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美国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地理教学设计教案1教材分析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动身,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状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进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叉,地形简单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峻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熟悉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学问奠定根底。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讨论说明,初中阶段是智力进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看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快速进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奇怪、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盼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制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看法、争论法、综合分析法,列表比拟法,空白图指认法等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限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力量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力量,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育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争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把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受和体验动身,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学问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探索美国:七年级地理教案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多彩的文化。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值得人们深入探索。
针对这一点,七年级的地理教学课程日益重要,而作为其中的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案,以便让学生在了解美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
在本教案中,我将为七年级的学生们介绍美国的地理和地貌,包括中西部及其周边州和城市,这样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会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括PPT、视频、课外阅读、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互动游戏等,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和探讨美国的特点和文化。
一、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和探索美国的地理和地貌,学生们应该能够对美国的地形和人文条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透过普及各种资源,学生们应该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的文化差异,包括不同地区的历史、民俗和语言等。
3.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学生们应该能够表达对美国地理文化和地貌的理解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地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资源1.使用PPT和视频介绍美国的地理和地貌。
在介绍的同时,根据地区的特点和特质,向学生们展示美国不同的地形和人文特点,如自然和工业城市、传统和现代社会等。
2.提供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自行阅读,如有关美国地区性的书籍和文献,如麦克米兰百科全书。
3.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让每个小组通过分配话题探讨美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文化差异。
根据分配的主题,不同小组设计不同的PPT,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分析和想法。
4.教学游戏:设计名为“我是哪个城市”的游戏,让学生们向其他小组展示当前城市的特征和特点,以便更深入了解美国的地理和文化,提高他们的地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次课堂步骤一:学生们依据分配的相关教材或网络资源,自行阅读有关美国中西部及其周边州和城市的概述和特点。
步骤二:教师向学生们介绍美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人文特点,如制造业和工业城市的分布,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差别等等。
XXX地理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XXX地理教案《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
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复提问: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总结作业情况学生活动通过读图分析巩固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
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利用身边常识引积极思考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
讲授新课:一.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尝试用以有的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
先用人的身提出疑问,启发学知识自主解决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生问题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海拔、相对二.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绘制简单示意图,高度的定义。
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
表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意义及不通过举例、板图同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区过渡:恰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列举熟悉的地形分它们的差别。
五种陆地常熟练巩固见地势利用身边知识举例三.五种陆地基本地势绘制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海拔高度(米)1.平原:〈2002.高原:〉5003.山地:〉500坡度较陡4.丘陵:〈500相对高度〈200 5.盆地:中间低、周围高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了解海底地形利用简单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启发学生辨别五种陆经由过程读图思考判地基本地势断,进步兴趣总结五种陆地基积极思考本地形特点通过书上活动,指比较平原与高导学生从课文中原;山地与丘陵找出世界之最,并的相同之处和不强调“世界之最”同之处。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掌握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3. 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4. 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5.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他们希望在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图,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等;3. 介绍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如独立日、感恩节等;4.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讨论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听力练习(15分钟)1. 播放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美国城市的介绍、美国节日的庆祝活动等;2.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阅读练习(20分钟)1. 提供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文化的短文;2.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地理的教案模板5篇
地理的教案模板5篇地理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社会经济特征。
3. 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2. 的美国社会经济特征。
3. 美国的政治地理情况。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美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美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然地理特征(15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美国的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工业的分布。
三、社会经济特征(15分钟)1. 介绍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等社会特征。
2. 分析美国的文化多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四、政治地理情况(10分钟)1. 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2. 分析美国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个与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相关的案例,如旧金山地震、911事件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因素及其影响。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 引导学生反思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其他话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加深对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掌握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社会经济特点。
