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国叙事学》是美国汉学家浦安迪的一部重要研究著作,该著作对中国叙事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世界和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该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一、《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内容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中国叙事文化的本质特征,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分别是:叙事与认知的关系、中国叙事研究的方法论、中国文化叙事的意义。
作者首先提出叙事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原理,并且认为认知与叙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叙事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变化和发展。
作者通过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的剖析,说明了文学叙事的思维形态,分析了叙事与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
作者同时论述了中国叙事研究的方法论,他认为,中国叙事研究应该拥有一个独特的理论构架,这个构架应该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思维方式的独特特征。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中国文化叙事的意义,认为中国文学叙事是一种表达民族认同的方式,每一个故事或小说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1.启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思维方式的书。
在这个书中,浦安迪通过对中国文学的分析,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2.丰富了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浦安迪提出的叙事与认知的关系理论、中国叙事研究的方法论等都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这样的研究方式和理论框架,可以丰富中国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3.拓宽了文化交流的渠道。
浦安迪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反响,还为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通过对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可以更好地向西方文化介绍中国文化。
这样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总之,《中国叙事学》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著作,它不仅深入探讨了中国叙事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之处,还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叙事学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叙事学的概念知识点总结叙事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叙事学的概念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由文学学者提出并应用于文学研究中。
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叙事学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应用于文学,还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叙事学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丰富了叙事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促进了叙事学的发展。
1. 叙事的概念和特点叙事是一种通过描述和讲述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文本形式,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真实的。
叙事的特点包括情节、人物、时空背景、语言风格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叙事的结构和内容。
2. 叙事的功能和作用叙事在社会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可以用来传递知识、表达情感、建立联系、构建认同等。
叙事不仅是一种文本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叙事,个体和社会可以互相作用,交流信息,构建共同的意义体系。
3. 叙事的语言特点叙事的语言是其表现形式之一,叙事的语言特点包括叙述性、连续性、个性化等,这些语言特点反映了叙事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4. 叙事的文化背景叙事的文化背景是叙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和文化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叙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这种多样性丰富了叙事的文化内涵和研究内容。
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语言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来理解叙事的结构、功能、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
叙事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文学研究、心理疗法、教育教学、广告营销等,这些应用领域通过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叙事学的发展趋势叙事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跨学科研究:叙事学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叙事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2. 多样性和包容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叙事学将更加关注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叙事,呈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研究者将更多地关注叙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
中西文学中的叙事方式和技巧比较
中西文学中的叙事方式和技巧比较叙事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通过叙事作品才得以传达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主题等等。
在中西文学中,叙事方式和技巧的表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比较中西文学中的叙事方式和技巧,探究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优缺点。
一、中文文学的叙事中文文学的叙事通常采用线性的方式,即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逐一叙述。
这种方式在经典小说中尤为普遍,例如《红楼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湘菜说过:“有始有终,中间不犯文过”,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了中文文学的叙述方式上。
