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ppt课件:《论语》评析

合集下载

《论语》赏析PPT课件

《论语》赏析PPT课件
《论语》
赏析
赏析流程
2020/9/14
.论语》赏析论语》赏析
2
《论语》简介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 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 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全书共20章、 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 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11
主要思想
一、修养
孔子重视个人修养,强调塑造君子人格。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认为
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这样的人就接
近于仁德;实行恭谨、宽厚、信实、勤敏、
慈惠这五种美德就可算是仁。个人要通过学
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
子,是孔子一种人格上的追求。君子重视仁
.论语》赏析论语》赏析
6
2020/9/14
《孔子讲学图》
.论语》赏析论语》赏析
7
2020/9/14
成长背景
孔子生活在距今天两千多年前
的春秋时代,他是鲁国人,祖先
曾经是宋国的贵族。在孔子3岁的
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因此
孔子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辛
的,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
管理牛羊和仓库。但他一直具有
年幼时的孔子就表现出聪明好学的劲头,20岁的时 候已经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了,30岁左右已经很有名气, 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文化知识。
孔子毕生致力于研究为政和为人之道,却一直郁郁 不得志,知道50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小司空,后升为 大司寇,兼管丞相实务。
后来,周游列国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然后一边 开始讲学,一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校了《诗》、 《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公元前479 年,孔子因承受不了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的打击去世。 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整理记录下来,构成了我们 读到的这部《论语》。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理解和评价共52页PPT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理解和评价共52页PPT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理解和评 价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于我若ຫໍສະໝຸດ 浮烟。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论语》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启示0102 Nhomakorabea03
德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为现代政 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
礼制观念
强调社会秩序与规范,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
和合文化
倡导不同政治力量的和谐 共处,促进政治多元化发 展。
05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对《论语》的误解与误读
总结词
由于《论语》的语言较为简洁,意义较为深 远,因此很容易被读者误解或误读。
高中语文《论语》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论语》简介 • 《论语》中的重要观点 • 《论语》中的名篇选读 • 《论语》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论语》的争议与批判 • 总结与思考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背景
作者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公元前 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 思想家和教育家。
如何正确对待《论语》及其影响
批判性思维
对《论语》中的观点进行 客观分析和评价,不盲目 崇拜或全盘否定。
历史背景
了解《论语》产生的历史 背景,正确认识其中的局 限性。
扬长避短
吸收《论语》中的积极思 想,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 。
思考与实践:《论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
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应用于日常 生活,提高自身修养。
仁爱与道德
仁爱
孔子认为仁爱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他主 张爱人、泛爱众,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尊重 他人、关心他人。
道德
孔子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 他主张以仁、义、礼、智为道德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这些 原则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习活动一:诵读吟咏,疏通理解文意
7.第七章中的“重”和“远”如何理解? 8.第八章中的“止”和“进”如何理解? 9.第九章中的“仁者不忧”如何理解? 10.第十章中的“克己”和“复礼”有何联系? 11.第十一章中的“恕”是否理解为“宽恕”? 12.第十二章中孔子为何要提出学《诗经》?
学习活动一:诵读吟咏,疏通理解文意
学习活动一:诵读吟咏,疏通理解文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学习活动二:分类概括,厘清概念观点
(一)“好学”的表现:
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里仁》) 第一章: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四章: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第六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君子的品格
▪ (1)首先君子要“好学”; ▪ (2)其次君子要重“义”; ▪ (3)最后君子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也要
注重外在的礼节,做到“文质彬彬”。
学习活动二:分类概括,厘清概念观点
公》) 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第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仁”的内涵
▪ (1)仁的内涵“克己复礼”“推己及人”; ▪ (2)仁的具体表现为“礼”“乐”; ▪ (3)仁的重要意义为“不忧”; ▪ (4)贯彻践行仁“任重而道远”。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4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共49张ppt)

孔子“安贫乐道”思想的集中体现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 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论语》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 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宋儒把 《论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 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 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 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 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 录孔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选 自 《 论 语 译 注 》
教学目标
1.【文学素养】
了解孔子及《论语》有关知识,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知识素养】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能用现 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思想素养】
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第一章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什么是好学 ——
第一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做到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排除干扰)
第二条“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言子行应上,做谨言事慎勤行勉,、重说精话神谨轻物慎质(。实践锻炼)

