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诗人审美指向的禅学化
论南宋道济禅师诗歌的禅学思想
2020年第36卷第1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36 N o.12020 (总第169期)J O U R N A LO FN O R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C H I N A(S O C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S u m.169)文章编号:1673-1646(2020)01-0034-06论南宋道济禅师诗歌的禅学思想*张锦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道济禅师作为南宋临济宗的代表人物,除了说法传教外,还留有一定数量的诗歌㊂道济禅师诗歌内容涉及自然山水景物,揭露时弊㊁鞭挞丑恶㊁警世劝人和宣扬禅佛义理三个方面,蕴含性本天真,随缘任运和追求本心的禅学思想㊂以道济禅师为代表的僧诗是宋代诗歌发展的一个侧面,其诗歌所具有的 宋调 韵味和丰富的禅韵诗情不啻为宋诗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㊂关键词:道济;诗歌;内容;禅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 A d o i:10.3969/j.i s s n.1673-1646.2020.01.006O nZ e nT h o u g h t o f Z e nM a s t e rD a o j i sP o e t r y i nS o u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Z H A N GJ i n h u i(S c h o o l 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h a a n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71011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a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f t h eL i n j i s e c t o f t h e S o u t h e r nS o n g D y n a s t y,t h e Z e nM a s t e rD a o j i h a s a c e r t a i nn u m b e r o f p o e m s i n a d d i t i o n t o t h e p r e a c h i n g.T h e c o n t e n t o f Z e nM a s t e rD a o j i s p o e m s i n v o l v e s n a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s,e x p o s e s t h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l a s h e s a n d u g l i n e s s,w a r n s t h ew o r l d a n d p r o m o t e s t h e Z e nB u d d h i s m.I t c o n t a i n s t h e i n n o c e n c e,t h e s a c r e d t h o u g h t s o f p u r s u i n g t h e s o u l a n d t h e p u r s u i t o f t h e h e a r t. T h e p o e m s r e p r e s e n t e db y Z e n M a s t e rD a o j i a r e a s i d e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o e t r y i n t h eS o n g D y n a s t y. T h e p o e m so ft h eS o n g D y n a s t y a n dt h er i c h Z e nc h a r m sb r i n g af r e s hb r e a t ht ot h e p o e t r y o fS o n g D y n a s t y,a n d i n j e c t n e wv i t a l i t y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C h i n e s e p o e t r y.K e y w o r d s:D a o j i;p o e m s;c o n t e n t;Z e n t h o u g h t道济,天台永宁人,字湖隐,号方圆叟,出身贵胃世家,受过严格而系统的传统教育,先在灵隐寺出家,后居净慈寺㊂据清人孙治初辑㊁徐增重修的‘灵隐寺志“载:济颠祖师名道济,台州李氏子㊂初参瞎堂,知非凡器,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至不能容,呈之瞎堂,批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人遂不敢言㊂及远公既寂,出居净寺㊂济累显神通,奇异多端,具见本传,不能悉载㊂[1]164由于行为举止颠狂,故佛门典籍㊁寺志㊁方志多称 济颠 ,俗文学一般称 济公 ㊂他的一生,从是否有其人到生年,争议颇多㊂目前学术界根据宋代高僧语录㊁寺志㊁方志㊁文人笔记等相关材料,普遍认为道济是南宋时期在灵隐寺出家的一位颠狂异僧,且性喜丘山,行脚天下, 天台㊁雁荡㊁康庐㊁潜皖,题墨尤佳 [2]160,卒于嘉定二年(1209年)5月14日,葬于双岩之下㊂道济是南宋临济宗瞎堂慧远①禅师的嗣法传人,据‘增订佛祖道影“所载,一般将道济禅师列入禅宗第50世禅师㊁临济杨岐系第6世祖,其传承法脉如图1所示㊂随着当下同名电视剧‘济公传“的热播,道济禅师已经成为驰名中外㊁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㊂而学*①收稿日期:2019-10-2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18Z D A239);陕西师范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隋唐关中佛教诗文整理与研究(17S Z Y B25)作者简介:张锦辉(1984-),男,副教授,博士后,从事专业:宗教与文学㊂瞎堂慧远,俗姓彭,眉山人,南宋著名禅僧,号佛海,字瞎堂,十三岁从宗辨禅师出家,后游诸方,谒禅宗圆悟克勤大师得法,赐号 佛海大师 ㊂术界目前对其研究更多是侧重于生平㊁信仰以及与其相关小说㊁形象演变②的研究,相比之下,对于道济禅师的诗歌却很少关注㊂道济作为一名禅僧,除了说法讲经外,亦有相当诗歌流传下来,在南宋禅宗和中国文学发展的背景下,道济禅师诗歌③在内容上有哪些特点?呈现出怎样的禅学思想?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㊂本文试对其作以窥探,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㊂图1 禅宗传承法脉图1 道济禅师诗歌内容在现存道济禅师不足百余首诗歌中,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描写自然山水景物在描写自然山水景物时,道济禅师不同于一般文人对景物作粗线条式的勾勒,相反他通过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将自己融入景物,以自家本心去感知大自然,所以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往往超越了普通的自然山水,被赋予了禅的色彩㊂换言之,道济禅师的此类诗歌并非单纯的景物描写,他重在借山水景物表达出一种对大自然美的感悟㊂如他所作的四首‘湖中夕泛归南屏四绝“: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㊂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㊂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阑㊂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㊂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㊂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㊂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叶蕊暗香浮㊂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㊂[3]31104古人描写西湖的诗歌不计其数,如唐代的白居易㊁刘禹锡㊁李绅㊁罗隐,宋代的林升㊁苏轼㊁杨万里等,都有描写西湖的佳作流传㊂但是在道济禅师这四首描写西湖的诗歌中,我们发现诗人并未将自己的视角局限在某个景物,相反他视野开阔,从他笔下涉及到的诸多景物如啼鸟㊁落日㊁杨柳㊁桃花㊁白鹭㊁新荷等皆可看出㊂不仅如此,他的观测角度也在不断转换,从远观到近观,从湖中到湖边,为我们将春天西湖的美景多层次㊁全方位地展现出来㊂另外,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都是原生态的,未经渲染的,即道济禅师呈现给读者的西湖山水 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其原来面目[4]1㊂诗人将常见的景物,小船㊁篙师㊁啼鸟破幽㊁山横落照㊁出岸桃红㊁夹堤柳绿㊁五月新荷㊁暗香浮动等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比画境更美的诗境㊂在抒发他对人间山水的向往赞美之情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多咀嚼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中之奥妙㊂再如‘临江仙㊃雪“一诗:凛冽彤云生远浦,长空碎玉珊珊㊂梨花满目泛波澜㊂水深鳌背冷,方丈老僧寒㊂渡口行人嗟此境,金山变作银山㊂琼楼玉殿水晶盘㊂王维饶善画,下笔也应难㊂[5]528虽然写雪,但通篇无一个 雪 字,却把雪中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㊂从诗人对雪的刻画看,丝毫不逊色于一般文人㊂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美妙的雪景也跃然浮现纸上㊂只有怀有返璞归真的大美之心和对大自然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才能对大自然的景物做出如此细微的雕琢㊂此外,他的‘湖山有感“‘游洞霄宫“‘题玉泉“‘题洗马池“‘九里松“等诗也同样如此,让我们在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人和其他生命一样都来源于自然,其最终也注定将回归于自然的真谛㊂南怀瑾先生在‘禅宗与道家“一书中对道济禅师53(总第169期)论南宋道济禅师诗歌的禅学思想(张锦辉)②③关于济公信仰,如路遥㊁彭淑庆先生的‘济公信仰形成演变的几点思考“(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小说方面,如胡胜先生的‘济公小说的版本流变“(‘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㊁许尚枢先生的‘试论济公小说的演变“(‘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㊁张忠良先生的‘济公故事及其在小说戏曲中之表现研究“(‘台南家专学报“,1980年第10期);形象的演变,如许尚枢先生的‘历史上的道济与艺术中的济公“(‘东南文化“,1990年第6期),周纯一先生的‘济公形象之完成及其社会意义“(‘汉学研究“,1990年第1期)㊁周永明先生的‘论济公形象的构成及其文化意义“(‘俗文学论坛“,1988年第2期)等,均可参看,本文在此不赘述㊂本文研究对象道济禅师诗歌主要来源于‘全宋诗“‘禅宗杂毒海“(宋释法宏㊁道谦等编录,绍兴元年(1131年)刊行㊂洪武元年(1368年),龙山仲猷祖阐分类增编为十卷本㊂顺治十一年(1654年),南涧行悦复增补为八百七十余首㊂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释迦陵性音将十卷本重编为八卷本㊂)㊁‘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㊂的诗歌作如是评价: 