同时,由于中文语言的特点,中文文学往往会涉及大量的形象描写,以便更好地呈现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此外,在千古文学中,叙述方式的多样性也逐渐展现出来,像《聊斋志异》中就采用了故事之外的开场白和结尾篇幅来引导故事的进展。
同时,在文言小说中也经常会用到架空的情节或是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西方文学的叙事相对于中文文学的线性叙事,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故事的展开和推进,从而提高作品的紧张度。
西方文学的叙述方式通常是多维度和分层次的,常用的手法包括闪回、内部独白和悬念营造等等。
闪回是西方文学中经常运用的手法,它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过去的事件,进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同时,闪回也可以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变化,这些矛盾和变化在故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莫泊桑《象》中,猎人回忆自己年轻时曾经打死过一头象,这个闪回揭示了猎人的过去经历,加强了故事的刻画力度。
与此类似,内部独白也是西方文学常用的手法。
通过内部独白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些情感的细节往往是故事情节的重要来源。
最后,悬念营造是西方文学中最典型的叙述方式之一。
悬念营造的目的是提高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让故事展开得更加引人入胜。
例如,福楼拜的《大小说家》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悬念,即马德兰是否会遇到最后的悲惨结局。
三、中西叙事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中文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各有其优缺点。
叙事学理论解读
叙事学理论解读《竹林的故事》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竹林的故事》作家废名根据生活虚构三姑娘的故事,以儿童的视角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普遍苦难。
小说的表层结构是三姑娘的成长故事,而其深层结构是一个勇敢的人对苦难的淡化和超越,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对田园牧歌的生活的向往。
山城里的竹林、小河、茅屋、菜园、山坡等构成了小说的场景,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意象是竹林。
从小说的开端到结尾都出现了这个意象,且小说的名字也叫《竹林的故事》,“竹林”代表着作家所向往的美好心灵世界。
小说人物主要是“我”、老程、三姑娘及其母。
三姑娘是小说的主角,具有伟大的心灵力量,无论自己的人生发生何种不幸,总是乐观面对,超越苦难,快乐、坚韧地活着。
格雷瓦斯将小说叙事结构分为:契约型、任务型、离合型。
这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属于离合型,以我和三姑娘的见面为线索展开故事,“我”看到不同时期三姑娘的变化,推动故事发展。
小说采用内聚焦的方式,以“我”的单一视角讲述小说主角三姑娘的故事。
在这种叙述角度下,“我”既是小说的一个角色也兼职了叙述者。
这个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的其他角色,其更“透明”、更易理解。
由于受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让人跟随其视角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小说展示了“我”作为一名儿童眼中的三姑娘,对人生苦难的感受。
正式这种儿童视角使作品语言达到了陌生化的目的,淡化了作品中关于苦难的沉重气息,给了读者美、乐趣、诗意的享受。
在叙述动作方面,叙述者类型属于超故事,叙述者“我”参与故事中讲述事件的发展,拉近叙事者和接受者的距离,容易抓住读者,让读者更加容易融入到小说故事情节中,接受作品。
作品用儿童的单纯天真的叙事声音来看待三姑娘的遭遇,看待人生的苦难。
根据叙事者介入的程度,叙事声音可分为:缺席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公开的叙事者。
在小说中,“我”是公开的叙事者,讲述故事,而作品中也有一个隐蔽的叙事者即作者自己。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叙事学呢,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故事怎么讲的学问。
就像我们平时看电影、读小说,这些都是在讲故事。
叙事学就是要弄明白故事是怎么被构建起来的,怎么才能讲得精彩。
先来说说“故事”和“话语”。
故事呢,就是实际发生的那些事儿。
比如说,白雪公主被后母嫉妒,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
这就是故事的内容。
而话语呢,就是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比如是用电影的形式,还是小说的形式,用什么语气讲,从哪个角度讲。
就像同样是白雪公主的故事,可以拍成动画片,也可以写成童话书,这就是不同的话语。
再说说“叙述者”。
叙述者就像是讲故事的人。
有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啥都知道,就像一个上帝在给你讲故事。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叙述者,知道每个角色的想法和行动。
而有的叙述者是有限的,只知道一部分事情,就像故事里的一个角色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是鲁滨逊自己在讲述他的冒险故事。
还有“情节”。
情节就是故事的发展过程。
好的情节要有起有伏,不能平平淡淡。
比如一个英雄一开始很弱小,然后经过各种挑战变得
强大,最后打败了大反派。
这样的情节就很吸引人。
叙事学的这些基本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也能让作家、导演们把故事讲得更好。
总之啊,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就像是讲故事的工具,让我们能欣赏到更精彩的故事。
记住哦,故事、话语、叙述者、情节,这些都是叙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当谈到中国叙事学时,我们不仅在讨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而且也在探讨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叙事传统。
中国叙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的创作、传承与解读。
本文将从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两个方面,对中国叙事学进行深入探讨。
在中国叙事学中,故事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设置以及情感表达是三个重要的逻辑起点。
故事情节是中国叙事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情节常常以矛盾冲突为基础,通过解决冲突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义薄云天,都是典型的例子。
人物性格的设置也是中国叙事学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中国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通常具有多面性和动态性,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起初顽劣不堪,但经过一番历练后,最终成为一位具有仁义智勇的英雄。
情感表达在中国叙事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叙事作品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含蓄性,往往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传达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像《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便充分展现了含蓄而真挚的情感表达。
