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应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果
(一)理论的提出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 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二)观点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大 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 作用,大众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表面受众中直接发 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戴维森 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为“第三人效果”。 简单概括: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强的影响效果。
2、社会距离:自己和他人的距离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评定: a、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自己和他人愈相似,距离越 近。 b、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差异性愈小,距离就越近。 也有研究用性别来判定社会距离的远近: 同性的社会距离较近,异性较远。 3、个人特点 年龄、教育是近来研究的焦点。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自尊是造成第三人效果的原因。
(三)第三人效果的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认知层次,人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大于 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种认识会使知觉者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四)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媒介内容 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媒介内容会造成较大的第三人效果;正面的 或需要的媒介内容则不仅不会造成第三人效果,甚至可能造成 颠倒的第三人效果。
资料来源: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杜秀芳、任淑红 《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的案例研究》—— 嵇美云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谢小芳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陶鹤山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往往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而“第三人效果”则是指一个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比较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而低估他人的能力和实际表现。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现象,它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观察到,并且对我们的行为和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验。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旨在探究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是否受到社会化分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观看被试(即另一位实验参与者)与其他陌生人一起参与某项活动时,观察者倾向于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人在能力和表现方面更为出众。

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内部经验,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相比之下,我们对他人的内部经验了解有限,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进行评估,容易低估他人的能力。

第三人效应也可以通过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与同伴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在这种比较中,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能力较弱的人进行对比,从而获得自我陶醉的满足感。

这种比较方式导致了对他人能力的低估和自身能力的高估。

此外,第三人效应还与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有关。

当人们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角色,或者被寄予较高期望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应。

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更大的自信,并且更倾向于忽视他人的能力和表现。

第三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职场上,员工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而低估同事的能力。

这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团队合作的困难。

同样,在教育领域,学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低估同学的能力。

这可能会导致学习氛围的不良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要克服第三人效应,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第三人效果的倾向,并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价。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以加深对他人能力的认识和尊重。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笔记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笔记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第三人效应概念的提出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二、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起源 (6)1. 第三人效应思想的起源 (8)技术进步与社会思潮的影响 (9)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10)2.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形成 (12)早期研究者对第三人效应的探讨 (14)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 (14)三、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发展 (16)1.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7)动态视角下的第三人效应研究 (18)多元视角下的第三人效应分析 (19)2. 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实证研究 (21)媒体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 (22)社交网络中的第三人效应 (24)其他领域的第三人效应研究 (25)四、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应用与影响 (26)1. 第三人效应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 (28)2. 第三人效应理论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30)3. 第三人效应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31)4. 对第三人效应理论的反思与展望 (32)五、结论 (33)1. 主要观点总结 (34)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5)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7)一、内容综述《第三人效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一书对第三人效应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不仅追溯了该理论的历史起源,还详细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演变。

第三人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描述了人们在传播信息时,往往会认为接收信息者(如家人、朋友)会比传播者本人更容易受到该信息的影响。

这种效应的形成,往往与人们的信息感知、解读以及人际关系的亲疏有关。

在理论的起源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第三人效应概念的提出背景和早期研究。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理论最初是在传播学领域得到关注的,并且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媒介环境等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人效应理论逐渐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等,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心理现象。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

59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陆子衿(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摘 要: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向网络行为、网络关系转化,我国社会转型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极易在网络平台上引起轰动,形成网络公共事件。

本文基于第三人效应的理论框架,以“雄安新区炒房”和“江某案百万签名募集”两个事件为例,探究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新变化。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网络公共事件;传播效果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59-02收稿日期:2018-06-07作者简介:陆子衿,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兴起,信息接收设备高速更迭,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中,受众可以隐匿身份自由发布言论,个体在频繁的信息交互中不断强化了自身寻求关注的欲望,传播效果也因此趋向于扩大化,“第三人效应”和“颠倒的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也变得尤其突出。