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㊁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㊂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几乎无一句㊁无一字而非禅境,假使对于禅的见地与工夫,没有几十年的深刻造诣,实在不容易分别出它的所指㊂ [6]97先生评价甚是,道济禅师早年受过传统教育,对儒家典籍了熟于心,后来步入佛门,又受到禅宗独有的思维方式㊁观物方式的影响,因此,道济禅师这类以自然山水景物为主的诗歌,既没有华词丽语,也无怪僻生疏的意象,更多是以白描的方式,通俗晓畅的语言将读者带进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诗境中㊂1.2揭露时弊㊁鞭挞丑恶㊁警世劝人这类诗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通过常见的生活场景描摹人情世态,谕世宣佛㊂如‘雨伞“:一竿翠竹,独力支撑㊂几幅油皮,四围遮盖㊂摩破时,条条有眼;联络处,节节皆穿㊂虽曰假合,不异生成㊂漫道打开有时,放下担当云雨㊂饶他瓮泻盆倾下,别造晴乾,借此权为不漏天㊂[3]31104雨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具,诗人以此为题,赋予雨伞深意㊂普通常见的雨伞,实则正如诗人自身的真实写照,诗人借雨伞刻画自己的人生,雨伞之遭遇正如自己㊂ 一竿翠竹,独力支撑 ,看似在写一竿翠竹独自撑起整把伞的艰难,实则道出诗人在社会上的孤独处境; 几幅油皮,四围遮盖㊂摩破时,条条有眼;联络处,节节皆穿㊂虽曰假合,不异生成㊂ 伞以主架 一竿翠竹 为中心,四周都被油皮糊住㊂油皮摩破时,可谓 条条有眼 ,油皮结合处,可谓 节节皆穿 ; 漫道打开有时,放下担当云雨㊂饶他瓮泻盆倾下,别造睛干,借此权为不漏天㊂ 虽然伞可以 担当 一时之 云雨 ,一旦遇到 瓮泻盆倾 的暴雨,便显得苍白无力㊂面对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只能 别造睛干,借此权为不漏天 ㊂从‘雨伞“中,我们依稀看到一个瘦骨嶙峋㊁衣衫褴褛的老僧,在暴风雨中撑一柄破伞在泥泞的路上艰难独行的场景,故这首诗也就具有了深层意蕴㊂道济禅师之目的在于通过一把普通的雨伞道出自己虽怀有济世救民之心,但面对只图享受㊁不顾百姓生活的南宋昏庸统治者,也只能以自己绵薄之力与腐败的社会和世俗观念奋力抗争㊂再如‘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亭亭百尺接天高,久与山僧作故交㊂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㊂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㊂最苦早问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3]31102讽刺为官者仅凭自己好恶,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大爱之心㊂临安赵太守欲伐净慈寺门前的松树造屋,殊不知这颗古松不仅是寺院僧人的精神伴侣,还是众多鸟儿的栖居之所,一旦松树被砍,僧人失去一位故交,鸟儿无处栖居㊂道济禅师针对此景写下此诗,由人推及大自然的草木花鸟,可见道济禅师的悲悯仁慈之心㊂再看‘嘲灵隐寺印铁牛“一诗: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㊂蹄中有漏难耕种,鼻孔撩天不受穿㊂道眼何如驴眼瞎,寺门常似狱门关㊂冷泉有水无鸥鹭,空使留名在世间㊂[3]31101-31102禅宗与佛教其他宗派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修行的日常化,也就是唐代马祖道一禅师所说的 平常心是道 ,只要静下心来,随处可参禅,可是现实并非如此,这也是为何不少禅僧整天修行,却始终不知禅的真谛㊂参禅如果仅仅是拜佛念经,墨守成规,不亲自用心去体悟,那么即使每天在寺院里兢兢业业,其最终也无法领略禅的圣谛,所以这首诗就是对佛门清规戒律压抑众生本原佛性的一种嘲讽与鞭挞㊂与之写法相类似的则是‘呈冯太尉“一诗:懒散披缁已有年,只同诗酒是姻缘㊂闲看弥勒光中戏,困向毗卢顶上眠㊂撒手便能欺十圣㊂低头端不顾三贤㊂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狂僧扰市廛㊂[3]31103在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世俗化的一面,喝酒吃肉,浪迹红尘,嘲笑弥勒㊁毗卢佛,见到圣贤不仅不拜,反而熟视无睹,这种对戒律㊁权威㊁偶像的蔑视,其实就是一种造反与叛逆的精神,再次彰显出他的悖反心态㊂再如‘下棋“:无为堂上,敌手相逢㊂移来一座水晶盘,倾下两行碧玉子㊂聚三掣五,夺角争先㊂静悄悄向竹坞松轩,冷静静对茅亭菊槛㊂排成形势,黑丛丛万里干戈;摆定机关,白皎皎一天星象㊂休言国手,谩说神仙㊂遍九州夺利于蝇头,布三路图名于蜗角㊂纵横在我,敲磕由他㊂个中诀破着精神,要使英雄满天下㊂咦!除非有个神仙路,冲破从来七九关㊂[5]537通过下棋,指出世人为了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㊂ 遍九州夺利于蝇头,布三路图名于蜗角 ,其实就是一幅活脱脱的社会众生相,也是当时南宋社会的真实写照㊂在民族危难之际,许多人不思报国,反而整天忙着钻营㊂最后,诗人指出63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人们摆脱这种名利羁绊的法门, 除非有个神仙路,冲破从来七九关 ㊂还有劝告世人,教人行善的,如‘为救一后生作“:后生后生,忽犯天嗔㊂前生恶业,今生缥身㊂老僧救汝,归奉母亲㊂诸恶莫作,免得祸临㊂[3]31103‘宁棘庵讲主失窃“:哑吃黄瓜苦自知,将丝就纵落人机㊂低田缺水遭天旱,古果安身着鬼迷㊂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㊂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㊂[3]31101总之,道济禅师此类诗歌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体现出鲜明的批判性和时代性㊂这种写作传统源自‘诗经“,经过唐代杜甫的发扬,可以说达到极致,影响了之后历朝文人,道济禅师亦不例外㊂通过这一首首诗歌,道济禅师向世人发出自己对社会最嘹亮的呐喊与警醒,即以诗明志,以诗剖心㊂1.3禅理诗对于禅理诗,有些学者认为, 禅理诗有一般的佛理诗,还有中国佛教禅宗特有的示法诗㊁开悟诗㊁颂古诗等,其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㊂另一方面,有些禅诗在反映僧众㊁文人的修行生活时,也会将佛教义理或自我体悟,寄托在书写佛寺禅堂或山居禅境之中 [7]1-2㊂可是道济的禅理诗并非单纯的说教言理,相反道济禅师的禅理诗正是自己修行生活的总结,如‘临江仙“一诗: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㊂这般躯壳好无知㊂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㊂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㊂冬来犹挂夏天衣㊂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㊂[5]537表面写世人食欲难填,实则写众生迷失本心在欲海之中不能自拔㊂正是由于人的欲望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以致于我们穷尽一生心思去装饰和充实着我们的生命㊂禅宗的终极目标在于明心见性,道济的诗歌也在反复陈述着这一点,如‘偈颂四首“之一: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㊂既是名为观自在,何须拈弄几多般㊂[3]31100只要心中有佛,一手动即千手动,一眼观即千眼观,所以佛性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不要囿于所谓的形式,到处苦苦寻觅㊂正如这首‘嗅梅“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㊂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㊂再如‘弟子求衣钵“:来时无一物,去时无一物㊂若要我一钵,两个光卵核㊂[3]31105当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赤裸裸,净洒洒,离开的时候依旧两首空空,什么也带不走,留下的只是自己的臭皮囊㊂再如‘偈颂四首“之二:一块两块,佛也不怪㊂一醒两醒,佛也不嗔㊂一碗两碗,佛也不管㊂[3]31100禅宗发展到南宋,文字禅㊁看话禅㊁默照禅等禅法发展得相当成熟,其弊端也逐渐凸显㊂文字禅走向藻饰文辞㊁游戏文字之路;看话禅走向不起疑情㊁徒念话头之途;默照禅走上执相空坐㊁徒有形式之径㊂举凡文字㊁坐禅㊁诵经㊁持戒㊁清规等,本为解脱之方便,至此,反而成了解脱之障碍㊂在这种情况下,道济禅师既不坐禅,也不诵经,四处游荡,喝酒吃肉,对于禅门这些外在的清规戒律全不在意,只注重自己内心的修行㊂所以此诗告诫学人,修禅不必在意外在的形式,应该注重自己内心的修行㊂再如‘辞世偈“: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㊂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㊂[3]31105借诗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虽疯疯癫癫,不值一提,但从未停止过修心,故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真正是依旧水连天碧 ,即全体一真,本来如是㊂总之,道济禅师的诗歌,就文学性而言,第一类描写自然山水景物的诗歌文学意味更浓,为我们塑造出美妙的诗境,正如诗僧皎然在‘诗议“中所说: 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㊂ [8]374道济禅师以心去接近自然山水,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以他所营造出的诗境当然也就不同一般㊂第二类和第三类诗歌更多是说理㊁劝教,论文学性当然逊色于第一类㊂其原因与有宋一朝文学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㊂宋诗的特色,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㊂ [9]688因此,道济禅师诗歌中的第二类㊁第三类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正体现了宋诗发展的特点 以议论为诗 ㊂两宋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儒释道三教合流日益加深,造成了不少文人士大夫既精通儒学又兼通释道二教经典,释道二教修行之人亦既精通释道二教经典又兼通儒家经典的局面㊂两宋僧人之中,兼通儒释,能诗善文的僧人大有人在,如志磐‘佛祖统纪“载:荆公王安石问文定张方平曰: 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后绝无人,或有之而非醇儒㊂ 方平曰: 岂为无人,亦有过孟子者㊂ 安石曰: 何人? 