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分为中子和质子、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
引导学生
总结
谈感受
讲授新课
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在宏观上有什么特点?
提问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出示表格
讨论猜想:为什么固、液、气三态会具有这样的宏观特点?
猜想:与物质的分子排列情况有关。
过程与方法: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尊重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显示
引入新课
对学生课下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交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
提出问题
学生抢答
抢答题目
讲授
新课
总结刚才所抢答的题目,得出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尺寸排序。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2
课题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人
重点
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
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为了表示三态物质分子排列情况的不同,需要建立一个模型。
老师引导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建立模型
并上台展示
设计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素材2 人教新课标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素材2 人教新课标版

--记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1999年11月1日,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以《我所经历的20世纪实验物理学》为题,作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学讲座。

他在近2个小时的报告中,讲述了测量电子半径、新粒子家族的发现、胶子的发现和寻找反物质的宇宙这4个物理学的故事,并道出了获得这些伟大发现的真谛,使我们与会者深受教益。

丁肇中在谈到他在1974年38岁时首先发现了J粒子,即第4种夸克的束态而于1976年40岁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这样说道:"在夏天的雨季,一个像美国波士顿或中国北京这样的城市,1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丁肇中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差不多经过了10年特别是1972-1974这两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宣布,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被发现了。

这种粒子有两个奇特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

所以J粒子一定来自第四夸克(现在知道是"粲夸克"矢量族)。

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3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5年2月14日,美国总统福特致函丁肇中:"祝贺你和你的同事致力于此项重大发现的努力与交流。

这种基本知识上的重大进展能够导致科学的更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造福人类。

"为此,1976年美国政府还给丁肇中颁发了洛仑兹科学奖。

丁肇中在谈到他寻找J粒子需要达到一百亿分之一的分辨率时,他既风趣又诚恳地说道:"在我做寻找新粒子的实验尚未成功之时,人们说我是傻子,因为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但当我找到新粒子的时候,人们又说我是天才--其实,傻子与天才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要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同时,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此外,还有光子、中微子等传递相互 作用的粒子,以及夸克等更基本的粒 子。
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力
在微观世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 互作用力。
这些相互作用力在粒子之间传递,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如化学键的形成、 核反应的发生等。
03 宇宙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
示其内在规律。
可视化技术
02
将模拟结果以图形、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帮助研究者更直观
地理解物理现象。
虚拟现实技术
03
通过构建虚拟的物理环境,让研究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物理现象,
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05 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未来展 望
宇宙的未来演化趋势
宇宙加速膨胀
根据当前观测数据,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暗能量可能是推 动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未来研究将关注暗能量的性质及 其与宇宙膨胀的关系。
02 微观世界概述
微观世界的定义与范围
01
微观世界是指物质结构中极小的 尺度范围,通常包括分子、原子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层次。
02
在这个尺度下,物质的性质和行 为与宏观世界有很大差异,需要 用量子力学等理论来描述。
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
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包括电子、质子 、中子等,它们是构成原子的基本单 元。
恒星演化与星系形成
恒星演化是宇宙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研究将关注恒 星形成、演化及死亡过程,以及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宇宙中的黑洞与中子星
黑洞和中子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未来研究将深 入探索黑洞和中子星的性质、形成机制及其与宇宙演化的 关系。
微观世界研究的前沿领域
01 02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宇宙中的天体类型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2(人教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2(人教版)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什么组 成的呢?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 (分子)构成,分子由 原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的性质的 微粒。要借助电子显微镜 才能观察。
直径约为百亿分之几 米、 大约是0.3~0.4纳米(nm)
物质 分子 原子 ……
质子 夸克 ?
原子核

