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念分析中“观念阈”学说的几个问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疑问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疑问实践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呢?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
同时由于这个问题对我的困扰,使我不能确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说过,“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相信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我说下我对它的理解,有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以期我能解开我心中的疑团。
第一,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有理性认识的指导,因此,人的行为的性质就应该是理性的,但其行为的本身是否具有理性的性质,这还是个值得商que的问题。
1、每个人对理性的理解都会或多或少有点不同,因而,确立一个标准来衡量理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理性是人的一种观念,它随人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定内涵,因此,理性的本身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也给第1点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第二、由于“休谟问题”的提出和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批判,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任何现象的出现都具有一定的或然性”,这句话用在理解马克思以上两句话的环境中,即可以表述为:理论的预测与实践结果的相符,不是证明理论正确的充分证据,而是一种必要的证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因而可以断言,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我们不能确证这是理论的正确而非其他因素的作用。
错的行为而产生好的结果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是量好的说明。
2、任何一种观念和理论都具有历史性,同时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此,用实践来检验一切的标准不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3、人的意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在未来的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当理论发展完全进入微观领域后,实践的间接性很难保证其实效的存在,因而,它对理论没有实证的功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五大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五⼤观点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S.Freud ,1856-1939)所创⽴。
精神分析学说⼤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即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
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认为:⼈类的⼼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意识两⼤层次,⼆者之间为前意识。
⽆意识是⼈的⼼理活动的深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认为: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法直接得到满⾜,被压抑在⽆意识中。
⽆意识⾥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意识之间的⼀部分,是由⼀些可以经由回忆⽽进⼊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意识则是⼼理结构的表层,它⾯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理活动构成。
弗洛伊德把⼈格的结构分为本我、⾃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其结构观点。
代表追求⽣物本能欲望的⼈格结构部分弗洛伊德把⼈格的结构分为本我、⾃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其结构观点。
称为本我,是⼈格的基本结构,是⼈格中的⼀个永存的成分,在⼈⼀⽣的精神⽣活中起着重要的作⽤。
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要求毫⽆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体快感,以满⾜基本的⽣物需要。
如果受阻抑或迟误,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
根据现实原则⽽起作⽤的⼈格结构部分称为⾃我。
⾃我是通过与现实外界环境的接触,通过后天的学习,使本我的⼀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
⾃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对外界的调节功能是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并将经验消化、储存;对本我的功能是指挥它,决定对它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获得满⾜。
弗洛伊德把代表良⼼或道德⼒量的⼈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
从种族发展来看,超我来⾃于原始⼈,这是⼈类所特有的。
从个体发展来看,超我在较⼤程度上依赖于⽗母的影响。
⼀旦超我形成以后,⾃我就要同时协调和满⾜本我、超我和现实三⽅⾯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使本我(即本能冲动和欲望)要求获得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对斯宾诺莎“观念”学说的诠释
对斯宾诺莎“观念”学说的诠释[摘要]对于斯宾诺莎“观念”概念的诠释,有助于在哲学传统中理解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斯宾诺莎的历史背景使得他无法完全摆脱中世纪那种对于“观念”概念的理解,尽管如此他仍利用“自因”概念从自身推出自身的认识以及利用几何学的方法以求获得真观念,并且对于“观念”概念的利用已经具有心理学的特征,这是他的哲学价值。
[关键词]斯宾诺莎;观念;自因一、斯宾诺莎之前“观念”概念的诠释“观念”(idea)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涵义较为复杂的词,按照英国经验论的理解,则把观念当作心灵的感性形象(image)或印象(impression)。
经验论者谈到的观念意义十分广泛,被心灵所知觉和思想的一切意识内容,举凡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都是观念;词是观念的表达,凡是能够被名词表达的意义都是观念。
