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升本《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合集下载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 : 王霞(98 ) 女, 17- , 河南潢川人 , 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 信
第 2期

霞, : 等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积分为主要讲授内容 , 忽视现代数学的内容与方法 ; 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重点 , 忽视多元 函数微积分的 教学 ; 注重注释式教学的逻辑推理 , 忽视创新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 , 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 要求和课程教学计划安排, 深入钻研教材, 大量阅读参考文献 , 抓住基本概念、 基本理念、 基本技能和各 章节基本要求 , 明确重点 、 难点,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 内容. 当结合 自己的专业方向, 应 适量引入现代数学 的内容与方法 , 并将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于《 数学分析》 教学内容之中. 2 2 积极 采用 现代 教育 技术 .

在教学手段上 , 一些教师依然凭借“ 粉笔+ 黑板 ” 进行教学 , 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欠缺. 以计 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的迅猛发展 , 使数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发 生了巨大 的变化. 因此 , 在教 学中自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是高素质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事实上 , 把多媒体引人数学 教学 , 数学教学内容能直观化、 具体化 , 数学 中的定义 、 公式 、 定理不再是呆板地出现在黑板上 , 空间图形 的美得 以展现 , 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以文字叙述为主 、 作图不规范、 色彩单调的教学模式 , 能更 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使教师结合教材把教学内容制作于课件中, 教师在课 堂上不用板书 ,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从而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 ; 能够因材施教, 进 行个别 化教 学 ; 能够充 分调 动学生 学 习的主 动性 , 变被 动学 习为 主动学 习 , 在 学 习中获取乐 趣. 并 因此 自 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必将对巩固和提高《 数学分析》 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从《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改革措施和未来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当前,《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抽象:数学分析课程的内容涉及大量抽象概念和定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2、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忽略应用实践:数学分析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二、《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和优化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降低理论难度,增加实际应用案例。

2、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实践环节:设置数学实验、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数学分析》课程的未来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1、结合科技发展:将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引入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2、国际化视野:加强与国际接轨,引入国际先进的数学分析教学理念和资源,提升我国数学分析教学的国际竞争力。