操作程式:情节串连、情节转折、人物塑造与语言运用中国叙事学的操作程式涵盖了情节串连、情节转折、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
情节串连是中国叙事作品的重要结构方式。
中国叙事学强调情节的连贯性和自然性,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故事的世界。
例如,《金瓶梅》以主人公西门庆的视角展开情节,通过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了明朝社会的黑暗面。
情节转折是中国叙事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设置突如其来的情节转变,使故事的发展出人意料,从而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最终以悲剧收场,充分体现了情节转折的巧妙运用。
再次,人物塑造是中国叙事学的关键环节。
中国叙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关羽,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忠诚深受读者喜爱。
文学理论叙事学角度分析总结
文学理论叙事学角度分析总结叙事视角的角度有: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全知视角(零视角),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
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中所说:“他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作,作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
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
韦勒克曾说:“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
这一论断至少是符合20世纪中期以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状的,但这一现状与最近一百多年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极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理论与批评长时间落后于诗歌理论与批评这样的情况,与小说批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有关。
由于诗歌语言在节奏、韵律、平仄等方面与日常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异,形式因素十分突出,因而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规定与把握诗歌的本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思路。
对小说而言,情况却复杂得多。
一方面,小说语言与山常语言在形式上的差异比诗歌要小得多,小说语体往往是混杂不纯的,因而传统的以语词选择为核心的形式研究在面对小说这一文体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小说内容层面的东西(人物、情节、故事)又太容易吸引批评家的注意力,从而使小说话语层面的东西很容易被掩蔽。
中外小说批评几乎都是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的。
只要我们稍微涉猎一些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小说批评,就会发现它们毫无例外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核心而展开的批评。
这种以人物和情节为中心的旧式批评,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要害,没有提炼出概括小说文体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因而使得小说批评缺乏牢固的理论基础,无法超越教条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的局限,而拥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
这种状况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叙事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得到了改观。
中国叙事学论文
《中国叙事学》中的文学研究思路汉师0901 赵健坤 1502090127 叙事学是60年代始于西方的前沿学科,旨在打破小说、神话、戏剧、历史、新闻纪事、电影等具体文体的界限,将其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方式,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中国叙事学》是杨义先生结合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历程,第一次建立了具有中国特征的、因而与西方体系可以对峙互补的叙事学评价体系、论证体系和学理体系。
在读《中国叙事学》的时候总是会在读到后面的某些篇章段落时忽觉与作者在前面所讲理论所相应而翻到前面,前后对比着再细细地领略一番。
有时又会觉得自己逐渐被作者带入了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圈子中去,等到自己走出圈子而有所获得的时候便也不禁对杨义先生学识的博大精深发出由衷的赞叹。
当然,作为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每读一部著作甚至一篇文章,自己都会喜欢学术病一般地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自己所读的东西让自己有什么新的收获。
《中国叙事学》是我读的第一部学术性的著作,惭愧的是这是在老师的要求和推荐下读的,虽则如此,我在读的时候却很认真,杨义先生把叙事学的一些基本命题还原为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用丰富的原始资料,对中国和西方的叙事经验、叙事理论进行参照和比较,以感悟力穿透丰富的历史文学文献资料,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叙事学的内容和特点一一道出,作者的语言简单而且略带风趣,读来不觉枯燥,一些在初读时觉得难懂的篇章在之后读完全书时便也豁然开朗一般地明白了。
《中国叙事学》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很多,这里主要记一下杨义先生在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即还原——参照——贯通——融合。
个人觉得整理前人著作中的精华对于我们这些晚辈是很重要的,在成为巨人之前要让自己学会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还原。
杨义处理中国的叙事文献与西方的叙事理论的原则可以概括为“还原、参照、贯通、融合”,其中还原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
杨义对那些只是认真翻译外国叙事学著作,对中国叙事学传统不加深究而大写理论批评或文学史论著作的文学研究方法是持否定态度的。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深刻的叙事艺术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叙述结构和叙事风格等方面对其叙事艺术进行浅论。
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并且变化多样。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运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多角度叙述等多种叙事手法,灵活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感受。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以讲述者的口吻将读者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张力和内在冲突。
