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需求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3600字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3600字[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消费函数理论从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
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
行为金融学将、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
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
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maxE(A)S.T.E(A)=ΣPiU(xi)(1)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maxE(A)S.TE(A)=Σπ(Pi)v(xi)(2)式(1),(2)中,E(A)为效用值;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
值函数如图1。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对房地产市场的解析
经济学对房地产市场的解析房地产市场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广泛,涉及到房价、土地利用、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经济学如何解析房地产市场进行探讨。
一、供需关系的影响供需关系是经济学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核心。
供给方面,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住宅、商业用地等产权资产,影响着市场的供给量。
需求方面,人口增长、收入水平、信贷政策等因素影响着购房者的购买能力和需求量。
经济学家通过对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预测房价的走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房地产投资的波动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波动较大,这一点经济学提供了一些解释。
首先,房地产投资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收益预期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其次,房地产市场受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经济学家根据这些特点可以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波动性,并为投资者提供建议。
三、土地供应与利用效率土地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生产要素,对于宏观经济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学家通过对土地供应与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以评估土地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土地使用的效率。
在土地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改善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活力。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稳定与金融体系的安全息息相关,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这些关联性来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路径。
总结起来,经济学对房地产市场的解析主要涉及供需关系、房地产投资波动性、土地供应利用效率以及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关键要素,经济学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投资者提供建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健康增长。
这种基于经济学理论的解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走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经济效益分析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益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效益分析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评估和衡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益,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住房需求与市场供给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需求不断增长。
房地产市场通过提供各类住房产品,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同时,市场供给的增加也刺激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建材、家具等,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机会。
二、投资收益与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是满足住房需求的场所,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
购房投资可以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并通过购房者的资金流入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此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增长,如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等,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和繁荣也会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流入,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三、税收贡献与地方经济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不仅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收入,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土地出让、房产交易税等多种形式的税收,房地产市场为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为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力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催生了众多相关行业和服务业的兴起,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四、促进整体经济结构优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建材、家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可以使得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出效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满足住房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提供税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以及促进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房地产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经济效益。
经济学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
经济学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房屋买卖的场所,更是一个关乎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供需关系与价格形成在经济学中,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房地产市场同样适用这一理论。
