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 - 副本

合集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ABPM)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采用间接无创性测量方法连续24小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跟踪测量和记录血压的便携式血压监测方法。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反映病人昼夜血压变化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具有以下优点:可提供24h或更长时间的多个血压测值,具有更好的重复性;所反映的血压水平及昼夜趋势变化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评价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可提供谷峰比值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应及维持时间指导治疗;可同时进行24小时Holter和静态血压可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与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和时间顺序关系,以及高血压与心率变异变化、植物神经张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利于推测预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1.诊断高血压:24h平均血压≥130/80mmHg;昼夜平均血压:白昼(6am-20Ppm):≥135/85mmHg;夜间(20pm~6am):≥125/75mmHg
2.评估降压疗效:超过上述标准降压未达标。

3.夜间血压下降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 白天平均值=10%~20%为杓型,≤10%为非杓型(失去血压生理变化曲线)。

4.晨峰血压:(起床后2小时平均收缩压—夜间睡眠时最低收缩压)≥35mmHg 为晨峰血压升高。

5.计算脉压差:正常24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20~40)mmHg,≥40mmHg为异常。

可评估大动脉的弹性功能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特别是脑卒中的风险。

以上是24小时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请相关科室及人员参考,或咨询有关科室。

微机编码:0805004×24。

动态血压 报告 模板

动态血压 报告 模板

动态血压报告模板
背景
动态血压检测是指在多个时间点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多次测定,以反映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或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

因此,对于动态血压检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动态血压报告的模板,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加方便地理解和分析血压数据,提高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精度。

报告格式
动态血压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医院、诊断日期等基本信息。

2. 测量参数
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最大值、最小值等数据,同时也需要记录测量时间和设备型号等相关信息。

3. 日志
记录患者日常活动以及吃、喝、睡觉等生活习惯情况的日志,以便更加准确地分析动态血压数据。

4. 图表
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血压变化趋势,包括:
•24小时平均血压变化趋势图
•每天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变化趋势
•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血压变化趋势
5. 分析和评估
对患者动态血压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血压偏高或偏低的原因、治疗方案等。

结尾
以上是本文档提供的动态血压报告模板,希望该模板能够帮助医生和病人更加方便地理解和分析血压数据,提高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精度。

动态血压报告结论模板

动态血压报告结论模板

动态血压报告结论模板
背景
血压是人类身体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血压逐渐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动态血压的情况,本文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套动态血压报告结论模板,以便更好地进行血压数据的分析和诊断。

报告结论模板
1. 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测日期:
•测量时间段:
2. 数据分析
2.1 进食情况
•饮食规律:
(分别填写早餐、午餐、晚餐)
•饮酒情况:
(是否喝酒,饮酒种类,饮酒量,是否吸烟等)
2.2 血压数据
•平均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
•日间血压指标:
(收缩压、舒张压)
•夜间血压指标:
(收缩压、舒张压)
•靶器官损伤指标:
(视网膜病变、肾脏损伤、左心室肥厚等)
2.3 分析结论
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结合血压数据,得出分析结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情况。

3. 注意事项
根据分析结论,给出针对该患者的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饮食和生活方式上的注意事项;
•药物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诊疗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是目前评价高血压危险性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本篇文章提供了动
态血压报告结论模板,希望能够对临床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提供参考,早日发现和控制高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书写及解读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书写及解读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书写及解读介绍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测量血压的方法,它能够提供一个更全面和准确的血压信息,以评估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变化。

本文档将介绍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书写和解读方法。

报告书写1. 报告标题:在报告的顶部,写上标题"动态血压监测报告",以便清楚地标识报告内容。

2. 患者信息:在报告中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或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3. 检测时间:记录动态血压监测的具体检测时间,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