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则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多角度的叙述来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这种丰富多样的叙事手法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更加立体和饱满的叙事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阅读趣味和艺术价值。
余华小说的叙述结构非常严谨和严密。
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展开往往呈现出一种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的叙述节奏。
他擅长通过叙述结构的设计来营造出一种紧张感和悬念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够被吸引住,难以释手。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将主人公福贵的命运起起伏伏、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致入微的叙述,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了一种生动而真实的感觉,读者仿佛就置身于这个充满了戏剧性和荒诞性的世界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一场生活的浩劫。
这种叙述结构的严谨和严密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叙事张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与故事情节高度融合的阅读体验。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也非常独特。
他擅长运用大量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精彩的描绘和生动的刻画。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富有诗意的叙述场景和独特的叙述语言,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了一种既现实又超现实的感觉。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寓意,使得故事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内在含义和抽象的思想意蕴。
这种叙事风格的独特性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富有探索欲的阅读体验。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技巧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叙述技巧分析文学作品如同璀璨的星空,每一颗星星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而叙述技巧,便是那照亮星星的神秘力量,使它们在浩瀚的文学宇宙中脱颖而出。
叙述技巧如同一位魔法师,巧妙地操纵着故事的节奏、氛围和情感,引领读者沉浸其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众多的叙述技巧中,视角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一人称视角仿佛是作者亲自站在读者面前,倾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这种视角能够营造出强烈的亲切感和真实感,让读者迅速与主人公建立情感连接。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以祥子的视角展开叙述,我们随着祥子的眼睛看到了旧北京的黑暗与不公,感受到了他为生活奔波的艰辛与无奈,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喜怒哀乐。
与之相对的第三人称视角,则像是一位全知全能的旁观者,冷静而客观地讲述着故事。
它能够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画卷,揭示不同人物的命运和相互关系。
《红楼梦》便是运用第三人称视角的典范之作,曹雪芹以宏大的叙事,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众多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除了视角的选择,叙述的顺序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
顺叙是最为常见的方式,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开,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但有时,作者为了制造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会采用倒叙的手法。
先将结局或关键情节呈现给读者,然后再回溯故事的发展过程。
如《百年孤独》的开篇:“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一经典的倒叙开头,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
插叙则在主线故事中插入相关的背景、回忆或补充信息,使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
《故乡》中鲁迅在叙述“我”回故乡的经历时,插入了对少年闰土的回忆,通过今昔对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扭曲。
此外,叙述的节奏也是影响作品魅力的重要因素。
快节奏的叙述如同疾风骤雨,迅速推进情节,让读者的心始终紧绷;而慢节奏的叙述则像潺潺流水,细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环境细节,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品味和感受。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叙事学以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变迁等方面。
他曾在美国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过教职和研究工作,是美国华裔研究者中颇具声誉的学者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中国叙事学》一书是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引起了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叙事学》一书是浦安迪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深入研究成果,这部著作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从古代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广泛范围,通过对中国文学叙事特点和演变规律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中国文学叙事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本文将对《中国叙事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价值进行介绍和分析,以窥探浦安迪在叙事学领域的学术成就。
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对中国文学叙事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叙事具有浓厚的史诗色彩和传统文化内涵,而现代文学叙事则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表达。
浦安迪对这些叙事特点进行了有力的阐释,探讨了中国叙事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内涵,揭示了其独特的审美风貌和文化精神。
他的研究丰富了中国文学叙事的理论框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叙事的魅力所在。
