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基于2015届、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
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刘轩(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地区489名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以了解目前江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基本状况,探索个人、家庭、学校学习等情况对于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江苏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一般,所建立的Logistic 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党员、性别、英语证书、职业规划、母亲学历、信息搜集、建议寻求、学习兴趣、就业讲座、奖学金等因素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江苏;高职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 模型[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Th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LIU XuanAbstract:The study makes a follow-up survey on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from 489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o a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family,school learning.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is general.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Th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party member,gender,English certificate,career planning,mother's education,information gathering,seeking ad-vice,learning interest,employment lectures and scholarships.Key words:Jiangsu,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influencing factors,Logistic model[收稿日期]2016-11-05[作者简介]刘轩(1981-),江苏盐城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与建议

讲座 等形 式进 行 , 基 本 上是 “ 照本宣科” , 缺 乏 个 别 指导 和个 性化 要求 , 导 致 学 生 缺乏 学 习相关 就 业 技
巧 的主动 性和 积极 性 , 没 有 一 定 的 实 际效 果 。实 践
或是在最后一个学期 , 通过开设有关职业指导的公 共课或是集 中的就业 指导讲 座来完成 的。总体来
是 面 向所 有 学 生 的集 中培 训 , 多 采 用 听报 告 会 、 听
目前 , 从本 质上 讲 大 多 数 高职 院 校 对毕 业 生 的 就 业指 导工作 只能 算 是就 业 前 的指 导 , 也就 是 所谓 的“ 临 阵磨枪 ” 。他们 通 常都 是 在 临近 学 生毕 业 时 ,
导、 业务 技 能指 导方 面涉及 很 少 。
的技能储备 和心理 准备 , 引 导学生尽 早树 立正 确
( 四) 就 业指 导 的人 员配备 不够 专 业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2—1 3
作者简介 : 宋志荣( 1 9 7 8 一) , 男,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
---・ — —
8 4- - - — —
根据 调查 , 多 数 高 职 院校 缺 乏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专 业人 员 。尽 管 各 高 校 专 门 安 排 教 师 进 行 了相 关 的 专业 培训 , 但在 实际指导时 , 部 分 指 导 教 师 仍 然 缺 乏为毕 业 生解 决各 种 就 业 问题 的 能 力 和方 法 , 一 般 都 是 以思 想指 导为 主 , 对 学 生 的实 际 问 题 也 只 是 进 行 简单 、 笼 统 的说 明或 解 释 , 或 者 只 是 强 调 目前 的 就 业形 势及 如何 准 备 简 历 等 , 而 在 就业 前 的心 理 指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郭昊坤;谈敏;马青【摘要】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环境下,以苏南某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例,随机抽查了该校2016届的374名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并对这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生就业能力较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落伍、创新创业教育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取消旧专业,构建新时代专业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对策并加以说明.【期刊名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6)00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作者】郭昊坤;谈敏;马青【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江阴214405;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江阴214405;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江阴214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7.38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不佳、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开始转型优化、结构调整,导致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明显提升,而需求量却明显减少[1-2]。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难、找满意的工作更难”的局面,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难更大。
本文对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苏南某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例,随机抽查了该校2016届的374名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并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化为买方市场[3]。
相关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与本科院校大致相同,有的学校甚至还会略高于本科院校平均值。
但仅从初次就业率分析高校就业问题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满意度,本文将从调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三个方面展开,为该问题提供一定程度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意见。
调查数据的收集为了广泛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满意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数据。
首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面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历程以及就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平台,开展在线调查和社交媒体分析,收集大量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
调查数据的分析收集到的调查数据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出准确有效的结论。
首先,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并绘制相关的图表和图像,以直观形式展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满意度。
其次,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毕业生提供的面谈和意见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找出共性和差异,形成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此外,可以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毕业生进行比较,探索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和规律。
