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箴言(zhēn yán)恣意(zì yì)B. 桎梏(zhì gù)蹉跎(cuō tuó)窈窕(yǎo tiǎo)C. 踯躅(zhí zhú)峥嵘(zhēng róng)蹊跷(qī qiào)D. 缱绻(qiǎn quǎn)徜徉(cháng yáng)饕餮(tāot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会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难道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吗?C.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时间呢?D.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才华。

D.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答案:1. D 2. B 3. A 4. A 5. 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名句。

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三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倾盆大雨水泄不通B. 翻箱倒柜遒劲调虎离山C. 奋不顾身毛遂自荐蹑手蹑脚D. 豁然开朗拈轻怕重比比皆是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交通越来越拥挤。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C. 这部电影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他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

D.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加强。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在学术会议上,我向您请教了一些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B.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我给您写一封信表示敬意。

C. 请问您能否给我提供一些资料,以便我更好地完成论文。

D. 您的建议非常中肯,我会认真考虑的。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脱颖而出。

B. 她的性格十分开朗,总能给人带来快乐。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D. 在这次活动中,他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的风景如画。

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C.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D.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们精心策划,终于取得了成功。

改后:他们精心策划,终于成功了。

B. 原句: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改后: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C. 原句: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改后: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D. 原句: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后: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得知)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不仅打动了听众,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答案:D解析:A项中“经过”应改为“经历”;B项中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他”之后;C项中“值得一读”前应加上“非常”。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A解析:A项中的“春风”赋予了春风以人的行为,使其具有了“绿”的动作,是拟人手法。

其他选项均未使用拟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答案:A解析:A项中“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使用了三个并列的短语,构成排比。

其他选项中B使用了排比,但不是三个并列短语;C使用了并列,但不是排比;D使用了比喻,不是排比。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 这样做对吗?C. 这样做值得吗?D.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案:B解析:B项中的“这样做对吗?”是一个设问句,即提出问题,不期待回答。

其他选项均不是设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他的心像水一样柔软。

C. 他的心像火一样热情。

D. 他的心像风一样自由。

答案:ABCD解析:ABCD项均使用了比喻,将“心”分别比喻为“石头”、“水”、“火”和“风”,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真题 人教版高三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真题  人教版高三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题及答案真题人教版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

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只要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阅读,无论是“浓缩书”还是原著,都是有益的。

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浓缩书”只是一种辅助阅读工具,不能替代原著的阅读体验。

虽然“浓缩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但是它无法替代我们亲自阅读原著所带来的阅读乐趣和思考体验。

因此,在选择阅读方式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选择“浓缩书”。

二)夹叙夹议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衡的科学家,他在地震、测量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这个器具可以感知地震的方向和大小,是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张衡的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了重力和惯性的作用。

地动仪由一个圆形青铜器和八个青铜龙组成,龙的口中吐出一颗铜球。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震动,铜球就会从龙口中掉落,掉落的方向和位置就可以反映出地震的方向和大小。

虽然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它的精度并不高。

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限制,地动仪的制作难度很大,而且只能在平稳的地面上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仪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现代的地震仪器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可以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下使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和监测服务。

三)议论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购物。

但是,网络购物中的售后服务却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有些商家售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拒绝退换货,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力度。

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大对商家的处罚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对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售后服务不到位的商家,应该及时予以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_语文丨河北省沧州市2023届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_语文丨河北省沧州市2023届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现代文阅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读。

材料一:王昌龄《出塞》(其一),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它的后面两句,把豪情直截了当地抒发出来了。

意境艺术最忌直接抒发,一旦直接抒发出来,把话说明了,意境就消解了,或者转化为另一种境界了。

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艺术境界,至今我国的诗学还没有给它一个命名,使之成为一种范畴,它不以意境的含蓄隽永、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特点,它的特点不是意境式的温情,而是激情,其想象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关键在于其直接抒发的情感与理性拉开了距离,17世纪的诗话家将之总结为“无理而妙”。

中国诗中直接抒发的杰作也比比皆是。

但是,直接抒发容易流于直白,也就是流于“议论”。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所以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其多少有点抽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类似议论的诗句都是命中注定流于抽象的,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又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

我国古典诗话曾经把这个问题提到理论上来总结,最早是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卷一中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为语。

至如义山‘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李商隐《瑶池》),则又无理之理,要进一层。

总之诗不可执一而论。

”这里说的“无理而妙”,“理”是与人情对立的,与一般的物理、事理之“理”有根本的不同,主要是与情相对立的“实用理性”。

明代钟惺、谭元春读李益《江南词》中的“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以为其好处是“荒唐之想,写怨情却真切”,“翻得奇,又是至理”,就隐约提出了理论上的“情”与“理”的关系:于情“真切”,乃为“至理”,但又是“荒唐”之想;“无理而妙”,超越通常的“理”,才是“妙语”,结论是“无理之理”。

