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中外务部的设立及影响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1)1
一.清末新政1.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的侵略方式,因此要求清政府加强自身的统治;2.统治危机的加深也迫使清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加强统治;3.《辛丑条约》的签订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民众要求清政府改革图强;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传统的御侮方式已经无法改变中国现状。
2.新政的主要内容:政治上,裁汰精简合并一些行政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且设立了商部、民部、学部等部门;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且给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荣誉头衔;军事上,编练新军,废除武举,创立武备学堂;教育文化上,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鼓励出国留学。
此外,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
3.清末新政认识:(不利)1.从形式上看,与百日维新的内容相似;2.从性质上看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大致是洋务运动的翻版。
3.清政府设立新军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其危亡,结果却加速了其灭亡。
4.它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的,反而加剧其与一些汉族地主的矛盾,一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5.失败的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落后。
(有利)1.清政府的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学习、传播。
2.这是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的应急措施,具有进步的意义。
3.新的军队建设、新的兵种的产生和新的军人水平提高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
4.推动了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评价:进步性:是对千年祖制的调整。
局限性:妥协性与不彻底性。
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1.原因:1.立宪派认为立宪是挽救清王朝的良方,立宪是克服中国内忧外患的法宝。
2.立宪比专制好,这是日俄战争后国人的共识,这是时代的潮流。
3.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要求;可以抵制革命,维护自身利益—参政,保卫自己的财产。
4...清政府为应对统治危机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清末新政
“中体西用”思的指导
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学教育兴隆,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
军事
清朝军队战斗力弱,急需改革
改军制,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
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重工商,振农业。1903年成立商部,各省设商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增加人民负担。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
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政权机构近代化。“新政”使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有: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商部、陆军部;新政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催生边疆问题。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开放“蒙禁”,在青藏地区“改土归流”;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由于“新政”操之过急、措施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五大臣出洋
预备立宪
皇族内阁
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
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
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
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
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
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
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
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
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
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
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
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政三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事业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方面。
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它的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也注定最终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
对于改革者来说,政治改革难度最大,遭遇的阻力也最大,改革者自身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对政治改革认识不足。
因此,洋务运动这个阶段的政治改革,力度很少,只是针对旧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晚清政治改革的全过程看,洋务运动是政治改革的起步,只是动了行政体制的一些皮毛,然而就是这点皮毛的触动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改革的领导人恭亲王奕訢被讥讽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被斥责为数典忘祖的卖国贼,曾经有限度的支持改革的慈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摇摆不定。
晚清的政治改革只好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结束,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
他们把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晚清新政的影响
措施:(1)政治:减冗衙,修刑律。
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省,位列六部之首;撤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停止捐纳实官,整顿吏治。
1902年令沈家本、伍廷芳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刑律,此二人对《大清律例》进行大规模修改,废除如凌迟等一系列酷刑。
(2)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
1903年成立商部,管理工、矿、交通等企业;设立商会,兴修水利,清查田亩,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设立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1903年7月设立银钱总厂。
(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
1903年设练兵处,总管全国练兵,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淘汰绿营和防勇,编练新军;同时,设立巡警部,举办警政。
而编练新军也成为清政府“新政”核心内容。
(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清政府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新学制,命令各省办大学堂、府设立中学堂、县设立小学堂。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童年12月成立学部,主管教育。
之后清政府要求各省选派优秀分子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委以重用。