供给方面,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决定房屋的产量和售价。
需求方面,购房者会根据自身需求、收入水平和贷款条件等考虑购买房屋的数量和价格。
供需双方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了房价的形成。
二、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活跃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房地产投资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建筑、装修、家居等产业,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2. 财富效应:房产作为重要的财富形态,其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居民财富变动。
当房价上涨时,居民的财富增加,他们往往会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
3. 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进而引发债务风险。
当价格下跌或信贷环境收紧时,购房者和开发商可能无法偿还债务,从而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4. 区域经济差异:房价不同区域的差异可以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高房价地区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
然而,低房价地区可能面临人才流失和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政府干预与市场调控房地产市场具有高度的政策敏感性,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房价,并防止市场出现过热或崩溃的现象。
这些宏观调控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控制购房贷款利率、限制购房数量、调整土地供应等。
四、经济学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1. 绿色房地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房地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视角下,绿色房地产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房屋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 租赁市场:在一些大城市,由于房价过高和居民购买力不足,租赁市场逐渐兴起。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我国房地产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我国房地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因此,不能对各地房地产市场情况一概而论。
但是从全国总体来看,呈现出一种总体价格长期上涨、短期小幅波动;全国大部分地区上涨、少数地区波动频繁的趋势。
理由如下:一、对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包括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
1、刚性需求刚性需求就是不受价格等因素影响的购买需求。
产生的原因包括:(1)人口流动日渐频繁,我国每年有1500万农民工进城。
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的经验,只要20%-25%的人口留农村就够了。
中国还有4-5亿农民可进城,这样即便一年1500万,也需要30年。
农民工进城也需要房子;(2)除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之外,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群也正在逐渐地向发达省份和省会城市、一二线城市集聚,这就造成了城市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客观上增加了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3)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老百姓收入水平又不断提高,购买力大大增强,对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日渐强烈,如小房换大房、新房换旧房等。
一般来说,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米,才会比较满意。
我国城市人均住房尚未达此标准。
百姓改善住房的需求一直很强烈。
(4)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旧城改造、新城区建设、商业网点、住宅集中区等产生的需求;2、投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是投资者出于使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产生的购房需求。
产生的原因如下:(1)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投资保值增值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寻找投资渠道。
但是我国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对于多数投资者,除了投资房地产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加上房价一直在上涨,于是大家纷纷投资购买住房,导致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2)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看好,国际上的热钱大量流入我国,其中很大比例进入房地产行业,客观上抬高了房价。
(3)民间游资大量流入,如温州的炒房团等等。
3、应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增加。
房地产投资需求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投资需求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一、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现状2009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迅速升温,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
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这是自年初以来,房屋销售价格连续第3个月同比上涨;环比上涨0.7%,环比连续1个月正增长。
尽管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但西宁、银川、天津、南昌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却在加速上涨,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涨价潮正在由一线城市向省会城市、中小城市等二、三线城市蔓延。
进入2010年以来,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楼市调整政策频出。
二手房营业税优惠终止、国四条、土地出让金比例调高至50%、国十一条以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当前火热的楼市注入了一剂良方。
特别是2010年9月30日由深圳率先推出的限制购房令,继而蔓延至全国各大城市,对房地产投资更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1~12月增速比1~11月回落3.3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增长10.1%,增幅回落超过30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5.25万亿元,增长18.3%,增幅回落超过5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72494亿元,增长25.4%,增幅回落20个百分点左右。
从同比数据看,4月份以后房价同比增幅逐步回落,到12月,回落6.4个百分点。
从环比数据看,数据变动趋势与同比数据变动趋势具有大致相同特征,涨幅也呈逐步回落态势。