5.1《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5.1《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研读第十一章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毕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解释标注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 ①一言:一个字 • ②其:大概,表示估计、估计。 • ③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 释义:有什么话是可以毕生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 是“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 解释标注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 释义: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束缚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 一旦你做到了克已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 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已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 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 颖,请允许我实践这些话。
1.【文学素养】 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知识素养】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
文。 3.【思想素养】 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 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文学素养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 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首创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 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幼年丧父,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 私人讲学。曾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0多岁离开 鲁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 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撰《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 典。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二轮·语文
参考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以仁为自己的责 任,不也是重大的责任吗?以生命的结束作为责任的结束,实现 仁的道路不也是漫长而遥远的吗?” 子路有一次向孔夫子求教说:“君子也有忧愁烦闷的时 候吗?”夫子回答道:“没有。君子修身养性,他在未证圣贤教 诲的时候(求学的过程中),便专志于求道,时常会有悟处,乐 在这其中的意境;而当亲身体证到圣贤教诲之后,又乐于所得 到的道德学问,并能在生活中善巧地运用,随意自在。因此,他 有终身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却不 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一直担忧得不到;得到了之后,又唯 恐失去,提心吊胆。(对于一切总是患得患失,)因此一生都生 活在担忧恐惧之中,没有一天的自在快乐。”
解析:首先要结合材料谈谈什么是“君子无忧”,再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为什 么君子应该无忧。材料指出君子之修行未得时,乐其意;得之,乐其治,整个过 程君子始终“乐”,可见无忧。再结合第一则材料,作为一个君子有抱负、有 理想,不是无忧而是“以仁为己任”,可见“无忧”的含义深刻。 答案:①孔子认为,君子要修养德行,在修行的过程中因矢志不移而获得快乐; 德行修成后,在生活中践行德行获得快乐。终身修行则快乐相伴。②一个读 书人、一个君子,要抱负远大,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心怀理想,矢志不移。③ 君子不是无忧,而是“以仁为己任”,为天下而忧,敢于担当,而不是为自己忧。 ④ “君子无忧”是一种坦荡情怀,是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对我们 今天坚守学业、事业、家业、道业都有积极劝诫意义。
二轮·语文

专题八
《论语(选读)》的理解和 评价
二轮·语文
课前小练 难点突破 对点精练
二轮·语文
课前小练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论语》评析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论语》评析
本专题的学习要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在“文字”层面,以“语 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为教学内容,以“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为价值目标;在“文章”层面,
以“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为教学内容,以“学习章法、培养能力”为价值目标;在“文化”
层面,以“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为教学内容,以“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为价值目标。 就历年的考试来看,语言文字不是考查重点,重点落实在“文化”层面。
(2)不矛盾。孔子所言是强调在位的人要尽自己的本分,让自己的角色功能充分 发挥,名正才能言顺。如果没有那个角色却硬要发挥其功能,就容易陷入破坏体制 、扰乱成规的弊病。现代社会鼓励每个人积极建言献策,不是对在位者的否定,而 是为了让在位者更好地发挥特定作用。
第15页,共17页。
技法盘点
《论语》评析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
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
有,却)到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第12页,共17页。
2.阅读两则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平子、胡毋彦国等人,都主张放纵任性,认为这 就是“通达”,有的竟然有赤身露体的现象。乐广笑他们说:“注重名教的儒家自有欢
乐之处,为什么竟至于要这样呢!”
(1)孔子多次谈论“乐”(欢乐),请你引用一处《论语》章句证明,并简要阐发该章
句表达的是什么快乐。

现代社会鼓励每一个人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而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以上两种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第13页,共17页。
解析: 《世说新语》中王平子等人眼中的“乐”并不是儒家的“乐”,

新高考《论语》十二章PPT

新高考《论语》十二章PPT

诸子思想简介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提倡“仁”“礼”和“中庸” ,实行仁政,以德治 国,“克己复礼”,积极入世,“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重义轻利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君舟民水”,
人性本恶,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墨家 道家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 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 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 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荀、子礼义之道,然后出 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1体.这现段了文荀字子很有“可人能性是本__恶__”__写的的思。想。①荀子认为,人性 2是.请恶你的谈,谈人你对生文来中就思有想各的种理解私。欲,若顺应这些私欲不加 规范,就会违背礼义,危及国家。要用法度来规范, 用礼义来引导,这样百姓才能守法知礼,国家才能安 定。 ②荀子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的法治与德治 相结合,就是用德与法来规范引导社会,从而推动社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 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D妙之门。 ——《道德经》
1.“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徼”很有可能是_______的意思。
A.外在 B.现象 C.条文 D.本源
2道.联家系主本张段,,请能你讲谈出谈来道的家道对“,道就”不的是理道解家。 所说的道了 。事物能用名字命名的,那么也就不是它原来的称 谓了。所以这个道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是 玄妙而深远的。
“兼相爱、交相利”,推己及人,主张 “非攻” 、 “尚贤”、节俭,讲究实际功利精神。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顺天忘我,主张遁 世