方平曰: 马祖㊁汾阳㊁雪峰㊁岩头㊁丹霞㊁云门㊂ 安石意未解,方平曰: 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㊂ 安73(总第169期)论南宋道济禅师诗歌的禅学思想(张锦辉)石欣然叹服㊂后以语张商英,抚几赏之曰: 至哉此论也! [10]590曾枣庄先生说: 宋代文人僧侣化,僧侣文人化,是一突出现象㊂ [11]8道济禅师作为南宋禅宗临济宗法嗣,其禅诗创作是僧侣文人化的典型表现,尤其是在两宋诗歌讲议论㊁求才学的风气下,道济的禅诗具有 宋调 的韵味,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㊂2道济禅师诗歌蕴含的禅宗思想道济禅师生活的时代虽然风雨飘摇,但是禅宗的发展却达到顶峰,生活在禅雨甘露富饶的氛围中,其诗歌所体现出的禅学思想显而易见㊂2.1性本天真,随缘任运禅宗宣扬随缘任运,一切都任其自然,衣食住行,不加造作㊂作为临济宗的法嗣,道济继承了临济家风㊂据宋代晦岩智昭大师所编‘人天眼目“卷二所载, 临济门庭 具有如下特点:临济宗者,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㊂虎骤龙奔,星驰电激㊂转天关,斡地轴,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舒卷擒纵,杀活自由㊂[12]295因此,在道济禅师的诗歌中,这种思想随处可见㊂他虽为出家人,却从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㊂在他的诗歌中,更多展现的是他毫无正行㊁嬉笑怒骂㊁混迹于世俗的一面㊂在道济的身上,几乎没有普通僧人的严肃,时常可见他投身肉铺酒肆,出入花街柳巷,这些行为破斋犯戒,践踏权威,俨然是一位蔑视传统,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僧者形象㊂故在诗歌中,道济禅师也尽情展示其得 大自在 的狂狷,这种狂狷我们不妨称之为是一种开悟之后的表现㊂如在‘呈冯太尉“一诗中,诗人选取了 闲眠 等字,道出了他其实过着 饥来即食,困来即眠 的禅者生活,随心所欲,任运随缘㊂对俗世社会中那些只知流于形式,空有其名的佛教徒,他嗤之以鼻,白眼相向,如前文所引‘嘲灵隐寺印铁牛“一诗,指出那些只知道自闭山门,不在尘世中领会活泼禅机的修禅之人,一味空寂坐禅只能是 道眼何如驴眼瞎 ,永远不可能达到禅宗所要求的 无漏 境界㊂再如‘酒醉后作“:本是修来四果身,风颠作逞混凡人㊂能施三昧神通力,便指凡人出世津㊂经卷无心看,禅机有意亲㊂醉时喝佛骂天真,浑身不见些儿好,一点灵光绝胜人㊂[3]31102在写出寺庙修行的繁琐时,也流露出他自由自在生活的天真本性㊂道济禅师性本天真,随缘任运的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早在中唐时,马祖道一禅师就提出 平常心是道 思想,‘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载:道不用修,但莫污染㊂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㊁造作趋向,皆是污染㊂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㊂谓平常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㊂经云: 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㊂ 只今行住坐卧㊁应机接物尽是道㊂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㊂(‘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13]2252马祖道一禅师所言的 平常心 无造作 ,其实正是禅的一种内在旨归,要求修禅者不要刻意为之,困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饭,冷了就加衣,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又都是自由自在,这正如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先生在其所著‘禅风禅骨“一书中所言的: 事实上,禅道就是生活之道,而生活则是活㊁动㊁行,并不仅指思想㊂因此,对禅来说,它的发展应该指向活动或更正确地说,应该体验它的道而不是用语言进行表示或说明,也就是不用观念加以表示或说明,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现实生活并无什么逻辑,因为生活是先于逻辑的㊂ [14]166随缘任运的思想必然带来道济禅师摆脱传统佛门的清规戒律,因为在其看来,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禅机,所以无需在寺院中坐禅打坐,诵经礼佛,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对自慧能以来,经马祖道义发展的 平常心是道 的禅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㊂2.2追求本心何为 本心 ?本心的内涵对禅宗而言其实就是佛性,就是每个人纯真的本性,它也是众生没有蒙受尘世污染时的最原始本真的心态,佛典中如是说: 号涅槃妙心,亦曰本心,亦曰本性,亦曰本来面目,亦曰第一义谛,亦曰烁迦罗眼,亦曰摩诃大般若㊂ (‘五灯会元“卷十九‘无为宗泰禅师“)[15]1267本心 本性 或 本来面目 有什么特质,为何禅宗典籍反复提及?当代著名禅学研究者吴言生先生曾在其所著‘禅宗诗歌境界“中指出: 本来面目 的特质是澄明㊁觉悟㊁圆满㊁超越,它既是我们 本来 就有的,也是通过休歇 将要 得到的,更是 现在 也伴随着我们的㊂ [16]7可谓是直接指出其本质㊂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禅宗又被称为 心宗 ,禅宗典籍之一‘坛经“有云: 自性常清净㊂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㊂ [17]39一针见83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血地指出,只要明心见性,就能开悟成佛㊂然而世人不明此理,终日奔寻,致使自家本心被蒙尘覆蔽,所以禅宗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涤除掉这些杂质,重现我们澄明清澈的本心,从而达到一种诗意的栖居㊂如‘临江仙㊃粥去饭来何日了“写出了世人无休止的贪欲导致迷失本心㊂再如‘赠明颠“一诗: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㊂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㊂[18]547强调自家本心不可欺,可见道济禅师对自家本心的看重,这其实与禅宗的宗旨是一致的㊂禅宗讲求在对 本心 充分体悟之后,获得精神上的短暂 休歇 ,进而实现圆满解脱,达到涅槃之境,也就是 回家 ㊂而不是所谓的花费精力四处寻求超自然㊁超现实的境界,在身外树立一个顶礼膜拜的 偶像 ㊂在禅宗看来,佛就在芸芸众生的心中,所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即是,只要我们回归本心,不起执着之念,任凭本心自然流露,自然就会获得开悟㊂相反,如果一味盲目妄自压抑禁锢我们的本心,禅之悟境,佛之圣境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㊂从禅的眼光来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正是其迷失的过程㊂人类在童年时代与他们所栖居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可是随着不断的成长㊁接受教育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萌生,人们从与世界的本真合一状态中分离出来,蹒跚而固执地走进二元世界,在这种所谓的二元世界中左冲右突,逐物迷己,使得生命空虚沉闷,萎颓无力㊂如何重现自己的本心呢?正如吴言生先生所言: 当我们泯灭了一切对立,进入不二法门,就能彻见 本来面目 ,人生即可来去无牵挂,左右逢源,触处皆春㊂ [19]由此看来,早在千年之前的道济禅师在参禅过程中,其实就已经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才反复的劝诫世人寻找自己迷失的本心,自己的本心一旦找回,也就 消解了戒律与道德的桎梏,使人生的超越变成了感觉的空明 [20]34㊂3结语总之,作为灵隐寺的得道高僧,道济禅师的诗歌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可是字里行间充满着悲悯㊁激愤和劝喻,处处洋溢着一种贴近社会㊁贴近大众㊁亲切平和㊁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㊂有些诗虽无一字禅语,但却掷地有声,意味无穷,处处可见禅趣㊂在那些充满禅韵的诗行之中,闪烁着禅的生机,诗情禅意,禅机跃动,亦如蒙蒙岚雾,弥漫融化在尘世往事之中㊂所以,以道济禅师为代表的僧诗是宋代诗歌发展的一个侧面,其诗歌所具有的宋调 韵味和丰富的禅韵诗情不啻为宋诗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㊂参考文献[1]杜洁祥.中国佛寺史志汇刊[M].台北:明文书局, 1980.[2][宋]居简.北礀文集[C]ʊ禅门逸书初编(第5册).台北:明文书局,1981.[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6.[5][明]沈孟柈,叙述.沈伯俊,校点.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C]ʊ侯忠义,主编.明代小说辑刊(第2辑).成都:巴蜀书社,1995.[6]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7]李淼,编.禅诗三百首译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8][唐]皎然.诗式校注[M].李壮鹰,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9][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M].北京:中华书局, 2004.[10][宋]释志磐.佛祖统纪[C]ʊ见续藏经(第13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11]李国玲.宋僧著述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2][宋]晦岩智昭,编.人天眼目[C]ʊ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32册).台北:文书出版社,1988. [13][宋]道原.景德传灯录[M].顾宏义,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14][日]铃木大拙.禅风禅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5][宋]普济.五灯会元[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16]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17][唐]惠能.坛经校释[M].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18][宋]法宏,道谦,等编.禅宗杂毒海[C]ʊ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93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19]吴言生.论禅宗所谓 本来面目 [J].晋阳学刊,1999(3):34-40.[20]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 从6世纪到9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93(总第169期)论南宋道济禅师诗歌的禅学思想(张锦辉)。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
宋代的禅宗与文化禅禅诗与禅茶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宋代,禅宗在社会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宗教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禅宗的发展推动了禅茶和禅诗的兴起,为宋代的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茶的兴盛以及禅诗的繁荣三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禅宗与文化禅间的关系。
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禅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它强调直接证悟的体验和内在心性的觉醒。
禅宗在中国传承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的慧远、道信等人。
