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详解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简介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简介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攸久。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遍及全国传授世界各地。
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无认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食用菌选育、资源开发、代料栽培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作为营养保健的食用菌极有发展前途。
本课程以实际操作为主,辅以理论讲述。
着重介绍食用菌菌种的制作、生产条件、栽培方法及利用简易条件生产食用菌的全部过程及方法。
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介绍多种食用菌(如:平茹、香茹、金针茹、草茹、木耳、猴头、灵芝等)的栽培方法及生产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生产食用菌的全部过程,并达到可独立操作生产食用菌的目的。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食用菌的制种技术,主要使学生掌握制种过程;第二部分是栽培技术,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生产方法;第三部分是病虫害防治,让学生了解食用菌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第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结课论文平菇栽培初步研究摘要: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栽培史很短,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以后种植日益增加。
为满总市场需要,平菇的高产技术成为继续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平菇扥营养价值、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高产栽培方法、管理技术、适时采收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过程管理技术平菇,学名为侧耳,又称北风菌,天花菌等。
各又有不同名称,如:美味侧耳、鲍鱼菇、凤尾菇。
它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经常食用平菇,对降低血压和减少胆固醇有显作用,对贫血、植物性神经紊乱、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由于平菇含有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独特的功效。
平菇栽培容易,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途径。
我国人工栽培的侧耳属食用菌种类繁多,达15种[1],俗称平菇的侧耳,狭义上仅糙皮侧耳(P.ostreatus)一种,广义上则包括分类学上称之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俗称灰平菇)、紫抱侧耳(P.sapidus,俗称灰平菇)、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俗称自平菇)、凤尾菇(P.sajorcaju,常俗称高温平菇)、肺形侧耳(P.pulmonarius,俗称珍珠菇)、黄自侧耳(P.corncopiae,俗称姬菇)的6个种。
平菇种植栽培是一项比较成热的技术,但怎样以低廉的成木、较小的劳动强度帮助菇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栽培场所和原料环境空气清新,水源卫生、方便,场地周围清洁,远离(100m)畜禽圈舍、公路干线等污染源。
生产场地采用翻土、晒白、灌水等措施进行消毒。
1.2培养料选择无霉变、无雨淋、无害虫、不结团,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秸等作主料,麸皮、玉米面作辅料。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种植技术学院: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前言: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尤其是白色金针菇尤以其鲜嫩柔软,色泽极佳而鲜销海外。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
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
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其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6-8℃。
因此,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但近来又发展了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可以不用考虑在栽培中季节的选择问题。
一、常见培养料配方金针菇的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
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毫米的占20%,1-2毫米的占40%,1毫米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宜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
米糠中含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要用。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1)氨基酸种类
如:草菇蛋白质中含17种氨基酸,香菇中含有18种氨 基酸,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在食用菌中均有,这是一般 植物蛋白质所不能比拟的。
3、繁殖体:形成大型子实体;
4、生活方式: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平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双孢蘑菇 盐渍双孢蘑菇 (白蘑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平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香菇
担子菌纲食用菌
银耳(白木耳)
因此,食用菌生产者不仅需要努力学习专业 基础知识,还需要熟练制种、栽培、采收、加 工等操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二、食用菌生产对象与研究范围 2、研究范围
① 基本理论: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类地位、 生态环境、遗传育种; ② 操作技术:制种技术、栽培方法、病虫与杂 菌防治; ③ 保鲜加工; ④ 消费:商品生产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等。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杏鲍菇:Pleurotu seryngii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红菇:Russula lepida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虎掌菌 Rcodon imbricatus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蛋黄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担子菌纲食用菌
鸡冠菌
茶树菇
Agrocybe aegerita
担
子
菌
纲
食
用
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绪论
食用菌结课论文
浅谈对食用菌的价值的认识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常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食用菌栽培学这一课程也变得非常重要。
为适应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院校相继开设了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培养掌握食用菌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的专门人才。
老师说过,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熟练操作技能的实用型科技人才。
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一类能形成较大子实体,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类总称。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国内外称为“山珍”、“优质食品的顶峰”;国外,有些专家甚至主张把人均食用菌消费量作为衡量国民营养水平的标准。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我国食用菌消费量也日益增长。
