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率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城镇化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居住问题、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土地资源紧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城市化所吞噬,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土地资源紧张带来了农村居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针对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保障农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城市发展和农村生计的平衡。
2.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多种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缓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二、居住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住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居住面积不足、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居住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为解决居住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居民居住需求。
2.加大城市公共住房建设力度,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公共住房建设,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
三、环境污染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工业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量的废气、废水排放和垃圾产生,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缓解环境污染,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严格执法,杜绝环境违法行为。
四、就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转移,就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居民的就业难题日益突出。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比例的增加,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同是也是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就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展开详细讨论。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化率与城市基础设施不匹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超出了城市规划的预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人口的增长。
比如,交通拥堵、供水供电不足等问题。
2.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消耗不均衡: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同时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如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等。
3.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留守人口增加,这些留守人口通常是老人和儿童,由于缺乏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条件较差。
4.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和交通带来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5.城市社会治理问题:城镇化使得城市的社会管理问题更加复杂,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增加、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例如修建更多的道路、铁路、扩建供水供电设施等,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政府可以根据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和地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推进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学校医院建设等,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压力。
4.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管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居住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人口过度集中。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人口聚集的压力增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2.城市人口流入,带来了就业问题。
许多农民工进入城市,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种种就业问题,包括低收入、不合理的劳动安排和不稳定的工作。
3.城市发展不平衡。
城市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小城镇发展缓慢,而一些大城市过度发展,导致了资源过度荒芜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4.城市污染严重。
城市化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5.农村人口减少。
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政府需要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同时提供平等的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
3.促进城市发展均衡。
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的支持,鼓励其经济发展,减少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城市化的均衡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
政府应采取措施减少城市污染,包括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技术,改善城市空气和水质。
5.保护农村人口。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保障,提高农村生产力,吸引农民留在农村,保护农村社会稳定。
6.加强城市规划管理。
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控制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城市发展,保护耕地资源,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7.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应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投资,并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互补性和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
⒈城市化进程不平衡: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一些
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
⒉发展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忽视了
城市内部功能的完善和优化,导致城市发展质量低下。
⒊城市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规划过于注重规模和数量,
忽视了城市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⒋城市内部环境污染: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资源和环境利
用效益低下,导致城市内部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二、对策建议
⒈加强统筹规划:制定综合发展规划,合理调控城市化进程,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⒉注重功能优化:不仅要城市扩张,还需注重城市内部功
能的完善和优化,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
⒊均衡城市规模:合理安排城市规模,避免“一哄而上”,注重城市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⒋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减少城市内部环境污染。
附件:
⒈综合发展规划草案
⒉城市功能优化实施方案
⒊城市规模调控措施
⒋绿色发展指导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城市化进程: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迁移的过程,包括
人口聚集、市场扩大、居民垦殖和城镇工业建设等。
⒉综合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环境保
护等因素,制订的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
⒊城市功能优化:通过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居住品质。
⒋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已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镇化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资源浪费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对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比如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城镇居住区域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农村地区,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环境污染城镇化过程中的工业发展和生活垃圾排放导致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同时,城镇化也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减少,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社会不平等城市中的资源和机会更加集中,导致了城市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后,由于种种限制,他们往往只能居住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中村,面临着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足。
同时,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4.城市交通堵塞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城市交通堵塞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还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同时,城市交通堵塞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资源节约利用政府可提供更多的资源节约利用政策,比如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环境保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
比如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管,鼓励和支持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比例等。
3.社会公平政府需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和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确保农村人口的基本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城乡融合问题建议
城乡融合问题建议一、城乡融合的概念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关联、互利共赢的过程。
城乡融合的实质是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互补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城乡融合既包括了城市向农村的融合,也包括了农村向城市的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城市化,也不是简单的农村现代化,而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二、城乡融合的现状1. 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城市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3. 城乡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拓展导致大量农田被征用,而城市建设用地过多,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于农村,城市居民享有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三、城乡融合所面临的问题1. 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催生了城市化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城市用地所取代。