然而,禅宗的发展在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受到了律宗的批判与挑战,进而形成了独立的宗派。
到了宋代,禅宗得到了国家的广泛支持与推崇,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大主流。
禅宗的兴盛与文化禅息息相关。
禅宗的修行注重禅定与悟觉,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心性的统一。
这种修行方式与当时社会追求平和与安定的心态相吻合,因而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宋代文人士人多以士大夫为主,他们在政治与文化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许多文人士人出家为僧,与禅宗结缘,将禅宗的思想引入到文化艺术中。
这种文人禅宗的结合,促进了禅宗的发展,也使禅宗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禅茶的兴盛禅茶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禅宗的修行与茶道相结合,成为了一项独特的文化活动。
宋代的禅宗推崇自然与朴拙,追求心性与自然的和谐。
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品,形成了一种自然质朴、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
禅宗的僧侣将煮茶作为修行的一部分,通过煮茶过程中的冥想、专注与体验,来增进内心的冥思与觉悟,进一步深化了修行的内涵。
宋代的社会风气倡导健康与节制,茶饮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茶的烹饪和品饮过程成为了一种艺术,与禅宗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禅茶文化。
禅茶文化不仅影响了士人文化,也深入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流行。
三、禅诗的繁荣禅诗是宋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宋代士大夫与禅学
宋代士大夫与禅学作者:魏建中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12期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地被社会化的过程。
所谓社会化,是指佛教教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要,向社会各阶层浸渍,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悟道,其人数超过历代,异常兴盛。
而这些士大夫提出的很多禅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他们用禅学去直接指导世俗人生,追求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力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禅学。
这样,佛教的主题在宋代发生了一次转换:由宗教性的出世解脱或来世幸福转向伦理性的指导现实人生实践,体现了宋代佛教的社会化过程;宋代佛教也因士大夫们的护持活动而十分活跃,未显衰相。
我们看到,在士大夫禅学中,从泛泛地提倡救度众生,转向实际地忠君爱国;从泛泛地主张三教调和,转到依附儒家的基本观念。
因此可以看出,宋代佛教在唐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引导人们实现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从而陶冶了个体和群体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儒道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在与儒道的融摄互补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一、宋代士大夫的生活背景宋代是秦汉统一后历代王朝中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当时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意识上升,朝廷优容士大夫,为士大夫禅学的形成及佛教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宋代政局宋代在文化上有卓越成就,但军事上经常受到北方、西北方崛起的外部部落的威胁。
此外,宋代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但国家财政却是贫乏不堪,民间富余而国家始终感到积贫积弱。
当时“冗吏”“冗兵”不断循环,耗尽了国家大量财力物力。
与此相应,社会意识也有重大变化,传统儒学再次得到改造,形成所谓“道学”或“理学”,强烈呼唤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道学家们希望通过对个人生活基本需要的限制和自我的道德完善,求得国家的安定与强盛,增强民族气节。
中国历史上许多精忠报国、慷慨悲歌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之士多开始在这个朝代出现。
宋代诗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艺术表达
宋代诗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艺术表达引言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词的创作达到了空前高峰,而禅宗思想也深入人心,并且对当时文人士子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诗词中融合的禅宗思想以及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
禅宗思想在宋代文化中的地位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冥想和内观来实现顿悟和解脱。
在宋代,禅宗蓬勃发展,成为文人士子研习和借鉴的对象。
禅宗强调直观体验、超越语言文字的境界,这种思想理念与当时社会风气相契合。
禅宗思想对宋代诗词创作的影响1.追求真实体验:禅宗注重个体直接体验世界,无需通过外界经验或权威言辞来认知事物。
这种追求真实体验的思想在宋代诗人心中产生共鸣,他们积极领悟禅宗精神,通过描写自然、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来表达与世界的直接联系。
2.超越语言限制:禅宗认为言语是对事物的有限表达,无法完全捕捉实相。
这一观点使得宋代诗人尝试通过词汇的组合和意象的运用来超越语言的束缚,以更符合直觉经验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和体验。
3.强调当下意识:禅宗注重眼前即是,强调活在当下的意识。
这个思想影响了宋代文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忧虑不安的态度,他们通过描绘瞬间状况和珍视当下时刻来传达禅宗思想。
以诗歌形式展现禅宗思想1.自然景色描写:许多宋代诗人借用旷野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色来表现禅宗追求“大自然”的理念。
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融入的“处士之羡慕,恬静无为”的意象便是禅宗思想的体现。
2.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结合:宋代诗人常将自然景色与自身的情感经验相结合,通过主客相融的手法展示禅宗对连接个体生命和大自然的看法。
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传达了对世界本质和生命存在的深刻思考。
3.抽象意象运用:宋代诗人尝试通过抽象、模糊的意象来表达内心感受,以突破语言束缚。
他们将抽象的词汇运用到具体事物上,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
如黄庭坚的《寒食》中“菜蔬罢供养,瓜果伤嘉品”将菜蔬和果品寓意为荣华富贵与虚妄世俗。
禅宗文化对宋代词学的影响
禅宗文化对宋代词学的影响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更是达到了巅峰。
而在这个时期,禅宗文化对宋代词学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对宋代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宋代词学在表现手法、意境追求以及审美取向上都呈现出独特的禅意色彩。
本文将从禅宗文化的核心思想、禅诗与宋词的关系以及禅意在宋代词学中的体现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揭示禅宗文化对宋代词学的深远影响。
禅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主张“顿悟”、“无我”、“本性”等,强调超越言语思维的直觉体验,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禅宗文化的这些思想与宋代词人的创作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词人在表现情感、描绘意境时,往往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力图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深处的超然境界。
这与禅宗追求超越言语的境界、超脱世俗的心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禅宗文化的“顿悟”、“无我”思想为宋代词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境界,使他们的词作在意境上更具禅意色彩。
禅宗文化与词的关系还体现在禅诗与宋词的相互影响中。
禅宗兴起于唐代,禅诗作为其重要的文学形式,以简洁、含蓄、意境深远而著称。
禅诗的影响渗透到宋代词学中,使得宋代词在表现手法和意境追求上呈现出禅诗的影子。
宋代词人在创作中常常借鉴禅诗的写作技巧,力求用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来表达内心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出禅诗般的超脱意境和超越世俗的情感体验。
这种禅诗与宋词的相互影响,使得宋代词学在形式和意境上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独特的禅意风貌。
禅宗文化对宋代词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宋代词人的审美取向和人生态度上。
禅宗倡导“本性即佛性”的思想,主张顿悟本心,超越世俗执念。
宋代词人在接受禅宗文化的熏陶后,对人生、情感、世界等问题有了更加超然的看法和体验。
从苏轼的禅诗词看其禅思想的发展
从苏轼的禅诗词看其禅思想的发展摘要:在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文人士大夫之中,苏轼无疑是一座高峰。
无论是在思想、才华、学养方面,还是在成就、影响方面,后世都很难有人能超过他。
究其原因,与东坡居士与佛结缘、习禅相伴密切相关。
他把佛学禅宗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互为用,利用佛学禅宗对人生进行理智的思索、深刻的反省,从而于宦海沉浮之间不惧不馁、不悲不忧,锻造出一种超然洒脱、平静安宁的襟怀,闪耀着璀璨夺目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轼禅诗词洒脱正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我国北宋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期,而苏轼则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巨人。
