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1——6课复习提纲【填空版】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和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5.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6.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
古埃及的国王称。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具有无上的权威。
2.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古王国时代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是指西亚的与
2.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强大的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
他们的文字被称为“”。
4.汉谟拉比实行制度,加强,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
6.古巴比伦分为、和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部编版历史上册。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初三复习提纲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土地关系的变化:(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新开垦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庄园走向瓦解,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概况:在一些地方,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租地农场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14世纪中叶以后,租地农场主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
农民与市场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密切。
2、手工业的发展:(1)背景:一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手工工场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
(2)特点:雇主与工人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表现: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4、现代农业:(1)背景: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将自己的地产抵押或变卖,已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2)概况: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
他们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和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5、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1)背景: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中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2)过程:商人巨贾还将大量的利润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人教教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上册课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全册课复习提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资本主生产关系)庄园制的瓦解根本原因:11世纪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铁农具和重犁的出现)表现1新开发区仿效自治城市,开始独立。
庄园制开始瓦解。
2 农奴购买劳役豁免权或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4租地农场的出现。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土地集中成为趋势。
部分领主出租直领地,富裕农民承租、购买领主和佃户土地,建立租地农场。
(英国最典型)租地农场的特点:①采用新的生产生产方式经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②雇佣农民(工人),③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工场的变化①13世纪,手工业发展,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发展,农村出现手工工场。
商人统一提供原料、生产工具,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3世纪,贵族抵押地产,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集中土地,用新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掌握生产,控制行政,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第14课文艺复兴(发现人)(14---17世纪)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原因:①14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②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时间地点:14世纪,意大利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形式: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性质(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影响: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2、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意大利但丁神曲地狱炼狱天堂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意大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美术三杰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原因: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根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族的优秀⽂化,重视学⽣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树⽴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观。
店铺整理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教版 第1课⼈类的形成 ⼀、⼈类的出现 1、现代⼈类从⾮洲南⽅古猿进化⽽来(属“正在形成中的⼈”)。
2、会不会制造⼯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是⼈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步。
4、“完全形成的⼈”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能⼈”;②晚期猿⼈:中国元谋⼈和北京⼈、(印度⽖哇⼈);③早期智⼈:中国丁村⼈、(德国尼安德特⼈);④晚期智⼈:中国⼭顶洞⼈、(法国克罗⻢农⼈)。
5、晚期智⼈出现的同时,现代⼈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种(即⻩种、⽩种、⿊种⼈) 出现的原因:⼈种的差异,是不同⾃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期影响的结果。
⼆、⽒族社会 1、⽒族社会的不同阶段:⺟系⽒族?⽗系⽒族 ⺟系⽒族:妇⼥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系⽒族:随着社会⽣产⼒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逐渐取代妇⼥成为主要劳动⼒,开始⽀配社会,⽗系⽒族逐渐取代⺟系⽒族。
2、国家的产⽣:⽗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
第2课⼤河流域——⼈类⽂明的摇篮 ⼀、⾦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个奴⾪制⼩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的古代埃及国家建⽴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亚的波斯灭亡。
2、⾦字塔(古代埃及法⽼的陵墓) ⾦字塔是埃及国⺩权⼒的象征。
⼆、新⽉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在两河流域南部建⽴起很多奴⾪制⼩国。
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 -1

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知识梳理1.亚非文明文明类型亚非文明(大河文明)文明名称文明发源地文明象征古代埃及(公元前尼罗河流域①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突出;②太阳历;3500年)③象形文字;④金字塔——王权的象征古代两河流域(公元西亚两河流域①楔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前3500年)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印度河流域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古代印度(公元前23制度;③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世纪)佛教,教义宣扬“忍耐服从”,后传播至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入锡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文明发源地爱琴海地区文明象征①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达到顶峰);②《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③《掷铁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④雅典帕特农神庙,典型的希腊建筑;⑤哲学成就: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①法学: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十公元前3世纪初,罗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控制洲法学的渊源。
万民法、经济法等共西地中海公元前2世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②罗纪,成为地中海霸主马建筑——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意大利半岛公元前49年,凯撒建立独(罗马建筑继承了希腊建筑的特点,裁统治公元前27年,但有所创新,比如石拱门、穹顶);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③历法:儒略历,以此作为基督教立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法,成为今天使用公历的基础。
④宗时代,地跨欧亚非4世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纪末,罗马帝国分裂斯坦地区,兴起了基督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文明传播与扩张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影响: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无数财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亚非地区四个大河流域的文明,包括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并介绍了这些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第1课古代埃及古埃及文明起源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包括太阳历、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称号,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XXX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3课古代印度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发现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的文明遗址。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并定居在此地。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古代印度的代表性成就包括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和XXX的创立。
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XXX的创立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XXX,由XXX创立,后被称为“XXX”。
XXX主张众生平等,反对XXX的特权,的民众日益增多,曾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通过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在XXX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达到鼎盛。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总结

九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2.科学:天文学、数学、太阳历文化: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3.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佛教:公元前六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摩尼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文化1.文学:《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刻: 宙斯像;《掷铁饼者》3.建筑艺术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罗马的大竞技场、万神庙。
4.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5.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6.“儒略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基督教:时间1世纪;地区:巴勒斯坦第8课西欧庄园1.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4.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5.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现存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5、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权力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3、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4、《汉谟拉比法典》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意义: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3、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管祭祀)、刹帝利(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首陀罗。
除此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这”——贱民。
4、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宣扬“忍耐顺从”。
西汉时传入中国。
5、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古代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又分为外邦人和奴隶)。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内容;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通过抽签产生公职人员;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加,发放津贴。
3、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弊:(1)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①时间:前6世纪;②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③教义:提出“众生平等_”,宣扬“_忍耐顺从_”。④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单元小结: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均为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地区。古代亚非文明的主要成果有: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梵文、佛教、种姓制度、创造从0到9的计数法;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等。
4.☆查理曼帝国:800年查理加冕,被称为“_查理大帝_”或“_查理曼_”,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德意志_、_法兰西_和_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庄园从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在领主统治下,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_和_缺少自由的农奴_。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_直领地_”,和佃户的“份地”。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4.法老的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_”,具有无上的权威。胡夫金字塔(最大)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西亚。
2.建国: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2.☆《_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宙斯像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_掷铁饼者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4.☆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它的典型代表是_雅典帕特农神庙_。
5.☆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有_大竞技场_、_引水道工程_、_凯旋门_、方尖碑和宏大大帝国
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_爱琴海_地区。这一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出现的时间:前8世纪;突出特点:“小国寡民_”;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3.☆☆☆雅典的民主政治:前5世纪,_伯里克利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公民大会(由成年男性公民参与;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兴起时间、地点及创始人:时间:1世纪_;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巴勒斯坦地区_;创始人:耶稣_。教义:宣传“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国教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481年_克洛维建立。
6.☆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德谟克里特_提出了“原子论”;_苏格拉底_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7.☆亚里士多德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8.☆公历的起源: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_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儒略历成为人们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3.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石柱上),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最早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代埃及国家的兴亡:前3500年出现小国;新王国时代_图特摩斯三世_统治时,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后相继被他国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东征,经过10年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5.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具有侵略性质_,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_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封君与封臣(封建制度的确立):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_等级性_,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出现国家时间:前1500年。孔雀王朝_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3.☆☆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婆罗门_,掌管祭祀(神职人员);第二等级是_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国王将军官员);第三等级是吠舍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平民);第四等级是_首陀罗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奴隶)。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