3、培养创新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数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通常称为“老三基”,是大学低年级学习的重要基础课,其中数学分析尤其重要.首先它历时最长,总学时约300学时左右,其教学过程贯穿三到四个学期;其次它为学生提供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如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概率统计等)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数学分析所体现的分析思想,逻辑推理方法,处理问题的技巧以及整个数学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起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数学分析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数学分析的教学也一直存在诸多难点,比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教授具体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与数学系其他专业课程、与初等数学的学习进行适当的衔接难等等.针对上述难点,下面我们结合自己多年来进行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谈谈_些认识和体会.1联系初等数学与初等微积分进行教学微积分理论是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教学的主体.数学分析不同于高等数学的是,它已超出“经典微积分”的范畴,更多地关注十九世纪微积分严格化的成果,甚至近代分析学的成果.简言之,数学分析研究的是“严格意义下的微积分”数学系新生在学习数学分析之前,绝大部分已经在中学学过初等微积分,包括对极限和导数等概念的较为直观的定义,以及较为简单的求极限、求导数和求积分的运算等.而在大学阶段所学的“严格意义下的微积分”,涵盖了初等微积分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极限、导数等概念给出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同时对微积分理论体系中的定理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为了在中学微积分教学的基础上,立足于更高的观点来讲授数学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严格意义下的微积分”的必要性,我们作了如下两点尝试:11联系初等数学进行教学.初等数学是常量的、静态的数学,它只能解决和解释常量的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比如求规则图形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常力沿直线所作的功,以及质点间的吸引力等;微积分是变量的、动态的数学,它解释和解决那些变化的几何问题和运动的物理过程,特别是描述一些物体的渐近行为和瞬时物理量等,比如不规则图形的长度、面积和体积,一般运动在其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需要用运动的观点考察问题.在曲线上任取一动点,连接两点的直线即为曲线的割线,当动点沿曲线无限接近定点时,割线的极限位置即为曲线在该点的切线,切线的斜率为运动割线斜率的极限.例1考虑的速度和斜率在匀速运动和直线的情形下,其计算是简单的除法,但对于“非匀速运动”和“曲线”,其计算就是求导数,即求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商的极限.相应地,求函数增量可以用求微分近似代替.例2积分概念的引入--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力作功.例2考虑的面积和功在直边形和常力的情形下,其计算是简单的加法与乘法,但对“曲边形”和“变力”的情形,其计算就是积分.综合上述两例,可以给出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微积分研究的是“非线性情形下的和差积商”讲解导数和积分概念时,要突出背景问题的运动变化和非线性的特征,与初等数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直到曲、均匀到非匀、常量到变量、有限到无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微积分是数学从常量时期进入变量数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逐步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联系初等微积分,运用悖论和反例进行教学.学生在中学里已经初步认识了微积分最重要的几个基本概念,并学会了初步的微积分算法.进入大学后,他们接触到“严格意义下的微积分”,经常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接受微积分概念的严格数学定义,如数列极限的HV定义、一致连续的定义等,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极大的困难;二是对已经学过的微积分中的相关运算缺乏耐心,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和学习的动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教授相关内容时,首先是尽量完整清晰地给出概念的具体背景,讲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其次,也是我们更为看重的一个方法是:密切结合初等数学和初等微积分的内容,运用悖论和反例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微积分严格化的必要性,同时在进行计算和证明时有意识地验证条件,避免陷阱.例3发散级数悖论.例4可以使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常用的变量替换也是不能随便用的,前提条件是函数极限必须存在丨结合这个例子,可以提醒学生,在运用函数极限的相关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的时候,也必须先验证法则的适用条件是否成立.通过上述例子,使学生体会到直观的认识、常规的做法常常是很不可靠的,为了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出现谬误,必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习它们的严格化定义,同时对法则的适用条件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并学会把标准法则的条件加以弱化或改变,以使法则适用于更广阔的领域.2揭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是仅仅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分析教的不仅是_种知识,更是_种思想,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对_些具体的知识,通过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从不同特征中找出共同的本质,揭示出概念间的内部联系,就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点统一起来,并使学生对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加深认识.数学分析概念繁多,但是数学分析的几个重要概念,如函数的连续、可导和可积[1],都可以用极限的思想将它们连贯串通起来.从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启发学生,虽然这三种定义完全不同,但要注意到这些定义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极限定义的.以上三个定义实质是三种不同形式的极限.可见极限是这些定义的基础.从连续、可导、可积概念出发可以推广到多重积分,曲面、曲线积分,级数等等.这样,极限就将整个数学分析联系起来了.所以,极限思想可以说是贯穿数学分析的始终.3与后续课程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我们在数学分析教学过程中,_直试图将数学分析和_些后续课程如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实变函数等联系在_起进行,以便加深学生对于各门课程之间联系的了解,进而充分认识到数学分析是整个数学的重要基础.例5从研究对象出发,揭示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泛函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a)数学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函数,可记作y-/(x).定义域是R中子集,自变量取值为实数.b)泛函分析[3]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泛函,可记作y=/(gO.定义域是由函数构成的集合,自变量取值为函数或映射.泛函就是以函数为自变量的特殊映射.c)实变函数w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测度,可记作y=rn(E).定义域是以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自变量取值为集合.测度是以集合为自变量,满足_定规则的特殊映射.在学习数学分析的时候,就让学生了解:道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数学分支.这样能进_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分析中函数概念的理解,对于后续课程如实函、泛函的学习就有一定的帮助.实质上方程(1)就是一个常微分方程.从方程(1)可以直观地看出所谓的微分方程就是含有有关未知变量导数的方程.常微分方程中导数是关于一个自变量的导数.若方程中有关于多个自变量的导数,那就是偏微分方程.之前我们学习的方程从本质上说都是代数方程.将求隐函数的导数和介绍常微分方程联系起来,可为下一步学习常微分方程作铺垫,同时可加深对隐函数导数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分析这门基础课的重要性的认识.4注重讲解知识的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引言数学分析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数学人才的需求,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和应用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分析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1. 传统数学分析课程特点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主要包括实数系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极限与连续、微分学、定积分与含参数积分、级数及一般函数项级数等内容。

其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学生对于数学分析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由于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数学分析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探索。

2. 存在问题(1)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实际应用传统数学分析课程以理论内容为主,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应用探究,导致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兴趣不高,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传统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和书写为主,学生 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思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评价体制不完善传统数学分析课程的评价体制多以考试为主,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数学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及策略1.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际应用在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丰富课程的内容,引入更多基于实际问题的数学分析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互动性在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运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评价体制完善,兼顾理论和实践在数学分析课程的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项目实践、综合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

