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森 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果
(一)理论的提出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 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二)观点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大 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 作用,大众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表面受众中直接发 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戴维森 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为“第三人效果”。 简单概括: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强的影响效果。
2、社会距离:自己和他人的距离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定: a、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自己和他人愈相似,距离越 近。 b、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差异性愈小,距离就越近。 也有研究用性别来判定社会距离的远近: 同性的社会距离较近,异性较远。 3、个人特点 年龄、教育是近来研究的焦点。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自尊是造成第三人效果的原因。
(三)第三人效果的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认知层次,人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大于 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种认识会使知觉者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四)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媒介内容 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媒介内容会造成较大的第三人效果;正面的 或需要的媒介内容则不仅不会造成第三人效果,甚至可能造成 颠倒的第三人效果。
资料来源: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杜秀芳、任淑红 《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的案例研究》—— 嵇美云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谢小芳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陶鹤山

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的研究(可编辑)

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的研究(可编辑)

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的研究(可编辑)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的研究上海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论文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研究姓名:谢小芳导师:郝一民学科专业: 传播学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年月?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者效果》一文,提出了“第三者效果假说”。

此后,有关第三者效果的各种相关问题,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相当重视的研究课题。

我国学术界对第三者效果亦有所涉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皆有待加强。

戴维森之所以提出第三者效果假说,是源于有趣个案的启发,该假说的“孕育期”竞长达余年。

大众传媒是具有不同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传媒的一部分, 其研究也必须将心理层面、社会性和历史性层面统一起来。

故而,第三者效果虽属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它却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通过探究第三者效果研究与其他学科之关联,笔者介绍了第三者效果的理论根源,并对其学术地位和学术贡献进行了评介。

而后,笔者以时间为轴,对该领域余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将第三者效果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反思期”:“孕育期”相对较长,它为该研究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快速发展期”见证了第三者效果研究的飞速发展,问题却也接踵而来;“反思期”中研究者思既往之不足,探未来之方向。

紧接其后,笔者从六个方面详述了第三者效果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值此“繁荣”与“危机”并存之际,第三者效果研究何去何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西尔弗斯特曾经提出“传播是条鲤鱼”,告诫我们理解传播的前提是在思考和研究中必须整合传播的环境和行为。

通过比较中美差异,笔者探讨了在国内开展第三者效果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阐述了我们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新思路的开拓。

应该看到,与西方不同的“语境”让我们可以为第三者效果研究做出独特贡献。

关键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第三者效果认知上海丈学硕士学位论文 ? ,,.?.’ “”.曲 , ?. ,. ,? .“’’ ?.“” .,,,.,“”,.? ..,, .,: ,?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戴维森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戴维森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戴维森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戴维森大约是1949年到1950年左右,普利斯顿大学的一个年轻的历史学家在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陆战队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有趣的内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穿过了走廊,把他的发现告诉了一个更年轻的社会学家:“你应该懂一些公众舆论的知识。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二战期间,在太平洋的硫磺岛上,有一个由白人长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现役小分队。

日本人知道了这个小分队的位置,并派出了飞机去散发传单。

这些传单强调的主题是:这是一场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人种没有冲突。

传单上大概其写着这样的字眼:‘不值得为白人丧命。

趁着还有机会,赶快退出战争,或者干脆投降。

别心存侥幸。

’第二天,这个小分队撤退了。

”社会学家问:“你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呢?”“因为我完全找不到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士兵们受到了这种宣传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宣传对白人长官起了作用。

看起来,这些传单导致了美军人员事实上的洗牌。

”社会学家支支吾吾地谈了一些诸如白人长官可能怀有负疚感,以及军方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的托词。

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萦绕在他心头的一种感觉:肯定还有些其他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

几年之后,在调查西德新闻界在波恩(西德首都)外交政策形成中的角色期间,这个社会学家有机会去询问许多记者,他们觉得报纸社论对读者思想的影响有多大。

(Davison,1957年)他们最常给出的一种答复是:“社论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影响,但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可能会很大。

”由于无法找到支持以上判断的证据,围绕这条线索的研究最终夭折了。

但是研究者深深地记住了,如此之多的记者都确信社论影响了其他人的看法,却不认为他们自己这类人会受影响。

隔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社会学家开始投身于国家大选在当地的初选,在他支持的候选人的组织里担任了一名志愿者。

