儒学的继承者。
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故意搞的乖张搞怪。
阮籍的妈死了,阮籍正在下棋,死都不肯去收拾他妈妈的后事,等到母亲下葬时,他吐血数口而大哭。
他还和邻居的一个女人睡在一起,但是他们之间并无不正当关系。
因此,如果按照仁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说法而言,阮籍应该是一位仁者,因为他的内心与仁是一致的。
但在孔子看来,他只做到了前两步,属于“民不敬”的范畴。
第四步就是动之以礼了。
孔子认为只要做到了这第四步就达到善的境界了,也就完美了。
为什么孔子说要按照礼来行动呢?这是因为人的内心状态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你心里想什么,是不是符合仁只有你知道。
儒学中把这种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无从知道的地方叫做独,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谈到。
既然人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者呢?这就需要看他的行为了。
但是每个人表达内心的行为风格是不一样的,那么人们如果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代表仁呢?这就需要礼了。
礼是表达仁的语言,也就是说礼是一个地方的居民表达仁的共同方式,就像我们说话的语言一样,我们都把人叫做人,把猪叫做猪。
如果你不懂语言,叫别人叫猪,对方就会恼怒。
虽然你像表达的意思是把别人叫做人,但是你的语言别人无法理解。
如果你走进回族,你送一块猪肉给回族同胞表示你对他们的尊敬,其结果同样与我们上文说把人称之为猪一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当你的行为发自内心的仁,然后又符合这个地方的礼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从你的行为中探知你内心的仁,自然而然也会对你回报仁。
做到这一点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完美境界。
当然关于礼与仁的关系,孔子说的是非常清楚的。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外化。
二者皆有固然是好,若只有仁而无礼则引起他人误解,若无仁而只有礼,那便是虚礼。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提要钩弦说出了整个论语的提纲:首先是知,然后是守仁,然后是庄莅,然后以礼。
这是一个君子贤人与人交往的全部流程,四大环节缺一不可。
这句话在论语中并不是孤立的,孔子关于这个方面说过很多,只是这句话说的最全。
除了这句话之外,孔子还说:“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其实是说了纲要的第二步与第三步。
文与质的关系就是守仁与庄莅的关系。
心中有了仁称为质,严肃的对待仁而不是戏谑式的表达就叫文。
孔子认为,两者哪个多了都不好,最好的是文质彬彬(彬彬意思为均匀)。
这就是说,我的行为应当与我的内心情感成比例。
否则就有虚礼的成分,就有不敬的成分了。
在论语里林放还问过孔子,礼之本。
孔子说这个问题问的好。
他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问题,而是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句话已经把礼与仁的关系摆的非常清楚。
孔子认为,礼只要正确表达内心即可,许多地方的风俗对人们内心感情的过度表达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虚礼。
因此他说“与其奢也,宁俭”;而在仁与礼的关系中,仁才是主要的,礼是依附于仁的,仁与礼是皮与毛的关系。
所有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
意思是说,家里死了人,最重要的是戚,也就是悲伤。
而那些复杂的葬礼不过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如果葬礼和悲伤二者只能取其一,那么就“宁戚”,宁可要悲伤了。
因为如果内心伤感,则时时心中有坟墓,心中自可随时点燃一盏心灯,何待要真的豪华坟墓?何待清明才能烧纸点灯?但如果没有悲伤,则一切皆虚假,不过都是做给人看的花架子,当然不是仁。
通过探讨仁在人们交往中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出仁的若干特征。
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仁到底是什么意思。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先得出一个结论,仁是一种爱。
但他是一种以知作为前提条件的爱。
这里的知是指对善与恶的分辨能力。
因此,仁是一种以知识以基础,以情感为引导的内心状态。
这应当是狭义的仁。
广义上来说,整个流程四大环节中都可以称之为仁。
比如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当然也属于仁的范畴。
只是我们不明白,这里说的以情感为引导,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情感为引导?这里所说的分辨善与恶的知又如何才能获得呢?仁的现实载体与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我们知道,人的情感并不是孤立形成的,他有着浓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的。
但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很多的,比如商业的合作,政治的斗争,朋友之间的互助都是交往。
这些交往中都会形成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究竟哪一种才能孔子认为可以作为仁的基础的情感?亲情。
孔子的哲学是以家庭作为其现实基础的。
亲情也就是仁的核心情感。
仁的其他情感都是由这个情感所派生出去的。
所谓父慈子孝即是。
孝是晚辈对长辈的一种亲情表达,悌是平辈之间年小者对年长者的亲情表达。
孝和悌当然都是仁的一种,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种。
通过孝悌我们可以摹写出其他的一切情感。
比如你和其他年长者之间,师生之间就是父子之间的一种摹写,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往也可以父子之间的情感交往作为依据。
男女之间的交往则既可以兄弟作为依据又可以夫妇为依据,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们说过仁是一种内心状态,孝当然也是。
论语中对这种孝做过很多心理方面的精微描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也就是说,当儿子知道父母年纪大的时候,一方面高兴父母这么长寿,另一面又害怕父母年事已高,必然岁月无多。
这种喜忧参半的内心状态就是孝的一种。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有很多类似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这些充满亲情的内心状态就是孝。
孔子又把超出家人之外的交往情感的正确发挥称之为义。
义也是仁的一种。
义是不同于孝的另一种仁,他派生于孝,但他的范围显然要比孝大的多。
因此,孔子每以仁义并称,而不称仁孝。
这表明孔子虽然认为家庭中的亲情是仁的现实载体和情感源泉,但相比孝而言,家庭外更广阔的情感空间则更重要。
亲情为仁提供了情感源泉。
那么仁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仁是孔子的价值体系中的至高点。
他凌驾于法律之上。
他这种追求仁而得到仁的状态称之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