二、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就是要从人的现实决策过程中出发,建立符合心理学事实的个体决策模型,以此来分析具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它强调的是,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必须和实际情况一致,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对主流经济学家所坚守的公理化假设进行可复制的实验,并在这些重复的实验中寻找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接着用数学把规律表达出来,以便给经济学的演绎推理更为科学,也更具预测性的模型奠定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供求关系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供求关系分析房地产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历年来的不断推波助澜,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如高房价、过度投资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于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需求方面的分析1.住房需求方面首先,住房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基础因素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城市人口流动的增加,都导致了城市居住空间需求的增长。
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也逐渐增强,这种需求往往是一种长期性、延续性的需求。
其次,政策的引导也对于住房需求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城市化建设规划和住房政策制定,都具有引导住房需求增长的作用。
例如国家积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房等住房制度,以及鼓励人口向二三线城市转移,都可带动住房需求的增长。
随着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加,房地产投资需求也不断升温。
房地产行业的升温,促进了很多居民将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以获取收益。
首先,对于居民而言,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摊冻结资金的成本。
由于居民的闲置资金的投资成本较高,同时房屋市场的透明度较低,因此许多居民会将闲置资金转移至房地产市场,将其精准、低风险地进行“套利”。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也受到了市场整体需求的影响。
随着需求增长,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不断上涨,引发居民炒房热情。
居民进行房地产投资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市场价格上涨时获得投资收益。
因此,整体需求趋势的变化是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的根本驱动力。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方主要由开发商和政府产生。
开发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要负责房屋的建设和销售。
而政府则有权利进行土地出让和住房发展规划,使之满足市场需求。
1.开发商供给方面首先,开发商供给方面受到土地和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因此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房地产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房地产市场前段时期的惆怅中,自己在思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定位明确了许多,会计和金融这二者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信息,以后也将在学好会计的前提下,抢抓时间弥补金融学专业知识的缺失。
时隔一年自己再次翻开西方经济学教材,看了微观部分中的关于市场分析的知识,了解了一些经济理论,为了使自己更进一步的掌握理论知识,我以平常关注较多的房地产市场为例,将自己这段时期所学的知识运用其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房地产市场,主要是运用供求分析方法研究住房市场的均衡状况,包括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形成。
我认为住房有两个属性,内在属性中,一是自住,一是投资;外在属性中,房地产与金融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内在属性的角度,可以把住房视为消费品;而从外在属性的角度,则应将其视为“金融衍产品”。
一,作为消费品的住房市场(消费品市场研究主要就是用供求分析方法进行研究)1.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自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有两个衍生需求,一个是作为转卖的需求,作为出租房屋而购买的需求。
自住房需求和对出租房的需求是这个市场上的最终需求。
作为转卖的需求最终必须转化成自住房需求和出租房屋的需求。
我们从自住房需求开始研究。
经济学所研究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且有需要意愿的需求,有意愿没有能力的需求不予考虑,有能力没有意愿的需求也不予考虑,因此住房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支付能力、消费者需求意愿和消费者人数等三个因素影响,其中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主要受消费者收入、房价的影响,住房的需求意愿主要受社会文化影响、对未来的预期、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可得性与价格三个因素影响。
政府政策可以对这些因素产生作用从而影响住房市场的需求。
2.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比较单一,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住房供给是没有区别的。
因此,套用一般的供给理论,住房产品的供给也取决于厂商的供给意愿、供给能力,厂商的供给意愿也主要是取决于政府政策要求、厂商主观意愿和对于未来的预期;厂商的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房价、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可得性与价格、厂商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投入品的价格。
经济学如何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如何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在当今社会,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备受关注,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居住需求,还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因素和方法来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首先,供求关系是理解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基础。
需求方面,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变化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都会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
当一个地区的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年轻人进入城市寻求工作和发展机会,对住房的需求通常会增加。
家庭结构的变化,比如小型家庭增多,可能会导致对小户型住房的需求上升。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购房的支付能力,从而推动需求增长。
在供给方面,土地供应、建筑成本、开发商的投资意愿等是关键因素。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基础,土地供应的多少和政策的限制会直接影响房地产的供给量。
建筑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如果这些成本上升,可能会抑制开发商的供应。
开发商对市场的预期和投资意愿也会影响供给,如果他们预期市场前景不佳,可能会减少新项目的开发。
利率是另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
较低的利率会降低购房的成本,因为贷款利息减少,从而刺激购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高利率会增加购房成本,抑制需求,可能导致房价下跌。