在此,笔者尝试从其禅诗词的角度分析其禅思想的发展。
苏轼的禅思想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直至化境,与其仕途经历息息相关。
笔者以此为据,将苏轼的禅诗词分为四个阶段,浅析其禅思想由种禅因、结禅缘、正式学禅到达到禅境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从嘉佑六年(1061年)入仕至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前,代表作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凤翔八观》之四。
此期他尚未习禅,但已种下禅因。
第二阶段,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到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发,贬居黄州前,代表作为《永遇乐·明月如霜》《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此期他仕途顺利,结下禅缘。
第三阶段,从元丰三年(1080年)谪居黄州至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前,代表作为《琴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期他仕途坎坷,开始自称居士,正式学禅。
从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至元佑九年(1094年)再谪惠州前,所作不多,禅思想变化不大,在此不作论述。
第四阶段,从绍圣元年(1094年)谪居惠州到去世,代表作为《独觉》。
此期再陷逆境,但却自得其乐,禅思想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高境界。
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所处的北宋,禅宗发生重大变革。
一方面,禅宗进一步与儒、道融合,向世俗靠拢;另一方面,从惠能的不识一字转变成禅僧的能诗善画,以有字禅代替了无字禅,以讲禅理代替了讲哲理,以含蓄朦胧代替了直接清晰。
论唐宋时期佛禅思维方式对诗学美学的影响
论唐宋时期佛禅思维方式对诗学美学的影响唐宋时期,佛禅思维方式对诗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禅思维方式强调内省、静心与超越,将禅修与诗歌创作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内涵和美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唐宋时期佛禅思维方式对诗学美学的影响。
一、禅修与诗歌创作禅修注重觉察当下,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妄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这种内省的修行方式对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
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写道:“登车临古渡,(车山赠蜀上人)惆怅泪沾臆;阆风下客舫,心凉独秋寒。
”此诗展示了禅修对于诗人内在情感的触发,使得诗歌表达更加凝练深远,充满哲思。
二、禅诗的兴起唐宋时期,禅宗的兴起促进了禅诗的创作。
这种诗歌形式通常以简洁、直观的文字表达禅修的境界和内心体验。
著名的禅宗诗人如慧能、杜牧等人,通过禅修者特有的直观抒发,将内心的体悟转化为文字之美。
慧能的《法华铃鼓应门颂》中有“铃鼓喧阗起,法华如海濤”的诗句,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修者心灵的宁静与力量。
三、意境的超脱与凝练禅修使得诗人在表达意境时更加追求超越尘世、凝练至臻的境界。
唐代诗人王维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通过简练朴素的语言勾勒出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恢宏,以达到超脱世俗的意境。
“尽吾素志,撞诸下内,各撞铜铁不成音,沙石不成土,光明不成色。
”(晁补之《南游集·五马》)的这首诗则通过对物质的超脱予以境界的凝练。
四、境界的写意化禅宗注重心境与境界的觉知,这种觉知转化为诗歌创作中对于境界的写意。
这种写意化的手法贯穿于诗歌的各个方面,如意象的构建、情感表达等。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通过对于巴山夜雨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深处。
五、诗人的成就与传承佛禅思维方式对于时代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佛禅的启发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将诗歌美学传承至后世。
唐代诗人白居易等人受到禅修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形式与内涵。
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之影响
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之影响汇报人:日期:•引言•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的影响目录•禅宗思想对唐宋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禅宗思想对唐宋艺术审美趣味的影响•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的反思与启示目录01引言禅宗思想概述禅宗的起源与传播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派别,起源于唐代,其核心理念是“禅定”,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悟。
禅宗思想的核心禅宗强调“无我”的境界,认为只有通过消除自我意识,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唐宋时期,禅宗思想对审美趣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审美趣味宋代审美趣味则转向了简约、自然、内敛的方向,强调意境与气韵的表现,体现在宋词、山水画、陶瓷艺术等多个方面。
唐代审美趣味唐代审美趣味以丰满、华丽、多彩为主要特征,体现在诗歌、绘画、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
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在唐末宋初逐渐盛行,其强调内心平静、简约自然的理念对宋代审美趣味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审美趣味的转向。
唐宋审美趣味转向背景02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的影响禅宗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唐宋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然之美,追求自然景色的描绘。
自然美的重视禅宗思想对自然美的追求,推动了山水画的兴起和发展。
艺术家们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山水画的兴起禅宗思想将自然与禅境相融合,唐宋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在作品中表现出禅意与自然美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自然与禅境的融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禅宗思想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唐宋时期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
禅意与简约美的结合禅宗思想将禅意与简约美相结合,唐宋时期的艺术家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禅的意境与简约美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简约美的追求禅宗思想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唐宋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推崇简约之美,追求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
宋代茶诗的禅文化意蕴
2018年第11期本文得到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资助(苏教师〔2014〕23号)作者简介:晁成林(1972-),男,江苏宿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9日。
茶的种植与饮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诗·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诗·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屈原《九章·悲回风》:“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王逸《九思·伤时》:“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许慎《说文解字》谓“荼”即“苦茶也”。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则谓“此即今之茶字”。
汉代以后,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茶也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蕴。
唐代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强调“精行简德”是茶文化的精神基础。
宋徽宗《大观茶论》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引。
”统治者提倡的茶饮与雅致的风尚,使宋代的茶文化盛极一时。
作为题材,以茶入诗至迟在唐代已蔚然成风。
唐代佛教中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在吸收了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等思想后,至宋代逐渐形成了强调“理事圆融”、“心境相依”、“色即是境”的融汇雅俗的审美观。
而这与宋代文士的既追求功名利禄、又追求净化心灵的诗意栖居无疑是相通的,他们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禅文化,体现了“禅茶一味”的审美意境。
1境象上的虚实相生茶诗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与禅文化的互融则是其最大的特点。
从诗人的身份来看,不仅有得道的高僧,也有仕宦的官员,更有隐居的文士,他们在将茶文化中的禅意挥发出来,这一点无疑是相通的。
禅宗历来主张,若要于现实社会度化世人,自己必须得走入世俗的生活,只有在寻常百姓的日常俗务中去寻求真佛,才能达到对禅理的认识与体悟。
现实中,禅师不仅饮茶,也亲身采茶、制茶,在劳动中感受山水与自然的人生体悟。
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沩仰两爷儿,采茶机对机。