2.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而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3.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农村土地被快速城市化取代,农村耕地、林地等资源受到破坏,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城乡融合的影响1. 经济效益:城乡融合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经济的互补发展,对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增强农村的经济实力,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丽娟刘奕辰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摘要: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研究了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现城乡结合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发展;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08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的最前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笔者系统梳理了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寻了目前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城乡结合部的对策建议。
1 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城乡结合部一词首先是德国地理学家在1936年提出来的,现在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地理位置、性质特征、形成过程[1]等角度来界定城乡结合部。
许月明[2]、金平[3]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地理位置,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是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赵自胜[4]、杨向荣[5]等学者从形成过程定义城乡结合部,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界区域,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发展的特殊地理区域。
黄公元[1]提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综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吕维真[6]从性质特征角度来理解城乡结合部,他指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人们自主地在城乡交接的边缘地带构建的城乡社会区域和利益共同体。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上讲,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城市内部市区和郊区相衔接的地带;从经济社会特征上讲,城乡结合部是除城市、农村之外的第三类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讲,城乡结合部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原有的城乡结合部变成城市,在城市周边地区又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7]。
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
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镇与农村之间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践中,城乡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本文将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希望返乡创业,但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使得他们难以成功创业。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贷款、技术培训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帮助农民工顺利返乡创业。
第二个问题是农村人口外流导致的农村基础设施短缺。
现如今,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中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导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这就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鼓励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在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第三个问题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农业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第四个问题是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差异较大。
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同时,城市居民享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居民往往面临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落实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基本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服务。
其次,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 城镇化问题分析2.1 户籍制度限制我国目前实行的户籍制度,将农民工等农村居民限制在农村,导致他们在城市没有提供的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等。
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生活和发展,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2.2 城市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规划不合理、布局不科学,导致城市功能不完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城市扩张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3 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一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的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2.4 就业与社保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一些城市没有完善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3.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建议3.1 改革户籍制度应逐步取消或放宽户籍制度限制,使农民工等农村居民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3.2 优化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应加强交通规划,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减少交通堵塞问题。
3.3 推动农村发展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也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3.4 完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附件:1. 城镇化相关数据统计表2. 城市规划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户籍制度:根据国家规定,对居民的身份、住所和职业等进行登记管理的制度。
2. 城乡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比如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等。
然而,城镇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管理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资源紧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所需的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资源的紧缺。
比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都会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2、环境污染城市的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会释放大量的废气、污水和垃圾,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也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生态平衡。
3、社会管理问题城镇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城市管理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高,这就难以保证城市的社会秩序,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治安问题、交通拥堵等。
4、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也会带来城市和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来城市打工,但由于他们的技能和学历不高,所以收入较低,而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被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抢占,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
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合理利用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推动城市的“瘦身”,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水资源、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新能源的应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2、加强环保意识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同时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城市的环境。
3、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可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治安问题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全。
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
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知识文章】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了关系国家发展稳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和有价值的信息。
一、城乡融合发展问题1.城乡经济差距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发展先行的现象十分明显。
城市的现代产业聚集、科技创新等优势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2.农村人才流失优秀的人才普遍选择到城市发展,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人口素质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完善,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
4.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农民抵触情绪、土地评估难等问题,导致土地流转效率低下。
这对于城乡融合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城乡融合发展对策1.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支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产业扶持、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应推动城乡各项政策的协调一致。