宏观经济状况也对房地产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增长强劲时,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增加,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支撑。
然而,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减少,购房需求往往会下降,房地产市场可能陷入低迷。
政府的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税收政策,如房产税、契税等,会影响购房成本和投资收益,从而调节市场需求和供给。
限购、限贷等政策直接控制了购房的资格和贷款条件,对市场交易产生限制。
土地政策则通过控制土地供应和用途,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通货膨胀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通货膨胀时期,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其价值可能相对稳定甚至上升,从而吸引投资者购买房产以保值增值。
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经济不稳定,政府采取紧缩政策,进而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行为金融学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震荡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了解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心理学因素。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行为的一门学科,它认为,人类的经济决策是带有情感性和认知性的,先不考虑市场基本面,而是将重点放在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上。
那么,行为金融学如何解析房地产市场?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禀赋效应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指人们通常会给予已拥有的物品比其他相同物品更高价值的现象。
这个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
当一个人拥有一个房子时,他会认为它相对于一般的市场价格有更高的价值。
这种认知会导致房主对房价的命运敏感。
当房价下跌时,房主会感到损失,反之则会感到收益。
禀赋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中特别明显,这也是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羊群效应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是一种应对不确定环境的自保性策略,它在市场上尤为常见。
在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者会因为紧随他人的步伐而不顾市场基本面。
如果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涌入房地产市场并购买房屋,他也会加入此次潮流,即使他没有为购买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检查。
这样的行为会导致部分投资者投资过度,导致市场上供需失衡。
因此,羊群效应是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信息偏误信息偏误(Information bias)在房地产市场中比较常见。
由于房地产交易量大、也涉及到很多法律、政策问题,这会导致买卖双方在交易信息的认识上出现误差。
如果买方过于乐观,即使资金不足也会购买房屋;如果卖方过于悲观,暴降房价也不会及时进行减价。
这样的行为是由偏误的信息感知所致。
总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所致。
而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种解释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新视角。
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作者:晋津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24期一、行为经济学1、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
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适应实践需要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发现了传统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修正了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设的不足之处。
它的崛起,既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2、行为经济学的特点。
行为经济学在进行研究时,通常采用实例研究、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而最重要的方法是抽样、谈话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借助了可靠程度较高的抽样调查法和谈话法,才使行为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1)它的出发点是研究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消费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集中在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绩(如花了多少钱,存了多少钱等);(3)行为经济学更重视人的因素,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管理方面的经济学。
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的心理上的前提条件,例如人们在做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4)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是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它有助于修正传统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假设,像关于理性行为人假设、效用极大化的假设,等等。
行为经济学在利用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成果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
3、研究行为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
行为经济学对管理、金融、营销、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都有显著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3定义级。在定义阶段 , 、 企业 已经清晰定
危机管理能力成熟度 的五个层级 之间是
3灵活性原则。 、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应具
义 了危机管理的关键 过程及具体管理工作 , 建 逻辑递进 的关系 : 首先, 预设的情况是每个企 有 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 , 针对具体的某一突发 立了标准化的危机管理流程 , 并有系统地整合 业都在第一级 ; 当企业开始觉察到危机 管理的 的危机 , 评价的要求可对危机 的应对有指导意 企业 资源来支持危机管理, 了较完备的危 重要, 形成 并且着手构建危机管理系统时, 则晋升 义。每次新的危机过后, 也可对原有的评价体 机管理系统。 目标是建立企业层面的标准化危 到第 二级 ; 后, 然 总结危机管理活动的运作经 系做出一定的扩充和修改。
企业危机管理 能力是企业能否 全面认识
4管理级。在管理级阶段, 、 企业针对危机 程 , 为了达到有效管理, 运用量化的衡量方法 的顾客满意指标体系都是缺乏实际基础 的。
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及关键 活动 , 定量化的 来监 控危机 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则属于第 四 评估指标和标准来监 控危机管理系统 的运 作 级 ; 于第四级制定的量化指标, 如果企业在某 利 对危机管理 目均应 为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
例 人或 群 体 的经 济 行 为 规 律 的 科 学 。 从 2 究 和 现场 研 究 ,而 最重 要 的 方法 是 抽样 、 经 济活 动 的心 理 上 的前 提 条 件 , 如 人 们 0 世纪 五 十 年 代起 , 为经 济 学 的研 究 工 作 谈话调查 , 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 由于借 在 做经 济 决 策时 的 动机 、态 度 和 期 望 等 ;