洛克在“白板说”的前提上批驳天赋观念说,指出只有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才有了观念。
他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断消极地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官”,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
他又把观念分为不同类别,区分了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并非知识本身。
洛克把经验的对象统称为观念,而休谟则把他们称为知觉。
休谟按照知觉呈现出来的性质,被知觉的对象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
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的差别,心灵对于两者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
休谟其实是取消了洛克的双重经验论,把观念的来源归结为印象,把反省印象的来源归结为感觉印象。
心灵的理解力把简单知觉结合为复合观念;知识由复合观念表达,存在于对观念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和判断之中,因此,知识的性质取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
这便是经验论者那里的“观念”涵义。
我们有必要回到“观念”出现的源头,领略这一词的源始意义。
Idea一词来自东西“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探讨认知的局限与可能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探讨认知的局限与可能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其作品《对话录》系列影响了整个西
方哲学的发展。
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尤其是关于知识和认知的讨论特别引人深思。
二、认知的局限
1. 感知与观念
在《理论》一书中,柏拉图认为感知是有局限的,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不
够可靠,因为感官容易受到干扰。
他主张真正的知识不是通过感官得到的,而是通过思维和理性实现的。
### 2. 知识的层次柏拉图将认识划分为四个层次:幻觉、
信念、理智和智慧。
他认为只有通过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而其他层次都存在局限性和误导性。
三、认知的可能
1. 理性的力量
柏拉图强调了理性的力量,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讨,人类可以超越感觉和
观念,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
### 2. 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理论,认为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而我们所感知的只是理念的影子。
通过不断追求和思考,人们可以接近理念的真实本质。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知识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其对认知的局限
与可能性的探讨引领我们重新审视知识的本质和获得方式。
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追求,我们或许能超越认知的局限,探索认知的更广阔可能性。
以上是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知识哲学的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辨。
初中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初中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初中化学概念理解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当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
这种对学习者认知能力的跨度要求,构成了认知过程的和谐统一,但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认知困难。
学好一门科学,关键在于理解它的概念。
化学为学生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术语,对初涉化学的学生来说,它们是陌生的,因为它们在化学中的意义跟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不同的。
化学教学,乃至科学教学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对身边生活世界的日常观点,形成科学理解。
但是,实际的化学教学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实践,学生们常常对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不能建构起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对化学的深入学习缺乏可依赖的基础。
这样,如何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理解,就成为搞好化学教学的关键。
一、概念学习与教学困难原因的实践反思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当教学进行到抽象的理论、概念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
如:当教学进行到原子结构、化合价与化学式时,这种分化就尤为突出。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化呢?笔者基于对多年教学实践的反思,认为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学生的已知(即前概念)作为新知建立的基础在很大程校和教师只是针对考试目标,强制学生识记一些概念和用法,而对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所需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要求不高,更极少关注跟日常经验的联系。
有的教师甚至采用“解题”的方式教化学,学生可以不理解化学,只要能解出题。
这种一时的“好成绩”,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当遇到需要寻找解决实际或复杂问题的依据和方法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便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养成基本的化学素养。
这种教学与评价所追求的内容效度长期两立的现状也造成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自我中心和缺乏远见。
在课堂上,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这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也制约了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threshold concept概念
