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果
(一)理论的提出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 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二)观点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大 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 作用,大众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表面受众中直接发 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戴维森 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为“第三人效果”。 简单概括: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强的影响效果。
2、社会距离:自己和他人的距离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定: a、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自己和他人愈相似,距离越 近。 b、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差异性愈小,距离就越近。 也有研究用性别来判定社会距离的远近: 同性的社会距离较近,异性较远。 3、个人特点 年龄、教育是近来研究的焦点。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自尊是造成第三人效果的原因。
(三)第三人效果的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认知层次,人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大于 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种认识会使知觉者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四)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媒介内容 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媒介内容会造成较大的第三人效果;正面的 或需要的媒介内容则不仅不会造成第三人效果,甚至可能造成 颠倒的第三人效果。
资料来源: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杜秀芳、任淑红 《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的案例研究》—— 嵇美云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谢小芳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陶鹤山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往往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而“第三人效果”则是指一个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比较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而低估他人的能力和实际表现。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现象,它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观察到,并且对我们的行为和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验。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旨在探究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是否受到社会化分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观看被试(即另一位实验参与者)与其他陌生人一起参与某项活动时,观察者倾向于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人在能力和表现方面更为出众。

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内部经验,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相比之下,我们对他人的内部经验了解有限,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进行评估,容易低估他人的能力。

第三人效应也可以通过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与同伴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在这种比较中,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能力较弱的人进行对比,从而获得自我陶醉的满足感。

这种比较方式导致了对他人能力的低估和自身能力的高估。

此外,第三人效应还与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有关。

当人们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角色,或者被寄予较高期望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应。

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更大的自信,并且更倾向于忽视他人的能力和表现。

第三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职场上,员工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而低估同事的能力。

这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团队合作的困难。

同样,在教育领域,学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低估同学的能力。

这可能会导致学习氛围的不良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要克服第三人效应,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第三人效果的倾向,并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价。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以加深对他人能力的认识和尊重。

第三人效果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理论名词解释“第三人效果”是指客观现实的存在,因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的其他人也同时参与了这个事件或活动,这个第三人(也就是在公共行政关系中,除当事人以外的人)对该事件或活动的影响也包括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效力范围内。

根据这个概念可以发现,它所指向的是行政行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如何分析“第三人效果”呢?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第三人效果”,是指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因某一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受到影响而产生的“不应有”的心理感受或者客观状态,其本质在于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管理的公共利益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平衡关系。

具体表现形式有:理论依据:我国学者赵广明等所著《行政法学》一书中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理论,并且在理论层面上将其细化为四种类型,即名誉损害、荣誉损害、利益损害、安全危险。

名誉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或隐私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中受到损害。

其典型形式有侮辱性的称呼、诽谤性的批评、恶意中伤性的污蔑、非正式的性骚扰、损毁名誉信件和获得声誉的行为等。

荣誉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荣誉权利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受到损害。

这种荣誉损害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政相对人自身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机构、组织的荣誉权利因为某种原因而丧失;二是行政相对人的声誉因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遭到破坏,或者说,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导致某种不良后果,进而导致该相对人在日常生活、经济交往甚至社会交往中地位的降低或贬值。

利益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益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中受到损害。

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财产的减少或增加,但行政相对人却未能在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发生前预见到该行政主体行为的结果,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财产将会减少,所以这种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对相对人造成的利益损害就是利益损害。

安全危险,是指行政相对人的安全因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受到威胁,但行政相对人却无法预料到该行政主体行为的结果,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

新闻与传播热点知识:第三人效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新闻与传播热点知识:第三人效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新闻与传播热点知识:第三人效果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我们生活在一个能处处感受到大众传播影响力的时代,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之普遍和强大,我们的看法和认识可能接近或一致的。

但是,如果进一步提问:大众传播更容易在什么人身上起作用?在“我们”、“你们”和“他们”之间,谁更容易接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也许会觉得更具有多样性。

但是,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和实证研究却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些信息对“我”或“你”未必起多大作用,然而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这个看起来似乎很另类的效果理论,实际上考察的是人们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普遍的认知倾向。