探讨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探讨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探讨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问题的提出大学数学对于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系统化、层次化、递进的教育过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学分析,对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甚至是计算机、物理等学科的教学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它所体现的分析数学思想、逻辑推理方法、处理问题的技巧,在专业学习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工具作用.为了更贴合当代大学教育的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作者从完善教学法、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手段、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化方面,就数学分析的教学,与同仁进行探讨.2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提倡“快乐”的教学21世纪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作为教学中的受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能力等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和新发展.作为教师,如欲增强教学效果惟有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了解把握当今教育对象,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由于数学分析的教育,特别是第一学期的课程,有别于大学之前的数学教育,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强,理论陈述多、理论证明多、辩证多、实际应用的少、趣味性少;相应的,在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的多、挫败的多、学习的耐性和毅力在减少.因此在教学法的实施中提倡“快乐”,用“快乐”的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风气.2.1坚持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快乐”教学心理情境.快乐的教学环境,是搞好教学的第一前提条件.作为老师要爱心丛生,一心为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思想把学生视为第一,在教学中为学生服务为第一,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中、课后随时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答疑要耐心,授课要诙谐,这样才能获得学生信任和尊重.2.2维护学生自尊自信,筑牢‘‘快乐”学习的精神支柱.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是现代社会一个健康人的基本心理品质,当代大学生尤为强烈,并从这种承认中获得坚持的动力,因此及时鼓励表扬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有一点进步,只要马上给予肯定,及时提出给予表扬,让闪光点发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他们就会产生战胜困难信心,学习成绩逐步好起来.2.3是心怀学生切身利益,生成“快乐”学习的外部氛围.作为大学第一年的教学课程,在学生从之前的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转换的关键阶段,任课老师有责任从做人的角度出发,讲清做人的品质、品格、品位,要求他们自尊、自重、自爱、自励、自进.这样,使学生真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2.4帮助学生规正学习航向,生成‘‘快乐”学习的发展目标.囿于国情,大多数学生将通过课程考试作为学习的目标,这既有悖于大学教学的初衷,也有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应详尽介绍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前景;详尽阐述所教课程在大学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着重阐明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重点.应在教学内容中提及其相关研究课程的发展,并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重复和巩固,指出切实可行的、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此,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踏踏实实地搞好当前的学习,稳步扎实地不断迈步向前.3提高数分教学艺术数学分析给初学者的印象是精、深、杂、燥,特别是有限的学时与课程内容庞大的矛盾非常突出,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非常高,教学艺术格外重要.因此,除消化吸收、去除糟粕等教学方法外外[3],教好一堂数学课,还应做到以下几点.3.1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个合理的教学进度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每届学生具体的学习背景和基础,根据教学需要而制定的.以09级新生为例,虽然由于高中的课改,使得第一学期数列与函数极限的内容,似乎就是高中数学中的“旧面孔”,但其涉及“d”语言对定义的阐述、证明以及实数系四大基本定理间的循环论证,其间充满了大量的逻辑证明和分析数学的辩证思想,对理论要求的严格和严密,让学生无所适从.由于该内容的学习将形成分析数学的思想构架和基础,在四年数学专业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学中,要遵从先慢后快的策略,在学时数的安排上要有所侧重,多进行典型例题及作业的评讲和理论脉络的梳理,只有“地基”夯实了,才能跟好的进行上层建筑.3.2脉络清晰.数学分析,其逻辑严密,系统性极强.因此,教学中要采取“理大关系、求小联系、定准位置、构建框架”的教学法,特别是在开始新的学期或章节,对该阶段的知识的系统性预告--即“读目录”尤为重要.例如,数分第一学期学习的是数列极限与函数的连续和可微可积性,在学期第一节课通过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预告和目录的“通读”,通过高中学习的相关基础,将教学各章之间科学关系交待清楚,将“极限一连续一可微一可积”的逻辑关系以及“数列一函数”的推进捋清,甚至是“数列一级数”、“数项级数一函数项级数”这些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形成预告,实现与高中的数学课程形成“无缝”衔接.同时,在每章开篇还要强调对知识点和教学计划的介绍,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了然于心,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性极强的数学体系框架,使学生有一个系统整体的、直观感性的“知识树”3.3重点突出.数学课程其知识之间联系固然紧密,但并非只字片言也不能取舍,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例如,在数分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前三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论的辨析和证明,它将形成整个数分的理论基础.其间涉及的计算问题由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出现其他更为简略的计算方法,在将来教学再重点进行回顾、比较则收效会更大.此外,采取“章章遴选重点、节节挑好亮点、课课选择知识点”的教学法,凡“带点”的地方,多讲、细讲、深讲.这样清晰明了,学生非常欢迎.3.4难点精讲.