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
1.关贸总协定 (1)成立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 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文件签署: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⑨ 日内瓦 签署《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⑩ 贸易壁垒 ,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 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体系形成 (1)三大经济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总协定”。 (2)积极影响: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 制度化 方向发展的反映。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和“关贸
(3)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4)加强了美国在⑧ 国际金融领域 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知识归纳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 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 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图解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主题
◆史料呈现探究布雷顿森林来自系的形成史料1 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 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 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繁荣,工业
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
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 织等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35张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35张

3、主要机构
基国 金际 组货 织币
行︵开国 ︶世发际 界银复 银行兴
实例一: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
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得到了其提供的 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 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经济迅速 恢复。
实例二:东方网2005年6月29日报道: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第 22 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
IMF
世界银行大楼 WB
关贸总协定大楼 GATT
目标导航
课程 标准 考纲 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影响?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几主要职能,关 贸总协定的宗旨、影响?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特 点、影响和瓦解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复习备考:要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特点和影 响为重点,同时适当关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并联系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变化。
• 材料四 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 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也为国际间 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 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材料五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以 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 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但若美 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 失其中心地位,危及布雷顿森林制度存在的基础。其次,美国 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 备。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 务,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再次,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 ,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 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最后,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 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 支的调节作用,而且它实际上仅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课件新人教版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线索3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最终探索出 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 线索4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 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相继对其进行改革,这三次改革都对苏联的历史 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019/6/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ຫໍສະໝຸດ you!2019/6/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35+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35+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到了后期,该模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 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 合国力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进入停滞时期。 4.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转向政治领 域,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侧重点 异 结果 失败 原因 同 农业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 行修修补补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考点三十五

目 导 航
03
第3关
01
第1关
梳理考点
02
第2关
对接高考精练高考源自1第1关 梳理考点• 一、赫鲁晓夫改革 • 1.内容 • (1)农业方面 • ①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玉米 • 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__________。 • 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
• (3)你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 提示: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改革。在 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把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 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第2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第2
第25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试说明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 林体系;《关税与贸易 总协定》及其影响。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从考查内容来看:以世界金融危机为切入点, 考查二战后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利与弊。
2.通过比较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认识全球贸易运用同一个规则对世界经济发展 的重要意义。
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 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 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 政府( ) 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
D.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贸易协定法案》有利于加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
(3)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制度化 的发展方向。 (4)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 _______
【思维导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法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确立
『典例』 (2017· 如皋调研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
联系,有利于美国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是否结束
新政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是在 1942年1月1日,排除
C项;D项“转嫁危机”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考点 ★ 抓关键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根据材料美国通过《贸易协定法案》,对给予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
答案
CHale Waihona Puke 【方法突破】 ★明考点 ★ 抓关键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战后的世界历史阶段性复习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战后的世界历史阶段性复习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二战后世界知识点的联系】 冷战局势与日本的崛起:1948年后,随着“冷战 ”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 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 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 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50-53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 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二战后世界知识点的联系】
3.材料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 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 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 对强势的地位。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 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 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 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 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 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也实行了对美元 的浮动汇率,不再承担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 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 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 发展演变。(14分)
【二战后世界知识点的联系】
1944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 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 中居于中心地位,为美国维护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霸主地 位创造了条件。(3分) 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际经济出现滞涨, 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崩溃,削弱 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4分)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采取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等 措施,经济恢复并出现繁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优势,美 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保持了强势地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4分) 美元在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经历了确立、削弱到巩固的发 展历程,(1分)是美国经济、政治实力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 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展变化的反映。(2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版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版ppt
②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 款和技术援助。 ⑶《布雷顿森林协定》 BWS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每 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美国(měi ɡuó)保证各国中央银行 可随时用美元兑换黄金。②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 处于中心地位。“金汇兑本位制” “美元黄金本位制”
各成员国向IMF交纳份额构成资金来源,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动用自己的份额,并可从IMF借用相当于份额一定倍数的资
金。
⑶历史教训: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各国贸易战
《布雷顿森林协定争》和BW货S 币战争,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想想:可能性,必要性?
第四页,共20页。
第五页,共20页。
3.职能 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①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秩序);实质:维持布雷 顿森林体系运行的机构。
②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 员提供短期贷款。注意:资金和基金的区别。 ⑵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 WB ①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第六页,共20页。
注意: ⑴资金和基金的区别,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 数量的资金。 ⑵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 对外汇买卖实行的各种限制性措施,这种限制实质上阻碍了国际 贸易自由化。 ⑶维持国际货币秩序(zhìxù),主要就是稳定汇率,并通过提供短 期信贷的方式,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第24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第24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通史时序]
———————通史时空观念
理清演变历程
[线索引领]
———————专题知识视点
把握线索特征
线索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 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朝 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线索 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 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 表现。
史料二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
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 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 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刺杀了黄金,偷 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美国购买全世界 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认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 方面。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 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 易体系。
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 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 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 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主题二 体系的确立 史料一
从“无序竞争”到“有序贸易”——战后世界贸易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6课时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必修2)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6课时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必修2)