threshold concept概念
阈概念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学习中的一种重要但难以理解的概念或思维模式。
它是由Erik Meyer和Ray Land于2003年提出的,旨在解释学习过程中的理解难点。
阈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转型:学生必须经历一个认知上的转变,以能够理解和应用阈概念。
-不可逆性:一旦学生理解了阈概念,他们很难回到以前的思维模式。
-转变教育:教师在教授阈概念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难点。
-跨学科:阈概念通常是跨学科的,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关联和整合。
阈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深入的学科理解,并促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示例、引导讨论和提供支持来帮助学生克服阈概念的困难,并促使他们达到理解的转变。
禀赋观念论[指南]
第19卷第1期唐山学院学报Vol.19No.12006年03月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Mar.2006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曹剑波(1970-),男,博士,主要从事外国哲学研究。
天赋观念论曹剑波(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通过对柏拉图、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天赋观念进行分析,认为在观念的起源问题上,天赋观念有其合理性。
人脑不是白板,而是有纹路的大理石,具有先天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潜在着一切知识和认识能力,是全息的知识体。
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的来源是天赋观念与感觉经验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先验论;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 (2006)01000104Discussion of the R ationality of Connatural ConceptionCAO Jian 2bo(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In t his paper ,after analyzing t he connat ural conception of Plato ,Descartes and Leibniz ,t he aut hor t hinks t here is some rationality on t he cognitive source.The human brain is not ablank paper but a block of marble wit h lines ,t he connat ural f ramework of knowledge and cogni 2tion ,t he whole latent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ability ,so it is a holograp hic knowledge body.Ont he basis of t he above views ,t he cognitive source is t he dialectic unity of connat ural conceptionand sensual experience.K ey Words :ap riorism ;Plato ;Descartes ;Leibniz1 天赋观念的历史发展在哲学史上,关于观念(认识的结果)的来源问题有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即经验论和先验论。
现象学反思的两难――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
现象学反思的两难――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在现象学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
胡塞尔主张通过纯粹的现象学方法来揭示对象本身的意义和本质,强调直接的感知和直觉。
舍勒则认为主体和对象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距,主张关注语言和符号的重要性。
而海德格尔强调存在的实际经验和人类存在的先验结构,强调对存在的探究和揭示。
通过比较分析三位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可以为现象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
各家思想的贡献在于丰富了现象学的理论范畴,展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现象学的潜力,深化对存在和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现象学反思, 胡塞尔, 舍勒, 海德格尔, 不同态度, 内在根源, 比较分析, 启示, 思想贡献, 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象学是20世纪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意义。
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是现象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现象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塞尔被称为现象学的奠基人,他强调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统一,在《逻辑研究》中提出了意向性意识的概念,强调意识是指向客体的。
舍勒提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个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获得意义。
海德格尔则提出了存在哲学,强调存在者与存在的关系,强调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对三位哲学家的不同态度及内在根源进行探讨,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对现象学反思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在现象学反思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内在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现象学在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通过对三位思想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的比较,我们将探讨现象学反思中存在的两难,以及如何解决或权衡这种两难局面。