高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乡村学校面临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乡村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乡村文化衰落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B. 乡村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C.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D.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是当前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提出了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这些挑战的原因。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了我国政府为改善乡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C. 文章最后总结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D. 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站在门口,听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脚步声,心头猛地一震。

他知道,那声音是从县上来的,而且,就是那个人的。

他抬起头,果真看见县上的那个人出现在门口。

“是少安哥,是你回来了?”县上的那个人说。

“是的,我回来了。

”孙少安回答。

“少安哥,听说你在外面混得不错,还想着回来吗?”县上的那个人问。

“我想回来,我离不开这片土地。

”孙少安说。

县上的那个人沉默了一会儿,说:“少安哥,你知道,你在外面混得那么好,回来能做什么呢?”孙少安笑了笑,说:“我知道,但我还是想回来。

这里是我的根,这里有我的亲人,这里有我的朋友。

”县上的那个人看着孙少安,心里不禁暗暗佩服。

他知道,孙少安是个有情怀的人。

高三语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高三语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高三语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地
球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少开车,多步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为地球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问题:根据短文内容,写出至少三种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

2.阅读短文《山海经》,回答问题:《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
理志书,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人对于山川、江河、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的描绘。

请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内容。

第二部分:作文题目
1.请根据你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在家乡的一处景点或一种传统文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诗歌鉴赏
请阅读以下两首古诗,写出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阅读理解
1.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包括:节约用水、用电,少开车,多步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对中国古代地理的描绘,包括山川、江河、湖泊、海洋等自然景观。

作文题目
1.(略)
2.(略)
诗歌鉴赏
1.(略)
2.(略)
以上是关于高三语文题目大全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高三语文阅读练习三含答案

(一)南乡子·舟行记梦(南宋)辛弃疾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二)南歌子(南宋)辛弃疾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

傍人道我轿儿宽。

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

知他热后甚时眠。

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词皆可收录在《宋代婉约词选集》中。

B.两首词告写梦境,借梦境写相思相恋之情。

C.两首词皆口语化,直抒胸臆,被称为俗词。

D.两首词皆以女子口吻书写情怀,视角巧妙。

2.两首词皆为离别相思之作,你认为哪首的构思更为巧妙?请以两词的画线部分为例,加以分析。

(6 分)1.A(2分)2.(6分)《南乡子》先是以男子视角在梦境中见女子因思念而消瘦,正欲诉说离情,梦竟然戛然而止,让浓厚的相思之情进一步堆积,不弱反强。

然后回忆梦境中,女子埋怨月亮“不管人愁独自圆”有三重之妙,一是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何事长向别时圆”;二是埋怨月圆,实在无理,但却符合中国古诗词“无理而妙”之境,看似无理,实则是相思之意浓厚得无处倾泻;三是采用对面写来,以男子想象女子之怨,实际传达出男子难以遏制的思念。

《南歌子》,画线部分以女子视角提出三问:想男子到何处,何时睡去,何人扇扇,想得极为细致,确实符合女子身份与心思,但三问的手法单一,内容也缺少明显递进(或:三问层层深入,内容上有递进)。

因此从构思上看,《南乡子》(或《南歌子》更为巧妙)。

(评分标准:两首词的划线句翻译,各1分;其中一首词构思更巧妙之处,有概念有分析,1点2分,2点3分;指出另一首词的不足之处,1分。

)。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3届高三语文试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

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

人总要寻求意义。

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

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沉湎于各种感官享受······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

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生命意义的指南。

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

这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

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

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焦虑和无意义感所困扰。

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

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

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

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高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酒香戏外曾瓶高明远在轩辕宫附近开酒坊,既酿酒,也卖酒。