《中国叙事学》一书是浦安迪在叙事学领域的一部重要研究著作,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考为中国文学叙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中国叙事传统的全面探讨和分析,浦安迪展现了对中国文学叙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一书能够对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热爱中国文学的读者们产生启发和影响,激发更多人对中国文学叙事的关注和研究。
叙事学批评的价值
叙事学批评的价值
叙事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强调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以此来评价文学作品的质量。
这种批评方法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叙事学批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对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例如,在分析《红楼梦》时,叙事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复杂结构和人物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叙事学批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对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例如,在分析《百年孤独》时,叙事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奇幻和超现实主义的美感,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
叙事学批评能够帮助作家更好地创作文学作品。
通过对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分析,作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些技巧和手法创作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例如,在创作小说时,作家可以通过叙事学批评来分析故事的结构和情节,从而更好地构建故事的逻辑和情感。
叙事学批评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学批评方法,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帮助作家更好地创作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叙事学批评,从中汲取更多的文学营养。
简述文学叙事学
简述文学叙事学(1)理论渊源:①对叙事的研讨在西方文论中有久远的渊源,亚里士多德《诗学》就有对文学六要素的研究,其中情节居首位,而情节就是“叙事”的“事”。
②但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长久,因为叙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小说,在文学体裁中的出现是继神话史诗和民间故事、叙事诗之后,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③人们逐渐发现小说可以有不同视角,逐渐认识到小说作为虚构的文体,可以写成各种故事,并且还可以写成我们无法一一述说到的其它情形,作者在这些不同写法中,就有不同的看待事情的着眼点和方式。
(2)叙事学的界定:①叙事学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理论,主要研究作者与叙事人之间的关系、叙事人与作品人物的关系,作品的人物特性和叙事视点以及叙事方式和结构、作品叙事与外部世界的相关性等等。
②其中叙事视点与结构占有突出地位,是当代叙事学理论关注的重心。
③叙事学不用结构主义方法也可以研究叙事理论,但当代叙事学的发展却与结构主义文论关系极为密切,结构主义文论在叙事理论研究上用力颇多,对当代叙事学的建设和完善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3)文学叙事的视点:①所谓叙事视点是指叙事人是站在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叙事的着眼点,是指叙述故事的方法,及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方式或观点,读者由此得知构成一部虚构小说的叙述里的人物、行动、情境和事件。
②叙事人的人称:即叙事人在小说中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叙事,还是用作品中人物“我”来叙事的问题。
③叙述的语法:即从什么角度叙事,是具体的表现意识的方式。
叙事视点在作品中有一个基本定位,但它也可以变动游移,使叙事有一种更广角的摄取故事内容的角度。
④同样通过“我”或“他”来叙述作品中的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聚焦方式:一是可采用站在人物后面的方式,能看到人物眼前所见,也能见到他的所见所思,还能知晓事件的各个细节和因果关系,它大于人物的视野。
这种全知全能的聚焦角度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在许多作品中都有。
二是可以站在人物的位置,只见到人物的所见所思,等于人物的视野。
1叙事与叙事学范文
1叙事与叙事学范文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到从多个维度和
角度对叙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包括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叙述者的意
图和受众的反应等方面。
叙事学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叙事,从
而更好地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还是现代的小说、电影,都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叙事不仅仅是简
单地叙述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节紧张
和描绘背景环境等手法,使读者/观众沉浸其中,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叙事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叙
事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的
故事,增进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认识。
同时,叙事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人
们提高自己的叙事能力,学会用更生动、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感情。
总的来说,叙事与叙事学是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叙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的精神世界,
开拓思维的空间,丰富文化的内涵。
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
种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
理解。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1. 引言1.1 浦安迪简介浦安迪(Paul R. Goldin),美国汉学家,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及中东语言文化系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前文化、中国古代思想、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等。
浦安迪在中国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其学术成就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推崇。