本文也旨在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探索现象学反思在当代哲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人们在面对认知不一致的情况时产生的不适感和压力,并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解决这种不适感的认知调整策略。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他在1957年的著作《认知失调:个体中的冲突、选择和认知》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要素(信念、态度、价值观等)之间存在不一致或矛盾,引发了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进而促使个体采取各种调整策略来减轻这种不适感。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人们面对认知不一致时,他们会感到一种认知紧张,即思想上的内部紧张和冲突。
认知失调理论包括三个主要要点:认知要素的不一致、心理不适感和认知调整策略。
首先,认知不一致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要素之间存在冲突或不一致。
人们内部的认知要素可以是信念、态度、价值观等,当这些认知要素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例如,一个人对健康有强烈的信念,但却每天吃不健康的食物,这种认知不一致就会引起认知失调。
其次,心理不适感是认知失调的结果。
当人们面对认知不一致时,他们会感到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即心理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可以表现为焦虑、矛盾感、内心冲突等。
例如,一个人在购物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过高,他会感到矛盾和不满。
最后,认知调整策略是人们为了减轻认知失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
当认知不一致引起心理不适感时,人们会尝试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解决这种不适感。
认知调整策略包括修改认知要素、寻求信息以证实自己的想法、改变行为以适应认知要素之间的不一致等。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他可以选择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这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对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表明人们倾向于减少认知失调,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恢复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失调理论还指导了一些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方法的应用,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一种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
阈值概念的理论渊源及主要特征
阈值概念的理论渊源及主要特征摘要:阈值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变革性、不可逆性、综合性、有界性和麻烦性五个基本特征。
渊源于范式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阈值概念理念对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概念转变;阈值概念;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9-0115-02收稿日期:2019-03-20基金项目:此项目为2018年湖南省教学研究改革一般项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作者简介:李时华(1970-),女,博士,副教授,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阈值概念作为一种新兴教学理念,自2002年被英国学者迈耶和兰德提出以来,引起很多国家众多学者关注,其理论框架被应用于诸多领域。
该理念对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用阈值概念理念来指导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一、阈值概念的理论渊源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创造性使用了“范式”这一术语来描述某一专业或学科共同体内部怎样用一套认知规范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情形。
科学发展模式建立在范式理论基础上,是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旧范式更替循环往复过程,需经历前范式时期、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五个阶段。
其中,“反常”是指在原有范式内不能被解决的困难。
当这种困难越来越多时,就是发生科学革命的时刻。
范式理论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区别于其他科学哲学理论的本质内容,其巨大的解释力与包容性使该理论很快被社会科学领域接受并运用,同时也推动了概念转变理论的发展。
概念转变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前概念基础上不断对所学概念进行有意义切割和契合,不断完成对前概念超越克服,实现积极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对现有概念不满;新概念必须可理解、可信且富有成效性。
审美阈原则
审美阈原则审美阈原则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阈值或标准。
每个人的审美阈值不同,取决于个人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情感体验等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审美阈原则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审美阈原则与个体的审美经验密切相关。
不同的人对于美的定义和感知方式有所差异。
有些人可能更偏好自然景观,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喜欢抽象艺术。
这些偏好是基于个体对不同元素、色彩、形状、纹理等感知的独特理解和评价。
审美阈原则还与文化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比如,在东方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更多地与爱情和激情联系在一起。
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评价存在差异。
审美阈原则还与时间和时代的变迁相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认知也在不断演变。
比如,在传统绘画中,人们更注重形象的写实性,而在现代艺术中,人们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观念的呈现。
这种变迁也反映了审美阈原则的发展和变化。
审美阈原则还与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能力密切相关。
美是一种直观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它超越了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人们通过感知和体验来理解和评价美。