讲授难点内容是对教师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是对教师讲授艺术的考验.教学中,采取“吃透内容、分化内容、破解内容”三步法,以及“寻找切入点、分层剥笋、各个击破”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破解数学难点“点金术”.以采用定义证明极限问题为例,这是数分学习初级阶段最难掌握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中要剖““”语言对极限逻辑的描述,指出证明的关键就是寻找8与“间的关系.3.5深入浅出.针对数学重思想、重应用的特点,深入浅出.例如,在详解了数列收敛的Cauchy定义,剖析了其间的逻辑关系后,则可顺利的在其后的函数的极限、连续,甚至一致连续性中利用Cauchy定义的本质完成等价判定的推导.又如,定积分章节中深入剖析微元法,则在根据定积分判定其必然可积后,则可“抛弃”黎曼和的构造问题,利用微元法构造定积分表达式.总之,思想讲深、理论讲透,操作讲实、掌握规律.3.6阐明应用.基础数学知识,对后续学习乃到走上社会是否有用,怎样使用,是学生非常关心地一个问题.教学中,要非常注重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一般分成三个层次:①在本课程中的作用.如数分中极限的收敛和发散理论是贯穿始终的,学生如果明确了这一点,对敛散性的学习就会有充分的重视.②对后续课的作用.如复变函数就是在数分的基础上,将变量的属性由实数拓展到复数,其教学内容和理论框架与数分类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能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③在实际中的应用.如通过数分中无穷小量的等价替换性,进行根式的近似计算,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数学在其他领域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4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数分课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选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合适怡当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都是非常有益的.4.1教学板书的合理布局.由于数分类课程充满了大量的推导和分析过程,因此,教学板书是教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数分类课程易在具有四个黑板的教室内进行,一般情况下,要至少保留一板进行理论的分析和计算推导.课程的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关的例题(包括回顾的内容)要有技巧的保留在黑板上.涉及的定理、性质等文字内容切不可照抄书本,要达到精炼、准确为好,排版要求可以在上面实现直接的修改和替换.要保持版面的干净、鲜明,要注重多色粉笔在板面标注上的应用.4.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由于数分课程的本身注重理论推导、实践计算的特性,而多媒体展示过程直观、省力,但缺乏生动性,不易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这对于理论的分析和推导不利.但是不能否定在面临大量的计算、复杂的图示和动态演示时多媒体的优势.因此在数分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多媒体因素是很必要的.比如,从多元求偏导和定积分的几何应用由于需要大量的图例,采用课件显示将更加的直观.总之,多媒体课件的采用必须是非常个性化的,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合理的设计,同时一定要配合其他教学手段,实现第三屏幕与黑板的有机结合,能使教学内容表达的层次更分明.4.3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双边活动,应该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标本兼治.从教师角度说,本人的体会主要是:①介绍常用的思维方法,例如比较法、联想法、移植法、逆向思维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逻辑分析上加强否命题、逆否命题、等价、反证、归纳的训练.②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告诉他们怎样理解性的记公式、预习、听课、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提供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开“小差”,提及与课程不相关的健康话题,缓解课堂气氛;可有意在板书上出“小错”,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理解的扎实程度及是否有走神,并及时进行跟进.④因人而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完成后续学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4.4采用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情况并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意图,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沟通与反馈,信息渠道要畅通:①定期与辅导员交流,取得辅导员的支持帮助.②与学生沟通,不积累问题.③设计问卷调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④通过手机、QQ群与学生进行交流.4.5介绍科学家背景,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结合教学内容和历史背景,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伟大贡献,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5数分课程学习效果考核的多样化数学分析涵盖的知识点众多,理论证明和复杂计算耗时巨大,使得相当多重要的知识点无法在一张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的考卷中体现出来.要实现计算量、证明量、考核面和难易度控制在试卷上的“和谐统简直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数分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多样化,在必要的闭卷考试之后,本人比较推崇的考核形式有:5.1研讨考核.由老师指定或者学生自己选题,在每一篇章结束后(如极限论、微积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进行分题目研讨,根据学生的发言及上交的研讨稿评分.5.2授课考核.备一堂课远比学一堂课对知识点的长期“记忆”程度高的多.因此,可以在教学时间允许的范围内,由学生上台授课进行考核,对授课的学生及台下负责提问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表现给分.5.3论文考核.内容可以是某一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不同的见解或其他个人的应用或观点.这种形式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而且也为将来毕业论文方向的确定起作用.以上这些考核和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期末测试综合,作为学生的学期考评成绩,才能更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以上这些需要在学时数的予以支持,扩充数学分析课程的学时数是很有必要的6结束语总而言之,大学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要教会的不仅是课本的知识,还要是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作为大学入学第一个学期的基础课程,作为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内容,数学分析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探讨、不断改进的过程.。