食用菌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多吃食用菌能起到益智、抗病、防衰、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经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食用菌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方面都有很高的地位。
一、在营养价值方面1、蛋白质含量高。
食用菌干物质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0%~45%,平菇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0.4%,是标准面粉的3倍以上,比牛肉高10.3%,是大白菜含量的27倍,其蛋白含量远高于植物蛋白且与动物蛋白接近2、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不含淀粉。
食用菌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多比蛋白质含量高一些。
如银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79%,而蘑菇中只有31.2%。
与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相比,食用菌不含任何淀粉,而含有糖原和几丁质。
3、脂肪含量低。
食用菌脂肪仅占干物质的0.2%~0.4%,远低于动物性食品,与谷物类相当是典型的低热量食物。
与动物相比,食用菌的非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而非饱和脂肪酸也是必需的营养素。
常食食用菌,既能保证人体对非饱和脂肪酸的需要,又能避免饱和脂肪酸过多所造成的危害。
4、维生素种类齐全。
食用菌栽培绪论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1.消费量逐年升高,市场需求量大。 2.科技含量逐渐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3.药用菌市场开发潜力很大。 4.自然资源可以满足栽培生产需求。 5.己形成研、产、供、加、销、贸体系。 6.市场广阔。
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国家
之一。采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800年前就
宗
菌
类
木耳
香菇
双孢菇
珍
稀
菌
类
茶树菇
杏鲍菇
药
用
菌
类
蛹虫草 冬虫夏草 灵芝
二、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资源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食用菌。我国已报道858 种,50多种为美味食用菌,70种能人工栽培,有 20种能形成大规模商业性产业化生产。
三、人类对食用菌的认识、开发和采食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 认识和采食历史大约有2400年。早在先秦时期就 有认识和采食的记载。如:庄子《逍遥游》中就对菇 类科学的阐述了生态和生理。
采用“砍花”种香菇并创造了“惊蕈”等技术。
是香菇等多种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随着人们以
对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对其产品的不断增 加,中国食用菌栽培业从诞生逐步走向发展,走
向成熟,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
一、我国食用菌业的状况 (一)、我国食用菌业的概况 1、栽培种类多样化 20世纪50年代末----单一栽培双孢蘑菇、黑木耳、香 菇。 现在---商品化生产平菇、香菇、木耳、猴头、银耳 、金针菇、姬松茸、杨树菇、蟹味菇、杏鲍菇等 近20种食用菌。
3.经济价值 栽培食用菌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
生物学效率高, 为80%~120%
食用菌类论文
关于香菇的探究摘要:香菇的种植在我国已是历史悠久,用于食用、药用。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药用菌。
了解它的栽培、保存方式、药用价值是很重要的。
从生活经验和一些著作、文献中,和对香菇的探究我们将对其有一个新的认知。
关键字:关于香菇的栽培、保鲜、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食用方法。
Abstract:Mushrooms in China is already the planting with a long history, used for edible and medicinal. Is the indispensable YaoYongJun people's life. Understand its cultivation, preservation method, medicinal value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life and some works, literature, and to explore the mushroom we will have its have a new cognition.Key words:About the cultivation, preservation, mushroom by jiqing value, medicinal value, edible method.引言:1.探究香菇名称、生活史、生活习性。
1.1香菇的特点香菇属担子菌,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
香菇又名香菌、香信、椎茸(日本)或者冬菇。
野生香菇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和尼泊尔等,俄罗斯萨哈林地区(库页岛)、泰国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我国主要生产地是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区)。
香菇从何时开始种植在我国历史上已经无从考证。
但是关于栽培的起源,目前多倾向于龙泉说。
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第一篇:食用菌栽培学1、食用菌的概念是什么?食用菌是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给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2、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1)发展食用菌产业,将秸秆进行合理地利用,不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而且对杜绝秸秆焚烧、保护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发展食用菌产业,从食用菌中获取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减少养殖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物利用率,具有很高的生态环保价值3、说出10中常见食用菌平菇、香菇、金针菇、草菇、金耳、银耳、猴头菇、黑木耳、灵芝、双孢蘑菇。
4、食用菌发展潜力?有营养价值:(1)蛋白质含量一般占实体湿种的1.75~3.63%,平均值为3.5%。
(2)通常栽培的食用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各种食用菌中赖氨酸含量都很高。
(3)脂类常见食用菌的粗脂肪含量占其比重1.1%~8.0%,平均值4%。
(4)维生素、矿物质及纤维素(5)核酸食用菌的和酸含量为2.7%~4.1%。
有药用价值:(1)抗癌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临床上对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对肝脏的作用:香菇多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抗炎作用(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小刺猴头菌对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剂有对抗作用,安络小皮伞有较好的镇痛作用(6)抗病毒作用5、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矿物质6、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最适生长温度,湿度: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80%~90%。
氧气与二氧化碳:食用菌是好气性、异养生物,即好氧性菌类,因此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
食用菌再分解基质获取营养物质的过程中,需要吸进氧气,排除代谢产物二氧化碳。
光线:食用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需要直射光。
根据子实体形成时期对光线的要求,一般食用菌可分为喜光型、厌光型和中间型。
食用菌栽培学-绪论
2. 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食用菌作为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既包括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包括具有药用功能和保健价值
的药用真菌(medicinal mushroom).