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结起来,审美阈原则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阈值或标准。
它与个体的审美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时间变迁、情感体验和感知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和理解审美阈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呈现美。
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和探索美,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观念引导技术辩论赛重点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 . 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 . 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 , 计划 , 实践 , 总结等活动 , 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 . 观念具有主观性 , 实践性 , 历史性 , 发展性等特点 . 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 , 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 .◎观念guānniàn(1 [idea;concept;sense](2(3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根据人们生活的不同领域和需要,我们可以把观念作如下分类:1。
政治观念政治观念是在阶级社会下形成的意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观念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政治观念日益走向人文化是必然趋势。
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国家发展观念起支配作用。
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有利于更好地从事各种政治活动,推进人类不断进步。
例如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立足于全球开展政治活动的基本意识观念。
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亲和性,因而倍受世界各国推崇,更有利于人类走向和平与发展的良好阶段。
2。
经济观念经济观念是人们不断发展生产力而形成的意识。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就是着眼于发展经济,搞活经济的对策意识。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我国很好的发展经济的观念。
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观念有利于不断提高经济生活和生产水平。
3。
道德观念道德是维系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内在法度。
正确的道德观是人们自觉协调各种关系的意识准备。
它是人们走向美好生活的自我心理约束机制。
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有利于个体自身素质的高低。
它一般不具有很强的强制性约束力。
因而带有很大的主观适应色彩。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道德观念在更广泛适应性上的强制化。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法制观念具有外在的强制纸约束力。
它不会因人之职位高低而变。
树立法制观念,有利于人们对生活生产有基本的因循。
因此,具有广泛的人权保障意义。
浅析语言文化学中观念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浅析语言文化学中观念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作者:徐胜男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7期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就转向“人类中心范式”。
研究的对象由传统的语言客体转向语言主体,即转向说该种语言的人。
人所说的言语是人脑通过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所表达出来的,其中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观念”。
因此,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我们准确理解操该语言民族人的心智特征和语言的民族文化涵义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观念理论观念分析法1. 语言文化学观念理论综述对整个人类历史而言,观念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它源于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哲学辩论。
各领域对观念的理解和研究方法都不同,这使得研究者对观念的认识也多种多样。
在哲学中,观念指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
在心理学中,观念是一切心理反应形式的总称。
而在语言学中,观念一词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俄语语言学中出现,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
不同的流派、学者对观念有不同的定义,本文主要研究语言文化学中的观念理论,下面具体看看语言学中不同学者对观念的具体定义。
捷利亚在对观念的描述中说道,观念分别存在于各种语言单位中,如词汇、成语、格言等,它不仅具有文化特征,而且具有民族标记特征。
斯捷潘诺夫认为,观念是人的意识中的文化凝结。
文化以观念形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他认为观念中凝聚着文化信息,具有记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沃尔卡切夫认为观念只是一些有限语义构造,但是理解民族心智的关键,如心灵、真理等,属于最抽象的心智实质,它使人们走向精神价值的“看不到的世界”。
它们是实用哲学的观念和意识单位,固定在自然语言的词汇中,保证了民族精神文化的稳定存在和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语言文化观念范畴的主要特征归纳为:具有语义上的精神性、所指上的非物质性、概念构建上的民族性和结构上的复杂性等词语。
2.语言文化学观念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念研究流派,各学者对观念的看法和理解不尽相同,导致观念的分析方法存在差异。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评析-2019年文档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评析-2019年文档亚里士多德“四因说”评析杨寿堪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著作,范畴的含义和意义,若干重要范畴的理论和对其的评述。
“读过柏拉图之后再与亚里士多德的那种怀疑一切的沉静相比,我们就会觉得还是从后者那里得到的裨益要大些。