一、第三人效应理论概述 第三人效应描述的是人际传播中的一种现象,即当个体面对具有高度诱导性、劝服性的传播信息时,会高估自己,低估他人。

人们认为其他人更易被负面信息诱导,而自己则能理性处理这类信息,而当面对正面信息时,又会产生“颠倒的第三人效应”,认为这类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较弱。

“媒介效果受他人对说服信息的反应的认知,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说服性本身”[1]。

由于第三效应,个体会对他人接收信息后可能产生的行为作出错误的预判,从而影响到个体自身的行为。

“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从行为层面来看,对他人可能的影响也会使人们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理论又称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应。

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1983 年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既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个人层面(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社会层面(对他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比如,国家网信办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及公众号,大量网民纷纷叫好。

对于一些平时不怎么看内涵段子或者认为自身知识水平较高不会受到低俗信息影响的用户来说,关不关停其实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他们认为内涵段子上的不良信息会误导他人,尤其是针对知识储备尚不完善的青少年来讲,内涵段子上的低俗信息会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他们对关停内涵段子持肯定态度,这正是戴维森第三人理论的体现。

但“第三人理论”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针对所有人都成立。

“第三人理论”与下列三个因素相关:
1、当事人的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越高,当事人越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第三人效果”越明显。

2、信息内容的负面或有害程度。

信息中含有色情、暴力或诽谤、污蔑性内容时,负面或有害程度愈高,“第三人效果”愈明显。

3、社会距离。

第一人(当事人)与第三人(他人)之间的地理的、心理的距离愈远,“第三人效果”愈明显。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什么是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对自己与其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更优越的一种心理偏见。

当人们观察他人时,他们往往会认为那些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大、更有魅力、更成功。

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观察到,如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学校等。

第三人效果的原理第三人效果可以解释为一种自我增强的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感知所驱动的认知偏见。

人们倾向于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而将自己相对贬低。

这种倾向可能是一个保护机制,让人们保持谦逊和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减少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第三人效果的实例社交关系当人们观察到别人的社交圈更广泛,更有魅力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在社交上相对较差。

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自卑,降低自信心,并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

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对他人的职业能力产生自卑感。

当人们看到别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晋升或奖励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就。

学校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可能会比较自己的学术成绩、体育水平或艺术才华与其他学生。

当他们看到其他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该领域相对较差,产生自卑感。

如何应对第三人效果?了解第三人效应存在的原因和实际影响是应对这种心理现象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应对第三人效果的方法:1.自我认知和肯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

与那些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但不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对手,而是从中获取启示和灵感。

2.积极评价他人: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成功和成就。

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是用他人的成功来激励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取得进步来增强自信心。

4.建立支持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样可以减少对他人的比较,并建立积极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结论第三人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可以在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观察到。

了解第三人效应的原理和实际影响,以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并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