第二节 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历程
一. 半人工栽培 二. 人工栽培 三. 设施化栽培 四. 仿野生栽培
一. 半人工栽培
数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了观察、采食大型真菌的实 践活动,在历代的农业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记载.
常见人工栽培的8种食用菌
(8种食用菌占总产量80%以上)
香菇
双孢蘑菇
黑木耳
银耳
平菇
草菇
金针菇
毛木耳
绿红菇
蛹虫草
灵芝
神农架野生蘑菇
鹅膏菌
珊瑚菌
牛肝菌
盘菌 硫黄菌
青冈菌 松茸
猴头菇
金耳
西藏野生蘑菇
美味牛肝菌
蘑菇圈
内蒙古草原
蒙古口蘑
蘑菇圈
鸡枞菌
(生于白蚁的蚁巢上)
鸡油菌
2. 农林植物与畜禽粪便
2.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讲授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与分类、生理生 态、菌种生产和栽培方法以及加工贮藏等基础知识. 重点:菌种制作和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商业化的常规 和新特品种的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技术. 难点: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及制种技术 .
4
3.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1) 了解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 (2) 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3) 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4) 掌握重要食用菌各种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 (5) 掌握食用菌采收保鲜加工基本技术
菌根真菌这种独特的共生形式,导致目前不能用 纯培养方式进行菌根真菌大规模人工栽培,而是采用 仿野生栽培模式。即通过建立和维护与真菌形成菌根 关系的植物群落,或人工生产菌根苗进行野外栽培, 来使植物与真菌形成发达的菌根系统,从而生产出仿 野生的子实体.
食用菌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商学院班级:会计X班姓名:XXY 学号:1234567890 课程论文题目:香菇的栽培技术课程名称:食用菌评阅成绩: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1)一、香菇的相关介绍 (1)二、我的家乡环境分析 (2)三、香菇的栽培方法 (3)(一)播种期的安排和菌种的选择 (3)(二)栽培料的配制 (4)1.几种栽培料的配制其配料以100千克计,视生产规模大小增减. (4)2.配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5)(三)出菇管理 (5)1.防止高温产生霉,促使菌丝迅速愈合 (5)2.利用温差、干湿差刺激子实体形成 (5)3.出菇期的管理 (6)4.采收与加工 (6)四、结束语 (7)参考文献 (7)香菇的栽培技术学生:XXY(商学院会计X班班级,学号1234567890)摘要:香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香气沁脾,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宴席和家庭烹调的最佳配料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此外,香菇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
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
我国也是世界两大香菇生产"王国"之一。
本文通过对家乡自然条件与香菇的生长条件需求结合阐述香菇的合理栽培技术。
关键词:食用菌香菇栽培技术前言:通过本学期在夏志兰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食用菌这门课程,感觉对于食用菌的认识有所加深。
对各种菌种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想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能发挥用处。
但是目前我国香菇生产所需投资少,技术简单,培养料来源广泛,经济效益较高,陕西省许多地区气候条件都适于栽培。
在各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发展香菇等食用菌生产;对提高群众个人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我国食物结构、增进人民体质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意义。
一、香菇的相关介绍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研究与实践-7页精选文档
《食用菌栽培学》教学研究与实践食用菌栽培学是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农业院校农业类各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是农林、生物类各专业的必选课之一。
主要任务是开发食用菌资源及生产原料资源,掌握食用菌最佳生长规律及主要菌类的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菌类蔬菜在人体健康、高效农业及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和现代发酵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该课程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对高等院校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用茵栽培学与其它传统专业相比,属于发展中的学科,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我校食用菌栽培学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总学时数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