2.培育农村产业政府和社会力量应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培育农村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这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3.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
这有益于提升农村地区人才素质,增加农村人才流动性。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建更多的道路、通信网络、水利设施等。
这有助于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方面的不便问题。
5.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土地流转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土地产权保护的力度,提供土地评估和交易的便利条件。
应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债务问题的监管。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回归农村,推动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的趋势。
城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土地被占用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田面积不断减少,而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大量空置土地和废弃建筑存在。
2.城乡差距较大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转移至城市工作生活,但由于技能和教育水平的不足,导致农民工收入较低,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3.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污水等排放,导致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不断恶化,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增加导致交通压力增大,城市拥堵日益严重,交通效率低下。
5.城市安全问题城市人口密度增加,治安、社会秩序问题引起关注。
犯罪率和安全隐患增加,公共卫生事件频发。
二、解决措施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城乡土地资源。
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遏制土地废弃。
2.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推动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4.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完善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建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对公共安全的投入,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6.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和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水平。
7.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加强城乡信息网络融合,推动城市和农村信息资源共享。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1城镇化进程不平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到一、二线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资源与环境压力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
1.2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1.3劳动力市场变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但城市就业机会不足,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形成了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秩序产生一定的挑战。
1.4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模扩大,工厂、交通等产生的污染加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性。
1.5城市社会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流动,城市社会问题也相应增多,包括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等。
二、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2.1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现城市与乡村的有机结合。
应该注重发展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引导部分人口在生活在乡村,减少农民外流。
2.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普及率,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
2.3完善城市化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化管理体制建设,实施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解决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城市管理难度。
2.4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2.5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等方法,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降低农村人口迁徙城市的压力,增加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分别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1.1用地紧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紧张,影响城镇化进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等。
1.2水资源紧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产业发展的壮大,水资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可以采取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
1.3大气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此,可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等。
二、社会问题2.1城乡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2.2就业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供应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
2.3社会治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增加和流动性增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
三、环境问题3.1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化进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等。
3.2水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当导致水环境污染加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行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等。
3.3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迅猛。
然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问题分析1·土地资源存在浪费: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面积闲置和农地被非法占用的问题。
2·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长远眼光,导致城市建设不平衡、资源浪费等问题。
3·农民工待遇不公: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遭遇欠薪、工资拖欠等问题,导致其权益得不到保障。
4·城乡差距加大: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差距因为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逐渐加大。
三、对策建议1·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加强土地使用权划分和监管,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和非法占用现象。
2·科学城市规划: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城市建设有序发展。
3·保障农民工权益: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增加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差距。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地登记制度:一种机关对土地进行登记、权属确认并颁发证书的制度。
2·城市规划:指制定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的工作。
3·农民工:指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民。
4·公共服务:提供给公众的福利和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人口过度集中: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部分大城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超载问题。
这会导致城市资源供给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污染: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大量土地变成城市用地,这会带来严重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浪费,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农田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到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大量外流,城乡差距扩大,贫富差距加大。
4.就业问题: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但就业机会有限,尤其是在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城市,会出现大量就业问题,造成大量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
5.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滞后,大量的城市化问题将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不足,如交通不便、供水不足、电力不足等。
6.社会治安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也日益严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聚集在城市中,带来了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治安问题。
二、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1.引导农民有序迁移: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迁移,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迁移,同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使农民更加愿意在乡村发展。
2.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遏制城市扩张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3.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增强留守农村人口的就业能力,降低城乡差距。
4.优化城市资源配置:采取措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
5.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应通过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和自主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稳定。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前言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解决。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城镇扩张问题2.1 城市用地不足随着人口流入城市,城市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滞后,导致城市用地不足。
这使得城市发展受限,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议】加强土地管理,优化土地使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合理用地。