这有助于了解监测的时间范围。

4. 报告内容:根据监测设备生成的数据,将血压数值记录在报告中。

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

可以根据需要,记录每日、每小时或其他时间段的血压变化曲线。

5. 数据解读:对于不同的血压数值范围,解读其意义和可能的健康风险。

可以使用图表或表格来展示血压变化趋势,以便更直观地理解。

报告解读1. 正常范围:判断血压是否正常,参考一般的血压范围标准。

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mmHg之间。

2. 高血压:如果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高血压的问题。

根据具体数值,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

3. 低血压:如果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低血压的问题。

低血压可能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谨慎对待。

4. 血压变化趋势:观察血压变化趋势,了解患者血压的稳定性和波动情况。

如果血压波动较大,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报告是了解患者血压变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正确书写和解读报告,医生或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或改善其健康状况。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解读和分析应由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_范文模板

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_范文模板

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并提供相关的范例和解析要点,以帮助医学从业者更好地记录和分析动态血压监测数据。

动态血压监测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对于了解患者的实时血压变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首先,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介绍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原理以及应用场景;其次,在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病人基本信息、监测数据记录格式以及数据解读和分析要点;最后,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和优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为医学从业者提供一份清晰完整、易于使用的动态血压监测病历记录模板范文,并通过范例演示如何填写和解读该模板,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实践。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动态血压监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工具,并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实时准确地记录患者在日常活动和休息状态下的血压变化情况。

相比于传统的静态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血压信息,有助于医生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2.2 动态血压监测的原理动态血压监测通常采用24小时自行充气式无创连续血压(ABPM)仪器进行,患者在正常生活环境下佩戴该仪器,并通过定时、自动充气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

这些数据会被保存,并可用于后续分析与解读。

2.3 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场景动态血压监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高血压患者:通过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情况,医生可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包括白天和夜间血压的变化、晨起血压等,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程度以及作出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 评估药物疗效: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医生评估药物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使治疗更加个体化和精确。

动态血压(ABPM)报告单

动态血压(ABPM)报告单

住院号:动态血压监测报告ABPM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基本情况:BP: mmHg(右)mmHg(左)服用药物: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病人往往直到发生心、脑、肾的明显损害才就诊,多半丧失了完全治愈的机会。

因此早期检测和及时发现高血压,并能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诊室测血压或患者自测血压不能代表患者整个一天24小时血压,更不能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变化,及夜间睡眠时的血压和昼夜节律。

一、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全程(24小时或48小时),无创伤。

二、动态血压监测(ABPM)重要意义: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并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

但降血压治疗需要①全天24小时平稳降压;②保持血压在服药期间始终稳定;③监测重点时段(清晨、非杓型(注:非杓型血压可见于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肾衰、直立型低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等)、白昼模式);④判断降血压药物疗效的谷/峰比率;⑤确定平滑指数;⑥防治白大衣高血压;⑦判断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ABPM可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

一、为何要用药控制24小时血压。

1、减轻24小时血压负荷值。

2、降低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与预后相关,变异越大,预后越差。

3、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4、控制清晨血压浪潮,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5、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二、如何控制24小时血压三、如何评价24小时血压的控制四、使用ABPM注意事项1、设定时间间隔:一般白班(8:00~18:00)每半个小时一次,夜间(18:00~8:00)每一小时一次。

如果需要,也可缩短时间,如白天15分钟,晚上半小时。

2、需在医院住院24小时。

病房安静少干扰(避免其他电子设施的干扰),室内通风,温度适宜。

3、每次血压测试时不能打手机或开车等。

24小时动态血压图报告格式

24小时动态血压图报告格式

24小时动态血压图报告格式
24小时动态血压图检测情况
1:首先应写明监测多长时间,共记录测量多少次,有效率多少(>85%);白天多少次(>17次)、夜间多少次(>11次)。

是否符合一次完整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2:描述白天所测血压峰值次数、时间段及高峰值,夜间血压状态及血压最低谷值时间、数值。

并说明血压属轻、中、重型;节律类型(昼夜节律变化:明显/明显减弱/消失);属杓型/非杓型或反杓型改变;血压波动类型(夜间低压型、全日型、夜间血压上升型及嗜铬细胞升高型);血压变异性如何?(血压变异性由血压标准差反应:正常人24小时血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夜间血压变异,注: 血压变异性大,则靶器官损害程度重。