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数学类专业(我校有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计与计算科学)的培养方案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这三门课是大一、大二年级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常称为“老三基”),其中以数学分析尤为重要。

不仅因为它历时最长,其教学过程贯穿三个学期,还因为它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如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概率统计等)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数学分析课程具有内容经典、体系完整、理论推理严密等特点,所体现的分析思想、逻辑推理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在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起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

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经典,几十年来基本不变;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学了一两个学期了还没入门,甚至到了毕业季还在重修数学分析的学生也不少见。

教学方式陈旧,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教师只管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分析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推理的严密性是保住了,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却无法保证。

教学手段基本都是采用“黑板+粉笔”的方式,教师忙于板书,抄定义抄定理抄例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生埋头记笔记,课后还得花大量时间消化。

由于数学分析课程的理论性强、趣味性差、辩证分析多、定理证明多、实际应用较少、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要求高。

另外,学生由于刚从中学升上来,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的要求还不习惯,特别是极限的精确定义“ε-δ语言”的引进,让学生无所适从,即使课堂上听懂了习题也常常不知从何下手,容易产生挫败感,会影响到学习的耐性和毅力,一旦形成定式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我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加强了通识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而且每学期的学时数从18调整为16,课程量增加了,这样每门课程的课时也就相对减少了。

特别是数学分析课程,从以往的(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300学时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80学时分别调整为256学时和224学时。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数学科学学院黄强联数学分析是连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桥梁,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数学分析在数学专业中的地位是由其本身丰富的内容,严密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后继课程的深刻影响所决定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复变函数论、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后继课程的阶梯. 分析功底是否扎实,对学生学习这些专业课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用著名数学家Kolmogorov的话来说, 学习数学分析就是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计算能力.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论证方法,系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获得熟练的运算技能和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授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目的.自立项以来,我们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根据我校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不仅着重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和计算能力,还注重灌输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即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经过项目组两年的努力,完成了课题预定的研究目标. 两年来,我们编写数学分析讲义2册,数学分析选讲讲义1册,发表教学论文4篇,项目主持人黄强联获扬州大学2008-2009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和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二等奖,并主讲扬州大学研究性教学观摩课一次(数学分析选讲);项目组成员周玲2009年获江苏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扬州大学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一等奖和数学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一等奖.在项目的具体研究实践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以学生为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我校的数学分析课程早在1993年就已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一类优秀课程. 因此,我们是在一个高起点进行再建设,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有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学校对课程设置改革的统一部署,2002年本课程从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四学期设置改为三学期,总教学课时从原来每节课50分钟的342课时,减少为每节课45分钟的288课时,课时实际减少24%.而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允许相应地减少;2.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接影响到我院的生源质量,入学学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如以前,同届学生之间差距也很大;3. 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这几年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每年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江苏省内和省外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冲击.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共同研究,改革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根据新的课程设置,课时标准和教材要求, 总结历年的教学经验,调查了解国内外院校同类课程的发展与现状结合我校学生的现状,重新制定了一个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大纲,并参照国外最新教材,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本着有利于学生科学发展的精神, 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A-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包括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B-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C-本课程的一般内容,包括后续课程中会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D-选学内容,供优秀的学生选读.学生可根据以后的发展方向(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或者中学数学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整体上将《数学分析》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A-分析引论. 数学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实数的连续性,研究的对象是函数(主要是连续函数),主要工具是极限,基本问题是无穷小运算.这些思想贯穿课程始终,是数学分析的门槛和难点,难教难学.我们认为这部分内容是基础、是铺垫,旨在引导学生入门,具体教学方案分两步:第一步先让学生初步掌握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运算、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定义;第二步再应用极限理论推导出实数连续性的六条等价命题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四条主要性质(有界性、最值性、介值性和一致连续性). B-微分学.包括一元函数微分学与多元函数微分学,使学生认识到导数是无穷小运算(除法)的结果.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内容是:导数的定义及计算,微分中值定理,微分学的应用等.多元微分学除与一元函数的类似内容外,还有方向导数与梯度,隐函数定理,参变量积分所确定函数的微分法.这部分内容涉及概念、理论、计算和应用,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C-积分学.包括不定积分与定积分,重积分,参变量积分,曲线与曲面积分.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积分的概念及其计算,理解定积分的存在性定理,并了解各种积分之间的联系,能应用积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D-无穷级数与反常积分.我们以无穷级数为主线,讲述数项级数的概念、敛散性判别法、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的概念及其判别法、幂级数求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傅立叶级数的概念及其收敛定理,重点是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幂级数及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关于反常积分,特别是含参量反常积分,其理论及方法与函数项级数平行.2.不断按照学生情况改革教学方法.多年来,我们已经在期的教学中形成了“踏实精细、首尾相顾、前后呼应、类比拓展、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按照“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探索解法-形成定义、定理-结果应用-定理拓广”组织理论教学。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数学分析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文章针对数学分析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分析;现状;教学改革一、数学分析教学的发展及现状数学分析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教学跨时最长,教学时数最多,学分数量最大,历来受到学校、院系及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