传播学日本震出的盐荒——第三人效应

传播学日本震出的盐荒——第三人效应

与一个人的信息渠道多少有关。信息渠道多、 广,就不易发生第三人效应,因为不同渠道 总会有误差,从而产生警觉,对信息进行过 滤,易发现第三人传言的动机与真实性。
3
面对第三人效应的应对措施
面对第三人效应,我们应该理智的对待他人对自己或 是外部事物的评价;
面对第三人效应,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小道消息, 为自己的思想撑起一把保护伞;
日本震出的盐荒
——生活中的第三人效应
组员: 杨志 金磊鑫
Content
盐荒的开端:3·11日本地震 民众对食用盐的疑虑 相顾无盐,惟有泪千行 最完美的诠释——第三人效应
盐荒的开端:3·11日本地震
背景回顾
Text Text Text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 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跟着地震到来的还有巨大的海啸。地 震、海啸过后,位于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受到损坏,具有放射性的核 物质发生泄漏。这就是日本的核泄漏事件。
我国食盐产地有……
我国的食盐产地分布很广,其中辽宁、山东、两淮盛产海盐,自古闻名
湖盐:中国湖盐产量最多的省是青海,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 尔汗盐池。 井矿盐:中国井矿盐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河南、 重庆及安徽等省、市。
岩盐: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 食盐消耗: 中国年消耗食盐约700万吨,可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当然,第三人效应的产生也与个人特质有关
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 有关。程度越高,越 易理性地认知他人的 评价,不管是当面的 还是背后的,他们更 会理智地来进行自我 评价,特别对背后的 小道消息更会引起提 防,因此就不容易产 1 生第三人效应。
2 与一个人对第三人效应的破解频率有关。一 个人多次破解了第三人效应的发生原因,那 么,他对第三人的传言就十分敏感、警觉, 就不易再发生这一效应。否则,就容易发生 该效应。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第三人效应:1983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正式提 出来这个概念。 理论表述: 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 影响。而且,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 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两层意思: 一与感受有关,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大效果 二与效果有关,正因由此感受,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从而导致 了信息的效果——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总结
效果研究:早期的效果观——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 早期的效果观——魔弹论(魔弹论出现的背景) 缺点:流于片面和笼统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条件)
1.信息的性质 2.信源的性质 3.社会距离 4.个人因素
1.信息的性质
负面信息: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评价负面信息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对别人 的影响更大,这便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eg:禁毒,暴力等信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但他人 容易受影响
THANKS
小组分工: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李天娇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黄心怡 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戴倩怡
PPT整合——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目录
01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02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 03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提出人:戴维森 时 间:1983年 文 章:《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一.概念的三个方面 二.理论缘起
3、第三人效果与媒介素养作用。第三人效果可能会成为传媒素 养教育的障碍,因为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对自己的影响,认为自 己不大会受到负面影响,放松了对传媒内容的批判性解读。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影响力的现象,我们都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 一种效果机制单纯起作用的结果。戴维森本人强调:“第三人效 果不是单一心理倾向的表现,而是一个伴随多种传播类型、个人 特征、环境情况的复杂反应”。要避免把大众传播的影响力绝对 化。
我们必须承认,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也好,还是反 面的也罢,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所以,从理论上 明确“第三人效果”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才能对“传媒发展” 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效果分析(六) 知识沟理论、第三人效应、框架分析 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多元效果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等)
兴起的背景— 媒介环境的变动; 社会信息量的剧增; 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和多样; 美国以外各国研究的兴起 效果研究: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浅到精深,从片面到全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效果的认识越来越科学、深入和丰富。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框架理论
渊源: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
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 了多个学科,因而在取向和分析上也呈现出多元、开放而混乱的
局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其根本是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 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这一思想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启示是,在新闻媒介中存
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 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类型为描述事件提供了一
条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
恩特曼(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 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 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 吉特林(Gitlin)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 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 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有效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加姆桑(Gammson)对框架做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框架定义可 分为两类,一类指框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指涉人们观察 世界的镜头,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指涉人们由框 架建构的内容,代表一种意义的联结,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伍(Woo)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 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理论概念及缘起】“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问世已距今28年。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提出。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并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

戴维森在文章中提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不论这一传播是否为有意的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

而且,不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

任何传播效果与其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的反映的人的行为。

”1至于“第三者”的命名,则是因为“从两种不同的立场来看,都有‘第三者’卷入。

’,“从试图评价传播效果的受众来看,最大的影响不是对‘我’(me) 对‘你’(you),而是对‘他们’(them),即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s)。

另一方面,从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来看,第三者则是那些关心信息直接受众的人。

事实上,宣传者试图通过表面上影响某些人,来达到操纵第三者行为的目的。

”由此可见,第三者效果假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认知层面上,“与感受有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

”二是行为层面上,“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这些行动就导致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是不那么直接的效果。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假说来源于对二战的研究和自身的经历。

在整理二战档案时,一位历史学家给戴维森讲述了一个奇怪的事件:太平洋战争期间,硫磺岛上驻扎有一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部队,日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情报,派遣飞机飞临小岛上空散发传单,宣传这场战争是美国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战争,与其他有色民族无关,希望黑人士兵不要为美国白人卖命。