(3)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美国的地理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
(3)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价值观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 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3. 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
4. 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5. 美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著名景点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美国的自然环境。
(2)讲解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3)讲解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
(4)讲解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魅力。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看法。
(2)进行课堂演讲,让学生表达对美国某个地理现象或社会经济特点的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美国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第五节美国第个教案教学目标:(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
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
“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
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
“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
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
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美国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3. 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4. 认识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种族构成、宗教信仰、教育、经济等。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2. 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3.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识记。
2.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吗?2. 引导学生回答:俄罗斯。
3. 提问:那么,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是哪个呢?4. 引导学生回答:美国。
1.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阅读第4页,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邻加拿大。
2. 讲解美国的面积、人口:面积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3亿。
3. 讲解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
4. 讲解美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太平洋沿岸气候等,气候多样,地域性强。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5页,完成填空题。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哪些地理知识?2. 引导学生回答: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二、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费城等。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中图版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中图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以及工业布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3. 认识美国种族构成的多样性,理解移民国情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4. 了解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1. 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分析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 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工业布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3. 美国种族构成的多样性,移民国情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4. 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难点1. 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 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1. 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 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 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 利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5.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美国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课本,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美国初中地理教案封面
美国初中地理教案封面教案名称:美国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 掌握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
4. 掌握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5.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美国的地形特点3. 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4. 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5. 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 讲解:讲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工业特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展示质量:评估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完整性、表达清晰度和逻辑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美国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美国地图2. 美国气候图3. 美国农业生产分布图4. 美国工业分布图5. 相关阅读材料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一)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案示例(一)教案示例(一)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在学习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基础上,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口分布与增长的特点,难点是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均。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世界人口分布图》;自制投景片:①“世界人口增长图表”,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图”,③“主要国家人口密度图”。
教学提纲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加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3.人口增长的计算方法4.各大洲的人口增长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2.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教学过程提问引入前几章我们学习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条件状况,请同学思考,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同学多方面思考)〔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回答,强调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而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科学地认识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2.正确地认识人类自身。
3.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世界上的人类。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板书)〔提问〕①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人类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约二、三百万年前由古猿演变而来。
)②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世界有多少人口?(中国约有亿,世界人口约55亿。
)〔展示投影片〕世界人口的增长。
〔提问〕很明显,世界上的人口是不断增长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人口增长图并分析:由1830年的10亿人口到1987年的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人用多少年?由此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是什么?(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分别是100年、30年、15年、12年。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教案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教案篇一:七大洲四大洋教案篇二:七大洲和四大洋教案公开课《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七大洲的名称、轮廓、面积顺序、分布特征、位置、分界线(主要掌握亚欧、亚非、南北美洲)。