调查数据的解读在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解读。
首先,可以找出导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因素,如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高、工资待遇较好、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等。
其次,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和原因,如就业难度较大、工资待遇偏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
然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包括加强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与途径、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竞争力等。
最后,需要对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进行评估和预测,预测其可能的影响和效果,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总结与展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是了解就业问题、改进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

校园心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程秀娟【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则反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
文章对近年来江苏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也日 益增多,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 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
于是,高等职业院校就如雨后 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 日益剧增,截止2017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给社会就 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高职毕业生自身具有的特点相比较研究生、本科生而 言,就业问题尤其突出。
本文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分 析高职生的就业现状,就业困难原因,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_、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一)中小型民营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择业重点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就业情况调 查显示,近年来,江苏省高职高专每年的毕业生在“民营 企业/个体”就业的人数比例均在60%以上;2015届高职 毕业生中在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就业比例 为 65.21%,50 人及以下(31.72% ),51 - 300 人 (33.49%)。
部分位于“苏、锡、常”等苏南地区的高职院 校有超过7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中小民营企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
高职 毕业生择业和就业观念日趋合理与现实,与高职院校以高 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 为目标人才培养的方向趋于吻合。
从另一面也反映出高职 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层次相对较低。
(二) 薪资水平不高,专业对口率偏低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
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月收人与社会发 展水平并不匹配,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资水平相比存在 很大差距。
高职院校就业倾向调查

高职院校就业倾向调查一、就业状况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与创业比重逐年增加。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上都在90% 以上。
2019年,高职院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1.4%,且比重逐年增加,且就业难度相对较小。
那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哪些呢?1. 公司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最常见的就业选择是就业于企业公司,其比重约为70%,其中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突出,优势明显,可以满足企业所需,因此公司更愿意选择高职院校毕业生。
2. 政府机关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约为10% ~ 15%,相对较少。
毕竟,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更适合企业白领型工作,与政府机关工作类型不符合,因此选择政府机关就业的相对较少。
3. 创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且已达到10% ~ 15%。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热爱创新创业,同时拥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的倾向性有所不同,具体如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意愿普遍较强。
毕竟,他们在校期间专业技能水平已经得到锻炼,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2. 跳槽意愿低相对于大学生,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就职于同一家企业,且对于跳槽的意愿比较低。
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突出表现,长期在同一家企业工作,其技能和经验更能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倾向较强,且这种倾向逐年增强。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技术和实践相对于大学生更加熟悉,因此在创业领域,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三、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1. 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培养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这其中包括热情、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创新,熟悉市场趋势,具备判断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达成目标和团队合作等。
2. 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培养,这也是保障就业和创业成功的基础。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请您认真、如实填写。
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不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