效率。 目标是使危机管理成为一项可以被量化 关键过程及关键工作进行综合分析 , 以持续 改
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的应用广泛,从个人的消费行为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涉及到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
本文将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探讨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一、概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供求关系市场。
房地产的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价格在这一过程中被决定。
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价格波动大,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是非常刚性的,而需求变化却很灵活。
这种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导致了房价波动的情况。
二、弹性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通过“弹性”来衡量。
弹性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对于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在房地产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弹性不同。
供给的弹性很小,因为房地产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需求的弹性相对较大,因为消费者的购房行为可以随着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而变化。
三、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一些政策措施,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例如,在中国,政府通过提高房地产税率和限制土地使用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而通过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2017年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政策包括限购、限贷、提高房地产税率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和过度投资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五、未来展望:推进城镇化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中国政府需要采取长期措施。
其中之一是通过推进城镇化来扩大住房供给。
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住房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与预测
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与预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各方面关心的话题之一。
对于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与预测,我们需要了解行业的规律和市场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掌握市场走向。
一、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对地产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对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热点等方面。
例如,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影响了市场的资金面;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引导市场资本流向;热点行业的出现和消失也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2. 房地产市场中的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用来描述地产市场中的需求和供应情况。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价和房产销售情况往往是供需关系的核心指标之一。
当需求增加,房价往往会上涨;而供应增加,则房价往往会下跌。
3. 地产市场中的周期性波动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时间段内交易量和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波动的出现与市场供需关系有关,而不同的经济状况也会导致周期性波动的变化。
二、地产市场的预测分析1. 财政政策的调整和政策的影响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地产市场的影响很大,政府对建设、税收、土地出让、金融政策等调整都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为市场走向做出合理的预测。
2. 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改变了城市的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城市的轨迹,以预测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关注土地资源的变化,以预测市场供给。
3. 人口结构和移动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流动对于地产市场也有重大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情况,需要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作出合理的预测,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向。
总之,对于地产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和预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供需关系、周期性波动、财政政策、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人口结构和移动等方面。
经济学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
经济学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从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投资决策和政府干预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供求关系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主要因素。
在房地产市场中,供给方是房地产开发商,需求方是购房者。
供给方提供房屋,而需求方购买房屋。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房价可能会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房价可能会上涨。
因此,了解供求关系对于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其次,价格形成是房地产市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屋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建筑质量、市场需求等。
经济学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可以预测房屋价格的变动趋势,帮助购房者和开发商做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行业,如建筑业、装修业等,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第三,投资决策也是房地产市场中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资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经济学家通过对市场供求、价格变动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研究,可以提供投资者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例如,根据经济学的周期理论,当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期时,购买房产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投资选择。