”亚里士多德不愧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西方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是名符其实的巨人,他思想的光辉笼罩着一代又一代人。
他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探讨哲学范畴的哲学家。
其中较为重要的范畴理论包括实体、质料与形式、运动、潜能与现实、时间与空间、质与量、相对、必然与偶然、对立、个别与一般等。
笔者从另一方面剖析他的哲学思想,重点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及理解与看法。
除了从语言规则上给实体下一个定义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客观事物中为实体概念找到它的具体依据也是必要的。
第一哲学不仅要说明实体是什么,而且更要说明实体为什么成了实体,即不仅要“知其然”,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探讨实体存在或产生的原因,而他提出的“四因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
一、四因说的来源关于“四因”的来源,书中写到: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显然,从泰勒斯不定型的“水”到德谟克利特抽象的“原子”,作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都是“质料”的始基作用。
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
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
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问题:理念与事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念如何分有或是摹仿理念?自然万物可感而不可知,理念可知而不可感,我们怎样认识理念??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批判理念论的不是别人而是柏拉图自己,而且他的自我批评毫不客气,就连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评实际上也没有超过柏拉图。
古人在讨论问题时,注重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当自己原有理论体系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毫不讳言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只要有必要,他们毫不犹豫抛开原有的体系,去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哲学是什么?-- 解决问题。
可是后来有的哲学家则略有不同,当他们营造起一套体系之后,其很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体系。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以"少年苏格拉底"代表他自己的理念论,以巴门尼德为批评者,深入探讨了理念论所面临的问题。
前期:理念与具体事物,两者不可分,同时又认为,具体事物是流变不定的,只有理念是永恒不变的;人们不禁要问:载负理念的事物生生灭灭,理念何以能独立自存?中期:柏拉图把理念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组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理念世界或可知世界,剩下的那些纯物质的部分则组成现象(理念的影像)世界或可见世界。
比如:“日喻”“线喻”“洞穴之喻”;“模仿说”—先有扇之理后有扇之器。
后期:是不是所有具体事物都有理念?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疑不决,感到没有把握;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虽然认为如果有这类理念实在太荒谬了,但如果要否定它们也有困难,因为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
于是,柏拉图对这个引起他不安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殄灭"。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形而上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胡塞尔三个核心观念批判
胡塞尔三个核心观念批判胡塞尔三个核心观念批判综观胡赛尔的现象学还原有三个核心观念,即悬搁的观念,直观的观念,意向性的观念。
这三个核心观念在上世纪被誉为是认识论哲学的重大突破,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何来看待胡赛尔现象学还原的三个核心观念呢?初看时很容易被这三个核心观念所吸引,有着很强的术语逻辑构思。
但是静下心来深思,特别是以人类意识结构的实在考察追问,胡赛尔的现象学还原及其三个核心观念是有重大缺陷的,并没有带来认识论哲学的重大突破,相反有着自身的可疑和矛盾背谬,需要我们进行再认识批判。
一,关于悬搁。
胡赛尔的现象学还原认为,认识论永远不能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其理由是生活和自然科学从不关心认识的可能性,认识是否和自在事物一致。
认为一切经验知识都是可疑性的,存在自身的矛盾和背谬。
因此,认识论的创立和新大陆的开辟必须采取断然地悬搁一切自然科学和经验知识,把它们加括号、中止判断、存而不论。
胡塞尔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在于,自康德创立近代认识论先验哲学以来,西方的认识论哲学长期是以先验绝对为主导的。
胡赛尔的现象学还原则承续了康德的先验哲学,不仅认为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更认为认识对象的构造也是先验的,而这恰恰是康德先验哲学的重大缺陷。
由此赢得了先验哲学家们的青睐,被誉为认识论哲学的世纪性突破。
那么,认识论哲学的创立和发展能否悬搁自然科学和经验知识,把它们存而不论,贴上无效的标志呢?或者说哲学思考能否离开自然科学和经验知识,特别是时代知识的巨大发展和新的汇集呢?这里就关切到哲学思维的基础原理。
哲学思维不是凭空在人类的心底涌现的。
哲学思维有它的基础原理:它首先源于经验知识的汇集,从经验知识不断涌现和汇集中,获得哲学智慧抽象的更高发展和新的维度。
没有丰富的经验知识来源,没有经验知识的更高时代汇集,哲学和哲学智慧的更高抽象必将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走向枯竭。
胡赛尔的现象学还原悬搁自然科学和经验知识在认识论哲学创立中的基础联系,其结果是他的论述完全陷于了诸多繁琐晦涩的术语编织构思,在术语编织构思中绕来绕去而没有实在考察的踪影。
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问题及其解决
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问题及其解决黎红勤【摘要】意义的指称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们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但指称论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空词项存在问题、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问题以及保全真值的等值替换问题,等等。
关于“同一性”的探讨和意义指称理论息息相关,而基于“同一性替换”原则的弗雷格“认知价值”困惑更是引发了分析哲学家持久而激烈的讨论。