浅谈苏轼散文的禅道思想与审美追求
态横生”的特点 ,充满禅 意境界 的超脱世俗 的 自然美审美追求。本 文就是 来探讨 苏轼散 文的禅道 思想与审美追求。
关键词 :苏轼 ;散 文;禅道 ;美学
苏轼是 我 国宋 代著 名的文 学家 、思想 家、政 治家 ,他 在文学上 的造诣滋养 了后 代文人文心。苏轼 作为 “ 唐宋八大 家 ”之一 , 极 富才华 , 并且他 的才华是 多方面的 ,在诗文 、 绘画 、书法等方 面都技法 高超 , 才华惊人 。他 的散文直接 体 现 了他本人 的思想追求 ,旷达 的胸襟 、对世 事的敏锐力超乎 常人 。禅宗是苏轼 的一大偏好 , 他 的散文 中有很 多的禅道思 想 ,这种禅道有一种儒家 的意 味 , 融入 到行 文之 中,使得散 文形成一种超脱 、简朴 自然美的审美追求 。 苏轼 散 文中禅 道 思想 的 “ 儒化 ” 苏轼拥有一颗天然的安之若素 、 顺 其 自然的人生态度 , 体现在他的一首诗里 的句子是 “ 竹杖芒鞋轻 胜马 , 谁怕 ?一 蓑烟雨任平生” ,用 以表达 自己旷达 的人生 态度 ,还有他 在 遭到贬谪时候的对 自我描绘的一句 “ 问余平 生功绩 ,黄州 惠 州儋州” ,一句轻描淡写 的 自 嘲 ,却表现 出苏轼对人生苦难 消解 的积极态度 ,真是源于这样的一个态度 ,才使得他热衷 于禅道思想 , 在禅道思想 中找到 了 自己对人生苦难 的消解 。 苏轼的禅道 思想 中蕴 含着一定 的 “ 儒学 观念 , 他总体 上是一个 积极 人世的人 ,有一定的政治抱负 ,通过 自己一定 的努力 实现了 自己的愿望 ,尽管人生路上还会有一些不尽如 人意 的地方 , 但是 他能够在 “ 儒 化”了的禅: 酋 思想 中找到 自 我 的解脱 。在 他的散 文 《 赤壁赋 》中有 “ 于: 彖 山之上 ,徘徊 于斗 牛之 间。白露横 江 , 水 光接 天。纵一苇 艺 所如 ,凌万顷 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 其所 止 : 飘飘 乎如遗世 独立 ,羽化 而登仙 。”其 中所 描绘的是 ,自由自在的船儿漂 流 ,飘飘然像脱离 了尘世 ,了无牵挂 的飞升到仙境 中一样。 就是一种超脱 自 然 的禅道思想 。 “ 客亦 知夫水 与月乎?逝者 如斯 , 而未尝往也 ; 盈 虚者如彼 , 而卒莫 消长也 。盖将 自 其变 者而观 之 ,而天 地 曾不 能一 瞬 ; 自其不变 者 而观之 , 则物 于我皆无尽 也 。而又何羡乎 ? 且夫 天地之 间 ,物各有 主 。苟非 吾之所有 ,虽一 毫而莫取 。 “ 就 能够看 到他对 于 人生问题 的思考 ,这样 的思考有一种 自我解脱 的意 味 ,有一 定的 “ 儒 化”思想 。 二 、平淡 的 自然美 的审 美追 求 苏轼在散文创作上并不主张对 于语句 的精雕细琢 ,而是 主张平淡 自 然 的文风 ,他不主张浮华的文风 ,而是在平淡 自 然 的禅意境界 中追 求美 ,宋代是 中国美学 的I j i 峰时代 ,那时 候 的禅宗思想 大兴 , 宋代 的美 学追求 至简 ,朴素 ,苏轼就是 这一方 面的代表 。他的散文 中 很 多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充 满 了对大 自然 的向往 ,大 自然 的美 ,就是 一种 朴素 、平淡的 美 ,不事雕琢 ,随物赋形 。他 的散文 文风 自由 ,他个人主张
宋词中的禅意与修行观念
宋词中的禅意与修行观念导言:诗词中的禅道意境引人入胜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无疑是宋词。
宋词以其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在这些词作中,常常能够体现出禅道的意境和修行观念。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的禅意与修行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这种禅境。
一、词牌名与禅意——对景作品中的心境1.1 杂剧型词牌名与禅意在宋词中,有一类以山水名胜为题材的作品,如《鹧鸪天·清明时节雨纷纷》、《渔家傲·秋思》等。
这类词作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思考生命和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
这些作品中常常出现禅意的语句,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鹧鸪天·清明时节雨纷纷》),体现了修行中重要的一环——超脱物欲和杂念。
1.2 壮美风景与内心冲破的禅境除了山水名胜,一些词作也通过对壮美风景的描绘来呈现禅境和修行观念。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亭上白纻不才舞,园中落絮相追飞”,通过对亭子上舞者和园中飞花的描绘,将内心犹如舞者和飞花一般在无常的世界中穿梭的禅意表达出来。
二、禅诗的志趣与体验——心灵境界的探索2.1 寻觅真我的禅修之路禅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内心寻找真实的自我。
这种内心体验在宋词中也得到了体现。
例如,《虞美人·可怜今夕月》中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了人生的离合悲欢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修行中寻找真我之间的相似性。
2.2 悟道与诗词的创造力禅修的过程中,修行者可以通过顿悟来获得洞察力和创造力。
这一点在宋词中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写到“今宵酒醒何处?”、“紧邻无隔”。
通过这些句子,表达了禅修者顿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世界的超越。
三、禅宗意志与生活哲学——实践中的境界3.1 清醒与无机自然的道理禅宗强调通过禅修获得内心的清醒和在自我中体验无机自然的道理。
宋词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境界。
如《红楼梦·葬花吟》中写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北宋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
北宋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北宋(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与审美观念也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禅宗文化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也对当时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中国佛教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学体系。
但是到了北宋时期,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和冥想来实现对内心的觉醒,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宗文化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了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
禅宗文化对审美观念的影响在北宋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禅宗倡导"悟道即是美道",强调人们通过感悟自己内心的本质来达到审美的境界。
因此,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常常借禅宗思想来表述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美感,更是通过艺术的触发来触动人们的内心,使人们能够脱离尘世的束缚,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在北宋时期,禅宗文化对美学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和文学方面。
在绘画艺术中,北宋画家主张以墨、水为主,把握造型和运笔的灵动,在画面中追求以简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真实本质。
他们常常通过山水画来表达禅宗的境界,追求的是通过寥寥几笔、淡淡墨香来营造一种静谧、深邃的意境。
这种审美追求也影响了北宋时期文人的诗词创作,他们在作品中常常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借助意象与比喻来表达对禅宗境界的追求。
除了绘画和文学,北宋时期的禅宗文化还深刻影响了建筑、茶道等领域。
北宋的建筑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融入禅宗的思想,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营造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同时,北宋时期的人们还追求质朴、简约的生活方式,这体现在他们的服饰、家居摆设、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
茶道作为一种审美的表现方式,也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茶道强调精神的净化与内心的平静,符合禅宗对修行和审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禅宗文化与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化和审美风格。
苏东坡词的禅学意境
苏东坡词的禅学意境《满庭芳》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于忙。
事皆前定。
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额,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满庭芳》是我至爱。
虽过千年时光,读起来依然理解不难,将任运的人生道理全讲明白了。
做一个中国人真好,古人该讲的人生道理都已经讲清楚了,不要再琢磨了,行动吧,也就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王世德《儒佛道思想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所言:“苏轼诗词常有空灵妙境。
显然与佛老虚无观念、物我俱忘、天人合一思想不无关系。
在这里.儒佛道思想的融合表现在:执著人生而不执著于得失,热爱事业而不热衷于进退.呈现出荡涤去鄙吝俗气的旷达而空灵的妙境。
…佛教用语‘悬崖撒手’意谓面临绝境幡然醒悟。
在苏词中就是一种出人意外的转折和感悟,常以超脱的达观消解去感伤悲哀和难解的人世矛盾。
”苏轼的《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
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
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最后两句是说: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禅悟还得靠学人自己,禅是不可传授的,它纯属个体的行为.禅悟的境界也人人各别、最具个性特征。
在禅宗自心说等思想的启发下,苏轼词中抒写自我的倾向日趋鲜明:蝶恋花述怀云水萦回溪上路。
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
月白沙汀翘宿鹭。
宋诗与“思维修”——论宋诗的禅修的特点
禅 是 宗 教 , 生 活 , 思 想 , 哲 学 , 丰 富 了 宋 诗 的 是 是 是 它 意蕴 , 之别 有 一番 冲淡境 界 。 使
宋 诗 如 食 橄 榄 , 觉 生 涩 , 回 味 隽 永 。 诸 修 园林 , 诗 初 而 譬 唐 则 如 叠 石 凿 池 , 亭 辟 馆 ; 诗 则 如 亭 馆 之 中 , 以 绮 疏 筑 宋 饰
文 教 料 21 2I- J1 01 ,i F 思、 ; t £ a r s .