数学分析的教学进程对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电教、经济学等文理学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

数学分析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它所体现的分析数学思想、逻辑推理方法、处理问题的技巧,在整个数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起着奠基作用。

正因为如此,数学分析一直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必考科目之一。

数学分析是一门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课程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国内进行多次教育改革,数学分析等一批新教材陆续出版,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形成。

90年代后特别是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划的实施,数学分析诸多教材进行改版,甚至多次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更加适应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体现了教材的先进性,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处理的合理性,理论的严谨性以及教材的可教、可读性[1]。

二、数学分析教学改革措施对于刚刚升本的师范院校而言,数学分析课程的理论要求当然还远没有达到。

针对此状况,当然需要进行改革,我提出以下几点:(一)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改革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于高校的数学分析教学而言,如果不改革、不抓住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数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已形成达几百年的时间了,我们可以看看学生毕业后用处最大的是什么学科。

因此数学分析的教学可以尝试多讲和后续课程联系的内容。

同时,现在的形势是考研成为主流,教学内容应和考研结合,选讲一些难题。

还应看到考研多数都用面向21世纪的教材,如华东师大编的。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传统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 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02 教学内容改革
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
1 2
删减陈旧和重复的内容
删除过时和重复的知识点,保留经典和核心的 内容。
突出重点
强调核心概念和理论,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和原理。
整合知识点
3
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
突出重点和难点
小组学习的实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并定 期组织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考试成绩评价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分析理论知识 的掌握程度。
平时表现评价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 成情况等,这些都可以,分析实际问题。
案例拓展
03
通过案例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03 教学方法改革
重视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对数 学分析的兴趣。
启发式教学
通过实例、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分析中 的抽象概念和定理。
鼓励学生提问
实验与项目评价
数学分析课程中可能涉及一些实验或项目, 这些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 作精神。
重视学生反馈意见
定期开展学生评教
通过学生评教,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 效果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设立意见箱
学生可以在意见箱中提出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可以方便教 师了解学生的心声并做出相应调整。
课堂互动与讨论

关于《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综述

关于《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综述

3、实践教学的加强
实践教学是《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 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值分析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开展一些与实际生 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数值分析》是数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数值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值分析 在工程、科学、经济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 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理论教 学,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因此,对 《数值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些学者对《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实验研究或实证分析,以检验 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的数学应用 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研究样本较小,缺乏长期追踪调查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和完善。
总体而言,《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 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例如,如何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等内容更 加有效地融入到《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 理的教学内容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教学内容改革现状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核心。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 度对《数学分析》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将微积分、线性代 数和概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 养;还有些学者尝试将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等内容引入《数学分析》课堂,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系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应用探究。

本文将探讨《数学分析》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在《数学分析》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明确目标。

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定理的证明,但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也应该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分析》课程改革中,我们还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主要围绕极限、导数和积分等基础概念展开,但实际问题往往需要更深入的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实际问题的引入和应用案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多元函数、级数和微分方程等,以扩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数学分析》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但这种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兴趣。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

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人才。

案例:某高校《数学分析》课程改革的实践某高校针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他们设置了一门“数学分析应用实践”选修课程,其中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引入和应用案例的讲解。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参考内容
在中专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 间想象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中专数学教 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这 些问题制约了中专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对于中专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显得尤为 重要。本次演示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兴趣等方面探讨中专数学教学改 革的几点思考。
二、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和 应用技能的比例,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积极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 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数学分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 学方式,引入探究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其次,教学内容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加强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需要丰富考核方 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和期终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 水平和能力。
其次,数学分析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他们的需求和特点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数学分析教学改革中,需要充 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力。
最后,数学分析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教学改革是一 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和 内容。同时,也需要借鉴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 进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进程。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

《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目,格式设置等。

以下是关于背景介绍的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进,可以使数学分析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实际应用的需要。

重视应用探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开展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和应用探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的有效路径和策略,为提升数学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数学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和应用探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对课程的调整与优化,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合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深化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旨在为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方案和有效措施,为提高高校数学教育质量做出实质性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经验。

1.3 研究意义数目,标题,作者等。

谢谢!《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将数学分析课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对于促进《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和应用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作为数学分析课程的一部分,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学分析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担负着为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解析数论、泛函分析、拓扑学等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工具的重任。

数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数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分析严谨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更是他们适应未来社会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必备素质和基本技能之一。