《论语》赏析(课堂PPT)

《论语》赏析(课堂PPT)

2020/7/9
13
三、学习
孔子鼓励温故而知新,指出“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双行的重要 性;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 耻下问的谦虚学习态度,认为“三人行,必 有我师”等等,这些都是孔子所倡导的学习 态度和方法。
2020/7/9
14
四、教育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等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用诗、礼、易 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 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 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从而 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 优则仕”的思想。
6
《孔子讲学图》
2020/7/9
7
成长背景
孔子生活在距今天两千多年前
的春秋时代,他是鲁国人,祖先
曾经是宋国的贵族。在孔子3岁的
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因此
孔子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辛
的,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
管理牛羊和仓库。但他一直具有
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素质,那就是
:对知识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对
自己所信奉的价值体系的坚定信
16
名 段 选 读
2020/7/9
17
2020/7/9
18
2020/7/9
19
2020/7/9
20
2020/7/9
21
2020/7/9
22
2020/7/9
23
2020/7/9
24
2020/7/9
25
专家点评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 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 ;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 久,但觉得意味深长。”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
慧”。
03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 光荣”。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
2
3
4
5
30岁前, 位卑而能 “鄙事”, 有志于学。
子曰:“知者不惑,仁 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知:同“智” 孔子说:“聪明的人 不会迷惑,仁德的人 不会忧愁,勇敢的人 不会畏惧。”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 可。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 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 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 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 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从《学而》这段话,理解“好学”的表现是什么?
第一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
1
1
制物质享受的欲望;
第二要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
2
2 就是在求学上强调道德实践重于
知识;
第三要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虚 3 心请教,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3
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 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 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 坚持的。” 为:堆积。 篑:盛土的竹筐。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坚持。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十一章从行为准则出发,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推己及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第十二章】
固定句式,表反问,“为什么不…
激发人的感 情
观察政治的得失、 风俗的盛衰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讽刺时政
人际交往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来自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礼制呢?一个人 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会怎样对待乐制呢?
【第二章】
八 :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个人叫一佾。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 佾,即64人的舞蹈队伍;诸侯用六佾,即48人;大夫用四佾,即32人。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在孔子看来,“礼、乐、仁”是什么关系?
好 学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克制物欲 2. “敏于事而慎于言” 谨言慎行
3.“就有道而正焉”
虚心请教
启示: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 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 勉。
【第二章】
表假设,如果 如…何:“对…怎么样”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欲达而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
就不会忧虑; 真正的勇者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勇敢的
人有舍生的勇气,所以不会畏惧。
【第十章】
克己对内)言复礼(对外)一旦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 。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
称赞,赞许
判断句
条目,细则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第五章】
形作名,有贤德的人
名作状,在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 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的思想 观点的理解,第一则材料谈的是交朋友的标准,因此说的是孔子的
乙 现代社会鼓励每一个人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而孔子说“不在其 位,不谋其政。” (2)以上两种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 《世说新语》中王平子等人眼中的“乐”并不是儒家的 “乐”,所以乐广笑他们,说“儒家自有欢乐之处”。审题时自
然要想到孔子提到了哪些“乐”。注意要选择孔子“谈论”的