而当市场处于高涨期时,投资者可能需要谨慎考虑。
经济学的投资决策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最后,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干预也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研究政府的干预措施,评估其对市场的影响和效果。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限制购房条件等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研究
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研究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同时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住所。
在这个市场上,房产的供需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房价上涨,反之则下跌。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投资需求和住宅需求。
投资需求通常来自于投资者,他们认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通过购买房屋并出租来获得收益。
住宅需求则来自于个人和家庭,他们需要住所来满足生活需求。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则来自于建筑商和房地产投资者。
他们按照市场需求来建造和推出房产,以期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
但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差距很容易导致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的情况。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市场需求高时,房价上涨。
反之,则下降。
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例如,限制房屋销售和贷款会导致房产市场的供给过剩,从而导致房价下跌。
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包括土地和建筑条件等因素。
土地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土地是房屋的基础。
此外,建筑条件也对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建筑成本是影响房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房价上涨可以刺激房地产市场,增加楼市的交易量和税收。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市场的发展,例如建筑业和房地产经纪业等。
然而,当房价过高时,就会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危机。
总结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其经济学研究包括供需关系、价格、环境和对经济的影响。
要保持市场的平衡和稳定,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同时也需要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负责和诚信。
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效率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效率分析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作为一个复杂的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对市场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效率展开分析。
一、投资者行为对房地产市场效率的影响1.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买方、卖方以及中介之间的信息差异。
投资者的行为受到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的限制,不同投资者面对同一信息的解读也会有差异。
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剧会妨碍市场的有效运转,降低市场效率。
2. 投资者心理偏差与市场效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例如过度自信、亲眼所见偏误等。
这些心理偏差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情况,进而造成市场无效率的产生。
3. 投资者羊群效应与市场效率投资者常常会随着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行为而进行投资决策,这便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产生过度波动和价格异常,进而影响市场的有效性。
二、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效率方法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市场效率的影响,需要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平台,强制性要求开发商、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公开相关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2.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水平,是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
政府、学界和业界应共同努力,推行针对投资者的教育计划,提供全面的投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
3. 规范监管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对投资者行为的规范,是提高市场效率的关键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监测和惩罚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和透明,有效遏制市场上的不当行为。
4. 强化风险管理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鼓励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能力,减少投资失误和市场波动。
房地产市场中_买涨不买跌_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文章编号:1673-1387(2009)04-0428-03第11卷第4期2009年10月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Oct.2009Vol.11,No.4收稿日期:2009-06-06基金项目:2009年度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2009-K9-23)作者简介:孔凡文(1963—),男,辽宁北票人,教授,博士。
投资学常常告诉人们:“赢利持有,亏损抛出”,但是人们在房产的投资实践中所采取的做法与之相反:“赢利抛出,亏损持有”。
也就是房地产市场上常常出现的一种有趣现象:当价格上涨的时候,人们反而争相购买房地产;而当房地产下跌的时候,人们却抛售房地产,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和行为在许多投机性的市场中都存在。
为什么在房地产市场中会存在这种“买涨不买跌”现象呢?笔者将以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给出房地产市场中“买涨不买跌”的微观解释。
一、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简述行为经济学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教授和心理学家特维斯基教授创始,它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经济活动微观主体的心理出发,将复杂的人类行为纳入经济研究中,分析经济主体的判断、决策等行为,进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构建起独特的行为经济学理论。
近年来,在房地产经济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行为经济学解释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例如运用预期理论、启发式认知偏向、偏好理论等对微观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出现房地产经济周期、房地产市场波动性、房地产泡沫等的微观解释。