中子 夸克




核外电子 ?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由分子间距决定) 物质形态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位于银河系边界的“戒指”状的星 云。科学家们表示该星云周围大约分布着0.5亿至1亿颗 大小不一的星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银河 系的诞生时间。
太阳系
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 及小行星、彗星等组成。
地球在近日的第三条轨道上 它有一颗卫星—月球
思考:
1、你认识的宇宙是怎样的?
2、你知道地球处于宇宙的 什么位置吗?
宇宙的构 卫星 行星 恒星 宇宙 星系团 星系
银河系 银河系,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银河系呈盘状, 银盘的直径约10万光年(1光年相当子950亿公里), 厚度约为1万光年。银盘由四条巨大的旋臂环绕组成, 太阳就位于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之间的猎户座旋臂 上,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基础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基础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基础训练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组成的.2.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要变小,主要是由于 .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就是最精细的结构C.液态物质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D.无论科技怎样发展,人们对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的研究都有一定的限度4. 原子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将其与日常用品进行比较.这里有一些例子可以说明:一张纸的厚度相当于10000个原子的厚度;一滴水中含有2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万亿亿)个氧原子和两倍于氧原子数的氢原子新闻图片是由许多微小的油墨组成的,每个墨点内大约含有100亿亿个原子(也就是1后面跟了20个零).原子是如此微小,以致许多年来,没有人能真正看到它.根据你的认识,描述一下,如果你被缩成原子般大小时,可能看到的和经历的事情.描述你周围的其他原子和分子,探索你的新世界!5.用图形、大括号或表格描述你所认识的宇宙的结构.6.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对此,小明和小强争论不休.你能用一个小实验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7.对家中的物质作一概括,将这些物质按固体、液体、气体分类.列出一个表,按固体、液体、气体分成三栏,在每一栏中填入属于该状态的具体实例.物质的哪一种状态最为普遍?为什么你有如此看法?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自主研学平台1.物质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上变得比原来紧密3.C4.略5. 略6.动物油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中间逐渐凹陷,体积变小.7.略.用心爱心专心 1。

最新-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8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8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物质构成之谜望着茫茫大海,巍巍山峦,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人在思考: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它有最小结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前人的猜测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行说,即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料组成。

《周易》中有“无极生太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

这里,无极指的是物质世界诞生之前的情况,而所谓的太极即世界的本源,两极分别指代天和地,四象即春、夏、秋、冬四季,八卦则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们演绎出了世界万物。

战国时代的道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指的是阴和阳,阴阳统一为“冲气”,三者产生万物。

而到了汉代,又出现了天地万物由“元气”组成的哲学观。

虽然这些学说现在看起来非常幼稚,但是它们还是有其科学的地方,即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单位组成的,只不过古人们对这些最基本的单位认识不能统一而已。

同样的,在其它一些国家的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学说。

比如古希腊人就认为水、火、空气和泥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建立了早期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和泰勒斯等根据有关各种自然现象的思辩性的考虑,提出了原子论的想法试图以之来阐明宇宙见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

他们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或多种微小的实体,叫做“原子”(现在欧洲各国文字中的“原子”都来源于希腊文“atomos”,是“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些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并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结合或重新分散。

虽然在这种意义上的原子论远远不是人们今天所了解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但是它无疑是和现代科学的结论比较吻合的。

事实上,这种原子学说的早期论点也见诸于中国的史书。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墨翟在《墨经》的《经下》篇中就曾经提出过:“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

端是物的起始,把物体分割到“无厚”,便达到最前的质点。

就是说:物体可以两半两半地分下去,如果剖到“无”,就不能再剖下去了。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谈谈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1)中国古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多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激发学生探究、认识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A、阳光下,看到室内灰尘飞扬 B、舞台“白雾”流动
C、河水流动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3、课后作业另附: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宏观状态
微观状态
分子的间距
分子间的作用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分析图的能力
认识人类探索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引言:宇宙是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提出问题:
(1)组成物质的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2)这个微粒能否继续再分?
举例:将一支粉笔一直1/2的分下去,颗粒越来越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一定由多个原子组成
C、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非常多
D、人们当前认识到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7)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是( )

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文字素材2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文字素材2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章宇宙和微观世界知识拓展1.水有粘性吗?你有成为“落汤鸡”的经验吗?在你脱下湿透的衣服、湿透的袜子时,是不是很困难?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水有粘性.其实水并没有粘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干燥的衣服、袜子和人的皮肤之间有一层空气.而当衣服、袜子湿透后,其中的空气被水给“挤”了出去.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衣服、袜子和皮肤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另一个原因是水分子之间,水分子与皮肤、衣服、袜子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脱掉湿衣服、湿袜子都要克服这些引力.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湿衣服很难脱下.其实,分子间的力除了引力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力叫斥力.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有些情况下分子引力起主要作用,像图10—5所示.例如固体很难被分开,是因为分离固体时必须克服分子引力,而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会使引力随之增大,但此时亦存在分子斥力,只是此时分子引力起主要作用;有些情况下分子斥力起主要作用,像图10—6所示.例如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此时分子斥力起主要作用.2.核能核能是原子核内部的能量,是当原子核发生转变时,即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化学元素分为重元素和轻元素.重元素原子核的裂变和轻元素原子核的聚变都可以释放出核能.重元素的两个原子核,如一个铀235原子核,受到一个中子的轰击,就分裂成两个其他元素的原子核,这就是裂变,裂变的同时会释放出能量.1 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核能相当于2.5×106 kg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轻元素的原子核,如一个氘和一个氘的原子核在高温(几百万摄氏度甚至几千万摄氏度)情况下,聚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 kg氘在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107kg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比原子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大10倍左右.氘存在于海水中,地球上每升海水中大约有0.03 g氘.海水中氘的总贮藏量约为3×106kg,按目前地球上每年消耗的能量计算,若全部开发可供人类用几十亿年.氘虽然是非常廉价的燃料,但人类要用氘替代煤作为主要能源,还需要解决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文字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文字素材1 人教新课标版