章句,需要对《论语》中的主张观点有清楚的认识,阐发要结合 章句,点出欢乐的原因,引用时要到位,阐发时要言之成理。回 答第(2)小题时要理解孔子为什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要符合“礼”、符合“正名”的思 想。联系孔子控告弑君的陈成子所说的“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 不告也”这句话,就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论语>选读》在教材中的地位仅次于必修序列,在高考中占 据了相当的分数比例。从2009年新高考实施开始,每年都会考到。
尤其应注意的是,2011年此部分的考查分值有所增加,题量也由原来
的一道题增加到两道题,考查力度加大。2015年被列为自选模块,题 量和考查形式会保持不变,但分值可能会增加。
《考试说明》明确了考查的基本定位,即“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 读》)的理解和评价”。这样,《论语》考查将由“正确理解”和“评价”两 个部分组成,而且侧重点不同。“正确理解”与原来的题型和难度大致相当, 重点在于“评析”,考查重点在于概括理解孔子的思想:《论语》作为我国古 代文化经典,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记载并传播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思想,因而了解、把握、探究和评价孔子(儒家)思想是“正确理解和评价”的 重中之重。由于它是语录体的散文,孔子的思想渗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言行” 之中,通过“言行”而评析孔子思想,必要前提就是恰当理解《论语》章句的 具体含义(内容)。 本专题的学习要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在“文字” 层面,以“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为教学内容,以“读懂文章、积累知识” 为价值目标;在“文章”层面,以“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为教学内容,以 “学习章法、培养能力”为价值目标;在“文化”层面,以“文化传统的评析 和传承”为教学内容,以“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为价值目标。就历年的考试 来看,语言文字不是考查重点,重点落实在“文化”层面。
答案: (1)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安贫乐道之 乐)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交友之乐)③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之乐)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仁者之乐) (2)不矛盾。孔子所言是强调在位的人要尽自己的本分,让自己的 角色功能充分发挥,名正才能言顺。如果没有那个角色却硬要发挥其 功能,就容易陷入破坏体制、扰乱成规的弊病。现代社会鼓励每个人 积极建言献策,不是对在位者的否定,而是为了让在位者更好地发挥 特定作用。
二、命题探究 综合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全省各地的模拟试题,选文及考查方式可能 会以以下方式呈现: 1.选文直接来自教材的《论语》章节,考查分析概括其中包含的孔子 (儒家)的思想; 2.教材中的《论语》章节与教材外相关内容的《论语》选段相结合, 重在考查比较分析理解; 3.阐述和传承儒家思想的文言文,考查重点在于理解概括其中包含的 儒家思想及作出自己的评价; 4.选择中国古代其他某一思想家的观点,考查重点在于孔子(儒家)思 想中的某一点与其他思想家(如法家)在同一点上的异同比较分析; 5.现代文阅读涉及对儒家思想的阐述的选段,考查重点在于分析其对 儒家思想的阐述是否合理,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文学欣赏式评析题 从欣赏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评析,分析人物行为所表达出
来的思想观念。既要求认识理解语录所包含的原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理念,又
要求认识叙述者表达的方式,或表达时的情态、心理。
典题在线
1.(2014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
“择友观”。 答案:择友。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 ,要对两则
材料中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进行深入的领会和分析 ,组织答案时要紧扣
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
材料,不仅要评价孔子的观点,还要挖掘孔子对微生高的评论的用意所在。
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交朋友,是有害的。”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 他(不直说没有,却)到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2.阅读两则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平子、胡毋彦国等人,都主张放 纵任性,认为这就是“通达”,有的竟然有赤身露体的现象。乐广笑他们 说:“注重名教的儒家自有欢乐之处,为什么竟至于要这样呢!” (1)孔子多次谈论“乐”(欢乐),请你引用一处《论语》章句证明,并简 要阐发该章句表达的是什么快乐。
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
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 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 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
课案
《论语》(选读)的理解与评价
学习目标 典题在线
考点透析 技法盘点
学习目标
1.熟悉《论语》评析的考试题型。
2.能结合课外材料对孔子思想作出正确的评价。
3.掌握《论语》评析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考点透析
《论语》评析题考试题型 一、话语类评析题 以《论语》原文语录为评析对象,要求学生进行评析。分单篇课 文节选评析和多篇课文节选组合评析。这种题型对考生的要求并不 高,只要熟悉课文内容,能读懂选段的大致内容,熟悉其中包含的孔子 的思想,答题就基本没什么问题。 二、多篇课文语录组合评析题 包括非重点课文和非《论语》语录,这类题目强调比较、综合,要求 学生从题目指定的角度进行评析。
第五部分 专题十八
自选模块 《论语》评析
考情探究
一、考纲解读 最新浙江《考试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增添了新的条目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学习《论语》
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理解和评价传统文化的能力”。这就要求 能够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和保守方面,分清“原生”的孔子和
后人“改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
技法盘点
《论语》评析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审题:1、仔细审题,问什么,答什么;要结合注释读懂意思,充分调动平 时的积累。2、知章论题:此语录出自哪一课——这一课的人物形象特色— —这一课论述的主题——此语录论述的内容及理念——此语录论述主题的 角度——最后整合答题关键词(有了关键词就有了答题语言)。 答题:1、谨慎答题,要有必要的分析。2、提出观点应该尽可能明确不 含糊;过程探究,要能自圆其说。3、扣住话题,把握角度(认准题目要求评析 的角度)。4、有层次地评析、论述,包括正面阐述材料所蕴含的孔子的基本 思想。注意,在阐述相关思想时,应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相关问题,不能以现 代人的思想之履强行去套古人的脚;回答时常用词语有:一方面„„另一方 面„„/从当时看„„从现在看„„/尽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但 是„„即使在今天还有„„/从语言内容上看„„从精神内涵上看„„/首 先„„其次„„再其次„„。5、注意从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中华文 化的精义层面加以认识。适当联系实际,作出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