在课学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多,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该课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该课程的特点,试图探讨教好该课程应遵守的一般规律并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1 用新的课程理念设计课程食用菌栽培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实践课程之一,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未来就业的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把握重点、难点和课程的精髓,明确教学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导学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食用菌栽培学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原来需要80多个学时才能完成。
目前,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该课程被压缩为50多个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现行《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本着让学生易学实用这个原则,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学时间安排上有所改变。
在选材上,我认为食用菌遗传与育种这些内容既和前后的知识联系不大而又复杂,实用性不大,可以不讲或选学。
对教材的基本理论部分食用菌生活条件、菌种的制作过程要详细讲解,它是学好该课程的基础;对于食用菌的形态及分类地位略讲,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食用菌论文
课程序号:1070题目: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对平菇生长的影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姓名:姜昭君学号: 12640109指导老师:蒋冬花2014 年 12 月 28 日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生物技术121班姜昭君摘要:平菇生长发育受各种环境条件和自身因素影响,如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等。
就实验室平菇生料栽培的袋栽,本实验研究了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浓度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结合《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其他文献的补充,讨论光照、空气和维生素C浓度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平菇熟料栽培光照空气维生素C浓度生长平菇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学名:Pleurotusostreatus(Fr.)Kummer中文商品名:平菇,俗名:北风菌、冻菌。
其中较著名的为美味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数为糙皮侧耳。
平菇的适应性很强,世界分布50多种,中国已知20多种,绝大部分可食用。
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列为世界排名第二,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繁殖最快的一个菌类。
因其有抗逆性强,栽培容易,原料广泛,生物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出菇快,成本低,收益大等特点。
平菇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据分析,新鲜平菇含水量为86%~93%,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谷氨酸含量最多,总氮含量为2.8%~6.05%,水溶性糖含量为14.5%~21.2%。
干菇蛋白质含量为21.17%。
其他矿物质如磷、钾、铁、钼、锌、铜、钴和维生素B1、维生素C等都有一定含量[1]。
影响平菇生长发育的条件有:①营养。
平菇本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强,可利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等进行栽培。
②温度。
平菇为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
平菇营养和生殖生长的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
菌丝体的生长的温度在3~35℃之间,最适温度为24~28℃。
当菌丝体长满培养料后,若置于出菇温度条件下,每天有一定的温度差,就能通过变温刺激使平菇原基分化。
课程论文食用菌
【摘要】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控制平菇生长过程中光照、水分、氧气条件,并以空白对照,研究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对照试验主要成果如下:1、正常光照组2袋生长,一袋保持菌丝状态2、侧面开口有氧气的,2袋长出子实体3、黑暗条件下,没有子实体长出4、干旱胁迫下,有一袋长出子实体【关键字】平菇;光照;氧气;水分;品质;产量一、平菇介绍中文学名:平菇拉丁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别名:侧耳、北风菌、秀珍菇科名:侧耳科平菇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
平菇的生活史与许多高等担子菌相似,由子实体成熟产生担孢子。
担孢子从成熟的子实体菌褶里弹射出来,遇到适宜的环境长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一个较平坦有序而浓密,无“黄梢”现象,长满数日后易出现老的菌皮,菌皮较紧而硬。
二、平菇生长环境1、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
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2、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3、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
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