2.2 城市拥堵问题城市中大量的人口集中导致交通拥堵成为了普遍问题,影响了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
【建议】加强交通规划,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加强对私人汽车的管理,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人车辆数量。
3:社会问题3.1 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城市资源和服务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人口则面临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政策,使农村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3.2 城市贫困化问题城市中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城市贫困化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社会稳定性受到威胁。
【建议】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及时帮助。
4:环境问题4.1 城市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产业发展快速,城市污染问题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垃圾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
【建议】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2 自然资源浪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自然资源的浪费现象。
大量的土地、水资源等被滥用,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建议】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
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地带,既具有城市的功能,也保留有农田、农村特色。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城市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城乡结合部存在着环境污染、土地乱占、交通混乱等问题。
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提升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
通过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结合部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居住和工作条件。
2. 优化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3. 完善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结合部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4. 提高城乡结合部管理水平。
加强对结合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管理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三、整治方案1. 加强土地整治(1)规划编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结合部土地利用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2)清理非法占用土地:组织对非法占用土地的清理行动,恢复农田耕种或进行合法规划利用。
(3)推行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改土还田、退耕还林等措施,修复受损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2. 改善环境质量(1)治理污染源: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提升排放标准,减少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
(2)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3)加强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加大垃圾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管理。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改善交通条件: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改善结合部道路网,提高交通流动性。
(2)完善供水供电设施:加强对结合部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供水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推广互联网技术:推广互联网技术在结合部的应用,提升居民的信息获取和服务体验。
4. 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1)建立管理机制:成立城乡结合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结合部的管理和监督。
城乡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资源不均衡:在城市社区,资源丰富、设施完善,但在农村社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缺乏、公共服务不足。
2.人才流失: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年轻人普遍向城市流动,在农村社区中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造成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3.文化传承困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乡交汇的地方,传统文化较为薄弱。
很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现代都市文化而忽视了本土文化。
二、解决对策1.优化资源配置首先应当吸引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进入农村社区。
政府可以提高投入比例,在教育领域增加学校数量,并改善学校设施;同时引导大型医院逐步下沉到偏远地区。
其次需要创新利用现有资源。
例如通过合作模式引入企业或机构到农村来开展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吸引更多资源流入。
2.留住年轻人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
提供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等优厚条件,同时搭建起相关的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此外还需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社会保障。
通过推行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建立健全的保险体系来解决家庭风险问题。
3.加强文化传承政府应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设立相应机构或专项基金,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本土文化知识点和讲授方式。
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并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来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
三、落实措施1.制定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在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应有的标准和差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可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减少城乡差距。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补助。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如改善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吸引人才回流。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民工退休养老金制度,提高比例,并优化接续关系。
同时为在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失业保险和初创企业扶持政策,降低其创业风险。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 T i a n j i n A 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T i a n j i n 3 0 0 1 9 2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Ho r t i c u l t u r e ,N a n j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现代 化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和 客 观 要 求 ,是 人 们 自主
地 在 城 乡交 接 的边 缘 地 带 构 建 的城 乡社 会 区域 和
原因, 探寻 了 目前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 的问题 , 并
有 针 对 性 地 提 出管 理 城 乡结 合 部 的对 策 建 议 。
1 城 乡 结合 部 的 内 涵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mi n g , J i a n g s u 3 0 0 0 5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Ur b a n - r u r a l f in r g e i s l o c a t e d b e t we e n t h e c i t y a n d t h e c o u n t r y s i d e , w h i c h c o n n e c t s t h e c i t y a n d t h e c o u n t ys r i d e . 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 r e a s o n s o f Ur b a n - ur r a l f i r n g e’ 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i n Ur b a n- l a l r a |f i r n g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王丽娟刘奕辰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摘要: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研究了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现城乡结合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发展;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08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的最前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笔者系统梳理了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寻了目前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城乡结合部的对策建议。
1 城乡结合部的内涵城乡结合部一词首先是德国地理学家在1936年提出来的,现在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地理位置、性质特征、形成过程[1]等角度来界定城乡结合部。
许月明[2]、金平[3]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地理位置,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是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赵自胜[4]、杨向荣[5]等学者从形成过程定义城乡结合部,他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界区域,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发展的特殊地理区域。
黄公元[1]提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综合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吕维真[6]从性质特征角度来理解城乡结合部,他指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人们自主地在城乡交接的边缘地带构建的城乡社会区域和利益共同体。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上讲,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是城市内部市区和郊区相衔接的地带;从经济社会特征上讲,城乡结合部是除城市、农村之外的第三类社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讲,城乡结合部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原有的城乡结合部变成城市,在城市周边地区又形成新的城乡结合部[7]。
2 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内在规律又有外部诱因,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当前学术界研究城乡结合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内在规律,即经济增长导致生产要素流动,最终产生新的地理单位城乡结合部[6];二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大城市转移,从而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发展[7];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土地所有制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制度真空等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主要原因[8]。