1、过程与方法能够帮助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洛伯夫湾的名称;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迁移能力。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七大洲看似规律的分布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信念。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三、教学难点七大洲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读图讲解法、讲练结合法、启发式谈话法等五、教具准备地球仪、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议长投影亚太大都市市长峰会的宣传画)我们有没有见过这幅图,觉得眼熟吗?细心的同学也许已经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过这样的辨认出巨幅图片。
这是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宣传画之一,名叫亚太城市一家亲。
大家看三件体恤上画了什么?(七大洲)。
其实,随着各城市间联系的加大,参加峰会的城市仅指并不局限于亚洲太平洋地区。
例如有“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法国的“图卢兹” ——重庆的友好城市之一,美国的“西雅图”等。
这些城市分别在哪些大洲呢?各大洲的位置怎样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七大洲和四大洋。
名称、轮廓(几何)、位置【指导读书】首先让我带领大家来一次大洲之旅,逐一认识这七个大洲。
这可能需要同学们先读P29的阅读材料《大洲的命名》,看看各大洲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狂蛛属的。
同时对照图2.6“大洲和湖肚分布图”或者屏幕上面的东西半球图,记头球各大洲的轮廓和简单的位置。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学生阅读及追踪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1、看名字由来;2、看大洲轮廓;3、看大洲的基本位置][从东西半球图点击入大洲轮廓图引导学生答名称,联想轮廓,又返回到玩意半球图读出其大致位置。
(先看轮廓说名字或先说名字让学生选到大洲轮廓)]【问题抢答】说名字,描轮廓,找位置这是用东西半球表示的大洲和石头大洋的分布图,首先回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两条经度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和东经160。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篇一:《美国》初一地理教案】《美国》初一地理教案教学目标:(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
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
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
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
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
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
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当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快、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敬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进展。
通过观摩了本校几位教师的精彩讲课并看生本课堂教育视频、上网查生本教育的资料,对生本教育有了一些熟悉。
我所上的班级学生家长根本上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夫,孩子的小讨论无法在家完成,这样无形中就给我们的课带来了困难。
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参加,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协作,确保试验取得好成效。
学生学问面不广,地理学问的沟通只停在外表化。
由于是七年级的学生,还不是很能放得开主动积极参加到教学中来,留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存和运用,采纳实物展现、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育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
地理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殊留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留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根底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时机。
缺乏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加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局部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课堂上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气氛,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忱,课堂气氛活泼;不断确定与鼓舞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各个层次的同学更多地创设体验胜利的时机。
教师要加强“生本教育”理论学习,深刻熟悉“生本教育”的内涵。
仔细钻研“生本教育”试验教法,确保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学问根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识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现象,以展现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还注意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总结归纳的思索力量。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剧烈的探究欲望和饱满的心情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中去。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地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通过多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是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半球分界线;2、经纬度的判读。
一、课件打出谜面,让学生大声朗读两遍,朗读时注意红色的字,然后猜出谜底(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二、听歌曲、观祖国自然风光和祖国发展成就等图片。
老师同时带有感情色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一)伟大的祖国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
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二)辽阔的疆域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4:完成课本P3活动题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美国地理地貌与自然资源:七年级地理教案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其总面积达到了9,826,630平方公里,占北美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其地形地貌的多样性,美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一、地形地貌
美国的地形地貌相当复杂,主要由六大高原、五大山脉和所谓的“大平原”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洛矶山脉。
落基山脉横跨美国中西部,被誉为北美洲最大的山脉系统;阿巴拉契亚山脉则成为美国东部地区天然的屏障;而洛矶山脉则是北美洲最具特色并以其美丽景色著名的山脉之一。
此外,美国还有五大水系,包括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密歇根湖和超级湖。
二、气候特点
由于美国地域广大,其气候也是十分复杂的。
东部地区温度温和,有明显四季,冬季较长且降雪量较大;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在夏季则温度高且降雨较多。
阿拉斯加则是北极地带,气温非常低且长达六个月的黑夜。
三、自然资源
由于美国地形地貌的多样化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自然资源也极其丰富。
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
美国油田总储量居世界仅次于沙特和伊朗。
此外,美国还拥有丰富的木材、金属矿产和水力资源,并已充分利用其资源多样性来发展经济。
综上,美国的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通过合理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美国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的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美国》是一节介绍美国地理和人文特色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美国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自然资源、人口、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美国的地理位置美国是北美洲的一个国家,包括大陆和夏威夷群岛。
它以北极圈以南的地理位置和東經67度到125度之间的地理位置为界,西南隔着墨西哥与中美洲相邻,南隔着加勒比海与南美洲相连,东南隔着大西洋与欧洲相对;亚洲通過白令海峽與冰島相望,西北隔着白令海和楚科奇海与俄罗斯相邻。
2.美国的地貌美国地貌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部分,其中西部为低纬度地区,具有高山、高原、盆地等地形。
中部为平原地区,包括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流域,东部为低海拔地区,包括东部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海岸平原。
3.美国的气候美国的气候包括五大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其中西部气候较为干旱,中部和东部气候则更加湿润。
4.美国的自然资源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矿藏、水力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美国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矿藏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5.美国的人口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人口约3.3亿人。
其中白人占人口的大多数,黑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等少数族裔也有较大的人口规模。
美国的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大城市人口居住密度非常大。