第26课时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 形成
【江苏省考试说明】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①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1. 背景: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除美国外各国的社 会经济遭到破坏。美国企图凭借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规
划“世界经济蓝图”,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
序。 2.建立: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
3.内容
(1)美元与
黄金
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
与 美元 挂钩。 (2)维护机构:1945年世界银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 4.影响 (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
位。
(2)建立了以 美元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明二战导致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 坏,普遍衰落。
史料二
项目 英 美 法 3.9 5 德 3.6 0 0
1945年工业生产 占世界比重(%)
1945年外贸出口 占世界比重(%) 1945年黄金储备 占世界比重(亿美元)
11.2 53.4 13 16 22
专题六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以美国为主 导的资本主 20世纪40~ 义世界货币 60年代 金融体系与 贸易体系逐 渐形成
历史特征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与世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2)世界经济开始向体系化、制度 化方向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进程 (3)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占有特殊 地位
历史阶段

人教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人教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考法2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考题2】 (2016· 江西南昌模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
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
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这说 明勃列日涅夫时期( )
A.特别注重发展重工业
B.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 C.科技对生产力的推进作用特别巨大 D.苏联人热衷于武器研发 答案 A
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 的发展和稳定。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史论链接』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 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
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促进经济
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 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读史用史』
(1)史料一反映战后福利制度带来政府开支不断扩大的
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 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提示 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
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
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思维导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考法1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题1】 (2017· 四川宜宾调研)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

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0 专题总

2019届高考人民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0 专题总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 所有制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 赫鲁晓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 夫改革 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 倡种植玉米等 勃列日涅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 夫改革 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 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 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 的改革措施(3)苏联的解体 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 败,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 的失败 戈尔巴乔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 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 夫改革 转向政治改革 革中逐步完善
鼓励建立手工 资本家自由经 实践 工场,拓展海 营,消除关税壁 措施 外贸易,积极 垒 抢占殖民地 适应了封建统 治者富国强兵 和资本主义原 兴衰 始积累的需 原因 要,但不利于 机器大工业的 经营 为私营企业的发 展消除了障碍, 自由资本主义盛 极一时,但无法 调整企业间的无 政府状态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 理,政府直接投资高 风险工业,不同程度 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专题总结提升
一个主题: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条主线: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三个重 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 的新变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阶段 16-18 世纪 核心 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 励对外贸易,多 储备金银 自由主义 18 世纪末—20 世纪 20 年代 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自由贸易 凯恩斯主义 20 世纪 30— 70 年代 政府从信贷、投资、 生产、 销售等各方面 干预经济
解析:选 B。根据材料引文,张军认为凯恩斯主义虽然现 在比较流行(因为有利于缓解危机), 但它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 长的能力。可见凯恩斯主义不可能长期执行下去,即具有时效 性,故 B 项正确。A、D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C 项片面强调凯恩斯主义的消极影响,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 故排除。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10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带。如2016年全国丙卷第40题和2015年全国卷Ⅰ第34题都考查中外救
济福利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模 块 二 经济成长历程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通史坐标]
[备考指南]
最新考纲
考向归纳
五年真题 2014· 全国卷Ⅱ· 34 2015· 全国卷Ⅰ· 34 2013· 全国卷Ⅰ· 31
关联考点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 措施 罗斯福借鉴胡佛的经济 举措
1929-1933年资本 美国经济大危机时
2013· 全国卷Ⅱ· 35 2017· 全国卷Ⅲ· 34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对“斯大林模式”的维 护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加快工
业化的言论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 1953 年改变集体农
戈尔巴乔夫改革 庄报酬
最新考纲
考向归纳
五年真题
关联考点
从近5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征: (1)考查方式: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力度较大,选择题居 多,仅在2016年全国丙卷第40题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2)史料形式:以文字材料和创设历史情境为主,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 命题特点 34题创设影视艺术等历史场景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考查知识: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斯大林模式一直 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关注民生和制度创新成为近几年命题的核心地
政策对比
2016· 全国丙卷· 40 西方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 2014· 全国卷Ⅰ· 34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苏联引进外资进行
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工业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24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 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24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 人民版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 知识图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73 年该体系瓦解。 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美国经济实力
由盛转衰,而不是世界金融秩序由稳定走向混乱。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人民版(福建专用)
必修第二册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4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资 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 系的形成
考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 考点二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 形成
易错警示
练出高分
考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