影响综述清末新政未触及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高度的皇权,使其从一开始就有名无实,只是一场清政府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而已;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却带有明显进步思想和举措,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也为民主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政治影响一、政治机构的改革,客观上使封建国家机构设置逐渐趋于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政治机构趋于专门化,是封建国家体制迈向近代化的开始清政府针对当时官制“职任之不明”,“权限之不分”,“名实之不符”的弊端,决定“分职之专任”大力推进官制改革,:首先是裁汰部分冗衙,增改一批新衙,并对一些部院进行调整。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总理衙门的机构
• 下属机构
• 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
• 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先由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北洋 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与总理衙门在业务上的关系是平行的,只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 可与总理衙门咨商,由总理衙门备顾问和代奏朝廷。
• 北洋通商大臣
• 最初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时,又在其下设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天津、牛庄(后改 营口)、登州(后改烟台)三口与外通商事务。1870年改为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直隶 (约今河北)、山东、奉天三省对外通商、交涉事务,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驻天津。
• 1840年到1860年间外交
• 清政府的政策向来是把外交事务看作纯粹的商务性质的, 无足轻重的,所以将外交事物的管理交给对外贸易集中的 广州省当局。
• 自1834年律劳卑勋爵来华时起,直到1860年联军从北京撤 退时,西方国家先单独是由英国、随后由美法两国在英国 的合作之下,努力从高傲的北京朝廷取得对一项事实的承 认,即西方列强并不是中国的藩属,而是应该受到平等待 遇的主权国家。而中国人对于这项要求的反对是由于民族 自尊心的强烈因素。
• 礼部是清朝中央主要行政机构六部之一,主要掌管东南邻国以及从海上来华的南洋、 西洋各国事务。
• 礼部的会同四译馆则主要负责接待藩属或小国的贡使。鸦片战争之前,会同四译馆 一直是清朝掌管朝贡事务的主要官署,也是接待外国贡使的管机关。
• 创设于明末公元 1636 年的理藩院,最初主要掌管满洲人与蒙古人事务,后来成为 与六部并列的机构,负责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执掌封爵、 户口、赋税、兵刑、朝贡、宗教等事务。随着清朝版图的不断扩大,理藩院的职能 范围和管辖范围也不断增大,处理包括外蒙古、青海、西南土司中亚各国及俄罗斯 的事务。
晚清外务的形成——外务部的成立过程
晚清外务的形成——外务部的成立过程川岛真;薛轶群【摘要】总理衙门与外务部在中国的近代外交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总理衙门既是与欧美各国驻华公使馆交涉的窗口,也是主要负责洋务的军机处临时性附属机构.但1901年成立的外务部,被赋予了"六部之上"的地位.先行研究中强调外务部的设立是出于辛丑条约交涉过程中列强的压力,而对其设立过程语焉不详.文章利用此前未被利用的各国史料,揭示了外务部的形成并非只是外国的要求,同时也包含了清朝自身的主张,并指出外务部形成过程中仅仅着重于中央组织的职能,遗留下驻外公使、领事及地方交涉制度等未充分讨论的课题.【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51)001【总页数】11页(P87-97)【关键词】外务部;辛丑条约;六部之上;李鸿章;庆亲王【作者】川岛真;薛轶群【作者单位】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东京,153-8902;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东京,153-89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829本文的探讨对象为1901年成立后一直延续至1912年的外务部。
该机构介于总理衙门及中华民国外交部之间,负责中国的对外关系。
外务部冠以外务之名,而非夷务或洋务,既体现为对此前对外关系的一个终结,也是对20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的展望①冈本隆司、川岛真编:《中国近代外交の胎动》,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
回顾先行研究,关于外务部的研究并不多见。
除了早先陈体强对外交行政的重要研究外,研究总理衙门的坂野正高只是对外务部略作涉及②陈体强:《中国外交行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坂野正高:《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ヴァスコ·ダ·ガマから五四運動まで》,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3年,第427页。
笔者也仅将其作为民国外交部形成的前身作了简单介绍③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4年,第85—88页。
清末新政
大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面对国内外的局势变化,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终于拾起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实行新政。
主要内容有:一、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
清廷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设商部、练兵处,巡警部、学部。
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制订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1901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大、中、小学堂;1902年,选派留学生到东、西洋各国讲求专门学业,学成者回国给予任用。
1903,颁布学生章程。
1904,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1905,正式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四、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北京成立练兵处,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
各省编练新军。
袁世凯统率的北洋六镇是最先成立的新军,清朝末年各省新军亦在此时开始形成。
五、改革法律。
光绪二十八年起,清廷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
在法律领域进行的翻译西方法律著作、修改旧律、制定新律等一系列改革清末新政的消极作用1、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编练“新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
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及镇压义和团运动发迹的。
在“新政”期间,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
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崛起是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3、清末新政时,某些经济政策的公布,客观上也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4、清末新政时,练新军、办警政,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镇压。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外国列强的侵略,并且出现了对外关系的混乱和外交制度的破产。
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外交制度,以应对外部压力和保护国家利益。
在清朝末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由皇帝和朝廷决定。
然而,由于内忧外患,清朝政府越来越无力应对外交问题,外交制度的效率和灵活性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清朝政府开始尝试引进西方外交制度的元素,以和增强外交能力。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事务。
这一机构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起点。
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成立标志着清朝政府开始借鉴西方的外交制度,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外交机构,提高了外交的效率和专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外务部,标志着中国外交制度进一步加强。
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包括派遣外交使节、签订条约和处理国际纠纷等。
此后,中国的外交制度逐渐与西方的外交制度接轨,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然而,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国家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的影响,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
1898年,清政府实施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中国。