1.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共同提出的预期理论是一个融合了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研究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的经济学新理论,对传统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性推导提出了挑战。
房地产的行为经济学
房地产营销中的行为经济学同样一份肠粉,在深圳罗湖的晶都酒店和相距不过百米的蔡屋围一间小食店,如果价钱一样,肯定没有一个人愿意去蔡屋围的那间小食店享用;据统计全球新创业公司头三年失败率高达75%—80%,但几乎每一个创业者都坚信自己创业一定能成功。
对于假定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的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行为经济学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受主观与情感支配的人,最多只能说是“有限理性”。
房地产营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消费者。
购房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都是关乎一生的重大消费,其引起的强烈心理变化,令行为经济学对房地产营销而言,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几乎所有业主都会后悔卖贱了。
反价是目前二手楼交易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本来谈好100万放盘的房子,销售人员花了老大的劲,眼看着就要成交,卖主却认为这个价格一定能再高,应该到120万,于是全盘推倒重来。
这就是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导致的——人们对于任何自己认为属于现状的东西都比那些被认为不属于现状的东西有更高评价——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的现状偏见现象。
事实上,几乎所有业主都会认为自己的房子能卖更高的价格,尤其在市场火爆,买家较多时;开发商对自己开发的楼盘同样抱有更高期望。
扭转这种现状偏见,我们必须重新确立参照价格——二手市场参照一手市场,待售楼盘参照周边目标楼盘。
“标新立异”会“死”得更快去年年末,笔者参加了深圳奥林匹克中心的方案评审。
五个方案中有四个方案全部走的花园化、体育产业化的路子,第五个方案很有创见,高容积率、高,审前广获好评,只是多少显得有点“另类”。
但不幸的是,最后评审竟然首轮被淘汰的就是这个广获好评的“另类”方案——虽然我竭力“游说”这一方案值得引起关注,因为评委中只有我真正来自于市场的第一线。
其实,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的极端逆转在起作用——面临单极化选择时,人们大都会抛弃一个极端方向,考虑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方案——第五方案被首先淘汰的原因正是由于它太“另类”。
因此,我们的市场营销人员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小心单极化,避免过于“另类”,不然会被市场无形地淘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20期总第298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202011Sum No.298房地产投资需求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刘大鹏(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云南昆明650106)[摘要]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9年以来进入一轮疯狂涨价的周期,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强烈要求调控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开始实施不同方式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甚至实施了房地产限购令这一严厉手段。
本文将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居民投资需求本质,并阐述了国家和各地政府希望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需求;行为经济学;必要性[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1)20-0119-03[作者简介]刘大鹏(1980—),男,云南昆明人,硕士,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及职业教育。
一、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现状2009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迅速升温,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
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这是自年初以来,房屋销售价格连续第3个月同比上涨;环比上涨0.7%,环比连续7个月正增长。
尽管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但西宁、银川、天津、南昌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却在加速上涨,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涨价潮正在由一线城市向省会城市、中小城市等二、三线城市蔓延。
进入2010年以来,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楼市调整政策频出。
二手房营业税优惠终止、国四条、土地出让金比例调高至50%、国十一条以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为当前火热的楼市注入了一剂良方。
特别是2010年9月30日由深圳率先推出的限制购房令,继而蔓延至全国各大城市,对房地产投资更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1 12月增速比1 11月回落3.3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增长10.1%,增幅回落超过30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5.25万亿元,增长18.3%,增幅回落超过5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72494亿元,增长25.4%,增幅回落20个百分点左右。
从同比数据看,4月份以后房价同比增幅逐步回落,到12月,回落6.4个百分点。
从环比数据看,数据变动趋势与同比数据变动趋势具有大致相同特征,涨幅也呈逐步回落态势。
二、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就是要从人的现实决策过程中出发,建立符合心理学事实的个体决策模型,以此来分析具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它强调的是,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必须和实际情况一致,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对主流经济学家所坚守的公理化假设进行可复制的实验,并在这些重复的实验中寻找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接着用数学把规律表达出来,以便给经济学的演绎推理更为科学,也更具预测性的模型奠定基础。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传统的行为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Herbert Si-mon 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该假说指出了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911·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作出选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好集合。
现代行为经济学抓住了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对选择的分析。
20世纪70年代,Kahncman和Tver-sky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理性人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生活事实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自己的效用函数—基于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这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模型构建的土壤。
