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农业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大荒”和“北大仓”名称的由来,以及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2、知道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北大荒开发前后图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通过合作探究和读图分析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趟考察之旅,不仅欣赏了三江源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陶冶了情操,引燃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资源: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的方式,问同学们对东北三省的印象,通过同学们不同方面的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的原始状态,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将同学们分为三个考察队(黑龙江考察队、吉林考察队、辽宁考察队),进行比赛。

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享受;把学生分为三个考察队,激励学生参与比赛,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照片,通过前后照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师提问: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特殊条件呢?(二)自主学习(农业发展的条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农业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

农业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

(1)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
(2)粮食的商品率高 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 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 (3)增产的潜力大
思考:1、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自然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 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 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粮 食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 产率较高;国家政策支持。
A.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B. 保护湿地资源
C. 水土流失严重,已不能开发
D. 保护水资源
7、 东北地区要发展的两种人工速生丰产林 是( D ) A.红松、杨树 B.红松、紫椴 C.落叶松、红松 D.落叶松、杨树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比较完整、以耕作业为主 1、农业结构: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林业基地和最 大的甜菜基地(松嫩平原)
内蒙古东部草原的畜牧业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为目的而进 行农业生产的地域. 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基地,取决于
B. 中部冬小麦、玉米、甜菜
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棉花
D.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甜菜 5 、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A ) a.林业基地 c.商品粮糖基地 A. a b c d B. a c d b.能源基地 d.重工业基地 C. c d D. a b c
6 、 本区的某区域有“北大荒”之称,通过发展 粮食生产,成为 “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 垦,原因是( ) B
3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C)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挖掘元素,建立模型]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思维发散,探索求解]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学生:观察图片并总结归纳。

师生归纳:东北三省工业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讲述:东北的工业在我国地位重要,对我国奉献甚大,但发展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对于这样的“东北现象”,国家出台了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农业(第2课时)示范教案

农业(第2课时)示范教案

《农业》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能将我国土地类型与农业部门的分布相联系,学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 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3. 知道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 知道我国畜牧业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牧区的主要畜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畜牧业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牧区的主要畜种。

【教学难点】1.学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知道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我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生:耕地、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等。

【新课展开】师:没错,不同的土地类型适宜的农业部门是不一样的,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我国农业部门与土地类型的关系。

生:种植业分布在耕地;畜牧业分布在西部草地中;林业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林地;渔业则分布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

师:回答得很棒,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讲种植业和畜牧业。

在这幅图上,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们可以发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而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季风区,所以我们可以用“东耕西牧”来概括我们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布情况。

(板书)一、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耕地;畜牧业——草地;林业——林地;渔业——江河湖海(过渡)现在我们来学习种植业的主要农产品分布情况。

师:种植业部门的农产品可以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请判断下面农作物,哪些是粮食作物?生:粮食作物有小麦、土豆、水稻、红豆、玉米,其他事经济作物。

师:粮食作物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为主。

(板书)二、主要农作物分布1.农作物分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过渡)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想想,我们南方和北方的主食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师:南方和北方因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2)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说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说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说课1.教材分析:《农业》所属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前面三章认识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利用自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本节是农业的第二课时,在“农业及其重要性”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这两个框题的基础上,突出因地制宜和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和阅读材料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通过活动设计加强学生对因地制宜的理解。

又通过图文资料介绍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和趋势。

故而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我国农业分布的学科基础知识。

我校学生大部分在城市长大,对农业部分非常感兴趣,但整体感知较差。

基于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较强,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利用思维工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活动,增强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农业因地制宜的合理化布局。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具体内容,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归纳影响农业发展与布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学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结构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资料搜集整理,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现代农业发展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基于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思维导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采用多媒体导入,情境创设,首先请同学们观看美国纪录片《食品技术》中的果汁产地介绍,《舌尖上的中国》中东北的水稻种植布局及《大连海参养殖》的截取片段,设计意图为从国外、国内、大连三个区域出发,诠释农业因地制宜的理念,打开学生的视野,用欣赏的眼光了解世界,用分析的态度了解中国,用发现的视角了解大连。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二课时)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二课时)

十足的干劲
参加开垦北大荒的同志们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开发、利用 与治理、保 护相结合
20世 纪以 来东 北地 区人 口激 增 高强 度的 农林 开发 土地 不合 理利 用
经济益、 生态效益 相统一
水土流失 和黑土退 化严重
土地沙化、 坚 持 碱化和草 导 表 场退化加 生态环境退化 现 致 强 改 威 自然灾害 善 胁 频繁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
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 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蛹、蚕沙喂鱼, 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 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否。
因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 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功 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实 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雾霾天变得越来越频繁
五、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2)发展重点:
①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Z、xxk
②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③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
(3)方向: 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
平原区农 业发展方 向
• 方向:生 态化
第三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商品 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 品粮基地
2、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
地区专业化
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大规模的机械化
我 国 机 械 化 水 平 最 高 的 地 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初二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业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地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知道“土地奉献”、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
带水果
秦岭一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阅读] 读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一)教材第54页思考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耕作粗放,产品不适应市场等问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教材第57页思考1.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种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者在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2.(1)北方地区有“四位一体”温室生态农业模式。