理论背景太平洋战争期间,硫磺岛上驻有一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部队,日军向该岛空投了大批传单,宣传美日之战是白人挑起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煽动黑人士兵投降或逃亡。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这支美军部队竟然全部撤退了。

后来发现,传单其实对黑人士兵并没有产生影响,因为在随后的战斗中,黑人士兵表现英勇,而是白人军官和上级指挥部门担心日军的心理战会在黑人中产生效果,于是决定了这次撤退。

冷战初期,戴维森研究联邦德国报刊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在向记者提问西德报刊的社论是否会影响读者之际,戴维森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

不少记者回答:那些社论对像你我这样的人影响很小,对那些一般的受众有可能影响比较大。

从1978年开始,戴维森就开始了去研究记者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最后呢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第三人效果。

理论内涵戴维森在文章中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传播学概论 十二章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概论 十二章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三)“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的社会行为 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 关:一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另一种 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 为。
• 当一个人认为某一大众媒介信息对社会有害 时,虽然认为自己较少可能受其影响,但会赞同 对媒介内容实行审查。对媒介内容的审查制度是 社会干涉中强硬家长式统治的体现,这种审查制 度本能地假设人们没有能力为自己屏蔽掉不良内 容,只要接触这类内容,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 其伤害。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 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 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 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 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 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 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 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 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一)“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 • “自我强化”理论:对自己盲目乐观,虚幻的优 • 越感,自我服务式归因(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 己的作用)。
•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 信息的性质:正面信息→第一人效果 负面信息→ 第三人效果 • 信源的性质→可信度低、说服动机强→第三人效果 • 社会距离→圈外人→第三人效果 • 个人因素→年龄大、学历高、信息观点与既有立场 不一致、信息与自我关联强、对信息的专业感强→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什么是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对自己与其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更优越的一种心理偏见。

当人们观察他人时,他们往往会认为那些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大、更有魅力、更成功。

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观察到,如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学校等。

第三人效果的原理第三人效果可以解释为一种自我增强的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感知所驱动的认知偏见。

人们倾向于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而将自己相对贬低。

这种倾向可能是一个保护机制,让人们保持谦逊和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减少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第三人效果的实例社交关系当人们观察到别人的社交圈更广泛,更有魅力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在社交上相对较差。

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自卑,降低自信心,并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

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对他人的职业能力产生自卑感。

当人们看到别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晋升或奖励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就。

学校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可能会比较自己的学术成绩、体育水平或艺术才华与其他学生。

当他们看到其他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该领域相对较差,产生自卑感。

如何应对第三人效果?了解第三人效应存在的原因和实际影响是应对这种心理现象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应对第三人效果的方法:1.自我认知和肯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

与那些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但不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对手,而是从中获取启示和灵感。

2.积极评价他人: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成功和成就。

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是用他人的成功来激励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取得进步来增强自信心。

4.建立支持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样可以减少对他人的比较,并建立积极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结论第三人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可以在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观察到。

了解第三人效应的原理和实际影响,以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并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

新闻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新闻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新闻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新闻学的理论框架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新闻学的理论框架1.马斯洛金字塔理论马斯洛金字塔理论是新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新闻的价值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新闻媒体通过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信息和服务。

2.媒介效应理论媒介效应理论旨在研究新闻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其中包括媒体对观众态度、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该理论通过观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反应,揭示了媒体在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3.门控理论门控理论认为,新闻媒体是信息流动的门控者,决定了哪些信息能够进入公众视野。

该理论强调了新闻编辑、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在选择和呈现新闻内容时的主动性和影响力。

二、新闻学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新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受访者的意见、看法和对新闻报道的评价。

通过统计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观众对不同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2.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新闻学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新闻现场的背景、新闻报道的过程和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和个案,对于深入理解新闻产业和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常用于分析新闻报道的文本和图片。

研究者可以通过制定研究规范,对新闻报道中的信息量、主题、观点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揭示新闻报道的趋势和偏向,了解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呈现方式。