浦安迪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古代中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前往耶鲁大学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曾在多个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关于中国叙事文化的重要论文,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之一。
浦安迪除了在学术界的成就外,还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如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奖助金等。
《中国叙事学》是浦安迪的代表作之一,该书通过对中国叙事文化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中国叙事学的丰富内涵,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1.2 《中国叙事学》简介《中国叙事学》是浦安迪教授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文学叙事理论的重要著作。
该书从汉学家的独特视角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叙事学的理论框架、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浦安迪教授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影视作品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中国叙事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叙事学》一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叙事学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各个方面的要点,为读者深入理解中国文学的叙事特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该书对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叙事艺术,拓展文学研究领域,推动中国文学研究走向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国叙事学》的深入阅读,读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关于中国文学叙事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2. 正文2.1 汉学家浦安迪的中国研究汉学家浦安迪是一位深耕中国文化的学者,他将中国叙事文化作为研究重点,探索中国文学中的叙事规律与特点。
浦安迪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研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以及叙事艺术的表现手法。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理论是一种文学研究的理论,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
叙事学理论把个体的叙事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个体叙事可以用来补充已有文本或广义地理解人类行为。
它主要内容包括叙事的范式,叙事的结构、叙述本质与叙事方式等等。
叙事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现代文本解析理论,如法兰克·福特(Frank Ford)2002年在《新叙事主义读本》中提出的新叙事理论。
此后,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学家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叙事学理论观点,如弗里德曼(Freedman),卡洛斯·考伯特兰(Carlos Cortes)等。
他们认为,叙事不仅仅是一种文本,它还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对人类行为的形式化理解。
叙事学理论强调故事中的元素,如故事的结构、情节设计,以及故事的叙述视角。
叙事理论认为,个体的叙事可以表达文化和社会的结构,叙述视角可以映射出更大的文化结构。
此外,叙事学理论也强调叙事的动态,即未来的叙事可能会改变社会文化的结构。
叙事学理论对文学研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被用来分析一个故事中的文本,分析叙事模式,从而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意义。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来了解文本中所涉及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此外,叙事学理论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社会中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间的关联。
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叙事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叙事传统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叙事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叙事可以传递文化、道德、历史和人类经验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叙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民间故事、史书、传说、戏剧、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和叙事风格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叙事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中国叙事学试图揭示叙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提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叙事往往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的,故事通过吟唱、讲述、演奏等形式传递给后代。
这种口头的传统方式使得叙事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学作品的书写和印刷等方式的出现,叙事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叙事传统依然保留着深厚的根基,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叙事学的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历史考证、比较研究等。
通过对叙事作品的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揭示其中隐藏的叙事规律和内涵,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考证,可以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国叙事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叙事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另外,中国叙事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现代叙事形式和传统叙事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中国叙事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叙事传统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叙事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揭示中国叙事的独特之处和深刻内涵,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中国叙事学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和发展背景。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故事结构