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一、个人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您的年龄是:A 20 岁以下B 20 22 岁C 23 25 岁D 25 岁以上3、您所学的专业是:4、您的毕业时间是:_____二、就业情况1、您目前的就业状态是:A 已就业B 未就业(正在找工作)C 未就业(准备升学/考公/创业等)2、如果已就业,您目前的工作单位性质是:A 国有企业B 民营企业C 外资企业D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E 自主创业F 其他(请注明)_____3、您目前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是:A 高度相关C 不太相关D 完全无关4、您目前的月收入水平是:A 3000 元以下B 3001 5000 元C 5001 8000 元D 8001 10000 元E 10000 元以上5、您在求职过程中,投递简历的数量大约是:A 10 份以下B 11 30 份C 31 50 份D 50 份以上6、您从开始求职到成功就业所花费的时间是:A 1 个月以内B 1 3 个月C 3 6 个月D 6 个月以上三、就业满意度1、您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是: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2、您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A 工作内容枯燥B 工作压力大C 薪资待遇低D 职业发展空间小E 工作环境差F 人际关系复杂G 其他(请注明)_____3、您认为目前工作对您个人能力的提升帮助程度是:A 很大B 较大C 一般D 较小E 很小4、您对目前工作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适应程度是:A 完全适应B 基本适应C 不太适应D 完全不适应四、就业影响因素1、您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以下因素对您的影响程度如何(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因素|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专业技能| ||||||实践经验| ||||||职业资格证书| ||||||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求职技巧| ||||||学校声誉| ||||||家庭背景| |||||2、您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您的求职帮助程度是:A 很大B 较大C 一般D 较小E 很小3、您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可多选):A 学校就业网站B 招聘网站C 校园招聘会D 社会人才市场E 亲朋好友推荐F 其他(请注明)_____五、职业发展规划1、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吗?A 有,非常明确B 有,比较明确C 有一些想法,但不明确D 没有,走一步看一步2、您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是:A 技术骨干B 基层管理C 中层管理D 高层管理E 自主创业F 其他(请注明)_____3、为了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您正在采取的措施是(可多选):A 参加培训课程B 考取相关证书C 积累工作经验D 拓展人际关系E 关注行业动态F 其他(请注明)_____六、对学校教育的评价1、您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对您的就业帮助程度是:A 很大B 较大C 一般D 较小E 很小2、您认为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满足您的学习需求?A 完全满足B 基本满足C 不太满足D 完全不满足3、您对学校的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是: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4、您认为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可多选):A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B 加强求职技巧培训C 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D 增加实习实训机会E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F 其他(请注明)_____七、其他1、您对改善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什么建议?_____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这份问卷!祝您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是位于苏锡常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从过去几年的就业率数据来看,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其中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说明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我们来分析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满足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业的变革,新兴行业对高素质的毕业生需求逐渐增加。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相对成熟,能够不断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使毕业生具备适应新兴行业的能力。
在就业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引导,鼓励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实现人生价值。
给出一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实施精准就业培养。
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引导,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创新创业的机会和风险。
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并且就业趋势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余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批示,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及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勉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1-3]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涉及到社会人才资源合理配置,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完善就业措施和实现充分就业对实现人才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4]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连接生产和科技教育的重要纽带,而高职学生就业是观察和分析其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高职学生就业可以为高职学生培养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与数据参考。
[5-7]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的对象是高层次本科生、研究生群体,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的研究鲜有报道。
另外,研究者研究学生群体的区域或者局限于单个学校,或者局限于单个地级市所有院校,鲜见研究整个区域的高校学生就业状况。
本文以江苏省苏锡常宁通区域18所高职院校(常州5所、苏州2所、无锡4所、南京4所、南通3所)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部分高职院校相关数据缺失)和江苏省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8]为基础,深入分析相关数据,并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结构分布四个就业状况为维度进行探讨,并对两届毕业生人数、就业率、就业结构、毕业分布、创业升学等进行比较分析,为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制度和完善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状况分析对苏锡常宁通区域18所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年度毕业生人数总体变化不大。
公立大学工科、综合、理工类学校毕业人数规模3000人以上,艺术类、农林类、民办类高校一般培养规模较小,1500人到2500人。
图1为2015—2016届18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折线图。
由图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院校毕业生人数相差较大,毕业生人数差别最大达到3倍多;(2)从学校区域分布来看,南京市高职院校的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基于2015届、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曹奇(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通过对江苏省苏锡常宁通区域18所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区域流向、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去向四个就业状况维度进行探讨,并对两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对比和趋势分析,为高职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状况;就业率;就业质量基金项目: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高职学生形势政策观养成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601)作者简介:曹奇,男,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1-0040-08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毕业生规模大于其他各市,常州科教城4所学校毕业生规模总体保持一致;(3)对比两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尤其是常州市4所院校,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这与江苏省生源减少呈正相关。