高明远卖酒有规矩,每天最多卖三十斤,每人最多卖二斤。

每天卖完酒,高明远就去三泸茶园。

高明远去三泸茶园看戏,买票,有讲究。

如果是陈三卿的戏,必买一个好位子,似乎离陈三卿越近越好,不怕花钱。

如果没有陈三卿的戏,不管是哪个名角,都花最少的钱,进园即可。

相传、陈三卿刚到三泸茶园演出,因相貌平平,脸上还有麻点,同行和观众并不看好。

她演的是《挑帘打饼》。

陈三卿一出场,步法身段,时如蜻蜓点水,螃蟹行沙;时如电闪风犁,云行雨骤;时如垂柳摇曳,时如海棠婀娜。

看戏的人,刚开始漫不经心,殊不知待几步金莲挪动,眼睛和耳朵,全到了陈三卿身上,一场戏下来,陈三卿让台下观众似醉如痴,掌声如雷。

①那天,高明远在观众席。

陈三卿有了名气,常有人请她到家中唱戏。

为了热闹喜庆,名角要向主家献酒。

陈三卿献酒,手中酒壶,必盛高家酒。

城隍庙北边的张记桐油店张老板,母亲七十八岁,生了病,临时决定,提前替母亲办八十大寿,冲冲病痛;也临时邀约,请陈三卿来唱戏喜庆喜庆。

因是临时,一时难以凑上那么多高家酒。

陈三卿也直率,问张老板,我那几杯,应该准备好了吧?张老板直点头。

其实,张老板藏有心眼儿,他就不信,你陈三卿,能把酒城这家那家的酒喝出来?锣鼓敲得昂扬激烈,唢呐吹得高亢喜庆,陈三卿端着酒献老寿星,她执酒壶,捧酒杯,正陪饮,酒刚进嘴,即如彩虹般喷射而出。

陈三卿笑盈盈的脸陡然间结满冰霜,冷冰冰地说,不是高家酒!张老板惊讶得嘴都合不拢,正要狡辩,陈三卿卸妆,对张老板拱拱手,告辞走人。

张老板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陈师傅,怎了?陈三卿不停脚,说,你坏了我的规矩。

这事,很快传开了。

高明远心里鼓胀看一句话:以后,陈师傅,你喝高家酒,收成本价。

高明远这话,没机会说。

陈三卿喝酒,用不着她到高家酒坊买。

这天,排轮子买酒的长龙中出现了陈三卿。

尽管换了戏装,一眼,高明远就看到了。

嘴巴,差点惊歪了,但很快镇住神,问,陈师傅,今天什么日子,你亲自来?不管如何掩饰,还是有些磕磕巴巴,语气里,是满当当的惊诧,甜丝丝的欢喜。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电子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电子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电子版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全电子版包含了多种题型和答案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高考语文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试题及答案的示例:#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ào)徇私(xùn sī)踌躇(chóu chú)B. 恣意(zì yì)箴言(zhēn yán)翩跹(piān xiān)C. 踯躅(zhí zhú)踌躇(chóu chú)翩跹(piān xiān)D. 恣意(zì yì)箴言(zhēn yán)蹊跷(qī qià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努力,而应该继续坚持。

答案:C# 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文名句的下一句。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下一句是:“__________。

”- 答案: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 他做事总是________,从不拖泥带水。

- 答案:雷厉风行#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 请解释“物华天宝”的含义。

答案:指自然界的美景和珍贵之物。

2. 根据节选内容,分析作者对洪都的描写手法。

答案:作者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对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洪都的壮丽和繁荣。

# 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

《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

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

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

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

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

《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D. 这本书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实现梦想。

C.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D.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为了丰富人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答案:1. A 2. A 3. B 4. A 5. 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所作,被誉为“骈文之冠”。

7.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字。

8. 《诗经》中的“国风”共有______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9.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6. 王勃 7. 莫失莫忘 8. 十五 9. 吴用 10. 水调歌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心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高三语文新高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新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漫不经心(màn bīng jīng xīn)B. 蕴含(yùn hán)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沉默(chén mò)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B. 他的演讲,以生动的例子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犹如无数银针。

B. 他的声音低沉,像远处传来的阵阵涛声。

C.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仿佛人间仙境。

D. 他的努力,就像那破土而出的嫩芽,充满了生机。

4.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B. 那个夜晚,风很大,雨也很猛。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

5.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那位领导讲得头头是道,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C. 她的聪明才智,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D.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让人满意得无以复加。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走进乡村张明乡村,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那里有碧绿的田野,有清澈的小溪,还有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电子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电子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电子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B. 举世皆浊我独清(污浊)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D. 温故而知新(复习)答案:B(举世皆浊我独清中的“浊”应解释为“混浊不清”,而非“污浊”。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答案:C(C选项没有使用明显的修辞手法,而其他选项分别使用了设问、对偶和拟人。

)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和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答案:《诗经·郑风·子衿》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答案:范仲淹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设置相应的填空题。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问题: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答案:文章中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2-4. 略(根据实际文章内容,设置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和答案。

)四、作文(30分)题目:《我眼中的传统文化》要求: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800字。