这一也涉及外交制度的,推翻了东交民巷事务衙门的统治地位,设立了大清国务部和宪政制度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次最终以失败告终,外交制度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新生的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自己的外交制度,以应对新的国际环境。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外务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这标志着中国建立了新一轮的外交制度,并且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和独立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中,中国还通过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家利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等方式,保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作者:王双印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摘要:晚清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到转换为外务部的发展阶段。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外交机构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由分散不断集中统一,日益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趋同,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机构;近代化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0)06-0040-05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随着清政府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传统的外交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以1861年1月总理衙门的设立为起点,清政府在屈辱和无奈中终于缓缓地拉开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帷幕。
随着这一机构的演变、发展,中外交涉逐渐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吐故纳新的改革。
至此,清代外交机构已正式和国际惯例接轨。
外务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的、专业化的外交机构。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化的外交制度基本上确立了下来。
本文试图通过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这40年间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探讨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成立于1631年,其内部组织结构基本上沿袭明代,负责管理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管理范围很广。
理藩院成立于1638年,为清朝首创,主管清代时期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也办理与外国通商、外交事务。
但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理藩院也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只是其部分职责或兼职。
而且,长期以来清政府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期的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作为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之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崔军伟①((南京大学历史系 江苏 南京 210093))内容提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对外交体制进行了全面变革,从而实现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
变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三个有利因素是:统治集团中形成了浓厚的变革氛围;清政府前期现代化事业卓有成效;中外交往不断扩大:关键词:清末新政时期 外交体制变革 有利因素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6)03-61-5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由于缺乏合适的生成机制,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并且,由于它与生俱来的屈辱性,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
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短短十年间,清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变革,从而完善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实现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
对于这次变革,学界进行了一定的探讨②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
第二,通过修订总理衙门时代的旧有制度,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建立了全新的使馆武官制度,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建立了一支高效、稳定、正规的外交官队伍。
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格与规模进行了次数繁多的仪式性外交活动,从而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
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外交人员素质不高的弊端,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外交事权的统一。
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重,重视提高外交官的业务素质。
清末新政中的中国外交的新变革
清末新政中的中国外交的新变革【摘要】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外交体制改革,从闭关到一步步开放,其中外务部的设立,取代了总理衙门成为清末外交的行政机构,进一步满足了帝国主义掌控中国,侵略中国。
中国由传统外交向现代外交过度,这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新政;外务部;变革一、清末新政的背景“庚子事件发生后,面临亡国灭种和内忧外患的时局,慈禧太后‘深念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是造成该事件的原因。
她觉得不能按照原来的统治方式继续下去。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在西安她就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
”[1]二、外交的演变中国在长期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华夷观念,并且一直延续至清代。
清代以前的中国与其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宗藩”关系,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就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宜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还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清政府以理藩院处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政治组织形式等,一般均和某些‘藩部’的情况有近似之处。
”[2]自18世纪始,英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但是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依然固步自封,以天朝上国自居。
鸦片战争的失败各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然而清政府并没有以此为警惕抓紧改革,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对外交涉事务增多,为方便与各国交涉事宜,1861年以总理衙门的设置为标志,晚清政府的外交观念逐步向近代外交观念演变。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政局的一次重大变动,客观上也反映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中国传统对外关系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趋势。