其循环过程是在太阳能温室的一端建造地下沼气池,将人畜粪便送入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变成高效的有机肥料,沼渣作底肥,沼液可以直接浇菜,沼气除炊用外,还可以在温室内点灯,既能增加温室内温度和光照时间,又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温室的适宜温度又能为猪、禽的冬季育肥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沼气冬季正常运行产气。

“四位一体”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土地为基础,实现种植、养殖与沼气并举的一个较为完善的能源生态经济体系。

(2)南方地区有“猪沼果”模式。

其循环过程是畜、禽粪便入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点灯、做饭,沼液、沼渣用来肥田种菜(菌、药、花),从而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猪沼果”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饲养和林果、粮食、蔬菜、食用菌种植等联系起来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产出率,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A级抓基础(2019·惠州市调研)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

这里黄沙遍布,但某团队却通过在地下0.8~1米处铺设特制的衬膜,在该地成功开垦出万亩稻田。

据此,完成1~3题。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奈曼沙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地形平坦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2.该地种植水稻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A.地下水B.河流水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3.该地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肥力B.减少蒸发C.阻隔沙尘D.防止渗漏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奈曼沙漠纬度低,热量更充足,A错;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较奈曼沙漠中的沙丘地貌有明显优势,B错;根据材料可知,奈曼沙漠终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沙漠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贫瘠,C对,D 错。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农业机械化,明确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提高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东北平原的生态环境变化,明确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地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东北平原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的转变,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发展进程,明确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作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以时间发展为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的开荒,到已发展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北大仓”,再到停止开荒、退耕还湿的“北大荒”,以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地理的视角讲述了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已有了基本认识。

由于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因而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理解“北大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明确“北大仓”停止开荒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质教案(2课时3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第四章第2节《农业》优质教案(2课时3页)

《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2.阅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

2.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引导、图表分析、综合比较,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数字中国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感性认识。

教师: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每天消耗的食物量更是惊人,那么如此重要的食物来自哪个经济部门呢?学生回答预设:农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识农业,说农业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请大家阅读课文,说一说什么是农业?学生回答预设: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是生物本身。

教师:结合图说出农业的主要部门。

学生回答预设: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小结):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这是广义的农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教师:大家阅读资料“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了解我国的现代农业。

教师:你的早餐吃了什么?除了“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需要农业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预设:衣、住、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示意图,请同学们读图(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说法。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第2课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案(第2课时)

《农业》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分布;(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掌握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及分布,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归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多媒体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兴趣。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在农业这个大家庭里,最重要的是哪一个部门?你知道这个农业部门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吗?(学生回答)明确: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是种植业。

种植业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等。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二、新课学习(一)主要农作物分布展示图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明确这些粮食作物都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

展示图片,提问:下面两幅图,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明确:第一幅图是北方地区,主食是面食;第二幅图是南方地区,主食是米饭。

提问: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展示“中国水稻小麦分布图”提问:我国水稻、小麦的分布有何特征?(学生回答)明确: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为水稻,以北为小麦。

北方地区的小麦以古长城为界,以北为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

作物熟制也不相同: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两熟到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古长城以北一年一熟。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同呢?(学生回答:气候)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提问:小麦和水稻的分布各位于哪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小麦的分布地区位于暖温带和中温带;水稻的分布地区位于亚热带和热带。

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教案

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教案

《东北三省》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教学难点】说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播放家在东北音乐视频:“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师:提到东北,你还会想到什么呢?(板书)第二节东北三省二、重要的农牧业基地1. 农业特点师:读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图,归纳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

(板书)农业特点师: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东北三省农业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你能说说有什么差异吗?(板书)农业布局承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农业布局,你知道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及其优势条件吗?活动探究1师: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师:1.说说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和耕作制度,并说说这些农作物生产的优势条件。

生:(可能的答案)优势1: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

优势2:平原面积辽阔,耕地面积广大,黑土肥沃,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师:肥沃的黑土对于东北三省的农业十分重要,我们来了解一下。

生:(可能的答案)俄罗斯—东北北部、东部;朝鲜—东南部;蒙古—西部。

南邻:渤海和黄海,东部靠近:日本海。

师:2.有学者将东北三省种植业生产的特点概括为“大、高、优”,你能说说其中的含义吗?师:东北三省种植业优势明显,但是曾经的东北三省被称为北大荒,荒凉形容最为贴切,但是应该开垦以后,现在东北三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称为北大仓。