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故事结构引言: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的叙事技巧和故事结构是构建作品魅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巧妙运用叙事技巧和精心构建故事结构,作家能够深入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让读者沉浸其中。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与故事结构,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第一节:人物塑造与叙事视角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故事的核心,而叙事视角则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作家可以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例如,第一人称叙事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其情感起伏;第三人称叙事则可以让读者客观地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性格特点。
作家还可以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让读者跳出一个人物的视角,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故事的发展,增加作品的层次感。
小节一:时间与叙事顺序时间的处理是文学作品中叙事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家可以通过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回溯叙事等方式来处理时间,从而影响故事的节奏和紧张感。
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故事的发展;非线性叙事则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创造出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回溯叙事则可以通过揭示过去的情节和事件,解释故事的来龙去脉,增加悬念和吸引力。
小节二:对话与描写对话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叙事手法。
对话可以展示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人物的言语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作家可以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态度和动机,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描写则是通过文字来刻画人物、环境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细节。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来创造出生动的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小节三:故事结构与情节发展故事结构是文学作品中的骨架,它决定了故事的起伏和发展。
一个好的故事结构应该具有引人入胜的开头,紧凑的情节发展和令人满意的结尾。
作家可以通过设置冲突、发展高潮和解决冲突等方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作者:格非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2期格非,著名文学教育家,本刊顾问,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九六四年八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
主要作品有多卷本《格非文集》,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和《人面桃花》等,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另有学术论著多种,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语种的单行本在国外出版。
最近,我重新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作家的叙事学训练还不够。
因为现在包括小说文本在内的许多文本,分析功夫不够。
在新批评以后,中国作家的叙事学训练存在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另外,我们过去一直把叙事学看作小说训练的技术性问题,最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跟我们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进而重建中国文学的叙事学图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
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
依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
伯林显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
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
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
因此,伯林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
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一,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小说的写作者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
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
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于鲁迅。
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
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遗闻趣事。
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可惜,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的载体?1902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
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
例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
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
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
他说中国最好的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
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
他有一整套的理路,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
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
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
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
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