开始把中国的外交纳入国际外交的轨道,它改变了中国以前没有外交的局面,对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理衙门设置后,各国与中国在交往过程中,对总理衙门逐渐产生不满,他们认为总理衙门不能适应自己国家的利益需要,他们认为新的外交机关比总理衙门应当更有实权,更方便列强对清政府的最高机关施加影响。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清末新政的实施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内容摘要:关键字:清政府;新政:统治危机;近代化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的清政府可谓内外患,危机四起。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不仅造成清政府统治力量的下降,同时也使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统治压力,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稳定政局,但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势力弱小。
财政亏空,社会对清政府的反抗加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消除自身统治危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同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首先是裁撤书吏、差役。
六部作为天下之根本,但并未以《六部则例》为依据。
往往舍利引案,,以达到其弄权自如,所以力图整顿,从六部着手,然后渐及各省与与各府州县衙。
为示廓清弊窦之意,各部署案一并销毁,由于书吏肆意弄权。
为消除此隐患,新政规定裁汰书吏,各部堂官督率司员亲理部务,除此之外,差役扰民“尤为地方之害”。
故差役更加裁革,以期除弊安民。
第二、禁止捐官和实行官吏考核,由于捐官是一种公开的钱权交易。
不仅耗费了钱财,还导致贪污甚多,吏治的腐败。
1901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谕旨称:“捐纳职官本一时权宜之政,近来捐输益滥,流弊滋多,人品混淆,仕路冗来,实为吏政民生之害,现在振兴庶务,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何向事例,均著不准报捐买官,自降职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
1902年光绪上谕:“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内而部院,外而封疆,均应以询事考言,当鉴别人才之准,故为巩固统治,实行官吏考核制度十分重要。
第三,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置其他六部之前。
这使当时的中国半殖民地化得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建立新机构的同时,为除冗滥,也裁撤、归并了一些旧衙门。
在新政中,清政府实行的官僚体制方面的改革,革新了吏治,改善了官僚的不良行政作风问题,提高的行政的效率,保证了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
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1、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原因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制度改革。
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
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
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
巡警部是随着军事改革设立的。
在军事改革中,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和保安三种,把维持治安的军队分立出来,专门负责地方治安。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清政府还采取措施整顿吏治,裁汰各衙门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2)经济改革。
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
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
商部在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
商部成立后,即着手建立联系官商的机构,以沟通商情,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商部成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法令,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业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
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
1902年底,清廷在北京设立练兵处,派奕劻总理其事,袁世凯充会办练兵大臣。
1902年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
张之洞也练成湖北常备军两翼,约7000人。
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新军6镇。
直到清朝灭亡,总共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约17万人,称为新军。
袁世凯通过其势力控制着北洋新军的实权。
(4)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废武举,1905 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清朝晚期,外交事务由内阁处理,外务部起着辅助的角色。
清朝官方
对外外交通常采用礼仪之邦的方式,重视外廷之礼以维护国家尊严。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压力加剧,中国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政府成立了外务部,为外交事务负责。
外务部制度借鉴西方,设有大臣和几个司局,负责对外国进行交涉。
然而,由于清政府不力和内外交困的局面,外务部的实际作用有限。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外交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民国政府设
立了外交部,成为管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外交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近
代外交制度开始形成。
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外交事务的现代化,参与国际会
议和签订国际协定,与各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然而,20世纪前半叶对中国来说是战乱频繁的时期,外交制度也受
到了巨大冲击。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但未能获得正当的对待
和利益保障。
由于战争的破坏,外交部的组织和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冲击。
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制度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外交部的权力和地
位进一步增强,与国务院的关系更加紧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参与
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入,更加需要专业化和高效的外交体制。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历经了清末民初的探索、民国时期的形
成与发展、解放后的重建和开放的现代化。
外交制度的演进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相互影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提高,
外交制度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和创新。
高三历史轮复习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新政”(1901年--1905)
在”新政”的最初几年里,清政府主要进 行了如下变法: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 添设新的机构,例如总理衙门改革为外务 部,位居六部之首;改革兵制,大规模扩 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 留学。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
一、背景; 1.新政后革命蜂拥,资立宪派的活动 2.“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 )
“预备立宪”目的 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 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 美、日本考察宪政)——1905
一、“新政”(1901年--1905)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作用:
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 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果: 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 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皇族内阁
(汉族官僚反对)
新政
(人民反对)
3、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
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 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 你有什么看法?