4.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在新闻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控制变量,观察不同因素对公众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和验证新闻媒体对受众的潜在影响。

总结: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包括马斯洛金字塔理论、媒介效应理论和门控理论等。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第三人效应:1983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正式提 出来这个概念。 理论表述: 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 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 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两层意思: 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大效果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从而导致 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总结
效果研究:早期的效果观——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 早期的效果观——魔弹论(魔弹论出现的背景) 缺点:流于片面和笼统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条件)
1.信息的性质 2.信源的性质 3.社会距离 4.个人因素
1.信息的性质
负面信息: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评价负面信息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对别人 的影响更大,这便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eg:禁毒,暴力等信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但他人 容易受影响
THANKS
小组分工: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李天娇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黄心怡 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戴倩怡
PPT整合——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目录
01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02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 03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提出人:戴维森 时 间:1983年 文 章:《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一.概念的三个方面 二.理论缘起
3、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作用。第三人效果可能会成为传媒素 养教育的障碍,因为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对自己的影响,认为自 己不大会受到负面影响,放松了对传媒内容的批判性解读。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 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戴维森本人强调:“第三人效 果不是单一心理倾向的表现,而是一个伴随多种传播类型、个人 特征、环境情况的复杂反应”。要避免把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绝对 化。
我们必须承认,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也好,还是反 面的也罢,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所以,从理论上 明确“第三人效果”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才能对“传媒发展” 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二)说话和语言时代
这个时代大约开始 于9万年前到4万年 前。这种传播方式 提高了人类应对大 自然的能力、促进 了人的进步。
(三)文字时代
人类学会将声音与其 所指对象分离开,便 产生了语言。之后, 人们又学会了将声音 与所发出声音的人也 分离开,从而使它更 便于携带,这便产生 了文字。
(四)印刷时代
1,广电总局封杀汤唯? 2,广电总局封杀马诺?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第三期,拜金女马诺有错么?
内容提要
@
“第三人效果”理论概说 婚恋交友节目现状分析 第三人效果的验证
传播学基本情况概述
第三人效果概说
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 《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著名的“第三人 效果假设”。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印刷技术的出现,大 大解决了原来知识只 能在贵族一层的人中 间传播的问题。它的 进步使报纸、书籍、 杂志在社会上迅速普 及开来。
(五)大众传媒时代(最后七分钟)
互联网的发展(线性到互动)
Web 1.0是指只 读的Web,以编 辑为特征
Web 2.0带来一 个可以读写的互 联网
Web 3.0是互联 网与通讯服务的 集合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考研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总结

考研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总结

考研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总结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以下将对新闻传播学的一些重要理论知识进行总结。

一、传播的类型1、人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这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例如,我们在思考问题、回忆过去、自我反思时,都是在进行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它是最常见、最直接、最丰富的传播方式,比如面对面的交谈、电话沟通等。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归属感,会形成特定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前者又可分为上行传播、下行传播和平行传播。

5、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大众传播的媒介。

二、传播模式1、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5W 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2)香农—韦弗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说明了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干扰。

2、循环互动模式(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并且打破了传统的直线模式,认为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2)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并且认为传播过程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

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

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

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该理论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儿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正是这些人的抗议、批判产生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立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第二十三讲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

第二十三讲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
P68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认知结构。
3、个人框架与组织框架
(1)个人框架
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等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 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2)组织框架
组织新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体现着一个 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以及其动机、立场、 倾向和态度。
.
制作和播放《芝麻街》的初衷:利用普及率已经很 高的电视媒体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结果发现,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 果。但是对节目的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 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 蒂奇诺(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多
林诺(社会学教授)、奥利娅
• 例如,在动物园中一个猴子开玩笑地咬另一个猴子时,两 个猴子都明白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尽管它们看上去像是 真正的战斗。这个“咬”的信息就是一个元信息传播的讯 息——它说:“这是一个玩笑,不是战斗。”为先决条件 的。
• (2)框架
• 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概念,框 架:即信息传递双方对所传递的符号的诠 释规则。
例如,一个记者选择新闻素材、判断新闻价值、突显新闻视角、 确定报道的立场,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以新闻记者的个人新闻 框架,而这篇新闻稿经过编辑部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新闻 立场及其原则进行把关、修改加工和版面处理的过程之后, 则体现了媒介的组织框架
4、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
(1)媒介框架 各类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 (2)新闻框架 媒介框架用于新闻建构中即新闻框架 具体而言,新闻媒介进行新闻选择、加工、
• 例如:点头—YES;摇头—NO
2、戈夫曼与框架
• 1974年;社会学家,E.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 • 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 • 框架的作用:人们对于现实生活讲演的归纳、结构和阐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与理解愈发重视。