选举日前两天,一份支持竞争对手的传单出现在他的邮筒里。

这份传单的质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它无疑会夺走许多选票,得采取点应对措施了。

第三人效应

第三人效应

第三人效应——戴维森1.第三人效应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W.P.Davison)教授提出了第三人效应(Third.person effect)这一概念。

所谓第三人效应是指个体倾向于认为具有说服力的媒介信息对自己的影响较少,对他人会有较多的影响。

为了验证第三人效应假设,戴维森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请被试评估美国总统里根当时的强硬外交政策是否影响受试者个人或其他选民的投票倾向。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试者认为,里根外交政策对其他选民的投票倾向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于是戴维森初步认为第三人效应存在于许多传播过程与新闻议题中,并于198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的文章,论文中正式提出第三人效应。

2.理论解释研究者们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解释:1、自我服务偏好,这种偏好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归因偏好、自我知觉偏好、群际偏好;2、判断偏见;3、乐观偏见。

同时研究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第三人效应的一些因素,比如信息内容、个性特征和社会距离等等。

3.研究历史1、戴维森的相关研究。

2、佩瑟尔和彼特(Wolfram Peiser&JochenPeter,2001)在中西部两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有9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所受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要小。

3、Gunther(1995)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48位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访问,以探讨第三人效应与媒介色情内容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媒介色情内容对别人的不良影响较大,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较小。

4、台湾胡幼伟也在1996年底在台北市访问了1858位高中学生,结果发现男女受访学生均倾向于认为色情信息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较小,对别人的影响较大。

4.问题提出1、理论解释方面:尽管现在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视角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因素,比如信息内容、个性特征和社会距离等等,但是还是存在解释力量的不足。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又称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应。

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1983 年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既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个人层面(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社会层面(对他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比如,国家网信办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及公众号,大量网民纷纷叫好。

对于一些平时不怎么看内涵段子或者认为自身知识水平较高不会受到低俗信息影响的用户来说,关不关停其实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他们认为内涵段子上的不良信息会误导他人,尤其是针对知识储备尚不完善的青少年来讲,内涵段子上的低俗信息会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他们对关停内涵段子持肯定态度,这正是戴维森第三人理论的体现。

但“第三人理论”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针对所有人都成立。

“第三人理论”与下列三个因素相关:
1、当事人的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越高,当事人越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第三人效果”越明显。

2、信息内容的负面或有害程度。

信息中含有色情、暴力或诽谤、污蔑性内容时,负面或有害程度愈高,“第三人效果”愈明显。

3、社会距离。

第一人(当事人)与第三人(他人)之间的地理的、心理的距离愈远,“第三人效果”愈明显。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第三人效应:1983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正式提 出来这个概念。 理论表述: 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 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 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两层意思: 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大效果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从而导致 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总结
效果研究:早期的效果观——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 早期的效果观——魔弹论(魔弹论出现的背景) 缺点:流于片面和笼统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条件)
1.信息的性质 2.信源的性质 3.社会距离 4.个人因素
1.信息的性质
负面信息: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评价负面信息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对别人 的影响更大,这便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eg:禁毒,暴力等信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但他人 容易受影响
THANKS
小组分工: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李天娇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黄心怡 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戴倩怡
PPT整合——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目录
01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02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 03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提出人:戴维森 时 间:1983年 文 章:《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一.概念的三个方面 二.理论缘起
3、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作用。第三人效果可能会成为传媒素 养教育的障碍,因为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对自己的影响,认为自 己不大会受到负面影响,放松了对传媒内容的批判性解读。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 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戴维森本人强调:“第三人效 果不是单一心理倾向的表现,而是一个伴随多种传播类型、个人 特征、环境情况的复杂反应”。要避免把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绝对 化。
我们必须承认,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也好,还是反 面的也罢,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所以,从理论上 明确“第三人效果”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才能对“传媒发展” 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这个时代大约开始 于9万年前到4万年 前。这种传播方式 提高了人类应对大 自然的能力、促进 了人的进步。
(三)文字时代
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 所指对象分离开,便 产生了语言。之后, 人们又学会了将声音 与所发出声音的人也 分离开,从而使它更 便于携带,这便产生 了文字。
(四)印刷时代
1,广电总局封杀汤唯? 2,广电总局封杀马诺?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第三期,拜金女马诺有错么?
内容提要
@
“第三人效果”理论概说 婚恋交友节目现状分析 第三人效果的验证
传播学基本情况概述
第三人效果概说
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 《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著名的“第三人 效果假设”。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印刷技术的出现,大 大解决了原来知识只 能在贵族一层的人中 间传播的问题。它的 进步使报纸、书籍、 杂志在社会上迅速普 及开来。
(五)大众传媒时代(最后七分钟)
互联网的发展(线性到互动)
Web 1.0是指只 读的Web,以编 辑为特征
Web 2.0带来一 个可以读写的互 联网
Web 3.0是互联 网与通讯服务的 集合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儿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正是这些人的抗议、批判产生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立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理论概念及缘起】“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问世已距今28年。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提出。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并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