10.1 宇宙和微观世界(课外阅读)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普通成员,太阳则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银河系中约有1 000亿颗恒星,其中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叫比邻星,它位于半人马座,离太阳的距离是422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路程,约94 605亿公里。

422光年相当于39 923 310亿公里。

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宇宙飞船飞得最快得要算“旅行者”号,它的速度是每小时52 000公里,如果我们想乘“旅行者”号飞船到比邻星去旅行,来回一次就得17万年。

以我们短暂的生命,目前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愿望。

宇宙之大,真是比邻若天涯啊!上面是说离太阳最近得一颗恒星。

至于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就是太阳。

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天文上把这个距离当作1个天文单位。

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要算月球了,它是一颗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 401公里,“旅行者”号飞船要不了8个小时就可以从地球到达月球。

看来,在空间时代的今天,诗人们再也不必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叹了!射电望远镜又名“无线电望远镜”,是专门用来接收由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的仪器,主要由天线和接收机两部分构成。

天线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

相当于光学望远镜的物镜。

天线类型很多。

由许多作为半波振子的金属棒构成的,称为“振子天线”。

专用于米波波段无线点拨的接收。

有的天线则乘抛物面形状,称为“抛物面天线”。

无线电波的探测器就装在抛物面的焦点上,它主要用于分米、厘米和毫米波波段无线点拨的接收。

天线和接收机用传输线连接起来。

接收机先把天线传来的高频信号放大,然后加以检波,再把高频电信号变成可用仪表测量和记录的低频电信号,或变成直接进行照相的图形。

对于难以用光学望远镜观测的天体和宇宙空间,利用射电望远镜便可进行探测研究。

阅读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宇宙的一些直接的看法。

以及你对人类认识、探索宇宙过程的看法。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同步练习课堂回顾1.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里装入半管水,再倒入半管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将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2.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夸克的发现说明_____________是可分的。

3.分子是保持____的微小粒子,纳米是一个____单位,1纳米=____米,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70____.4.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5.下列对物体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结构的描述,就像学生做广播操一样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操场上跑动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D. 固态、液态、气态的结构,实际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6.早在19世纪末叶,汤姆逊就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 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 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7.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稳步升级1.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碳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12倍,碳原子中有_____个质子,_____个中子。

2.汤姆逊发现电子后,为什么说原子还有带正电的“东西”存在?答:因为。

3.2000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我们假设:取1m长的木杆,每天截取一半,第二天截取剩下的一半里的一半……这样截取一百天,剩下的木杆长度为: m;把这个长度与分子、原子核、夸克的直径比较,你对庄子的上述言论的理解是:。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项目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情况特征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很小很大规则振动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没有液态较大较小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气态很大很小极度散乱没有确定的形状没有确定体积有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和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4.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二、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符号是m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1t=103kg, 1kg=103 g 1g=103mg.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测量原理:杠杆原理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水平台)上;(2)移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3(人教版)

福建省永安市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3(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总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能简单的描述原子的结构
3.得出物质世界是由微观到宏观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和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三、重点难点
1.体验人类探究宇宙和认识物质组成的过程。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 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 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 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 了解原子的结构;(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 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2)、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学习过程】引课:【过程设计】:一、认识宇宙的组成1、通过自学课本第四页,完成下面的问题:(1)、宇宙中拥有多少个星系?你了解银河系吗?(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哪些?地球在什么位置?2、小组讨论物质是什么,并列举几种?(5种就可以)3、由自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二、认识物质的组成:我们学过生物都知道生物体都是由很多系统组成的,依次分下去我们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那物质呢?它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1、演示实验:把手中的一片纸,慢慢的对折撕掉,到不能再撕的时候,问学生‘用高科技还能不能再分,这已经是最小了吗?’2、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极其微小的粒子。