笔者认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原因,而房地产的巨大需求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城乡结合部的迅速发展壮大。
2.1 城市快速发展是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外在诱因城市的发展带来城乡结合部的产生和不断扩大。
第一,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使现代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土地可使用面积越来越少,成本日益升高,处于城市周边的农村拥有大量的土地,土地价格也往往低于城区,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商家到农村投资,由此城乡结合部迅速生成,并不断扩大。
第二,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使农村大量的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
由于农地转为非农地及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对土地使用权人来说,经济效益都是几何级增长。
土地的非农业用途收益远远高于农业用途收益,在追求比较效益的动机下,农民热衷于变农用地为建设用地,用种植粮食、蔬菜的集体土地建厂房、私宅出租出售。
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直接导致城乡结合部的迅速膨胀。
2.2 农村城市化是城乡结合部产生的原动力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有交通、通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大批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在城市与乡村连接的地带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对土地的需要越来越多,使原有的农用地被大量占用,而建设用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此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改变,相对典型城市而言的亚城市地带逐渐显现。
因此,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2.3 郊区房地产需求的旺盛促使城乡结合部进一步发展壮大城市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城市周边地区的房价便宜,这些外来人口更愿意在城市周边租房、买房,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农村住宅需求量。
此外,城市周边的农民通过征地补偿、出租房屋或进城务工先富起来,他们对住房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村委会开发集体土地,建筑住宅楼,再分给本村村民,村民不仅改善了自住房屋,还可以通过出租获得收益。
总之,受这两大房地产需求拉动,城乡结合部迅速扩大。
2.4 便捷的交通运输助推了城乡结合部快速发展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捷,位于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的优势日益显现,受益于此,城乡结合部不仅能够与中心城区、远郊乡村地带联系便捷,而且还能够加强与更大区域范围的联系,这使城乡结合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有利的地位,因此,便捷的交通运输促进了整个城乡结合部的开发与利用[9]。
3 城乡结合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土地利用松散随意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类型多样,有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又有用于农业生产的菜地、粮田和果园等农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选址往往随意,整体布局常出现插建、散建的现象,而且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混杂在一起,出现城中有郊、郊中有城的景观,造成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复杂混乱[10]。
3.2 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管理体制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社区城市化的产物,因此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结构表现为发达的现代工业和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二元结构。
具体来看,一是产业结构二元性,既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又有落后的、传统的农业体系;二是就业结构二元性,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城乡结合部的就业人员可分为两种,一个是从事城市现代生产的就业者,另一个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二元管理体制长期存在于我国城乡之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已经逐渐被城市化,但是城乡结合部仍然由原来的村委会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快速发展的城乡结合部已经发挥不了作用。
3.3 基础设施落后不完备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外围,其基础设施落后且不健全,与城市社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结合部一般处于辖区交界处,政府各部门存在利益纠缠关系,市、区、街道各级政府都缺乏管理和投入的积极性[11]。
加之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造成了道路、绿化、水、电、燃气、供热、管线、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公共交通短缺,居民生活不便。
3.4 人口管理难度大由于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较快,交通十分便利,致使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人员复杂,造成户籍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此外,由于无固定职业的外来人口相对集中,加上城乡结合部对外来人口缺乏有效管理,使私搭乱建、造假、贩假、偷盗、抢劫等现象十分严重,治安混乱,各种违法现象滋生、蔓延,成为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12]。
3.5 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部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从污染源来看,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由于在城乡结合部建有污染性很强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不重视污染物的处理就排放到大气和地下,使大气和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其次,有些城乡结合部地区尚未形成规范的垃圾管理系统,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现象很普遍[13-14]。
而且很多城郊地区市政设施不配套,很多街道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几乎难以下足,人为污染问题严重。
4 对策与建议要解决现在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省市应探索出一条产业优化升级、民生持续改善、人口总量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依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资源调配、协调组织的优势,充分调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内部生活功能、产业发展布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稳定性。
二是找准自身优势,制定好产业发展战略。
深入剖析区域发展面临的时空特征,认清优势与不足,利用资源禀赋的差异制定切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积极融入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大环境,找准产业定位,发挥产业互补优势,秉承差异化发展策略。
三是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功能。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节奏,优化美化区域内城乡发展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是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协调。
掌握经济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内在的联系规律,产业的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土地、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产业布局要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出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发挥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的良性互动[15]。
五是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掌握区域内人口构成情况,依据人口的户籍、年龄、教育程度、密度等信息,合理制定引导政策,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控制好人口规模,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16-18]。
六是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产业先行。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城镇化推进的速度,要与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
推进城镇化,要为农民创造融入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做到“三个确保”:要确保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要确保被拆迁的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要确保解决好养老等相关社会保障问题[19]。
参考文献:[1] 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1):119-124.[2] 许月明,梁山.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34-37.[3] 金平.论城乡结合部[J].开发研究,2001(1):9-10.[4] 赵自胜,陈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6(1):67-70.[5] 杨向荣.城乡结合部的犯罪特点和治理对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1-62.[6] 吕维真.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7] 宋国恺.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2):104-108.[8] 王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9] 关欣.西安城乡结合部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0] 郭爱请,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J].经济论坛,2004(1):132-133.[11] 周学义.土地·经济·就业——简论城乡结合部的形成及其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03(10):30-32.[12] 刘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4):28-32.[13] 戚本超,周达.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演变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1):61-64.[14] 李晓瑞.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浅析与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12):137-138.[15] 胡慧. 农地非农化利益驱动的博弈分析——基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66-68.[16] 崔三常.天津市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74-78.[17] 张新民.中国农村人才的现状与演变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64-68.[18] 殷海善,秦作霞,辛有德,等.城郊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2(5):526-529.[19] 张建鑫,任倩,胡建.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对策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