戴维森在文章中提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不论这一传播是否为有意的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

而且,不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任何传播效果与其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的反映的人的行为。

”1至于“第三者”的命名,则是因为“从两种不同的立场来看,都有‘第三者’卷入。

’,“从试图评价传播效果的受众来看,最大的影响不是对‘我’(me) 对‘你’(you),而是对‘他们’(them),即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s)。

另一方面,从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来看,第三者则是那些关心信息直接受众的人。

事实上,宣传者试图通过表面上影响某些人,来达到操纵第三者行为的目的。

”由此可见,第三者效果假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认知层面上,“与感受有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

”二是行为层面上,“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这些行动就导致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是不那么直接的效果。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假说来源于对二战的研究和自身的经历。

在整理二战档案时,一位历史学家给戴维森讲述了一个奇怪的事件:太平洋战争期间,硫磺岛上驻扎有一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部队,日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情报,派遣飞机飞临小岛上空散发传单,宣传这场战争是美国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战争,与其他有色民族无关,希望黑人士兵不要为美国白人卖命。

第二天,这只军队果然全部撤退。

后来发现,这些针对黑人士兵的传单在黑人身上并没有发生预期的作用,反而刺激了白人军官,使得他们担心黑人士兵会临阵脱逃而最终撤走了部队。

“多元效果”理论

“多元效果”理论

“知识沟”从传播学角度,怎么解 释?

蒂奇纳(P.J.Tichenor)的“知识沟”理论认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 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 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 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 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 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第三人效果”理论提示的,是一种间接的 强大媒介效果。
1.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许多传播现象
2.“第三人效果”理论还可以帮助传者更 有效地进行传播,特别是说服,宣传活 动。
“框架”理论 加姆桑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 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 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 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 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
社会学:框架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 会境遇的一套特定期望。这是所谓的象征互动视 角。 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信息 和建构信息的方法。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 的认知框架去体验现实,并根据这种框架 采取行动,从而建构现实。这就是预期理 论。
定义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 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 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如对恐 怖主义的报道。 理论运用 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 信息,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 其他方面。长期的狭隘的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 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 活动,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 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 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实的。因此,在社 会现实的建构中,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 架,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前言1983年,美国戴维森教授提出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也称为第三人效应或第三者效果)理论,这个理论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认知层面认为人们普遍感到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本人)的影响,而行为层面则认为“第三人”的某些认知可能造成他们采取某些行动,以免媒介内容侵害他们的利益。

经过26年发展,该理论经历了理论验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三个阶段,研究者多用经验性方法进行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得较为完整。

面对第三人效果的发展趋势如此迅猛,国外上世纪末已在传播学书籍中介绍了这个理论,但国内书籍几乎很少涉猎,还停留在对国外已有成果的介绍上,对“研究进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历史分析法,通过概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重要问题,找出每个问题的表现,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途径。

一、“第三人效果”介绍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

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

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

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

该故事经过多年流传,很多国家在军事或政治策略中利用这样的心理战术达到轻松告捷,但戴维森最后发现这个故事在大众传播效果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第三人效果’在起作用,即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对他人会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对自己的影响较小。