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
林学-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论文)题目熟料栽培过程中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学院_班级姓名学号联系电话指导老师日期:2012 年5 月25日熟料栽培过程中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摘要:和其他食用菌一样,灵芝从菌丝体培养到出菇的整个过程中受到各种个样外界条件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实验室灵芝熟料栽培的袋栽,本实验研究了光照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迅速,而且洁白健壮。
光线对子实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没有光的诱导,子实体原基就不能形成。
如果光照不足,子实体呈黄白色,无光泽,柄长盖小或菌盖不分化,商品价值低。
此外,灵芝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子实体总是朝着有光源的方向生长,幼小的子实体趋光性更强。
关键词:光照;灵芝;生长;熟料栽培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Fr)Karst]隶属于非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英文名为Lingzhi,俗称灵芝草、仙草、红芝、赤芝、丹芝、瑞草、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
灵芝是一种食用兼药用真菌。
灵芝的神奇药效人们早已经认识,灵芝性温、味苦涩,能滋补强身、健脑、消炎、利尿、益胃,主治神经衰弱等。
现代医学已证明,灵芝有以下八大作用:①抗血栓形成,每天服用灵芝可以溶解新形成的血栓,也可以溶解老化且难以溶解的血栓;②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抗癌防癌的作用;③能使血压正常化,强化造血作用,对白血病和贫血病亦有疗效;④能防止动脉硬化;⑤使中枢神经等躯体机能保持平衡;⑥改善高血脂;⑦有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癌症或其他疾病的病痛;⑧延迟细胞衰老,防止人体老化,提高开始衰退的内脏器官功能。
形态特征: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
1.菌丝体菌丝白色,直径1~3μm,有分枝,弯曲,有锁状联合,交织而形成菌丝体。
2.子实体子实体一年生,菌盖幼时肉质,成熟后木栓质,呈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表面棕红色或深褐色,有环状掕纹和辐射状皱纹,有一层漆样光泽,通常直径为4~20cm,厚约2cm,边缘常内卷。
食用菌论文
论食用菌与其前景摘要:。
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食用菌栽培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发展了人类文明。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不断升温,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本文就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与生态、菌种制作方法以及其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进行论述关键词:食用菌、菌种一、食用菌概念食用菌是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
所谓大型真菌是指可以产生肉眼可见、徒手可摘的子实体的一类真菌。
约有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
有毒的大型真菌通称毒蘑菇。
有些食用菌还兼有药用价值。
中国古代把生长在木上的蘑菇称作“菌”,而把土中生长的称作“蕈”。
“蕈”在汉语里有泛指能产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之义,故现在也常将蘑菇称为“蕈菌”。
日文中则用“菌蕈”作为蘑菇的同义词。
广义的食用菌还包括被食品工业用于酿造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如酿酒、制馒头或面包发面的酵母、酒曲的曲种(曲霉和根霉)、做豆腐乳的毛霉和红曲霉等。
近代发酵工业中,制造单细胞蛋白质和菌丝蛋白质也多借助于真菌。
[1]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是一种味道鲜美,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
其食用部分是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
食用菌中除去72%—92%的水分外,在剩下的干物质中,有90%—97%是有机物。
在112种食用菌的干物质中,平均含蛋白质25%,脂质8%,糖类60%(其中糖52%,纤维8%),灰分7%。
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5(烟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2(麦角固醇)等。
构成食用菌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1%—44%。
食用菌所含的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食用菌脂肪主要是油暾、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食用菌中的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变成维生素D。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学院:园艺专业年级:设施2008学号:080373018姓名:邓威权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
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1.1 概念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1.2.1栽培时间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