一、数学分析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数学分析课程具有内容经典、体系成熟完备、理论推理严密的特点,数学分析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敏捷的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目前,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目的来看,普遍存在着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偏重已有知识的传授,对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不够;第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被动,一些教师要求学生只需听讲、记忆、模仿做题,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够;第三,片面强调逻辑性与结构的严谨性,而对数学思想理解与表述不够;第四,重视教学过程,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第五,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可选择性较少,变化性不够。

这些现象表明,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既体现不出新的教学理念,又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课程组的教师,在认真研究了数学分析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结构复杂、概念抽象、转换多样、推理论证难的特点和学生的数学结构比较丰富、逻辑结构贫乏、自学能力不强等特点后,近五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1.更新教学内容。

数学分析教学内容的更新主要是处理好传统数学知识的继承性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关系,运用数学中具有统率作用的、革命性的新观点和新方法重新审视和梳理已有的教学内容,在经典的教育学内容中尽可能地渗透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方法、符号和记号等。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浅析《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数学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在国内高校其他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课程的大多数为一些理工类专业,如计算机和物理学专业。

随着当今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数学科学对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起着愈益突出的促进作用。

在国内,经济学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课程的高校为数不多,这主要是考虑到专业的需求、生源以及课程学习难度大等诸多问题。

经济学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课程主要目的,一是增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加强对学生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学问题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数学分析使学生更深了解微积分基本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对经济学课程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

二是近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历史所证实,数学对研究经济科学具有主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了诸多重大问题(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看出) 。

三是数学自身方面的特点与经济方法论相结合,使得经济研究更加精密准确,实用性更强。

《数学分析》课程内容多、难,学时较长,学生学起来要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微积分》课程困难很多。

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数学分析》教材中几乎都是偏向理工科专业的,还没有适合经济学专业的《数学分析》教材。

因此,经济学专业开设《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无论从教师教还是学生都面临很多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有必要对《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一些改革探索。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积极性,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方面的难度。

其次,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能够对经济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如制定经济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设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博弈论和经济控制论等课程等。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新课标下《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浅析论文数学分析课程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为后继课程提供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应用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个地区正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此改革相对应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己在国内陆续使用。

而现在使用的《数学分析》教材是在原高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的,由此产生了数学分析课程与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衔接上有脱节现象。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数学分析这门课程,为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从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的实践体会,就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1新课标下数学分析课堂教学现状1. 1《数学分析》教材与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出现不连续的脱节现象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做了大量的增加和删减,由于删减过多,出现与数学分析课程内容的脱节现象。

如在数学分析教材中涉及到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和积分,以及反函数求导法则等内容,而学生在高中没有学过反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定积分计算应使用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但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讲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在数学分析教材中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区域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二重积分的计算等内容上,都要用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相关内容,但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等内容被弱化了,到了大学学生基本都不知道,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数学分析》教材和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出现较大重复现象新课标下的高中教材与原来高中教材相比增加了极限、连续、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积分及第一换元积分法等数学分析中的内容,但无论是知识的内涵还是知识的深度等方面的要求都不够,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仍然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模仿和套用公式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与教学 目标 里。 ”’ 数 学分 析》 程 的 目标是 在情 ” 《 课
感态度 、 价值观 、 过程 和方 法 、 知识 和能力这 三个 纬度有所
侧重 , 并相互交融和渗透。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 已成为人类
文 明进步 的标志 。掌 握一 定的数 学知识 和数学 思想方 法 ,
理论的系统性 , 忽视知识发现 的过程 , 缺乏必要 的提炼总结
学精神与人 文精神 的整合 ; 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 活动 , 应重 视数学 “ 问题解决 ” 文化 交流” 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 的实 和“ , 践能力 和多 角度思考 能力 , 重视学 生数 学认识 活动 中的情 感、 态度 、 价值观 的培养 。坚持数学科学教育 与人文教育 的
外部强化的“ 教学要求 ” 转化 为 内部强 化的“ 学习需求” 缺 , 乏内部动机和学习兴趣 , 现学习 、 发 主动学 习、 创新学习 、 自 主学习精 神不强 , 习 中唯 书唯师 , 学 常常 出现 “ 课堂 听懂但 不会做题 、 不会应用 ” 的现象。 《 学 分 析 》课 程 是 布 鲁 纳 提 出 的 “ 旋 式 课 数 螺 程 ” , ” 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 , 不仅 包 含着学科 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的螺旋式 组织 , 而且 涵盖学 习与探 究态度 的螺
机等差别 较大 , 知识 结 构不 合理 或 相关 知识 欠 缺 , 教学 难
度大。 该 课 程 现 行 的教 学 内容 过 分 重 视 理 论 知 识 , 识 系 统 知
旋式组织 。依据亚历 山大 ( lxn e) Aea dr 的框 架理论 , 视该 检
课程 的目标 、 内容 、 方法 和教学 , 分析其教 学实践的取 向 , 有
看法是 , 只有 ‘ “ 识见 、 猜测 和沉 思 ’ 才能使 人觅 得 ‘ 真正 的 知识 ’“ ,教育的 目的在于 品格 的训 练 , 也包 括道 德判断 和 审美” … 较实 际 的 技 能形 式 似 乎 ( 没 有 ) 种 升华 作 , 并 这
用…。 … 苏格 拉 底 认 为 : 最 佳 的 ” 超 然 和 纯 粹 的 知 “ 是
第 2 卷 第 4期 4
师范专 升本 《 数学 分析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析
焦 春 生
( 陕西师 范大学继 续教 育学院 副研 究员 西安 7 0 6 ) 10 2