第二天,这只军队果然全部撤退。

后来发现,这些针对黑人士兵的传单在黑人身上并没有发生预期的作用,反而刺激了白人军官,使得他们担心黑人士兵会临阵脱逃而最终撤走了部队。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心理学影响因素论文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心理学影响因素论文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浅析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85-02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

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优越感乐观偏见自我服务一、第三人效应产生背景与内容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

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

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

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

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戴维森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作用)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而导致的行为”。

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

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案例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案例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案例
第三人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不仅会受到自己的行为影响,还会受到他人行为影响。

与观察者称为第三人存在的情况下,即使观察者不参与行为,也会对行为者的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人效应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体现,但是它的存在总的来说比较明显。

本文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分析第三人效应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

大多数人都知道,当有一个家长出现在教室时,孩子的行为会有所不同。

一项研究表明,当家长陪着孩子学习时,孩子的学习活跃性会发生变化。

孩子们更容易进行非正式讨论,更少去纠正错误,但是表现更加积极。

这很好地说明第三人效应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孩子,还会影响教师的行为。

再来看一个购物的例子,一项研究表明,当有朋友陪同购物时,消费者会更加激进,而且会更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

因此,第三人效应同样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第三人效应也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一项研究表明,个体会更倾向于与朋友去运动,而不是一个人去运动,这是因为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交吸引力,以达到社会认可。

最后,一项研究表明,个体在被观察时,会更容易接受建议,并且会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

这也说明,当个体被观察时,他们会受到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综上所述,第三人效应在不同的场合中得到了证实,它可以显著影响个体行为。

它可以影响孩子上学的行为,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
行为,也可以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甚至有助于个体接受建议。

然而,这些效应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利用第三人效应需要对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前言1983年,美国戴维森教授提出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也称为第三人效应或第三者效果)理论,这个理论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认知层面认为人们普遍感到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本人)的影响,而行为层面则认为“第三人”的某些认知可能造成他们采取某些行动,以免媒介内容侵害他们的利益。

经过26年发展,该理论经历了理论验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三个阶段,研究者多用经验性方法进行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得较为完整。

面对第三人效果的发展趋势如此迅猛,国外上世纪末已在传播学书籍中介绍了这个理论,但国内书籍几乎很少涉猎,还停留在对国外已有成果的介绍上,对“研究进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历史分析法,通过概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重要问题,找出每个问题的表现,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途径。

一、“第三人效果”介绍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

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

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

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

该故事经过多年流传,很多国家在军事或政治策略中利用这样的心理战术达到轻松告捷,但戴维森最后发现这个故事在大众传播效果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第三人效果’在起作用,即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对他人会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对自己的影响较小。

”[1]回顾整个故事,按照美军部队的调查结果,相对于黑人士兵来说,传单的内容对白人军官这个“第三人”的影响大于他们(黑人)自己。

学生劝服工作应重视“第三人效应”

学生劝服工作应重视“第三人效应”

E-mail:jxyglcn@叢学爲勞强2019年1月1日・27・学生劝服工作应重视“第三人效应”刘杰12(1.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408000;2.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重庆,408000)摘要本文阐释了班主任工作中“第三人效应”的内涵及在劝服工作中产生作用的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第三人”评价,才能产生良好的劝服效果,同时认为劝服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是“第一人效应”与“第三人效应”能否产生叠加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生管理第三人效应劝服新视角当学生在思想、态度或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常会采用“劝服”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希望通过“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使学生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而朝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教育实践屮,班主任常常会将“劝服”局限在“我与你(你们)”之间,即班主任与受劝服学生或学生群体之间,由班主任将自己的教育内容或教育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

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在劝服过程中,学生只接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教育信息,而且是面对面传递的信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也只有班主任这个单一的因素——这种直接由自劝服者产生的影响可以称之为“第一人效应”。