浅析清末新政中外务部的设立及影响
浅析清末新政中外务部的设立及影响[摘要]在清末新政中,外务部的设立首开新政之先河,它取代总理衙门成为清末主管外交的行政机构,进一步满足了帝国主义掌控中国、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架起了一座中国传统外交向现代外交过渡的桥梁。
本文拟从清末新政中外交部设立的背景、组织结构、设立后产生的影响以及留给世人的启示四个方面试对之作出浅析。
[关键词]外务部;外交;影响在清末外交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总理衙门的探讨较多,而其后的外务部则关注较少。
实际上,清末外务部的设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政的一些特点,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面对国内外形势所作的决策,对外务部设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清末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史学界对之作了较多研究。
略感不足的是史学界对外务部设立的背景以及影响论及不多,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之作出分析。
一、外务部设立的背景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打乱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把持朝政的顽固派集团被摧毁,为新政的推行扫除了部分阻力,推动了清末的社会改革。
尽管这次运动被帝国主义势力和清政府的反动武装联合镇压,但腐朽的清政府已不可能再恪守“祖制家法”,一成不变地统治下去。
为了继续维持腐朽的反动统治,清政府企图阻止各种形式的反抗运动,以适应当时形势要求,改变其旧的统治方式已就迫在眉睫。
因而,对于总理衙门的改革则因其重要性更是首当其冲。
总理衙门创设之初,清政府出于对外国人的鄙视,并不主张建立一个常设机构,基于这样的认识,只是仿照军机处,未设专职职员处理外务,但事实上,“外国事务”并没有减少,反而因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落而日益增多。
尤其是1883年以后,总理衙门几乎包揽了一切与洋务有关的事项。
为此总理衙门内部组织被迫进行不断的调整,最后确立了分股制,即按照地理区域来划分总理衙门的职能,然后再把各种不同性质的事务附设于各股,这种分工较为符合当时实际的需要。
然而世态的发展变化使之仍然无法适应总理衙门日益膨胀的职能,更为紧迫的问题是大量官员的兼任现象,“总理衙门之事,固不独等于六部,而实兼综乎六部矣。
清末新政
清朝军队战斗力弱,急需改革
改军制,扩新军。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内容
中国军队近代化。新建陆军是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军队的首次努力,对日后中国军队的军制、作战、训练、编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袁世凯集团崛起。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成为其崛起的资本
法律
法律体系落后且不健全
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律令
促进法律近代化。《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催生边疆问题。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改变原有的边疆地区治理模式,开放“蒙禁”,在青藏地区“改土归流”;同时将内地汉人大批移民边疆地区;由于“新政”操之过急、措施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重工商,振农业。1903年成立商部,各省设商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增加人民负担。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
思想文化
“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
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1905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学教育兴隆,结束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清末出现了办学、留学的热潮;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
清末新政——“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背景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政治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打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清政府内部改革派推动
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清 末新 政 ;外务部 ;设立 ; 一 影响
中图分 类号 :K2 5 0 . 6 文献标 识 码 :A
引 言