第三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一种心理现象。

本文将探讨第三人效果的意义,并分析在理解这一效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第三人效果的意义第三人效果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时,倾向于认为该信息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自己。

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如政治、广告、教育等。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当个体认为某条信息对其他人影响较大时,他们更可能将这条信息传播出去,从而扩大信息的影响力。

2.导致认知偏差:第三人效果可能导致个体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3.影响舆论引导: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第三人效果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提高传播效果。

4.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第三人效果可以使个体在接收信息时,更加关注社会规范和他人的看法,从而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维持。

二、理解第三人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1.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接收信息时,第三人效果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第三人效果的产生。

2.信息类型: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政治、娱乐、教育等,可能导致第三人效果的产生程度不同。

3.传播渠道: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可能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在一个重视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第三人效果可能更为明显。

5.防止认知偏差:在理解第三人效果时,要注意避免因认知偏差而导致对信息的错误判断。

6.提高信息素养:提高个体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有助于降低第三人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第三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理解第三人效果时,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信息类型、传播渠道、社会环境等因素,以提高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2.“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

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3.“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提出一个系统模式。

该系统模式具有: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等特点。

4.“知沟”: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5.“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6.“5W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即五W传播模式。

传播学第十二章第六节——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第十二章第六节——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的后续研究
• 理论意义 理解延伸
理论意义
• 社会问题 • 学术价值 • 网络延伸
对社会规范的影响,促进了国家 对传播内容的限制
– 负面内容 – 色情节目,电视暴力,反社会的RAP,
烟酒广告,黄色新闻 – 亚文化群体 – 无政府主义,地下摇滚,被禁电影,
文学作品 为了防止消极信息的扩大化(第三效果)
国与国之间的正常竞争,人与人之间正 常竞争
传统媒介效果理论研究视角的扭转 (研究主体的变化)
从“媒介影响人们的看法”转向“人们对于 媒介效果的看法”
从媒体影响人们的认知到人们的认知“型塑” 了媒体
唯物&唯心观点的辩证(环境塑造了人类, 而人类一切认知又是建立在意识之上)
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结合
• 行为与认知的关系,每一个社会现象背 后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学现象作为依据
第三人效果&多元无知
奥尔波特提出多元无知理论:在一个群 体或社会中,个人无法掌握全体成员意 见的多元分布状况。因此,只要反对意 见不以明确、强烈的 形式表现出来,就 会误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相 互参照)
第三人效果&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 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 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网络时代的“第三人效果”
• 快速、高效、信息庞大 • 网络媒体 • 网络社交媒介的广泛使用(社交网络) • 独特的网络传播现象(“人肉搜
索”“网络语言”) • 针对网络的相关制度的完善
理解延伸
(第三人效果与其他效果的关系)
• 多元无知 • 议程设置 • 沉默的螺旋
对他人受媒介影响程度的认知,可能影 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舆论的认知,进而 会引发议程设置效果,沉默的螺旋效果 或其他社会行为层面的效果。当这种认 知影响到社会精英阶层时,这些效果随 之出现。