对此精致的指称论代表弗雷格区分了指称和涵义,然而弗雷格从未说清涵义是什么,通过在弗雷格的精致指称论基础上提出专名的“一般性涵义”与“语境涵义”,摹状词的“一般性用法”与“语境用法”,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The Referential theory of meaning holds that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lies in the reference of the outer object, however ,it gets into sorts of troubles, such as the problem of negative nonexistent, Frege’ s puzzle about identity, the problem of substitutiv ity and so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identity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referential theory of meaning, and the ages have seen the long last hot debate about the Frege’s puzzle about identity among philosophers. With the tough situation, Frege distinguished sense from reference, nevertheless, Frege never make it clear that what the sense really wa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general sense and the contextual sense about singular term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use and context use of description of names follo wing Frege’s special referential theory, so as to supplement and complete his theory of meaning.【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同一性;意义指称论;一般性涵义;语境涵义【作者】黎红勤【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 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1意义的指称论,尤其是弗雷格(G.Frege)倡导的注重指称和涵义二分的精致的指称论在当今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lHBapb 2019r.T.38 No 12019年1月中国俄语教学第38卷第1期PyCCKHti X3bIK B KMTAE关于观念分析中“观念阈”学说的几个问题苏州大学万真宜赵爱国提要:观念分析的目的是对操语言者的语言意识的特性做出语言学的解释,因此.观念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单个 观念称名词的词汇语义及语法手段的层面上,而应该将其拓展到观念赖以生存与运作的“观念阈”中加以综合考察本文在系统梳理各学术流派对观念阈的概念内涵、结构类型和研究方法等所做的不同界说的基础上,从“文化空间”和“认知空间”视角提出了对观念阈进行整体审视的设想.关键词:观念分析、观念阈、文化空间、认知空间、整体审视[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10 ( 2019 ) 011-0012-09在当前的俄语语言文化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 中,"观念分析"(KOHuenTyanbHbiM aHann3 ) 的方法可以说是最具学术阐释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由于观念分析可以最直接地将语言一思维一文化等因素“三位一体”地整合在一起.故 在其兴起之初就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甚至追捧。
然而,在我们看来,当前观念分析中有一种 “实用主义”的倾向值得引起学界重视.那就是观念分析(包括观念对比分析)多局限于或多停留在对某"观念称名词"(HOMHHHpyroiHHH KOHI^enT )的词源、语义、语法等语言表达手段(形式)方 面,而没有将观念置入民族语言的“文化空间”(KyxbTypHoe npocTpaHCTBO )和 "认知空间" (KOTHMTHBHOe npOCTpaHCTBO )中力II 以全面和深入的审视鉴于此,为使观念分析能够呈现岀某民 族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的总体特征,我们认为.在 现有的对某具体的观念进行语言表达手段的描写和阐释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观念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特定区域----"观念阈"(KOHuenToc4)epa )进行—番理论考察,因为观念阈不仅规定着观念分析的 任务和界限,同时也将观念分析与民族文化及其心 理认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即是这样的一种尝试,欲在简要梳理观念分析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空间”和“认知空间”的视角对观念阈的概念内涵、结构类型和研究方法等几个基本问题做出整体审视,1.观念分析的源起及发展现状众所周知.“观念分析”作为当代语言文化学研究中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方法.起始于20世纪80—90年代,其标志是由阿鲁玖诺娃 (H.&.ApyTioHOBa )领衔的"语言逻辑分析学派"(JIorHMecKHH aHa ”H3 H3biKa )开展由勺相关系统 研究。
尽管其发展历史不算久远.但却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
甚至可以说,对观念相关问 题持续的研究热潮使之成为俄罗斯语言学研究中的“显学”,并催生了专门致力于“语言意识”*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审:点项目”讥書学视阈中的俄罗斯百年符号学史研究”(14AYY023 )的阶段性成果12万真宜赵爱国关于观念分析中“观念阈”学说的几个问题(S3bIK0B0e C03HaHHe)研究而初具独立学科性质的"观念学"(KOHuenTOJiorHH)的诞生。
(赵爱国2016:51)究其原因,皆是因为观念分析对解答"语言中的人"(me/ioBeK b H3biKe)和"人说的语言"(H3biK b He/ioBeKe)这对重要的语言哲学命题有其他方法或无法替代或难以企及的重要作用。
理论上讲,观念研究的兴起与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界兴起的"人类中心论"(aHTponoqeHTpn3M)思潮直接相关。
可以说.正是“人类中心论范式”(aHTponoueHTpHnecKas napa^HTMa)替代了20世纪初兴起的"结构一系统范式"(CHCTeMHO-CTpyKTypHaa napaflnrMa),并适时丰富了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社会范式"(counajibHan napaflwrMa),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促成了包括语言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目标和方法等方面的重大转向,使语言学家们开始由关注语言的结构系统以及语言的社会属性转向操语言的主体一一“说话的人”。
