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大众传播更容易在什么人身上起作用?谁更容易接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理论给出了一个似乎很另类的答案: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就介绍了这一考察人们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普遍认知倾向的重要理论。
“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几个有名的传播学理论
1.子弹理论: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
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2.传播流:“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3.有限效果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4.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5.沉默的螺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
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
6.培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7.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8.第三人效果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①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A:①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与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②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A: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与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特点:①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③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A: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A:社会传播由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类型构成,每种类型都是不同的传播系统。
人内传播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而人际传播则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的新信息系统。
群体传播则是更大的系统,这里不仅存在多个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而组织则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
大众传播则是伴随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A: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联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传播学概论 十二章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三)“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的社会行为 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 关:一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另一种 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 为。
• 当一个人认为某一大众媒介信息对社会有害 时,虽然认为自己较少可能受其影响,但会赞同 对媒介内容实行审查。对媒介内容的审查制度是 社会干涉中强硬家长式统治的体现,这种审查制 度本能地假设人们没有能力为自己屏蔽掉不良内 容,只要接触这类内容,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 其伤害。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 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 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 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 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 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 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 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 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一)“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 • “自我强化”理论:对自己盲目乐观,虚幻的优 • 越感,自我服务式归因(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 己的作用)。
•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 信息的性质:正面信息→第一人效果 负面信息→ 第三人效果 • 信源的性质→可信度低、说服动机强→第三人效果 • 社会距离→圈外人→第三人效果 • 个人因素→年龄大、学历高、信息观点与既有立场 不一致、信息与自我关联强、对信息的专业感强→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条件)
1.信息的性质 2.信源的性质 3.社会距离 4.个人因素
1.信息的性质
负面信息: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评价负面信息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对别人 的影响更大,这便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eg:禁毒,暴力等信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但他人 容易受影响
THANKS
小组分工: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李天娇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黄心怡 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戴倩怡
PPT整合——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目录
01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02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 03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提出人:戴维森 时 间:1983年 文 章:《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一.概念的三个方面 二.理论缘起
3、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作用。第三人效果可能会成为传媒素 养教育的障碍,因为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对自己的影响,认为自 己不大会受到负面影响,放松了对传媒内容的批判性解读。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 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戴维森本人强调:“第三人效 果不是单一心理倾向的表现,而是一个伴随多种传播类型、个人 特征、环境情况的复杂反应”。要避免把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绝对 化。
我们必须承认,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也好,还是反 面的也罢,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所以,从理论上 明确“第三人效果”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才能对“传媒发展” 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这个时代大约开始 于9万年前到4万年 前。这种传播方式 提高了人类应对大 自然的能力、促进 了人的进步。
(三)文字时代
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 所指对象分离开,便 产生了语言。之后, 人们又学会了将声音 与所发出声音的人也 分离开,从而使它更 便于携带,这便产生 了文字。
(四)印刷时代
1,广电总局封杀汤唯? 2,广电总局封杀马诺?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第三期,拜金女马诺有错么?