正式运行。
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币体系 的建立

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的多少 是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 定的,而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 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借此取得了对这 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
1.背景: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各国的社会经 济遭到破坏。美国企图凭借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规 划“世界经济蓝图”,建立一个受 美国 控制的国际 经济秩序。
2.建立:1944 年,美、苏、中、法等 44 个国家在美国的 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 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
史料三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 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元从此有了“美金”这 一说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件:专题十 各国经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件:专题十 各国经济

“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
★清误区 认识不清,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对经济“滞胀”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史论链接』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典型国家:英法):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 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日本):对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
【考题1】 (2017· 课标全国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 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 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 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方法突破』
★明立意
★抓关键
从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 ”“农民可以像工 本题为文字信息推理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苏联改革与苏联解体
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承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 ★清误区 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5)赫鲁晓夫改革,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副
业,扩大农业生产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联的剧变。 ——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巧学妙用]
[易错易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
导地位,而是指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 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CONTENTS@《创新设计》第27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010204自主复习•对接高考•专家史论•代恒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苏联解体的原因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3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自主学习[考点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至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理论,普遍奉行的政策,美欧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国家干预经济70年代凯恩斯主义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经济计划,国家干预经济。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计划就是实行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

()提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但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于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

×3.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

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A .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 .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C .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4.图表史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答:1973年前数据高于1973年后。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从高速增长出现“黄金时期”到增长缓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国别1950~1973年1973~1978年日本14.1 1.1西德7.60.9法国 6.1 1.3美国 4.3 2.5[问](1)以1973年为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状况?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2)针对这种状况的各国如何调整的?5.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问]结合战后英国经济政策,撒切尔执政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答:由实施国家经济干预政策变为国家有限干预。

1.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社会福利[问](1)这里“安全网”是指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政策。

(2)设这张“网”的主要目的是()BA.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

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D,不正确的是()A.“扶危济困”,扩大了社会消费B.“削峰填谷”,缩小了贫富差距C.“惩勤助懒”,挫伤了工作积极性D.“劫富济贫”,激化了社会矛盾3.[史料]二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

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问](1)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2)分析英国工党福利政策有何作用?(3)结合所学,你认为“福利国家”建立的实质是什么?答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答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矛盾,保障社会稳定,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6.“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

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A .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B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C .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D .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B 4.20世纪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益完备。

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是一些国家的扩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

”“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私有化③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④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六七十财政支出①②③1.有学者说,在现代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当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

”[问](1)属于这一阶段“新动向”的是()A .工业生产比例显著降低B .西方优势地位完全确立C .社会生活世俗化城市化D .现代经济模式趋于定型答案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

(2)出现这一“新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2.下列关于第三产业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的。

②第三产业的繁荣,压缩了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空间。

③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④消除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⑤覆盖面很广如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公共事业,也包括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旅店等服务行业。

①③⑤A 第三产业3.《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

”答案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美国“新经济”是在形势下的一种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新经济”的兴起推动的进程和实现。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种经济?由材料看出,这种经济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元坚挺地位B .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几乎为零C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C自主学习[考点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实行改革的背景不包括()。

A.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B.农业集体化引起粮食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斯大林的支持D 2.右图宣传画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可能发生在谁主政时期?据此简述其改革的认识。

答案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改革选择农业为突破口,取得一定成效,但违背自然规律,体现改革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3.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我国可以从中获得的借鉴是()A .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B .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批判勇气C .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D .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C 4.赫鲁晓夫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权力下放: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下放中央企业的管理权,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5.右下侧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反映出()D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B.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D.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6.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反映赫鲁晓夫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案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后失败。

7.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违背科学规律,没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不值得肯定。

()×2.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B .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C .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D .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答: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等。

1.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A .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B .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C .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D .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问]为此,勃列日涅夫做了哪些举措?B C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农业,后者侧重于;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集体领导工业4.[史料]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

……同时,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与之相关的过程,它借助于类似于半社会主义的立法,通过财富再分配政策,来限制个人所得。

……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历史的教训生物学与历史》(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1968年著[问]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有哪些表现?(4分)它是否使民众实现了真正自由?为什么?(4分)答案表现:苏联进行了一系列鼓励物质利益原则的改革(或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列夫改革的具体措施);实现:没有;理由:因为这次改革并未打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提高,经济上、政治上的自由都是极其有限的,改革最终陷于停滞。

1.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

”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②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③制定经济发展“A加速战略”④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3.战后的三次苏联经济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