这一转向,用沃尔卡乔夫(C.r.BopKagB)的话说,即是一种"从语言的内在结构到其使用条件,从索绪尔式的下棋规则到棋手"的转变。
(BopKaseB2004:10)而在我们看来,这一转向本质上是将人回归到了“万物之尺度"(Mepbi Bcefi Beiuefi)的主体地位。
我们知道,结构一系统主义范式下的语言学研究仅仅将视线局限于语言符号本身,排除了语言符号外的其他一切因素,其探索的是语言符号的构成、表达及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种将语言学研究严格限定在“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受到语言学研究中由形式转向内容的"功能主义"((j)yHKUHOHaJIH3M)的全面挑战,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所谓的“社会范式”。
但社会范式注重的是对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等的相互关系做出语言学的解释,尽管比结构一系统范式前进了一大步,但并没有彻底改变(更谈不上“颠覆”)语言学传统的对象、范围、目标和方法,更没有将操语言的主体——“说话的人”置于优先审视的独立地位。
因此,上述两种范式程度不同地陷入了发展困境,这是因为:语言的产生、使用、变化、发展以及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qe/iOBemecKHfi OaKTop),尤其是“说话的人”的因素;忽视或轻视操语言的主体这一决定性因素,不仅会使语言学研究难以突破语言符号本身的局限,也难以最大限度地触摸到语言使用及其发展的本质并对其做出符合人类本源的逻辑性阐释。
因此,只有人类中心论范式才有可能较为合理地回答下列问题:语言是如何构建起人的思想(观念)的,语言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征的,等等。
应该说,观念分析为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思路和方法。
尽管观念分析方法是在最近2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但它实际上却是建立在千百年来,特别是17世纪以来西方盛行的语言逻辑分析的传统之上的,而传统的语言逻辑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来揭示理性,从而达到用理性来认识世界和探索真理之目的。
应该说,当代的观念分析是对这种理性学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观念分析真正的生命力就在于:观念作为“最普通的思维单位”(BopKa吨b 2004:10),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单位,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总体知识系统及思维特征。
但观念又并非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体,因此,对观念进行分析必须要通过作为“思维现实”(peanbHax^encTBHTejibHOCTb MbiiujieHHH)的语言这一"中介"(nocpe^HHK)才能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观念分析,其实质即在于“对处于思维和知识联系之间的语言进行研究。
”(赵爱国2016:53)俄罗斯语言学传统相较于西方语言学传统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方面,西方理性主义引领着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和方法;另一方面,俄罗斯素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它将西方理性主义与本国的经验主义融合在一起,十分注重对本民族思想和语言独特性做出阐释。
这一传统与观念分析的1320"年中国俄语教学第1期目标指向和学理内涵可谓“不谋而合”,因此,俄罗斯语言学界注重观念研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体看,当前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视阈范围内:一是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的,将观念视为文化的单位;二是语言认知或心理认知研究方向的,将观念视为思维的单位。
(赵爱国2016:51-57)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的学者(代表人物有/1,C.JlnxaneB,K).C.CTenaHOB,H.J\.ApyTiOHOBa, B.H.Tejinn,A.J\.UlMejieB等)从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出发,认为语言实是“文化的事实”(QaKT KyjibTypbi):语言本身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掌握某种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直接抵达文化的本质,即大多数文化现象(科学、宗教、文学等)都可以被看作是由语言构成的代码。
(MacnoBa2001:62)因此,语言存在于文化之中,是文化的产物,但又对文化的塑造和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用任金(H.H.>K hhkhh)的话说,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工具,是我们精神的实在和文化的外壳;它以直观的形式表现着民族心智的特点。
语言是一种展现人的意识领域的机制。
(转引自MacjioBa2001:62)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观念被看作是文化的微观模型,观念反映着民族的经验习俗和价值系统,并在语言系统中被呈现岀来。
例如,阿鲁玖诺娃就认为,对于人来说文化即是“第二现实”,是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也成为了人的认识对象。
但文化需要从内部去感知,这种感知首先要通过分析元语言中的“关键词"(KJiioHeBbie cjioBa)------即那些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并对每个人来说都能真实知晓的观念来实现,如HCTMHa(真理)、flOJIT(义务)、cyflbSa(命运)、KpacoTa(美)、cBoSofla(自由)、Ao6po(善)、3Jio(恶)等。
(ApyTioHOBa 1991:3-4)语言认知或心理认知方向的学者(代表人物有3.IlonoBa,H.A.CTepHHH,B.B.KpacHbix,E.C. Ky6pxKOBa等)所采用的视阈与第一种方向有所不同,他们更重视对观念在人的思维系统中所起的建构作用做出建构和阐释。
例如,库布里亚科娃(E.C.KySpflKOBa)将观念看作记忆的运作单位,是心智语汇和大脑的语言及知识的量子。
(转引自IlonoBa,CTepHHH2007:30)在这一方向的许多学者看来,观念凝聚着现实世界的信息,并将其投射到人的意识之中,从而塑造了人的世界观和认知模式。
因此,观念一方面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的认知活动。
而鉴于观念的非直观特性,这种影响更多地通过“语言化”(0H3bIK0BJieHHe)的方式来实现。
然而,无论是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还是语言或心理认知方向的观念分析,都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单个或某一组观念的阐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