论 宋诗 的禅 修 的特 点
丁 欢
( 京 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宋 诗 与 禅 宗 密 不 可 分 , 论 是 文 人 生 活 上 不 209 ) 10 7
诗 , 才 学 为 诗 ” 这 些 刚 好 是 宋 诗 的 长 处 。 有 说 宋 诗 的 以 , 也 特 点是 “ 境 ” , 有 说 “ 趣 ” , 如 程 杰 先 生 在 《 老 的 还 理 的 比 宋 诗 学 导 论 》 就 指 出 :宋 诗 的 ‘ 理 ’ 对 唐 诗 ‘ 情 ’ 中 “ 主 是 主 的
下 , 川 风 雨 看 潮 生 。 这 首 诗 歌 写 得 非 常 明 丽 可 爱 , 是 满 ” 但 更 应 引 起 注 意 的 是 在 体 味 后 两 句 诗 歌 时 ,似 乎 能 读 出 作 者 作 为 一 个 主 体 独 立 于 江 边 的 场 景 。诗 人 于 阴 暗 的 天 色 下 独 自泛 舟 登 岸 . 满 川 的 风 风 雨 雨 之 中 看 着 潮 起 潮 落 。 在 诗 人 的 思 想 情 感 融 进 了 诗 歌 中 ,因 此 使 得 诗 歌 一 读 就 能
朱 光 潜 先 生 在 《 论 》 说 :诗 虽 不 是 讨 论 哲 学 和 宣 诗 中 “ 传 宗 教 的 工 具 , 是 它 后 面 如 果 没 有 哲 学 与 宗 教 , 不 易 但 就 达 到 深 广 的 境 界 。” 诗 就 是 这 样 一 种 有 禅 支 撑 的 诗 。不 宋
《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
《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一、引言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其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诗、画、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禅宗美学生命思想正是其中重要的精神支撑。
本文旨在探讨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的显现,以期为理解宋代文化及禅宗思想提供新的视角。
二、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内涵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强调生命的自然、自由与超越。
它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无需过多修饰,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禅宗看来,生命的真谛在于体验与感悟,而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这种思想在宋代的诗、画、乐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三、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诗中的体现宋代诗歌是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重要载体。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将禅宗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
例如,梅尧臣的诗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此外,宋诗中的许多意象如“云”、“月”、“风”等,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四、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画中的体现宋代绘画以写意为主,强调画家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这种融合正是禅宗美学生命思想的体现。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例如,宋代山水画中的山水、云雾等元素,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此外,宋代绘画中的“留白”手法,也体现了禅宗的简约之美。
五、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乐中的体现宋代音乐以雅俗共赏为特点,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其中,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对宋乐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宋代的音乐中,可以听到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这种思想在宋词中得到充分体现,许多词人都将禅宗的审美理念融入词作中,使词作具有了更深厚的内涵。
六、结论综上所述,禅宗美学生命思想在宋代诗画乐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无论是诗歌、绘画还是音乐,都体现了禅宗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试论黄庭坚诗歌创作中对禅学的吸纳
空门,在俗亦超然 ” “ 。他 在《 刘静翁颂 》 对朋友 赠 中, 出家与否的问题 , 明了 自己的看法 ,念念 皆空更莫 说 “ 疑, 心王本 自绝多知 ……心若 出家身若住 , 何须更觅剃 头书” 文集十五) ( 。黄庭 坚认 为依据禅宗 的观点 , 人人
皆有佛性 , 只要收拾外鹜 之心 , 念念 皆空 ” 自可在现 “ ,
和 自省是悟道正途 。六祖 慧能说过 :菩 提 只向心 觅 , “ 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 次修行 , 西方 只在 目前 。 (坛 ”《 经校释》 黄庭坚所描述的正是这样 的禅悟境界 。也正 )
界一切皆“ ”爱 、 自然均 为徒 劳 , 空 , 恨 是水 中月、 中 镜
如他写的《 某尼悟道诗》 一样,尽 日寻春不见春, “ 芒鞋 花。因此 , 佛教主张消泯 众生 与万物、 与乐 、 与死 苦 生 之差别 , 放浪形骸 之外 , 随缘 自适 , 随遇 而安。黄庭坚 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搽 梅花嗅 , 春在枝头 已十分。 所 ”
2 1 2月 00年 第2 9卷第 2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nl f eog agCl g f d ct n o ra o i njn oeeo uao H l i l E i
F b2 1 e.00
V 12 . 0 . 9 No 2
试 论 黄庭 坚 诗 歌创作 中对禅 学 的吸纳
归来坐虚室 , 阳在吾 西。 任 渊注其 三 、 夕 ” 四句说 : 法 “ 眼禅师《 金刚经 ・ 四时般 若颂》 ‘ 日: ……果 熟兼猿重 ,
山长似路迷。举头残照在 , 元是住居西 。 此用其意 , ’ 谓 道在迩求之远也 。 黄庭坚深谙 禅宗修 养方法 , 为道 ” 认 根本就不假外求 , 必须 自见心性。所 以苦心“ 方去求 八 道 ” 只能落个“ , 渺渺 困多蹊 ” 。他强调 内心对禅 参悟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转变北宋建立以后,一反前代后周的灭佛政策,对佛教采取了保护、鼓励的措施。
僧尼人数迅速增加,中断已久的译经重又开始,并先后五次大规模地刻印佛经。
在晚唐五代曾受到打击的各种佛教宗派重新兴盛起来,尤其是禅宗与净土宗在宋代非常流行。
禅宗又主动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并力求适应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
因此士大夫在接受禅学时,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
由于宋代的儒、道、释三种思想都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因而更容易在思想的层面上有机地融合起来。
到北宋中叶,三教合一已成为一种时代思潮。
理学家虽然以纯儒自命,但他们的性命义理之学其实都以释、老为津梁。
程颐就说其兄程颢的学术是“泛滥于诸家的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明道先生行状》)那些非理学家的文人更是对自己浸染释、老毫不讳言,比如王安石就曾与宋神宗当面讨论佛书。
三教合一的思潮使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迥异于前代文人。
首先,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挤的两极。
前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大致上可分成仕、隐二途,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
这两者是不可兼容的。
宋人则不然。
宋代士人都有参政的热情,经科举考试而入仕是多数人的人生道路。
入仕之后也大多能勤于政务,勇于言事。
然而他们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即使功业彪炳者也不例外。
因为宋人已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一切事功仅是人格修养的外部表现而已。
所以宋代的士大夫虽然比唐人承担了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也受到朝廷更严密的控制,但并不缺乏个性自由。
他们可以向内心去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去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的认同。
宋人认为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整个传统或整个阶层中的一部分,应当受到理性和道德的制约。
禅悦与审美:宋代文人的心灵安顿——以宋祁禅悦诗的考察为中心
K e y w o r d s : S o n g Q i ; Z e n p o e m; J u s h i Z e n ; b e a u t y e n j o y i n g
在人 文鼎盛 、 俊采 云蒸 的北宋仁宗 朝 , 宋祁 以其 葱倩 的辞采 、 卓荦 的史才 为人所 瞩 目, 但其诗 歌成就 仿佛一 向受到忽视 。虽然近年来 也有几篇零 碎 的文 章, 谈 到宋祁 的诗歌 , 但迄 今未见论 及其诗 的禅 悦倾 向者 。在有宋 三百 多年 的 诗坛 , 迫 于苏 轼 、 梅舜 臣、 苏辙 、 黄庭坚诸大家光芒 之掩抑 , 宋祁 的名 号 固然 暗
mo o d o f t h e t i me s .S o h i s Z e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p e r me a t e d p o e t r y c r e a t i o n s ,s h o wi n g t h e Z e n B u d d h i s t c u h u r a l s i g n i i f —
以 宋祁 禅 悦诗 的考 察 为 中心
赵 德 坤 ,
( 宜宾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 院 , 四川 宜宾 6 4 4 , 在居 士禅盛行的 时代 , 其作品呈现 出明显的禅悦倾向。北宋政 府对佛教限制性 利用的政 治态度是这种倾 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 18 No. 5Sep. 2019第18卷第5期2 0 19年9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论宋代诗人审美指向的禅学化徐璐(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两宋时期,禅宗迅猛发展,禅学与儒、道之学合流,禅学融进了文人的生活圈。
当时的诗人受到禅学的影响,其审美指向逐渐禅学化。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以俗为雅,将俗事、俗物与俗语引入诗中,且能把生活之“俗”转化成艺术之“雅”;二是以闲为乐,将山水之闲引入诗中,且能在山水之间悟出禅学真理;三是以淡为美,将“平淡”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平淡之美也逐渐成了整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宋代诗人审美指向的禅学化,使诗歌作品一改前朝风格,拥有 了与众不同的面貌。