”[1]回顾整个故事,按照美军部队的调查结果,相对于黑人士兵来说,传单的内容对白人军官这个“第三人”的影响大于他们(黑人)自己。

传播学第十二章第六节——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第十二章第六节——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的后续研究
• 理论意义 理解延伸
理论意义
• 社会问题 • 学术价值 • 网络延伸
对社会规范的影响,促进了国家 对传播内容的限制
– 负面内容 – 色情节目,电视暴力,反社会的RAP,
烟酒广告,黄色新闻 – 亚文化群体 – 无政府主义,地下摇滚,被禁电影,
文学作品 为了防止消极信息的扩大化(第三效果)
国与国之间的正常竞争,人与人之间正 常竞争
传统媒介效果理论研究视角的扭转 (研究主体的变化)
从“媒介影响人们的看法”转向“人们对于 媒介效果的看法”
从媒体影响人们的认知到人们的认知“型塑” 了媒体
唯物&唯心观点的辩证(环境塑造了人类, 而人类一切认知又是建立在意识之上)
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结合
• 行为与认知的关系,每一个社会现象背 后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学现象作为依据
第三人效果&多元无知
奥尔波特提出多元无知理论:在一个群 体或社会中,个人无法掌握全体成员意 见的多元分布状况。因此,只要反对意 见不以明确、强烈的 形式表现出来,就 会误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相 互参照)
第三人效果&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 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 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网络时代的“第三人效果”
• 快速、高效、信息庞大 • 网络媒体 • 网络社交媒介的广泛使用(社交网络) • 独特的网络传播现象(“人肉搜
索”“网络语言”) • 针对网络的相关制度的完善
理解延伸
(第三人效果与其他效果的关系)
• 多元无知 • 议程设置 • 沉默的螺旋
对他人受媒介影响程度的认知,可能影 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舆论的认知,进而 会引发议程设置效果,沉默的螺旋效果 或其他社会行为层面的效果。当这种认 知影响到社会精英阶层时,这些效果随 之出现。

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以抢购碘盐风潮为.doc

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以抢购碘盐风潮为.doc

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以抢购碘盐风潮为摘要: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

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

此事件的产生与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

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谣言第三人效果短信抢购国民素质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引发我国国内抢购碘盐风潮。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3月17日下午,国内各大城市均出现碘盐断货的现象。

各大网站纷纷刊发抢盐人群的图片和信息。

抢购风潮缘起于3月16日—主流媒体一则“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起民众的恐慌,不良商家借机炒作,以短信散播碘盐断货谣言,继而引发民众抢购风潮,抢购行为持续至次日中午。

最后,官方以短信、网络媒体、主流媒体等渠道辟谣才终止了谣言扩散,稳定了民心。

这起看似荒谬的抢购风潮折射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盐,而且官方一直掌控着食盐的储备和销售。

为何邻国受害,我自恐慌,而且是空穴来风的恐慌?民众在这起事件中毫无理性思索便加入抢购大军,或是无意识地成为谣言的二次传播者,延伸了谣言传播的广度,增加了恐慌情绪。

其次,稍有科普常识的人即能断言碘盐的成分中没有碘化钾,碘化钾能否防治核辐射尚待考证。

核辐射是否扩展至国内还未可知,在一切未可知的情况下便轻信谣言,陷入极度恐慌中,真是荒谬至极。

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便发生过类似事件,不法商家炒作“板蓝根和醋能预防非典”也导致民众出现抢购风潮。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意义:媒介可通过有选择、有目的地报道事实,来设置议题甚至议题的属性,进而影响社会、公众和舆论。(控制问题)
两级传播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传媒到受众,经过两阶段,首先从大众传媒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到社会公众。其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有效效果论)
2.一段时间媒体大量报道某一话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
原因:1.受教育程度差异 2.知识储备水平差异 3.社会交往差异(社交范围) 4.选择性心理机制 5.大众媒体的经济属性
现实意义:社会转型期间:1.国家和政府:要注重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借助适合贫困者的传播方式,加强知识普及能力
2、理解不同媒介的启迪作用
3、关于“地球村”的理论具有前瞻性
局限性: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的各种因素过于片面。
娱乐至死(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娱乐至死”是他对媒体知识分子的警告。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会沦为大众娱乐。不要让电视带来的情感刺激,一劳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带来的理性思考,这会对严肃的知识是巨大的伤害。
传播
信息流动过程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转。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威伯尔-施拉姆
美国传播学家、传播学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代表作:《新闻学概论》...
学科化、系统化的对传播学进行研究
1982年造访中国,对中国大陆传播学产生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4、“多杂散匿”是受众
5、反馈是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的
人际传播
定义:两者或两者以上进行的、面对面或借助简单非大众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层面:意义的交流、一对一、直接性、相遇)