);血压负荷:(正常/升高/显著升高;注:<40%正常;>40%升高;>80%显著升高。


3:检测过程中病人的感受、活动性况对血压监测的影响;服药情况与调整药物后对血压的改变描述。

24小时动态血压图检测报告
医师签名————
2020-04-09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动态血压监测介绍

动态血压监测介绍

禁忌症
•动态血压监测一般无绝对禁忌 证,下列情况应暂缓进行 •1.须保持安静休息的患者,如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 •2.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皮肤疾 病、血管疾病、传染病急性期。 •3.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 、心房颤Βιβλιοθήκη (因不易达到准确的 自动血压测量)。
监测方法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 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
日间与夜间高血压
正常血压 单纯日间高血压
单纯夜间高血压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 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 幅度变小。
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 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 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 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4)血压晨峰:以6:00~ 8:00血压上升速率表示清晨血 压骤升程度,即晨起血压值超 过日间平均血压的15%,超过 夜间平均血压的20~25%;也 有定义为晨起血压比夜间最低 血压测定值高55mmHg。高血压 患者清晨血压升高较陡直,与 心脑血管事件明显相关,因此 清晨高血压的定义仅限于高血 压患者。
注意事项
• 1.佩戴袖带的上臂在自动测量时尽可能保持手臂伸 直和静止状态,避免上肢肌肉收缩。 • 2.袖带束缚松紧合适,避免上肢大幅度运动导致袖 带移位或松脱而使测量数据发生误差,教会患者定时检 查调整。 • 3.睡眠中注意上臂位置,避免躯干受压。 • 4.监测当天佩戴袖带的肢体应避免抽血等损伤,以 免发生淤血或感染。 • 5.尽量保持日常工作、生活,记录监测日志。
如果ST段压低发生在血压升高之后,提示血压升高造成心室壁应力 增加是心肌缺血的主要诱因。同步观察常可发现在高血压患者室性 早搏的次数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
1、平均24小时:97-139/57-87mmHg
2、平均清醒:101-146/61-91mmHg 3、平均睡眠:86-127/48-79mmHg 高血压标准:清醒血压:大于140/90mmHg 睡眠血压:大于120/80mmHg
动态血压监测病人的护理
1 佩戴仪器前应耐心给病人做解释,消除其顾虑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普利类(卡托普利) 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抑 沙坦类(氯沙坦) 制剂(ARB)
IMCDep2
ABPM技术进展
1961年由Sokolow首先提出,认为应尽可能多测量诊所
外血压,以更好了解血压情况。 1962年无创半自动血压检测仪问世,限于对血压认识水 平及仪器不能自动监测夜间血压,此项技术未得到推广。 1969年英国牛津大学Stot和Bevan采用有创技术在人股 动脉内插入导管,监测每次心搏血压,发现血压变化具有 丰富信息,开创了动态血压监测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无创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诞生,1987 年该产品进入市场并普遍应用于高血压诊断与治疗。
IMCDep2
动态血压检查
背景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且常引 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正确诊断高血压并 给予恰当的治疗,对减少其对靶器官的损害、延长人类
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24小时动态
血压监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具有 独特的优越性。
健康教育
1
正常高限或 Ⅰ级无合并 症的高血压 病患者
2
确诊为高 血压病人
3
降压药及其 不良反应
正常高限或Ⅰ级无合并症患者
减肥 脂肪高的食物
提倡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 情绪激动常常是诱发急性 体重指数保持在 食用盐应控制在 18.5-22.9 6克。小 合理膳食,吃的恰当,身 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 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 1 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 30% 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因素, [体重指数 =体重 (kg)/ 身高 2(m)] 平勺盐 3g ,1 乐瓶盖盐量 体健康,食物多样谷类为 氧运动方法:散步、慢 两白酒(酒精 30克的量), 总热量,饱和脂肪< 10% 尽量避免过累、紧张、激 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为5g 饮食原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 (高血压患者< 7%)。 跑、倒退行、骑车、游 红葡萄酒,每日不超过 50动、焦虑、保证充足睡眠, 喝牛奶。合理膳食:一、 适当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泳、太极拳、有氧舞, 100ml。提倡不吸烟,已吸 保持宽松、宁静、愉快的 二、三、四、五;红、黄、 如:鱼、虾,主食以粗粮为主, 跳绳、爬山、踢踢毽, 烟者劝其戒烟或吸烟 <5支/ 绿、白、黑 心情。 7-8分饱为好,少吃甜食。 形式自便。 日。