内容提要
@
“第三人效果”理论概说 婚恋交友节目现状分析 第三人效果的验证
传播学基本情况概述
第三人效果概说
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 《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著名的“第三人 效果假设”。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印刷技术的出现,大 大解决了原来知识只 能在贵族一层的人中 间传播的问题。它的 进步使报纸、书籍、 杂志在社会上迅速普 及开来。
(五)大众传媒时代(最后七分钟)
互联网的发展(线性到互动)
Web 1.0是指只 读的Web,以编 辑为特征
Web 2.0带来一 个可以读写的互 联网
Web 3.0是互联 网与通讯服务的 集合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时代的“第三人效果”
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时代的“第三人效果”作者:杨佳艺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5期摘要: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能处处感受到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
在新媒体传播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第三人效果”低估了对自己的影响精确性上提出了质疑。
本文从新媒体传播社会中“第三人效果”所产生的媒介讯息对他人的影响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媒介讯息一、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第三人效果”的现象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通过某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不确定的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别人的影响力很大,而对自己的影响力很小。
我们将对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软件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在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第三人效果”的现象。
二、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第三人效果”受到的质疑(一)从“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与研究对象来看在这个新媒体传播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可以知道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手机会给我们推送各种消息,当中包含着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消息,我们根本做不到去抵制某种消息散播。
人们只有在拥有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通常人们认为在大众传播社会下新媒体传播环境中负面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小于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了负面消息对自己的影响力,人们更倾向于张扬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性,认为自己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二)从“第三人效果”高估了媒介讯息对他人的影响来看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人效果”极容易形成“多元无知”状态,这种状态所导致的现象——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并不确切知道别人会不会接受、在什么程度上接受大众传播信息的影响,但我们出于某些特定的原因或凭着模糊的感觉,倾向于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这种影响。
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会受到“抢购风潮”、“群体逃难”等突发性社会集合的行为,这些事件的产生都与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一定的关联。
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现状综述覃庆辉1’2,李疆彤1(1.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00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表文微信网S版摘要:2016至2020年期间,国内在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领域的研究稳步推进。
从研究内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来看,第三人效果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对社 会重要传播事件的研判,对具体的传播实践的指导中。
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该理论具 有良好的发展张力和适应性。
对已有成果的考察也显示了国内对第三人效果理论本身 的研究进展较慢,滞后于理论本土化应用的需求,引导传播技术发展、改善传播生态 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第三人效果理论 传播生态 文献综述一、理论概述第三人效果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 维森1983年在〈舆论学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 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的论文首次提出。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 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 "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 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 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 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 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在1978到1982年间,他的 团队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充分验证了第三人效果的 存在,从此该理论受到国际传播学界的关注。
此理论包含两层意思: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 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即‘‘高估自己、低 估别人"。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 行动,从而导致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 果。
m作为一个"研究假设",该理论于80年代传入中国,也 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国内对该理论 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影响力不断扩大。
[广告传媒]第三人效果
前言1983年,美国戴维森教授提出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也称为第三人效应或第三者效果)理论,这个理论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认知层面认为人们普遍感到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本人)的影响,而行为层面则认为“第三人”的某些认知可能造成他们采取某些行动,以免媒介内容侵害他们的利益。
经过26年发展,该理论经历了理论验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三个阶段,研究者多用经验性方法进行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得较为完整。
面对第三人效果的发展趋势如此迅猛,国外上世纪末已在传播学书籍中介绍了这个理论,但国内书籍几乎很少涉猎,还停留在对国外已有成果的介绍上,对“研究进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历史分析法,通过概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重要问题,找出每个问题的表现,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途径。
一、“第三人效果”介绍本部分的研究中,通过理论来源的论述,引伸出理论的内容,再对“第三人效果”的效果观进行简要分析。
(一)“第三人效果”理论来源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
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
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
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
该故事经过多年流传,很多国家在军事或政治策略中利用这样的心理战术达到轻松告捷,但戴维森最后发现这个故事在大众传播效果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第三人效果’在起作用,即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对他人会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对自己的影响较小。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儿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正是这些人的抗议、批判产生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立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传播学复习
1.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社会以来,由于电子媒介普及,人类过分依赖于电子媒介,例如手机、电视。