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综述学院:园艺专业年级:设施2008学号:**********名:***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方式,本文通过介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差异,以及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立足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还不成熟的国情,提出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如何进行工厂选址、合理布局、厂房车间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上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管理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
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也兴建了多家金针菇栽培厂,但成功的还在少数,研究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布局等方法对加快我国工厂化栽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1.1 概念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是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化企业化管理栽培方法。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顾名思义,是通过人为地改进设施设备、人工调控条件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的栽培,使金针菇在不能正常生产的自然季节里生长、出菇,并且还可获得与正常季节的生产相近的生产效果[1]。
1.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与常规季节栽培的区别1.2.1栽培时间金针菇属于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栽培,要考虑出菇温度是否适宜,北方地区栽培季节从9月下旬到次年夏初;南方地区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底进行,栽培时间受到了较大限制[2]。
相比之下,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周年都可以生产,不存在栽培季节的选择问题。
1.2.2 栽培规模工业化设施栽培, 各生产场规模较大,投入往往需要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
周年栽培的企业通常都是采用流水线生产,自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就比常规的季节栽培高。
金针菇专业户季节栽培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对栽培场所的要求往往低,通常采用“一区制”,即菌丝培养和出菇置在同室内进行,相比之下,工厂化栽培卫生要求高,通常采用“二区制”,甚至“三区制”,把培养诱导、驯化抑制、出菇分区管理。
1.2.3 栽培效果工厂化栽培采用先进的设施、装备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进行生产,能够人为地进行栽培环境的控制,创造适宜金针菇生长出菇的条件,大大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尤其是在菌丝生长、催蕾、再生、驯化抑制和长菇等时期,人工进行光照、温度、湿度调控,对于促进金针菇的菌盖整齐度,维持适宜的菌柄长度以及提高出菇量有很好的效果[3]。
1.3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意义与前景金针菇菌柄脆嫩、菌盖黏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含量高。
早在80年代,金针菇市场就已经很走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菜肴,虽然目前各种珍稀菇类源源不断应市,但金针菇的消费依然看好,并逐年增加[4]。
目前,全国日生产金针菇产量高达300余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针菇的需求量势必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金针菇栽培受栽培时间的影响,由于低温的特征,夏季金针菇不能正常出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基于这一现状,发展工厂化设施栽培金针菇成为了金针菇市场的必然趋势。
首先,工厂化设施栽培能够实现金针菇周年生产;其二,工厂化栽培还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虽然工厂化栽培需要的设备投资比较高,但近年来部分菇农利用闲置的恒温库、冷库等设施进行人工栽培,充分利用闲置设施,无需大幅增加投资,总体效益还是较高的。
专家认为,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规范化,加上社会推广力度的加大,金针菇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增加,发展前景较好。
2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研究进展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于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以工厂化栽培发展相对较慢[5]。
随着袋料栽培技术的发展,用段木栽培金针菇已经过时了,人工栽培多采用瓶栽、袋栽、床栽三种方式进行。
近年来,我国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形成的模式主要有福建金针菇塑料袋栽培模式和台湾企业塑料瓶栽培模式。
在我国由于栽培金针菇的标准化工厂投资巨大,栽培成本昂贵,市场没有开拓等原因而发展相对滞后。
现在工厂化栽培的主要品种是纯白系列,虽然黄色品系产量较高、口感也比较好,但是外观不如白色品系。
3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厂规划布局3.1 选择合适的厂址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投入远非家庭式种菇所能比,动辄上百上千万,自然而然栽培场所选择适宜与否成了办厂成功的首要问题。
不同的工厂化栽培方式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同,比如袋栽的金针菇较瓶栽的档次次,但是袋栽成本相对较低,深受麻辣烫和火锅店,而瓶栽金针菇货架期比较长,适合酒家和大饭店。
因此,白色金针菇企业厂址应根据栽培的方式而定。