作文示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

在我的眼中,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点滴体现。

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家里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这些习俗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方式,更是对家庭团圆和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传统文化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èn)强颜欢笑(qiǎng)甲壳(qiào) 果实累累(léi)B.应允(yīng) 佶屈聱牙(jié)雄劲(jìng) 无从着力(zhuó)C.爱憎(zèng) 独当一面(dāng)喋血(xuè) 相机行事(xiàng)D.船坞(wù)创巨痛深(chuāng)拊掌(fǔ) 瞠目结舌(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干炼凝炼简练锻炼B.启事启示启用起用C.殒落坠落堕落脱落D.间谍喋血通谍谍报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展览便是通过文物本身的美丽,以及博物馆构造的氛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再配以其他书图、动漫等形式,帮助观众更深认识文物。

即使是普通观众,也可通过观展,“长期累积对艺术的了解,提升本身的文化。

”B.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被碾事件中,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婆呼救。

人们不禁感到愤怒,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到这种程度了吗?C.为纪念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和太空邮局的开通,中国邮政发行“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纪念”和“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开通”纪念封各一枚。

D.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良,为人处事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中国哲学家认为把人与自然界区别开,是人的初步自觉;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关系,才是高度的自觉。

中国哲学家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得天地之全德、五行之秀气;人所禀受的天地之性,是性之极致,因而人有道德理想、有智慧能力。

众多讲“天人合一”的思想家都把人在宇宙中的卓越地位加以彰显。

但彰显人在天地间之突出地位的,也有不主张“天人合一”之说的。

唐代刘禹锡就讲“天与人交相胜”。

刘氏强调天与人各有一定的功能,不相互干预,在一定意义上人胜于天,并且区别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对“天人感应”“人副天数”等汉代以来流行的“天人合一”学说之负面影响有所驳正。

从中国哲学的主导倾向来说,儒释道三大传统,大体上肯定:一个真正的人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哲学家以公正平和的心态,使一切生命、万物万有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中各安其位。

人在本质上,在精神本性上与宇宙同其伟大,宇宙创造精神与人之间,无有间隔,人自可日新其德,登跻善境。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的这些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的惶惑”“形上的迷失”和“存在的危机”,有助于救治当代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处境。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持续的普遍的观点或经验的核心决定着建筑的发展,即“天人合一”建筑发展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公主岭实验高中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
1.C【这是讲月饼的起源,而非中秋吃月饼的起源。


2.A【由“这是否就是月饼,现在已难以考证”可知“月饼”一词在当时并不一定真的出现过,更别说流行了。

】3.D【不腐坏的原因很多,不能只归于陈猪油。


4.B【壮:意动用法。

认为……勇敢。


5.D【①是说刘洁有气节的;②这是他信奉迷信的表现。


6.C【群臣是赞成刘洁建议的。


7.(1)太武帝即位,认为他是国家有用的栋梁之臣,把大事委托给他。

(注意:“奇”“柱石”“委”各1分,整体通顺2分。


(2)刘洁暗中叫人惊吓军队,劝皇上丢下军队轻装回京,皇上没有听从。

(注意:“阴”“惊”“劝”各1分,整体通顺2分。


8.小小的海燕在春天到来之际,款款飞回;它们衔着泥滓穿梭于玉堂门户之间,为筑新巢而勤劳不息。

(3分)悠闲自得,一心筑巢,心无旁骛。

(2分,意思对即可)
9.借物抒情(托物言志),(2分)借写燕子乘春回来筑巢的悠闲行为,表达了作者无心与李林甫争宠和有意归隐的情怀。

(4分,意思对即可)
10.(1)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3)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每空1分)
11.(1)AD【A 这些描写里没有一点赞赏的味道,而且含有点点的讽刺味道。

D表述过于绝对,里面还有对血腥场面的描写。


(2)湖水清澈透亮,湖面静谧和谐,(2分)与下文天鹅悲惨地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美好环境即将消逝时的悲凉心境。

(4分)
(3)他威吓他们去队部,结果他们说是包主任布置的任务,这使他没有了上级的依靠;他内心虽然十分愤怒,但面对这两个没有“艺术细胞”、不懂得“生态平衡”的盲流,他知道讲道理是无济于事的;天鹅已经死去,要想救下那两个天鹅蛋,只能智取才能得到。

(每点2分,共6分)
(4)我会给老王头,(2分)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就不能失信,这是为人的根本;老王头是个蛮不讲理的人,不给他会惹来一些没必要的麻烦;稳住老王头会为后面拯救更多的天鹅和天鹅蛋打好基础。