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就是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2.上限效果:1977年由艾蒂玛、克莱因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只是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3.第三人称效果: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教授在《公关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正式提出了第三人称效果理论。
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上的影响与在个人层面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的影响大。
换句话说,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大,对自己的影响小。
4.媒介帝国主义:也称“文化帝国主义”。
美国学者席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代表学者,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他为这个概念做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他有三个特点:①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那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的。
5.符号: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食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理论整理
1、框架理论:框架理论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理论: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
P46_90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过程理论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2.“自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理论概念及缘起】“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问世已距今28年。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提出。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并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
戴维森在文章中提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不论这一传播是否为有意的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
而且,不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任何传播效果与其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的反映的人的行为。
”1至于“第三者”的命名,则是因为“从两种不同的立场来看,都有‘第三者’卷入。
’,“从试图评价传播效果的受众来看,最大的影响不是对‘我’(me) 对‘你’(you),而是对‘他们’(them),即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s)。
另一方面,从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来看,第三者则是那些关心信息直接受众的人。
事实上,宣传者试图通过表面上影响某些人,来达到操纵第三者行为的目的。
”由此可见,第三者效果假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认知层面上,“与感受有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
”二是行为层面上,“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这些行动就导致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是不那么直接的效果。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假说来源于对二战的研究和自身的经历。
在整理二战档案时,一位历史学家给戴维森讲述了一个奇怪的事件:太平洋战争期间,硫磺岛上驻扎有一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部队,日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情报,派遣飞机飞临小岛上空散发传单,宣传这场战争是美国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战争,与其他有色民族无关,希望黑人士兵不要为美国白人卖命。
第二天,这只军队果然全部撤退。
后来发现,这些针对黑人士兵的传单在黑人身上并没有发生预期的作用,反而刺激了白人军官,使得他们担心黑人士兵会临阵脱逃而最终撤走了部队。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及主要贡献: 1、拉斯韦尔。
代表作有《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及《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提出5W 模式。
2、卢因传播学研究中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代表作有《群体生活的渠道》。
3、霍夫兰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实验》。
他的贡献在于: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
4、拉扎斯菲尔德代表作有《人民的选择》。
他提出“两级传播”的观点、肯定“意见领袖”的作用,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改进了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法。
符号(名):日本学者永川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者表述关系,“X能够代表或者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
拉斯韦尔模式(简/名):①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他们排列,形成“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5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②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
该模式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大创举,为后来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而大众传播学的五个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分析”,也是由这一模式发展而来。
但它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
集合行为:(名)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传播学教程》1、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2、系统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对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5、拉斯韦尔模式又叫“5W”模式,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
主要包括Who(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6、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7、群体压力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迫使个体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和多数人保持一致。
8、流言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9、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0、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1、媒介技术所谓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2.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
3.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理论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
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第四,尽管如此,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式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北京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
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
4.传播学源流美国源流的代表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5.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6.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第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 究
❖ (三)“培养分析” 主要目的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
结果。
❖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 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 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 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 中。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 随着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展开,“议程设置功能 ”的理论和有关概念也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知觉模式
“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显著性模式 优先顺序模式