他们的理论概括主要有四点:1.人们并不具备完全理性,人们生活的真正决策遵从启发性原则,并受到框架效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最终都影响到人们的选择。
2.价值函数被定义在相对某一个参照点的损失和收益水平上。
这表明人们关心的更多是财富水平的变化,却不是单纯的绝对财富水平。
3.收益和损失函数都将呈现出递减的敏感性。
该特征与新古典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
4.损失厌恶的存在性。
(三)选择行为经济学角度的意义由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提是承认人的有限理性,因此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限理性现象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其中之一则为羊群行为。
从理论角度来说,羊群行为很难有相对精确的概念。
一般来说,羊群行为是指人们的行为趋同,即人们在观察到其他人的决策后,行为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角度来看,单个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本身对整体的宏观政策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使得羊群行为的具有规模化的效应,而单个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正是经过羊群行为效应的扩大化进而对宏观政策的整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抵消作用。
三、行为经济学角度看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一)心理账户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影响1.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的不同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定资金是具有替代性的,也就是说所有资金都是等价的,事实上,在人们眼中资金通常不是那样可以替代,1000元彩票带来奖金和1000元的工资收入是有区别的。
人们会倾向于把他们的投资武断地分配到单独的心理账户中,并根据投资所在的账户分别作出决策。
这也导致了心理账户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即狭隘的框定效应,即人们会在面对个人投资时会与之前的投资行为和结果分离,而不会综合之前的投资结果来评估是否值得再次投入。
2.由于有限理性的前提及心理账户的存在,这类投资者通常会将自己的收入分在三个不同的账户,在图形上表现为三个不同的曲线。
由于曲线状态的不同导致有不同的投资收益,再根据这一点来决定自己的收入应该如何分配。
见图1-1。
图1-1由上图可以看出,根据投资收益的不同,这类投资者会将资金分别放在以上三个不同账户中,A曲线代表收益将大于投入的成本,B曲线代表收益与投入的成本相等,C曲线代表收益小于投入的成本。
由于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每一单位收益所带来的货币效用远远大于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因此在面对ABC三类曲线时,他们宁愿尽可能压缩BC曲线所占用的资金,而尽可能地将资金投入到A曲线上。
事实上,任何市场都会存在供求关系的变化,这就意味着ABC三个曲线会因为市场条件的变化而互相变化。
A曲线也会慢慢向B曲线,甚至向C曲线变化,但受到长期以来的A曲线形状的影响,投资者会片面地排斥部分信息,从而造成原有曲线保持不变的印象。
(二)短期损失厌恶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影响1.期望理论的重要发现之一是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
Kahncman和Tver-sky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并非厌恶风险,当他们认为合适时,他们会选择赌上一把,但如果不是厌恶风险又是什么?他们认为,人们的动机主要是躲避损失,而不是那么厌恶不确定性,人们厌恶的是损失,损失总显得比收获更突出、感受更强烈。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期望理论认为,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见图1-2。
图1-2是Kahncman所假设的价值函数。
该函数具有如下特点:(1)与新古典经济学用效用评价结果不同,期望理论中的个体更加关心损失和收益、目前所处现状等等的自然结果,即希望通过损失和·021·收益O损失价值函数v(w)价值图1-2收益来评价自己的决策结果;(2)个体对损失和收益的评价依赖参考点的选择,参考点可视为现有财富水平,也就是说,个体仅仅会在意相对于参考点的损失和收益的水平,而不在意损失和收益的绝对水平。
(3)个体对损失和收益的评价是呈现递减趋势的。
图1-1中收益曲线为凹状,损失曲线为凸状,这是因为随着损失和收益水平的上升,个体的心里感觉递减。
(4)个体明显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损失厌恶,图1-1中损失曲线毕收益曲线更加的陡峭,也就是表明损失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变化比收益还要大,当出现等量收益和等量损失时,人们更看重后者。
2.我们发现在房屋价格上涨中,房屋交易的成交量也是同比上升,因此我们预期控制房价上涨或房价下跌将出现房地产投资者抛售房产的局面,从而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区间。
但从短视损失厌恶理论的阐述中,我们知道人们普遍厌恶遭受损失。
相对于收益,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
人们常常感到放弃某一物品所遭受的效用上的损失量,大于获得同一物品所得到的效用上的增加量。
这就可以解释在房产价格预期下跌或已经下跌后房地产投资者将如何选择要价以及是否接受某个出价。
在繁荣期过后,当房产价格下降时,或预期未来房产价格下降时,特别当房产的市场价值将低于当前房产投资者为其所支付的价格,损失厌恶将导致房地产投资者决定通过一个高于无损失情况下的保留价格来减少损失,这样设定的要价就会较高,在市场上待售的时间也将延长,而最终达到的成交价格也就相对较高。
同时,面临较小损失或是已有一定收益的房地产投资者在对要价的边际上所提高的幅度要比在面临较大损失时高出很多。
从而即便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的风险,许多房地产投资者倾向于在市场上观望,并使要价保持在期望的售房价格之上,最终将无法做成任何交易,使房产的成交量大幅下降,房产价格也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这说明了在损失厌恶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者的售房保留价格比购房者的保留价格更缺乏向下的弹性。
(三)时间偏好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影响1.传统经济学认为效用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以指数的方式来贴现的。
这就意味着人们的偏好在时间变量上应该是一致的,无论何时,人们对效用的权衡都应该是相同的。
事实上,关于时间跨度的研究至今都未能表明时间偏好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而且在对待不同的事物上,时间的贴现率也明显不同。
甚至是同一事物,人们也会倾向于推迟执行马上需要投入而报酬滞后的任务,热衷于能够立即带来报酬而投入滞后的任务。
Loewenstein 曾提出,对于时间偏好,应分为三部分动机:一是冲动性,即个人不经过思考,无计划地行动的倾向;二是强制性,即制订计划并遵守计划的倾向性;三是抑制性,即欲望和情绪会触发冲动的行为,抑制这些自动的或“条件反射”的反应的能力。
2.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间,通货膨胀较快,贫富差距较大,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随之之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在权衡不同时间内的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更注重近期效益,注重短期投机而不是长期投资。
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体现出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形势下,人们更多倾向于投资不动产,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投资回报率过高,带来丰厚的短期收益,不断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该市场,另一方面心理账户的存在人们开始确认了房地产投资曲线,从而在整体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降低了对房地产投资收益的时间贴现率,更加注重房地产短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