通过视频,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商品粮基地承转:除了种植业,东北三省的畜牧业同样影响着全国人民的生活,你知道为什么吗?师:东北三省畜牧业主要属于农耕区畜牧业,你知道什么是农耕区畜牧业吗?生:(可能的答案)农耕区畜牧业就是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图文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图文

农业的发展 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工业分布、工业部门 工业地位 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保护湿地
“退耕还湿”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这东北的农业都受到哪些 有利影响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
自然因素的影响呢?
不利影响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发 生冻害
东北三省1月平均 东北三省地形分布
东北三省黑土地
大爷,其实我们此行前来 是来寻宝的。
我是地道的农民,就知道这黑土 是宝。还有啥宝啊?
东北资源、工业城市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布局靠近矿产资源产地,集中分布在铁路沿线。
这真让我这东北人骄傲!今天 的老工业区是什么样啊?
东北现象 资源枯竭
产品结构单一
设备老化
生态恶化、环境污 染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 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
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观光旅游业
梳理归纳
从“北大荒”

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形成了以钢铁、 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北方地区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6章北方地区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本课主要涉及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东北的农业和工业在上册都有学习过一些知识,尤其是东北的农业方面,学生更是熟悉。

这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陌生,难度不大。

续表教学重点:东北三省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形成重工业基地的条件;东北三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多媒体展示东北平原“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景象的图片及东北平原稻田的图片。

对比东北平原今昔的变化。

教师讲述: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17-19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2)东北三省主要有哪些农作物?(3)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4)随着农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提示:(1)优势:①地形地势: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土壤:肥沃的黑土地。

③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⑤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存在的不足:①气温低,只能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等。

(3)东北三省人口较少,但是粮食产量高,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第六章第二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六章第二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赵立阳八()班学生: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2.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原因及措施;3.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

【学习重点】分析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学习难点】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学习方法】交流探究法、图释导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先从“北大荒”的开发历史讲起,然后讲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17—P19,完成下列题目:)B、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1、得名: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平原北部地区。

2、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

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3、常见的气象灾害: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4、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优势:包括自然地理优势和人文地理优势。

自然地理优势:①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黑土广泛分布,土壤肥沃;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人文地理优势:④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为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⑤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东北平原主要盛产的农作物有、、、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5、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东北平原包括、和三个平原。

其中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湿地具有、、、等多种功能。

三、合作探究:(18面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

这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Fra bibliotek走科技强农之路
1.因地制宜概念: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 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方,以充分利 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 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在( B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
A.水土流失减少
B.大气湿度减少
C.地下水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围山转”模式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 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 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 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渔业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地广阔
D.人口稀少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4-2-7), 回答3、4题。 3.甲高原为(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制作人:王丹审核人:李成斌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课前预习:
一、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2.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4.②______________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③______________,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调整农作物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

(2)全面发展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力发展畜牧业及⑥________________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加强以⑦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2)抓好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⑧________________体系。

3.加强农业⑨________________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

(2)加快⑩________________改造,增施农家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3)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⑪____________。

4.加快⑫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⑬__________的农牧争地矛盾。

当堂达标:
考查点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1.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复种指数低②耕作粗放③田间管理经验不丰富④春旱、低温等灾害频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下列叙述不属于东北农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的是()
A.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B.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C.宜农荒地开垦较少,粮食产量不高D.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考查点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指()
A.优先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B.大力发展乳肉畜牧业
C.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D.大力发展木材采运业和木材加工业
4.关于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农业产品的生产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5.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目前,东北地区黑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占黑土总面积的40%左右。

以前60~70厘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概只有20~30厘米厚,有的地方黑土消失殆尽,黄土裸露,丧失了生产能力。

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东北旱涝风沙灾害严重。

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治,按目前水土流失的速度,40~50年后黑土地将成为另一个黄土高原。

材料二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
1.关于世界黑土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境内
B.均为所属国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C.均为所在国家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区
D.为北半球广大地区的温带森林分布区
2.关于我国黑土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黑、吉、辽、冀等省区
B.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地区
C.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是我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和大豆产区
3.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治理坡面B.秸秆还田C.植树造林D.沟壑治理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D.谷子和大豆
5.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6.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009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从振兴农业做起”。

并在《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对农业的支持。

据此完成7~9题。

7.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8.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9.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

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

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①耕地面积广阔②粮食单产高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
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地形区名称:A______,B______。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的原则,A地适合发展________业;B地适合发展______业。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________,该基地著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双选)()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甲、乙两图共同的地理特征是(双选)()
A.冻土广布B.河流都有两个汛期
C.都有小麦种植D.黑土肥沃
11.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主要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

(2)填注主要平原: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

(3)E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简析图中B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D地区沼泽地的开垦。

停止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