6.美国的文化美国文化包括音乐、电影、体育和民俗习惯等方面。
美国的音乐和电影文化非常丰富,其中摇滚乐和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甚大。
美式足球、篮球和棒球等运动也是美国的文化符号之一。
美国的民俗习惯也十分多样化,包括感恩节、圣诞节等多种节庆活动。
总体来说,美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地理、气候、人口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都十分丰富多彩,是一个值得我们了解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美国第个教案教学目标:(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
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
“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
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
“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
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
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3篇阅读材料分别表述:用“国旗”反映美国领土的扩张、用“工业分布”资料体现该国的工业发展趋势。
通过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旅游胜地的情况介绍,反映美国的环境保护与优美风景。
本节教材的活动题设计得较为完美,既有读图思考,也有建议、讨论,如美国NBA篮球球队的地域特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提纲(板书)一、美国的领土1.本土48州、哥伦比亚特区2.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二、高度发达的经济1.经济概况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对外贸易: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2.农业大国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3.工业大国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崛起4.环境保护问题黑色风暴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概况与种族问题2.主要城市华盛顿、纽约、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出示图1—31“美洲”图,取一面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将星条旗贴到地图上美国范围内。
方案②:根据最近新闻报道中有关美国的重大事件,整理成一个小故事,引出美国。
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导弹防御系统与《反弹道导弹条约)、总统大选等。
方案③:按历史发展。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100余年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
从而引出美国。
“美国的领土”部分,可参考以下方案和步骤:方案①:1.出示国旗并简单介绍垦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2.读图3-31,观察美国所临海洋和邻国,注意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跨北寒带、热带、大洋洲等)。
观察本上的庆要山脉、河流、“平原、湖泊等。
3.介绍首都华盛顿和哥伦比亚特区。
方案②:1.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谁知道美国国旗图案含意?”2.解释美国国旗图案:13道红白相间条纹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个州,蓝色星区的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3.出示图3-36,说明:除首都华盛顿所在哥伦比亚特区外,只有48个州位于美国本土,还有另外两颗星代表的2个州在哪里呢?4.小结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州构成。
5.设问:美国国旗如何从最初的13道条纹变成50颗星星,即如何由13个州扩张成为50个州的呢?结合下列资料讲解:a.1783年,英国将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划归美国;b.1803年,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那;C.1810一1819年,从西班牙强占强购佛罗里达;d.1818年,从英国购得俄勒冈地区;e.1846—1848年,从墨西哥夺取新墨西哥地区;f.1845—1850年,从墨西哥吞并得克萨斯地区;g.1867年,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州;h.1898年,从西班牙夺取夏威夷州。
“高度发达的经济”部分,可采取以下方案和步骤:经济概况部分: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
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外贸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进口工业产品和能源的原因是消费量极大和浪费严重以及工业生产需要造成的,而不是本国工业落后、能源缺乏所导致的。
如:美国的燃料动力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都蕴藏丰富,美国国内年产煤8~9亿吨,原油4亿吨,天然气5~6千亿立方米,还生产近3万亿度电力,能源总产量占世界首位。
但美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工/4,是世界上能耗最多的国家,能源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
农业大国部分:方案①:1.指导学生阅读图3-33,分组讨论:a.农业地区专门化与美国农业;b.农业生产专门化与美国农业。
2.归纳学生观点,指导: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小结;美国的农业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4.设问:美国是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b.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
6.小结:美国尽管粮食产量多,是世界农业大国,但由于纬度位置的原因,还需要大量进口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农业产品。
方案②:1.阅读图3-31,分析其位置特点(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配合美国沿纬线剖面图)。
2.引导学生评价美国地理位置和地形,重点关注下列地理事项:a.本上在北温带,阿拉斯加州跨北寒带,夏威夷州跨热带;b.多面临海,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且水热配合较好;d.密西西比河干支流与农业灌溉等。
3.简单介绍美国农业地区与生产专门化的特点。
4.小结在上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最后再说明美国粮食的出口和热带农产品的进口。
工业大国部分:方案①:1.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
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2,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3.引导学生提升到理论认识层面:能源、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与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工业的劣势和优势。
4.可安排学生对就近的科技工业园进行参观访问。
方案②:1.由阅读资料“美国的工业分布”人手,出示美国三大工业地区分布示意图。
2.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从发展历史、资源、交通、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出现了地价昂贵、污染严重等问题。
3.分析美国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优势条件: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
美国工业逐渐向南部、西部地区迁移。
4.介绍南部、西部地区新兴工业兴起的条件:环境、技术、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5.小结: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产值和产品情况,南部和西部工业区新兴工业产值和产品情况,从而了解美国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兴起的特点,可通过列表对比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上述两种方案均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数据,教师除尽力而为外,也可发动学生收集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
生态、环保问题部分:本部分实际上是将教材编排稍作组合,分两大方面探讨美国的生态环保问题:一是美国农业开发使“黑色风暴”多次发生。
二是经过不断的治理,现在美国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已不太严重。
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①滥垦土地与“黑色风暴”的关系;②地形特征与“黑色风暴”的关系;③对“黑色风暴” 的防治措施。
“人口与城市”部分,可采取下列方案和步骤:人口部分: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
1.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亚洲移民后裔、黑人和印第安人;人口分布体现在空间地域上的不均衡性和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均衡性。
在教学中可先读图3-35,让学生对美国城市和人口密集区有感性认识。
再讲其人口构成,注意运用资料说明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华人华侨对美国科技与文化的贡献。
项目东北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 25.8 24.8 49.4人口 46.9 31.9 21.22.人口分布,可利用美国人口密度统计图,也可参考下列数据:美国三大地区人口与面积比较(单位:%)。
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可作为过渡,引入“美国的城市”内容。
城市部分:1.在图3-36上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个主要城市的资料,收集课外资料并补充休斯敦的有关资料。
3.课堂小活动:请你当导游员,向游客(同学)介绍美国的8个主要城市。
看哪位导游员讲解得最详细准确,掌握的资料最多。
4.评出最佳导游。
本节图表指导:l.图3-31提供的信息:①美国领土的组成;②美国领土濒临的海洋和邻国;③美国的地形及分布;④美国地形与农业的关系;⑤美国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2.图3-33提供的信息:①美国农业的地区专门化;②美国农业区的空间分布;③美国农业开发与环境关系。
3、图3-36提供的信息:①美国50个州和1个特区的分布;②美国的主要城市分布;③美国领土扩张过程;④美国工业的迁移。
4.景观图或配合教材,或配合练习,对相应的具体问题作直观的阐述。
课后活动:①结合美国“ 9?11”恐怖袭击事件,收集资料后讨论:超高层建筑物的利与弊。
提示:利——节约用地,城市象征,能集中办公,联系方便等等。
弊——突发事件和灾难时逃生困难,垃圾清运困难,上下班高峰人流疏导困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