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个人议题 谈话议题 公共议题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 (二)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
效果和影响。 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
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 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 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 数意见”来认知 。 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
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 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
❖ 意义: ❖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
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就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时期:魔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第二时期:有限效果论,40年代至60年代末第三时期:宏观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魔弹论(第一时期)产生原因:①大众传媒发展的迅猛势头产生巨大的社会冲击。
大众报刊飞速普及,大众传媒成了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深深渗透到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大众传媒产生了敬畏心理②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③本能心理学盛行,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由于人的遗传生理机制是大致相同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④大众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成为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和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观)“魔弹论”又称为“枪弹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
该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进而左右人的态度、意见,甚至可以支配他们的行为。
这个时期的经典研究有:拉斯韦尔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研究、关于电影与儿童的佩恩基金会研究和“火星人入侵”研究等。
魔弹论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二、“传播流”研究和“有限效果论”(第二时期)(一)重要特点: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二)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三)“传播流”研究1、定义: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由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2、代表性研究成果: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1944)、卡茨《个人影响》(1955)、罗杰斯《创新与普及》(1962)、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1960)传播流三部曲:一、《人民的选择》1、《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研究报告,又称“伊里调查”。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名词解释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名词解释嘿,咱今儿来说说传播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叫第三人效果。
你可别小瞧了它,这玩意儿在咱生活中可常见啦!你想想看啊,有时候咱看到一些广告,心里是不是会想:“哎呀,这广告也就骗骗那些没啥判断力的人,我可不会上当!”嘿,这其实就有点第三人效果的影子啦。
就是我们总觉得别人会更容易受到信息的影响,而自己好像挺能把持得住似的。
好比说有个谣言传出来了,咱可能第一反应是:“哎呀,那些人肯定会信,我可不会那么傻!”这不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嘛。
咱再打个比方,一部电影上映了,有人说超级好看,有的人可能就会想:“哼,也就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觉得好看,我才不稀罕呢!”这也是第三人效果在作祟呀。
你说这是不是挺奇妙的?我们为啥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啊,这跟咱的自我认知和优越感有点关系。
咱都觉得自己挺聪明,挺有判断力的,所以看别人就觉得别人容易被忽悠。
但实际上呢,真遇到事儿了,咱自己说不定也会掉坑里。
再比如说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有些人会觉得别人都在盲目跟风,只有自己看得清楚。
但真的是这样吗?也许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呢。
就像有时候咱觉得别人对某个明星疯狂追捧很幼稚,可说不定自己也有特别喜欢的东西,也会表现得很狂热呀。
第三人效果可不仅仅是在这些小事上起作用哦。
在一些大的社会事件中,它也能影响人们的看法和行为。
比如对于一些政策的推行,有的人可能就觉得别人会不理解、不支持,可自己却能明白其中的好处。
你说这第三人效果是不是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就蹦出来捣乱一下?它让我们总是对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还会闹出不少笑话呢。
所以啊,咱得明白,别老是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别人多傻。
大家其实都差不多,都有可能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
咱在看待别人的时候,也得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不定自己在那个情况下也会那样呢。
别轻易就瞧不起别人,说不定自己也有被第三人效果“坑”的时候呢!咱得保持一颗平常心,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这样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理论的提出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 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二)观点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大 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 作用,大众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表面受众中直接发 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戴维森 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为“第三人效果”。 简单概括: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强的影响效果。
2、社会距离:自己和他人的距离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定: a、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自己和他人愈相似,距离越 近。 b、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差异性愈小,距离就越近。 也有研究用性别来判定社会距离的远近: 同性的社会距离较近,异性较远。 3、个人特点 年龄、教育是近来研究的焦点。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自尊是造成第三人效果的原因。
(三)第三人效果的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认知层次,人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大于 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种认识会使知觉者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四)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媒介内容 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媒介内容会造成较大的第三人效果;正面的 或需要的媒介内容则不仅不会造成第三人效果,甚至可能造成 颠倒的第三人效果。
资料来源: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杜秀芳、任淑红 《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的案例研究》—— 嵇美云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谢小芳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陶鹤山
:
(五)第三人效果的理论解释—自我增强倾向
1、自我增强倾向是目前最有影响的理论解释。 2、自我增强倾向是指人们往往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比他人聪明 ,自己比别人更能抗拒说服性的信息,更不易受到负面信息 的影响。 3、自我增强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形象, 维护乐观 的期望, 并使人们产生具备控制能力的感觉, 自尊及自我的 价值得到强化。 4、Henriksen和Flora指出三种自我增强的偏差 a、乐观偏差 b、虚幻的优越感 c、自我服务归因偏差:高估自己对成功的贡献和低估对问题 的责任
(六)案例研究
1、美国学者普里斯关于《刊登否认大屠杀的广告的第三人效果》 的研究
2、台湾学者罗文辉关于《性策略理论、性别、第三人效果与支持 限制色情媒介》的研究 3、德国学者培瑟关于《电视观看行为的第三人认知》研究
(七)研究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实验群体、实验材料及因变量等方面 的不同,因而发现了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各种因素,但存在着其 他潜在的变量对此产生影响。 2、认知和行为假设两方面的联系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