文 章编 号 :1 6 7 3 —9 5 0 7( 2 0 1 3 )0 4 -0 0 9 9 -0 4
、
外 务部 设立 的背 景
1 9 0 0年 的义 和 团运 动在 客 观 上 推 动 了清 末 的 社 会 改革 。它 打乱 了清 王朝 的统 治秩 序 ,把持 朝政
的顽 固派 集 团被摧 毁 ,为新 政 的推行 扫 除 了部 分 阻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5 —2 3
作 者 简 介 :1 .石 胜 昌 ( 1 9 7 6  ̄) ,男 ,侗 族 .贵 州 黎 平 人 ,安顺 学 院 马 列 部 讲 师 ,历 史 学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2 .黄秋 艳 ( 1 9 7 7 . 0 9 ~) ,女 ,贵 州 安 顺 人 ,安 顺 学 院 马 列 部 教 师 。研 究 方 向 ” ,一 成 不 变地 统 治 下 去 。为 了
继 续 维持统 治 ,阻止 各 种形式 的反抗 运动 ,同时 也 适 应帝 国主义继 续支 持 清政府 作为深 入侵 略 中国的 工具 之政 策 ,改变 旧的统 治方 式 已迫 在 眉睫 ,而对
了新 政 的一些 特点 ,也 反 映了 当时清 政府 面对 国内 外形 势所 作 的对 策 。对 清末 外务 部 的研究 有 助于 了 解 清 末外 交政 策 的制定 及实 施 。这方 面研 究 的论文 大 多关注 清末 新政 与 中 国政 治现 代化 及新 政 中教育 改革 对 中国现 代化 的影 响 ;或者 多集 中于 外务 部与 总理衙 门的关 系 , 外 务 部 的历 史 地位 等 ,而 对外 务 部设 立 的背景 及 影响论 及不 多 。如杜 继东 认 为 :总 理衙 门到 外务 部 是 中国近代 外交 体制 的一 个 阶段性 变化 。外 务部 存 在期 间 ,又在 内部进 行 了一 系列变 革 。虽然 这些 变革 尚不 彻底 ,但 它们 强化 了中央外 交机 关 的外交 职 能 ,厘 定 了 中央和地 方在 外交 权方
安 顺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ANSHU N UNI VERS I TY
V0 1 . 1 5 NO . 4
A ug .2 013
清末新 政中外务部 的设立及影 响
石胜 昌 黄 秋 艳
( 1 、2 .安顺 学 院马列部 ,贵州 安顺 5 6 1 0 0 0 )
撤 ,仍归 军 机 处 办 理 ,以符 旧制 ’ , [ 引,这 就决 定 了
它并 非是清 政府 的 正式 外 交机 构 。但 事 实上 , “ 外 国事 务”并 没 有减 少 ,反而 因清政府 的腐 败与衰 落 而 日益增 多 。尤其 是 1 8 8 3年 以后 ,总理 衙 门 几乎 包揽 了一切 与洋 务有 关 的事项 。为此 总理衙 门 内部 组 织 被迫进 行不 断 的调整 ,最后 确立 了分股 制 ,即 按照 地理 区域来 划分 总理 衙 门的职能 ,然后 再把 各 种不 同性 质 的事务 附设 于各股 ,这种 分工 较为符 合 当时 实际 的需要 。然 而事 态 的发展变 化使 之仍然无 法适 应总理 衙 门 日益 膨胀 的职 能 ,更 为 紧迫的 问题 是 大 量官员 的兼 任现 象 ,面对 如此繁 杂 的事 务 ,总
于总理 衙 门 的 改 革 则 因 其 重 要 性 更 是 首 当 其 冲 。 1 8 6 1年 总理 衙 门 的设 立 ,使 清政 府 拥 有 了第 一个
近代外 交机 构 。但 由于 它在设 立之 初 ,咸 丰帝 在上 谕 中就声称 “ 俟 军务 肃 清 , 外 国事 务较 简 ,即行 裁
摘 要 :在 清末 新政 中,外务 部 的设 立首开 新政之 先 河 ,它取代 总理衙 门成为 清末主 管外 交
的行 政机 构 ,进 一步 满足 了帝 国主 义 掌控 中 国、加 深 中 国半 殖 民地半封 建化 程度 的 需要 ;但 更 重要 的是 它 架起 了一座 中国传 统 外 交向现代 外 交过渡 的桥 梁 。本 文拟 从 清末新政 中外交部
面 的关 系 ,进 一 步完善 了使 领制 度 、提高 了外 交 队
伍 的素质[ 1 ] 。李 丽杰 从外 务部 设立 的背 景 ,并 与清 政府 的总理衙 门相 比较 ,分 析 了外务 部 的 内部组织
结 构 、人 事制 度 和薪给 制度 方面 的特 点来 评价 其历
史作 用[ 2 ] 。杨 海英 从 总理衙 门 的局 限性 来 论 述设 立
另一方根据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u?y丑条约和外务面一些人只精于纵横捭阖之术却没有进步的政部章程外务部组织结构主要由首脑部分承政治立场因此他们只不过是为本国统治阶级或集团官各司各股事务部分以及附设的外交人才培利益服务有的人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领土乃养机构储才馆组成
第 1 5 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外 务 部 的必要 性 ,且外 务部 取代 总 理衙 门 ,在 中 国
外 交 体制 的近 代化 上是 一 大进步[ 3 ] 。
一
理衙 门却 没有专 职 官吏处 理 ,“ 策所 充行走 之大 臣 ,
往往 以各 部 尚书兼 之 ,而各股 之章京 ,又 皆 以各 部 司员 充之 。 以一 人而 任数 事 ,一 日之 中恒苦 应接不 暇” [ 5 ] ,这 就严 重 影 响 了总 理衙 门 的行 政 效率 。与 此 同时 ,随着 中外关 系 的不 断 发展 变化 ,一个 临 时
力 。尽管 这次 运动 被帝 国主义 的联合 势力 和清政 府 的反 动武装 残 酷镇压 ,但 腐朽 的清政 府 已不 可能继
在清 末外 交 的研究 中 ,学术 界对 总理 衙 门的探 讨较 多 ,而对 其后 的外 务部 则较 少受 到关 注 。实 际
上 ,在 清末新 政 中 ,外 务 部的设 立从 一个 侧 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