另外,从消费市场定位于城市居民考虑,一般情况下,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宜选择在消费水平高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这也跟从运输、保鲜成本考虑有关。
当然,除了考虑与消费市场的远近、交通运输外,应该从厂房选择的具体小环境来考虑,比如:附近不宜有污染源,养殖场、垃圾堆;地势相对高,不容易积水;晒场阳光充足等。
3.2 选择合适的规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设备、设施方面不能像日本、韩国或者欧美追求高度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而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有所取舍。
在环境控制、尤其是菇环境控制方面的设备、设施不能吝啬,而在拌料、装袋 ( 瓶) 、搬运、采收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
另外,应对目标市场进行考察,洞悉市场的供需情况,不要盲目跟风投资[6]。
3.3 合理的布局金针菇生场地布局应该从整体布局和局部布局来讲,首先,整体上栽培厂300米内应该无污染源,栽培厂的灭菌室、冷却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房应该尽量紧凑,并安排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游,而料场、晒场、配料装料场所应设置在主导风向下游;其次,灭菌室、冷却接种室、培养室等应按无菌室要求设计,尽量搬出与相应工序无关的物品,创造与生产工序相宜的环境条件,平时也应该注意及时清理料场、晒场及培养室中的废料培养袋等,减少杂菌污染的概率。
总之,要合理布局,要求有较高的无菌观念。
4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各个生产车间与菇房设计4.1 料场与打包间设计料场是制种材料的储备场所,分为室内料场和室外料场。
由于堆料处理和配料、装料工序紧接,在进行料场和打包间设计时要使料场和打包间尽量靠近,以节省搬运。
室外料场主要用于堆放木屑,任凭风吹、日晒、雨淋,为避免堆底积水造成木屑损失,料场应是略倾斜的水泥硬地;室内料场存放易霉变的材料,备料库房应前后设进、出料两个门,以防陈年原料积压;打包间主要进行配料和装料,为避免打包时菌袋破损,应尽量减少屋内棱角多、尖的地方,地面尽量光滑,再者保证其光线充足、水电方便即可。
4.2 培养室设计我国工厂化栽培以小规模企业居多,培养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日生产量,以日生产量确定培养室的面积大小,根据培养室的遮光、通风等情况合理安排层架个数和层数,层架间距、层底离地面高度、层架离墙面宽度、走道宽度等。
培养室应该设置独立的制冷、制热、排气、光照等自动控制系统[7]。
4.3 出菇房设计出菇房是库房管理的基本设施,而出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效益大小。
由于金针菇是低温型恒温结实性菌类,在进行出菇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对温度、光照、CO2的要求,把出菇房再细分为催蕾室、抑制室、育菇室,方便不同阶段的环境条件控制。
一般金针菇的出菇房也是采用层架摆放,为了保证出菇产量和质量,菇房设计时也应当对设施的摆放和安装位置认真选择。
比如:菇房的房门应该避免与通风窗对开,尽量采用推拉式;地窗、天窗等不宜对着栽培架,而应该朝向过道。
5 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要点与工艺流程安排5.1 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要点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要实现周年生产,必须调节好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这四大环境条件及其矛盾关系。
特别是夏季栽培过程中,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而金针菇是好氧性菌类,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空气,热空气进入菇房冷凝产生大量水蒸气,使菇房的湿度大大增加,故需要先对热空气预冷[8]。
其次,出菇阶段的管理是获得高产、优质金针菇的关键时期。
出菇管理中,要注意合理排放出菇袋,通风降温等措施,尽量防止高温高湿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冻库出菇管理技术中,除了注意选用较合理的冻库外,还要注意出菇初期的低温驯化处理和提供充足的光源。
一般菌丝生长要控制在15-19℃;出菇催蕾时维持菇房13-15℃;再生阶段控制温度在9-12℃,使原来的子实体死亡;CO2和光照均对菌盖的大小有影响,抑制阶段可以用强风、低温、强光处理使子实体生长缓慢,菌盖整齐。
;长菇阶段控制温度在6-9℃,开袋后让菌柄充分长至13-15cm,及时采收。
5.2 工艺流程安排白色金针菇生产主要流程:拌料→配料→装料→灭菌→接种→菌丝培养(17~19℃)→催蕾(13~15℃)→出菇(冷库)→采收→包装→运输销售[9]。
整个工艺流程要注意几点,首先,南方生产金针菇常用原材料为棉子壳、麸皮、甘蔗渣,其它辅料常用米糠、麦麸作为氮源添加剂,添加量控制在20%左右,由于白色金针菇分解能力较弱,木屑和棉子壳的混合比多用3:1,栽培料含水量调节在60 %-65 %;其次,灭菌过程一般还是采用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以上,灭菌关键可以遵循“攻头、保尾、控中间”方法;第三,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不一样,根据金针菇的生理特性,菌丝生长温度控制在17~19℃,催蕾温度控制在13~15℃。
6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企业管理的构想栽培最重要的栽培技术,而工厂化栽培在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管理,如何进行认真有效的管理是集约化栽培的核心。
首先,企业在管理上一定要清楚工厂化规模大的特点,必须认真研究每一道栽培工艺,哪些是关键工序,绝不可以马虎,要舍得花钱,哪些钱可以不必花的,或者可以用更省钱的方法代替,比如栽培袋选择的问题,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不要以为栽培袋小不重要,一味地选择便宜的,因为栽培总量大 ,总额还是比较可观的;另外,比如一些大型保温制冷设备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以及目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从短期和长期分析其效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