大小约为。

拓展:我们肉眼能看到的绩效颗粒,如灰尘、粉尘等是不是一个个的分子?三、学习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自由运动,这是由于()A、气体分子很轻B、气体分子很小C、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D、气体分子间没有任何作用力2、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发生了变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一般体积,原因是分子间距;同理,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一般体积;但是,水结冰凝固时体积会。

四、导学原子及结构:1、自学这一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1)、原子是由和组成。

(2)、原子的核式结构与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之谜望着茫茫大海,巍巍山峦,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人在思考: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它有最小结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前人的猜测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行说,即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料组成。

《周易》中有“无极生太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

这里,无极指的是物质世界诞生之前的情况,而所谓的太极即世界的本源,两极分别指代天和地,四象即春、夏、秋、冬四季,八卦则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它们演绎出了世界万物。

战国时代的道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指的是阴和阳,阴阳统一为“冲气”,三者产生万物。

而到了汉代,又出现了天地万物由“元气”组成的哲学观。

虽然这些学说现在看起来非常幼稚,但是它们还是有其科学的地方,即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单位组成的,只不过古人们对这些最基本的单位认识不能统一而已。

同样的,在其它一些国家的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学说。

比如古希腊人就认为水、火、空气和泥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建立了早期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和泰勒斯等根据有关各种自然现象的思辩性的考虑,提出了原子论的想法试图以之来阐明宇宙见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

他们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或多种微小的实体,叫做“原子”(现在欧洲各国文字中的“原子”都来源于希腊文“atomos”,是“不可分割”的意思);这些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并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结合或重新分散。

虽然在这种意义上的原子论远远不是人们今天所了解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但是它无疑是和现代科学的结论比较吻合的。

事实上,这种原子学说的早期论点也见诸于中国的史书。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墨翟在《墨经》的《经下》篇中就曾经提出过:“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

端是物的起始,把物体分割到“无厚”,便达到最前的质点。

就是说:物体可以两半两半地分下去,如果剖到“无”,就不能再剖下去了。

此外,在这本书里还有其它一些原始的元素论思想。

但是无论中外古代思想家或是哲学家,他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都只是靠思辩和猜想,真正对物质的构成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解释,只是近二三百年来的事情。

300多年以前,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玻意耳(Boyle)在物质的结构上迈出了人类较为重要的一步。

他主张物质的微粒学说,提出了接近于现代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并且对化合物和混合物进行了区分。

1808年,道尔顿(Dalton)提出了原子是元素最小单元的概念,不同元素的原子互不相同。

几十年之后,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从已发现的元素中发现了它们的性质呈现出规律性,据此制成了元素周期表。

根据这种规律性,他还预测了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

从此,人们认识到,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子。

在人类就要跨入本世纪的门槛时,人们对物质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当时,低压气体的放电现象引起了许多物理学者的兴趣。

大多数人都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但是后来,英国物理学家J·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在一些新发现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阴极射线可能是质量和线度小于原子的粒子射线。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和弄清楚这些粒子的物理性质,汤姆孙作了一些关键性的实验。

通过实验,汤姆孙令人信服的证明了,这种带负电的粒子是组成一切基本原子的基本成员之一。

于是,汤姆孙在1897年4月30日正式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并称其为“微粒”。

这就是被后人称为“电子”的一种小于原子的粒子。

电子的发现是原子具有内部结构的有力证据。

电子的发现,第一次确切的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第一次使人类真实的看到比原子还小的东西。

在此之前,从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开始的2000多年中,原子一直被当作是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

在世人的眼里,原子是最小不可分,最坚不可入,运动不停息的世界物质之砖。

虽然人们认识到了原子的运动、离合构成了丰富多彩、色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但是人们却一直认为,原子自身却是永远不变的。

就连发现元素周期律——这种建立在原子结构基础之上的规律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是至死否认原子的复杂性。

于是,电子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和恐慌。

一些人惊呼,原子没有了,物质不存在了——这仿佛构成了一幅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怖场景。

而列宁却对此指出,电子的发现,不但不能否认,而且恰恰证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电子的发现再一次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引向深入。

20世纪初,向原子内部探索和“分裂原子”成为了物理领域中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而1909年的α粒子散射实验成为了探索原子结构的先声。

卢瑟福(Rutherford)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曾经师从汤姆孙。

中性的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使得人们对原子中正负电的分布提出了一些猜想,也引起了卢瑟福的兴趣。

