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
摘要】我的导师于志强教授根据从医三十余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与肝的关
系密切,病机为肝失疏泄,肝郁化火,影响肺、胃、肾而产生三消,治疗上提出“从肝论治”,根据症型分为四型,分别治疗,取得很好疗效,为大家开拓思路。【关键词】于志强从肝论治糖尿病
于志强教授,男,63岁,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系全国第四批名老
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三十多年来,精读经典,勤于临床,善取各家
之长,勇于创新,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中医内科
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之范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
下三消。传统的观点认为其发病机理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上
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从肺、胃、肾三消论治。导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
践发现,许多2型糖尿病的患者或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典型的三多症状,追溯其病史,多数患者有情志内伤的病史。因此,导师遵经立旨,在结合临
床的基础上,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提出糖尿病“从肝论治”新思路,用之于临床,分为四法辩证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
一理论依据
在《内经》中就谈到过消渴发病与肝有关。《灵枢•本脏篇》云:“肝脆则善
病消瘅易伤。”情志不遂,气机郁结,血脉不畅,郁而化热,而为消渴,《灵枢•
五变篇》曰:“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髀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而后刘河间在《三消论》中云:“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至今消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心境愁郁,内火自然,乃消渴大病。”也认为
明确指明与情志因素有关。清•黄坤载在《素灵微蕴•消渴解》中云:“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云:“消渴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肝木与少阴相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蜇藏。”
通过上述两位医家的论述,认为糖尿病与肝关系密切。
二病因病机
纵观历代医家论述,足以证明,消渴之病,病位在肝,但与肺、脾(胃)、
肾三脏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条达之情,郁久化火,肝
火或刑肺金,或乘脾(胃)土,温热内生,或下灼肾水(子病及母),津伤液涸,则三消乃作,变证从生。
三分型证治
(一)肝郁化火,灼伤阴液
主证:烦渴多饮或多食,口苦易怒,面赤眩晕,溲黄便秘,或胸闷胁痛,或
嗳气返酸,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多弦滑或滑数。
治则:酸泻肝木,清热生津。
方药:消渴煎I号。
柴胡10g 木瓜15g 白芍15g 乌梅15g 天花粉30g
黄连10g 梔子10g 生甘草6g 麦冬12g 黄芩10g
方解:本方是在《类证治裁》的“乌梅木瓜汤”合《丹溪心法》“川黄连丸”的
基础上化裁而得,方中以乌梅、木瓜、白芍三药酸泻肝木为君,乌梅、木瓜又有
酸甘化阴之功。以柴胡、黄芩、梔子,疏肝清热为臣,佐黄连清心泻火,“实则泻
其子”,以天花粉、麦冬,清热止渴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1.如消谷善饥明显者,加生石膏,清泻胃火。
2.若肝阳上亢,眩晕明显者,加天麻、钩藤、玳瑁平肝熄风。
3.若大便秘结者,加番泻叶或生大黄,通腑泻热。
4.若胸胁痛明显者,加之以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止痛。
(二)肝郁土壅,湿热内生
主证:形体肥胖,口渴多饮,易怒口苦,胸闷纳呆,头沉身重,四肢乏力,
舌体胖大,苔黄腻,脉象弦滑。
治则:疏肝清热,燥湿健脾。
方药:消渴煎II号。
苍术12g 黄连12g 柴胡10g 荷叶10g 枳壳10g
葛根10g 蚕砂(包)10g 鸡内金10g 梔子10g
方解:本方是在朱丹溪“越鞠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得,方中以柴胡、枳壳,疏肝解郁,升降气机,以苍术、蚕砂、梔子、黄连,清热燥湿,以葛根、荷叶升
胃中清气,生津止渴。
加减:
1.若见双下肢水肿明显者,加泽泻、冬瓜皮、车前草,利水消肿。
2.若兼舌暗瘀血者,加三棱、莪术,活血化瘀。
3.若见湿热瘀血积于胁下(脂肪肝)者,加决明子、鳖甲、茵陈,以增清热
化湿软坚散结之力。
4.若见呕恶厌油明显者,加竹茹、生山楂,消食化积,降逆止呕。
(三)肝郁脾虚,脾津不摄
主证:情志抑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尿频尿甜,口渴多饮,形体消瘦,
少气懒言,腹胀便溏,舌淡暗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或虚弦。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升清。
方药:消渴煎III号。
柴胡6g 枳壳6g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5g 当归12g 茯苓15g 葛根12g
陈皮10g 炙甘草10g 山药10g
方解:本方是在“钱氏七味白术散”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补气健脾,以葛根升发脾胃阳气,升降气机,以
当归养血活血,以陈皮理气行气,旨在补而不滞。
加减:
1.若腹胀明显者,可加厚朴,理气除胀。
2.若腹泻便溏明显者,加莲子肉、白扁豆淡渗健脾止泻。
3.若兼四肢麻木者,酌加桑枝、姜黄、蜈蚣、牛膝活血通络。
4.若兼尿如浮脂者,乃肾不约制,加服金匮肾气丸。
(四)肝肾阴亏,燥热津伤。
主证:烦渴多饮,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形体消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或视物模糊,或耳聋耳鸣,舌质红,舌体瘦而少苔,脉象弦细而数。
治则:滋补肝肾,清热生津。
方药:消渴煎IV号
熟地黄24g 制龟版(先)15g 知母10g 山萸肉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