要 : 数学分析》 《 课是成人高等教育师 范类三年制专 升本数学专 业的基础课 程 , 在课程 目标 、 课程 结构、 教
学计划首要考虑的问题 , 尤其是专科 和本科 都开设该课 程 , 知识衔接 、 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习 目标 、 习方式 方法 等 学 学 在本科段应有 自己 的特点 。二是 学 生虽然专 科毕 业 , 但年 龄、 社会阅历 、 世界观、 价值观 、 知识水 平 、 知能力 、 习动 认 学
学 内容 、 思想方法 、 估检 查等方面都 有别于其他课程 。本 文运 用亚历 山大框架理论 分析该课程 的问题 , 评 并依据 勒 梅 泰、 布鲁纳和刘易斯 的理论观点 , 探讨该课 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 数 学分析》 《 ;教 学改革 ; 人学 习 成
中图分类号 :O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9— 86 2 0 )4— 10— 3 1 A 10 3 2 (0 7 0 0 2 0
授” 灌 输” 学 生成 为接 受 知识 的 “ 和“ , 容器 ” 缺乏 民主和 ,
谐、 自主创新 、 合作探究 、 平等交流的教学氛 围, 使教 与学 的 距离增大 , 教学相长难 以实现 。在学习动机上 , 学生 没有把
1 0 2
维普资讯
收 稿 日期 : 0 7— 2— 2 20 0 2
《 数学分析 》 课程 是 师范 院校 数学专 业一 门重 要 的 专
业基础课 , 它既是 中学 数学 的总结 、 提炼 和升 华 , 又是 该专 业后续课程 的基础 , 学生 知识结 构 中占很大 成分 。成 人 在 教育师范类 三年制专升本学 制 的特殊性 和学 生的特 点 , 影 响着对该课程 的 目标 、 内容和教学 : 一是三年制 专升本这个 学制 与层 次是我 国首 创 , 目的是将 原 已专科 毕业 的学生 培 养为本科 。因此 , 培养 目标 、 知识结构 和课程设 置就成为教
排, 对课程有 着 即时 的影 响。至于 ‘ 来 ’ 一 般反 映在课 未 ,
性较差 ; 应用知识内容陈 旧, 脱离 现代生 活 ; 少现 代教 学 缺
思想与方法 ; 缺乏展示 数学 思想性 和人文性的 内容 ; 学 相关
科相互渗透不够 。在教学模式上 , 然是 从概念 出发 , 定 依 从 理、 公式 , 再到例题 、 练习题 以至作 业 , 追求 逻辑 的严谨 性 、
和展现。教 师 以“ 威者 ” “ 宰者 ” 权 和 主 的角 色 向学 生 “ 讲
具备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和数学实践技能 已被 视为每个
受教育者必须具备 的能力。 学习者和教育者 的知识观 、 习观 和教育理 念影 响教 学 与学的效果 、 方法 和态度 。柏 拉 图对 “ 真正或认 可知识 ” 的
助于课程教学改革 。
勒梅泰认为 : 教育从来 也不是 由一片 自板 开始 , “ 总会 有一些架构是承袭下 来 的” l{ H 任何 教育体 制都是 过 ,1 ] ‘ 去、 现在 和未 来 的融合 体 。蕴 含 了 ‘ 去 ’ 过 的是 宗 旨、 值 价
观、 架构 和教学风格 。……意味着 ‘ 现在 ’ 目前 的评估安 是
维普资讯
20 0 7年 l 2月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西安 )
J un lo u te u ain o h a x oma iest o r a fF rh rEd c t fS an iN r l Unv ri o y
De . O 7 c.2 O V0. 4 No 4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