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小说突然被提到一个它自己完全不能承受的高度去讨论,结果是,小说的地位当然提高了。
可是中国古代的小说复杂的门类,比如传奇、话本、志怪等,经过这样的筛选,原来非常丰富的资源就变得非常单薄。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作家原来最喜欢写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突然匿迹。
长篇怎么会没有了?“短篇”是怎么产生的?这跟启蒙关系很大。
这里不多讨论,但都是可以深入研究下去的课题。
我觉得章回体的衰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这当然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
我的判断大概是,18世纪中期以后,小说突然开始和社会挂起钩来,小说和社会的进步,即所谓的启蒙联系起来了。
那么小说原来是什么呢?我们暂且不说。
我们先说一说小说成了社会、政治的附属之后,导致的一连串问题。
比如《红楼梦》,现在索隐派又占了上风,大家又来考证秦可卿是不是谁的女儿。
俞平伯的考据做得那么出色,他的研究已经奠定了那么好的基础,可是现在我们又好像走到邪道上去了。
大家都谈得很玄,过去讲《红楼梦》的阶级斗争,现在人们热衷于所谓政治斗争。
耿占春先生曾认为,文学在科学、民主化的启蒙进程中恰恰杀死了它自己。
文学本来是一个充满魅惑、充满未解、充满想象的世界。
但文学在科学化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丢掉了,都变得科学化了。
以至最后,中国的传统文学没法放进所谓的现代性的篮子里去。
如果我们纯粹用社会性这样一个尺度去衡量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对《水浒》、《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就会无可奈何。
直到今天,人们还是认为小说就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
南帆先生在清华大学讲到一个问题,假如文学的功用就是推动社会进步,那么以后社会变得很民主,很合理,甚至更合理,是不是我们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到了这样的社会,文学是不是就该扔掉?其实,文学中还有一个硬核,我把它称之为对感时伤生、时间的相对性、生死意义等的思考和追问,而不是什么“无病呻吟”。
但是,今天这些问题都被偷换掉了,在文学里曾经一度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好像都不存在了。
我不是反对文学的社会性,不是说文学不要表现社会,而是说文学表现的领域应该更大,更加开阔。
二我们接下来应该谈一谈作者和经验的关系问题。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社会当中最有资格讲故事的是什么人?在过去,本雅明认为是水手,也就是拥有绝对经验的远行者。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人出门在外,周游世界,拥有了许多经历和经验,然后回到故乡,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村里的邻居。
他是一个绝对的讲故事的人,一般都认为,他全世界都跑遍了,你不听他的你听谁的呢?这时候的作者,即故事的作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他说什么你只能听,他吹牛你也只能听,因为你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
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最能讲故事的就是那些供销员。
这些人在全国各地跑供销,回到村庄里他们就是信息的中心。
每年夏天的时候他们会把全国各地的信息带回村庄。
可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哲学对这个世界的解释,这样的故事和叙事开始发生变化。
今天,随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我们所有的人听到的东西都差不多,知道的东西也都差不多,凭什么读者要看作家的胡编乱造,凭什么作家的小说读者要看。
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经历,过去我们在讲故事时,其实是在做信息交换。
我们有完全不一样的经历、经验。
聚会的时候大家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可是现在你们朋友聚会讲故事的时候,还有我们当年讲故事时的那种自信吗?因为很多的故事是网上来的。
即使是原创性的故事,流传得也特别快。
我们自以为原创性的故事,其实别人都已经听过。
我觉得这里涉及到一个讲故事的自信问题。
这不是叙事学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难题。
今天的文化事实上已变成一个同质性的文化。
我们一直在讨论文化的民主化问题,其实都是同质化的底子。
我们今天都在写作,比如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毕飞宇都在写作,凭什么说毕飞宇的小说好,郭敬明小说不好,你有什么理由这样说?怎么衡量?比销量。
不服气,你卖100万给我看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相对主义的文化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在心平气和地聊天,从事创作,进行文化的成批量的再生产,但却像本雅明所说的:“我们今天对人对己都无可奉告了”。
作家没有什么可以告诉读者了,都成为相对性的东西,没法说了。
我想,本雅明在说这句话时,带着无比的沉重,他带着强烈的批判性。
比如他说“故事”在今天已经不成其为“故事”了,至多不过是信息而已。
依靠自己完全的经验进行创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里,他说到一个问题,就是故事开始蜕变,蜕变成消息。
什么是故事?什么是消息?本雅明很会打比方,他说一杯水,把故事倒进这个杯子里,水会溢出来,这个就叫故事。
消息是随时可以消费掉的东西,故事不是这样,100年以后你看同样一个故事,仍然会很有意思和意味。
比如说,《红楼梦》,多少年之后,那故事还在那儿,你重新阅读,它几乎还是全新的。
三今天,我们对待文学的态度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僵硬。
我们看待一个事物的价值,首先关心的是能不能被我们所用,能不能进入交换和流通渠道。
在功利性的阴影下,恰好有一大块东西是被我们遮蔽或过滤掉了。
《红楼梦》里面当然有所谓的阶级斗争,所谓的尔虞我诈,基本的社会人伦,但是除了这些内容之外,《红楼梦》还涉及到中国人历来非常注重的对时间的终极思考。
所谓“树倒猢狲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谓“眼见你起朱楼,眼见你筵宾客,眼见你楼坍了”。
这是需要放到一个时间的特定的反复当中,我们才可以看出来的东西。
这方面的内容,《红楼梦》表达得很深奥,外国人大多不懂。
《红楼梦》里面包含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
人为什么要忍受这个世界?什么东西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如何来完成生命对俗世的超越?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我刚才讲过了,时间是最重大的问题。
农村有句话,“恐怕你躺到棺材盖子上,你才会想到这个问题”。
意思是,生活中我们误以为会永远不死,会以为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可是时间有相对性的变化,有一首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后面两句很精彩,劝人及时行乐。
一个人的时间段,最多就100年了,100以后你不存在,之前你也不存在,只有这100年的时间段属于你的,当然是个很重大的问题。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在后来的问题中被空间偷换了。
我就想到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说法,过去的人哪,我们生活的目标是好,可是今天“好”被偷换,我们追求生活的“多”。
其实,“多”是一个空间概念,“好”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因为失恋。
他永远不能忘怀这段记忆,才有了这个作品。
可是今天我们的作家不会这样写作了,如果有这样的作家,我们会认为他神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