“第一人效应”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经历了多次劝服之后更是如此。

然而,如果在劝服过程中增加一个教育影响因素——第三人,使原有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变成循环信息传递模式,则会使“劝服”工作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与单向信息传递模式相比,循环信息传递模式中,除了原有的“我”(班主任)与“你(你们)”(受劝服的学生或学生群体)之外,多了一个“他”,这个“他”可以是班主任和受劝服学生或学生群体之外的任何人。

虽然用以“劝服”的教育信息量并没有增加,但是却因为有“第三人”的介入,教育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就增加了一个环节,使原有的“第一人效应”变成了“第三人效应”。

“第三人效应”是传播学中的一个理论,本义是说“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叫所以“传播达到的效果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性行为”。

第三人效应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应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应名词解释
在传播与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第三人效应。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xx教授于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中提出的。

他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对其他人)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对我)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

简单来说,就是:暴露在说服讯息下的受众会认为讯息对其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的影响大。

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

这个心理的认知基础是:我比别人更有主见和文化素养。

我国“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综述郭海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廈门361000 )本文微信网页板摘要: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首次 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 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 领域之一。

文章追溯、梳理了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脉络,通过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变量、中间过程及后续 行为三个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

研究发现:近20 年来,我国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上得到丰富和 完善;但就研究质量和水平而言,仍然具有较大上升空间。

最后,文章就我国第三人效果的未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第三人效果 研究综述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W.Philips.Davison)在 〈民意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第47 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的第三人效果>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的理论文章,第一次向外界正式 提出了 "第三人效果假说”。

111该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s r‘第三人”)所受 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

每个人推论:"我不会受到 影响,但他们(‘第三人’)可能会被劝服。

"121经过30多年 的发展,"第三人效果”理论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验证,理 论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如今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 重要领域之一。

一、第三人效果研究现状2000年,我国学者赵玉兰、谢瑞东、陈新华最早将“第 三人效果”理论引入国内。

在〈浅谈信息传播的第三者效果>—文中,他们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和生成机制三个方 面,对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进行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人效应——戴维森
1.第三人效应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W.P.Davison)教授提出了第三人效应(Third.person effect)这一概念。

所谓第三人效应是指个体倾向于认为具有说服力的媒介信息对自己的影响较少,对他人会有较多的影响。

为了验证第三人效应假设,戴维森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请被试评估美国总统里根当时的强硬外交政策是否影响受试者个人或其他选民的投票倾向。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试者认为,里根外交政策对其他选民的投票倾向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于是戴维森初步认为第三人效应存在于许多传播过程与新闻议题中,并于198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的文章,论文中正式提出第三人效应。

2.理论解释
研究者们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解释:1、自我服务偏好,这种偏好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归因偏好、自我知觉偏好、群际偏好;2、判断偏见;3、乐观偏见。

同时研究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第三人效应的一些因素,比如信息内容、个性特征和社会距离等等。

3.研究历史
1、戴维森的相关研究。

2、佩瑟尔和彼特(Wolfram Peiser&JochenPeter,2001)在中西部两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有9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所受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要小。

3、Gunther(1995)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48位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访问,以探讨第三人效应与媒介色情内容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媒介色情内容对别人的不良影响较大,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较小。

4、台湾胡幼伟也在1996年底在台北市访问了1858位高中学生,结果发现男女受访学生均倾向于认为色情信息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较小,对别人的影响较大。

4.问题提出
1、理论解释方面:尽管现在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视角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因素,比如信息内容、个性特征和社会距离等等,但是还是存在解释力量的不足。

例如:很可能忽视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对人们第三人效应的影响。

2、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大都让被试看一段有关道德方面的文字材料(有负性内容和正性内容),然后考察被试受材料影响的程度。

我个人感觉这种研究的说服力还是不够,能不能多一些实证方面的研究来补充一下?
3、虽然第三人效应会对我们的社会认知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是不是就真的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决策?如果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又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