反诈骗宣传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反诈骗宣传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各类网络应用移动终端的发展普及,网络诈骗成为了社会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分子,也是网络诈骗受害群体之一。

澎湃网发布的《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受害者群体中20-29岁年轻人的整体占比高达41%[1]。

360手机卫士联合新华财经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90后”“00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整体占比达68.4%,这些“90后”“00后”受害者中有不少为大学生[2]。

大学生作为媒介认知水平较高、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也受害于网络诈骗,由此产生的巨大反差,引发广泛关注。

反诈骗宣传,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传统媒体时代,反诈骗宣传受传播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以横幅、传单和口号的方式进行宣传,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宣传范围和效果也较为有限。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下的反诈骗宣传形式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使用融合宣传,传播技术、传播范围、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效果都能更上一层楼,反诈骗宣传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诈骗方式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手段越发高超,反诈骗宣传的技术与手段也亟待提升。

本文尝试从第三人效果理论框架入手,以反诈骗宣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诈骗风险感知中存在的认知偏差与反诈骗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合第三人效果与媒体报道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调查受众的反诈宣传接受意愿、反诈内容理解程度与网络诈骗风险感知三个方面,考察反诈宣传工作中受众反诈素养的培育成效,明晰反诈骗宣传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影响机制,为防范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诈骗形式提供一定指引。

一、文献回顾(一)第三人效果理论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首次界定了第三人效果这一概念。

“第三人效果”认为,受普遍的感知定势影响,受众在判断大众传媒影响力之时,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你”或“我”未必产生多大影响,但对“他”却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目录1研究背景 (2)2研究假设 (2)3研究方法 (3)3.1样本设计 (3)3.2问卷设计 (3)3.3变量说明 (4)3.4数据分析方法 (5)4研究发现 (6)4.1对基本变量的频率分析 (6)4.2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假设的检验 (7)4.3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检验 (8)4.3.1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相关分析 (8)4.3.2对“第三人效果”认知影响的回归分析 (12)4.4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检验 (17)4.4.1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相关分析 (17)4.4.2对“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20)5研究结论 (24)附录:《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26)参考文献 (28)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BBS对在杭高校学生的影响为例的传播效果调查1研究背景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教授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首次明确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这一概念,即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力较大,对自己的影响力较小。

这个假说包括认知和行为两部分,大多数人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介对其他人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力,当大多数人预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会对其他人产生较大影响时,他们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护其他人不受信息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是一个新媒体环境下对“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在理清“第三人效果”假说的基本内涵、研究现状、代表人物及观点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第三人效果”放置于BBS的虚拟网络空间中,将传统媒体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拓展到新媒介环境中,通过运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变量,量化研究BBS对在杭高校学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论证“第三人效果”的相关理论,分析性别、教育程度、专业、独生子女、网络接触频率、BBS接触频率、BBS使用情况、BBS信息评价、媒介素养、自尊程度等因素与“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性,以及这些因素与“第三人效果”认知可能导致的“支持对BBS不良舆论信息进行过滤”和“要求加强立法管制”等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

从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看抢盐风波

从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看抢盐风波

从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看抢盐风波摘要基于“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基本框架,笔者对食盐抢购狂潮的生成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传播理论;第三人效应;抢盐事件受日本大地震和核辐射影响,自2011年3月16日起,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现象。

吃碘盐防辐射,排队购盐,超市断货等消息通过网络和手机媒体传播后,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即,卫生部表示吃碘盐无法防辐射;工信部也表示我国食盐生产和供应有充分保障;同时,专家呼吁民众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听信谣言。

直到政府发布官方信息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渐趋平静,抢购碘盐的狂潮才得以缓解。

传播学的“第三人效应”理论能够很有效地解释这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引发的集合行为。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戴维森(W. P. Davison)于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载《公共舆论季刊》第47卷,第1-15页)中提出。

“第三人效应”理论认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不论这一传播是否有意地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有更大的影响,而不是他们自己。

而且,也不论他们是否是讯息的直接受众,他们所预期的对他人的效果将使他们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任何传播效果与其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的反映的人的行为。