第三人效应理论

第三人效应理论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
1
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大部分学者关心这两个前提中的第一个,即认知(perception)方面的问题,如裴儒夫(R. M. Perloff)和 沙尔文(M. B. Salwen)等学者对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个认知方面的前提已经在不同领域大量的研究成 果中得到验证和支持。在最近几年中,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向行为前提,这个前提预言作为第三 人认知结果,人们会支持信息限制,如对色情与暴力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
第三人效应理论是以“我”和“他们”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而展开的。首先是“我”或“第一人”,戴维森认为(但没有 证明),这个概念表示“其他人没有能使我形成正确意见的信息”。裴儒夫(R. M. Perloff)直接与戴维森的 个人经验性概念一致,利用1982年对在黎巴嫩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的电视新闻报道(news coverage)做了 一个实验,得出“自我投入巨大地影响了传播效果的认知”,尽管一个共同的结论是报道确实对他的国民影响 很小。
2
为人们没有意识到(也不相信)大众传媒影响他们的力量,因而使他们更易于受媒介操纵,当然后一种担心 更加剧了前一种担心。在这个研究中,对互有差异的认知与年龄,教育两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 形成一个针对这种现象的理论框架。
1.关于着重认识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检验的一个理论就是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就越能意识到 媒介的效果,不过也应当看到,他们头脑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力的意识使他们个人更易于受这些效果的影响。 这个理论也说明了教育与被认知的媒介效果之间矛盾的明确的关联性,即互有差异的认知与教育之间的负面 关系,其根源是受教育的人会更多地意识到他们的环境,从而意识到媒介效果以及对他们的认知的不一致性 更为敏感。不过这个理论还说明,矛盾是由认知程度高的第三人效应与认知程度低的第一人效果之间产生的。 这项调查发现了教育与第三人媒介效果的认知密切相关的同时,还发现它与第一人媒介效果的认知的关系并 不十分明显。总之,教育强化了认知的第三人与第一人媒介效果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认 为,媒介对他人的效果确实比教育程度低的人要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多元效果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等)
兴起的背景— 媒介环境的变动; 社会信息量的剧增; 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和多样; 美国以外各国研究的兴起 效果研究: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浅到精深,从片面到全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效果的认识越来越科学、深入和丰富。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框架理论
渊源: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
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 了多个学科,因而在取向和分析上也呈现出多元、开放而混乱的
局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其根本是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 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一、影响第三人效果强度的因素: (1)受众对信息来源特征的认识 (2)受众对信息内容特性的认知 (3)受众对个人特质的变量,包括心理特质和社会背景 二、对第三人效果的起因和生成机制的探讨 “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1)认知因素
(2)动机因素
三,从第一层次转向第二层次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对知沟产生的原因,从受众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几点:
(1)受众传播技能的差异
(2)原有信息储备的差异 (3)相关社会交往的差异
(4)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上海外因对知沟理论提出质疑 从个体行为者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情境需求 (2)动机因素 这一补充,对以往依据社会经济地位并未发现知沟出现扩大的结 果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大众传播学
王玲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 (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 “知识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
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总结
效果研究:早期的效果观——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 早期的效果观——魔弹论(魔弹论出现的背景) 缺点:流于片面和笼统
有限效果论——(传播流程的研究、劝服研究)
有限效果论的缺点: 就效果而言,只注意态度、行为的变化,而忽略信息的功用 从时间看,只注重短期效果,而忽略长期效果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对知沟的假设: (1)把社会结构作为研究的首要因素,以社会经济地位,通常是 教育程度作为变量,分析不同的群体在获取信息方面的差异,这 意味着媒介信息分配的不均衡现象是业已存在的、不平等的社会 结构的产物 (2)在媒介的层面,认为印刷媒介更有利于社会精英对其地位 和权力的维护 (3)在媒介内容层面,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为主要对象
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 官信息中推断出潜在的因果联系。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海德把 归因定义为行为和对此行动负责的个人之间的连接。
高夫曼也同样假设人们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主动积极 的去分辨和解释生活经验来弄清楚身处的世界。个体对感知信息 的反应依赖于被称为“primary framework”的诠释基模。这些框架 可以区分为自然框架和社会框架。自然框架帮助理解自然界和无 意识的事件,而社会框架则帮助定位,感知,判断和标识有意识 的人类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第三人效应:1983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正式提 出来这个概念。 理论表述: 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 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 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两层意思: 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大效果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从而导致 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