关键词:宋诗;审美指向;禅学化;以俗为雅;以闲为乐;以淡为美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禅学,即禅家之学,是中国佛教里的重要学 说。
审美指向,即人的审美判断方向,可理解为审 美追求或审美标准。
审美指向的禅学化,即以某种禅学思想或禅学境界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评价 的审美判断方向。
两宋时期,禅宗迅猛发展,禅学 思想极速融入文人的生活圈。
禅家修持,追求自然适意、随缘任运的生命境界,宋代诗人受此影 响,不再像唐代诗人那般推崇雄健博大的艺术境 界,而转向一种全新的审美追求。
这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以俗为雅;二是以闲为乐;三是以淡为美-一、以俗为雅禅门认为,禅悟主要发生在日常的衣食住行 之中,于是便提出了“困了即睡,饥了吃饭”的观点,并强调“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这种 观点去掉了宗教的神秘性,使其走向世俗化,把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转移到了人间。
其目的在于排文章编号:1671 -6132(2019)05 -0032 -04除执念和妄想,使心灵回归到真实自然的生命中,从而获得一种安然朴实的人生境界。
宋代诗人将 这种生命追求渗透到生活和文艺中,提出了“以俗为雅”的口号。
对于他们而言,审美对象的高 雅或凡俗已不再重要,主体内在的品质和情趣才是重点-据悉,率先提出“以俗为雅”的人是梅尧臣- 陈师道《后山诗话》载:“闽士有好诗者,不用陈语 常谈,写投梅圣俞。
答书曰:’子诗诚工,但未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尔。
’”[2」此语虽有记载,但并 非直接见于梅尧臣的相关文献中,故难以确认其真实性-目前,比较可靠的材料来源于《全宋文》和《苏轼文集》。
据记载,佛印了元禅师曾写信给 苏轼,言佛法在行住坐卧处、在着衣吃饭处、在屈 屎撒溺处、在没理没会处、在死活不得处-苏轼将其观点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便言:“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3[其旨在说明,写诗用事,一方面要使用收稿日期:2019 -05 -07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曹‘禅学与宋代诗歌美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3272.作者简介:徐璐(1987 —),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语”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助理研究 员,主要从事中国诗学、中国美学研究.2019年第5期徐璐:论宋代诗人审美指向的禅学化-33-前人的诗歌意象,并对其进行重组,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要使用通俗之事、世俗之物和浅俗之语。
除梅尧臣和苏轼外,黄庭坚也有类似的观点。
其《再次韵杨明叔•引》云:“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離,如甘蝇飞卫之射。
此诗人之奇也。
”⑷31其《题意可诗后》云:“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
”[4/1529在黄庭坚看来,俗或真,取决于主体的观照态度-若以禅家的眼光观察世俗事物,则处处都是禅法真理-若以世俗的眼光观察世界万物,即便是禅法真理也会变得世俗。
此处旨在强调,审美对象的雅或俗可以根据主体内在的品质而转化-那些通俗之事、世俗之物、浅俗之语,经过作者的提炼和加工,最终被提升为高雅的诗材,并营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便是“以俗为雅”的关键之处-“以俗为雅”的常见形式是以俗物俗事入诗-苏轼的诗里就曾出现过春菜、笋、柑、骗鱼、野鸡等俗物-如《食雉》言:“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
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
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
烹煎杂鸡鸯,爪距漫槎牙。
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5/雄雉即雄性的野鸡,尾巴修长、羽毛艳丽、性情活泼、叫声悦耳、善于奔走-苏轼细致地描写了雄雉惊飞向天、相互格斗、彩羽纷落的场景,然后又生动地描绘了烹食的场景-《说文》言:“雉入海化为蜃。
”[)/281这里的意思是,肥美的野鸡与野鸭一起烹煮,尖利的爪距参差不齐,谁料雄鸡在沸水中烹煮后化成了蜃,就仿佛是一只飞鸦落入了海中-苏轼把日常生活中的烟火之事写得惟妙惟肖,使原本极为普通的野炊活动显得妙趣横生-雄鸡之俗转化成了自然生活的雅趣,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潇洒自如的生命态度-“以俗为雅”的第二种形式是以俚语、谚语入诗。
黄庭坚诗《戏答公益春思二首》云:“草茅多奇士,蓬草有秀色。
西施逐人眼,称心最为得。
”[7/1161其中运用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谚语。
诗《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云:“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7/7"其中运用了“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这句谚语。
谚语俚语入诗并不意味着诗歌的白话化,而是借用这种新鲜的文字语言资源给诗歌注入不同于唐诗的趣味-周裕错在其相关论文中指出,俗语和雅语的相互映衬,使诗歌语言更具冲突性的张力,亦可使诗歌剥落浮华的辞藻,回归到古朴高雅的真实中[S综上所述,宋代诗人以俗为雅,一方面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使诗歌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充实了诗歌的语言,使诗歌语言中充溢着原始古朴的生命力-他们在世俗生活中发现美并描绘美,将通俗之事、世俗之物不着痕迹地转换为高雅豁达的审美情趣,展现出了与前朝诗人大为不同的生命情怀-二、以闲为乐禅宗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得此法门,则不起妄念、不惹尘劳、不离自性,从而获得悠闲清静、澹泊适意的生命境界。
这种生命境界多为宋代诗人所崇尚-他们在遭遇人生挫折后,亦能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乐山水而嗜闲安-“闲”的本义为“空隙”,后引申为时间上的空隙,表示一种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生活状态。
所谓“以闲为乐”,即是将无挂无碍、自由自在、物我合一的生活状态作为最高的人生追求-禅僧多好山水自然,同时也喜借山水自然悟道。
《景德传灯录》卷六言:“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9/247这句话旨在说明自然万物都是佛法真如的体现-因此,通过观赏大自然而获得对佛性的了悟,是禅宗的证悟途径之一-据《五灯会元》记载,琅2慧觉禅师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上堂:’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诸禅德既是日午,为甚却打三更?’良久曰:’昨见垂杨绿,今逢落叶黄。
’”[10/琅2慧觉禅师以“杨绿”和“叶黄”的突然转变来证悟宇宙万物变幻无常的本质。
禅僧在山水自悟,则在山水自生的焦虑、追求自由的适意-王安石晚年居住在钟山,将灵魂寄予山水花鸟中。
诗《定林所居》曰:“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11/1180“定林”指钟山下、紫霞湖旁的定林寺-这里有木屋、小溪、竹林、青山、白云、鸟鸣、花香,七者相互环绕-木屋的宁静与小溪的灵动交相映衬,竹林的雅致与青山的幽远相互呼应,诗人临溪-34-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而歇、依山而坐,大自然的适意与诗人内心的悠闲发生共鸣,呈现出一幅闲静悠然的景象。
诗《游钟山》曰:“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11/1181这里山花的短暂与青山的永恒相对,水流的涌动与青山的不动相对。
诗人旨在说明:宇宙世界虽变化万千,但本心与佛性是永恒不变的,守住本心自性便不会被外物打扰,自然落得悠闲。
另有诗《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其二曰:“独卧无心起,春风闭寂寥。
鸟声谁唤汝,屋角故相撩。
”[11/1021诗《芳草》曰:“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⑴10"这两首诗里,都用了“无心”一词-所谓“无心”不是没有心,而是有一颗没有挂碍、不被尘染的心,即闲心-行住坐卧,但学无心、无分别、无依倚、无住着。
可见,诗人已达到了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获得了彻底的解脱、真正的闲适和永恒的快乐-综上所述,宋代诗人以闲为乐,首先是为了借助山水自然来排解心中的宦海之忧,远离争权夺利的世界,以消释内心的烦闷和无奈,从而获得一份宁静和悠然-在此基础上,他们如禅僧一般,借助山水自然来悟道,观照自然万物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以亲证自心佛,性,在“自性本空”的大智慧里享受一份超然的闲适,从而收获至上的快乐-三、以淡为美“淡”者,“薄味也”[6/236。
老子言“恬淡为上”[12/,旨在推崇一种自然无为的用兵思想-后人对“淡”加以补充,使其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唐代司空图提出过“冲淡”这一概念。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13[其意为:排除杂念、守住素洁,以宁静澄明的心来观照世界,则能领悟其精微巧妙之处。
仙鹤独飞,脱俗且轻逸;惠风抚衣,柔和且舒适;眼观修竹、耳听清流,灵动且清新。
可知,“冲淡”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它具有素洁、宁静、柔和的特质,同时又从这些特质中生出轻逸、灵动之感来-时至宋代,禅门追求自然适意、随缘任运的生命态度-《景德传灯录》卷九言:“道人之心...譬如秋水澄淳,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
”[9/264这种澄淳澹泞的追求影响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借此契机,并以前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平淡”说,试图去掉唐五代以来诗坛的虚空浮艳之弊。
梅尧臣认为,“平淡”不是无味,而是平中有趣、淡中有味,虽平易简朴却富含韵味,它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从此,“平淡”的地位被大大提高,成了宋代诗人的主要审美追求-所谓“平淡”,并非与绮丽深厚对立-苏轼言:“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15/“外枯”指表达形式朴素简洁,“中膏”指意蕴深藏在其中。
“似淡而实美”指言语看似平淡,实则内涵丰W、耐人寻味。
这样的诗境如何得来?苏轼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Y,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16/葛立方言:“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绚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
”[17/483吴可《藏海诗话》云:“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而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
”[18/可见,平淡由峥Y气象和绚烂色彩发展而来,经过一定的磨炼,超越了峥Y与绚丽,以老健清熟的笔力写出平淡简古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中恰巧饱含着绮丽深厚的韵味-所谓“平淡”,也并非排斥雕琢-黄庭坚言:“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