”[1]在此次抢购碘盐的风潮中,信息发布者利用人们核辐射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核事故的恐惧心理,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制造和散播谣言,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同时,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意见领袖利用其个人影响力使得“吃碘盐防辐射”的谣言在群体间和人际间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第三人效应”的研究发现,如果媒介内容是负面的,信息接受者倾向于认为该媒介内容对“我”的影响小于对“他们”的影响。

而且,“第三人效应”与媒介内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媒介内容的负面影响越大,“第三人效应”越显著。

“第三人效应”理论并非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向行为层面延伸。

2003年,Gunther在“第三人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间接影响模式”:受众会先判断别人是否受媒介信息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相应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戴维森大约是1949年到1950年左右,普利斯顿大学的一个年轻的历史学家在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陆战队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有趣的内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穿过了走廊,把他的发现告诉了一个更年轻的社会学家:“你应该懂一些公众舆论的知识。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二战期间,在太平洋的硫磺岛上,有一个由白人长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现役小分队。

日本人知道了这个小分队的位置,并派出了飞机去散发传单。

这些传单强调的主题是:这是一场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人种没有冲突。

传单上大概其写着这样的字眼:‘不值得为白人丧命。

趁着还有机会,赶快退出战争,或者干脆投降。

别心存侥幸。

’第二天,这个小分队撤退了。

”社会学家问:“你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呢?”“因为我完全找不到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士兵们受到了这种宣传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宣传对白人长官起了作用。

看起来,这些传单导致了美军人员事实上的洗牌。

”社会学家支支吾吾地谈了一些诸如白人长官可能怀有负疚感,以及军方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的托词。

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萦绕在他心头的一种感觉:肯定还有些其他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

几年之后,在调查西德新闻界在波恩(西德首都)外交政策形成中的角色期间,这个社会学家有机会去询问许多记者,他们觉得报纸社论对读者思想的影响有多大。

(Davison,1957年)他们最常给出的一种答复是:“社论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影响,但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可能会很大。

”由于无法找到支持以上判断的证据,围绕这条线索的研究最终夭折了。

但是研究者深深地记住了,如此之多的记者都确信社论影响了其他人的看法,却不认为他们自己这类人会受影响。

隔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社会学家开始投身于国家大选在当地的初选,在他支持的候选人的组织里担任了一名志愿者。

选举日前两天,一份支持竞争对手的传单出现在他的邮筒里。

这份传单的质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它无疑会夺走许多选票,得采取点应对措施了。

来不及细想,他就去他所在党派的当地办公室拿了一堆政治印刷品,花了剩下几天的时间挨家挨户发放。

选举后的非正式分析(在地区这一级别上没有开展系统的调研)显示出,两个阵营的宣传材料都没有对选民产生太大影响。

这种结论正如《人民的选择》书中一页所写的一样。

这个社会学家(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开始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当时会认为竞争对手的传单非常有效。

上面这些个人经历,也许还有些被遗忘了经历,都指向了一个命题。

为了起一个更上口的名称,我们也许可以称它为“第三人效应假说”。

总的来说,这个假说预言了人们会倾向于夸大大众传播对其他人看法和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暴露在说服性传播(不管这种传播本身是不是想去进行说服)之下的受众成员中的个体,将会认为这种传播对其他人具有比对自己更大的影响。

不管这些个体是不是该信息表面上的受众,他们都认为这种传播会影响其他人,并有可能会让那些人采取一些行动。

于是,这种传播的影响,非但不太可能引起表面上的受众的反应,反而很有可能会引起那些预测或者自以为察觉了其他人反应的人们的反应。

这种还在研究中的现象之所以被称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针对“第三人”有两个不同的观察立场。