1909年,卢瑟福及其助手们做了一个极其著名的实验。

他们用α粒子作“炮弹”去轰击一片金属铂。

结果发现:大部分粒子能穿过金属铂,其轨迹是直线,但是有少数的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个别α粒子还会弹回来。

卢瑟福把这个现象叫做α粒子的散射现象。

于是,他提出原子里面有一个质量大、体积小、带正电的硬东西——原子核。

而这个硬东西,决不会是电子。

因为电子的质量只是α粒子质量的几千万分之一,电子不会影响α粒子运动轨道,所以大部分α粒子通过金属铂薄片的时候,运动轨迹不变。

只有当极少数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时候,由于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相互排斥,就发生了角度偏转,个别α粒子的方向正对着原子核,就被反弹回来。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基础之上提出了“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

从此,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原子的面貌变的更加清晰、明朗了。

那么,既然原子并不是“最小不可分,最坚不可入”的,它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是否有比电子和原子核更小的微粒呢?如前所述,电子是原子里带负电的粒子,而原子是呈中性的,那么原子核必然是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

卢瑟福在自己的发现上更进一步,设想应该有更小的微粒存在。

卢瑟福想到,氢原子是最轻的原子,那么氢原子核也许就是组成一切原子核的更小微粒,它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也是一个单位。

卢瑟福将其命名为“质子”。

1919年,卢瑟福用速度是2万公里/秒的α粒子做“炮弹”去轰击氮、氟、钾等元素的原子核,结果都发现有一种微粒产生,电量是+1,质量是1。

从而发现了他自己所假设的质子。

“质子”这个名称的含义就是“第一个”、“最重要”的意思。

1920年,卢瑟福提出了中子的假说。

他认为,如果原子核完全由质子组成,那么某种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在数值上一定等于那种元素的原子量,因为元素的原子量,主要是由原子核决定的。

核外电子的质量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事实上元素的原子量总是比它的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大一倍或一倍半以上。

这说明原子核里除了质子之外,必然还有一种质量核质子相仿,但却不带电的粒子存在。

卢瑟福把它叫做“中子”。

1930年,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Joliot Curie)夫妇继续使用卢瑟福的方法用α粒子去轰击钋、锂、硼的原子核,产生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辐射线。

1931年,他们用这种辐射线击破原子核,得到了一种不带电的粒子。

他们把这种中性粒子就假定为中子。

就在他们将实验的结果公布之后,另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Chardwick)立即在剑桥重复了同样的实验,并且证明了这种粒子不是无质量的,而是具有和质子相似的质量,这正是卢瑟福预言过的中子。

随着原子核、质子、中子的发现,1932年,科学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一个质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里质子的数目等于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也等于元素在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原子序数,由等于核外电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是一个单位,电量是零,中子数目等于原子质量数与原子序数之差。

从此,在研究物质组成的道路上人类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建立起了研究基本粒子的组成和结构及其运动的粒子物理学。

物质世界里人们探求自身的奥秘的脚步迈得更加踏实和坚定了。

更小的微粒粒子物理学的目标是探索物质的基本组元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但是它研究的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从几千年前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最初的认识到本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中子、质子,可以称作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但是在此之后,粒子物理学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34年,日本科学家为了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基于同电磁作用的对比,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的一种具有质量(电子质量的200~300倍)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

1936年两位科学家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认了一种新粒子,这就是后来人们被称为μ子的粒子。

1937人类终于在宇宙线中又发现了μ子。

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π介子和奇异粒子等粒子。

进入本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帮助人类制造出了高能加速器,又发现了大批新粒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粒子”是指比原子核更小的下一个层次的微小颗粒。

这样,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之多,但是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中产生出来的。

这期间科学家们证实了包括电子在内的所有的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有些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它们本身)。

对此,我国高能物理学家也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第一个带电的反超子就是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等在1959年发现的。

对于如此众多的基本粒子,科学家们根据作用力的特点,将它们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强子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的总称,它们由夸克组成。

已发现的夸克有五种: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桀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顶夸克被称为“最后的夸克”,是由美国研究人员于1995年新近被发现的)。

现有的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轻子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轻子共有六种,即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尚待发现)。

电子、μ子、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则不带电;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

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它们在某一现象种被间接发现,但至今尚未被直接发现。

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使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

基本粒子的概念,面临着一个突变。

夸克假说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

可是,夸克和轻子有没有结构?它们是不是最基本的?基本粒子是否还能再分下去?夸克和轻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质量?质量的来源是什么?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在等待着给出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