图12015—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根据苏锡常宁通区域18所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对比分析,绘制两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折线图(图2),可以发现:(1)18所学校总体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2%以上,常州科教城4所高职院校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水平相对较高;(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就图22015—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业率增幅最大为4.99%,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增幅上升了4.23%,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下降了3.27%、4.16%、6.49%、2.05%;(3)工科、综合类学校就业率普遍达到95%以上,理工类、农业类学校就业率相对较低。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为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苏锡常宁通15所高职院校(部分院校相关数据缺失)进行对比分析,图3为这些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学校属地就业比重折线图。
从学校属地就业趋势图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特征:(1)学校属地就业比例较高,近三分之一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学校属地就业,该现象16届与15届基本一致,但趋势更明显;(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立大学综合类)学校属地就业比例最低(20%左右),可能与学校专业类型、南京大学生人才竞争激烈相关;(3)苏州、无锡区域高职院校毕业生学校属地就业学生比例超过50%以上,其原因可能与当地人才引进政策、强劲的经济发展、良好就业环境等因素有关。
图32015—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学校属地就业比重进一步挖掘苏锡常宁通15所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相关数据,采集就业区域为上海、南京、苏州、苏南、苏中、苏北、江苏省外以及中西部8个代表性区域相关数据分析,得到15所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量化表(见表1)。
为进一步直观表达,对就业地域分布数据绘制直方图(图4)。
数据显示,苏锡常宁通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有以下特征:(1)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长三角就业比例达到85%以上,其中,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省外就业比重最高(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关,就业单位以国企为主);(2)高职院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较高,其中,苏南片区就业比重占到省内就业的80%,说明这些城市能够提高良好的就业岗位,可能是受政策、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3)中西部城市就业比重较低,远远低于东部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沿海城市,原因可能是省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还未出现“溢出”现象,以及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和人才引进政策对江苏省内高职学生吸引力不足等。
学校名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理工学院上海6.205.976.405.555.703.8412.405.198.208.04南京8.8010.428.304.674.025.653.0518.0953.4931.604.46苏州11.8014.9812.6066.7773.589.847.1011.2011.407.38苏南62.6071.5464.10常州49.8481.0282.0976.7674.8063.4847.6170.96南京苏州4315.02苏中7.183.579.088.1614.919.4065.52苏北22.849.0310.3310.1313.523.4329.667.594.49省外5.7415.1013.502.774.014.0310.467.8212.0540.8015.428.4014.97中西部1.711.610.791.082.811.312.80表1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①注:苏南(苏锡常镇宁),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图4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从苏锡常宁通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大多数毕业生首选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其中,民营企业达到75%以上(如表2所示)。
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直方图(图5)显示:(1)常州区域高职院校毕业生三资企业就业比重相对其他区域较高,据了解,可能是常州地区外企较多,本科院校较少;(2)南京地区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企就业率较高,与学校专业和用人单位定向招聘相关;(3)高职院校毕业生教育单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比重相对较低,可能因为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学生的学历层次差距较大。
学校名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理工学院国企56.921.581.040.141.7216665.7860.60民营企业7870.057873.5479.729876.4192.35722850.148088.10三资企业129.39145.080.487342.7581.07机关事业单位46.9334.112.081.403.20423.116表2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②注: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图5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深造与创业分析2015届、2016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呈多样性,包含专接本专转本、出国留学、签约就业、当兵及创业等多种类型,其中,签约就业还是主要选择,比重在80%以上。
苏锡常宁通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创业所占比例直线图(图6)显示,在灵活就业尤其是创业方面,常州科教城几所院校创业比重较高,这也说明,2014年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率高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平均创业率1.9%。
[9]图6部分高职院校2016届毕业生创业所占比例图7为部分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深造率比较折线图,两个年度学生深造率稳步上升,比例达到10%以上,部分高职院校达到了20%。
学生深造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企事业图7部分高职院校2015—2016届毕业生深造率比较2019年第1期高等职教单位用人的要求在提高和有关政策的影响。
五、结论(一)高职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加强完善学生的理性就业观教育苏锡常宁通高职院校毕业生苏南、苏中、苏北就业比重和省内外就业比重不平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95”后高职学生对薪资福利、工作氛围、职业发展有着更为明显需求的特点。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践行“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