在那些试着去评估某种传播的效果的人眼中,这种传播最强的影响力并非体现在“我”或者“你”身上,而是体现在“他们”——所谓的“第三人”——身上。

另一方面,在宣传者或者其他的说服性传播者眼中,“第三人”是那些通过某种方式关注表面上的受众的看法和行为的人。

事实上,宣传者可能会尝试着通过在表面上去影响其他人,来操纵那些“第三人”们的行为。

这第二种对“第三人”的定义,也许早已经在出现在那些策划向硫磺岛上的黑人小分队散发传单的日本战略家的脑海里了。

他们可能本来就没指望那些传单会对士兵本身产生影响,取而代之的是,试图刺激白人军事长官去采取那些事实上他们显然采取了的行动——即,撤回那支小分队。

这种对日本军事战略家们的推测是有事实依据的。

英国和美国在欧洲的攻心战,就使用过非常类似的策略。

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当局的攻心战师的历史(Bad Homburg,德国,1945年)提到了胡格诺行动——一个通过呼吁德国全体飞行员携机投诚从而暗中破坏德国空军力量的计划。

实施这样的呼吁并不困难。

众所周知,同盟国的广播节目是被德国政府严格监听的,并且监测报告会提供给德国所有的政治和军事高层。

关于纳粹空军投诚的暗示很多。

比如,一个播音员说“滑倒”,就是在暗示有一架在官方报道中被击落的德国飞机,实际上已经在英国安全着陆。

可以想象,这些暗示中至少有一些将会被柏林警觉的广播监听者的搜集起来。

攻心战师的历史告诉我们:从这个行动中得到的好处,并不在于投诚飞机的实际数目,而在于它对德国当局可能会对全体飞行员采取的对策的影响……反投诚手段的日益严酷,指示战地警察对所有人投去猜疑的目光——这种做法将会对士气产生严重危害。

并且,官员的升迁更多地取决于可靠与否,而非能力高低。

(p. 53)几个世纪以来实干型的说服者,很可能都意识到了“第三人效应”的这一用途。

恋人们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毫无疑问,也经常会表面上装作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实际上是想要影响爱人的举动。

原文: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W. PHILLIPS DAVISONIn 1949 or 1950, while combing through cartons of U.S. Marine Corps documents from World War II, a young historia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came across a series that piqued his curiosity. He stepped across the corridor and described his find to an even younger sociologist:"You're supposed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public opinion. What do you make of this? There was a service unit consisting of Negro troops with white officers on Iwo Jima Island in the Pacific. The Japanese learned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is unit and sent planes over with propaganda leaflets. These leaflets stressed the theme that this was a white man's war and that the Japanese had no quarrel with colored peoples. They said, more or less, 'Don't risk your life for the white man. Give yourself up at the first opportunity, or just desert. Don't take chances.' The next day that unit was withdrawn.""Why do you find this so interesting?" asked the sociologist."Because I can't find any evidence that the propaganda had an effect on the troops at all. But it sure had an effect on the white officers. The leaflets seem to have caused a substantial reshuffle of personnel."The sociologist mumbled something about probable guilt feelings on the part of the white officers and a tendency of the military to prefer solutions that involve physical action. But he couldn't escape th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else was involved.A few years later, in the course of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the West German press in the formation of Bonn's foreign policy, the sociologist had occasion to ask a series of journalists how much influence they thought newspaper editorials had on the thinking of their readers (Davison, 1957). One of the replies given frequently was along the following lines: "The editorials have little effect on people like you and me, but the ordinary reader is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quite a lot." Since evidence to support such a judgment could not be located, this line of inquiry was eventually abandoned, but the re-searcher remained impressed with the extent to which many journalists were convinced that editorials had an effect on other people's attitudes, while discounting the effect on people like themselves.Some time after that, the sociologist became involved in the local phase of a national election, serving as a volunteer for his preferred candidate's organization. Two days before the election a leaflet supporting the rival candidate appeared in his mailbox. He was impressed with its quality. It would undoubtedly swing a lot of votes. Some counteraction would have to be taken. Without thinking further, he procured a pile of political literature from his own party's local office and spent the rest of the day distributing it door to door.Informal postelection analyses (no systemat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at the local level) suggested that neither set of propaganda materials had exerted much influence on the voters. It was as though a page had been taken out of The People's Choice. The sociologist (who is identical with the writer of this article) began to ask himself why he had assumed that the rival candidate's leaflet would be so effective.Thes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robably others that have been forgotte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position that, for want of a better label, may be calle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hypothesis." In its broadest formulation, this hypothesis predicts that people will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influence that mass communications have on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others. More specifically, individuals who are members of an audience that is exposed to a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whether or not this communication is intended to be persuasive) will expect the communication to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others than on themselv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se individuals are among the ostensible a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