(意思对即可,6分)12.(1)BE【B称其“率真”是因为他“敢于玩命”的性格。

E他是以一个和尚的名义来发表的。

】(2)做事似乎没有定性,任意西东,匆匆来去;苏曼殊言行怪诞;非常贪吃,对美食不加节制。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3)于朋友之间,使朋友们觉得他有时可爱,有时不可理喻;种情于革命,就是冲动、大言、自我纠结;种情于世间,则是不事恒产,不留恋一时一地,这种奔波也是痛苦的宣泄。

(每点2分)(4)我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率真”的表现。

(2分)虽然苏曼殊做的很多小事情看起来非常荒谬,但是他都不是为了某种目的为之,并且在大是大非上他态度非常鲜明;他的身上处处充满了一种孩子气,这种孩子气使他做任何事时都不会考虑后果,显得有些怪诞;他为了革命,敢于玩命,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一种最质朴的情感,孙中山先生都认为他这是一种率真。

(意思对即可,6分)
13.B【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A投鼠忌器: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

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C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

D倚门倚闾: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14.D【A 关联词位置错误。

把“不仅”移到“孙连祥”的后面。

B语序不当。

正常语序为“应征报名、资格审查、跟踪管理、退役就业、统计分析、发送短信”。

C搭配不当。

把“祝愿”改为“希望”。


15.B【①提出了话题,⑤接着转了一下,提到了诺贝尔奖的评委对“中国人不获奖”的态度。

总之,这两句都是在谈人们对“中国人没有获诺贝尔奖”着急,因此连在一起。

③进一步强调评委应该更着急,②⑥④都是在陈述他们着急的原因,并且⑥和后面的句子衔接紧密。


16.示例:中国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1分)启航(1分)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1分)(句子通顺2分。

)17.示例:
金对全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
金回答说:“去掉自己的一点一撇,不炫耀自己是金子。

”(句式3分,内容3分)
18.(略)
参考译文:
刘洁,是长乐信都人。

昭成帝时,慕容氏献上女儿,刘洁的祖父刘生是公主的家臣,就随公主到魏国。

皇上赐给他妻妾,生下儿子刘堤,官至乐陵太守,封信都男爵。

他死后,刘洁承袭了刘堤的爵位,多次跟从皇上征讨,晋封爵位会稽公。

后来和永安侯魏勤及功劳将军元屈等攻打土京叛乱的胡人,被胡人抓住,送给赫连屈丐。

刘洁很有骨气不屈不挠,喊着屈丐的名字和他说话,神色自然。

屈丐佩服他的胆量就放了他。

后来回国,主持东部事务。

明元帝病重,太武帝当政,刘洁和古弼等人被挑选陪伴侍候太子,管理机要事务。

太武帝即位,认为刘洁是国家有用的栋梁之臣,把大事委托给他。

谈论军国大事,朝臣都推崇他的才能,升尚书令,改封巨鹿公。

皇上西征,刘洁为前锋,沮渠牧犍的弟弟董来在城南抵抗,刘洁听信占卜者的话,认为时辰不合适,敲鼓退兵,因此董来得以逃回城里。

太武帝有些恨他,刘洁久在枢密,仗着宠爱独断专行,皇上心中对他开始不满。

当时商议讨伐蠕蠕,刘洁说不如重视农业生产,积累粮草,等敌人前来,群臣都附和他的建议,皇上决心讨伐,就依从了崔浩的建议。

出兵后,和诸将约定在鹿浑谷会兵,而刘洁恨皇上不听从他的计策,想阻挠众将,就篡改了诏书更改了时间,众将未按时赶到。

当时敌人大乱,景穆帝想攻打他们,刘洁固执地说不行。

在鹿浑谷停留了六天,众将还不到,敌人已经逃远了,追到石水,追不上而回。

军队驻扎在沙漠中,粮食吃完了,士兵大多死亡。

刘洁暗中叫人惊吓军队,劝皇上丢下军队轻装回京,皇上没有听从。

刘洁因军队出征无功而回,上奏归罪于崔浩。

皇上说:“众将未按时赶到,未能攻打敌人,罪在众将,怎么是崔浩的罪?”又因为刘洁篡改诏书的事被告发,皇上到五原后,就把刘洁软禁起来。

太武帝征讨时,刘洁私下里对亲人说:“如果军队出征无功,皇上回不来,那我就要拥立乐平王。

”刘洁又叫右丞张嵩查看能知凶吉的谶书,问道:“刘氏应作王,在皇上之后,我确实有姓名吗?”张嵩对他说:“有姓但无名。

”事发后牵连出这事,搜查张嵩家,果然搜出谶书。

刘洁和南康公秋邻以及张嵩等人被灭三族,死了一百多人。

刘洁居高官,内外都怕他,不敢正视看他。

籍没他家,财产超过万数。

太武帝后来还痛恨他,说起话来就咬牙切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