临床应用
1 2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
3
4 5
检测隐蔽性高血压
检查评估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评估血压升高程度、血压晨峰、短时血压变 异和昼夜节律
6
评估降压疗效
检查方法
1、测定两上臂血压 ,若收缩压差小于 10mmHg,采用非优势 手(一般为左手), 若收缩压差大于或等 于10mmHg,选用血压 较高侧安装监测袖带 。
降压药保钾类(低效利尿 剂):螺内酯 排钾类:(高效及中 效)呋噻米 B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洛尔类(美托洛尔) 地平类(硝苯地平) 不良反应 久用可导致高血钾,肝肾功能 不全及高血钾者禁用 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 过敏反应(磺胺类过敏) 心血管反应、诱发或急剧支气 管哮喘、反跳现象 颜面潮红、头痛、眩晕、恶心、 便秘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心 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首剂低血压、顽固性干咳、高 血钾 不良反应少
1.测量间隔
注意事项
2.日常活动
3.读数评定
有效的动态血压监测
1
2
3
白昼检测时间:
6:00-22:00 15-30分钟
记录一次
夜间检测时间:
22:00-6:00 30-60分钟
记录一次
24小时记录 读数必须达 到应得数的 80%以上
日常活动
1、患者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期间除了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外,不能进行体育运动。 2、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其身体特别是缚有袖带的上臂, 动作的幅度不能太大。 3、当袖带充气时,上臂及身体要保持静止不动。 4、在监测血压期间不能洗澡。 5、袖带位置移动或松脱可导致较大的数据误差或测不出, 则应及时纠正。
2、袖带固定要适宜, 袖带下缘位于肘窝上 2.5cm处,应与上臂 紧贴,不得过松或过 紧。测压的压力感知 探头应准确地固定在 上肢动脉明显搏动处。
检查流程
医生开检查申请 办公班联系检查科室 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检查项目及目的 患者着宽松得体病号服前往检查室 检查室登记病人信息(如姓名、ID号、 病区) 捆绑袖带,佩戴监测仪器 开机测量第一次血压 交待注意事项 24小时后摘血压监测仪
取得合作,并让病人休息10分钟后再佩戴,以减少误差。
动态血压监测病人的护理
2 佩戴仪器时手法宜轻盈、准确、细致,精力集中,
操作无误,使病人产生信任安全感,对检查和治疗疾病 充满信心。
动态血压监测病人的护理
3 嘱病人照常活动,详细记录24小时活动:包括休
息、运动的时间,情绪的变化,服药的药名、剂量、时 间,以及饮酒、吸烟、自我感觉等,以便详细观察血压 的变化,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定义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 压的一种诊断技术。由于ABPM克服了诊所血压测量次数较少、 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等的局限性,因此能客观地反映血压 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
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的优点:
劳逸结合 富含钾及纤维食物 增加体力劳动
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对检测结果确诊为高血压病人,应指导其合理用药。 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情况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降压的理想目标是应降到 130/80mmHg以下。 血压过高可引起脑溢血、心律失常、惊厥等。 血压过低则可加重心脑肾等器官缺血性损害,引起不良后果。
(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客观因素影响血压, 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2)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 天内的变化规律。 (3)对早期无症状的轻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 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 (4)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 (5)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损害。 (6)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在凌晨血压 突然升高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7)动态血压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